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学生的措施和方法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

  有效学习是相对于无效和低效学习而言的。在课堂中指学生在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并高效率地获得新知识、技能,增强能力,获得发展的学科学习活动。在课堂外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体现出学生拥有增长知识和能力、获得发展的情意状态。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向教育工作者倡导的,适合时代要求和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认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从学生角度,主要是提高学习能力和转变学习方式;从教师角度,主要是提高业务素质和做好课堂教学的细节;从外部因素看,主要是做好教学常规的管理和引导家长配合好。

  一、加强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决定条件。

  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的水平是构成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部分,这三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没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高,就没有更高的教学质量;没有教师的思想解放,就没有学生的精神解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可以采取激励策略、引导策略、评价策略,可以采取以学促变、以培促变、以赛促变、以写促变、以检促变、以课题开展促进教师发展变化、行动研究七个办法执行。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重点。

  要做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设计,必须围绕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合理分析与组织教学要素、教学效果的正确评价三个基本问题展开。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以学生为本,以预设为基础,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经历精心的预设和引领生成的过程中,教师了解学生、研读教材、合理组织学生探究知识,才能大大提升教学专业水平。

  三、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首要条件。

  知识在课堂中传授,能力在课堂中形成。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努力探索科学灵活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多一点赏识,给课堂多一点快乐。我们要充分运用赏识教育,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实践证明,鼓励可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要积极优化教学结构,优化教学环节(复习铺垫、新课引入、新知探求、知识反馈、归纳小结),促进有效学习。

  四、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催化剂。

  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加强教师的教学实践,在于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和积极导向等基本功能。因此,课堂性评价以发展的目光观察主体发展,重视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以及主题间的互动等,实现评价的最大收益,达到促进发展和改进的目的。

  要做到整体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包容性评价与自主性评价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转变学习方式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手段。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参与”,要实现有效教学就必须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只有建立在全面学习方式的基础上,才能使学习能力的发展与基础知识的传授掌握并轨前行。

  教师应该做到改变旧的教育观念,汲取新的教育理念;积极营造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实现教师角色转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交流与合作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认识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制约学习方式的实质性转变,常见的有对立、割裂、浅表、绝对的做法,这几种错误认识未能把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与终身学习联系起来,是带有共性的误区。具体应规避一些误区:

  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不能忽视接受式、竞争式学习。

  2.学习方式转变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无疑给予学生全新的学习实践途径,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它能提供的机会不可能很多,它能给予学生的只是一种尝试而非一种培养,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一个从外在表现到内在品质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的完成更多是在课堂上推进的。

  3.只有以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习为载体,才能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走向成功。

  4.不论培养何种学习方式、何种能力,都必须有助于基础知识的传授,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学习方式改变的成效必须能够而且应该在“三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测试中体现。

  六、培养学习能力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

  1.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积极通过故事树立榜样,建立学习动机,多用启发式教学;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程度;给予恰当评定,积极维护学习动机;处理竞争合作,促使学生努力。

  2.教给学生多样的学习方法。为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重视思维、记忆等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习惯、各学科全面发展不偏科的习惯、预习的习惯、认真听课的习惯、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以及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上课记笔记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阶段复习的习惯、自觉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习惯等。

  七、做好学校有效管理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间接保障。

  做好学校有效管理,一是可以让各项工作有序运行,特别教育教学秩序井然,二是让师生有约束意识,自然而然潜在地产生最大效益。要做到建章立制,依法治校,让管理规范化;责任到人,关注细节,让管理精细化;遵循规律,理论指导,让管理科学化;以人为本,和谐共进,让管理人文化;更新理念,勇于探索,让管理创新化。

  八、做好家长有效配合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

  为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家长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做一个榜样型的家长。配合老师加强对孩子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子女的表率,和子女一起互相监督、勉励,共同进步。

  2.做一个监督型的家长。作业上的监督;习惯上的监督;周六周日作息时间安排上要监督。

  3.做一个细心型的家长。学生的喜怒哀乐常常表现在脸上和行为上。家长应从一系列变化中探索子女的在校表现情况。

  4.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5.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

  6.保持与学校教育和谐共处。

  家长要和任课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保持经常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尽可能通过与学校的联系向孩子渗透家庭影响。

  总之,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在高效率、高质量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同发展,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

  此为定西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规划课题《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行动研究》(课题批准号:dx[2012]GHB277)的研究成果。

辅导学生的措施和方法

最有用的辅导方法

  一、生活的积累

  1、感受丰富有趣的家庭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我们注意观察、体味亲人的一言一行、喜怒哀乐,我们就能从中发现丰富的作文素材。比如妈妈经常提醒你:“热了就把外套脱了!”“做作业要专心!”“把头抬高!”……。

  其中包含了多少关心和爱护啊!再比如开个家庭联欢会或者来做个小游戏,家人的表现一定各不相同;最近,家里面谁最开心?谁做的家务事最多?你仔细观察了吗?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那么,家里的乐事、趣事、烦心事,事事可入文。

  2、体验多姿多彩的学校生活。有的人说,学校生活,上课、作业、考试三部曲,有啥好写的?其实,这三部曲就是好素材。别的不说,就说上课吧,哪节课最有趣?“趣”在哪儿?哪节课最难忘?最难忘哪个细节?再说校园生活还不止这三部曲,体育竞赛、文艺汇演、班队活动,还有你和同学、好朋友之间的故事,不都是作文的好素材吗

  3、观察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着。邻居家的弟弟、巷口修鞋的阿姨、小区门口的保安……有没有一个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街头见闻,坐车体会,市容变化,路人遭遇等。

  有没有一件事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百家讲坛”、“探索发现”、“希望英语”等节目中,有你特别钟爱的吗?哪一期你记忆犹新?用心记录下来,不也是作文素材吗

  4、欣赏神奇奥妙的大自然。大自然是神奇的。名山大川、小桥流水、花草树木,虫鱼鸟兽、自然现象等都是我们观察的对象。我们可以在父母的带领下去各地探奇揽胜,也可以自己观察蚂蚁的路线,大蒜的生长过程。

  我们可以走进春天的公园,夏天的荷塘,秋天的田野,冬天的村庄,体会季节的变化。我们可以亲近山,亲近水,在自然中观察、体验,在自然中思考、成长。

  “世界上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放眼生活,细心观察,就不愁心中无话,笔下无文。

  二、语言的积累

  生活的积累解决了作文写什么的问题,但怎么写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广泛阅读,才能文思泉涌。谈到积累,不能不说到阅读的积累。

  1、重视课内阅读。无论是什么版本的语文教材,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精心编排的,其中有文质兼美的散文,有流传千古的诗歌,有引人入胜的小说;有的描景状物,有的写人记事,有的抒发人生感悟,有的介绍科学知识……。

