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河的作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黄河之旅

  正月十五,我和爸爸去了黄河边儿。我们沿着岸边走,看到了好多人在放风筝,飞得很高。到了石头滩上,我又玩儿了一会儿打水漂儿,我和爸爸就往回走。

  走了一小段路,我和爸爸就看到了沿着黄河边的栈道入口,我俩就走下去。由于修了北滨河路,修了防护栏,人们已经不能与黄河亲近了,只能远远地望着它。现在隔一段距离,就修一个栈道入口,这样就充分利用了黄河与防护栏之间的浅滩湿地,为人们提供了一处绝佳的运动休闲的去处。

  从七里河黄河桥到银滩大桥这段栈道是新修的,我去年来时还没有。栈道弯弯曲曲地在芦苇荡中穿梭着,像铺往神秘远方的红色通道。虽然是在冬季,有一些荒凉,但人们常说,人就是有思想的芦苇,我看它们就是黄河边上的守护神。

  这里风景优美,走在上面让人感觉心旷神怡,呼吸舒畅。走了一段,我们看见一个牌子,原来是运动量的记录,后面我们又看见了几个这样的牌子。比如说牌子上写着:你已步行了2800米,消耗了大约126千卡热量,你最棒了,加油!还有一些牌子上写着一些国学精粹,比如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每走到一个出入口旁,都有干净的长凳,我和爸爸就会稍作休息,然后继续出发。又走了一段路,周围响起了美妙的音乐,这是从哪来的呢?我环视周围,原来护栏上有一个音响,播放着萨克斯曲《回家》。我和爸爸边走边欣赏美妙的音乐,心情十分舒畅。

  黄河边儿上的栈道,我还要时常光顾你,到了春暖花开的日子,栈道两边满满都是绿树红花和随风摇曳的芦苇,那时的你,一定更美!

关于黄河的作文

情在黄河

  她是一位任劳任怨的慈母,有着九转的博大胸怀,永不停息千百年来教我们唱那奉献的歌谣。历史沧桑而变,但那奉献的心依旧炽热。是那种无私给了我善良的心,夹岸而过,将生命的歌传向黄土高坡,日日夜夜输送甘露,无论烈阳相伴,明月相依,她的血脉总在大山中涌动,平原之上隽永,渗入干裂的大地,让干枯在一片绿色中死亡,缔造出最美的生灵。

  他是一位勇敢的青年,壶口瀑布倾泻直下,毫不犹豫,巨浪滔天荡气回肠,激人奋起;面对百丈深渊,发出来自灵魂深处的咆哮,勇猛一跳;面对褐石岩阻,也只是微微一笑,全力以赴奋身而起,激起惊心动魄的水花飞溅,白雾冲天而起,头也没回地走了,走得是那样的潇洒,似乎是在阐释勇敢的真谛。挑战是黄河的最爱,每当挑战成功,永远是晚霞向他送去醉人的火红,那是勇敢者的精神,无阻的心总是闪亮着感人的一幕,千山万岭云雾缭绕,纵横江河如此多娇,路途艰难,只是一瞬间。最后是一片海阔天空,永远的自由天堂,他完成了自己的理想。

  是那精彩给了我绚烂,那浑黄的水是它的个性,探寻独立的自我,不追求湖的碧绿,不与海的蔚蓝相比,一个人的精彩空间,浑黄的醇厚。那浓浓的情载满了理想,带着遥远的祝福,将雪山的书信传送,载爱与情去那远方。似乎告诉了我情感是人类生存的动力,是人间弥足珍贵的东西。

  他的精彩让我感动,他诠释生命的内含,充满无私,广施恩惠,许诺一切,为精彩生命而付出所有;充满万丈豪情,向困难咆哮,向挫折发出挑战,为自己的理想不惜粉身碎骨;拥有绚烂多彩,精彩闪烁。

赞黄河

  黄河,咆哮,奔涌,跳动着永恒的心律,唱着不知疲倦的歌。黄河永不苍老。苍老的只是秦砖汉瓦兵马俑。黄河的心律,永远激越,永远凝重。那是傲岸的盘古的心律呀!他蔑视时空的混沌,蔑视天地的昏暗,他用擎天巨臂劈开了黑暗,于是世界有了太阳,有了黄皮肤黑眼睛的龙种。

