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毕业论文示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护理专业毕业实践报告

  缩唇呼吸在12例co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缩唇呼吸在12例co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XX年10月-XX年11月在我实习的医院呼吸内科的copd患者,共12例,每日做完治疗后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锻炼,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每次10分钟,每分钟7到8次。总共60次。结果30天后copd患者症状完全缓解者3例,明显缓解者3例,无效者2例。总有效率83.3%。结论将缩唇呼吸应用于copd患者护理中,效果较好。关键词缩唇呼吸copd1引言

  经过临床几个月的实习,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由于因吸烟、感染、空气污染、职业性粉尘及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合并多种疾病等原因,copd发生率较高,病情恢复慢。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当患者发病时出现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在没有条件吸氧的状态下,这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及家人的焦虑并且增加了经济负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现代康复医学认为呼吸训练不仅可以增加胸廓的活动,协调各种呼吸肌的功能,还可以增加肺活量和吸氧量,并通过影响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改善全身状况;同时由于呼吸训练无创无痛,简单方便,且无需任何额外开支,容易被患者接受,因此有学者建议把呼吸训练作为多种疾病恢复阶段早期主要的锻炼方法,并可作为其他康复方法的辅助措施[1]。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训练更为重要。缩唇缓慢呼气,可产生2~5h2o的阻力。缩唇呼气与非缩唇呼气相比,气道的等压点更向气道远端推移,其次可防止呼气时小气道陷闭合狭窄,有利于肺泡气排除;呼气时间的延长也有利于肺内气体充分排出,防止气道陷闭[3]。

  呼吸功能锻炼对改善早期肺功能情况及缓解症状都具有重要意义。缩唇呼吸是通过呼气时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所形成的微弱阻力来延长呼气时间,延缓气道塌陷,改善通气。一般吸气与呼气时间之比为1:2或者1:3,每分钟7到8次,每天2到4次,每次10到20分钟。缩唇的呼气流量以能使距离口唇15到20厘米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但又不熄灭为宜。指导慢阻肺患者进行有效的缩唇呼吸锻炼是能够给病人缓解症状,减轻痛苦的有效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请教老师,我拟采用缩唇呼吸的方法对12例copd患者进行护理,探讨缩唇呼吸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作用和价值。本文设计思路如下:2方法及实施过程2.1纳入病例

  纳入XX年10月-XX年11月在我实习的医院呼吸内科入住的copd患者,共12例,其中,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68.6岁。2.2实施过程

  (1)待患者做完治疗之后,在床旁指导病人用缩唇呼吸的方式进行呼吸。(2)通过缩唇徐徐呼气,增加气道内压,延缓气道塌陷。具体方法:患者闭嘴经鼻吸气,像吹口哨样缩唇缓慢呼吸,并且吸气与呼气的时间之比一般为1:2或1:3为宜,每分钟7到8次,缩唇大小程度与呼气流量以能使距离口唇15~20c,与口唇等高点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又不致熄灭为宜,每天2次[2]。2.3疗效判断

  疗效评定标准:症状完全缓解,无咳嗽、咳痰现象,能自主呼吸,呼吸通畅;明显缓解:气短和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减轻;无效:慢性咳嗽、咳痰及逐渐加重的气短和呼吸困难。3结果30天后copd患者症状完全缓解者7例,明显缓解者3例,无效者2例。总有效率83.3%。

  4总结在实习过程中,我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发现,提出将缩唇呼吸应用于copd患者的护理中,效果较好。我将理论知识很好的应用于实践过程中,在实践中认真思考、发现问题,并进一步查阅文献,发现缩唇呼吸在应用到copd患者护理中效果较好。在这个过程中,指导老师给了我很多有实际作用的意见,并且提高了怎么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积极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评判性思维的能力,以及用发展和联系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的能力。但是我发现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因为实习时间较短,实际实验中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结果的判断有些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努力学习,在临床实验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影响因素,使得实验结果更具有可靠性,真实性。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示例

