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写的散文诗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父亲的散文诗

  父亲,单单看着这两个字,无需多言,就能感受到这沉甸甸的分量。

  这是我父亲

  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青春里

  留下来的散文诗

  多年以后我看着

  泪流不止

  我的父亲已经老的

  像一个影子

  ……

  清明后的午后,阳光暖暖的,

  听着李健唱的《父亲写的散文诗》,

  思绪像浓稠的墨,慢慢的渲染开来。

  / 一 :父亲 /

  我小的时候,父亲得了一场大病,母亲撑起了全家。为了减轻压力,便把我寄养在宁波的姑妈家,回来温州的时候,已是读书的年纪。对于父亲,小时的记忆是有些模糊的。

  父亲大病初愈,便忙着赚钱养家。

  他是个语言天才,精通7国语言,从事的工作是翻译和教书。那时候这些事都不是什么轻松的行当。父亲每天白天要翻译各种文件和带学生,晚上又要去夜校授课,回来还要继续赶翻译稿,经常工作至夜深,和我相处的时间自然也就不多。

  那时候对于父亲的印象,就是严厉而忙碌的家长。

  家境不好,所以我高中毕业就出来工作,从此走上旅游的道路。

  这一行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家的时间少,甚至有时过年也得在外面。回来几天,也忙着去找女朋友约会。和父亲的交流,自然越来越少。

  97年离开国旅,和几个朋友计划着开旅行社,手里没有积蓄,便找父亲商量。

  父亲沉默了一会,劝我:“教书先生家出来的孩子,心不够狠的,还是莫做吧”。见我颇是不赞同,便叹了一声,叫母亲去拿存折。

  我的第一家旅行社,是父母出的资。

  只是才经营了2年,却遇上了父亲再次重病。我将公司的工作托给了2个合伙人,陪着父亲去看病,陪他一起走完人生最后的10个月。

  也就是这10个月,父子俩终于有一些聊聊天的机会。

  于是,我才知道那时候父亲熬一夜做的翻译件,往往报酬不过几块钱。父亲感叹说那时候只顾着赚钱改善家里的困境,忽略了我的学业。有时他还会和我说起我小时候的趣事,那些我已经全无记忆,他却还鲜活的记得……

  我结婚的日子是父亲发病前定下的,改不了。

  那时候父亲老担心自己会赶不上我的婚礼。事实上我结婚那天,他已经很多天没能吃什么东西了,但是依然容光焕发的出席。婚礼的第二天,父亲就进入弥留。我现在想来,是怎么样的一种精神力支持着他帮我完成了这个仪式。

  父亲走后,有次和旅游质检所的钱所长吃饭。他骂我不孝,我愕然。

  他说:我和你爸爸去雁荡山给酒店做培训,他居然都用不来酒店的设备,你说你这做旅游的儿子孝不孝

  那一晚,我把自己喝醉了。

  原来,我这些年一直东奔西走,却永远欠了父亲一次旅行。

  / 二:女儿 /

  父亲走后的第二年,女儿来到人间。

  打小我就开始带着女儿到处去旅行。

  春节、五一、国庆、暑假,年年不会落下,甚至周末也会开着车带着她到处去踏青。后来又与当时的宝宝论坛一起组织各种各样的亲子活动,初衷也是为了给女儿一个快乐的童年。

  当然,做旅行社的我依然不断的要出差。喜欢旅行的我,玩心相当的重。

  真正算来,我这个父亲,除了带她去旅行,平时对女儿的关注也不算太多,甚至有时工作不顺心的时候,连和她一起玩耍都有些不耐烦。

  女儿小时爱好广泛,喜欢画画,喜欢音乐,这些也都是我擅长的东西,可是我总是没有认真的教她。

  长期下来,小家伙也慢慢不大愿意来粘我。我和女儿的关系,倒是有些像我小时和父亲的关系。只是父亲那时候是真心的忙,而我,更多时候是把忙当成了借口。

  女儿一天天长大了。

  直到一天因为一件小事,我和她发生了摩擦,她居然从此和我冷眼相望。我才意识到女儿已经步入了青春期,她已经长大,再不是那个蹦蹦跳跳没有心事的小丫头,有了自己的情绪和判断力。

