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说说通讯的变化

  很久很久以前,在北方的地方有敌人来侵略时,没有手机和电话,古人就用狼粪晒干后烧了就会有一股浓烟直冲云宵做警报,总兵看见了就会派兵支援。如果有信就用骑马送信,如果要把信送到国外的话,还要走水路而且要走好几个月呢!正因为这样所以人们发明了鸽子送信,非常方便,缺点是鸽子在半路有可能会被打下来,或被敌人发现抓了去。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又发明了无线电通话器,慢慢的又有了电话和手机,虽然很方便,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又发明了电脑和网络,不仅可以当通讯用而且还可以查资料,非常的方便快捷。听老爸说,以后打仗的话也都只要用电脑来打了。虽然我还是不太明白老爸的话,但我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我觉得世界的变化真大啊,我能生活在这个进步又发达的社会中真的很幸福也很幸运!

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通讯作文

  昨日,我才与远在大洋洲澳大利亚的姐姐通了视频电话,我们就像见面似的互相问候,交流学业,谈天说地。

  自从有了微信,即便和隔洲跨洋的亲朋好友联系也变得方便了许多,人与人间的距离也好似拉近了不少。用微信交流不但能发文字、语音、图片表情、还可以视频交流。用微信发送图片可以陈设不同地域的景色,而表情可以形象的描述心情,省去了长篇的文字表达。这都是科技的功劳,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

  几年前,我们还没有微信,联系主要通过电话与短信,越洋电话更是价格高昂,那些生活拮据、穷困的留学生只能逢年过节才给家人打个电话,一诉思念之情。

  时间推回从前,就到了书信时代,那时人们通过写信和家人朋友联系,同在一个城市的朋友要一天才能收到彼此的信件,而跨城越省就得等待一周了,远赴重洋之外的信件就得漂泊个把月才能送达亲友的手中。然而书信食用的文字表达因内容太长,收信人将语言理解错误而两人绝交的事例也屡见不鲜。送信要时间,要邮票,都比较浪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一次次突飞猛进,我们生活的各方面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通信达到了3D也不定呢!

通讯的变化

  通讯是交流的手段之一。从古至今,人类的通讯方式一直在改变,科学技术也一直在进步,人们对通讯的观念也会有所改变。无论怎样,现代化的电子通讯真的是给人类带来了太多太多的方便与欢乐。

  你一定听说过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吧!这个故事说明了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是靠燃起烽火来通讯的。后来,出现了我们现在熟悉的书信通讯。这种通讯方式一般是用文字来表达的。只不过书信传递十分慢,而且也不一定能送到对方手中。到了近代,电报和电话的发明一下子提高了通讯的速度。不过,在当时,电报和电话并不是很普及,只是在有钱人家和有地位的人才使用。八十年代末,固定电话才开始走进平民百姓家中。这也预示着人们将于电子通讯新方式走进21世纪。

  步入21世纪的电子通讯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与互联网成为了常用的通讯方式。你手机的好坏同时也是你身份的象征。整个苍茫的世界如空间扭曲一样变得小了,通讯也变得简单自如了。

  电子通讯大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以前能长期联系上一个人还真不容易!现在呢?不想被人找都难。几个电话同时拨来的情况一定也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吧?你是不是觉得现在的通讯技术已经到了“天涯若比邻”的地步了

  在这种时候,也有些人不愿意带手机。他们只是偶尔才与家人通话,与同事谈工作。其余的时间,就是属于喝咖啡的悠闲时间。他们的生活几乎没有打扰,忙碌。整天一副轻轻松松,悠然自得的样子。

  虽然存在着脱离通讯生活的人,但大多数人都在享受着电子通讯所带来的方便与幸福。他们在工作时无时不刻地在联系家人,关心家人。同时,亲人也在关心着他。通话时激动不已的心情,温暖人心的话语都从通讯的桥梁之上传过去。那座桥,无需钢筋和水泥,无需设计与建筑。只需科学技术与关心家人的心情。

  电子通讯给人们带来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虽然有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无信号等许多问题,但是通讯帮人们传播了信息,传达了感情以及传递了温暖。