  这些文章都值得我们一读再读,细细品味,其中的精彩段落,更是值得熟读成诵,烂熟于胸,成为自己的语言。有了这些积累,我们驾驭语言的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2、拓展课外阅读。除了读教科书以外,还要大量阅读课外书。经典名着要读,现代科技也要知道;童话故事要读,名人传记也要翻阅;散文小说要读,诗歌词章也要吟诵。“不动笔墨不读书”,通过摘抄、批注、写心得,我们一方面可以积累优美的句段,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我们对文章的赏析能力,在品读中学会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

  3、丰富语言宝库。如果说作文是砌一座房子的话,字词就是砖瓦。成语、谚语、歇后语、古诗词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要有意识地积累,在理解的基础上,注意运用。成语接龙、诗词接龙等是非常好的游戏形式,经常练习,到了写作文的时候,成语、诗词才能信手拈来。

  大众的口语中也有很多鲜活的语言,你能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上,也是一种聪明的积累。坚持不懈,你的语言就会生动有趣,富有生活气息。

  三、情感的积累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两句名言道出了情感对于作文的重要性。

  如果说生活是文章的源泉,那么情感就是文章的灵魂。

  没有情感的加入,是不会写出好文章的。比如去过庐山的人很多,只有苏轼写出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千古名句;看过大海日出的人很多,只有巴金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海上日出》;看过黄河的人也不少,只有李白能写出“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我们每个人都站立在地球上,可是只有郭沫若写出了《地球,我的母亲》这样气势磅礴的华丽诗章??这是因为他们不仅看到了,而且感动了。因此,只有当我们的心弦被触动了,产生了哲思,产生了激情,或者情感积累到非抒发不可的程度,我们才能写出感动他人的文章。

数学辅导方法

  我国普通孩子上一年级的平均年龄是8岁,照理来说七八岁孩子的大脑发育的程度应该都是相差甚微的,可是为什么就会出现有的孩子每次数学考试都能拿100分而有的孩子却经常不及格的情况?家长们经常热衷于讨论,小学一年级数学辅导方法。今天我就来全面地为大家提供一些科学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辅导方法。

  1.重视孩子的大脑发育

  美国哈佛科学家指出我们大脑发育的程度有20%来源于在落地之前,也就是胎教;而此后孩子智商的形成的关键时刻主要是在3岁之前以及3岁到8岁这个时候。中国地区很多父母都不重视胎教,应该说大多数父母都没有胎教的意识。原因一是父母都太忙了,有的母亲在怀孕期间依然要忙于工作,其实正常的做法是应该在怀孕期间多做做瑜伽以及每天定时播放一些优美的钢琴曲,这些做法都有利于孩子之后性格与智力的发展。

  但是并不是说如果没有做好胎教,孩子的智力就一定会低下。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智商”是相差无几的,而造成学习成绩不佳的原因应该是每个孩子思维方式的不同。孩子的思维方式受到环境与遗传的因素影响最大。为什么中国人如此热衷于买个豪华大房子呢?除了对家的眷恋文化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希望将来自己的孩子能够在一个宽敞明快的环境中自由地玩耍。

  研究表明居住环境局促,光线不足等因素不利于孩子大脑的发展,容易让孩子的大脑受到限制,因为现实生活也会作用于意识。如果实在没有办法为孩子提供一个大房子,父母在平常有空的时候应该多带带孩子到附近的公园或者郊外上玩耍,让孩子的大脑大量接收外界不同事物的刺激,有利于孩子大脑的健康发展。

  2.数学学科的特点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孩子们站在理性的角度上认识数字的美妙。一年级的小朋友大多是刚刚离开了父母的怀抱,被迫地融入进班级这个大家庭中。许多孩子对于新环境的适应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在这一方面一样会导致孩子的数学成绩不佳。对于孩子的学习呢,父母应该明白小学前半阶段应该注重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不要过多关注学习成绩。

  数学是基础性很强的学科,之后每一学期的课程可能都是环环相扣的。如果基础没有打好就有可能造成之后数学成绩一蹶不振的局面,所以家长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就要注重孩子的数学基础,要保证孩子每一节课都能听懂老师讲得具体知识点,考试的时候对于基础性的题目不能够全部不会。至于是95分还是98分就不要过多纠结了!

  3.避免用命令式的口吻与孩子说话

  家长们在跟孩子讨论学习的时候避免使用命令的口吻,比如说“快去背书”,“快去学习”这样的话尽量少说。因为孩子目前对于学习还很陌生,不要用强制性的方式来增添孩子对学习的厌恶程度,科学的说法应该是:“现在八点钟了,我觉得你看动画片三十分钟之后,8点半可以考虑去看看书,你觉得这样可以吗?如果不可以你可以跟妈妈谈谈。”多多尝试用反问的句子去刺激孩子的大脑,培养TA独立思考的能力。

  4.学会在生活中辅导孩子的数学思维

  (1)多陪陪孩子,一年级的小朋友都还不满十岁,需要父母与其他长辈的陪伴,学习虽然是孩子自身的思维习惯,但是外界的作用力也是非常大的。比如我们在陪孩子玩各种游戏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教育孩子加法跟减法,让她学会养成自己的计算能力。这样一样孩子学习的数学也可以运用在生活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孩子的联想能力。

  (2)适当地给孩子一些鼓励

  许多父母觉得孩子不听话是要打得,只有挨打才能真正记住自己犯得错误。在此我不提倡父母体罚,但是对于孩子屡教不改的毛病,比如盗窃或者说脏话等严重影响其成长的行为,父母们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吓唬吓唬孩子,但是真正优秀的父母都是一个唱黑脸和一个唱白脸的,这样才不会给孩子的心里造成阴影伤害。

  在人力资源学的研究发现对于惩罚迟到的员工远远比不上奖励早到的员工来得更巧妙,这样的例子也在侧面说明了“奖励”对于激励人前进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孩子那么稚嫩的心灵而言,如果想要激励一年级的小朋友好好学习数学,可以采取奖励他的办法。比如给它买一块他爱吃的蛋糕,喜欢的玩具等都是非常好的鼓励方式。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大多数中国父母爱犯得毛病就是经常提到:“别人家的孩子!”不要动不动就把自己家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内心的想法。平常可以多看一些儿童教育类的书籍,目前在信息流通如此便捷的时代,大家可以在网上查阅相关的教育视频,或者是上一些教育网站来浏览学习,比如知者社区就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知识论坛。家长们要想给一年级的孩子辅导数学,首先要学会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作文

  诚然,学牛的这种依赖思想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假如老师只抛给学生一 个作文题,不加任何启迪和引导,让学牛凭空杜撰,那么,学生确也会有“被人 抛入茫茫大海之中无所依附”的感觉。在这种心境下,写出的文章质量是显而易 见的。因此,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布局谋篇的能力是作文教 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摆在每个语文教师面前亟待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多 年的教学实践中,针对农村学生见识短浅,题材窄小的特点,我在指导学生作文 方面作了如下尝试:

  1. 切合实际命题,有的放矢

  指导学牛作文的第一关,首先是教师的“命题关”。要使学牛写好一篇 作文,教师的命题是至关重要的。事实表明,恰当的命题,能有效地开启学牛思 路,使学生展开丰富想象,从而抓住文章中心,写出条理清楚,感情真挚的文章 来。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牛实际水平命题,做到“有的放矢”,切忌出大题、空 题。

  例如,我教一篇作文 他是我学习的榜样 ,起初拟题为 雷锋精神在闪光 ,这 个题目看似新颖别致,富于文采,但当学牛看到题目时,便满脸愁容,坐在座位 上啃笔头。通过与学生谈心,才了解了他们的心声一一原来题目太大了。雷锋精 神遍及全国,深入人心,“闪光点”在何处?学牛难以把握,由此认识到,将题 目改为 他是我学习的榜样 ,这样一来,题目小了,学生也能容易把握了,感 觉好写多了。

  2. 认真审题,打好腹稿

培养学生高效的学习能力的方法

  一、自主制定计划,吹起进军高效课堂的冲锋号

  二、自主管理,为高效课堂保驾护航

  学科班长一般有两人担任或每组选一人担任,做好学习小组与教师的沟通交流,甚至在老师不在的时候,可以带领大家自主学习。在这三驾马车的带领下,班级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大家庭,小组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小团队。学生合作意识、自律意识、竞争意识、集体荣誉感显著增强。三位一体”的“学习动车组”,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了动力援助,让昌乐二中的课堂变得高效。

  三、自主探究,合作共赢,学生成为课堂阵地的主力军

  在合作探究环节,教师出示讨论要求:(1)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你就是课堂的主人,观点无所谓对错,只要开口大声表达自己的思想,提出自己的疑问,你就是勇者,勇者胜。(2)组长控制好讨论节奏,先一对一分开讨论,再在小组内集中讨论。(3)没解决的问题组长记录好,准备质疑。

  在展示环节,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我展示我精彩”环节的相关要求,

  对重点展示的内容,包含运用什么思想方法和分析思路、展示的方式等,展示的小组分工和展示的地点(前面黑板、后面黑板)都做出具体安排,同时提出如下展示要求:(1)书面展示要脱稿分层次,有小结,双色笔书写,认真规范。(2)非展示同学巩固基础知识,整理落实学案,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组长组织学习。

  第三阶段,课下训练拓展,巩固提升。为进一步巩固新知,学生利用课堂中学到的方法完成训练案有关内容,阅读相关书籍,查阅相关资料,在实践中自觉积累和运用,在不断的自主探究中,能力逐渐提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昌乐二中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反思的能力,这也是该校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一环。

  一是当堂的反刍。学校把总结反刍、当堂检测作为高效课堂“三段六步”基本步骤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让学生利用下课前几分钟对当堂学习内容进行反思总结,同时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反思,明确下一步的改

  二是当天的反思。昌乐二中为每位学生建立典型题集,要求学生当天将典型题目分类整理到典型题目本上,并要求学生用好双色笔,记录过程、规律、方法以及自己的心得。通过规范整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每天中午和晚上睡觉前在床上“放电影,”利用几分钟的时间想想今天学的东西,每天清底子,看看今天学的东西还有哪些不会的,不留问题尾巴,做到天天清。

  三是阶段性的反思。昌乐二中用学习档案规范学生学习,学生结合自己学习上的困难,在学习档案上制定克服困难的计划和措施,做到每周一总结,每月一盘点,期中和期末考试后还要对照学期初制定的学习目标进行总结分析,让学生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面对现状,我们不禁要反思,我们的课堂低效的症结在哪儿?最后,我认为还是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缺少计划性。绝大多数教师忽视学生计划的制定和目标的确立。没有长远目标,初中三年后不清楚身往何处。没有近期目标,每学期每阶段不能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存在的不足。对当天学习缺少规划,不知什么时间干什么,人云亦云,亦步亦趋,邯郸学步,不能切合自己的实际开展学习活动,缺少方向引领,学习失去了自主性,学生没有学习内驱力的推动,学习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2)预习缺少实效性。预习是学习的起始步骤,是学习的关键。而我们的预习内容要求不明确,学生对预习方法不清楚,预习中不会思考,不清楚重难点和自己的疑点,不能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盲目的听课,学习针对性不强。同时,对于广大的农村初中来说,受条件的限制,不能实行寄宿制,学生在校没有充分的预习时间来保障,如果没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

  力的培养,靠学生回家预习,效果可想而知。

  (3)课堂缺少主动性。目前的课堂,如何教一直是教师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而如何学教师却很少思考。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屡见不鲜,大容量、大密度、低层次的机械重复练习,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课堂上过度依赖教师,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多数仍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之中,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不能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使课堂缺乏活力,课堂变得低效。

  (5)反思缺少经常性。昌乐二中课中每节课有反思,每天两睡前有反思,每周有周总结,每月有月盘点,促使学生不断总结,不断进步。而我们的学生经常是做的多,想的少;知识层面的分析多,思想方法心理方面剖析少,学生自我成长缓慢。

  如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打造高效课堂,我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以学案为引领,打造高效课堂。对全市统一使用(同步练习)导学案,进行二次加工,利用集体备课和专题研究等形式,使学案更贴近学

  生实际,便于学生自主预习和探究。同时,做到因材施教,因学定教,积极尝试在现有条件下,将配套练习作为达标检测或训练案使用,实行分层教学、分层达标、分层检测、分层训练等,使不同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3)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目标,围绕自主学习能力建设,规范学习流程。追求学生在校时间的最大效益化,学校给学生提供较为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课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渗透学习策略的教学,即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切实让每位小组成员知道做什么,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中逐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课下要让学生坚持写学习计划和阶段性总结反思,养成自主学习、自我反思的习惯,不断引领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4)创新管理思路,增强团队意识。改变各项管理和开展活动以个体评价为主原则,探索以班级组、学科组、年级组,班级小组整体评价为主的管理和评价机制,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和大局意识,增强师生的集体观念和荣辱观,促进学校各层面的整体发展。

  (5)将自主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生活本身就是大课堂,深刻的教育来自深刻的体验,学校要重视课外自主学习力的建设,多给学生创建课外多读书、多实践、多体验、多探究的机会,开展艺术节、读书报告会、参观实践等丰富多彩的师生活动,用活动打造和谐团队,以活动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提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昌乐二中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打造了名校,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课堂改革,关乎着每位老师和学生的发展,关乎着学校和全市教育名市品牌的打造。让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开拓进取,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创新管理思路,一心一意谋发展,凝神聚力搞改革,打造曲阜圣地的高效课堂。