  时间总会让人忘记了曾经。

  做儿子的时候,抱怨父亲不陪你。

  做父亲的时候,又忘了去陪伴自己的孩子。

  我们总是说工作很忙,生活的压力很重,但是再忙再苦,又怎能比得过我们的父辈

  有专家研究说,亲子的最佳赏味期,是0-13岁,错过了这个时间,只能惋惜。前几年看到这段话不觉得,现在真实的感觉着,却是酸苦的味道。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山公园北大门(选自《温州老城》一书,作者杨保民)

  / 三:陪伴 /

  清明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仪式。

  但是祭奠背后是满满的没有珍惜的遗憾。

  珍惜你能够陪伴的人。

  有些人,一旦错过,便已不在。珍惜那些属于家人的幸福时光,因为快乐,终是比忧伤来的更加短暂。

  人至中年,忙碌,成了我们欠父母的陪伴,欠对孩子的陪伴的最多的理由。

  我们只知道努力工作,忙于应酬,忘记了生活的本真,还乐此不疲。如果可以,请静下心来听听这首“父亲写的散文诗”,想想我们的父母,也想想自己。

  所以,便想把小众创意旅行的4月主题,定在“陪伴”这2个字上。

  这个月,我想做几款陪伴家人的旅行线路。然后,和我们的朋友们一起,带上父母,带上子女,一起去旅行。

  不是说旅行就能解决问题,我只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和大家分享我的心情。

  我们大家都来得及,从今天起,关心家庭,好好的去珍惜,我们身边的,我们爱的与爱我们人。多一些陪伴,或许今后你会少一分遗憾。

父亲写的散文诗

父亲写的散文诗李健在线试听

  与上周的《异乡人》一样,本周李健再次赋予《父亲写的散文诗》新的生命,重新编词谱曲《父亲写的散文诗》,在李健恰到好处的演绎下,融入了情感及理解的重新填词不费吹灰之力便让这首歌有如催泪神曲,使人潸然泪下。此外,李健还在节目中表露了自己的音乐初衷:“希望歌曲都能够言之有物,让听众即使不看歌词本,也能听懂你在唱什么。”

  李健不止为《父亲写的散文诗》重新写了一段歌词,还将其旋律也升高了一个调,把意大利作曲家写的乐曲作为间奏和尾奏都融入了这首歌当中,赋予了这首歌更多的张力。在接受采访时,李健表示,希望一首歌曲能够言之有物,让听众即使不看歌词,也能听懂歌手在唱什么。

  父亲写的散文诗 (Live)

  演唱:许飞

  词:董玉方

  曲:许飞

  一九八四年 庄稼早已收割完

  女儿躺在我怀里 睡得那么甜

  今晚的露天电影 没时间去看

  妻子提醒我 修修缝纫机的踏板

  明天我要去 邻居家再借点钱

  孩子哭了一整天哪 闹着要吃饼干

  蓝色的涤卡上衣 痛往心里钻

  蹲在池塘边上 给了自己两拳

  这是我父亲 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的青春 留下留下来的散文诗

  几十年后 我看着泪流不止

  可我的父亲已经 老得像一个影子

  一九九四年 庄稼早已收割完

  我的老母亲去年 离开了人间

  女儿扎着马尾辫 跑进了校园

  可是她最近 有点孤单瘦了一大圈

  想一想未来 我老成了一堆旧纸钱

  那时的女儿一定 会美得很惊艳

  有个爱她的男人 要娶她回家

  可想到这些 我却不忍看她一眼

  这是我父亲 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的生命 留下

  留下来的散文诗

  几十年后 我看着泪流不止

  可我的父亲已经老得像一张旧报纸

  旧报纸

  那上面的故事 就是一辈子

李健父亲写的散文诗在线听

  文字是语言的延伸,那些无法言表的情感都可归属为一段词,几行诗。而歌曲则赋予了文字以生命,让这些诗词变的鲜活而饱满,更轻易的打动人心。

  湖南卫视《歌手》每周六晚22:30播出。在上周节目中,李健的一首《父亲写的散文诗》赚足了观众热泪,更在播出之后引发集体回忆热潮。持续这一走心路线,本周他又将以一首《十点半的地铁》出战。据李健透露,这首歌虽是自己随机而遇的一个作品,但却是把地铁写得最为详细、最有魅力的作品之一,它中间的人间万象,吸引了自己,同时也让自己回想起了曾经的生活。

