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唯有读书方宁静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小学五年级日记:最是书香能致远

  网上的资料已经恰如其分地并翔实地向我们解释了“书香”的含义,阳月姐妹边听也若有所思地边点头,时不时地对于资料里听不懂的字眼提出质疑,在得到自己满意地答案后,阳月姐妹心满意足,高兴地坐在书桌前认认真真地开始写起了家庭作业。

  望着孩子们离去的背影,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话“最是书香能致远”,我将这句话默默地在心里送给可爱的孩子们,希望她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能自己逐渐真正参透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能真正明白:打开一扇阅读的门,开始一生爱的旅程。只有读书知识越丰富的人才能走得更远,自己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我想校讯通举办的历届“书香班级”、“书香家庭”、“阅读天使”的评选,重要的就是这种理念的传达,给孩子传达一种快乐阅读的理念,让孩子在快乐中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让家庭充满温馨浓郁的书香气息,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亲近书香,让阅读成为孩子成长历程中的最爱,相信这才是我们每个家庭努力的目标和举行这次活动的最终意义所在。

最是书香能致远,唯有读书方宁静

最是书香致远作文

  掬一捧清泉,洗净身上浮尘;品一杯茗香,在芬芳里陶冶;嗅一页书香,在阅读里升华……

  踏进校园,传来朗朗的读书声,那是被陶冶的心灵所释放出的力量。“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我读出了屈原的坚不可摧的意志。“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我读出了李白的豪放飘逸。“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读出了范仲淹伟大的胸襟。“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我读出了毛泽东伟岸的胸怀……

  屈原的拼搏,李白的豪放,范仲淹的伟大,毛泽东的伟岸,让我感受到了诗词的奥秘。

  走进经典,“……不要应碌碌无为而悔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会被保尔•柯察金不向生命屈服的钢铁般的意志所折服,让他这坚不可摧的意志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升华。阅读《红楼梦》,我会被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所打动,被怜香惜玉的贾宝玉逗笑……经典中一个个人物都是我们现实的化身,品味人物形象,就好似品味曹雪芹的性情,理解他的思想。

  有人说:“经典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文化传承的钥匙和文明进步的阶梯,而人类最美好的创造,人类最大的成果,都是通过经典阅读代代相传的……”

  俗语说的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开卷有益”,打开书与让书积累尘埃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

  走进图书馆,那里收藏各位名家之作,他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成就一代的名篇,让人们终身受益。一进门,满屋的“低头簇”,他们抛开电子的诱惑,成为了书的一家族,每一页的书角已皱,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有更多的人已被书香所升华,耳边时常传来翻页的清脆声,也许那是成功人士口中最动听的声音了吧。

  阅读,以品一杯茗香,要等茶叶慢慢展开,将其精华与水之互浓才能品出其真谛。

  开卷,有益。我的书香群是一代读书人与写书人。

最是书香能致远小学作文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最是书香能致远》!

  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群高尚的人说话”。他让我们在书本中交流,从书中我学会了欣赏,更学会了真善美。

  小时候睡觉前,我总拿着一本故事书缠着妈妈讲,妈妈也总是笑吟吟地答应。在每个夜晚,在柔和的灯光下,妈妈开始给我讲书上有趣的故事,听着听着,我慢慢地,不知不觉地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我梦见自己变成了海的女儿、善良的小矮人、卖火柴的小女孩.....

  现在的我已经长大了,不再缠着妈妈给我讲了,而是一个人静静地畅游在书的海洋中,我曾为卖火柴的小女孩流下同情的泪花;也曾为皇帝的新衣中愚蠢的皇帝而捧腹大笑;更为海伦·凯勒乐观向上的精神所感动。我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不知疲倦地在书的百花园采集花粉,又好像一块海绵,日夜不停地在知识的海洋中吸水。我从书中吸取了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也遇到过种种困难。当我对书中的话语百思不得其解时,妈妈鼓励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我写日记写作文感到笔下枯竭时,老师告诉我:读书而不积累,就像一个人身入宝山,却空手而回;当我在书店不加选择随意借看时,妈妈建议我: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反之还不如不读。渐渐地我明白了,读书要读好书,读书要积累,读书更要思考。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学们,让我们畅饮这“源头活水”,攀登这人类进步的阶梯,成为知识的富翁,精神的巨人!拥有书,我们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拥有书,我们就拥有美好的明天!同学们,和我一起热爱读书吧!让书香伴我们快乐成长,让书籍滋润我们的人生!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最是书香能致远初二作文

