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母亲写最好的碑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祭母文

  一九二三年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

  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二女三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

  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

  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

  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

  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

  头脑精密,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

  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

  精神痛苦,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

  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

  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均待报赉。

  总兹所述,盛德所辉。

  以秉悃忱,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春晖朝霭。

  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

  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

  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

  惟挈大端,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尽此一觞。

  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尚飨!

给母亲写最好的碑文

祭文母亲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悼念母亲 。

  母亲生于一九三一年。今天,她走完了艰辛、苦难、无数风雨的九十一岁的人生历程。她走了。她安祥平静,带着还原的童真和无限憧景,她将进入美丽的梦境。

  母亲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勤劳俭朴,聪明能干,美好心灵,相夫教子,备尝艰辛,最大地尽到做母亲的责任。母亲养育我们众多的子妹,烧茶做饭,洗浆缝补,做鞋织衣,还当过挑煤炭的脚夫,挑水卖的苦力,编织草席,当过家政,一生像牛一样艰难负重,默默前行。我们的心里永远不会磨灭母亲饥疲的身影,我们将永远铭记母亲为我们付出的苦难和艰辛。

  我们將永远铭记一九六零年。在那不堪回首的苦难岁月,是母亲不畏艰险,贩运锡块,勇敢地抗争,把我们带出那场中国人民深重的灾难,救活了一家人。 受到尽管只是有限的教育,却为我们夯实了人生的基础,使我们走出迷蒙和混沌,不致愚昧和无知。今天我们富足,是因为母亲卖掉的每一粒大米,都为我们换回了一枚精神凝结的钻石,一粿知识结成的珍珠。

  母亲的一生,对我们没有太多空洞的说教。她用行动教导我们应该怎样做人,怎样尽到家庭责任,怎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为母亲骄傲,我们为有勇敢、顽强、坚忍、远见卓识的母亲庆幸。我们将永远感恩母亲!

  母亲去世了,我们无比沉痛。草木无语,大地同悲,陪我们流出伤心的眼泪;哀乐挽歌,高天迴响,述唱着我们不尽的悲伤。我们悲催,沉痛母亲的去世,沉痛大家庭精神凝聚的消散,悲伤大家庭的从此消亡。

  母亲将回到大地温暖的怀抱,上天一定会眷顾我们平凡而伟大的母亲,让她一生苦难和美丽的灵魂得到安息!

祭母文好范文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一日子时,朋友德生的母亲不幸去世,早五点他给我打电话请我去帮忙。早六点到了德生家,家里已经被纸钱烟火白花装扮了。挑连纸挂出去了,但批殃还没写。

  人过世,写批殃是很讲究的,字数要出现单数,男的写故显考,女的写故显妣。八十岁以上写耄寿,九十岁是耋寿等等。这些都是固定的。

  主持丧葬仪式的王老师,是教化学出身的,他主持过很多丧葬仪式,送走了很多亲朋的家属。但他不会写悼词,悼词都是别人来替写,这次他主持,悼词就托付给我了。而且还特意要求,顺便写张讣告和祭文。

  批殃,讣告,悼词都好写,只有给老人家写祭文是个难题。

  要说写毛笔字,大字小字我都敢写,悼词讣告也写过,而现场写篇祭文,需要马上张贴出去。这真是现场考验我的文字功夫了。没办法,王老师主持的悼词我一会就写好了,讣告几笔也写就了,只有写祭文了,我还真动了点脑筋。因为来德生校长这里帮忙的都是学校的老师,有的还是从前和我一起工作的语文组老师,虽然,我离开学校好几年,但语文组的老师们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的,有的是高级教师。我要把祭文写就得说的过去,别让他们见笑了。

  上午,十二条七米长的挽联,用斗大的隶属写在了白布上。黑色大字像噙着泪水,很醒目。大小的挽联,写了上百幅,我的头上也出了汗水。所有的纸扎需要贴的挽联都写好了,我把德生校长叫来,询问了他母亲的生平。

  母亲刘氏,生于公元1930年,七岁丧父,母亲拉扯她和三个哥哥相依为命。1943年二哥三哥被日本鬼子抓去当劳工,至今未归。母亲十八岁嫁到柳家,开始侍奉公婆生儿育女,一生养育了一男五女,其中一女地震中丧命。