  音乐诗人再吟走心之作 应把作品放在第一位

  继上周借一曲“散文诗”放出催泪弹之后,本周的李健再次吟起了关于“十点半地铁”的诗。据李健所言:“我这两年遇到了两首好作品,一个是《父亲写的散文诗》,还有一个就是《十点半的地铁》。”竞演当晚,他一身墨绿西装亮相,藏在胸口的刺绣玫瑰不改文艺本质,在演唱中,他更使用了于自身而言并不常见的转调,不同于以往的风格呈现让众人有些意外,可对此他却表示:“歌唱跟文学一样都是叙述的艺术,作品是第一位的,不能以破坏作品的意境为代价来展示自己的嗓音,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要保全作品。”而在对歌唱的叙述进行一番科普过后,他更首次直言对《歌手》舞台的理解:“我觉得在这里,不仅仅是在比华彩在比华丽,很多时候真正较量的是叙述。叙事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难,因为你要选定一个自己的语气,腔调,你的音色,如何让人幸福,它有时候更耐人寻味。”

  回首过去切入大众生活 李健畅聊曲中“疲惫感”

  回顾李健以往的歌曲演绎就能发现,《十点半的地铁》这首歌并不同于他以往的演唱风格,甚至他本人也表示:“这不是我擅长的音乐类型。”但之所以选择这首歌曲,则是因为作品“足够好”。备战期间,聊到曲中情感,李健直言歌里的“疲惫感”是大众的切身体会:“这首歌它只不过他换了一个场景,它更多写的是一些人在都市生活的困境,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对未来的不可预知性,甚至是刚毕业出来的那种孤独无助感”,而这些恰恰都是他自己曾经拥有过的。也正是因此,在本场的编曲中,李健特意加入了早年坐地铁时常听的作曲家萨蒂的《玄秘曲》,并透露自己也曾尝试续写本曲歌词,但最终只能作罢:“因为歌曲承载的信息毕竟是有限的,但人间万象是写不尽的。”

  父亲写的散文诗(时光版)歌词:

  作曲 : 许飞

  作词 : 董玉方

  一九八四年 庄稼还没收割完

  女儿躺在我怀里 睡得那么甜

  今晚的露天电影 没时间去看

  妻子提醒我 修修缝纫机的踏板

  明天我要去 邻居家再借点钱

  孩子哭了一整天啊 闹着要吃饼干

  蓝色的涤卡上衣 痛往心里钻

  蹲在池塘边上 给了自己两拳

  这是我父亲

  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的青春留下

  留下来的散文诗

  几十年后 我看着泪流不止

  可我的父亲已经 老得像一个影子

  一九九四年

  庄稼早已收割完

  我的老母亲去年 离开了人间

  女儿扎着马尾辫 跑进了校园

  可是她最近 有点孤单瘦了一大圈

  想一想未来

  我老成了一堆旧纸钱

  那时的女儿一定 会美得很惊艳

  有个爱她的男人 要娶她回家

  可想到这些 我却不忍看她一眼

  这是我父亲

  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的生命 留下

  留下来的散文诗

  几十年后

  我看着泪流不止

  可我的父亲已经老得像一张旧报纸

  旧报纸

  那上面的故事 就是一辈子

父亲写的散文诗

  文字是语言的延伸,那些无法言表的情感都可归属为一段词,几行诗。而歌曲则赋予了文字以生命,让这些诗词变的鲜活而饱满,更轻易的打动人心。歌手许飞的新曲《父亲写的散文诗》,便是这样一首可唱可颂的作品。作为父亲节的献礼之作,许飞用独特的“流逝感”曲风,深情诠释了这首时光流淌后凝结出的父爱之诗。

