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小班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幼师教育随笔

  与孩子接触的这段时间,发现孩子们的自控能力太差,常常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坚持不了几分钟就开始叽叽喳喳吵个不听,即使你不停的提醒,哪怕是你因此生气了,嗓子喊破了,小朋友也只会安静一小会,也许不到一分钟就开始窃窃私语。

  我想如果他们吵闹的行为会影响他们接下来的利益,那他们必然会有所收敛,于是我采用了这样的方法——约定五分钟。我和宝贝们约定安静的休息五分钟,如果他们做到了,我就会让他们看电视,但是如果我一再的提醒却无效的话,那就不能看电视了,遗憾的是,第一次进行这样的约定,很多孩子不放在心上,仍然控制不住自己嘴巴,时间到了之后,我问小朋友“现在五分钟到了,我刚刚答应了小朋友,五分钟之内你很安静的话,我就会让你们看电视,可是,你们刚刚一直保持安静吗?”这时小朋友开始保持沉默,不吭声了,有一个小女孩小声的说“说话了……”“对了,我们说好了安静五分钟的,但是你们没有做到哦!我不能让你们看电视哦!”小朋友们开始有点垂头丧气了,也许从来没有人这样和他们约定,也从来没有人这样严格的执行约定。

  我答应小朋友只要你们上课很乖,待会老师还会给你们一次机会,如果你们做到了,就可以看电视了,如果做不到,还是不能看电视哦!

  第二次约定孩子们吸取了教训,大部分孩子在五分钟之内一声不响,少数几个自控力实在是太差的,在老师的提醒下也能安静下来,从一分钟,到五分钟,不断的提醒,不断的鼓励,孩子们做到了!

  约定好的五分钟,如果孩子们在这五分钟内能够保持安静,那我答应小朋友的事就会兑现,如果做不到,就要让孩子们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将幼儿园一日生活细化,事先约定的方法,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结果!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小班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墙壁被画脏以后

  孩子离园后,我正在打扫卫生,忽然发现活动室墙上画着一架风车,很是扎眼。明天要认真查一查到底是谁做的,我有点生气。第二天,当我问起这件事时,没有一个孩子主动承认。于是,我继续引导:“这么干净的墙被画脏了,就变得不漂亮了。做错了事没关系,但要勇敢地承认错误,改了仍然是好孩子。希望这个小朋友能悄悄地告诉老师,老师不会批评他的。”可是一上午的时间过去了,没有一个孩子来承认错误。下午,我继续启发孩子们提供信息,但仍一无所获。一阵寂静过后,几个孩子悄悄地说:“大概是小锐画的,他最不守纪律了。”我感到孩子们有些捕风捉影,便赶紧加以制止:“没有亲眼看见的事情可不能乱说。”

  晚上静下心来时,我在想:我为什么非要查出在墙上画画的孩子是谁呢?可能是哪个孩子一时兴起画上去的呢?相信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做错了,或许因胆怯、自尊而不愿说出来。孩子不就是在不断地试错、改错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吗?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引导孩子明白事理,健康成长。惩罚不是目的,我决定不再追究是谁做的,而是引导孩子思考怎样补救。

  第二天,晨间谈话时,我对孩子们说:“现在老师不再追究是谁把墙壁画脏了,但做错事必须想办法补救,我们还是一起来想一想怎样让墙壁恢复原来的样子吧。”听我这样一说,孩子们立即活跃起来,有的说拿抹布擦,有的说拿橡皮擦,有的说用刷子刷……经过讨论,我们最终选择了用砂纸砂的方法。当墙壁基本恢复原样时,孩子们都松了一口气。接着,我又向孩子们抛出了一个问题:“今后,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少出错呢?”于是,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最后大家达成了共识:凡事都要三思而行,要想一想做这件事的后果。通过这件事情,我体会到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人格。重视幼儿的身心健康,为幼儿创设一个接纳、关爱和支持的环境,引导幼儿反思自己的行为并积极解决问题。

