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故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中秋节的故事初中生作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到。的确,中秋的圆又亮的月亮照耀下,在凉台支一把椅子,静静地躺着接受月光的洗礼,同时体验月饼的甜美,这真是再好不过了。只是,我的印象中,中秋节却是带给我们全家悲痛,令我们难忘的日子。

  三年前,我的爷爷永久的辞别了人世,那天正是中秋。我记得那天晚上爷爷家来了许多人,齐聚一堂。爷爷的遗像上,用黑丝绸绑了一朵花,衬着爷爷高雅的遗容。爷爷是一位科学家,这点毫不夸张,他平生最伟大的发明已经用在了航天器上。我虽然一个礼拜回去一次,寒暑假也不在那儿,可是爷爷做事认真,弓着背走路的样子,他说话和蔼的声音……都深深地映在我的脑海深处。当时,我还太小,对很多事都不太理解,还傻乎乎地问奶奶:“爷爷去世了,他会去哪儿呢?”

  今年是爷爷去世三周年,星期六早晨,爸爸带着我们一家开车去爷爷的墓地。路上,大姑给我和姐姐一人一小束茉莉。一个个花心小巧的可爱,自得似雪,发出浓郁的香味。绿叶趁着白花,让我想起爷爷每次浇花的样子,他一边细心的浇水一边对我说:“添添呀,这花可不敢乱动,瞧这多可爱!”那样子仿佛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

  到了墓地,爷爷的墓在一片在树林中,长辈们把蜡烛摆在墓的两旁,摆上爷爷最爱吃的水晶饼,奶奶让我和姐姐把茉莉花放在墓前,最后依次拜别爷爷。

  爷爷喜欢安静,这地方正合适。一米高的草丛像一群护卫一样保护着爷爷,旁边的簇簇野花,正是爷爷喜欢的深蓝与黄色。那两朵茉莉花最显眼,那么纯净,好像爷爷的灵魂,高雅、安宁。我相信他的心一定平静如水。可是,爷爷在天堂还会记得我吗?肯定会记得吧,也许记忆冲刷我的形象早已模糊,就像我的记忆一样。

  第二天早上,准备回家了。临走前,姑姑来拉我到一边,悄声说:“这是你爷爷生前养的茉莉,后来移到老家来种,他墓前的两束也是从上面摘下来的,你把这一盆拿回去吧!这对你爷爷意义重大。”我点点头,又看看天,风吹着树叶,人们急匆匆地走着……也许,这盆花的意义,我可能永远也不知道。

  爷爷,望你在天有灵,时常转过头来看看我,愿你保佑我一生丰富多彩。如果人真的可以上天堂的话,那么爷爷一定是可以上天堂的人。

关于中秋节的故事

中秋节的故事中学生作文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让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成仙。

  三天后,后羿外出狩猎,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后翼走后,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便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成了神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知道了白天发生的事。痛不欲生,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就向前走三步。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烛,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鲜果,祭在天上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所以中秋节就是怎么来的。

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新唐书·卷十五 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民间传说】

  嫦娥奔月

  无论有多少版本,一点是共通的:嫦娥是射日英雄后羿之妻,王母感后羿射日之功,赠之不死仙药。而嫦娥因故吃了仙药,无法逗留地面,飞天奔月而去。

  有的版本中仙药是一粒,被嫦娥得之。而更多版本是两粒:人服一粒长生,服二粒成仙。后羿拿回家给嫦娥保管,准备夫妻分食,然而却被意外打破了这个计划。

  意外是什么?无数版本的意外让嫦娥的形象在千百年来飘忽不定。有传说是嫦娥因不知详情而全服下;有人说嫦娥是好奇偷食;也人说嫦娥是故意盗之;一种悲伤的说法是后羿冷落嫦娥,嫦娥伤心而去;还有的传说是,后羿的部下蓬蒙趁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时手持宝剑闯入后院,威逼嫦娥交出宝物,嫦娥危急中将宝物吞下……无论如何,这个意外,造就了千古传说中一位最美丽浪漫、也最缥缈不定的月宫佳人。

  服下仙药的嫦娥身子渐渐飘离地面,而广邈清冷的天空中,该去哪里呢?抬头望见皎洁的月光,嫦娥终于决定向那轮圆月冉冉飞去。

  (附:嫦娥被迫奔月的版本)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涸,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汗马功劳,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一半,能长生不老,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轻而易举的骗过了后羿。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每天都到月亮前观望着丈夫。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和月饼,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这个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嫦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嫦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玉兔捣药

