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的特点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杜甫诗歌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杜甫诗的特点

杜甫诗

  教学目的

  1.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

  2.感受诗歌主旨思想。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了解历史人物,关注历史人物,思考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

  赏析诗歌,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对联,叫作“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同时,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了解王昭君,感受王昭君。

  二、《咏怀古迹》五首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熟悉语词,诵读并背诵诗歌

  1.注音

  万壑(hè)赴(fù)荆门明妃(fēi)朔(shuò)漠青冢(zhǒng)

  2.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3.解释词语

  ①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②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还有古迹之意。尚:还。

  ③一去:一旦,一经。指昭君一经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

  ④省”:读作shěng,教材作“曾经”解。关于“省”,注释纷纭,莫衷一是,有作“减”“少”解,也有作“略”“不”解。无论哪种解法,这句诗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

  ⑤“空”:徒然。

  ⑥“春风面”:通感手法,将视觉移于感觉,写昭君容颜之美丽。

  ⑦“环佩”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

  四、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并说说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

  明确:主旨落在"怨恨"二字,“一去”,是怨的开始,“独留”,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

  明确:这是是一首怀古诗(咏史诗),怀古伤己,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来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p#分页标题#e#

  五、赏析诗歌

  1.翻译

  群山万壑赴荆门,——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山,

  生长明妃尚有村。——这里遗留有生长明妃的香溪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一别汉宫便与北方荒漠连一起,

  独留青冢向黄昏。——最后只留下青冢向着漠漠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画工曾经辨识昭君美丽的面容,

  (却因一己私欲致使昭君嫁匈奴),

  环佩空归月夜魂。——只有死后魂灵徒然在月夜归来。

  千载琵琶作胡语,——千年以来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

  分明怨恨曲中论。——还分明倾诉着她内心的怨恨情。

  2.评点

  首联——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这里用一个“赴”字,就表达出群山奔赴的气势,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壮丽。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本来是用来烘托生长英雄的地方,诗人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的不同凡响。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评析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

  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

  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写昭君本人,形成生地和死地的对照。这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清人朱瀚《杜诗解意》)“黄昏”一词在这里,不仅是指时间,似乎更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漠漠无边的黄昏天幕。“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据传塞外草白,唯昭君墓上草色常青,故称“青冢”。“紫台”与“青冢”的色彩对照,“朔漠”与“黄昏”的意境渲染,营造出浓浓的悲凉萧瑟的氛围,透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轻轻两句,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和沉重之感,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

  颈联——由咏史转向了抒情与议论,揭示了昭君悲剧的根源: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造成了昭君抱恨天涯,葬身异域的悲苦命运。

  这两句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空归”一词,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寓诗人的同情。“月夜”二字则传神地渲染出魂归时凄凉清冷的环境气氛。“春风面”、“月夜魂”,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比照着写。一状姿容秀美,一写冷月孤魂。同一个昭君,昔如彼,今如此,讽意与同情隐于色彩不同的六字之中。两句因果相生,明暗相伴,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p#分页标题#e#

  当然,诗人写昭君,也是写自己。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尾联——正面写昭君的怨恨,点明全诗主旨。

  昭君虽死,其怨难平,千年以来,胡地琵琶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怨恨。“怨恨”,就是怨自己远嫁,恨汉元帝无知遇之恩。“千载”,则点出乐曲流传时间之长,以见昭君怨恨之深。此耳杜甫亦借琵琶之怨表明对朝廷的不满,杜甫的一生境遇与昭君相似,所以昭君的不幸,正是杜甫的不幸;昭君的怨,正是杜甫的怨。

  六、归纳主旨意蕴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诗歌的主旨实际上是咏古迹以感己怀。虽表面写昭君的“怨恨”,写昭君生于长江美域,殁于塞外荒漠,去国之怨,难以言表。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肃宗朝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就这,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琯,而触怒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无处不相似。显然作者在怀古伤己,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佩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深沉怨恨)

  主旨: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七、小结艺术技巧

  1.借古讽今,怀古伤己。

  2.对比鲜明,对仗工稳。

杜甫诗的特点

杜甫诗

  一个生在显赫的名门贵族,一个走到中国现实主义诗歌顶峰的人,谁曾想过他的一生却是流离失所,四处漂泊,贫困多病,客伴终生的。他优国优民而不优己,他悲悯百姓而无人悲己。一个影响着中国三千年文化的人,最终却贫死客船。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或许在自号时,他便已经明白自己一生老在四野。他青年时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后,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尔后,弃官西行,定居成都,晚年因生活所迫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出峡,漂泊于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悲悯属于时代的产物,鲁迅说,杜甫不是古人,他生活在我们堆里。悲悯属于人类的激素,我们每个人在没有被生活麻木时,都会萌生对人的悲悯,对“路有冻死骨”的悲悯,因为那冻死骨在活着时也曾悲悯过人类。

  他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时还悲悯着“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他在安史叛军俘获时还悲悯着“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他在自家“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时还悲悯着“东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杜甫的同情与悲悯,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的主线,因而他有了“诗圣”与“诗史”的并称。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真实地描写了的县吏、老妇等人的思想、感情,生动地反映了安史之乱时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

  《浣花旅地志》记曰:“杜甫寓蜀,每蚕熟,即与儿躬行而乞”,杜甫真的如记载中所说行过乞吗

  我们从杜甫的人生经历就可以看到,同时也可以从杜甫的诗中发现,杜甫行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杜甫被迫离开长安,流落到成都,一家人先是借住在浣花溪畔的一座古寺里,家里就揭不开锅了。杜甫这样记载过:“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杜甫碍于面子就给高适发出求援信:“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高适从百里之外背米来接济他,邻里又送他些小菜,使他免却了无米之炊的困苦。实际上自离开长安,杜甫就有意无意地过起了到处乞讨的日子。

  大爱无疆,就如同求得这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的寒士,胸襟是用爱承载的,爱能像野马一样在奔驰般拓展着自己的心胸。一个人可以像杜甫一样没有家财万贯,可以没有日日的欢欣,但却不能没有了爱,只要心中久存着爱,就有信念,就是一种巨大的财富。爱可以修行一种心境,可以修行一颗善心,可以让自己、让别人都俱欢颜。