  一、激发语文学习热情。教师要以自身精湛的教学艺术、独特的教学风采吸引学生,令其“喜欢”上语文老师,使其深爱语文。这样,学生被动学习的底线将被彻底冲破,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将被彻底点燃,语文教学的成功亦自然拥有了保障。

  二、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意识。

  作为教师是否真正转变了教育观念,将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又是否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持之以恒地尝试到底呢?要清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不是一下子就能培养起来的,需要我们全体老师一起去努力,积年累月地去努力,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从心底深处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合作学习要有民主性,要充分尊重与众不同的思路、独到的见解,吸纳不同的观点,适时引进竞争机制及激励性评价,以竞争促讨论,使学生自觉积极参与,并享受成功的快乐。最为重要的是,要将这种做法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积年累月地坚持,全体参与,这样才可见其功效,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才会真正得到培养。

  三、学会合作探究。

  或许我们每一位教师教学中都有这样的困惑,学生拥有了合作探究的意识,合作探究学习也开展了,但学生的合作探究经常是无功而返,讨论了好长时间,结果一无所获。教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的途径。(1)读思结合,探究问题。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尽可能在读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勾画圈点重点词句进行思考,从中得到答案。(2)思议结合,探究问题。经过阅读思考,学生通过探究得到的答案有可能与其他同学答案一致,也可能不一致,这时就可以指导学生自觉与同学交流探讨,达成共识。(3)合作讨论,对于富有挑战性、具有难度的问题,学生自主难以解决,这就可让学生小组探讨。

  四、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学生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掌握了合作探究的方法,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到达了终点。同时,教师要倡导学生在课外自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解决学习及作业中的疑难问题,逐步将自主合作探究变成一种能力,进而培养其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学会与人合作交流,与人有好相处,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总之,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责任,培养起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

如何指导学生作文

  庄乾新

  一是善观察。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只要多留心,善于观察,就有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例如,我们学校的花坛里有一株牡丹花,我让学生观察牡丹的生长过程,一些学生观察牡丹花瓣的变化;一些学生侧重观察花茎的粗细、软硬及颜色变化情况;还有一部分学生观察叶子形状、颜色的变化。由于学生观察时各有侧重,写出的文章也就各具特色了。

  二是勤阅读。选些有代表性的、能激发学生兴致、有趣的故事或精彩片断,读给大家听。当学生听得有兴趣时,让他们自己接着往下读。慢慢地他们对阅读上了瘾,每天会自觉读一两篇文章。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阅读的内容也千差万别。从中汲取的“营养成分”自有差异,写出的文章自然不会“千人一面”。

  三是多积累。积累的方法很多,我采用的是让同学坚持写日记。他们的日记里可以记名言、谚语、优美词语、一段话、自己的所见所闻、心得体会、摘抄等等。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从阅读、观察日常生活中,广泛地积累语言材料。

  四是常练习。除了利用作文课集中练习外,教师还可以捕捉机会,让学生即兴作文。如:当我发现某位学生课堂上板书出错或回答不出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我就让写出自己当时的感受;当有的学生走上领奖台时,我就让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写出领奖同学的神态。久而久之,学生就觉得随时随地都有可写的东西,况且,这些东西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在自己的眼前,避免了他们凭空想象、生编硬造的毛病。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接触到的人和事也不一样,学生日常积累的素材多种多样,写出的文章必然富有个性。

  总之,学生作文时,对同一活动、同一事件、同一个人看法不同,认识的深浅也不同,即使看法和认识相同,写文章的顺序、语言的运用、表达方式也会不同。因此,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进行作文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创造性。

怎样辅导小学生作文

  这里的“规范”就是希望家长能够给自己立一些“规矩”,给孩子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

  1、和孩子一起读书这包含着两个意思一是和孩子读同一本书这样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作者的写作方法等,可以直接提高孩子的认识和写作水平二是和孩子同时读书在同一时间,家长和孩子读不同的书,然后互相交流读书的心得,既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又能广泛涉猎文章,节约读书的时间

  2、尽量说普通话,使自己的语言文明、规范。

  3、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家里人,用赞赏的语言多夸奖家里人

  4、不要对孩子的作文要求太高,让孩子相信自己的眼睛,忠实于自己的心灵,“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这样的作文就是好作文抱持这样的观点,对孩子的习作,我们就会多一些欣赏,少一些苛责;多一些感动,少一些失落孩子在这样“随心所欲”的写作环境中才能“畅所欲言”,才能找到表达的快乐。

  小学生学写作文犹如婴儿学走路,刚起步时,引导孩子就需要家长和老师这两只手同时用力,牵着学步只有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之后,才可以慢慢放开家长的这只手,然后是老师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孩子不依靠别人自己走,并放手让他自己走相信,在孩子学习写作的路上,有了家长的帮助和辅导,孩子一定能够走得更快、更好!

如何辅导小学生作文

  推荐一篇文章,看看或许可以带来一些启示。

  •修得一支生花笔

  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当下家庭教育的流行语,每个家长都这样想,每个家长都会这样说,但为什么孩子跑着跑着就落后了,为什么失望的家长总是大多数?就因为儿童教育中许多输赢概念被搞错了。按搞错的概念去做事,当然会把事情弄坏。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关于“妙笔生花”这个成语有个故事,说一个秀才梦到自己的毛笔头上盛开一朵莲花,梦醒后他就一下变得才情横滋,下笔如有神了。

  成语反映了人们长期以来的一个愿望,也是很多人寻求解决的一个难题:如何能写出好文章。特别是当下许多中小学生,写作文是他们最头痛的事。假如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那这个办法一定是孩子们的“梦寐以求”。

  我个人从事过十多年语文教学工作和多年的文字工作,也喜欢写作。我女儿圆圆的作文一直写得不错,在我的记忆中,她从小学开始,作文本上从没出现过一个病句,错别字也很少,成绩总是很好。尤其上高中后,她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推荐给同学们看。2007年高考时,圆圆的语文获得了报道,40分的好成绩。据媒体当年北京市文、理科近12万考生中,语文成绩达到140分以上的总共只有12人。她的作文肯定也获得了高分―这里面可能有运气的因素,但也能说明她的写作水平确实是不错的。

  基于这些原因,经常有人问我,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而我总结多年来的一经验,得出的却只有两个字:阅读。

  我不喜欢给那些阅读经历尚浅的孩子们讲所谓的“写作技巧”。观摩过一些教师的“作文课”,总觉得那样的课不过是教师们自娱自乐的表演,对学生的写作没什么作用。人们把写作技巧这个事弄得太复杂了,总结出了那么多方法,一些完全不会写作的教师,竟然也能把“写作技巧”讲得头头是道―这也可以反过来证明这些“写作技巧”对学生没什么用处吧。