  黄河浩荡,峰回路转,滚滚滔滔,一泻千里。面对“蓝色文明”的威胁,我们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风骨,我们有安塞腰鼓震九州的激越。“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亚细亚文明“不会消亡,黄河儿女不会被开除球籍”。我们要再创造一个“黄河文明”,与“蓝色文明”媲美,让世界瞩目、震惊! 黄河汹涌,九曲十八弯,曲曲折折,一往直前。任它“山重水复”,定会“柳暗花明”。当年,轩辕统一各部落,历尽艰辛;精卫衔石填海,“人间正道是沧桑”;愚公挖土移山,“天堑变通途”。夸父逐日时喝过黄河水,他抛下的手杖变成了桃林。啊,这犷悍倔强的中国龙啊!这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魂啊!今天的“夸父”追逐太阳,谁能说是可望而不可即呢?谁能说是“望日兴叹”呢?谁能说留不下新的“桃林”呢? 黄土高坡上曾挂着十个太阳,黄河的咆哮声便咆哮出绵绵的太阳雨。太阳雨中站起来一个雄纠纠的巨神后羿。是他,射下了那多余的九日。于是,“斜阳照虚落,穷巷牛羊归。”“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黄河的子孙是勇敢的后羿的后裔。当年,十个太阳都没有使黄河干涸;而今,什“"制裁”、“颠覆”能奈我何! 黄河两岸,而今“旧貌换新颜”。 奔涌吧,黄河!怒吼吧,中国龙!让我们的脉膊永远与盘古、后羿一起跳动,让我们的追求永远和精卫、夸父一样高远!

  中华大地上将重写一部崭新的黄河史,黄河儿女将重唱一曲高亢的华夏歌!

赞美黄河

  黄河,一个孕育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母亲河。我虽无缘领教它的峰回路转,它的豪迈气势,和它的一泻千里,但在我的心中却一直没有忘记勾勒它那经久不衰,伟大雄浑的形象……

  看啊!黄河波涛滚滚,浩浩荡荡,犹如一条巨龙横在中原大地上。“黄河之水天上来”,你们瞧,那黄色的水雾,此水真是只应天上有啊。再看看那茫茫水雾中辽阔的黄河又多么地像一卷巨幅画轴伸向远方、连接蓝天呢?浪花四溅,河水像沸腾了一般,无处不是泡沫和浪花。

  黄河的巨流从宽阔的河床缓缓地聚拢,骤然间水势迅猛,坠入一道狭窄的深不可测的石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黄河就这样一直不停地向各方奔涌着。它两岸的苍山夹峙,险峻陡峭,堤坡上青草覆盖,河堤两侧林带苍翠,多么另人神往啊……

  让我们再瞅瞅黄河的壶口周围,小溪淙淙潺潺地流淌着,流淌着……而真正的壶口瀑布呢,如同仙人轻托着一壶黄水倾天而倒,那巨浪,摆动着、翻滚着,并猛烈地冲击着周围的石壁;如同利剑震动着黄色刀锋劈开河床,那巨浪,狂跳着、颠动着,并快速地掀起了遮目的黄尘。那拥有着泥土芳香的水雾,让人感觉似乎置身于梦幻的境界……

  我们领先世界的文明是因为有它,我们东方古国的美称是因为它,我们永不退缩的精神也是因为它!黄河没有愧对文人墨客用精妙绝伦,豪迈壮观的语句来形容它,因为它,一条伟大的河流,一位坚强的母亲,不仅孕育出了一个不屈的民族,还造就了一群永不言弃的人们——中国人!我们将带着它那雄姿和气魄把中华民族的精神传向四方!

黄河作文

  站黄河边,望着滔滔巨浪,自己仿佛立刻变为一朵浪花,魂魄融入黄河的肌体之中。此时,细细品味黄河,它那如巨龙般的躯体拱成的“几”字形的脊梁,仿佛正向人们昭示着黄河的博大与精深。

  那千百年来涌流不息的巨浪滋养了无数的黎民百姓,也滋养了中华民族震惊世界的东方文化。那滔滔的河水,茫茫的雾霭,粗犷的号子,既是历史的写照,又是心灵的回应。站黄河的中流砥柱上,浩浩河风吹过,我仿佛被黄河托起,于是,任何困苦、任何烦恼都被抛向山谷。

  逝者如斯夫!昔日的一切已经作古,只有滚滚的黄河依然激浪千重,汹涌奔腾。时空更迭,流年奔逝,黄河岁月的嬗变中匆匆奔流,它跨越了多少沟沟坎坎,终于走进了一个星火四射的梦境。发电站星罗棋布,两岸绿树成荫房成行,到处五谷丰登,欢歌笑语。惟一不变的,是黄河那一泻千里、势不可挡的气势,是黄河那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的信念,这就是中华民族亘古绝世、生生不息的铁脊梁——国之魂!