杜甫山水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一、杜甫山水诗的思想内容

  杜甫的山水诗,早期作品很少,描绘了祖国名山洋溢着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描绘蜀中壮丽山水景色和风土人情,抒发其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情怀的山水诗,主要是在他寓居成都草堂时期。乾元二年底,杜甫携家人抵达成都,当时成都尚未遭战乱,保持着某种程度的稳定局面。第二年春天靠亲友的周济,诗人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营建了一座草堂,他算是暂时安居下来。虽然诗人当时全家生活很贫困,但今非昔比,生活环境变迁,比较安定,使他有可能细致地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创作出不少于以山水田园、自然景物为吟咏对象的清新隽永、恬静淡远的山水诗篇。如《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这是一首很成功的题画诗。(《南史・萧子良传》)附:“贲于扇上画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而读来不像用事,至于结尾语完全是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自己看画时的豪兴,对着王宰的山水图,回想自己年轻时游赏过的吴淞江水,竟想将画剪下,突出地表现了他对山水图的喜爱。又如《水槛遣心二首》其一:“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这首诗写诗人离开尘嚣的闲适心情。首联写草堂环境。此处离城郭很远,庭园开阔宽敞,旁无村落,因而诗人能极目远眺。中间四句写眺望所见景色。“澄江平少岸”,碧澄清澈的江水浩浩荡荡,似乎与江岸齐平了。这是写远景。“幽树晚多花”,草堂四周郁郁葱葱的树,在春日的傍晚,盛开着姹紫嫣红的花。这是写近景。“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为历代传颂的名句。鱼儿在蒙蒙细雨中不时出没于水面,燕子在微风吹拂下,在天空差池飞翻。叶梦得《石林诗话》云:“诗语忌过巧。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如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细雨着水面为沤(水泡),(按欢欣跳跃)。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胜,惟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句。”诗人细致描绘了微风细雨中鱼和燕子欢欣的动态,借以表达诗人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尾联以“城中十万户”与“此地两三家”对比,更显得这儿非常闲适幽静。

  除寓居草堂以外,杜甫在流寓东川梓州、阆州时也写下不少清新可爱的山水诗。如《泛江送客》、《上牛头诗》、《登牛头山亭子》、《野望》、《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等都是。

  二、杜甫山水诗的艺术特点

  第一,细致具体的描摹,注重写实和现实美

  杜甫的山水诗,注意于精细逼真的描摹与刻画,以再现蜀中山水千姿百态的自然形象。如写铁堂峡的阴森奇绝:“峡形藏堂隍,壁色立积铁。径摩穹苍蟠,石与厚地裂。”(《铁堂峡》)积草岭的高峻奇险:“连峰积长阴,白日递隐见。飕飕林响交,惨惨石状变。”(《积草岭》)龙门阁的凌空惊险:“危途中萦盘,仰望垂线缕。滑石欹谁凿,浮梁袅相柱。“(《龙门阁》)石柜阁的清幽秀丽:蜀道多早花,江间饶奇石。石柜层波上,临虚荡高壁。清晖回群鸥,暝色带远客。”(《石柜阁》)白沙渡的清旷:“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山清,沙白滩漫漫。”(《白沙渡》)水会渡的宏肆:“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这一幅幅的图画,摄取的都是蜀地山川实景,描绘又如此穷形尽相,峭刻生新。

  第二,选取山水中最鲜明、最富有地域色彩的部分概括描绘,于形象的画面中寄寓家国之思

  杜甫晚年寓居夔州时的山水诗,意象与意境独具一格,最能体现其沉郁悲凉的总体基调。这时杜甫是“弟妹萧条各何在,干弋衰谢两相催”(《九日》)。安史之乱、崔旰叛乱、回纥入侵又使国家濒于崩溃,国难家愁,百忧交集。所以此时的山水诗笼罩着沉重悲凉的气氛。如“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积。高风下木叶,永夜揽貂裘。”(《江上》)“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这些山水诗的意象多选择夔州特色的高山峡谷、长江大河、以抒发悲秋情怀。在富于地域色彩的自然风光中寄寓时世和人身之悲。在这些诗句中,诗人为我们描绘的是波浪滔天、风云匝地、秋意萧森的开阔画面,意象如急管繁弦,奔涌而来;诗句跌宕错落,跳动着急遽不宁的气韵;色调错暗苍茫,蕴涵着令人窒息的氛围。

  杜甫山水诗的时间顺序倒置、相距万里的空间同时出现的奇异现象,在艺术时空关系的新结构中竟然成为极合理的事实。宋人吴沆说:“杜诗句意,大抵皆远,一句在天,一句在地。如‘三分割据行筹策’,即一句在地,‘万古云霄一羽毛’,即一句在天……”如‘关塞极天惟鸟道’,即一句在天,‘江湖满地一渔翁’,即一句在地。”(《环溪诗话》)所谓“一句在天,一句在地”,正是这种艺术结构的最主要特征。

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

  韩愈称赞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然,自古至今,无人可抹灭杜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超然地位。杜诗不仅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蕴含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其“诗史”的称号当之无愧。因此,笔者每次看到杜诗之后心动之余,对其中杜诗的主要风格浅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何为沉郁顿挫——沉郁顿挫的涵义

  1、“沉郁顿挫”一词的由来

  “沉郁”一词最早出于钟嵘的《诗品序》“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明。”而沉郁顿挫显于杜甫《进雕赋表》:“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由此可见,“沉郁顿挫”也是杜甫对于自己诗风的看法之一,这也是被后人以“沉郁顿挫”评杜诗的原因之一。

  2、沉郁顿挫小解

  何为“沉郁顿挫”?一时间,众说纷纭:清人吴瞻泰《杜诗提要》云:“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而陈延焯说曰:“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象外……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匪独体格之高,亦见性情之厚。”(《白雨斋词括》卷一)……自古至今,一代代大家对于“沉郁顿挫”的看法举不胜举,各有见解。

  而笔者则偏于中规中矩的看法,如《辞海》中释义: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籍,语势有停顿转折。古人对于诗句锤炼大多比较严谨,杜甫于斟字酌词更是如此。在《进雕赋表》中以“沉郁顿挫”评价自己诗文风格每字皆是其心血所化。所谓“沉”,可见于语言厚重朴实,虽不张扬,但思想情感低沉到极致为扬而先抑;对于“郁”,可见于诗句表达的真挚含蓄,强烈的感情浓郁到极致而不发;而“顿”者,从字面上看指语句的停顿,而在杜诗中则不尽然,“顿”既有诗句表达之中的缓和之势,又有结构上的承上启下之用,其暗含搭建厬而薄发的间歇的过渡桥梁之意;至于“挫”字,虽有挫折转折之意,但有在杜诗之中又另有天地。凡“挫”者,必有语势之上的跌宕起伏,之中的曲折迂回,语调上的韵律变化等。综上所述,“沉郁顿挫”指情感的大地般的厚重,层层郁积之下浓郁的种种情感,暗含欲喷薄而发发火山之势,却又隐忍不发,一抑一扬,厚重缠绵,玄机隐现,迂回往复。

  3、杜诗风格一评——多种风格兼备,“沉郁顿挫”为主

  现世杜诗一千四百多首,风格多样,既有优美诗句,也有浪漫主义诗风诗文,但更多的是以“沉郁顿挫”为主,杜甫一生经历丰富多变,从“壮游”时期到客死旅船。每个时期的心绪和情志略有不同,由感而发的诗风必定不会单一。35岁之前的多年的游历生活,使其诗文充满他的豪情壮志,带上了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此时的《望岳》可为其代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正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的雄心壮志。正如诗所说:“七龄思即壮,开口吟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壮游》)。