  “美”和“简单”往往是同义语。学习写作也一样,最好的技巧应该是最简单的。阅读对写作来说,是最根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大技”;而抛开了阅读所讲的种种技巧,最多可以称为“小技”。有了大技,小技不请自来;没有大技,一切小技都没有实现的条件。

  我一直重视圆圆的阅读。大约从她一岁左右就开始天天给她讲故事,也许她开始时听不懂,但她喜欢听,明亮的双眸人迷地盯着我的嘴或书,不哭不闹的。到她稍大一些,能听懂后,就不断地要求我给她讲故事,每个故事都要一遍又一遍地听。不管她要求讲多少次,我几乎从不拒绝。

  每个婴幼儿都喜欢听故事,都喜欢看书。如果说有的孩子表现出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听故事,一定是由于家长没及时让他接触阅读,把最好的时机错过,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被其它东西(当下主要是看电视)取代了―很多家长把这件事轻视得如同孩子不小心洒了碗饭一样,事实上这是非常大的损失。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当下家庭教育的流行语,每个家长都这样想,每个家长都会这样说,但为什么孩子跑着跑着就落后了,为什么失望的家长总是大多数?就因为儿童教育中许多输赢概念被搞错了。按搞错的概念去做事,当然会把事情弄坏。

  在儿童早期教育中,家长们更愿意看到那些立竿见影的效果。人们热衷于把孩子送进学前班提前去学拼音、学外语,热切期待孩子每次考试都能拿好成绩,热情地给孩子报许多个课外班,培养各种才艺,他们认为这就是在起跑线上领先一步了。而早期阅读做没做,暂时看不出什么差异。从学前到小学毕业,甚至到初中,课外阅读少的同学如果只针对各种考试学习,常常表现出成绩方面的优越。这给不少家长带来幻觉,以为课外阅读可有可无,甚至认为它会影响学习,所以一般不会引起家长的注意。

  事实上,不重视儿童阅读是早期教育中最糟糕的行为之一,从小的阅读差别才是重要的“输赢”差别。很少获得阅读熏陶的孩子,即使他们在小时候表现、得聪明伶俐,成绩优良;但由于他们只储备了很少智力能源,往往从中学开始,他们就会表现出综合素质越来越平庸,学习上越来越力不从心的趋势。这方面的艰难和困惑可能会伴随他们一生。而那些阅读量大的孩子,他们一般来说不仅从小表现出聪慧,而且在学习上有很强的爆发力。就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来说,他们从小莫定了良好的阅读基础和阅读兴趣,是真正赢在起跑线上的人。

  具体到写作能力的培养,更是和阅读有直接的关系。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写作。

  阅读不仅应该开始得早,而且应该读得足够多。

  当前,国家通过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文字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初中生不少于260万,高中生不少于150万。即到高中毕业,一个孩子的正常阅读量应该在500一石加万字间―我感觉这是基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给出的一个非常保守的标准―即便是这样,它也远远高于当下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阅读量。据一些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阅读量非常低,粗略估计平均阅读量应在国家出台标准的加%以下。

  为什么这么低?一些文章分析说,这是由于高考造成功课压力太大,“阅读动力不足”。高考现在成了替罪羊,什么板子都往这里打。我认为根本原因是孩子的兴趣问题。高考为什么没让那些沉酒于游戏的孩子感觉功课压力大,从而对玩游戏“动力不足”

  中学生不爱阅读,这是做小学生时候形成的问题,小学生不爱阅读,是因为学前和上学后家长和学校都没有用心调动他阅读的兴趣。

  假如家长们能及早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让阅读像吃饭一样,成为孩子生活中非常自然地存在着的一部分,到高中毕业读几百万字就是件非常自然的事。一个喜欢读书的孩子,阅读对他来说哪里有“压力”,他从中体会的就是吃饭或玩游戏般的简单和享受,你不想让他读他都不情愿。

  圆圆从小学二年级开始读长篇小说,此后一直未间断阅读。在离高考只有三、四个月时间的寒假中,她仍然在繁忙的学习间隙中读了大约4D万字的文学作品,这对她来说不是增加了负担,而是一种放松和补充。

  粗略地算一下圆圆的阅读量,到高中毕业,应该有1500一2000万字。这对爱读书的孩子来说并不算多,许多喜爱阅读的孩子的阅读量甚至能几倍于这个量。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建立语感。圆圆的作文本上为什么从来不出现病句,因为她已千万次地见识过流畅的句子,建立起了良好的语感,积累了丰富的词汇。语感好,词汇丰富,写出的句子自然没有毛病。

  大量阅读赋予孩子的,不仅是正确的表述能力,还有创作才华。圆圆的作文经常闪现出令人惊叹的才气,我甚至会产生自叹弗如的感觉。她高一时偷偷写的小说有一次被我无意中看到,文笔的流畅和老到很让我吃惊。因为我一直以来看的都是她写在作文本上的东西,那毕竟只能叫习作,不能叫创作。我当时觉得,她如果将来想吃文字这碗饭,也是有可能的。并非圆圆有什么特别的天赋,别的孩子达到她这个阅读量,也会有良好的文笔。

  我国语文教育长期以来总是做得很别扭。

  教学从不敢跳出语文书的框框,教师和学生都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对课文和句子进行“肢解”。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之类老掉牙的教学方法尽管一再遭遇声讨,到现在仍然是中小学教学方法的主流。每本薄薄的语文书都要无端地占用孩子们整整一学期的时间,这实在是巨大的浪费。语文教师不重视学生的阅读,把本该最有趣的一门课做成最枯燥无味的课,我不止一次地听到孩子们说,他讨厌上语文课,更讨厌写作文。

  我fnr的先辈,汉唐宋明清那些文人墨客,他们灿若星河的名字和作品形成了人类史上怎样的文化辉煌,可他们哪个人是通过花了多年的时间去分析别人文章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学语法、改病句后学会写作的?传统被抛弃后,我们到底供奉起怎样的一个东西,并要它来统治一代又一代孩子们的语文学习?!