幼儿教师我的平凡之路教育随笔

  我是王淑洁,是海德幼儿园的一名普通幼儿教师。在常人眼里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是平凡的,的确幼儿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平凡而又琐碎的小事,但我认为有一种成功,来自平凡。有一种赞许,来自始终如一。脚踏实地服务好每一位家长诱饵使我对工作的追求。有求必应,关注好每一个细节是我的工作态度。在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始终把工作的责任感放在第一位,我工作的每一天是简单的。

  清晨我微笑着迎接的是那一个个兴冲冲走进幼儿园的孩子,孩子们看到我都会礼貌地说一句:“老师早上好。”这一句问候就是我开始一天工作的动力。现在我任教的是小班,刚开学的时候会有不想和妈妈分开的小朋友,有不肯留在幼儿园不停的哭闹的小宝贝,我总是耐心安慰抱抱他们疏导他们的焦虑情绪。在吃早饭时有挑食的小朋友,情绪不稳定的小朋友还有在家被家长喂饭的小朋友,我也会给这些宝宝们喂饭给他们讲不挑食出蔬菜会变漂亮,学习善导小朋友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然后带着小朋友们喝水漱口保持干净的口腔卫生。孩子们也会在闲暇时跟我一起分享他们生活中的趣事和小成就,有时候会有好几个小朋友在吃完早饭后围着我说各种事情,可能他们的问题,有时候令人忍俊不禁,但是我愿意去倾听就像对待同龄的朋友一样,跟他们相处。

  听到幼儿园里响起轻快的音乐,我会拉着孩子们去操场上做操。我会觉得眼前的这些孩子就像手里拿着的摇摇棒一样充满朝气。早操结束后带着孩子们小便、洗手,给孩子们讲解六步洗手法,之后会带着孩子们喝水组织上课。有的时候孩子们会亲切地对我说,老师你嗓子怎么了?别看他们小小的年纪观察能力可是特别强,我总会温柔地对他们说:“老师只是嗓子不舒服,喝点水就好了。”我最喜欢带孩子们唱歌,因为歌声表达我们的愉悦心情,每次音乐动之后,孩子们都会投入到音乐的场景里,在音乐里表达他们的情绪。在孩子们画画的时候我也会走到每个孩子身边耐心的给予指导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

  户外活动时,我会带领宝贝们去进行户外自主运动游戏,这个游戏能锻炼孩子的运动能力自主性和勇气。但他有时也存在一些风险,每到这个时候,其实我也有些矛盾,我既希望自己带的宝贝们能通过每一次的活动获得成长,也担心他们受伤,所以每次我都会在旁边保护着孩子,让他们可以勇往直前。户外活动结束带领着孩子们回到教室稍作调整再等待开饭餐前准备时间会带孩子们唱诗词给他们讲故事。午饭时也会有很多的小插曲,为了叫孩子们吃饭,避免浪费就有就会有很多很多的妙招。“你不是说老师漂亮吗,老师就是吃甜椒吃的呀,所以你把碗里的三片吃掉也会变漂亮呀”我也会记住班里每个宝贝的健康状况,以免他们发生身体不适的情况。

  吃完午餐,带着孩子们到园里散步,走在挂满小葫芦的连廊,孩子们会唱起葫芦兄弟的歌,看着他们自己之前亲手种植的小蔬菜,看看水池里生气勃勃的小鱼其乐融融。孩子们午休啦,我也终于可以吃上午饭了。但是简单吃完饭之后会拿起材料做起明天需要用的用具教玩具,有时我会备课,有时会制作区域材料还有时会准备主题活动的材料和布置主题墙面孩子们午休的这两个小时也是我忙碌与其他工作的时候。孩子们陆续陆续起床后,会给孩子们整理衣服帮小女生扎辫子,还必须不时督促小天使们喝水吃水果。下午的阅读活动会经常给孩子们进行故事会,把好听的绘本故事带给每一个孩子,让他们从绘本里得到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晚放时候会跟班上的另一个老师,站在教室门口,轻轻的跟孩子的家长打招呼等确认孩子被各自家长接走后就找个别家长单独沟通孩子最近的表现,争取在教育理念和行为上让家长老师达成一致,从而做到家园一致,推动孩子的健康发展。之前刚从事这个工作的时候,因为家长各种不理解,受了委屈,我会哭,但是后来我想作为一名幼师,我有责任和义务,为了每位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付出我最大的努力,这就是我的工作,我必须做好它,所以在遇到不理解的家长,我会耐心地一遍遍沟通,毕竟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现在我已经完全能与家长有效沟通送走办理所有的孩子和家长今天班里的工作才会结束。