  时光易逝 带不走《父亲写的散文诗》《父亲写的散文诗》是许飞与著名诗人董玉方的合作之曲,曾在综艺节目《诗歌之王》中现场演绎。诗人将父亲日记中的片段采撷成词,被深深感动的许飞精心为之谱曲,用音符将字里行间深刻着的父亲对子女的爱与责任,以及子女在察觉岁月流逝父亲已老后的无奈诠释的丝丝入扣。现场演绎后,引得现场观众和网友泫然泪下。一直对这首歌念念不忘的许飞,借父亲节之机重新编曲录音,推出《父亲写的散文诗》时光版。

  整首歌并没有华丽拗口的辞藻,只是最真实的生活场景描述,“今天的露天电影,没时间去看,妻子提醒我,修修缝纫机的踏板”“明天我要去,邻居家再借点钱,孩子哭了一整天啊,闹着要吃饼干”。朴实无华的文字打动人心,但对作曲人来说却是一大挑战,用什么样的韵律去让文字中的爱变得更加饱满而诚恳是许飞最为关注的。

  在谈及这首歌时,许飞说到“这是一首可以朗诵的歌,朗诵和演唱,我说不出哪一种更打动我!因为他们都那么生活又真诚,我现在很怕那种流露着明显煽情意图的音乐。生硬地逼着别人流下为难的眼泪,我希望我流泪是因为彼此有了了解,都成为善良的。”最终,许飞用她最擅长的吉他搭配温暖干净的嗓音,创作出独特的“流逝感”曲风。音乐响起,“父亲”日记中的场景浮现在听众眼前,仿佛是在看一张张,随着时光流逝而泛黄的照片。

  献给父亲 身后默默支持的英雄

  这首歌同时也是许飞献给自己父亲的礼物,感谢父亲在自己身后默默支持,毫无怨言。从吉他公主到跑马女神,创办吉他私塾,组建飞跑团,在出道十周年之际,更是挑战世界六大马拉松,要创下娱乐圈唯一跑下世界六大全马女艺人的记录。许飞不断的尝试着生活中的各种可能,略带任性的去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勇敢的向世界迈开脚步,这一切,除了她的天性使然,亦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帮助,离不开父亲的支持和宠爱。而对于许飞来说,没有什么,比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创作一首纯粹而真诚的歌,更能代表自己对父亲的爱。

  在之后的道路上,许飞依然会尝试各种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但对音乐的追求和喜爱,永远不会改变。所有的尝试都是对音乐创作的训练和积累,许飞正开创着一条自己独有的音乐道路,而这一切都将会转化为一首首优秀作品,献给一直支持着自己的父亲,也献给所有关注和支持她的乐迷们

许飞《父亲写的散文诗》

  今日,由音乐人许飞作曲并演唱、诗人董玉方作词、著名导演韩可一上阵执导的《父亲写的散文诗》MV正式发布。该歌曲早在2016年父亲节已全网上线,然而时隔一年,关于这首歌的“故事”早已远远不止一首“散文诗”。

  《父亲写的散文诗》MV场景为一片金黄的麦田,泛黄的日记、老旧的缝纫机、年代感的照片,这些在歌词里被反复提及的、永远印在回忆里的画面在MV中静然呈现。令人更加惊喜的是,MV中老父亲一角由许飞爸爸“本职”出演,父女同框的画面赋予了这支MV更深层次的意义。