  小时候,我一见到书,便很开心,便一本一本地往书柜里放,却没认真认真读过。用家人的话来说就是摆设。自从我上了一年级,才使我明白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真正含义。书就像活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滋润着我们茁壮成长。

  高尔基有一句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有书相伴的日子里,我发现一本本书像一座宝库,而我正在挖掘书中那无尽的宝藏。《鲁滨孙漂流记》让我不禁对里面的主人公能克服困难的精神而敬佩;《狼王梦》中紫岚为了儿狼孙而与金雕同归于尽的行为让我感动;《淘气包马小跳》中马小跳乐观向上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二十五史的故事》更让我了解到了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如果没有书籍的陪伴,我的童年又怎样会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呢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的习作曾经也是千篇一律、枯燥无味。书则像一座习作的大宝库,让我在宝库里挖掘着好词好句好段,各种修辞写作方法。终于我从书中点点滴滴地积累,从而写出一篇又一篇的文章。

  一本本好书从我眼前闪过,一个个故事在我脑海里浮现,一个个中华美德在我脑海里牢记,一种种愿望从我心里跳过。是书带我走进了知识的大门,是书给了我无穷的宝藏,使我领悟了做人的道理,告诉我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蝴蝶飞舞着,告诉我书是人类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河水奔腾着,告诉我书籍是攀登知识高峰的阶梯。鸟儿鸣叫着,告诉我未来的路还很长,一路布满了荆棘、崎岖和坎坷。不过书籍会为我铺平前进的道路。我会踏着书香上路,征服人生的极限。

最是书香能致远作文

  书文尽而心未绝,冰弦断而遗有音。成长路上,最是书香能致远。

  ——题记

  总喜泡一壶幽幽的清茗,掌一盏淡淡的昏黄,在漫逸书香的世界里,以文字果腹,拿光阴下酒,感受这宁静致远的悠长。

  晨

  当薄薄的雾霭轻笼在晨光熹微的天空上,当几声雀啼划破这宁谧的清晨。手捧一本唐诗宋词,去感受它的豪迈洒脱,风流缱绻。蜀道之中,我仿佛听见了李白用脚步丈量的声音“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村舍之间,我宛若听见了杜甫在那里哀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朱楼之上,我听见了李后主“只怪林花谢了春红”的太匆匆。夜晚,我看见辛弃疾的一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曾读经年唐宋事,心头一点朱砂,浮云吹作雪,世味煮成茶。

  夕

  温暖惬意的午后,在朱自清的荷塘里,去默默感受它的清凉,那缕缕荷风带来的清香拂去内心的烦躁;也爱在林徽因四月天的人间信步漫游,“你是那一树一树的花开,你是爱,是暖,是人间的四月天。”看过那落花微雨下,一位妙龄女子兀自独立,也赏过“胭脂鲜艳何相类”的桃花,也爱在《红楼梦》中,哭黛玉之葬花,喜宝钗之扑蝶,乐湘云之醉卧,悲晴雯之屈死。爱那怡红院的窗户,爱那潇湘馆的斑竹,也爱那大观园的芍药……

  书香路上的慢步,就是一场精神的净化,心灵的远游。总希望有一天,自己一个人独自坐在桂树下,闲听花落,静读红楼。

  暮

  暮色四合,清明霡霂。读书,如枕月光的清凉。每次读龙应台的《目送》总是泪眼婆娑,“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越走越远。”确实,人生就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看着身后的人越走越少,想想内心的空荡越来越大,失落之感油然而生,其实这本书交给我们的不仅是痛楚与珍惜,更是你自己对他们的目送,只需一个回眸,一个转身,便让他们倍感温馨。