  1958年母亲参加工作,在煤矿职工食堂做饭,1960年挨饿辞去了工作。1971年又重新参加了57大队家属工,直到退休。

  把五个孩子拉扯大了,都成家有了后代了,她患了中风,瘫痪在床十八年多,是孩子们精心照料,度过了十八年病痛折磨。最后,患上了并发症,弥留了一周多时间,才闭上了劳累一生的目光。

  讳

  附经幡,故显妣,柳府,刘氏庆源,老太君耄寿,八十一,之,灵幡。

  经幡七个写字的位置。3245312字数要求。

  讣告,家母刘氏庆源,生于公元一九三零年五月四日,殁于公元二零一零年十一月一日子时,享年八十一岁。定于十一月三日上午九时奠纸,十一点用餐,十三点出殡。不孝跪告。

感人母亲

  “秋谷香来病人久卧病榻;寒雪飞去恩母与世长辞。”这是我大年三十写的一副对联,亦是我唱给我那亲爱的母亲的挽歌。

  母亲是在去年腊月二十九日离家出走的,是在那个漫天的大风雪里,告别了生活四十多年的老屋,告别了多疼多爱的儿女,告别了美好的人间,依依不舍地、永远地离家出走了……临行前的腊月二十三,母亲知道自己不行了,他望着我,仿佛是在苦苦哀求:“还有八天就要过年了,我还想在家过个年。”之后,母亲总是这样的数着:“还有七天”,“还有六天……”然而,离过年还仅仅只有一天的时光,母亲就硬是熬不住了。她终于流着泪,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妈妈,您好苦啊,您怎么不等过了年在走啊!”尽管我声嘶力竭地哭着﹑喊着,母亲她,再也不争眼看看儿了。

  我的母亲是一位非常勤俭、善良和待人诚挚、亲切的好母亲。在她那六十六年的生涯中,她久病多难,时好时犯的“痰活病”多少次让她死去活来。记得我在儿时,患了一场肺病,身负疾患的母亲背着我翻山越岭,到数十里外的医院去求医。每到一家医院,母亲总是噙着泪音说:“我就只这个宝贝儿子,就靠您多费点心,把他治好!”母亲不仅为儿辛苦求医,还抱病到生产队里抢工分,日以继夜,和健康人一样干活。几年后,我的病完全好了,母亲却病倒在床。那时候,家里正穷,父亲给生产队搞副业去了,出门时丢下七角钱。这七角钱,便是母亲与我们姐弟俩的油盐钱。母亲有病从不上医院,总是说吃点油,睡几天就好了。可这次已病得相当厉害的母亲尚把仅有的两酒盅油,留着让给一双儿女吃,自己便偷偷醮点酱菜度日。一天,刚刚上初中的我要买本书看,便向母亲伸手索要那七角钱。母亲素来对儿百依百从,这回却说:“儿啊,妈实在熬不过了,想托人到街上打半斤油吃,妈吃了油就会好的。”我不听,硬是要去了那用包布裹得严实实的七角钱。我来到商店,伫立在柜台前,想到正在病中盼油吃的母亲,便扭头走了。突然,一位堂弟来到学校,告诉我:“伯母会死,已经被人抬进了医院。”并且问:“那七角钱用了没有?”我顾不上回答,一路跑着,呼号着:“妈——妈——”我飞快地冲进医院,向着母亲扑了过去。许久,母亲从昏迷中醒来,用颤抖的手抚摸着我的头说:“妈不死的,妈要看你读书,看你长大成人啊!”我拿出分文未动的七角钱来,哽咽着:“妈,这钱我没有花,给您打油吃。”

  之后,我念完初中、高中,又上共大学医。有一次,我在那儿竟住了两星期,母亲几乎望眼欲穿。她对着刚刚回到身边的儿说:“你怎么长时间不捎个信回来?在学校里吃得饱、穿得暖活吗?”我说:“我已经二十一岁了,会照料自己的。”而母亲还是不那么放心。

  我自幼就有两种抱负:一是读书,当一名科学家;二是参军,成为一名英雄的战士。由于回乡知识青年要在生产队经受两年的劳动磨砺,我等不及了,便去报名应征。当时是“独子不能当兵”,只因我那种迫切的请求深深打动了地方干部和接兵首长的心。在他们走访家庭的时侯,我首先警告母亲:“如果您说出半个不字,我立刻去死。”终于,母亲的哭声止住了,泪水也不在流了,还佯装着笑脸让儿到五千里外的东北野战军股役。临行前,我深情地望着母亲,一股热泪滚滚而出。我叫着:“妈,当您想儿的时侯就到姐姐那里去,看到姐姐也是一样。”母亲微微点了点头:“儿,放心走吧!到部队后要听首长的话,和战友们搞好团结。”我谨记母亲的亲切教诲,带着母亲多年的养育之恩和对母亲的依依惜别之情离开了故土。在部队里,我干得火红,连年获嘉奖,还给家中发送喜报。