  嫦娥身边有只可爱的玉兔,这是民间公认的。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的她想抓住什么压下身子,便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儿当然无法留住嫦娥,随她一起上了月亮,成为神话中一抹可爱温馨的色彩。

  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西游记》中也有这只小玉兔任性溜下凡间,还挥舞起捣药杵与孙悟空对战的情节。我们在月夜中抬起头来,也许能从月亮上找到那只可爱的兔子。

  附:日本从中国传去这个神话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日本人认为月亮上天天都在过年吗?)

  吴刚伐桂

  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这便是传说的吴刚在伐桂。吴刚砍桂的神话据说是在唐代演绎而成,在民间流传中也有不同版本。

  传说吴刚是天庭中的一位粗鲁的天将,被嫦娥的美丽深深吸引。也不顾对方的拒绝,一次又一次地跑到月宫纠缠。嫦娥不堪其扰,于是指向月中桂树说,它枝条太长了,今夜你若能将它砍断,便答应你的追求。吴刚心花怒放,心想这算什么难题,抡起斧头就砍。可每次拔出斧头,桂树的树身便恢复如初。于是他一斧又一斧地砍,桂树总是不断。一至砍到今天。

  也有传说中吴刚是位凡人: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株五百丈的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不断地砍下去。

  【月饼传说】

  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备祭品。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是由元朝末年流传下来的。

  元朝末年,汉人打算团结起来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后来刘伯温想出一条计策,到处散布流言,说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人们买了月饼回到家中,发觉里面藏着纸条,上面写着:“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 于是众人纷纷起义反抗统治者,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是这样留下来的。

  无锡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红烧玫瑰糖芋头,据说也与此有关。相传蒙古灭宋之后,民族压迫深重,汉人时刻都想反抗。有一年,大家约好中秋之夜一齐动手。为了厌胜,人们要吃红烧芋头,象征“鞑子”人头落地,这就是现在中秋节吃糖芋头的来历。

  这个传说在潮汕各地则变异为:当时元朝统治者规定,每户潮人家都要住一个蒙古兵,受汉人供养,监视汉人的行动,并且只允许三家共用一把菜刀。老百姓恨极了,便趁着中秋节吃月饼的机会,把相约举事的纸条,放在月饼馅子里。潮人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因此每至中秋,则以芋头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广东各地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据说是纪念元末杀鞑子的历史故事。中秋节杀鞑子后,便以其头祭月,后来改以芋头代替。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

  玄宗漫游月宫

  在唐朝,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就是玄宗漫游月宫的传说了。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国外中秋

  日本人中秋节不吃月饼

  在日本,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被称为“十五夜”或“中秋名月”。日本人在这一天同样有赏月的习俗,在日语里称为“月见”。日本的赏月习俗来源于中国,在1000多年前传到日本后,当地开始出现边赏月边举行宴会的风俗习惯,被称为“观月宴”。与中国人在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不同,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由于这个时期正值各种作物的收获季节,为了对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谢,日本人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虽然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废除了农历,改用阳历,但是现在日本各地仍保留着中秋赏月的习俗,一些寺院和神社在中秋节还要举办专门的赏月会。

  越南中秋节儿童唱主角

  随着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临近,商家之间展开的“月饼大战”、“玩具大战”使越南各地的节日气氛尤显浓烈。与中国的中秋节有所不同,越南的中秋节是儿童唱主角。市场上口味各异的各式月饼、千姿百态的花灯、五颜六色的儿童玩具等节日食品、玩具应有尽有,孩子们的脸上溢满了对节日渴望。中秋节,首都河内的大小街道沿街摆卖月饼的店铺披红挂绿,上书“月饼”字样的大红灯笼高悬在店前的醒目位置,各种品牌的月饼摆满了货架。

  每年中秋节期间,越南各地都要举行花灯节,并对花灯的设计进行评比,优胜者将获得奖励。另外,越南的一些地方还在节日期间组织舞狮,常在农历八月十四、十五两晚进行。当地人过节时或全家围坐阳台上、院子里,或举家外出到野外,摆上月饼、水果其他各式点心,边赏月、边品尝美味的月饼。孩子们则提着各种灯笼,成群结队地尽情嘻闹。