  几十年的事实其实已经证明,漠视课外阅读,想引导语感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通过学习语法写出结构正确的句子,通过分析别人的词采写出漂亮的句子,这是在绕远路,在隔靴搔痒。可以肯定的是,在缺少课外阅读的前提下,语文书教不出学生的语文水平,作文课也不能教会学生写作文。

  一条数学定理一旦被理解,就成为你自己的知识,可以马上应用,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写作是一种开放性的、千变万化的活动,外部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任何写作“技巧”在理解上都没有难度,都是容易的,但吸收是难的,应用更难。尽管现在中小学作文课被讲得花样百出,许多教师在讲课上确实是花了心思的,就课堂本身来说也没什么问题,甚至可以说有些课讲得很精彩,老师在修改学生作文上也不少下功夫。但如果没有学生大量的阅读作铺垫,这些活动就是把稻种洒进了沙漠,没什么意义。

  对于写作技能还比较幼稚的人,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学习写作一定要首先回到阅读中。好的作品中本身就包含着高超的写作技巧,阅读过程就是学习写作技巧过程。书读得多了,写作技能自然会形成―古人早就总结出来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表面上看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它是最经济、最有效、最省心的办法,是真正的“捷径”。

  但最简单的事情往往最难做到,急功近利的心态让许多人失去判断力。很多家长一直不重视孩子的阅读,却又想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学会写作文―市场需求就这样形成了。

  现在报纸杂志上不时看到能让孩子作文速成的广告宣传,什么“四维网格学习法”、“爆炸作文法”、“一周全拿下法”等。我见识过几个所谓的让孩子当场学会写作文的“能人”,他们采用一些现场调动技巧,引导学生搭起一些思路框架,以常规教学中惯用的强制性的手段推动学生填词造句,看起来效果真是不错,学生真的现场写出了一篇作文。可接下来呢,没有老师在旁边给搭架子,没有老师的强行引导,学生自己就不知所措了,既没词又没句,培训班结束后学生的水平还在原地踏步。写作和做人一样,是个长期修炼的过程。采用一些蝇营狗苟的技巧,利用几天的功夫,绝不可能教会孩子们写作文。

  前几天还有个“三天学会写作文”的工作人员给我打电话,我不知他们是从哪里得知我的情况的。他们知道我女儿圆圆语文高考成绩好,而我本人做过多年语文教师又会写作,就希望我去现身说法。我说对不起,我女儿三天学不会写作,她是用十几年来学习的。我教了十多年书,也没练出三天教会孩子们写作文的能耐来。在这里我还特别想说的是,写作从来不仅仅是文字的事情,它更是思想认识上的事情。文字所到之处就是一个人的思考所到之处。阅读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孩子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能力,还在于它能丰富孩子的心灵世界,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一个从阅读中经历了古今中外各种社会生活,经历了漫长历史发展,倾听了众多智慧语言,分享了无数思考成果的孩子,他不仅在思想上更成熟,在价值观上也更完善―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为文的条件。

  那些心灵苍白,思想空洞,没有成熟价值观的人,纵使有一肚子精彩词句,他也没能力摆弄出有灵魂的作品来。许多教师和家长都在批评孩子的作文“不深刻”,可文章中的“深刻”是一个人思想认识水平的刻度,如果孩子从未或很少从书籍中分享前人的社会生活经验、他人的思想成果,以他小小的年纪,有什么办法能“深刻”呢

  每一部书都可以让孩子从中经历一些东西,学到一些东西。杜威、陶行知等伟大的教育家都特别强调从生活中去学习。而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自参与,阅读实质上就构成了儿童对生活的参与性,构成他们经历上的丰富性。凡古今中外那些流芳几代的经典作品,不论它的内容是什么,其中一定包含着真善美的东西。这些真善美影响着一个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当然也影响着一个人的写作。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说什么样的话,你有怎样的思想意识,就会写出怎样的文字。

  一个不阅读的人是蒙昧的,一个不阅读的家庭是无趣的,一个不阅读的民族是浅薄的。政府提倡素质教育,可现在一提及素质教育,人们总是想到琴棋书画类的“小技”,最恶俗的如用打高尔夫球培养“绅士风度”,用跳校园集体舞培养.“艺术气质”。

  为什么没有人想到推广普及阅读呢,可能是阅读不容易造势,不容易很快形成让人看得见的“成果”吧。教育部以语文课程标准的形式规定了中学生必读的30本中外名著,哪所学校把这当回事呢?有多少家长知道这回事呢

  无论从调查数据显示,还是从我们的常识来看,当前中小学校图书馆90%以上都是名存实亡的。也就是说孩子们几乎不可能从学校借到他们想要读的书。孩子对于我们来说是唯一,他的成长不能等待,所以当下这个缺陷必须由家庭尽快弥补。家长们与其高兴了领孩子吃麦当劳,不如领着他去逛书店;与其用手机、随身听装备孩子,不如在他书桌上常放几本好书。特别是那些发愁孩子不会写作文,想花高价给孩子报速成班的家长,把那些钱用来给孩子买书吧!请花些心思,引导孩子发现阅读的乐趣,让他视阅读为一件和看电视、玩游戏一样有意思的事吧!孩子的阅读就是最好的修炼过程,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他的潜能,总有一天你会惊喜地发现,孩子手中的笔已不知在什么时候发芽,开出了芬芳的花朵。特别提示

  从小的阅读差别才是重要的“输赢”差别,从没有获得阅读熏陶的孩子,是真正从起点上就落后了一步。

  中学生不爱阅读,这是做小学生时候形成的问题;小学生不爱阅读,是因为学前和上学后家长和学校都没有用心调动他阅读的兴趣。假如家长们能及早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让阅读像吃饭一样,成为孩子生活中非常自然地存在着的一部分,到高中毕业读几百万字就足件非常自然的事。

  对于写作技能还比较幼稚的人,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学习写作一定要首先回到阅读中。好的作品中本身就包含着高超的写作技巧,阅读过程就是学习写作技巧过程。

  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表面上看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它足最经济、最有效、最省心的办法,是真正的“捷径”。写作和做人一样,是个长期修炼的过程。采用一些绳营狗苟的技巧,利用几天的功夫,绝不可能教会孩子们写作文。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自参与,阅读实质上就构成了儿童对生活的参与性,构成他们经历上的丰富性。

如何辅导学生作文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是综合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必须的语文能力,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小学作文教学既能形成学生初步的写作能力,又能发展他们的思维,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还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一、学生作文现状。

  当前,很多中小学生包括一些大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都不强,我们家长对孩子写不好文深感忧虑。归纳起来,学生写不好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知道“写什么”?(选取写作材料)二是不知道“怎么写”?(写作方法与技巧)。而第一方面,没有生活是孩子不会写作文的主要原因。记得一个朋友问自己的孩子,你怎么写个作文比你妈生你还难?孩子很无奈地说,当然比我妈生我难了,我妈肚子里有我才能生出来我,你让她现在生一个试试,我肚子里没有当然写不出来!哈哈,一个笑话,不过还是能让我们多一点思考,不要总是抱怨孩子写不出来,要找孩子写不出来的原因,要是因为肚子里没有东西,那就赶快想办法充实吧。我们的孩子生活缺少乐趣,或者缺少发现乐趣的眼睛,这样孩子就不知道写什么,所以孩子对作文的感觉是难,这样写起来除了应付就是应付,写的越多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就越多,孩子就越是不愿意写作文,这是必然的。孩子不爱写作文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的识字量词汇量有限,孩子的书写能力也很有限,所以有很多时候孩子能说出来,却写不出来。那我们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二、辅导措施。