  第一次知道黄河是“风吼,马叫,黄河咆哮……”的庄严歌声里,从那以后,心中便升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激情。从此,便有一条黄龙心中奔腾不息。

  带着寻根的意识,我后来逐渐认识了黄河。它从巴颜喀拉山北麓皑皑雪山中发源,流经黄土高原,绕过99道弯,最终归入蔚蓝宁静的渤海湾。它蕴藏母亲河几千年来不息的信念,用深沉凝重的黄色乳汁哺育了一个坚忍不屈的民族,孕育了世界引以为自豪的华夏文明。几度夕阳红,几经雷雨电,古老的黄河啊,记录了中华民族血泪斑斑的历史,目睹了中华儿女怒吼奔腾、不屈不挠的铮铮铁骨。

  今天,它继续见证着新中国与改革开放的新生活,记录着这片古老土地的巨大变化与曲折坎坷。

  站它的岸边,心潮激荡,一个信念心头升起:我们一定要使黄河看到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使黄河趋利避害,以更加崭新的容颜,神州大地上奔腾、放歌。

夕阳下的黄河

  昏时分,我们驾车来到黄河岸边,夕阳缓缓下落,映照出的黄河格外的优美。

  黄河的气魄是相当的壮阔,但它不单单是像古人所说的那样:“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它还有寂静唯美的一面。

  傍晚降临,游人自然稀少,使空气流动着幽静的气氛,一阵微风吹过,原本像一条丝带的水面瞬间起了皱纹,倒映着即将掉落的夕阳,好一幅“黄河落日画”。

  夕阳落下,一片漆黑,微微的灯光,洒在了黄河之上,柳叶似的月儿,徐徐升起,被黄河“打”得支离破碎。

  月色逐渐地朦胧起来,黄河大桥上面的灯光亮了起来,照出了黄河,也照出了两岸的柳林,它们自信的随着微微清风逐渐飘荡,时不时送出一片柳叶,飘到了黄河的水面上,飘到了人们的面前。

  在我心中,黄河是完美的,因为它两岸绿树成阴,花儿四季不绝,它惊淘澎湃,涌向大海,过流之处,无不给两岸人民带来无尽的福音。

  现在的黄河对人们有着出奇的作用:发电站有效的利用黄河之水发电,旅游业也在茁壮发展,让黄河更好的造福于人类,这样经济发展,商业繁荣。

  黄河,在我心中是那么的神圣;黄河,是那么的美丽丰饶!

啊!黄河

  听那震耳欲聋的涛声,是谁在咆哮?看那波涛汹涌的壮丽景色,是谁在展示它优美的身姿?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它波涛汹涌,一泻万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它谱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在千万年的岁月里,黄河两岸的群山峻岭,千沟百壑里的大量石头被入黄的河流携带而进入黄河,然后在九曲黄河奔腾咆哮的力度和野性的长年剥蚀,冲刷,洗磨,流送及多种物理化学作用下,造就成大量寓意深刻,引人入胜的图案石和造型石。这些惟妙惟肖的黄河石蕴涵了华夏文明的深厚积淀,集天地之灵气,聚万物之精华,真是天然瑰宝出黄河,造化钟神秀,非黄河莫属,怎能不让人惊诧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和无穷魅力

  黄河从横空出世的莽莽天际,从浩瀚的大西北,神秘的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漠漠荒原,一路北上南下,奔入东海。她带来了无边无垠的久远和深沉;带来了空灵迷茫的大漠孤烟和苍茫空旷;带来了诗情画意般长河落日的朦胧;带来的磅礴大气的茫茫九派;;带来了秦砖汉瓦的质朴……而这一切,都在黄河奇石上体现了出来,这种文化绵延数千里,历经数千年。黄河不但孕育了黄皮肤的中华儿女,而且也孕育了千姿百态的黄河奇石,令人叹为观止。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它以一往无前的气概,和千回百折中积蓄起来的力量,冲出潼关,勇决三门,劈开中原大地,将九曲黄流人大海。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一手创造了中华民族,我们都是黄河的传人,黄河——人类的母亲河,是哺育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河!她博大的胸怀及她善良的品质,是亿万中华儿女力量的源泉,黄河是祖国的作风:永不低头折节,顽强拼搏的气魄!是中华民族拼搏的象征。

倾听黄河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过往的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往事如烟,如云,挥之不去是黄河亘古的怒吼和咆哮。