  但杜甫大多作品都在35至59岁之间完成,而这一时期诗文又大多带有“沉郁顿挫”的风格。首先用“沉郁顿挫”形容杜诗风格的是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评》:“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自明清以来,众普遍以“沉郁顿挫”来形容杜诗风格,如清代词学家陈迁焯《白雨斋词括》:“如杜少陵之诗,包括万有,空诸倚傍,纵横博大,千变万化之中,却极沉郁顿挫,忠厚和平。此自子美所以横绝古今,无与无敌也……”;《四库全书·王士祯提要》:“律以杜甫之忠厚缠绵,沉郁顿挫。则有浮声切响之异矣。”清贺贻孙《诗筏》云:“子美诗中沉郁顿挫,皆出于屈、宋……”

  二、“沉郁顿挫”为何——杜甫“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缘由

  1、人生经历和其所在的特定历史背景,是其形成“沉郁顿挫”诗风的内在因素。

  杜甫的人生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杜甫一生可分为四大时期,特别是中后期的生活,事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生活经历上大致可分为:“壮游——失意——困苦——落魄”四个时期来形容。

  “壮游”时期(35岁以前),杜甫受祖辈福佑: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祖父审言是著名诗人,父闲曾为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因此,他的经济善较好,是他一生最快意的时期。诗人从小好学,“读书破万卷”、“群书万卷常暗诵”的刻苦学习,为其创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从十十岁起,他开始了十年以上的“壮游”。先南游吴越,后北游齐赵。游齐赵时,曾先后与苏源明、高适、李白等人结识。这丰富的情感经历,奠定了他诗文的丰富多彩、多种风格并存的局面。

  第一次比较大的失意是他在唐玄宗天宗五载(746)到达长安后第二年,参加考试,却被李林甫玩弄手段,下令不录一人,而后上表皇帝:“野无遗贤”,杜甫也因此不幸落第。天宝十载,唐玄宗接连举行三次盛典,杜甫写了三篇《大礼赋》,唐玄宗十分赞赏,却在宰相考试了他的文章后,再无音信。杜甫又一次未能如愿入仕。且恰逢其父在这几年逝世,他也断了最大的经济来源,生活日益拮据、窘迫,过上了“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艰苦生活。一腔热血报效国家,却恰被泼了一头冷水,封建社会与现实的强烈反差,对原来的豪情壮志、唯美情趣的诗风产生了猛烈冲击。此时诗文忆显“沉郁顿挫”的雏形。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就了杜甫现实主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咏怀》正是这段时期的佳作。

  困苦时期(45-48岁)也是杜甫陷贼与为官时期,这是“安史之乱”最剧烈的时期。国家岌岌可危,诗人杜甫曾经和人民一直逃难。在沦陷了的长安,他曾亲眼看到胡人的屠杀焚掠,和人民一直感受国亡家破的痛苦。这里他的“沉郁顿挫”风格几近大成,写出了《悲陈陶》、《哀江头》、《月夜》、《春望》、《羌村》、《北征》、《洗兵马》和“三吏”、“三别”等一系列传世名作。

  落魄时期,(49-59岁)也是杜甫,到处漂泊的时期,为第四时期。除六个月的幕府生活外,再无入仕的机会和想法。在严武逝世后,他到处漂泊、流离失所。这一时期,他生活大多困顿、举步维艰。55岁时又患风疾,病痛和生活的双重折磨,理想与仕途不得志常常刺痛这位老人的心。落魄的生活、种种不幸困扰诗人直至逝世。这一时期诗文更显“沉郁顿挫”,写下《蜀相》、《客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诸将五首》、《登岳阳楼》等抒怀名篇。

  纵观杜甫一生,青少年意气奋发到遭遇官场失意,中年仕途不得志而生活困顿,直到老年生活落魄、客死他乡。在现实中,杜甫的志向(忠君报国、济世忧民)受到了挫折,现实的无情与生活得不如意,让他情感深沉郁结,无法发泄,承以诗抒怀,以诗明志,以诗言情,体现在创作风格上即“沉郁顿挫”。

  2、独特的历史背景促成了“沉郁顿挫”的特色的定型

  杜甫一生正好生活在盛唐和中唐时期,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过渡时期,历经百年无战事的盛世,众到中年又遇“安史之乱”的战争。

  “安史之乱”(755-763)爆发后,打破了百余年的夹角,繁荣的盛世迷梦。人民流亡,君臣奔逃,兵荒马乱,烽火四起,社会开始了大动荡,现实诗人原本的理想以强烈的冲击。“安史之乱”中被困长安时的千头万绪、随难民逃亡凤翔之时的所见所闻,给诗人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他经受着帝国日渐衰败的打击。今昔对比,更让他深刻地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因此,希望破灭了,志向修正了,传动了豪迈、奔放,现出了“沉郁忧伤。他想挽救国家,拯救黎民,建功立业,而这一切双似乎都只是光景,只有以诗文表达自己的思绪,抒发自己的情感,正如他告诫自己的儿子一样“诗是吾家事”。

  无论盛世还是乱世,杜甫情感虽随时代而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他报国建功的思想。因此,他的诗虽沉郁而志不变,常有顿挫之感。

  三“沉郁顿挫”在杜甫诗中的表现

  1、音韵节奏的顿挫变化情感的传达除了文字本身,还有文字的声韵。杜甫在诗歌声律上颇下功夫,他是“文律早周旋”(《哭韦大夫之晋》),“遣辞必中律”(《桥陵诗》),“节渐于诗律细”(《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他追求诗律的目的,是希望能获得“思飘云物外,律中鬼神惊”(《赠郑谏仪》)的审美效应。他的追求和努力,使他在诗律上获得了极高的成就,并对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1)自由变化的声韵促成顿挫诗风。

  杜甫现在存诗一千四百余首,其中约有半数属于古体诗,半数属于近体诗。就古体诗而言,作者是通过韵律和节奏的变化实现其顿挫诗风的。

  在用韵上,杜甫注意到,韵是情感的音符,不同的音符能传达不同的情感,因此他能够做到随情选韵。当他的感情平和时,他选用中性的声韵,当他的情绪高昂时,他选取响亮的声韵,但大多时候,他选用的是抑郁的声韵。在声调中,中古时的平上去入,根据平声柔而长,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短而促的发音规律,上去入三声,尤其是后两声,适合传达沉郁压抑的情感,所以杜甫的不少诗是选用的入声韵,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哀江头》、《羌村》等;在韵部中,开口大,声音高平的韵,适合传达较为开朗的情绪,而开口小,声音低沉的韵则适合于传达忧愁的情怀,像支、微、鱼、齐、灰、豪、歌、尤、侵、覃之类,属于后者,而杜甫的诗韵,用此颇多,如《兵车行》、《石壕吏》、《潼关吏》、《无家别》等。