  随着近年来越南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千年中秋习俗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许多年轻人在节日里或在家聚会、唱歌跳舞,或结伴外出游玩赏月,增进同伴之间的了解与情谊。因此,越南的中秋节除了传统的合家团圆之意外,正在增添新的内涵,逐渐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新加坡:中秋也打“旅游牌”

  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对于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向来十分重视。对新加坡的华人来说,中秋佳节是联络感情,表示谢意的天赐良机。亲朋好友、商业伙伴之间相互馈赠月饼,借此表示问候与祝愿。

  新加坡是一个旅游国家,中秋佳节无疑是一个吸引游客的绝好机会。每年中秋临近时,当地著名的乌节路、新加坡河畔、牛车水及裕华园等地装饰一新。入夜时分,华灯初上,整个大街小巷一片红彤彤的景象,令人心动。

  今年中秋节,在新加坡河畔矗立着一盏长300米、高4.5米,耗资7万美元制作的祥云巨型龙灯。每当夜幕降临,喷着水的巨型龙灯通身发光,将新加坡河面映照得一片火红,场面十分壮观。在华人的传统聚居地牛车水,除了从尼泊尔、越南等国进口的巨型灯笼熠熠生辉之外,由1364盏小红灯笼组成的44条小龙更是令牛车水增色不少。在新加坡颇具中华古老园林风韵的御花园,目前正在举办规模宏大的梦幻彩灯会。这里既有令人们喜爱的迪斯尼系列灯饰,也有巨大的北京天坛和巨龙造型的灯饰,分外引人注目。

  马来西亚、菲律宾:华侨华人不忘中秋

  吃月饼、赏月、提灯笼游行是马来西亚华人世代相传的中秋习俗。中秋临近,马来西亚各地的老字号商家纷纷推出各色月饼。首都吉隆坡市内各大商场都设有月饼专柜,报纸、电视台的月饼广告铺天盖地,为喜迎中秋营造了节日气氛。吉隆坡一些地方的华人社团近日举行了提灯笼游行庆中秋活动,除舞龙舞狮外,一辆辆载有“嫦娥”、“七仙女”的花车漫游其间,服饰鲜艳的艺人和青年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韩国:回乡探亲

  韩国人称中秋节为“秋夕”。向亲朋戚友送礼亦是韩国人过中秋节的习俗,所以他们亦叫中秋节做“感恩节”,其假期表上把“秋夕”的英文写成为“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中秋在韩国是一个大节日,会一连放3天假。民众都会利用这段日子回乡探亲,所以每逢中秋之前一个月,韩国各大公司都会大减价,以吸引民众购物互相赠送。韩国人在中秋节会吃松饼。

  泰国:祈月拜八仙

  泰国人民把中秋节唤做“祈月节”。八月十五,节日之夜,各家各户,男女老少都要参拜月亮。人们在大方桌前端坐祈祷,互相祝福。

小学生关于中秋节的故事作文

  又是八月丹桂香,撇开星星看月亮。

  几缕游丝弄月脸,宛若漂浮情思放。

  如潮思念情所依,千里两地举目望。

  平添愁绪有几许,举杯邀月话思量。

  淡雅桂香代母爱,视频话语暖心房。

  清风巧手掀纱帘,皎洁月色洒独窗。

  拨开薄云星牵手,吴刚伐桂昼夜忙。

  嫦娥奔月到寒宫,共剪花纸贴天窗。

  谁与吴刚共对饮,浅唱酒歌心欢畅。

  十五月亮十五圆,裁缕月光月饼香。

  饼圆月圆人更圆,每逢佳节把家想。

  今天是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去商场买了很多水果和月饼。晚上爸爸又买了些田螺回来我最喜欢吃田螺了我一看到田螺连忙叫妈妈洗干净炒来吃妈妈在炒田螺的时候我赶紧把冰箱里的鸡、鱼、虾、蟹等菜都拿出来给妈妈炒。

  这时厨房里飘出一阵阵的香味来。九点了我跑到阳台一看哇今天的月亮好圆啊我马上叫爸爸妈妈一起过来看。然后妈妈端来一盘水果放在阳台上我赶紧搬来三把椅子一起围坐着吃水果。屋里充满了节日的气氛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啊!

