想找个老中医咨询一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老中医的散文

  刚过四十,妻子常怀疑自己会突然有一天大病不起失去生活的能力。偶尔有天气变化、工作加班、家务缠身,妻子就会出现短暂的血压升高、身心交瘁,并由此导致身体不适。

  身体有病不可怕,心理有病难治愈。因为妻子的疑神疑鬼,我每年都要陪同妻子到县城医院报到几次。每次花上几百元,完了领回几张写着肌体机能“正常”的化验单和几张X光照片。

  昨天星期天,妻子告诉我说早晨起床后感觉自己胃口不好,想趁双休日的时间到药店买几包开胃的药。来到县城职工医保定点药店,妻子见有一老中医坐诊开药,妻子就想让老中医给自己把把脉,以便有针对性地买药。几句客气的话后,老中医开始给妻子把脉、量血压。三分钟后,老中医告诉妻子:血压低、胃肠功能差、肝胆脾肾不和。妻子赶紧回答:是的,我早晨起床就感觉不舒服,既然这样,你就给我开点药吧。老中医边点头“嗯”边展开身边的药方,顺着老中医的笔尖,我看到老中医慢条斯理地在药方上龙飞凤舞般地写着只有他们自己人才看懂的文字,直到药方上面没可以再写文字的空隙了,老中医才肯罢手。

  趁老中医写完药方的间隙,我让老中医也顺便给我测量一下血压,老中医爽快地答应下来。三分钟后,老中医告诉我:你的血压差还不如她(他用手指指我妻子),你是60-70,她是70-80。

  妻子一听,有点不相信老中医的话,但一时又说不出怀疑的语言。对老中医的话,我却是一脸不屑的表情:常年注意养生和身体锻炼的我,每年义务献血两次,且每次血液检查都是合格,我怎么会有血压差低的现象

  开票、刷卡、取药,一切进行完毕,我和妻子回家。以前,我陪妻子看病,尽管我心里抱怨她对自己没有健康信心爱花冤枉钱,可我还是给足了妻子脸面,从没有牢骚过妻子喜欢拜访医生,可这次,是妻子自己首先否定了今天的看病经历。

  回到家里,我们找到了本家一位远房村医。妻子对村医说明了今天的经历,村医又让我们拿出了老中医给我们开足的几大包草药,打开药包,村医笑了:你这是没病看出病,小病看出大病来。你俩看,老中医给你们开的都是啥子药:车前草、灰灰菜、茅草根。这些都是咱们村前村后小河沟里的杂草,老中医这么胡乱一配就值钱了,既治不了啥病,也吃不死人。你们说这些药刷卡刷掉了你们200多元,亏大了……

  说到这里,村医拿出听诊器和血压表:“来,我再给你们量一量血压,看给他量的一样不一样。”

  经过测量,我的血压是70—100,妻子的血压是80—110。“都是正常值,健康值。”村医说完,笑了,我和妻子也跟着傻笑。

  离开村医,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悄悄地告诉妻子:“其实,我一开始就不相信老中医给咱们测量的血压差。”

  “我也有点不相信。”妻子应答说,“所以,我就让咱俩一起来复查一下血压值。但你是咋感觉出不对劲的呢?”

  我笑了:“老中医给咱量血压时的绷带是松弛的,村医量血压时的绷带是紧箍的……”

  “这个老了不死的老中医,人家医生都是越老经验越多,他是越老孬点子越多……”

想找个老中医咨询一下

去看中医

  昨天中午,妈妈带我去看中医,因为,我总是流鼻涕,所以妈妈就带我去看中医。我坐上了车,妈妈把车开出了地下室。在路途的时候,妈妈问我要不要睡觉,我说:“我有点想睡觉了,”

  妈妈把音乐的声音调小了一点,我躺在椅子上,盖着毯子,渐渐的睡着了·····

  等我醒来了,已经到了。妈妈问我睡着了没有,我说:“睡着了!”我们到老中医那里的时候,没看见一个人,我们找了半天,才找到他,他是从另外一个屋子里出来的,我妈妈问他:“那边也是您的吗?”老中医说:“那里是我的,但是这里是大家的。”

  哦!我还以为这里也是那个老中医的呢!首先老中医先给我看,在给我妈妈看。我和妈妈都看完的时候,我感觉好无聊,我拿出我带的棋子,玩了起来,我不知道我是先玩“幸福人生”还是先玩“世界之旅”我想了一下,我觉得幸福人生可能会更好玩一些,所以我先玩了幸福人生,再玩世界之旅,等我每个都完了三遍的时候就好了,我们坐这车回家了!