  在节奏上,作者善于通过字词多寡的变化和内部情感的调整传达抑扬变化的情绪。像他的杂言体歌行诗如《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醉时歌》类,是通过字句的多寡变化实现变化不拘的情感表达的,而《新婚别》、《垂老别》之类,则是通过调整诗歌内部情感实现顿挫诗风的,比如《新婚别》,是以一新婚女子的口吻来反映人民对战争的认识的。诗中女子的丈夫与自己“暮婚晨告别”,这是巨大的不幸,因为唐代法律规定,新婚不满一载者不从兵役,可以与新婚妻子相厮相守。不该分别而不得不分别。此一悲。新婚的女主人公尚未拜见公婆,以何身份面对世人?此又一悲。但不得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此又一悲。愿随君去,此情真也。惧兵气不扬,爱国心也。与君永望,情之坚也。诗中新婚女子的情感几复几变,转出无限波澜,“几乎一声一泪”(5),令人感慨万千。

  (2)在格律中求变化。杜甫诗有一半是格律诗。按照唐代格律诗的要求,除排律外,其它几种形式(五律、五绝、七律、七绝)都有严格的字数限制,且最长的七律也只五十六个字。在这样短的篇幅里,怎样才能实现顿挫变化的诗风呢?一是在诗意上追求句转句新,如他的《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第一句,写管弦的热闹,第二句烘托气氛,第三句似有疑惑,第四句便用反讽,句句出新意,“风华流丽,顿挫抑扬,虽太白少伯,无以过之。”(6)又如他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首联,引起,概括力较强,从昔闻引至今上;颔联,写景,通过感觉写洞庭湖的水流急速、烟波浩渺、吞吐日月,暗传出时局的动荡与不安;颈联,写自己,独处江湘,孤穷老病,伤感不已;尾联,写国家,戎马关山,战事未绝,令人伤痛。全诗只四十字,一句一意,一句一转,既含蕴深刻,又有“境随心转,意到笔随”(7)之妙。二是在格律上求变。

  杜甫的诗律,合于律者居多,是唐代格律诗的典范,但杜甫并不受格律的限制,他的律体诗多有创获,出现了不少律体变格。律诗的平仄规律原是读来自然流畅而逐渐定型的,但杜甫的一些作品打破了平仄规则,创为拗体,有意破坏平仄。因而他的有些诗读来并不流畅上口,但他的这种能律则律、当拗则拗的诗律使用法则,使他的作品在阅读时产生了奇崛涩滞的声律效果,恰到好处地传达了沉郁顿挫的情感。要而言之,杜甫的诗,无论在情感内涵方面,还是情感表达和声律使用方面,都实现着"沉郁顿挫"的诗风。他的诗,因为“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而成千古大家,辉炳万代。

杜甫诗歌的叙述艺术特点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以沉郁顿挫的浑厚诗风和历尽沧桑而痴心不改的执拗的爱国情怀,在人民心中树立起了一个忧国忧民的永远屹立的诗人形象。

  杜甫生于712年,于770年逝世,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杜氏家族“奉儒收官”的家风对杜甫的思想和创作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杜甫所生活的时代以及他的生平遭际。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并不是客观的叙事,用诗体去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独特的风格表达出作者的心情。杜甫诗歌的叙事艺术特别值得称赞。

  它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一、 杜甫的对祖国、人民、朋友等的情感决定了他的诗歌内容的广阔。

  1、 关注人民生活、同情人民疾苦,在诗歌中表达人民的愿望。

  杜甫的一生是逐渐走向民众,走向社会底层的一生。他的一声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与壮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童年时代,他七岁能诗,十四、五岁称誉时辈。二十时,开始壮游。这是他一生中最快意的时期。他这个时候的诗歌都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年轻诗人的心胸气魄,是杜甫成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基础。

  (2)困守长安时期(三十五岁到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因奸相李林甫操纵而落第。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知道天宝三十四载,才被任为右卫率府参军。安史之乱爆发,他的生活有开始转折了。诗人的理想都不到实现,这使他接近了现实,认识了社会,想人民迈出了第一步。写出了倾诉不平、揭露黑暗、同情人民疾苦的现实主义诗篇,如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此时,杜甫就有揭露开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的《兵车行》,指控唐王朝的穷兵黔武。再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经典名句.

  (3)陷贼与为官时期(四十四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困居长安九个月之久。战乱使杜甫走进流亡的队伍,统治阶级的生活骄奢,战乱中的人们呢疾苦,诗人报国之心的几遭挫败,使杜甫逐渐走向人民,深刻地认识了现实社会,他的诗歌从此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4)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战乱使他无法北上,只好辗转漂泊于湖北江陵、公安和湖南一带,最后在破船上病死,终年五十九岁。有《杜工部集》传世。

  2、 体现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感。

  安史之乱使唐王朝急剧衰落,叛军长驱直入,王朝政权一度摇摇欲坠。在杜甫的诗歌中非常关注国家的命运。他的诗歌念着国家的安危,同情着生民的疾苦,为历代士人所崇仰。

  3、 揭露社会腐败

  二、 杜甫的诗歌高度概括了生活,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憎。

  所描写的诗歌内容出于生活,多为诗人所见所感,体现当时人民的生活现状,读起来感到特别的真实。这种概括主要通过两种艺术手段进行操作。其一是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比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把尖锐的阶级矛盾集中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十个字里,使人触目惊心。其二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对某些事件作概括的介绍。诗歌中体现了对人民的关爱同情,对腐朽势力的痛诉,和友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杜甫有时以极平常的现象进行强烈的对比,从中揭示事物的本质。如《自京赴奉贤县咏怀五百字》。诗人有时又从个别中去反应一般,即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个别事件,反映社会中的本质。

  三、 对客观现实作真实、细腻的描写。

  如《北征》这首诗歌,在描述自己回家后见到贫困生活中子女的情况是,进行大段的工笔细描: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写衣着的破旧。如《垂老别》中老翁明知生离同死别,仍关心老妻的冷暖;老妻明知道老翁不会回来,但还要劝勉加餐。这种不顾自己的悲痛之念对方饥寒的心理描写,细致入微,读来感人。

  四、 杜甫借助语言的力量去体现杜甫诗歌的叙事性

  利用夸张、对比、反问等方法,以及运用对话和人物语言极具个性化(如《新婚别》新娘语带羞涩、备及吞吐,和新娘子的人物身份很是相符)增加诗歌叙事性,使其感染力增强。

  夸张的写法可在《新安吏》中的“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这句诗歌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对比的体现,如: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扰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生男”和“生女”相对比, “男尊女卑”观念反其道而用之,激起波澜,从比较中揭示出战争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

杜甫写过哪些诗和其特点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人。

  取材方面

  杜甫是社会派诗人,趋向现实主义,内容广泛,富时代性,取材于政治兴亡,社会动乱,战事徭役,饥饿贫穷和贫富悬殊。杜诗善于描写当时历史实况,反映唐代由盛转衰的现况,故有“诗史”之称。从安史之乱至入蜀之前,杜甫经历了大时代的动乱,写下大量的实录式写实名篇。其名篇中,特多写实之作,如名作《丽人行》,反映上层社会的奢淫。