  未来的路上我会带着一颗温暖的爱心走下去,把快乐教育、快乐人生,践行在每一天的每一个小细节中。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用纸箱做游戏

  这个学期,我带的是小班。最近班级里存放了两个长l米、宽O.8米、高1.5米的大纸箱。几个孩子被大纸箱吸引了,调皮的锐锐推了纸箱一把,看到纸箱倒地,孩子们乐不可支,他们顺势趴在地上说:“我们来钻山洞吧。”我见状连忙给予肯定:“用纸箱来钻山洞真是个好办法。但是现在能钻吗?”宁宁说:“把洞口的纸板剪掉就行了。”“你们要用到剪刀,有点危险,需要我帮忙吗?”“好啊。”趴在地上的孩子立刻都站起来,看着我将一只箱子的底部和顶部剪掉。看到纸箱露出了空洞,孩子们兴奋异常。我把纸箱放倒在地上,将原来的长边当成高度靠着玩具柜平放。婷婷迫不及待地一头钻了进去,等她爬出来时,由于箱体另一侧缺少支撑,纸箱一下子侧卧倒地了。孩子们见状大笑不已。我说:“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山洞’不倒?”孩子们的思维异常活跃,有的说用椅子顶住,有的说用桌子顶住,有的说请人站在箱子旁边。为了一一验证这些方法是否可行,他们摆椅子、放桌子、站在箱子旁边,忙得不亦乐乎。经试验,这些方法果然不错,都能固定箱子,他们满脸喜悦。最后,他们发现只要用大的东西挡住纸箱,纸箱就不会倒。“哦,这是你们自己发现的秘密,看来很有道理。”我表扬了孩子们一番。

  随后,我指着走廊问孩子,如果把箱子移到那个地方玩钻山洞,有没有什么好办法使箱子稳定不倒塌。孩子们还是想到用东西挡,但由于场地小,这些方法被一一否定。最后我拿出一条绳子问:“如果请它来帮忙,可以怎么用呢?”林林受了启发说:“可以用绳子把纸箱绑在柱子上,那样纸箱就不会倒了。”许多孩子不理解他的想法。我照着林林的主意去固定纸箱,孩子们试了试,还真行!

  孩子们还牵挂着另一只大箱子,我提醒他们想想可以用它来干什么。珠珠说:“我钻山洞出汗了,好热啊!可以在那里洗个澡。”旁边的孩子也附和着。我问他们怎么洗澡,有的孩子说用纸箱做浴缸,有的孩子说用纸箱做淋浴房,最后赞成做淋浴房的占多数。“怎么把它做成淋浴房呢?”我问。成成说:“把中间的纸剪掉,下面做个门,再装个水龙头就可以了。”我按照他们的意图裁剪好后,问:“用什么材料做水龙头比较合适?”孩子们环顾四周,发现有很多雪碧瓶。玉玉提议用雪碧瓶来做水龙头,大家一致赞成。将水龙头安装好后,简易的淋浴房就做好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围了上来,思思和陶陶同时钻了进去。旁边的孩子不同意她们一起洗,陶陶说:“我是妈妈,带宝宝一起洗澡。”孩子们只好同意。“妈妈”带着“宝宝”刚洗完,一群人就争先恐后地往里挤,没有挤进去的豆豆急得大喊要排队。于是,我拿出小脚印粘在地上,说:“豆豆说得对,排队洗澡可能会快些。”孩子们听了马上寻找脚印站立,开始排队等候。这时,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有的孩子在淋浴房里洗了很长时间都不出来,弄得心急的孩子直跺脚,有的进去拉,有的来告状。看着大家吵吵嚷嚷、争论不休,我建议道:“我们的水龙头是节能环保型的,很特殊,倒计时从1O数到l后就没有水了,换人进去洗澡才会重新有水流出来。”这个建议很管用,排队等候的孩子耐心地边数边等,游戏变得有序了。