通讯方式的变化作文

  “房子大了,电话小了,生活越来越好了。”这首歌大家一定都十分熟悉。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是这样。

  远古时期,在烽火台上点燃狼烟,以此来传诉敌情。烽火传讯的缺点就是:传递不了太详细的讯息,更何况还闹出了幽王烽火戏诸侯的笑话。慢慢地,人们开始用信鸽来传递信件。但是,如果地方远了,会慢一点,可能会耽误一些紧急事件,或使信件丢失。后来,有人骑马来传递信件,这种方法叫驿递。它的缺点是:如果有紧急事件,会动用大量的人力,劳民伤财。发展到后来,邮信靠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传输,可是,一封书信需要在路上走个十天八天才能到,极不方便。电报虽然比较快,但也非常昂贵,拍一封电报要花很多钱的,除非有急事儿,否则是不会用的。并且,人们为了节约金钱,在拍发电报时往往惜字如金,常常搞得收报人莫名其妙,百思不得其解。

  到80年代初,花费数千元装一部电话,以及昂贵的电话费,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可望不可及的。到了90年代,BP机也只是昙花一现,风光了一时,随着移动手机的出现,社会就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通讯时代。人们可以随身携带着它,随时随地都能够与别人通话,十分方便。移动手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及时性,非常受人们欢迎。到二十一世纪电话、手机已经普及到了千家万户,通信费用大大降低,人们之间的联系比以前方便多了。新概念手机,外形小巧玲珑、铃声悦耳动听,可以录音、拍照、摄像、上网、玩游戏、看电视…….简直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人们还可以坐在家里通过电脑网络进行聊天、视频,使得远在千里的人们能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也可以发E-,速度更快,哪怕隔着万水千山数秒钟就能收到,真是方便极了。手机和电脑这些现代化通讯设备,让人们的联系变得丰富多彩,贴近了亲情的和友情,把世界缩小了,成了地球村。

  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我们伟大的国家六十年的沧桑巨变,百姓的生活更好了。从通讯方式的变化上,让我们领略到了祖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相信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体会通讯的变化

  每天下午一放学,爸爸刚接上我,我就会迫不及待地拿起爸爸的手机给妈妈打电话,聊一聊当天学得新知识,说一说学校发生的新鲜事,有时候也会谈一谈我对一些事情的体会和看法……每次,我和妈妈都聊得特别开心,妈妈也会时不时地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每天这个时候,就成了我和妈妈最快乐的时候了。

  因为我家离学校比较远,每天早晨爸爸把我送到学校,中午我只能在奶奶家吃午饭,直到下午放学爸爸才能把我接回家。爸爸妈妈工作也很忙,尤其是妈妈,晚上经常要加班出报纸,常常是我都进入了梦乡,她还没有回到家。所以,每天一放学给妈妈打电话就成了我和妈妈一天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最重要的时候了。

  为此,妈妈时常感慨地说:“现在的通讯可真发达啊!记得我小时候,学校或家里有个什么事情,只能靠两条腿跑,不知要跑多少回跑多少路!哪像现在,一个电话就全OK了!”

  以前,妈妈和我们讲这些的时候,我似懂非懂,不很理解。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事情我也有了切身的体会,尤其是手机、电脑这些高科技的现代化玩意更是玩得十分在行。妈妈说,这在以前,是她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听说,最近3G手机也开始逐步普及了。我早想好了,到时一定让爸爸妈妈也买一个,这样我就可以和妈妈视频通话了。那才爽呢!