  1979年2月,对越反击战开始,当时的口号是“南打北必打”。一天,部队首长叫我:“小李子啊,你家父母只有你这个独儿子,部队要出发打仗了,你就在留守处留守吧!”我坚决不同意,说:“我死也要和大家死在一块!”于是,我被编入前线甲级师一大队一中队,将与胆敢来犯的庞大苏军作战,必将付出很大的代价和牺牲。战友们都在写“遗书”了,我亦留下几句话装进包裹里,自己死后,包裹将由留守处负责寄回老家。我在上面写着:“妈妈,当您收到邮包,儿与妈已经永别了!请不要难过,也莫悲伤,儿是为着祖国和人民去死的,是您的骄傲,是家乡人民的自豪!儿活着虽不能教敬您老人家了,死后也得答谢妈妈的养育之恩……”我上前方的消息终于让母亲知道了,她常常饭不能食,夜不能寐,忧心忡忡。谁都知晓,她只有一个宝贝儿啊!每当飞机从自家的房顶上飞过,母亲的心里头非常的不安。天天到湾后的山坡下,面对着遥远的东北祈祷,望儿打胜仗,平安回家来。

  三十多个日夜过去了,苏联撤了军,我才离开风雪茫茫的黑龙江边陲回乡探亲。我走进家门,望着病卧在床的母亲,禁不住地欲哭。可怜的母亲放声嚎啕起来。一阵子后,母亲揩干了眼泪:“儿啊!你是首长亲自叫你回来的?可不能当逃兵呀!”我回答:“妈,尽管放心好了!我既然要当兵,就不是那种贪生怕死的人!”

  又一年后,我的义务期满。想到了母亲在家的情景,我被迫放弃了升学,放弃了提干,经多次申请退伍回到了乡里,甘愿在家好好侍候母亲。我不久成了亲,生了几胎女孩,自己便偷着去结扎。事隔整整一年,母亲还是知道了,一连数天滴水未沾。她想到家里从此断了‘香火’,自己到人世走一场又有何意义?我走近母亲的床前,好声地劝慰母亲:“孩子多了,国家不允许,自己也养不起。”又说,“如今男女都一样,我要让她们好好读书,将来考大学哩!”经这样劝说,慢慢地,母亲再也不那么愁眉苦脸了。母亲一直为儿烧茶煮饭,虽然累一点,心里却是甜滋滋的。她有时做起饭菜来,炊烟熏得她连连咳嗽吐痰,但我从不嫌弃母亲。每当我一口一口地吃着母亲做的饭菜,似乎不是在咀嚼其中的油盐酱酷,而是品尝着母亲的劳苦艰辛。那饭,那菜,是多么可口,多么喷香啊!

  我家人多劳力弱,倘若在生产队时期,真是个大超支户。农村实行责任制后,日子虽过得不算红火,但也过得去。可在近些年来,四个女儿的吃饭、穿衣、上学等过重的经济负担,来到了这个本不富裕的人家,使得困难日趋严重。这时侯,已有咯血毛病的父亲三番五次地提出要分开过日子,我竭力地劝说:“我们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决不会让两位老人受饥挨饿的!”父亲执意不肯,他说:“你在医院一个月赚几十块钱,看能养活哪个?我趁自己现在还动得,就想单独劳几年!”

  就这样,一个经营了数十载而完好无瑕的家破天荒地分散了,儿的心里阵阵发酸。我恨自己生就了临时工命运,无能为力赡养母亲,又恨父亲不愿与儿同甘共苦了。既然此,您走您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往后,我们父子之间互不相干!