  思想方面

  杜诗中有儒家思想,悲天悯人,忧国忧民,洋溢着仁民爱物的情怀和浓烈爱国主义色彩,有“诗圣”之誉。杜诗善用理智去仔细观察人生社会的实况,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人民的苦乐,有强烈政治意识,继承并发扬诗经、汉乐府民歌及建安文学的写实精神。

  手法方面

  杜诗善写人物对话和独白,选取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和事件来描写。杜诗也善于抒情,结合抒情和叙事,又结合抒情和写景,寄情于景。杜诗叙事注重客观描述,让故事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而少发议论。

  语言方面

  杜甫写作态度非常严肃,语言精炼,用字准确,形象生动,多姿多采,并善于运用民间口语。

  体裁方面

  杜甫作品众体兼善,五七言古体、律诗绝句,无所不工。他往往用不同的诗体,表达不同的内容,叙事多用较少格律限制,便于铺叙描写的古体诗,抒情则多用近体诗。

  杜甫大量创作七言律诗,作品内容广泛,技巧纯熟,注重声律对仗,格律严谨,语言锤炼,为历代典范之作,达到极高的成就,使七律创作臻于成熟。他又开创“即事名篇”的新乐府诗,描写社会的民生疾苦。

  风格方面

  杜诗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风格多样,丰富多姿,或雄浑奔放,或清新细腻,或沉郁悲凉、或辞藻富丽、或平易质朴、或通俗自然。杜诗融冶吸收前人艺术技巧,发展成一种独特的新风格。表达自己爱国的思想。

浅析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

  杜甫时常将一腔深情选择含蓄凝练的表达出来,先将感情蕴藉甚深甚浓,已蓄势待发之时,受儒家的“仁”的思想的影响,又将感情及时遏制住,转为婉转低回的表达,因此杜甫感情蕴藉浓郁而表达顿挫。

  一种审美风格的形成既有文化底蕴的传承的原因也有具体国家社会的环境因素和艺术家个人的因素相互作用的原因,由很多因素相互掺杂融合形成。杜甫诗歌中的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也是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受着以儒家传统文化内涵之核心的“仁”的价值观的影响,受着历经磨练的人生经历的影响,也受着忧国济世的抱负,善感的个人性格气质,崇尚壮美的审美理想和个人的创作态度的影响。一、杜甫深受儒家文化中“仁”的思想的影响,这是影响杜甫人生态度的最主要因素。儒家文化或称儒家哲学,它是一门关于处事态度的情感哲学,“仁”是它的核心,也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仁”是人之所以存在,之所以立足的依据,是人之所以是人的关键。这种对人的同情、关爱之情和对万事万物的悲悯情怀,体现在杜甫的诗作中,凝结成了典型的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这种风格在杜甫的诗歌中俯拾皆是,表现为一种深沉,浓郁,郁结,哀怨,郁愤的情绪,体现为忧患的精神,乐道的精神。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对出征在外的将士的关怀正是来自于杜甫对于百姓苍生的大爱。二、杜甫的诗歌风格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有关。杜甫经历了国家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亲历国家的富庶强大到后来的国民生灵涂炭。他个人的人生也经历了仕途的不得志和物质生活的由充盈到后来的穷困潦倒、寄人篱下这样一种坎坷。在他的诗歌中不仅有着个人不得志的郁结,而且更包含着对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注,对民族命运的焦虑,对国家前途的忧愁,因此他的诗歌体现了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强烈的民族意识。

  杜甫有着诗圣般的情怀,他心中饱含对天下万物都有着关爱和同情,天地万物都关乎生命关乎情感,都能引起对生命的感触和对时间的理解。在杜甫的诗中能得到浓郁的情感体验。通过对杜甫的沉郁风格内涵、形成原因、美学特征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杜甫的诗歌有着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和风格,沉郁顿挫是以儒家文化为思想内涵,以含蓄蕴藉为特点,是一种哀怨郁愤的情感体验,是由对人及世间万物的爱而生发出的醇美,壮美,含蓄凝练之美。

杜甫诗写作特点

  一、秋兴八首(其一)

  1、寓情于景,并使情与景的色调有所不同:

  这首诗既写出了景物的特点,又寓情于景。如第二联所写之景:浪涛汹涌,凌空直上,似乎天空也受到了浪涛的冲击;巫山风云,下及于地,仿佛与地下的阴气相接。写波涛,是由下而上,写云气,是由上而下,波浪滔天,云气匝地,秋日的萧森之气充塞着整个巫山巫峡之中。这里所写的景,即不是诗人耳闻目见之景的自然主义的描摹,而是渗透了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人在这里所写的景,显示了它们各自的内在精神,还具有诗人所赋予的某种性格。

  诗人写作这首诗,不仅使其情中有景,景中有情,而且还采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方法,使景和情有着不同的色彩。“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两句,描绘的是豪迈、宏阔的景象,“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表达的却是因忆“他日”、“心系故园”而生的愁,这虽然不能说是以乐景写哀情,但至少可以说是以豪迈、宏阔之景去写愁。这种景与情对比的反差越大则表达的愁也就越深沉、越浓郁。尽管情和景在色调上有所不同,但二者是和谐统一的。

  2、循环往复抒情方法的运用:

  诗人从眼前菊花盛开的夔州神驰于“故园”,由对“故园”的神驰到听见白帝城的暮砧声,又由于游子赶制寒衣的暮砧声而怀念“故园”。夔州-→长安-→夔州-→长安,正是通过这种循环往复的抒情方式,深刻地表现了诗人身在夔州心向长安的深沉感情。循环往复方法的运用,有助于强化抒情的力量,加强抒情的表达效果。

  3、对仗的运用: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除了讲究平仄押韵外,还讲究对仗。中间两联对仗。即“江间波浪兼天涌”对“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对“孤舟一系故园心”。而对仗的要求是平声对仄声,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词对数词,虚词对虚词。如平声方位名词“江间”对仄声方位名词“塞上”,仄声名词“泪”对平声名词“心”等。对仗能使诗句整齐优美,收到抑扬顿挫、和谐悦耳的表达效果。

  二、《咏怀古迹》(其三)

  对偶工整,对比反衬。如“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三、《登高》

  1、各联对仗,形式精雅:

  一般律诗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而这首诗却是各联都对仗,形式精雅,被古人推崇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

  2、风格悲壮:

  诗人在诗中写的是自己的悲情,却给人以超越时空的悲壮之感。这和诗人沉郁雄浑的风格是相一致的,景物描写显出了阔大的气势,也显出了诗人心胸的阔大。

杜甫的简介和其诗歌的特点

  一、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巩县(今属河南)。他出身于一个具有悠久传统的官僚世家,自十三世祖杜预以下,几乎每一代都有人出任不同的官职,所以杜甫自豪地称为“奉儒守官,未坠素业”(《进雕赋表》)。其母系为唐代士族中门第最高的清河崔氏。只是杜甫的父亲杜闲只做到奉天县令,这个家庭已呈衰落之象。