  无论是你的目送,还是他们的目送,面对时间都是无言,面对生命都是悲凉。

  鸿雁秋水,柳岸系舟。芳草斜阳,兰风桂露。用书铺的小路上,有子美的厚重,有太白的潇洒,感易安之“莫道不消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叹东坡之“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曾梦见“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也想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与书结缘,与书相依,在霎那间见终古,于微尘里显大千,在有限中寓无限,此皆可致远矣。

最是书香能致远四年级作文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我们迎来了崭新的四年级。学习新课程的同时,也开始我们新的阅读之旅。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心理和生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再加上一个漫长暑假的无约束,跟静静地阅读相比,他们更愿意在一起聊天,上网玩游戏和其他新奇的小玩意儿。开学很长一段时间,孩子们还是浮躁的,面对这种情况,只能先让他们慢慢静下心来,再读书。

  开始共读时,已经是九月下旬了。我们共读的第一本书是《木偶的森林》。这本书的作者是王一梅,主要讲小熊白黑黑和木偶罗里的经历,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孩子们很喜欢。我改变了以往读一两章就写一篇读书笔记的做法,鼓励学生在书上做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吗!整本书读完,共写了三次读书笔记,学生挺高兴,因为读书时没有负担。整本书读完后,我们就故事主题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探讨,并将设计的问题装订成册,发挥我班学生的特长,配图、涂色、美化。读一本书,留下厚厚一摞册子,很有成就感。

  第二本共读书是《特别的女生萨哈那》,从书中,孩子们见识到和自己不一样的校园生活,萨哈那的才气和与众不同的性格;德里的狂妄和放肆;波迪小姐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和她对孩子们真挚的爱.....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本共读书是《柳林风声》,这本书不仅让我们经历动物们随着季节变化的生活故事,还生动地刻画了柳林中萦绕的友谊与温情。这本书字小且厚,学生对它的热爱,是慢慢培养来的,刚开始不太喜欢,读进去以后,却不肯出来,目前已基本读完,主题研讨放在下期开学后。

  这学期的晨颂,我们坚持唐诗的诵读,十一月结束,我们已经背会三十首唐诗了。

  十二月,是我班的“日记月”,我们一直只写周记的,之所以将十二月定为“日记月”,源于教育在线上朱永新老师的一个帖子:“12月,让我们每天记录自己的生活”。前二十几天,学生的日记质量还挺高,后来就变成“沉重的负担”,部分学生日记成了记流水账,还越流越短。看来,我班学生“粗线条”居多,缺少发现,也不擅长心灵的表露。大部分学生收获颇丰,陶辰、李娟、魏晓瑄、陶蠡……日记篇篇是精品,一个月下来,一本厚厚的、大大的日记本已不够用了。我视为珍宝,也对他们反复强调,不可丢失,妥善保管。

  冬至那天,我们开始了农历的天空下古诗词阅读之旅,冬至、大寒、小寒每一个农历节气,孩子们查资料,背诵诗词,诗配画,办手抄报……日子在忙碌中度过,农历节气和一首首诗词在我们的触摸中鲜活。

  这一学期,孩子们最喜欢上星期一下午的课,因为这是他们静静地,无拘无束阅读的时间。班级自由书柜,每两周借阅一次。还书前,对每本书做个回顾,写张阅读卡,记录下同学们读书的足迹。

  岁月的脚步渐行渐远,这学期,为了更愉快的前行,我们放慢了阅读的步子,这不是停滞,而是调整。当我们以最佳状态去阅读时,我们会走得更远。

最是书香能致远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诗相信许多人都听过了。对我而言,这不仅仅是苏轼的一句诗,其中更蕴含了我家的一种家训:最是书香能致远。

  我和书本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那是我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和其他小盆友一样,迷上了一种超级英雄——奥特曼。由于我对奥特曼的狂热崇拜,导致我爱屋及乌,收集了各种奥特曼模型。就是按一下腰边的按钮就会发红光,同时伴随着“迪迦超人,变身”的那种。直到有一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奥特曼大迷宫》。