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通讯作文

  你有没有注意到,在大街上,车上,车站,公园,各种场所我们都可以看到有很多人拿着手机。有的用手机打电话,有的用手机发短信,有的用手机登qq,有的用手机看电视剧,还有的用手机玩微信。

  你可知道近十年通讯工具日新月异的变化。

  听妈妈说,在古代人们都是用马、鸟来传递信息的。

  在70、80年代时就开始用发电报的方式来传递信息。现在在偏远山区才会有,它速度快,信息单一文字。

  在90年代初人们用传呼机和邮政来传递信息,邮政在当时又贵又慢,而且准确度也是非常低。

  而随着时代的进展,90年代中就有了手机,但那种手机很像砖头,所以被人们称为“转头手机”。但那时的“转头手机”不是一般人能卖的,特别贵,要上万元,信号还不好。还很难看。90年代后手机进入老百姓家,但有些平穷的家庭依旧买不起手机。因为买一个手机都是他们两个月的工资了。

  现在通讯工具的变化我也感受到了。

  我长大以来就有了无线电话和有线电话。以前我跟外婆打电话要用座机去打外婆家的座机,还有时间限制,如果外婆比在家的话,就不行。而现在我有了自己的无线电话,外婆也有了自己的无线电话,这样外婆在哪里我都找得到外婆了。

  现在除了手机,网络也可以传递信息。

  以前我和外婆只能通过打电话来传递信息。而现在我们可以用qq里的视频聊天来传递信息,它既有语音功能,还有视频功能。

  我们现在的手机的外壳的形状变了,现在有小熊的形状,有孔雀的形状,有蛋糕的形状……手机的颜色也变了,有红色,有黄色,有蓝色,还有橙色……手机里有微信,有qq,有游戏,有照相机,还有录音机……现在的手机就好似一台小电脑了。

  随着科技的发达,我们现在可以用qq,“伊妹儿”,手机微信……来传递信息。

通讯的作文

  现在的科技发展可真快呀!特别是通讯工具真是日新月异。

  听妈妈说她小时候只有机关单位和邮局才有电话。老百姓打电话只能在邮局排队打。这还是在城里,农村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电话。人们之间联系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靠书信来往。远隔两地的亲人们饱受相思之苦。急事就只能拍电报,可偏僻点的地方一封电报十天半个月才收到那是常事。有时拍电报让接站,结果人都到了两三天了电报才到的事也不少见。

  后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公用电话亭,打电话基本上不用排队了。慢慢的电话开始走入普通百姓家。接着大街上又悄然出现了许多磁卡电话,打电话更方便了。

  这时第一批手机——“大哥大”问世了。它的个头很大,有点儿像电话的听筒,拿着它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打电话,那样子气派极了。只可惜太贵,只有少数大老板才用得起。可是也有老百姓用得起的高科技产品——传呼机。有事找人,只要他有传呼机,一个传呼就OK了。妈妈说当时有一个传呼机那也是相当神气的事。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越来越小巧;造价也越来越低;渐渐的得到了普及。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既方便又快捷。传呼机便渐渐的被淘汰出局。

  这两年通讯技术更是突飞猛进。新型手机层出不穷。手机除了通话这个基本功能外,还增加了录音、录像、拍照、定位和上网等等功能。人们不但可以语音聊天,而且可以手机视频了。更方便的是网上视频聊天,连电话费都省了。

  科技使人们远隔天涯却如同近在咫尺,人们再也不会被相思之苦所煎熬。听了妈妈讲的关于电话的发展变化,我才明白原来只是在二三十年前人们的生活与现在人们的生活就有这么大的差距。科技对改变人们的生活真是太重要了。我可得多看点儿书,争取将来也能发明点儿啥,到时候咱也威风威风。

如何写消息和通讯

  阳谷实验中学王成峰

  一、专题解析

  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它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因此,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成为消息的基本特征。

  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以报道的新闻体裁。

  二、知识结构图

  知识点一:标题

  知识点二:导语

  消息知识点三:主体

  通讯知识点四:背景结尾

  知识点五:通讯的标题、主题、结尾

  三、写作指导实例引领

  一)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一解析:标题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拟写得好,可以吸引读者;拟写得差,一篇好消息也会被埋没。可见标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消息的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消息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

  主题(又称主题、母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又称眉题、肩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副题(又称辅题、子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片断一:

  在1944年,日本攻入广西,局势相当紧张,而此时的国民党广西省主席黄旭初却借口要为他的母亲扫墓,携家带口仓皇出逃。当时各家新闻媒体纷纷就此做了报道。其中《新华日报》作的标题最绝——