  家庭给予杜甫正统的儒家教养,和务必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雄心。所以,终其一生,高蹈出世的念头很少占据他的头脑。另外,唐代是重视诗歌的时代,而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正是武后朝中最著名的诗人,这更加深了杜甫对诗歌的兴趣。他曾很骄傲地对儿子说:“诗是吾家事。”(《宗武生日》)追求仕途事业和不朽的诗名,共同构成了杜甫的人生轨道。

  天宝后期,唐代社会虽维持着表面的繁盛,却已处处埋伏危机。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玄宗和他的边将们一意开拓疆土、穷兵黩武的政策,导致国力空虚、民生艰难,许多人无辜死亡;二是玄宗沉湎于享乐,李林甫、杨国忠等人擅权专政,阻塞言路,政治变得昏暗;三是为玄宗所宠信的安禄山身兼三节度使,手握雄兵,威胁到国家的统一。处在逆境中的人容易看到现实中的弊病,当一场大崩溃即将到来时,杜甫透过个人的不幸看到了国家的不幸,人民的不幸。天宝十一载(752),杜甫写下了他的名篇《兵车行》,以严肃的态度,真实地记录下人民被驱往战场送死的悲惨图景。这首诗标志了杜甫诗歌的转变。此后,他又写出《前出塞》九首,继续对灾难性的开边战争提出质疑;写出《丽人行》,揭露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亲族穷奢极欲的生活。而长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更把最高统治集团醉生梦死的情状与民间饥寒交迫的困境加以尖锐的对照,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概括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合理。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职的经历。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之对仕途的失望,他在乾元二年(759)丢弃了官职,进入在当时尚为安定富足的蜀中。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而他的诗歌创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达到了颠峰状态。

  《春望》、《月夜》、《悲陈陶》、《悲青坂》、《北征》、《羌村》以及“三吏”、“三别”等大量传世名篇,从诗人浸满忧患的笔下不绝涌出。

  到成都不久,杜甫依靠朋友的帮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后来,杜甫的故交严武出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与杜甫过从甚密,对他的生活也多有照顾。当严武第二次镇蜀时,并表荐杜甫担任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因此称他为“杜工部”)。杜甫是为了避乱谋食来到蜀中的。最初二年多时间,他闲居草堂,生活确实比较安逸,当时所写吟咏草堂周围自然景物的诗篇,也显出一种清新闲淡的韵致。但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很久。从全国来说,安史之乱虽于公元七六三年宣告结束,但唐王朝的瓦解之势并未因此而停止。外患方面,有吐蕃的严重侵扰,甚至攻入长安,迫使代宗仓皇出逃;内乱方面,则出现普遍的军阀割据或半割据状态,而政治的腐朽、官吏的横暴,也是有增无减。从蜀中地区来说,它既是吐蕃进攻的一个重点,也是容易发生军阀割据的地方。

  就在严武二次镇蜀的间隔时期,就曾发生一场严重的军事叛乱,杜甫因此一度逃离成都,携家流浪。一场暴烈的动荡转化为持续的衰乱,这使得杜甫对国家的前途更觉失望,他后期的诗歌,情绪甚至比安史之乱中更显得沉重。

  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蜀中重又发生大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凭依,他又带着全家老小,登上一条小船,过起流浪逃难的生活(或谓在严武去世前不久,杜甫因所任工部员外郎之职由虚衔转为实授,而离蜀赴长安)。最初的目的大概是要沿长江东下出川,路途中却因疾病和战乱等缘故,滞留了很久。先是在云安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在夔州居住了近两年。到五十七岁那年,终于乘舟出三峡,却仍是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水路上漂泊,最后于大历五年、五十九岁上,在耒阳附近客死旅舟。杜甫艰难漂泊的一生,在这里得到一个凄凉的结束。

  “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五首之一)的十一年,也是杜甫诗歌创作的重要时期,留下的作品有一千余首,占其《杜工部集》存诗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秋兴》、《诸将》、《咏怀古迹》、《旅夜书怀》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代表作。尤其以旅居夔州的二年为中心,杜甫的律诗创作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可以说是杜诗的第二次高峰。

  杜甫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他和李白交往的时间并不长,但当李白遭遇危险时,他却魂牵梦绕,再三写下《梦李白》、《天末怀李白》等感人至深的诗篇。他在夔州离开自己住过的一所房屋时,也不能忘记以前常来自己院中打枣为食的邻家老妇人,特意写了《又呈吴郎》诗,嘱托新主人对她应多加体谅。当然,更多的诗篇抒发了他对战乱中的国家和贫苦大众的强烈的忧念。只是,杜甫的情感,不像李白那样奔泄而出,而是受到理智的节制。这一性格特点,直接影响杜甫的诗歌创作,就是:杜甫更喜欢、更擅长在严格的形式中,以精心选择、反复锤炼的语言来抒发情感。

  二、乱离时世的悲歌

  杜甫早期作品留存数量很少。这些诗篇和时代的风气相一致,充满自信、带有英雄主义的倾向,而同杜甫自己后来的作品有明显区别。如《房兵曹胡马》以“所向无空阔”、“万里可横行”写马,《画鹰》以“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写鹰,都有不可一世之概。《望岳》诗起首“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气势宏大;结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于展望,令人感觉到诗人雄心勃勃的精神状态。随着杜甫渐渐深入到苦难的现实,他的诗也变得沉重起来。但早期诗歌那种气势壮阔的特点,仍然保留着。

  《兵车行》的创作标志着杜甫诗歌的转变。由此形成并基本上贯穿了杜甫此后一生诗歌创作在思想内容方面的主要特征有四点:严肃的写实精神;在忠诚于唐王朝和君主的前提下,对统治集团中的腐朽现象给予严厉的批判;对民生疾苦的深厚同情;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深沉忧念。

  《兵车行》的开头是一幅悲惨的图景:“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接着把批判的锋芒指向好大喜功的唐玄宗:“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诗中继续写到战争导致国内生产力的衰减:“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最后借想象为那些无辜的死者发出悲愤的哭喊:“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在唐诗中,如此严肃地正视现实、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的作品,以前还没有过。而在稍后写成的《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中,杜诗的批判精神又有进一步的发展。诗中既写到自己忠于王朝和君主的不可改移的天性——“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同时又对正在骊山行宫中肆意挥霍享乐的玄宗君臣提出责难:“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在这里,杜甫的笔已经触及统治者与人民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根本性对立。

  在杜甫的思想中,合理的政治应当表现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和谐:君主应当爱护人民,使之安居乐业,而人民则理所当然地应该忠诚和拥戴君主。然而事实上这仅是一种空想。他作为一个诚实的诗人严肃地面对现实时,不能不为此感到困苦。杜诗的名篇“三吏”、“三别”、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些诗作于乾元二年杜甫从华州去洛阳时。此前不久,唐军在邺城围攻安史叛军遭到大败,形势危急,唐军为了守住洛阳、潼关一线,在民间拼命抓丁,连未成年人和老人都不能幸免。杜甫以叙事诗的形式描述了他亲眼所见的悲惨情形。