  说到《父亲写的散文诗》这首歌如何被大众熟知,要感谢“音乐诗人”李健的翻唱,是他的优雅深情和虚怀若谷,给了这首歌新的质感和新的传播,是他对叙事的节制给出了对时光流逝的安慰。以及,他在《歌手》节目中不忘说出的那句:“推荐大家去听原唱”。一夜之间,许飞仅在《诗歌之王》节目中演绎《父亲写的散文诗》的视频片段播放次数高达千万!据网友爆料,《跨界歌王》半决赛,姚晨也将带着自己对父亲的情感含泪演绎《父亲写的散文诗》。我们无法计算,有多少人因它流下泪水,但却让我们深刻了解,原来,天下父亲,都有同样的故事。原来,所有人内心都有一条隐秘的河流,直通父亲的眼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许飞两次登上央视舞台,跟不同的搭档用不同的方式花样演绎了这首《父亲写的散文诗》。与杨洪基老师的对唱让人动容,与白敬亭的合作满怀深情,然而收获更多的是观众“上春晚”的呼声!“这是我两年来听过的最感人的一首歌,强烈推荐父亲写的散文诗上2018春晚!”、“希望能在2018年春晚的舞台上听到原唱许飞演唱这首歌!朴实的文字,动人的旋律,今天又听了一遍还是哭了。” 一年过去了,这首歌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词曲作者的预期,相信,一首歌对于生活来说,能改变的也许不多,却一定包括自知与自省。

  如今MV正式上线。或许,儿女们正听着这首歌,走在回家的路上;父母们正听着这首歌,去往儿女居住的城市。许飞和董玉方用《父亲写的散文诗》向世人论证了一个辩证关系:时间漫长,不着急;时间飞逝,来不及。

许飞 父亲写的散文诗

  近日,许飞在活动上演唱了她感动亿万听众的原创歌曲《父亲写的散文诗》,现场反响热烈。

  说起《父亲写的散文诗》,前段时间因李健在《歌手》舞台上深情演绎而广为流传,被称为“最能触动心灵的民谣”。这首歌除了让将父辈人的悲悯和虔诚、泪水与温情闪烁出光泽,也让大家开始追寻原唱许飞“被弄丢的那些年”。

  ——“我不仅活着,而且活出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坚韧,活出了一种冷暖自知的从容。”

  许飞给人的感觉是淡淡的,喜欢她的歌迷朋友感叹“写写唱唱,走走停停,日子就这样在我们之间过了10年。她淡淡的生活,淡淡的唱歌,淡淡的创作,不去过分的追求名利。”殊不知[音乐人]、[负债300万]、[服务生]、[餐厅老板]、[马拉松]、[吉他私塾CEO],这一系列关键词才真正贯穿许飞这10年生活。她如同一个猛子扎进深海,起起伏伏太多,可面对命运的“馈赠”,她从不抱怨也不炒作,等到事情都解决了,我们才知道原来大风大浪都已来过。正如她自己所说“我不仅活着,而且活出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坚韧,活出了一种冷暖自知的从容。”2010年,许飞吉他私塾成立,其中不乏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学员。童话大王郑渊洁、快乐女生苏妙玲、吉杰、影星车晓、韩雯雯、功夫影星吴京、凌潇肃、牛奶咖啡、好妹妹乐队,皆进修于许飞吉他私塾。历经风风雨雨,不被世俗所染,竟洗尽铅华,她的人生仿佛不止是一首散文诗。

  ——“这个世界上就没有难事。”

  许飞不仅横跨演艺圈与创投圈,她还是亚洲首位完成世界六大马拉松并获六星跑者专属奖牌的音乐人。奔跑的足迹遍布亚欧美,成功挑战了东京、波士顿、伦敦、柏林、纽约、芝加哥世界六大马拉松,截止去年底,她已经完成了19场全程马拉松。她说“当你能跑下马拉松之后,你就会发现在这个世上没有难事。所谓的难事是什么呢?无非就是情绪上的一些气馁和挫败感……当你觉得你在精神上战胜了自己,你就觉得没有什么事是难的。”除此之外,她还积极感染自己周围的亲人和朋友加入跑步的队伍中,许飞用自己经历着的一切证明,成功者不是从不失败,而是从不放弃。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有人一直难忘初遇许飞时浅吟低唱的《那年夏天》,有人喜欢她在《一起来看流星雨》系列里那两首广为传唱的歌谣。她的歌声有直抵人心的温暖,有青春被吞没的失落惆怅。“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是许飞对自己人生的理解,她自封“少年”,对于动荡的世界依然充满热情、期待和想象力。在经历了10年的波澜起伏后,许飞回归到最热衷的音乐事业发行专辑《少年去游荡》并开启了巡回演唱会。生活的磨砺让她的新作品更加有血有肉,有鲜活的灵魂。愿这个溜达的少年今后拥有更多的奖牌和更好的音乐,带着我们一起在世间游荡。