  家里房子简陋,难容两个炉灶,父亲便到别处找了间空屋。母亲不愿去,依旧为儿掌起了锅铲把来。她一面烧茶煮饭,一面流着辛酸的泪,说:“我在自己家里烧火不好?怎么要到别人家去?我是不去了的!”此时此刻,儿很是揪心,心都碎了,但我却忍着痛说:“您们既然想发财跟我分家,今后我的一切就用不着您管了。您还是给爸爸做饭去吧!”母亲再也不吭声了,她放下了锅铲,郁郁不乐地、踉踉跄跄地向着人家走去。

  母亲除了给父亲做饭,还喂猪、放牛、拾粪、担肥、插秧、收割,样样都干,稍有空闲就到田梗边砍柴,到山坡下垦荒种菜。有时母亲将长大了的白菜送给我满满的一篮子,我却拒绝道:“儿再穷,也不会要老人的一点东西!”母亲只好拎着篮子怏怏地走了。

  尽管母亲夙兴夜寐,依然应付不了繁重的农活。父亲的脾气很坏,只要他自己忙不过来,便怪母亲不中用,有时破口大骂,甚至拳脚相加,而老实厚道的母亲仍在心疼父亲。她时常叹念父亲年纪大、身体差,干活吃不消,自己便在暗地里苦苦劳碌,好让父亲多一份闲暇。

  父母的艰辛终于换来了丰收硕果,这年他们打的粮多,卖出的价钱也高。父亲见有甜头可尝,翌年又增添了一些田亩。他将别人扔下的离家远、水源差的田地一块又一块地捡了回来。我吵着说,俩老耕种八亩田地太多了,负担不下。父亲却气哼哼地说:“我家祖宗八代都是种田的!”

  在去年那个炎热的夏天,母亲在田里割早谷,烈日高照着她那瘦骨嶙峋的病体,又热又累的母亲几次晕倒在田间。当她最后一次从泥地里爬起来时,已是晌午过后了。她蹒跚地走回家里,稍歇息一会儿就忙着去烧饭。饭熟后,自己却未咽下一口,又拿着镰刀开去了。我深深地叹了口气说:唉!我是她的独儿子,怎么就不能让这桑榆晚景、风烛残年的母亲享受清福啊!我真想替母亲一把,可替了今日明朝咋办?父亲是不到黄河心不死,母亲肯定受不了这般折腾,她会累死的,儿担心又何干?那就让她死去吧!她死后才算入天堂,才算有休息的时侯了。

  “三秋到来稻谷香,我娘病倒在床上。”前些时,母亲就对我说:“儿啊,我怎么这些天硬是进不下饭了?”我不在意地说:“您又不是没得钱,怎么不把生活过好点?”尔后,母亲又对我说:“我的两个腿子怎么硬是走不动了?”“那是累成的,治好了也没用!”我边说边干活去。时间一天天逝去了,后来还是听别人讲,母亲的两腿和肚子发肿。我开始琢磨:母亲是有情况了,不然,她是轻易不会对人家诉说的。可她这回不咳不咯,究竟是什么病?难到母亲真的会死?我这才慌了神。

  晚上,我去看了看母亲,果然如此:母亲的两腿肿得像水桶,腹部似山丘。第二天一大早,我和妻子忙把母亲送往市人民医院,检查结果:双侧胸膜炎、肺心病。由于我经济拮据,便决定将母亲领回家中按医嘱治疗。我和妻子搀着母亲走出医院大门,我问:“妈,您这辈子来过城里么?”母亲回答:“这是头一回。”我说:“我带您到城里头去转一转,好吗?您想要点什么,想吃点什么,尽管说。”母亲说:“我么思也不想。”时间已是下午过后,我们都还没吃早饭,于是,我将母亲搀进了一家小餐店。我点了一格“小龙肉”,料想是母亲最喜欢吃的,母亲却让我俩先吃。我说:“妈,您尝尝看,好吃啵?”母亲果然夹着一块细米拌蒸肉吃了起来。这顿,她吃的好甜、好香,我俩高兴地陪着母亲一块儿吃。“小龙肉”总共才七块,吃完了,我又叫来一格,母亲说:“我已经够了,还是买得你们自己吃。”我俩各自来了一碗面条,母亲坐在一旁,泪水涟涟,说;“我的好儿啊,你们对妈尽了孝心!”顿时,我惭愧极了,儿确实对妈不起啊!

  回来时,我支撑着母亲坐在汽车里,她透过窗外,目视着高高耸立的教学大楼,对我说:“我的两个孙女长得般长般大,都在这里读书,妈很高兴。妈不想死,还想活着照看她们几年。”不一会,下车了,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母亲洒满汗水的那些田地,在夕阳的映照下放着金色的光。秋风吹来稻浪翻,好一阵无比芬芳!我在心里说:妈,您又丰收了,您可要好好享受啊!