  从这些典型的忧国忧民之作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杜甫。

  首先需要指出:“忧国”和“忧民”并不是很容易统一起来的事情。因为杜甫所忧念的“国”同李氏王朝的“皇纲”之存亡密不可分,这“国”首先是包括杜甫在内的统治阶级的国,统治阶级的成员依其地位高下从这个“国”中得到不等的利益;至于“民”尤其是贫困的劳动人民,即使他们的利益同这个王朝的存亡有一定关联,他们也主要是牺牲者而不是得利者。而安史之乱就其根本的性质来说,是一场企图改朝换代的军事叛乱。虽然安史集团的头领以汉化的胡族人为主,但民族矛盾的一面也不是主要的。可以说,普通民众是被争夺最高权力的两大集团推进了血火之中。那么杜甫又怎样来看待这个问题呢?先看他的《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泪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读到这里,我们感受到诗人对受难的人民的极其真实深切的悲悯之情。当他说出“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这样悲愤的话时,他指出了一个惨痛的事实:民众在这个世界上走到了绝路。沿着这个方向追问下去,会出现严重的问题:牺牲到最后的人民有无义务继续为大唐王朝作出牺牲?而诗人就在这危险关头收刹了他的笔,转到另外的方向: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所谓官军中劳役轻、官长爱惜士兵,并且似乎没有什么危险,这恐怕是杜甫自己都不能相信的。但他只能这样幻想,并以此安慰从军少年和他们的家人。而归根结蒂,他还是要求人民继续为唐王朝作出牺牲。还有《新婚别》,写一位结婚才一天的新娘送丈夫从军,诗中既写出她的悲哀:“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又以较多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女子“深明大义”的形象。她要丈夫“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又说自己不能跟随而去,因为“妇女在军中,兵气恐不扬。”我们不能说杜甫笔下的新娘不是真实的,但可以想象一定也有不愿自己的亲人走向“死地”的妇女。而之所以选择这一位新娘作为主人公,乃是从国家利益考虑。包括《垂老别》中那位“子孙征亡尽”而自己又被征去当兵的老人,他的遭遇可以说凄惨至极,诗人对他也确实充满同情,但在篇末,他还是让老人说出“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这样偏向豪壮的调子。

  总之,杜甫“忧国”,却不能因此而泯灭良知,回避眼见的事实①;他“忧民”,却又不能因此背弃唐王朝的根本利益,因此只能在尖锐的矛盾中寻找折衷的途径。而这种折衷又是很勉强的,这使诗中表现出的情绪显得非常痛苦。我们没有理由苛责杜甫,作为封建时代的诗人,能够如此严肃地正对现实,关怀人民,已是难能可贵。但在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在以后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他获得“诗圣”这样一个带有浓厚道德意味的尊称,也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

  ①如张巡、许远在安史之乱中为坚守睢阳,以人为食,死者数万,封建史家和正统文人对他们吃人这一点仍给予赞扬,这和杜诗的态度完全是另一回事。

  在杜甫晚年,由于形势越发不可收拾,自身的处境也日见窘迫,他对军阀、官僚的横暴,态度变得更为尖锐严峻。虽然像《兵车行》和“三吏”、“三别”那样细致描述的作品已经很少再有了,但以高度概括的诗歌语言所揭示的事实,却别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如《草堂》写蜀中军阀的叛乱和相互杀戮:“到今用钺地,风雨闻号呼。鬼妾与鬼马,色悲克尔娱。”——被杀者似乎仍在号哭,而他们的妻妾和马,都面带愁容供杀戮者取乐,这是一幅何等惨酷的图景!又如《三绝句》中写道官军的残暴: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时代的苦难被杜甫以焦虑和愤怒的心情一一记录在诗中。但是,他对现实有什么办法呢?他只能苦苦地告诫那些做官的朋友:“众寮宜洁白,万役但平均。”(《送陵州路使君赴任》)

  他只能期盼皇帝的贤明:“谁能叩君门,下令减征赋?”(《宿花石戍》)他只能浩叹:“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

  (《昼梦》)这些无奈的、固执的哀告,说出了受尽苦难的广大民众的心愿。

  杜甫不只是一个时代的观察者、记录者,他本身的遭遇是同时代的苦难纠结在一起的。人们从他的诗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位诚实的、富于正义感和同情心的诗人,如何辗转挣扎于漂泊的旅途,历经饥寒困危,备尝忧患。对于生活在动乱时代的人们,这一类诗格外具有感染力。如《月夜》,是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困居长安时所作,抒发了诗人对被战火阻隔的妻子的怀念: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当他逃至凤翔后,有了机会去鄜州探家时,又写出他的名篇《羌村三首》,录第一首: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诗中呈现一幅戏剧性的异常感人的场面。在那一场突发的大战乱中,家破人亡是寻常事情,骨肉重聚反而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了。杜甫以准确生动的语言,把他们一家人重新相见时,彼此如在梦中、亦惊亦悲亦喜的复杂心情清晰地呈现出来,可谓感人至深。千百年来,它不知引发了多少人内心的共鸣!

  正是因为个人的命运同时代的苦难纠结在一起,富于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的杜甫,常常从自身的遭遇联想到更多的人、更普遍的社会问题。如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中,他由幼子的因饥饿而夭折,想到自己的家庭毕竟还享有某些特权,那些地位低下的“失业徒”、“远戍卒”,又将如何挣扎下去呢?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他由自家茅屋被风雨吹破而致家人受寒冻,发出“安得广厦万千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祈愿。这种宽广的胸怀,是值得后人钦佩的。

  杜甫的诗歌自古以来就有“诗史”的美誉。但应该指出:

  诗歌并不会仅仅因为记载了某些史实就成为好诗。杜甫其实并非有意于史;他的那些具有历史纪实性的诗篇,以及那些纪述自身经历而折射出历史面目的诗篇,乃是他的生命与历史相随而饱经忧患的结晶,是浸透着他个人的辛酸血泪的。后代有些诗人虽然也关注社会政治问题,但往往有意于史,所以他们的诗作难以像杜诗一样引起我们的感动。

  当然,杜甫的诗歌不尽是同当日的政治、社会问题相关联的,也下完全是忧愤之作。他的作品题材其实很广泛,尤其描绘山水风光自然景物的诗篇,在他的集子中占了很大比例。杜甫一生到过很多地方,吟咏美好的山川风光,为他多难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像西南一带的景色,很多是因为有了杜甫的诗才开始为世人所知。有时,杜甫也会忘怀一切地沉浸在自然界种种细微的变化中,写出诸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遣意》)那样一类情味悠闲的诗句。毕竟,生活是多彩的,作为诗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失去对优美事物的兴趣。