  那本书算是我人生的第一本书,它给我带来的乐趣是远超那些模型的。我至今还记得我得到它的那天我一个人研究步法时的认真和破解迷宫时的激动与喜悦。事实上那本书仅有薄薄的几页,但我依然乐此不疲地走了一遍又一遍。

  在迷宫之后,吸引我的,是童话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往往都有我向往的品质,而他们也逐渐影响着我。读过《白雪公主》后,我立志要像小矮人一样热心帮助他人;读过《青蛙王子》后,我知道要信守承诺;读过《快乐王子》后,我希望遇见一个像燕子一样的朋友。童话故事带我形成了初步的人生观。

  然后,我开始看各种各样的小说和名著,像《指环王》、《荷马史诗》、《山海经》等等。这个阶段的时间比较长,从小学四、五年级开始一直到现在。这个阶段也是我阅读量猛增的阶段。阅读种类的变换,当然需要

  过渡。而我的妈妈则是起着这关键作用的人。

  妈妈喜欢读书。她说她上学时就看了很多的书。她也说过她上学时语文成绩很好归功于她看了很多的书。所以妈妈在我小的时候就鼓励我阅读。在我刚开始尝试阅读科普书籍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每当我有问题时,她会和我说:“你可以去书上查。”这个“书”指的是那本《十万个为什么》。久而久之,我就形成了一个习惯——有问题,找书本。然后,等我想看另一种类型的书时,她便像这样将我“引入道”。可以说是妈妈激发我的阅读兴趣,是我读书的引路人。

  妈妈既引导我阅读,又督促我阅读。妈妈也注重培养我阅读的爱好和耐心。每当我被名著并不生动的细节打败,失去读下去的兴趣时,她会向我介绍后面的剧情有趣的地方,而不告诉我在哪,让我自己去找,等我找到时,就又有读下去的动力了。有时,我找不到可看的书时,她会向我推荐几本书,或是行使“特权”——带我去图书馆借一大堆书来,然后我选几本感兴趣的带回去慢慢享受。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气自华”对我来说没有什么体现,因为我读的书还不算很多,但是“书香能致远”于我而言确是不假。因为书香伴随我成长,我显然已经爱上阅读了。加上初中后增加了一门阅读课,我每周能阅读的时间更多了,从书中汲取的养料也更多了,阅读带给我的好处是不可言喻的。

唯有书香能致远

  生活总是在继续,在一天的学海无涯功课中,我们都在争先恐后,一会儿这个同学最高分,一会儿那个同学又位居第一,谁也说不准明天又会是谁。我还是坚守“唯有书香能致远”的观念。

  每天放学后,做完了那一道道损伤脑细胞的数、语题后,我不像妈妈一样,在电脑面前看爸爸玩无聊的游戏,而是一有空就捧起一本《儿童文学》或一本名著,开始咬文嚼字,细细品味里头所包含的一些内容,然后想想:我这样做好吗?有空还会把一些美文给摘录下来,再反复斟酌,而且,我一看书就停不下来,故事情节会把我牢牢吸引住,让我看了一章,还想看第二章,有时还会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妈妈就说,这孩子是不是有毛病呀!每当听到这话,我就当没听见,并且嗤之以鼻,这话丝毫不能动摇我“唯有书香能致远”的观念,有时我也会幻想自己有一个慈祥的母亲,有一位和蔼的父亲,有一座豪华的城堡,自己是一个小公主,倍受宠爱,而且自己不娇气,学习又是“佼佼者”。但只要我一头载进书中,就会有另一股动力,在驱使我前进。当我苦闷的时候,又会想起书中有一位名人说的一句话:“你快乐一天也是一天,你悲伤也是一天,世界不会因为你而停止转动。”这时我的心情就豁然开朗,何不快乐呢