  然而,一回到家里,母亲再也不进食粮,一直卧在床上,医治毫无效果,十根手指已肿得乌乌紫,仅靠输液来维持生命。可这时的母亲还相信自己能挺过去。硬是觉得不行了,她没有别的祈求,只想在家过个年,想和亲人们一起吃个“团圆饭”。

  在过世的前夜,母亲痛苦地呻吟着,一次次醒来昏去、昏去又醒来。醒来后,泪光闪烁,两只眼睛圆睁睁地望着我。我深知,母亲是对儿眷恋不舍,也是对儿放心不下啊!

  乡下有个旧风俗:死人不能在家过年。当我从外面出诊回来,见着奄奄一息的母亲,说:“妈,明日就要过年了,您如果硬是等不及了,就走吧!儿会让您放心,会对爸爸好起来的!”我说着说着,呜呜地哭了起来,“您活着舍不得花一分钱,死后,儿要多给您烧些纸!”我再也不忍心看到母亲的惨状了。这次离开母亲不到三分钟,我那亲爱的母亲就闭上了双目。她悄悄地走了,是带着满面泪痕悄悄地走了,走得是那么凄然!

  “大雪纷飞多凛冽,我娘西去见阎王。”是日下午,我在亲友和乡邻数百人的陪伴下一路送着母亲,一路酸楚地低吟着自己用泪水写成的悲诗,并将一把母亲生前用血汗浇灌和生命换来尚未尝一口的秋谷,撒在了母亲的茔地。

  4月4日清明节,父亲、我和妻子以及我的几个女儿一起来到了母亲的墓前,默默地祭祖敬香。而我可怜的苦妈妈,她那亲切又慈祥的面容再也不会出现在儿的眼前了。她,就熟睡在这麦苗葱绿、菜花金黄的山坡上。妈妈,妈……妈……

写母亲颂

  在我记忆的脑海里,母亲不是一个名词,一个身份的象证,而是一个伟大而纯洁的字眼,因为有了母亲,才有了我们的生命;因为有了母亲,才有了我们一天天茁壮的成长;因为有了母亲,我们才能学会做人,学会宽容,学会尊重,学会赞美;因为有了母亲才有了我们的今天。

  母亲,她不一定是美丽的,但她始终会用她那炽热的心来爱护我们,关心我们,用她那日渐粗糙的手来抚摸我们因受挫折而痛苦的心。在我们的心里,母亲她永远是最年轻,最漂亮的。她用自己的青春换来了我们的成长。

  母亲,一个神圣,伟大,纯洁的代名词,她地我们的爱总是那么的纯洁,那么的无私,从来不要求我们回报什么。我想这世界上除了母亲,没有任何一个女人愿意为你这么做。母亲,她那无微不至的关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我们一切力量的源头。

  当我们工作、学习不顺利的时候,母亲总是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面前,来安慰你,帮助你走出困境和失意。

  当我们成功的时候,母亲总是面带微笑,在耳边悄悄的告诉你“要学会胜不骄,败不馁。”

  当我们受到了伤害时,母亲总是抑制不住自己伤心的泪水,大声的呼唤着我们的名字。

  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母亲的伟大,她们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播散了爱的种子,她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永远生活在爱的世界里,母亲的伟大还在于她们的无私,她们用自己的无私的爱孕育了许多个神话。

  母亲的力量是伟大的,母爱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珍爱母亲,珍爱母爱吧。让我们的母亲也能感受到我们爱的存在,让我们的母亲也同样生活在爱的世界中,让她们发白的双鬓,在我们的呵护下变的温馨。

  母爱无价。

给母亲写最好的碑文

祭文母亲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写给母亲的祭文。公元二0一三年十月五日,农历九月初一。大多数人还沉浸在十一国庆的欢乐气氛之中,而对我们龚氏家族来说,这是一个万分悲痛的日子。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一位和蔼可亲的奶奶,一位乐善好施慈祥的老人,一位勤俭节约了一辈子、也不愿浪费一粒米的普通母亲,走完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春秋,永远的离开了她可爱的儿孙们。高山垂泪,树木低头。天地为之动容,大风呼啸哀鸣!在这个金秋十月,老人陨落的瞬间,天空洒下悲哀泪水,像是老天爷也不愿一位慈祥的老人离开她留恋的人间。雨水悠悠扬扬,如同老人的性格,温柔的、静静地飘落在大地,滋润着万物生灵。