中秋节的故事优秀作文

  不知不觉,又到了农历八月十五,按习俗,过中秋节最重要就是吃月饼了。在八月的初旬,家家户户都忙着买月饼。

  时间到了八月下旬,中秋节开始了。以往,每到中秋节,我们全家人都在院子里度过,就是在院子里摆一张桌子,桌子上铺了好多好吃的,当然少不了月饼了,每年都这样,真叫人腻味。

  今年,我们改头换貌,全家来到岐江公园赏月。我们把席子铺在草坪上,一边吃东西,一边躺在席子上赏月,好不舒服!到了晚上8—9点时,月亮姐姐才开始露脸,她很害羞,还是个腼腆的小姑娘。月亮开始慢慢挪动,慢得叫人看不出来,约莫半个小时后,月亮终于揭开了她的神秘面纱,皎洁的月光,大地在贪婪地吸取月亮的精华。这时,我对爸爸说:“老爸,今天的月光多么美丽,我们来说一说月亮的诗句吧。”我迫不及待地先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爸爸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我续:“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我和爸爸津津有味的联着诗句。

  渐渐的,公园里游人越来越多,许多游人和我们一样三三两两的坐在草坪上赏月。岐江河的水波光粼粼,碧波荡漾,游船在江水里来往穿梭。不远处,一股音乐喷泉散发她那芬芳的清香,展现出她那五颜六色的衣裳,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月色、灯火交相辉映,天上、人间无限美好,我们置身于这样的良城美景中,口嚼月饼,仰天遥望月色,耳边萦绕着悦耳动听的音乐,心慈神往,好像来自天籁。

  这就是我与中秋节的故事。

中秋节的故事作文

  我对时间一直没什么概念,直到几天前,别人送来几盒月饼,我才知道,中秋节快到了。特意去看了日历,原来,9月19日便是中秋节了。中秋节对我来说,似乎一直没什么特别,唯一和平常不同的,好像只有那些月饼,在我心中,中秋节的概念便是吃月饼,看月亮。

  这个中秋应该也和往常一样无趣吧,还是那么多的作业,唉,听着讲着放假的作业,一边如此想着,还是十分不乐意。匆匆收拾了书包向外走去。

  今天,便是中秋节。我坐在椅子上,看着N多的作业,叹了口气,便低下头奋笔疾书了,看不出一点节日的氛围。这时,妈妈走了过来:“赶紧做,我们下午和舅舅他们去横店玩。”我不禁感到雀跃,心里很开心。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横店。晚上,我们6个人来到梦幻谷游玩。看着众多的游乐设施,我们显得很兴奋。"快点!我们要去玩那个!快一点啦!"我们对着身子慢悠悠边走边聊的大人们喊道,拉着对方的手向前奔去。

  坐在海盗船上,偶然抬头一看,头顶的月亮又大又圆。接着。我们又去看了美轮美奂的表演,一边聊天一边吃东西。这时,我看了看时间,咦,7:13了。听说,今天中秋节7:13时月亮是最圆的了,我抬头看着,一轮圆月挂在夜空中,又明亮又皎洁,散发这柔和的月丝,没有一点瑕疵。

  我又望了望身边的家人,他们正边看表演边聊天呢,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我看着他们,也笑了。

  世界上最珍贵的,莫过于家人团聚,共享欢乐的时间了吧!这个中秋,我们团聚了,不知天底下的其他人,是否也能如我们这样,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小学生中秋节的故事作文

  今天是10月4日,中国人民传统的节日--中秋节,也是中国人的团圆佳节。

  早上起床,见爸爸情绪低落,不象以往那么开心。我知道每逢节假日,爸爸因为工作性质特殊,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出门在外,今天一定也是这个原因。特别是今年,在这个“双节”来临的长假,爸爸一天都没能在家陪我们,而且在今天这个全家团聚的日子,爸爸下午又要出车,心里不免有些失落。

  爸爸见我起了床,提议陪我和妈妈去附近的中商平价转转,说是晚上不能陪我们一起赏月,那就中午好好和我们吃顿饭。于是爸爸买了好多菜,做了一大桌子,都是我喜欢吃的,有馋嘴牛蛙、香辣虾、清蒸螃蟹、糖蜡带鱼.