  三、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杜甫是一位富有创造性的诗人。比较而言,李白的诗天然涌发、飘逸而不可摹仿;杜甫的诗则千锤百炼、苦心经营,可以为人典则。就这一点来说,杜诗对后人的影响比李白要大。

  杜甫的诗歌类型众多、风格也富于变化。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杜甫的诗歌应用范围极广。他不仅用诗歌来叙事抒情,还用来写人物传记和自传、书信、游记、政论、诗文评,几乎无所不能。不过这也带来部分诗歌偏向于理性化的问题。

  二是杜甫对前代诗歌的态度比较宽容,主张“转益多师”而不轻易否定。比如对南朝诗,杜甫虽亦有所批评,但却不曾像李白那样大言“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古风》之一)。他对庾信、何逊、阴铿等众多六朝作家,都能诚心地肯定和汲取其长处,从而丰富了自身的创作。这一点元稹在为杜甫写的墓志铭中曾强调地指出。

  杜甫善于运用各种诗歌体式。他的五、七言律诗和五、七言古体诗,在唐代都是第一流的。七言绝句虽不如李白、王昌龄那样杰出,但也有自成一家的特色。只有五绝,数量较少,成就亦稍为逊色。在杜甫的诗歌中,有几种类型特别具有独创性,也最能够代表他对中国诗史的贡献,我们分别加以介绍。

  一类是用五言古体形式写成的自叙性的诗篇,《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北征》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这类诗大都篇幅较长,往往是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能够表达相当复杂的内容。如《北征》诗长达七百字,叙述作者自凤翔至鄜州探家的一路经历和所见所思,沿途的景物、战乱的疮痕、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个人遭遇的感慨、与家人重聚的情形等多方面内容交织在一起,情绪起伏变化,充分表现了杜甫当时复杂的心理。这类诗是从辞赋体变化而来的,带有明显的散文成份。宋代诗歌有“以文为诗”的倾向,显然受到杜甫这一类作品的影响。但在杜甫诗中由于感情浓郁厚重,仍有足够的力量支撑如此长篇,而不致失去诗的特性。

  一类是以《兵车行》、《丽人行》、“三吏”、“三别”为代表的既有七言古体、又有五言古体的叙事诗。这一类诗实际是古代乐府民歌的流变,但杜甫打破惯例,不用乐府古题而“即事名篇”(根据所叙事实命名),这样就更能够反映现实,更富于生活气息。这一创造,直接导引了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从叙事艺术来看,这些诗善于描绘人物形象,尤其是运用对话来表现人物个性,在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再有一类是七律。杜甫在这方面的成就,对中国诗歌艺术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杜甫以前,七律多用于宫廷应制唱和,这类诗内容贫乏,其语言亦平缓无力,而在这以外,佳作也为数不多。到了杜甫,不但在声律上把七律推向成熟,更重要的是充分发展了这一诗歌形式所蕴涵的可能性。七律同五律一样,是固定的诗型。但杜甫利用它比五律稍大的篇幅,使之能包含相当大的容量;在语言节奏方面,虽然七律每句只比五律多二字,但经过杜甫的精心调节,却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变化。于是,七律成为一种既工丽严整,又开合动荡,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的诗型。试看他的名作《秋兴八首》之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诗写巫峡的秋声秋色,美丽而萧瑟,壮阔而阴郁,以此衬托出孤独的诗人形象。整首诗既有力度,又非常精致,给人以丰富的感受。而有时候,杜甫为了追求特殊的效果,又把古体诗的句式、音调锤进律诗,人们称之为“拗律”。如《白帝城最高楼》:

  城尖径仄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在这首诗中,第二句和第七句语法完整,不避虚词、代词,都是古体诗的散文化句式(通常律诗的句子比较紧缩)。尤其第七句是上五下二的节奏,在第五字“者”处形成很强的停顿,然后引出悲怆而有力的末句。从声律来说,这首诗每一句第五字的平仄都和律诗规定的平仄相反;而且对仗的三、四句和五、六句,句尾都是三仄声对三平声,起伏感很强,具有古风的特征。这样,作者打破了律诗固有的平衡、和谐,于拗折中求得独特的韵味,借以表达自己不平静的心情。这种借声调和句法的拗折来抒发某种特殊情绪的手段,后来在宋诗人黄庭坚那里被广泛运用。

  杜甫对于诗歌的语言非常重视,他毫不隐讳地宣称:“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他的努力,也确实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可以说,杜甫把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表现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杜诗语言的功力,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句式、词汇并不特别,但由于写得准确有力,而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如《羌村》中“妻孥怪我在”,读起来是很平常的句子,但它刻画出妻子见丈夫仍在人世、刹那间竟感到奇怪的神情,成为惊心动魄的一笔。又如《江亭王阆州筵饯钱遂州》中“老畏歌声断,愁随舞曲长”,也不是很特别的句子,却很充分地写出了诗人观赏歌舞时潦倒愁闷的心情。另一种情况就是用不寻常的语言和修辞手法,造成新鲜的、能够激活读者心理感受的形象。譬如杜甫的写景诗句,常把表示色彩的字放在开头,然后用一个动词引入实物,像“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放船》),“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晴》),“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等。这样写来,既醒目又能表现出情感的流动。古人炼字,有“诗眼”之说,即一句诗中有一个字特别警醒,使全句皆活。杜甫这方面的长处尤其为人钦服,赞为一字之下,后人无法更易。像“风起春灯乱,江鸣夜雨悬”(《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二十判官》)的“乱”和“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的“垂”与“涌”,“万姓疮痍合,群山嗜欲肥”(《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四韵》)的“合”与“肥”等,不胜枚举。至若《秋兴》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动词“开”和“系”都关联两项事物,更是精巧绝伦。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多种多样,最具有特征性的、也是杜甫自己提出并为历来评论者所公认的,是“沉郁顿挫”(《进雕赋表》)。所谓“沉郁”,主要表现为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所谓“顿挫”,主要表现为语言和韵律屈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形成这种特点的根本原因,是杜甫诗歌所要表达的人生情感非常强烈,而同时这种情感又受到理性的节制。他的思虑常常很复杂、心情常常很矛盾,所以他需要找到恰当和适度的表达方法。这样,使得诗中的情感之流成为有力度而受控制的涌动。

  杜甫是一位集大成和承前启后的诗人,清代叶燮《原诗》中说:“杜甫之诗,包源流,综正变。自甫以前,如汉魏之浑朴古雅,六朝之藻丽?纤、澹远韶秀,甫诗无一不备。然出于甫,皆甫之诗,无一字句为前人之诗也。自甫以后,在唐如韩愈、李贺之奇?S,刘禹锡、杜牧之雄杰,刘长卿之流利,温庭筠、李商隐之轻艳,以至宋、金、元、明之诗家,称巨擘者,无虑数十百人,各自炫奇翻异,而甫无一不为之开先。”这样说,不无夸张之处,但杜甫善于总结前人经验和善于创造,而开启了后代众多诗家、诗派,却是无疑的事实。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草》白居易

给孩子的成长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