  引题:桂林危机声中

  正题:黄旭初扫他妈的墓

  这“恐怕是‘国骂’用的最权威,最正义,最解恨的一次了吧”。

  知识点二解析:导语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要做到第一条,必须具备训练有素的分析能力;要做到第二条,则要有写作技巧。

  大多数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只有一个段落,但是由两个段落构成的导语也不少见。两个自然段构成的导语称为“复合导语”,它们一般是虚实相济,第一段虚写,造成悬念,吸引读者,第二段实写,抖开包袱,说明“何事”。导语是消息的开头部分,而不宜称为“消息的第一段”。

  片断二:

  《我校发明节隆重开幕》(导语)

  9月6日下午,以“梦想照进现实”为主题的我校发明节在风雨操场隆重开幕。校党委书记计卫舸、校长孙鹤旭共同开启发明节启动球。校领导桑秀国、张红保、宋景华、王锡朝、贾英民、张战英、赵江出席开幕式。校党委常委李晓华致开幕辞。

  知识点三解析:主体

  这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消息导语之后的部分称为主体,也有人称之为主干、正文。主体必须紧扣导语做文章,不能转向,这是主体写作的大原则。

  片断三:

  《我校发明节隆重开幕》(主体)

  李晓华在致辞中阐述了我校举办发明节的目的和意义。她指出,梦想是每一个人心底里最美好的东西,也是激励每一个人奋发有为的根本动力。希望同学们一要有人生的梦想,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立志为国奉献,把个人成长融入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之中;二要有学术的梦想,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自觉把学习作为最紧迫的任务,努力把研究作为毕生的追求,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搭乘着学术航船破浪前进;三要有创业的梦想,从现在起就树立创业意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做到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平台,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早日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开幕式上,我校2003届优秀毕业生、河北质康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总工程师武力作了发言,与大家分享了在校求学期间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经历,并鼓励在校生利用好学校提供的平台,积极参加科技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全面锻炼实践能力。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金牌获得者、我校文法学院2009级冯家峰同学就自己参加学校科技创新活动的经验和体会作了交流发言。

  知识点四解析:背景结尾

  新闻背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它方面的联系等。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

  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这些结尾写作与一般记叙文结尾的写作并无大的不同。

  新闻背景,指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交代新闻背景是消息写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消息,尤其是动态消息,往往是一事一报,如果不交代必要的背景,只孤立的反映事实,有时很难说明问题。一篇新闻作品的成功,一半取决于能否写出一个精彩的导语,另一半取决于新闻背景交代得是否充分,其安排穿插是否巧妙。新闻背景写作并无固定格式,“天女散花”,巧妙穿插,是背景写作的基本特点,笔锋所至,哪里需要背景出场助阵,背景便在哪里出现。

  消息的结尾有其特殊性,它的特点是以事实为结尾,事实讲到哪儿,消息就在哪儿结尾,嘎然而止,无需再加。消息主要是一种信息体裁,它以报道新的事件、新的经验与问题、传播新的信息为己任,读者阅读消息,主要目的也在于获取信息、了解时事,而不是为了欣赏文笔,因此,事实报告完毕,消息就可以结束了。

  片断四:

  我校发明节隆重开幕》(背景)

  本次发明节是我校继去年成功举办首届“学生节”之后的又一次以学生为主体的重大活动,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大力推进个性化教育的重要举措,旨在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展示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搭建大学生施展科技才华的舞台,促进学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交流。发明节为期23天,期间将组织举办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各项科技赛事展示、大学生科技竞技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启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据悉,发明节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四届年会部分活动也将在我校举行,使我校学生得以和全国知名学者近距离接触,聆听数场高水平科普报告,并与澳门高校代表团展开交流。

  《我校发明节隆重开幕》(结语)

  开幕式由校团委书记王晓凤主持。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和团委书记、辅导员、全体2012级新生、全体科技类社团学生参加了开幕式。