  我们慈祥的老妈妈,出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那是一个军阀混战、颠沛流离、民不聊生的年代。是一个极度混乱、极度饥饿、极度恐慌、极度萧条的年代。老妈妈一出生,就饱尝饥饿、贫穷、食不果腹的滋味。在年少时,姊妹三人就失去了双亲,作为大姐的她跟随叔叔生活在没有父爱和母爱的岁月中,贫苦的生活也造就了她坚忍不拔、待人随和、吃苦耐劳的性格。朴素的家风,培养了她善良、包容的美德。凭着她吃苦耐劳、聪明贤惠的品德,赢得了儿孙们的爱戴,获得了周围人的赞誉。

  老人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磨难。平凡的她生有子嗣10人,生育10次意味着完成了10次伟大的创举,但也意味着,在将近20年时间内,每生育一人时都必须忍受撕心裂肺的疼痛,但她始终无怨无悔,只因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一个女人的天性决定了她必须为了自己的儿女付出艰辛的一生,比如在生产队的集体生活中,白天干着和男人一样繁重的农家活,没有一句抱怨,每当夜深人静时,她老人家却顾不得白天的疲乏与劳累,依然在漆黑的煤油灯下为了膝下儿女们缝缝补补;做为老五的我,依然记得,老妈妈为了养活我,使我活命,硬是从兄长姐姐的碗中划拉几粒饭粒,使我终于活了下来,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此时此刻,我多希望可爱可亲的老妈妈依然能够陪伴在我们身边,可是她老人家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我们只能无助的说,妈妈,您老人家走的慢些,慢些,再慢些;后来,子女逐渐长大成人成家,但老妈却为了子女能够过上顺心舒服的日子,依然在操劳着,担忧着,依旧保持着中国传统女性的贤淑和美德,以宽容的心包容儿孙。

  艰辛的岁月没有击垮您老人家单薄、弱小、多病的身躯。面对贫瘠而又现实的生活,妈妈她老人家总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您的一生是任劳任怨、忍辱负重、体会沧桑的一生;您的一生是坦然乐观、积极热情、坚强厚重的一生;您的一生是聪明贤惠、淡泊从容、朴实伟大的一生;您的一生,失去了很多,付出了很多,却也收获了很多,得到了很多。得到了晚辈的爱戴;得到了四邻亲朋好友的尊重;享受了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老妈妈,您感受到了儿女们的孝心了吗?您感受到了驾鹤西去时儿女们的悲痛欲绝吗?您感受到了您撒手人寰时儿女们面对生命消逝时的无助吗?您感受到了伴随着您的离去,一个庞大龚氏家族全族人员的无助与无奈了吗?您感受到子女失去母亲后再也不能随便喊一身“妈”的凄凉了吗

  妈妈,您老人家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是普通的一生,却也是饱尝人间沧桑伟大的一生。您的平凡和普通,使子孙们深刻的领略到您的经典和伟大。在人们的心目中,老妈妈的人格是伟大的,目光是慈祥的,胸怀是博大的,心地是善良的,精神是崇高的,影响是深远的!老妈妈走了,给亲人,给乡邻,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思念。我们深深的还念您啊!我的老妈妈。

  今天,老妈妈要走了,在亲人儿孙们的搀扶下,走出了熟悉、留下无数身影的院子,走出让她无限眷恋的村子,告别前来送葬的乡邻和儿孙们的怀念,留下一路纯净的阳光,留下启迪后人的精神财富,留下让后人永无止境的缅怀和思念,走向天堂,走向自由,走向极乐!让我们伟大而慈祥的老妈妈,带着儿孙和亲朋四邻深深的祝祝福一路走好!如果有来世,我们还做您的子孙!

  慈祥伟大的老妈妈,一路走稳,走好,慢些,慢些,慢些、再慢些!

母亲颂

  有人认为,人一生中只有一位母亲。而我认为,人一生中,除了生我养我的母亲,还有一位教我知识和为人处世道理的“母亲”。我对这两位母亲怀有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爱慕。

  “母亲”啊,在您怀抱里哺育着希望,培育着未来。您驱走愚昧,唤来智慧,精心雕塑一颗颗美好的心灵。您多么伟大啊!我感谢您,感谢您为我们做的奉献,感谢您赐予我们的关怀。加减乘除,算不完;诗词歌赋,颂不完。您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铭记于心。

  “母亲”啊,白色的粉末,轻轻飘落,染白了您的黑发,却将您青春的绿色映衬得更加浓郁,作业本中的字里行间,饱含着您对我们深深的期待。

  “母亲”啊,感谢您把调皮的我们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感谢您把幼小的我们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感谢您……无数个感谢涌上我的心头。您为我们做这么多,我要尽最大的努力,拼搏出最好的成果。

  在这儿,我怀着满腔的感激之情,对我的平凡的“母亲”说一声:“老师,谢谢您!”