  在这次纸箱探索活动中,我意识到问题是探索的动力、起点,也是活动的主线。问题可以是幼儿发起,也可以是教师发起,以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教师除了提出合适的问题,还要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幼儿各种各样的回答和解释,从中发现教育价值,推动游戏的发展。

  此外,教师适时的介入能让活动顺利进行或得到进一步拓展。小班幼儿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交往能力,遇到矛盾还没有能力独立解决,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介入。比如,大家都争抢着往淋浴房里钻时,如果教师用命令式的口吻让他们一一排队,表面上幼儿也会遵守,但他们内心的愉悦会减少很多。教师用粘贴幼儿熟悉的小脚印的方法暗示了正确的做法,效果比较好。教师要敏感地觉察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发现他们的意图并相应调整自己的行为。比如,有的幼儿玩不到时会寻求教师的帮助,有的为了能让自己有机会玩会找个“合理”的理由,有的会搬出规则来给自己争取机会,无不体现出孩子的智慧,教师应充分理解并尊重孩子的行为方式,多提供支持陛的游戏环境,使他们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

爱的力量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他叫李子铭,我刚带他的第一天,子铭几乎不说话,只有想要什么时,就用手指,他的意思多半靠我猜。进餐时间我不喂他就不吃。午睡时,我不拍他就不睡,而且还会想笑就要大声笑,想哼歌就哼。还经常尿床大哭,我怎么哄他都没用,就这样,子铭成了我最关注的对象。

  一次市儿保所例行体检,在进行测量身高体重的仪器面前子铭不知为何很怕,任我费尽口舌,他也绝不往前跨一步,大声哭着喊着,就是不肯站到仪器上。最后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抱上秤勉强过关。这以后他经常拒绝参加活动,连一些简单的动作都不愿做,我们只好由着他站在一旁。

  我和她的妈妈沟通过,家长说在家也是这样,拿他没辙,让闹个够,自己就停下来了。有时,我们受不了就干脆打一顿。原来,子铭的智力与同龄孩子有着一定的距离。对事物的辨别能力不是很强,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做的是对是错。有一天,户外活动是多变的绳子游戏。我发现子铭很羡慕地看着其他小朋友快乐地蹦蹦跳跳、爬爬钻钻。我想请他参与,可想到他每次胡闹的情境不免又有些犹豫。我又观察了他一会儿,他的眼神似乎在说:“老师我想玩儿,老师我要玩儿!”于是,我坚定的走过去拉着子铭的手,蹲下身把他搂在怀里低声说:秦老师特想和子铭一起玩儿,咱俩比一比看谁先到终点好不好?”子铭十分开心地跟着我走到起点。用他那不协调的动作努力尝试着、爬着、双脚跳着……。看到这个场景,我们在场的老师十分震惊,就连孩子们也为子铭加油助威。以前,我认为子铭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什么事都不会做,却从未想过子铭也有自己的愿望。看着子铭脸上绽放着从来没有过的笑容,让我真切的体会到“特别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愿望,只是表达方式比较不同”。此后,我对他仔细地观察,从他感兴趣的游戏入手,因势利导,用爱走进他、了解他、读懂他、帮助他。

  一是关心亲近。对待不同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教育方式,特殊的孩子常常会考验我们的爱心。幼儿教师的责任感鞭策着我不能放弃每一个孩子。因此我们要将一份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孩子,让他们也能健康成长!我对子铭很特殊:早上来园总要抱上一阵子,搂搂他;亲亲他;和他说说话;进餐时陪在他身边;午睡时坐在他床边直到他睡着;还请爱说爱玩的几个孩子陪他玩。现在,子铭虽然还不是主动跟同伴玩,但是看得出他有这方面的愿望,因为,他能叫小朋友的名字了。

  二是耐心等待。“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教育子铭时,我并不急着一下子改掉他的不良习惯,而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早上来园时,我会和他主动聊天,引导他和我多说话,建立起他对我的信任和亲近感。

  三是家园配合。共同培养教育,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园配合是教育幼儿最好的渠道。在一段时间的交往接触中,我越来越感觉到:子铭缺乏亲人的关爱。他父母忙于生意,很少有时间陪孩子。于是,我经常和家长沟通,告诉家长孩子也有自己的情感,要多陪陪孩子,多与孩子亲近,玩一些亲子类游戏,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增进与孩子的情感。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心,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他,他心里最清楚。