  爸爸走了以后,妈妈问我想什么了,说实话,长这么大,原来爸爸每次上班、下班,走就走了,回就回了,反正有吃有穿,从没想那么多。可今年,突然有些伤感,也许是自己真的长大了,该做点什么了,看到爸爸因走得急而没来得及刷的碗筷,第一次主动做了回家务。妈妈看了欣慰地对我说:“儿子真是长大了,你爸爸要是知道你今天的表现,不知该有多高兴呢!”

  晚上,我和妈妈在阳台上边吃月饼边看月亮,看着天上圆圆的月亮,我问妈妈:“爸爸现在到哪儿了呀?”。妈妈告诉我说:“你爸爸呀,现在正忙着把好些人送回家和亲人团聚呢!可能快到目的地了吧”。

  今年的中秋节,月亮圆圆地挂在天上,和以往没什么两样,可对于我来说,是个难忘的中秋节。

  今天是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去商场买了很多水果和月饼。 晚上爸爸又买了些田螺回来我最喜欢吃田螺了我一看到田螺连忙叫妈妈洗干净炒来吃妈妈在炒田螺的时候我赶紧把冰箱里的鸡、鱼、虾、蟹等菜都拿出来给妈妈炒。

  这时厨房里飘出一阵阵的香味来。 九点了我跑到阳台一看哇今天的月亮好圆啊我马上叫爸爸妈妈一起过来看。然后妈妈端来一盘水果放在阳台上我赶紧搬来三把椅子一起围坐着吃水果。屋里充满了节日的气氛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啊!

中秋节的故事

  有关中秋节的故事您知道多少,下面是课堂编辑整理的有关中秋节的故事,欢迎欣赏!

  一、嫦娥奔月

  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二、嫦娥奔月

  传说月中有桂树,《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树”,后来的传说更加具体,桂树旁又添了一个伐桂之人吴刚。月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以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载最为具体,其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

  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意思是说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发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三、玉兔捣药

  此传说最早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玉兔长跪捣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盘,服此药可得神仙。”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广寒宫中最早的玩伴吧。

我的中秋节故事

  中秋节中秋节又名仲秋节,也叫团圆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第二大节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又到了中秋节的日子,月亮圆圆的,家家户户都洋溢着欢声笑语,而欢笑声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环境。我风尘仆仆地赶回了家,和亲人欢聚一堂,兴致勃勃地在阳台上赏月,谈笑风生,小小的石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月饼,圆的,方的,应有尽有,乍一看,就足够让人垂涎三尺!天上的圆月,小小的圆石桌,还有圆圆的月饼,映照着这圆圆满满的一家人。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而今年的中秋节,却格外不一样。今年的中秋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节相遇了。这样的相遇机会可不多,大约每十九年才有机会遇到一次,所以要格外珍惜。

  昨天,也就是中秋和国庆的日子中,我和两个朋友先是互相祝福,再是一起玩关于中秋的游戏。我们选定了关于“月亮”的古诗词接龙。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一马当先”来了一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个朋友回道。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另一个朋友答道。

  “风摧寒棕响,月是霜…额…月是霜…什么来着?”我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只听他们哈哈的笑了起来,边笑边说:“你看你,这都忘了,是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闰悲。”

  我也笑了,说:“行了行了,别笑了。算我输,再来!”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晚上。在我们玩的正起劲的时候,老妈端过来了一盘月饼。我立刻拿出两个月饼递给他们,可他们却说不太喜欢吃。说实话,我真没感觉到月饼有什么好吃的。老妈一看我们对月饼丝毫不感兴趣,便给我们科普关于月饼的知识,说的我们是连连点头。可不管怎样,吃月饼我看还是算了吧。老妈无奈,只好作罢。

  我们一直玩到晚上八点多才分开,看到桌上的月饼,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拿起来咬了一口。还挺香,就是有点腻。总的来说,还挺好吃。这个中秋就是不一样,我爱中秋节!

中秋节作文:​中秋节的故事

  中秋节是团圆,美好的节日!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当然了!中秋节也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是一样的,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在中秋节当天呢!人们回到自己的家乡,和自己的家人团聚!一起吃饭,聊天,吃月饼,赏月!我也不例外!中秋节当天,我们一家人都回聚到了一起,一起聊天,一起聊聊自己现在的状况,一起吃饭!

  晚上我们还一起吃月饼,看月亮!大家都非常的开心!中秋节就这样愉快的度过了!虽然中秋节已经过去了,但还是祝大家中秋快乐!一切都好!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春节年兽的传说故事

年兽的传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