  眼前是涌起滔滔大浪的壶口瀑布,这是黄河的灵魂。黄色的巨浪被掀起万丈高,我的心也随之澎湃。浪是黄色的,皮肤是黄色的,血管里流淌着的也是黄色的血液。黄河在回想历史,人也在回顾历史。

  辽阔的草原上,一辆华丽的车驶过,周身的侍从个个体格健壮,不似汉人,车中端坐着一位美丽的公主,沉静的面容上带着淡淡的忧伤。她是文成公主。她受她的父皇,不,是整个大唐之托,带着人民对和平与文明的期盼,与松赞干布和亲,去一个不毛之地,一个荒蛮的地方。向东望,那是长安的方向,那里有豪华的宫殿,亲切的母后和仁慈的父皇,而西去的路上,走这么久了,没有一处烟火,几天前还生活在长安,享受着快乐的皇宫生活,而今却要在这么荒凉的地方安家,还要开化这里半开化的臣民。不知过了多久,文成公主撩起遮挡着的帘幕。啊!多么美啊,满眼是活泼的翠绿色,热情的高原居民向朝圣一样向她跪拜,献上美味的羊肉和甜美的青稞酒。原来,这片美丽的地方就是她要生活一辈子的家。远远地,她看到这里人民的生活是简朴的,深切的,她感到了纯朴的人民对文明的渴望。她仰望东方,紧蹙的眉头舒展开了,她下定决心,要将毕生的精力和爱倾撒在这片土地上,为大唐,为吐蕃做出一番贡献。她带着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微笑,阔步走进了吐蕃,走进了高原。远在千里之外的黄河在唱歌,为中华的巾帼儿女高唱一曲赞歌。

  1937年,日本帝国侵略军打开了入侵中华的门户,四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华危机四伏,中华危在旦夕,中华狼烟四起。黄河在怒吼,黄河在咆哮,黄河在流泪。一个个儿女在侵略者的铁蹄下惨遭蹂躏,一处处文化遭到掠夺,黄河愤怒了,她用世纪的最强音,唤醒那些醉生梦死的偷生者,举起反侵略的大旗。黄河在黑暗中咆哮,吼出了不怕牺牲的中华儿女,吼出了社会主义胜利的曙光。

  2001年,当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高声宣布“china,中国!”这一刻时,中华无数儿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黄河也流泪了,那是自豪的泪水。是啊,多少年,多少年的等待,终于等来了这一刻。黄河,你呼喊吧,咆哮吧,让牺牲在战场上的英雄们听到,中华站起来啦!

  历史不顾一切,依然向前;黄河不顾伤痛,依旧咆哮;社会主义祖国没有因为历史的屈辱而放弃,依旧飞速发展。黄河,这条流淌着千万中华儿女血液的母亲河,在胜利的咆哮着,“中华必昌!”这是黄河胜利的呼喊,是千万中华儿女的心声。

  站在黄河边,倾听着……

保护黄河

  她似是一位母亲,背负起整个民族的重担。

  在我心中,母亲用她的惊涛骇浪逐流婉转,激励着我,关怀着我。

  在我心中,黄河有灿烂的文化。

  中华五千年文明,都从她这儿发源。

  那“华夏民族”的命名,那“炎黄子孙”的由来,那“仓颉造字”的、“嫘祖育蚕”“神农尝百草”的传说,那“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的开凿,那“牧野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的烟火……都在她身边一一演播,她的双手,牵着中华民族的喜怒哀乐。

  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以豪情万丈的诗句赞颂她。

  有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的肃穆,有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魄势,还有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森然。

  这一句句,都令我心潮澎湃。

  黄河,以她那甘甜的乳汁,滋润着广阔的黄土地,养育着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

  她从青藏高原走来,足迹遍布了九个省区。

  她全长5464公里,用那强而有力的臂膀,守护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龙的传人。

  这条横跨古今的河,这条百折不挠的河,这条令人敬畏的河,这条充满艰辛的河!黄河,她以不朽的流淌,成为中华大地的大动脉!

  黄河母亲,让我敬佩,让我感动,让我知道什么叫做责任。

  黄河母亲,带着希望,带着祝福,带着腾飞的信念,我开始奔腾,全华夏子孙开始辉煌的征程,重唱一首高昂的华夏之歌,重绘一幅壮丽的东方之画!

  啊,心中的黄河!

  什么时候我能亲眼目睹你雄伟的身姿!什么时候,我能我接受你慈爱的洗礼!