  功夫不负苦心人,现在子铭每天来园都会主动与老师问好,下午离园时会拉着我的手亲吻我的脸,“啵”一下说,“秦老师拜拜”。

  子铭的变化告诉我对于特别的孩子需要特别的关爱,而不是特别的约束。“爱就是教育,没有爱就不能成为教育”,这是教育工作的至理。用爱心走进孩子世界,听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只有真正了解、理解和尊重孩子,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让孩子在爱的教育中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小班幼师随笔教育心得体会

  孩子们总是有许多希奇古怪的想法和做法,用开水去浇花,说用冷水花会感冒的,把电动车拆开说是看看为什么它会自己开,是不是有司机在里面……作为一位幼儿园老师,怎样去教育幼儿,对于他们的好奇心给予正确的引导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当然一味的指责他们是不对的,很巧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建议我们幼儿园教师应该用一颗童心去理解孩子,做他们的伙伴,从中把孩子引向正确的人生之路。

  我们班的潘乐岩就是这样的孩子,看,小朋友又来告状了。

  “老师,毛毛把毛巾扯坏了!”

  孩子们拉着我来到厕所里,可不是嘛,原来很平整的新毛巾已经皱来一起了,毛巾上还拖着几条长长的线,地上也有几根。毛毛低着头看着毛巾,很难过的样子。

  “老师,您看,这毛巾都不好用了。”孩子们嚷着。

  “我想,毛毛一定有他这样做的原因,让我们听他讲一讲他为什么把毛巾弄成这样,好么?”

  孩子们都静下来了,“我看见毛巾上有个线头不好看,我就想把它揪下来,可是越揪越多,怎么也揪不完,毛巾就成这样了。”

  “原来是这样,毛毛并不是故意的,他不知道毛巾用许多线横竖织成的。”

  一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了。孩子就是天真可爱的,“闯祸”并不是他们的初衷,他们只是想用自己的双手去尝试着解决一点问题,作为教师要用童心去理解孩子,给孩子留一份想象与创造。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从静到动的小宝贝

  张丽潆看上去比较文静,而且说话轻声细语,最初以为她就是个安静的女孩子。

  但是现实是她是个小话唠,嘴巴从不停下。于是户外体育游戏时,有意请她表现。每次提问她,她总是沉默。早上下午放学时从不跟教师问候或道别。其实她不是没有礼貌,而是有些胆怯不敢说话。

  为了改变现状,有户外活动时,我提前和她透漏相关内容,在区域活动时有意让她提前练习,然后户外游戏时再请她师范。还有每次放学时,我“强迫”她跟我道别,如果她不大声跟我打招呼,我就不让她走。同时,锻炼她参与体育游戏。慢慢的早上她来教室时努力大声跟我打招呼,第一次时她还紧张的站在门口,手揪着裤子紧张的打招呼,后来慢慢的适应了。她能正常的跟其他幼儿一样打招呼了。而且上课时破天荒的举手了,虽然她仍旧很紧张,但我能发现她的进步和努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次户外体育游戏时,她都能很投入很认真的参加,并且表现出对户外体育游戏很高的积极性。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通过读一篇文章我的感受有很多。接下来我从4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首先,这位老师接过这个新的中班,就对这个班的孩子进行了诊断,做到心中有数,在以后的施教过程中,才会有针对性的方法!她选择得方法是通过绘本阅读,讲故事比赛,锻炼孩子的胆量与语言的表达!这一点让我觉得作为一个幼儿老师必须要清楚的了解每一个孩子!