颂母

  十月怀胎筑我身,

  割肉之苦使我世。

  含辛茹苦育成人,

  毕生心血全为我。

  可怜愚儿不懂娘,

  幼时顽劣害操心。

  少时轻狂嫌娘吵,

  叮咛嘱托当唠叨。

  记挂询问烦人心,

  成家立业孙累奶。

  妻吵老母儿难做,

  待到中年儿明理。

  白发苍苍母已老,

  恨年少不知娘亲。

  愿作此诗赠母亲,

  健康幸福万万年。

  望天下孝子尊母,

  天下妈妈都安康。

写给母亲

  母亲的爱不是浓烈的酒,不是甜美的饮品,它只不过是一杯纯净平淡的白开水。虽然无色无味,却是我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在纷繁的红尘世界,因为有了一份爱的存在,不管距离远近,无论喧嚣寂寞,我们的心始终是安然从容的。我们如水,纯净透明,母爱如水,绵延不断……

  从小我就算不上乖巧的孩子,在“严母慈父”的家庭中,我总是表现的更爱爸爸些,因为总觉得爸爸更爱我。会做好吃的饭菜,会唱好听的歌,会讲好玩的故事。而妈妈,你总是板着脸,总是批评我,总是嫌我做的不够好,总是说我笨……总而言之,在我的印象中,你是一个强势,令我烦的不合格妈妈。

  可是我还忘记许多。我忘记了刚学写字时谁被我弄的一手墨水还不辞辛劳的一遍一遍教我。我忘记了刚学系鞋带时我一直学不会,谁仍然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教我。我忘记了刚学骑自行车时,我一直不会,谁批评我,激励我去努力。是你啊,我最深爱的妈妈。

  从这里开始,我改变了对你的看法,因为,我知道了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你是我最深爱的人。

  在你那里,我长出了脊椎和勇气,形成了大脑和思想,缔结了心脏和希望。你给我的漂亮衣服,我都可以给你,可是你身体里曾经温暖我的“海洋”,我此生都无以偿还。叛逆了很长时间的我一直都不算孝顺的孩子,可你不知道那是我羞于感激。你不知道我多想伸手去抚顺你那白色的鬓发,抚平岁月刻下的纹路。原因是如此的简单:因为我来自你。

  今天,我静静地坐在这里写着我对你的爱,我想对你说的太多太多,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妈妈,我爱你。”

写给母亲

  母亲的忌日过了很久了,很多事情竟没时间为母亲写一篇文章。也不是完全是忘记,只是不知道写些什么。

  母亲离开我已20余年了,虽然很久,但是很多事情似乎还是想发生在昨天。

  我记起我小的时候的事,每当看到一个心爱的玩具是那么的渴望,但家境不允许的这个渴望成为现实。每当我回忆起这段情景,我就想起母亲那无奈的眼神,她是多么想给我的渴望已实现啊,但生活的重压使她不能这样做,有时我看到她那难过的样子,也十分的理解,从那时我似乎开始懂事了。

  现在当我在商场走到玩具柜台的时候,我还是会站在那里很久,看了又看。为什么会去看,自己也不知道真正的原因,但儿时的那一种兴奋已不再存在。我开始的兴奋是用玩具去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去开发现代孩子的心灵,让他们不再有我儿时的遗憾。

  我很喜欢收集玩具,每当我收集到那些绝佳的玩偶,我是那么的兴奋,我又想起我母亲的眼神,我就是想让母亲看看我的玩偶,让她也不再为那时那的无奈而遗憾,我很想去去母亲的墓冢,我把我的心思告诉了她,并带着我的绝佳玩偶,在那里我想看到了她的笑容。

  这晚我做了这样一个梦,梦见我见到了母亲,把我那许多的玩具给她看了,她笑了,她笑的是那样的慈祥。她好像也在为我手中的玩偶而高兴,她也在看着我手中的那些玩具,摸着,看着,笑着。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朋友圈发祭奠亲人

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