记一个老中医

  我想说的,是一个老中医。

  一个抓两服药称两次称的老中医。

  仅此而已。

  后记:

  我平生最讨厌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学校。我向来不喜欢学校,应该是说很讨厌那个地方,但我是犯贱呢还是犯贱呢,一个暑假过完行尸走肉的生活后再回到那个令我讨厌的地方后就会立马又活泼乱跳了,或许是因为老师和同学的缘故吧,看到他们我就很欣喜,但我实在不喜欢那个地方,真是犯贱呢

  学校给我们班真是特别待遇。从教室的窗口望出去,总能望道一望无际的绿色栏杆,一排排的,很好看。我总是想到那句著名的“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也许我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逃离这个牢笼了吧,那个锁住了我们的思想,以及那遥不可及的自由的牢笼,自由哇。那一排排绿色的栏杆,很像一个监狱,真的

  另一个是医院,倒不是说不喜欢医院的消毒水味道,不过我相信不久之后会讨厌的。在医院那个烂卡儿湾,作为一个怕死鬼,必须乖乖听医生的话,而且还不能动,对我来说完全是折磨。不过中医还是比较喜欢的。一如这个老中医,一个抓两服药称两次称的老中医,仅此而已

知识渊博的老中医

  空气中飘扬着清爽而苦涩的中草药味道,宽敞的诊室坐着面目慈祥的老中医,耐心地向病人询问着病情。病人诚恳地问:“请问我最近时常咳嗽,已有半月之久,有何良方矣?”把脉后,老中医笑曰:“咳嗽乃肺虚也,你心跳略快,有慌乱的表相,应治根本啊!”“以前我曾服用多种味药,可皆无用,想请您大展身手一番!”“我给你开一副药,用夏枯草、琵琶叶、罗汉果、生石膏等来调解嗓子红肿,从而起到调解肺火与肠胃不服之病症。去楼下抓药,后面还有病人,我们改日再聊。”

  好一个知识渊博、业务精湛、关心病人的好中医!

想找个老中医咨询一下

去看中医

  今天,我在学校一天都不舒服。回到家后妈妈给我量了体温,发现我发烧了。于是,妈妈就带我去看中医。

  到了医院,我们进了八号诊室。一进门我就看见一个白头发老爷爷,他先问妈妈电话号码和我的名字,然后,让我把手放在了一个小枕头上,摸着我的脉搏。我觉得中医好神奇,一摸我的脉搏就知道我得了什么病。最后中医爷爷说给我开一些退烧的药就可以了。于是,我和妈妈就下楼抓药了。

  回到家,姥姥给我熬好药。尽管药很苦,我还是每天都认真喝完。过了几天,我的病果然好了。

中医的探索之旅

  健康,是宝贵的财富;健康,是人世间的平安;健康,是最大的快乐。最近,我妈妈在“中经堂”调理身体,送了一张体验券,我便决定去那里按摩一下,接触一些新的东西。

  妈妈载着我到了城西银泰,到了中经堂。一进去,就是一股中药的气息。整一层楼都装修得古色古香,给人一种典雅的感觉,令人心旷神怡。在大厅里坐了一会儿,喝了杯茶,就要开始体验了。总共有这样几个流程:先是用中经堂特有的罐拔罐、看罐相,判定我的身体情况;然后根据我的个人情况进行相应的按摩项目;最后就是让老中医给我把脉,把我需要调理的方法写在健康档案里。这可真是新奇的体验呀!我心里有点小期待。