医院护理毕业个人总结

  在护理人才济济的今天,只有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才能不被改革的浪潮所淘汰。正因为认识到这一点,我参加了xxxx高考,如愿以偿进入xxx专科班继续学习深造。在学习期间,我认真听老师授课,讲解疑难问题;完成了各科作业和考试,对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并且通过了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获得了证书。在工作期间,我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教导下,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疗事故护理条例培训,多次参加护理人员学习。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群众法制观念不断增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而丰富法律知识,增强安全保护意识,使护理人员懂法、用法,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在工作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长辈,团结同事,关心病人;不迟到早退,踏实工作;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在临床工作中,本人严格遵守科室制度,按时参加护理查房,熟悉病人病情,规范熟练进[来源于

  通过将所学运用到临床实践中,经过三年多时间的观察和积累,我总结出了一套临床输液室护理工作经验,如下:

  一、配药方面:无菌溶液里经常会出现橡皮碎屑类的无菌异物,往往给病人造成许多担心和误会。为了避免这一现象,通常我在配药时,将针头斜面与瓶塞水平面呈120°~130°的角插入。需要多次插入时,选择从同一针孔进针或取下瓶塞上的针头采用另一个针头吸药,然后再通过瓶塞上的针头注入。

  二、肌肉注射方面:在肌肉注射混悬液时,由于配制时间过长,容易发生针头阻塞,导致多次注射,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为了提高注射成功率,我主张让病人采取坐位注射,取臀大肌定位消毒,然后将溶媒沿瓶壁慢慢注入,摇匀后吸取,药瓶内排空气,水平持针法快速深部肌注,效果很好。

  三、输液方面:静脉输液是临床工作中经常性的基本操作。静脉穿刺是讲究技巧的。对于浅表粗直的血管,采取针头与皮肤间呈60°角快速进针法,可以减轻病人的疼痛;对与细、短、滑、不充盈的血管,局部热敷或轻轻拍打,至血管充盈后,固定好血管,选用小号针头,以15°~30°角进针,可以提高成功率;对于位置较深的血管,按解剖位置用手指腹触摸,有饱满感,掌握好深浅,摸索进针。

  在输液过程中,通常会遇到这样几种情况:

  1.输液前不能够顺利排气:我的方法是插上输液器时不用关闭调节器,挂输液瓶的同时将茂菲滴管倒置,与垂直面呈60°角,待滴管内液面达2/3时,缓慢将茂菲滴管转正斜放,使液体流入输液管直至排尽针头内空气,然后关闭调节器,这种方法排气很成功。

  2.穿刺失败:这方面的原因很多,有技术因素、心理身体因素、患者因素等。我的经验是:首先,向病人说对不起,然后稳定好自己的情绪,在得到病人理解后,另选血管穿刺。对于渗漏部位,嘱咐病人勿按揉,六小时内勿烫,二十四小时后热敷,并按摩促其吸收。

  3.输液至皮肤冷痛:当气温较低时,长时间输液会使局部皮肤发冷,疼痛,用热水袋热敷可以缓解;如果有刺激性药物输入所引起的疼痛,除热敷外还可以在输液部位或周围进行按摩推拿,但动作要轻柔防止针头滑出血管。

  4.更换药瓶不及时至输液管内进空气:如果空气只进少量时,迅速关闭调节器,用弹拨法或卷折法将空气弹入茂菲滴管液面上。如果空气已到输液管下段,弹回很费时,可以通过过滤塞处排放。

  5.两种药连用时出现混浊或结晶至滴速减慢或不滴:临床操作中我发现维生素B6与双黄连配伍会出现混浊至滴速减慢;穿琥宁与氟罗沙星配伍会出现结晶至输液管阻塞。所以不能将其配伍,如需连用时,应该在两者之间用生理盐水冲洗输液管。

  6.拔针后出现皮下血肿: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是按压部位在穿刺点下。更好的方法是拔针时按压点选在穿刺点上面一厘米处或者用手掌大鱼际按压,切勿揉搓。血肿处二十四小时后热敷可以促进吸收,减轻疼痛。也可以用土豆片敷帮助其消肿。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幼师简单大方的辞职信

大学生热门访谈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