  知识点五解析:通讯的标题、主题、结尾

  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篇通讯稿若有一条新颖别致的标题,就能象磁石那样牢牢地吸引编辑和读者的注意力。因而,标题要提炼通讯事件的“精华”,把最吸引人的地方体现出来,同时要简洁。如果要写作比较长篇的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就要注意在文中按照事件叙述明晰的需要,适当加一些小的标题,以概括一个部分的内容,便于受众阅读。

  主体:顾名思义,就是通讯稿中主要部分,它作用不容忽视,首先要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者是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然后要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书写主体时候需要注意:主题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结尾,通讯稿中的最后一句或者最后一段话,它就是用来阐明通讯所述事实的意义,加深读者对通讯稿的理解、感受加深,从而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第一部分主要报道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名称、有的还可以写出活动背景或者还可以写出活动目的,第二部分也是通讯稿的主体内容,核心部分,主要报道了活动内容

  片断五:

  在交流中,严欣平校长介绍了重庆科技学院的发展历程、办学成果和特色优势,着重介绍了学校走应用型大学之路的改革思路,并对油田长期以来给予我校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希望通过此次走访进一步加强与油田的联系,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石油学院戚志林院长从学院概况、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四个方面向与会领导做了详细介绍,并表达了与油田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意愿。河南油田唐大鹏书记在讲话中,对严欣平校长一行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对学校近年来取得的辉煌成绩表示祝贺!他说,学校发展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干实事、干成事、干大事的魄力和风范。相信双方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将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陈祥副总师在讲话中重点介绍了油田开发建设和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情况。

  四、片段练习设计

  1、材料

  刘胡兰慷慨就义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7年3月广播)在山西文水县一个叫云周西村的村子里,上个月12日,有一个17岁的女共产党员刘胡兰,被阎锡山的军队杀害了。

  在当众审讯的时候,阎军问她:“是不是共产党员?”她说:“是!”阎军又问她:“为什么要参加共产党?”她回答:“共产党为老百姓做事。”阎军又问:“今后你还共产党办事?”她说:“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这时候阎军抬出了铡刀,在她面前铡死了七十多岁的老人杨桂子等几个人,又威胁她说:“只要今后不给八路军办事,就不杀你。”这位青年女英雄坚决地回答:“那是办不到的事!”阎军又问:“你真的愿意死?”英勇坚强的刘胡兰,从容地躺到铡刀下面,大声地说:“死有什么可怕?要杀就由你们吧,我再活17岁,也是这个样。”这位17岁的女英雄就慷慨就义了。

  全村的父老,都记下这血海深仇,他们决定立一块碑,来永远纪念这位人民的女儿。

  2、分组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这则消息的六要素是什么?请找出这则消息的导语部分。

  明确:这则消息的六要素是:

  时间1947年2月12日地点山西文水县云周村

  人物刘胡兰事件的起因阎军审讯刘胡兰

  事件的经过宁死不屈事件的结果慷慨就义

  这则消息的导语是文章开头的第一段

  (2)这则消息的标题有什么特点?明确:概括了这则新闻的主要事实

  (3)本消息的主体部分是以什么方式报道的?有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任务的对话来报道事实,这样写更能体现事件的真实性。

  (4)这则消息的来源是哪里?明确: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五、习作设计

  1、前面,我们已经讨论学习了“消息”的写法,请同学们根据下面所出示的内容,写一则消息。

  (1)从报纸上收集一则新闻,并分别标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2)就八年级的课外朗诵活动,写一则消息。

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一)消息的特点

  消息主要告诉人们发生什么事情(包括新的情况、经验、问题等),往往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详细的经过和情节,是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消息按事实性质分类,可分为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按报道内容分,可以分为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人物新闻和政治新闻;按写作特点分,可分为特写式消息、目击新闻、解释性报道和背景报道;按篇幅长短分,可分为简讯、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按写作形式分,可以分为动态消息、经验性消息、综合消息和述评性消息;其他的消息形式还有公报式消息,答记者问等。

  消息体裁的特征:

  1)比较短,多为几百字,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

  2)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听众、观众);

  3)叙事朴实,实在,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

  4)时间性强,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

  5)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而且多为概括的叙述,但不能概念化。

  6)结构严密,层次分明。一般是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最前面,然后再写次要的,更次要的;也可以依照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顺序来写,但要突出主要部分。