  服务员带着我七绕八绕,到了拔罐的地方。我趴在一个可以给头部透气的床上,背上排了一大堆罐,等待着接下来的安排。不一会儿,一个罐就被拿了下来。调理老师一边一个个的拔掉罐子,一边对罐相说出我身体的状况。我瞪大了眼睛,对这准确的分析感到十分钦佩。

  接下来,就要开始按摩了,绕来绕去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一个房间都有命名,有趣的是这些名字都是人体上的各个穴位名。我被带到一个房间里去,换上了那里宽松的按摩服,衣服为了方便做背部按摩时解开纽扣,是让我们反着穿的。调理老师对按摩师轻声嘱咐了几句,便出去了。按摩师是一个大姐姐,她给我涂上按摩油,一边揉着肚子一边问我平时的一些身体情况,并对我做出一些建议,令我觉得很亲切。按摩完腹部和背部,按摩师就用砭石给我刮痧。时间过得飞快,按摩一个小时的时间已经到了。我的整个身体都舒服极了,非常惬意。

  换好衣服,出了小房间,我又回到大厅里。肚子有些饿了,服务员便端来一碗粥和一碟菜让我吃。我不禁感慨这里服务的周到。吃饱喝足,我就马不停蹄地去把脉了。进了房间里,老中医微笑着问我平时身体有哪里不适,并在健康档案里及时做了记录。他还给我两只手都把了把脉,微微点头,又记上了几笔。不过一会,健康档案就被老中医的字迹填得满满的。我临走时看了看老中医,发现六十多岁的医生容貌依然显得很年轻,面色红润,头发也都是黑的,手搭上来给我把脉时,看起来更是健康。要说他有四十多岁都行。中医真是神秘又神奇啊!

  一上午的“中经堂”之旅结束了,我接触到了很多的新知识,视野也开阔了许多。今天的体验已经画上了一个句号,但是我对中医的探索之旅还十分的漫长,需要自己慢慢摸索、成长……

走进百灵草,走进徐氏中医

  星期天下午,我有幸参加“走进百灵草、走进徐氏中医”户外实践活动,来到了位于云碧峰国家森林公园东麓的徐氏中医百灵草山庄。

  首先,讲解员叔叔给我们讲述了徐氏中医的历史。原来徐氏中医创建于1912年,距今已有105年,是一个真正的百年老馆。当时徐氏中医的创始人徐永生医术精湛、心地善良,穷人看病分文不取且倒施钱粮,为当地百姓所爱戴。据说,他去世时,自发送行者长达数十里,一时传为饶城佳话。然后,我们还参观了中医药展示馆。一踏进门槛,映入我眼帘是一个个古代名医:李时珍、华佗、扁鹊、叶天士…。还有各种中药的材料标本,如三七、灵芝、刺五加、人参、红景天…,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去中医院了解中医知识

  星期六,我们南湖晚报小记者们一起去中医院了解中医知识。

  我们先到了中医文化馆。走进大门,我第一眼就看到了一件陶制文物,它的名字叫:“博山炉”,它是汉代用来熏中药治病的。接着还看见了古代用来碾药的工具——碾船,碾船中间有一个石轮,石轮两边装了柄,古人就用脚踩在柄上一前一后推,石轮就会滚来滚去把中药碾成粉。我们还看到了许多著名的书籍,有《伤寒论》、《神农本草经读》、《千金药方》、《本草纲目》、《黄帝内经》,其中最著名的要属《本草纲目》了,此书是明代的名医李时珍写的,他写于一五七八年,初刊于一五九三年,里面有许多药方,同学们有时间可以去新华书店买一本看看哦!