  作文要有材料,学生写作文普遍感到困难的是写作文没有好的材料。的确,中小学生生活一般是比较单调的,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式的生活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这就要我们指导孩子注意观察我们身边的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认真积累,这是写好作文很重要的一步。

  教孩子学会观察,首先要激发观察的兴趣,兴趣是做好事情的前提。再就是培养观察的习惯,观察习惯的养成将受用无穷。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孩子掌握观察的方法。让孩子学会观察,这样观察就可以直接为今后的写作服务。观察主要就是观察社会和自然。社会即是我们身边的人和事,自然主要是指自然界的景和物。学会观察,孩子才能把作文写具体,而不仅仅是好词的罗列。以写人物为例:需要用具体的事件突出人物性格,要加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表情、心理活动等等各个方面。还可以用上比喻、排比,甚至夸张等修辞方法,让你写得人物活灵活现,让读的人仿佛眼前就站着这样一个人似的,这样一篇具体生动的习作就诞生了。再如,让孩子观察一次做菜的过程,就要把买菜、洗菜、切菜、配料、烧炒的过程全程观察清楚,不漏下一个环节。指导孩子观察,再让孩子把观察到的情况复述一遍,家长作适当的点拨补充,这样孩子对事物或事件就有了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家长还可以有意识地经常带孩子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如参观游览、探亲访友等。每次活动以后让孩子把观察的内容用专门的本子记录下来,几年下来,一本本内容丰富的观察日记完成了,孩子写作没有材料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指导孩子观察,帮助孩子积累写作素材,这对于一般家长来说并不是困难的事情。

  课外一定要让孩子多读有益的课外书,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家长引导孩子学会阅读也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事情。阅读是写作的起步,学习语文,练习写作离不开阅读。阅读可以加强词语的积累,阅读可以加强精彩片断的积累,阅读可以加强文章写法的积累,阅读是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家长要引导孩子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质量。说实话,现在小学阶段,孩子还有时间读书,等孩子上了中学,想读书哪有时间呀。

  家长可让孩子专门准备用于阅读的摘录本,将所读文章中一些精彩的片断分门别类地摘记下来。如写景的片断,可按季节分类摘录,可按早中晚不同时间分类摘录,也可按晴天、雨天、下雪、刮风、起雾等不同天气情况分类摘录。写人的可按性别、年龄、人的喜怒哀乐表情分类摘录。摘录了一本以后编上目录,以备今后查阅。对于写法,也可作分类摘录,如文章好的开头、好的结尾、生动的修辞句子等。家长对孩子的阅读笔记可经常查阅,加强督促,使孩子的这项活动能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

  另外,还可以运用说的形式提高阅读的效率。如家长在报刊上发现了好文章后,先让孩子认真读一遍,阅读后让孩子把文章内容讲一遍,再让孩子说说这篇文章写法上的优劣得失,家长文化水平较高的还可作些点拨补充。

  辅导孩子练习写作文,教给孩子写作的方法,这个问题看似很专业,其实一般家长也可以以做到。要求孩子写作文养成编写写作提纲的习惯,编写提纲就是根据作文题目和有关要求,先确定中心,明确“写什么”,再根据这个内容决定选择什么样的材料表现这个中心。对选择的材料进行排队、加工、整理,决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除了安排好写作顺序,还要考虑哪些内容对表现中心,证明论点最有说服力,要作为重点详写,哪些内容只作一般性的交代就可以了,可以略写。还要考虑开头和结尾如何写,段落之间过渡如何安排等。有了提纲,才能按提纲的思路一步步把文章内容写充实写明白,使文章条理清楚,结构完整。一句话,提纲既是作文前的计划,又是作文的向导。

  辅导孩子写作形式多样,可按老师布置的作文题让孩子练习,可选取报刊上一些好的作文题让孩子练习,文化水平较高的家长还可以自己出作文题让孩子写作。作文训练有个渐进的过程,开始可以进行联词组段练习,再进行专题的片断练习,片断练习种类很多,如在某个特定情境下的心理活动片断,某个特定季节某个时段的景物描写片断,某种特定人物的外貌描写片断等。进行成篇作文练习也要本着渐进的原则,开始时可采用仿写。须知仿写不是抄袭,仿写关键要把范文读懂读透,把握原文的内容、思想脉络和写作技能,学习和借览范文成功的经验。孩子仿写训练的过程就是学习提高的过程,多写多练多积累,最终就会有质的飞跃。在指导孩子作仿写练习时,要鼓励其借助原文的启发,尽可能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很多家长在读孩子的作文时都抱着成人的眼光,结果我们孩子的作文可谓是一无是处。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和指责,要明白即使再差的一篇习作,都会有它耀眼的亮点。哪怕是一个优美的句子或一个生动的词语;再不然就是一个用对的标点符号,一个写得比以前更好的字。三年级的孩子词汇量有限,习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词不达意、错别字多等问题也不能操之过急,只要孩子能努力地把作文写出来,而且非常乐意去写,就应该给予肯定。

  当然,俗话说得好: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并非一天两天的事,也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绝招和秘诀,需要孩子点点滴滴的积累,还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所以说孩子的作文水平是急抓不起来的。

辅导孩子数学必备方法

  打基础的方法

  1、学数数

  学计算之前先学数数,这谁都知道,但是利用多种数数形式来为计算打基础,却被相当多的父母所忽视。不少父母在孩子会唱读1~100之后就认为孩子已学会了数数,而可以教计算了,但实际上孩子并没有真正建立数的概念,也没有真正掌握计数的技巧。

  数数的内容其实很多,除了要建立数的一对一的概念以外,还要包括多种数数的技能,主要形式有:

  ①N加1,即按递增1的顺序正着数,这是学N加1计算的基础;

  ②N减1,即按递减1的顺序倒着数,这是学N减1计算的基础;

  ③数单数,建立奇数概念;

  ④数双数,建立偶数概念;

  ⑤逢10数,建立进位概念;

  ⑥逢5数,将5作为一个基本单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数数技能,因为在提高数数和计算技能方面,5的重要性仅次于10。