  7)交代必要的背景。写清楚被报道事物的历史背景,事件发生、发展、变化的环境,条件以及与其它事物的联系。目的是通过比较、衬托,更鲜明的阐述事物的意义。

  我们在写作过程中,经验性消息实用价值比较大。经验性消息是反映某地区或某单位在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中,所取得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及其显著效果的一种新闻体裁。它是典型报道的一种,用以推动全局,指导工作。

  (二)通讯的特点

  通讯也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比较详尽的生动报道。它不仅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事,而且交待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的环境气氛。

  通讯常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等。工作通讯是反映并指导实际工作的一种通讯,它通过事实的报道,分析当前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提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去推动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理论色彩。

  我们用得较多的是工作通讯,但目前,我们的工作通讯写得格式较死板,程式化太强,有必要注意切入角度,写得更鲜活。

  通讯的体裁特征:

  1)容量大,范围广,取材比较全面、完整;

  2)展开情节,情景交融,还讲求结构的变化;

  3)对事实的表达多样化,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抒情或议论,富有感情色彩或理论色彩。与消息相比较,通讯的描写偏多。

  4)比起消息,通讯的文字篇幅稍为长一点,发稿时间也可以稍缓一些,但仍然要求尽可能短、快。

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1、在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

  从内容方面看,消息大多是一事一报,而且只报道新闻事件的大致情况,如果有细节也是非常少的。而通讯报道则可以是一人一事,也可以涉及众多的人物和事件。同时,通讯十分重视细节的刻画,在一篇通讯中往往有大量的细节。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

  形式,一般是指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达方式。

  从结构上看,消息是一种程式化的文体,都有常用的模式。消息写作,很大程度上是按着固定的模式进行操作,创造性只体现在一些局部的地方。通讯则不然,它的写作跟一般的记叙文相似,没有固定的格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

  另外,消息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也都有一定的程式性,在表达方面,消息主要用叙述,别的表达方式很少。在语言上,消息运用词语的直接含义,显得简洁朴素,循规蹈矩。而通讯表达方式丰富多样,语言常有新颖独特的创造性运用,显得溢光流彩摇曳多姿。

  3、在写作技巧上,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样。

  这里所说的写作技巧,含义较广,包括虚实相衬、对比烘托、铺垫弄引、设置悬念、欲擒故纵、欲露先藏、欲扬先抑等多种表现手法,也包括比喻、对偶、排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这些手法,消息也是要运用的。但是,由于消息简洁朴实的文体本性所限制,消息对这些手法只在合适时偶尔一用。通讯则不然,为了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生动性,它常常使用以上多种写作技巧。比如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就有如下一段描写:

  ……孔繁森离开拉萨两天后,进入阿里地区措勤县境。藏北大草原那雄浑、壮美的景色展现在他面前:远方,绵延起伏的雪山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壮丽,广袤无垠的草原一直伸展到遥远的天际。近旁,一座座用石块垒成的玛尼堆披挂着祈祷吉祥的五彩经幡,一堆堆高寒地带特有的红柳丛在阳光下像火一样耀眼。天空,时而白云朵朵,时而乌云密布;原野,时而大雪纷飞,时而风沙弥漫……

  这段文字中有虚实、有以比、有比喻、有对偶、有夸张……作者就是运用这些手法,使新闻也具有了艺术的品性。

  4、在风格上,消息朴实,通讯富有文采。

  手法的不同自然会造成风格的不同。消息一般没有文学性,朴素实用。通讯则有比较强的文字性,生动活泼而富有文采。在一期报纸上,两种文体相互映衬和补充,使新闻媒体更加完美。

  5、时效上,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

  虽然有消息、通讯同时发表的情况,但一般来说,通讯的时效性是赶不上消息的,因为消息内容简略,篇幅短小,采访快,写稿快。有时事发几分钟,甚至不到一分钟,媒体就开始进行消息报道。而通讯有大量的细节,篇幅一般比较长,采访需要比较详细,写稿时间也要长一些。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英雄联盟经典语录

有趣的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