  我们又来到中药展示厅,医生给我们介绍了怎样鉴定人参的真假。人参分为三种:原参、移山参和野山参。原参是完全人工培育种植的人参;移山参是靠人工把种子移到山上种植后,就不管它了,让它自己在自然条件下生长;野山参是山上完全野生的人参。人参的须上有一点一点斑是真人参,没有的则是假人参。接着又介绍了冬虫夏草的由来:蝙蝠蛾为繁衍后代,产卵之后转变成幼虫,在此时前后,不同种别的冬虫夏草中的孢子在特殊条件下,侵入蛰居于土壤中的一部分蝙蝠蛾科幼虫体内,之后,冬虫夏草菌吸收幼虫体的物质作为生存的营养条件,并在幼虫体内不断繁殖,致使幼虫体内充满菌丝而死。此时幼虫体内就形成了一具坚实饱满的菌核。在新一年的五至七月左右时间,天气转暖时,幼虫生出子座即子实体,生长后冒出地面,长约两寸,当子实体上的孢子成熟时,又借风力四处飘散,传到幼虫体上继续其生活史,这样就成就了冬虫夏草的繁衍。

  接着,我们来到了推拿室,我还亲身体验了一把!首先,医生说:“我们需要一名志愿者,谁愿意来啊?”顿时,我跳了起来喊道:“我来!我来!”于是,医生就选了我。然后,我爬上床并躺下,医生向大家演示按摩了几个能预防感冒的穴位,按摩结束后,我觉得穴位有点酸胀,这大概就是按摩的感觉吧!

  我们又回到展示厅。医生给我们介绍了几款养生茶。第一款是花茶,它的原料有:枸杞、胎菊、玫瑰、西洋参,有明目清肝的作用。第二款是预防感冒的茶:少许绿茶、甘草、太子参……

  体验结束了,让我了解了不少有关中医的知识,真是一个快乐而有收获的星期六呀!

走进百灵草山庄,走近徐氏中医

  上周日,我和一群小伙伴参观了百草林山庄,整个山庄并不大,但很独特。古朴式的建筑,虬曲多变,亭台画阁,飞凌腾空。山庄中的假山水榭掩映在森林公园的绿树红花丛中。它既有都市的繁华和温馨,又有田园的秀美和恬静。

  中医药馆的参观令我大开眼界。讲解员叔叔的详细介绍,中医药悠久的历史和关于我国的世代名医事迹,令我印象深刻,近百种药材的实物在这都能一睹为快呢!那些名贵的药材都被放在玻璃展柜里,有桫椤、黄芪、鹿茸、杜仲……看得人眼花缭乱。讲解员叔叔告诉我们这些药材都是用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制作的。“啊?动植物也能治病?”我觉得不可思议,突然一个巨大的玻璃展柜吸引了我,走近一看,一块小牌子上面写着“灵芝”。它有着久经沧桑的紫红色皮肤,上面泛着一圈一圈的黄色条纹,使人想起天上的彩虹,令人如痴如醉。它的形状像一个巨大的蘑菇,从侧面看却是扁的,又像太空中的UFO。别看它相貌平平,用处可大了。听讲解员叔叔说它能扶正固本,增强免疫力,在中医上运用很广泛,它可以治疗很多种病,如冠心病,肿瘤,风湿等。灵芝不仅能当药用,还是一种很好的保健品,用灵芝泡茶,喝了还可以养颜美容。

  讲解员叔叔还把徐氏中医的悠久历史告诉了我们。徐氏中医是徐永生创建于1912年的一家连锁中医馆。主张“以药补为主,以食疗为辅,以神助为本。”的医药理念,历经四代,是全国有名的中医大家,它在上饶有两个分诊所。记得有次我感冒很长时间没好,妈妈还带我去那儿看过病呢!

  参观结束后,我们在静心坪作了短暂的休息,同学们都对中医渊源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赞叹不已,这是我们祖国珍贵的传统文化,作为一个中国人,很幸福!很骄傲!

老中医

  说起咱们班上,那可是“人才济济”呀!

  一次课间休息,我刚准备出去玩,猛然发现:“老中医”位置前整整排了五个人!

  过了许久,“老中医”睁开双眼,把二指拿开,然后蹦出来一句话:“你今日必有大祸!”

  那同学明显不太信,摇摇头,走了。

  上课了,老师公布上次听写成绩。

  而那位“必有大祸”的同学错了三个,果然是大祸啊!

  这又让我想起了“老中医”曾说过:“如果听写我一百分,每位同学打我屁股一百下!”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劳动教育课ppt

读书分享交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