  其次,在组织讲故事比赛时,其他小朋友都很棒的讲述了自己准备的故事,只有牛牛,没有讲故事。正是这样,当其他孩子都有奖状,很开心的时候,牛牛没有,这也引发了后面“讨要”礼物的话题!牛牛爸爸的做法确实是在很多老师眼中都毫无意义!但是后面在专家解决问题中也提到:老师有没有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或许是孩子没有准备好!如果老师听孩子把话讲明白,说清自己想说的,是不是就不会出现牛牛不讲故事,也不会出现没有得到奖状不开心,更不会出现“讨要”礼物的事情!这一点让我想到,老师平时要多跟孩子们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多给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说出来了,老师了解了,才有助于发现孩子的问题,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再次,专家提到亲子谈话最重要!家长要做到多倾听,少打断。多带孩子出去玩耍,接触外面的世界,多一些视野!多跟小朋友接触,懂得如何跟小朋友们交往!可以让孩子当我们的小帮手,如给孩子安排值日生,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还可以给孩子一个优先选择权,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些选择,而不是家长老师一味的给孩子安排好的,你就是选择这个!当孩子做的很棒的时候,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这样孩子还会很高兴的接受下一次任务!

  最后,提到家园合力!老师要做到及时跟家长沟通,沟通孩子在园的表现。家长也要跟老师沟通,沟通孩子在家的表现,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让孩子更好的,健康的快乐成长!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

  记得今年小班招生时,正赶上我孩子病了,我的心里非常的烦躁,当时班里有个特别爱哭的孩子叫雨涵,任你怎么劝说,他就是不听,一哭起来就没完没了。我的耐心防线终于被冲破,简单粗暴的批评了雨涵,也一时制止了雨涵的哭闹。然而过后家长来送雨涵入园时,孩子哭得更厉害了,一边哭一边用惊恐的眼神看着我、躲着我。看着雨涵惊恐的眼神和那委曲的表情,想起了从前多少哭闹不止的孩子,在我的亲切关爱和拥抱中顺利渡过人园关的往事,我感到无比惭愧,我决心向孩子道歉。

  我把孩子抱起来,抚摸着她的头,柔声细语地问她:“雨涵,妈妈爸爸爱你吗?”雨涵肯定地点点头。我接着说:“老师也有孩子,我也很爱他。前几天他病了,老师当时很着急,也没顾得上抱你、没有跟你玩、有时还不理你、甚至跟你生气,真是对不起雨涵,老师向你道歉,原谅老师好吗?”听着我的话,雨涵的脸开始由阴转晴,显然,现在他已经开始接纳我、原谅我了。

  这件事后,我想到了很多,孩子的眼睛是一面透明的一尘不染的镜子,成人的任何言行、情绪,都能从镜子里毫无保留地折射出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一定不能把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只有把欢笑的阳光,母爱的温暖留给孩子,把和蔼可亲的美好形象留给孩子,才能获得孩子对我们的认可和尊重,才能真正赢得童心。

幼儿园小班教师教育随笔三则作文

  高尔基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教师是爱的使者,因为“爱”,学生的成就和幸福成为了自己的收获;因为“爱”,昔日的学生成为了今天的朋友。 作为教师,应让爱与微笑永远充满自己的心田,用爱与微笑教书育人,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

  在一次主题教育活动《“开心帽”和“生气包”》中, 首先我给孩子们介绍了两位新朋友。他们分别是“开心小姐”和“烦恼先生”。孩子们与两位新朋友玩起了“击鼓传花”的游戏。游戏要求是:鼓声停止时拿到了“开心小姐”的小花的小朋友,要说出一件让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拿到“烦恼先生”的手帕的小朋友,要说出一件让自己最不快乐的事情。

  孩子们快乐的游戏着,并且与大家分享了最让自己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朋友们,你们猜,我们班的小宝贝最开心和不开心的事分别是什么?~~猜出来了吗?大部分孩子的心声是:“最开心的事”是家人带自己出去玩(宝贝们的快乐真的是很简单很纯朴,你们觉得呢) ;“最不开心的事”是父母吵架或老师不高兴了……朋友们是否觉得有点震惊呢?当听到孩子们说出自己的心声时,我也有些惊呆了。原来孩子们最不开心的事情不是父母不给自己买玩具,也不是做错事情被老师批评。而是父母和老师在不经意间带给孩子的情绪影响。作为老师的我,顿时体会到:其实孩子们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你的表情、关心着你的情绪。原来自己的一时“不高兴”会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每当走进幼儿园时,都应该要收拾起自己的坏心情,把生活中那些不愉快的琐事都抛开。用甜美的微笑去迎接每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天使。用微笑去感染每一个纯真、善良的孩子。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文明礼仪倡议书800字高中

幼儿园活动记录表及活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