  在每天的学习生涯中,我永远不会忘记书这位朋友。

书香能致远

  在我的童年时光里,书,是一个与我形影不离的伙伴;书香,是我心田上那一抹沁人心脾的芬芳。每当我的眼睛盯上那小小如音符的文字时,我的心,便立刻化作了一叶扁舟,在书海里轻轻荡漾,惬意无比。而那小小的独木舟,也总会随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摇摆不定,驶向远方。

  我爱书,更爱那淡淡的油墨香。还记得去年六月的时候,天经常下大雨,不能出去玩,我便捧了一本《城南旧事》坐在窗边,闻着淡淡的清香,在如丝的雨幕中感受小英子的喜怒哀乐。我陪着她一起哭,一起笑,待合上书,太阳已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鼻尖还有一缕清香在环绕,心头还有一丝雨气久久难以散去……

  书籍,给我带来了许多难以预料的惊喜。在书中,我不但了解到了许多知识和写作的方法,还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正是这些道理,教会我应该如何做人处事,待人待己,它们将会使我终身受益。

  我很喜欢看书,

  作文自然也是写得很不错的,老师每次都会把我的作文当作范文来给大家读。每当听到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和由衷的赞叹时,我的心里总会冒出这样的想法:这一切都是看书的功劳呀!

  不仅如此,书还可以解救人于水火之中。有一次,我就利用书上的知识,让妈妈躲过了一次受骗。那是一个星期天,我和妈妈在家,电话突然响了,是一个陌生的外地号码,我突然想起了法健老师对我们说的诈骗手段,里面有一条是:只要你一接起诈骗电话,电话费立刻就没了。我赶紧扑过去挂了电话,这才避免了一次被骗。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这些一个个著名的语句,无一不向我们表明:书籍可以浸润人的心灵,书籍可以促使我们进步,书籍更可以帮助我们一步步迈向成功。同学们,为了让更多人喜欢看书,让我们一起,来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把书香赠给你、我、他!

最是书香能致远

  我爱读书,无论诗歌、散文还是小说,都那样吸引着我,诱惑着我。我对书从来都是来者不拒。曾扮过琼瑶、严沁的言情装,曾穿过金庸、古龙的武侠风,我执着的做着我的读书梦。后来,我又接触到了《千年一叹》、《人生》、《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会心有偶的,常常产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我发现,读书之趣千千万……

  读诗歌之趣在音乐之美,更在风韵之美。我爱婉约之诗,“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花影弄月,让人见凋花而伤春,见落叶而悲秋。我也爱豪放之诗“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畅想古代英雄豪杰的豪迈气概。

  读散文之趣在意境之美。也不缺乏思想之美。钟爱散文,因为“她的崇高磨练我的意志,她的坦荡舒展我的胸怀,她的严谨启迪我的神智,她的神秘激发我的求。”散文,犹如一曲曲轻婉柔和的无标题音乐,犹如一首首凄清的民谣。从散文的韵律里,我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快乐的日子,听着《平湖秋月》,和着苏轼低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哀伤的日子,把李清照“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词句记于日记中,留下无泪的印痕。下雨的日子,倚窗而坐,捧读朱自清的《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让艳美的文字敲打我的心灵,再去品味《桃花扇》中媚香楼的千古哀怨。夜晚则孤灯独影,心随三毛穿越撒哈拉大沙漠,拜读席慕蓉的《写给幸福》,与罗兰交流《寂寞的感觉》,和冰心一起品味《感悟生命》……

  我暂时摆脱了世俗的纷扰,把灵魂浸入书中,读到了种种神奇,读出了无数坎坷,读明了世间哲理,读懂了万种奥秘……

  读书的日子不会无聊,不会惆怅,不会迷茫。书伴着心静如水的我,在平淡的日子里品味人生的细致和精美。

  【教师评语】这是一篇充满着灵气,饱蕴着才气,洋溢着书卷气的散文,读来韵味悠长,作者将书视为心灵的家园,对古诗文佳句引用恰当,显示出较为深厚的文学功底。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书香致远,墨卷至恒

让阅读滋润生命,让书香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