我爱黄河

  “世界上什么东西都可以藐视,唯有黄河不能藐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开垦耕种,建家立园,繁衍生息,是黄河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自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祁连山,西秦岭等古老山脉涌出,容纳百川,奔流而下。她从天际滚滚而来,挟万钧之力,势不可挡,浩浩荡荡,一泻千里,啸经数省,逶迤入海。《全唐诗》里周偾说的好:“背云冲石出深山,浅碧冷冷一带寒。不独有声流出此,会归江海助波澜。”

  在千万年的岁月里,黄河两岸的群山峻岭,千沟百壑里的大量石头被入黄的河流携带而进入黄河,然后在九曲黄河奔腾咆哮的力度和野性的长年剥蚀,冲刷,洗磨,流送及多种物理化学作用下,造就成大量寓意深刻,引人入胜的图案石和造型石。这些惟妙惟肖的黄河石蕴涵了华夏文明的深厚积淀,集天地之灵气,聚万物之精华,真是天然瑰宝出黄河,造化钟神秀,非黄河莫属,怎能不让人惊诧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和无穷魅力。

  黄河从横空出世的莽莽天际,从浩瀚的大西北,神秘的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漠漠荒原,一路北上南下,奔入东海。她带来了无边无垠的久远和深沉;带来了空灵迷茫的大漠孤烟和苍茫空旷;带来了诗情画意般长河落日的朦胧;带来的磅礴大气的茫茫九派;带来了秦砖汉瓦的质朴……。而这一切,都在黄河奇石上体现了出来,这种文化绵延数千里,历经数千年。黄河不但孕育了黄皮肤的中华儿女,而且也孕育了千姿百态的黄河奇石,令人叹为观止。

  从广义上来讲,黄河两岸入黄河流所携石头形成的奇石统称黄河奇石,简称黄河石。由于沿黄各地的地质情况各不相同,故所形成的黄河奇石千姿百态,形态各异。习惯上认为:流经青海段的称河源石,流经甘肃,宁夏段的称兰州石,流经内蒙段的称清水石,流经河南段的称河洛石(也叫洛阳黄河石),再往东由于土质地理,故基本上不产奇石。在以上各段所产的奇石中,尤以兰州段和洛阳段的比较优秀。兰州段黄河接纳了洮河,大夏河,煌水和大通河等支流;洛阳段黄河接纳了洛河,伊河,汝河等支流。黄河石成因复杂,有火成岩,有沉积岩,也有一些变质岩;有石英砂岩,石英粉砂岩,花岗岩,砂砾岩,间有浅变质石英岩和沉积岩,又以铁染石英岩居多。这些石头经过复杂的构造变化,经流水冲打洗浸,终成具有东方人文文化内涵的精美奇石。它们花纹美丽,色彩斑斓,或石质坚硬细腻,古朴典雅;或玲珑细巧,阿娜多姿。色彩有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组合变化,天然生成,妙趣横生,含蓄幽雅,韵味深长,构图奔放,粗犷雄深,淋漓尽致。大者可立于庭堂,小者可置于几案,用任何华美的词语形容赞美黄河石都不为过。

  那些在各种地质及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千姿百态的造型石,类人象物,天然形成,令人遐想万千;那些由沉积岩,变质岩和一些火成岩形成的图案石,华美可人,它们的形成多由着色的化学元素或有机质在成岩时或成岩后作用,晕染于不同的岩石中而形成的花纹和图案,无奇不有。此外,沿黄河两岸还产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和矿物奇石,如洮河的海绵化石,洛阳的牡丹石也是产于偃师一带的石种,岩性为变斑状辉绿粉岩,酷似牡丹花,岩石基质主要由斜长石,角闪石及云母组成……

  所谓“袖里乾坤大,石中日月长”,“石小乾坤大,天然灵气多”。奇石赏玩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奇石并非无情物,它能把你带进亦真亦幻的奇石王国,带进梦幻般的宇宙天地。宇是空间,宙是时间,在空间和时间的结合体里,人类繁衍生息,建朝立都,探寻人生美的真谛。石头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九朝古都的洛阳,伏羲据黄河石“河图”,“洛书”画成了八卦(这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黄河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正如司马光所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世间多少事,都在笑谈中。

  我们可学先人经验,在赏玩黄河石的过程中,陶冶情操,使自己的思想得以升华。

  我有幸成为甘肃省,陕西省,洛阳市奇石协会的顾问,写下以上文字,以表心情。

  黄河共长天一色,奇石与大地共存。

  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高考零分作文

作文我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