  2、计算N加1,凡是能正着依次数数并理解其含义是依次递增1个的幼儿,都能轻而易举地学会计算N加1,包括10加1、20加1、99加1乃至100加1。

  3、计算N减1,凡是能倒着数数并理解其含义是依次递减1个的幼儿都能学会计算N减1的题,包括11减1,21减1、100减1乃至101减1。

  4、整10相加或相减,如10加10、20加10、……90加10,凡是会逢10数数并理解其含义是依次递增或递减10个的幼儿都能很容易地学会。

  5、整5相加或相减,如0加5、5加5、10加5乃至95加5,凡是会逢5数数并理解其含义是递增或递减5个的幼儿,掌握起来并不难。

  6、计算10加N,包括10加1、10加2……10加9,幼儿一旦理解10加几就等于十几,不仅能快速运算10加N,还能推广至20加N、30加N乃至90加N。

  7、两个相同数相加,包括1加1、2加2……9加9,对于会数双数的幼儿,当发现两个相同的数相加后的结果都是双数时,便会很容易地学会运算这类题。教学实践发现,幼儿普遍对两个相同数相加的题有自发的关注与兴趣,因而幼儿对这组题的掌握往往要先于10以内非N加1的题。

  8、计算两数之和等于10的题,包括1加9、2加8、3加7、4加6及5加5,这组题的熟练与否对于进行10以上的运算是至关重要的。

  9、口算(20以内),当幼儿已掌握了上述技能之后,就可以做20以内的口算题了。父母应注意提醒幼儿学会运用已掌握的计算技能来推算其它题,如由2加2等于4而推知2加3等于5,由3加7等于10而推知3加6等于9,9加9等于18而推知9加8等于17,等等。

  10、竖式笔算(100以内),口算100以内的数即使是对学龄儿童也是不容易的,可是列成竖式之后,凡具备上述技能的学龄前幼儿稍加指点即可完成运算,因为一道两位数相加的题列成竖式后实际上就变成了两道一位数相加的题。目前,5岁左右的幼儿都在幼儿园里学会了书写阿拉伯数字,因而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进行独立的竖式运算是完全可能的。

  编故事的方法

  我在教孩子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的时候,经常编一些小故事,让孩子参与其中,不知不觉孩子就学会了运算。而且,每次孩子都对这种小故事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学起加减运算来非常轻松。

  比如,学习8的加减法,我编了一个这样的小故事,其中经常和孩子互动一下,互相提问,甚至让孩子把故事编下去:

  小猴子要买8个苹果送给奶奶。它来到市场上,看见红苹果挺诱人的,绿苹果也挺好的,于是,这两种苹果它一样买了几个。(红苹果买5个,绿苹果买几个?)

  小猴子拎着装了8个苹果的框高高兴兴地往奶奶家走去。路上同小猪撞了一下,结果撞掉一个苹果,它们都不知道。(这时还剩几个苹果了?)

  小猪是小猴子的好朋友,见到小猴很高兴。小猪说口渴了,小猴子就给小猪一个苹果解渴。(这时还剩几个苹果?)

  看到小猪吃苹果吃得津津有味的,小猴子也想吃,于是它也拿了一个苹果吃了起来。(这时还剩几个苹果?)

  突然,背后响起一声狮子的吼声:“吼——”不好了,狮子看见小猴子了,快跑啊!小猴子拎着框使劲往前跑,框里的苹果噼里啪啦地往外掉。

  好不容易跑到奶奶家了,狮子也没有追来,小猴子终于松了口气。小猴子把苹果送给奶奶,可是它往框里一看:“咦?怎么只剩下2个苹果了呢?”

  奶奶听完小猴子讲的途中的遭遇后,哈哈笑了起来。奶奶对小猴子说:“你来了就是最好的礼物了!”

  就这样,故事讲完了。讲的过程中我还不时让孩子算算还有几个苹果,而后面的遇到狮子的事情也是孩子自己编出来的。整个过程非常轻松,既让孩子开拓了思维,又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凑十法

  凑十法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本思路。运用凑十法能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转化为学生所熟悉的10加几的题目,从而化难为易。例如9+5,将5分成1和4,因为9凑十缺1,所以要分出1。所以9+5,就分解计算9+1=10、然后10+4=14,所以,孩子要牢记“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凑十法简便易行,思考过程有“一看(看大数),二拆(拆小数),三凑十,四连加”

  应该是用破十法:12可以分成10和2,用10-9=1,再用1+2=3,所以12-9=3

  在教学中,我深有体会,低年级数学教学,使学生学好“两法”非常重要。“两法”即“凑十法”和“破十法”。凑十法是几和几合成十;破十法是从10里面拿出几还剩下几。

  比如:教7+8=15有两种算法。一种是一个一个地加,算式:7+1+1+1+1+1+1+1+1=15,或8+1+1+1+1+1+1+1=15,这种方法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不错,但这样加太繁,又浪费时间,多数同学都不适用。而凑十法就简便多了,方法是想8和几或7和几合成十(8和2、7和3),那么从7里面拿出2,7拿出2还剩下5元,或从8里面拿出3,8拿出3还剩下5,算式:8+2=10,10+5=15;或7+3=10,10+5=15。

  教几加几等于十几,只要教会学生想几和几合成十,从几里面拿出几还剩下几,那么10加几就等于十几。

  又如:教15-9=6有四种算法。一是用数数方法,一个一个地减,算式:15-1-1-1-1-1-1-1-1-1=6;二是用“平十”的方法先减5,再减4,算式:15-5=10,10-4=6;三是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等于15,15减9就等于几;四是用“破十法”,即把15分成10和5,10-9=1,1+5=6。几法比较,我觉得“破十法”最管用。第一种数数法太繁,浪费时间;第二种“平十法”先减5,再减4,因为这个“平十”不固定,有时是5,有时是6,有时是4……中间这个几和几合成9或几加几等几也就不固定,对于接受能力差一点的学生不好学;第三种“想加算减”就更难了。

  我认为“两法”既好教又易学。因为“凑十”只有五组:1+9、2+8、3+7、4+6、5+5,我把它当成5个生字词来教给学生记,而1+9、5+5都比较容易记,剩下3个也不难,课前经常反复练习,师:1和9,生:凑成十;师:2和8,生:凑成十;师:倒过来,生:8和2凑成十;师“3和7……这样久而久之就能熟能生巧,所以教十几减几时,只要让学生懂得十几可以分成10和几,10减几剩下几,几十几=几就可以了。好几个接受能力较差的同学学了“两法”后,作业基本独立完成。如:12-7,他们很快就能说出:“10-7=3,3+2=5”13-8呢?“10-8=2,2+3=5。”从这些差生转化来看,教好“两法”非常重要。

  而“两法”既互相联系,又互相转化,学生只要掌握“凑十法”,“破十法”也就容易了,但愿教低年级数学的老师都能教好学生学好“两法”,“两法”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儿歌法一加九,十匹小马骝;

  1+910匹小马骝

  2+810只老母鸭

  3+710只小公鸡

  4+610个小皮球

  5+510只大老虎

  6+410只水彩笔

  7+310根小竹竿

  8+210只小白鹅

  9+110架小飞机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学生问题及解决办法

讲给学生听的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