李建《父亲写的散文诗》

  李健在第八期中演唱《父亲写的散文诗》,一首非常非常走心的歌,歌词平实却直戳人心,今天健哥弹吉他了!穿着高领毛衣,简直就是男神!!他安静的唱歌的样子让人忘记所有,全身心都投入到他的歌声中!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现在虽已是阳春三月,气候却仍乍暖还寒。昨日还阳光明媚,今日这座城市却寒风猎猎,细雨点点,无奈朝雨暮风,满地花瓣零落,但那些仍伫立枝头的姹紫嫣红却也因此更添生气,更显清艳。这场寒雨也让原本喧嚣嘈杂的城市增添了几分宁静和清新。如此清幽静谧,倒也能让人静下心来,安静的听听李健唱的《父亲写的散文诗》。

  舞台上的灯光昏黄不定,他只是怀抱一把吉他,没有呐喊,没有嘶吼,甚至没有过多的技巧,仅仅只是简简单单的轻轻吟唱,却也就这么猝不及防地直击人心。李健很中肯的评价了这首歌:“词曲作者赋予了这首歌一些,通常人来讲无法抗拒的力量,或者来自于一种亲情的能量,我只不过唱得也还可以。”

  歌曲一开始就把人很自然的带入到了20世纪80年代,那个虽然物资匮乏,但却很淳朴的年代。在李健的演绎下,一个年轻父亲的形象跃然眼前,他穿着蓝色的涤卡上衣,儿子在怀里甜甜睡去,他却思绪不断:妻子的缝纫机踏板需要修修,今晚的露天电影又没时间去看了,儿子哭闹了一整天要吃饼干,明天得去向邻居再借点钱。想满足孩子的小小愿望,但生活的无奈与艰辛,却又让他无能为力。短短的几句便道出了生活的艰辛,父爱的深沉。接着歌曲又很自然的从1984年回到现在,原来之前跃然眼前的一幕幕只是因为儿子在读父亲的日记,此时的父亲早已不再年轻,儿子却已长大成人。两个时代自然衔接,遥相呼应,一种岁月无情催人老的悲情便油然而生。儿子继续翻阅着父亲的日记,那已是1994年了,那时的父亲已人至中年,他失去了他的母亲,一天天长大的儿子也似乎有些心事,瘦了不少。

  母亲的离世,儿子的成长,他深深地感到一种生死轮回的苍凉,惟愿长大后的儿子不要像他一样活得如此艰难。至此画面又切回到现在,这日记里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朴素而深沉,儿子泪流不止。我想听到这首歌的我们也无不为之动容,生活的艰辛,命运的无常,生死轮回的苍凉,父爱的厚重在这短短的一首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倾听至此,我不禁想到龙应台在《目送》中的一句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李健对歌词的改编是在最后,他加上了几句话“这是那一辈人留下的足迹,几场风雨后,就要抹去了痕迹,这片土地曾让我泪流不止,它埋葬了多少人,心酸的往事”这几句话着实加得高明,短短几句便将这首歌的格局一下子拉大了,之前一直只是在描述一个父亲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的历程,而这短短几句却展现了那一个时代的缩影。个体和整体交相辉映,浮现了一个时代的故事,刻画了那个大时代里一个普通父亲的形象,或者说这一个普通父亲的形象正是代表着那个时代千千万万的父亲。

  生死轮回本是自然规律,无法违抗。只是生命无常,我们永远无法预知何时会失去。死亡,本就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我们都不愿去面对,总是选择了逃避。因此,我们一直以为永远很远,未来很长,所以总是忽略了现在,忘了当下,总也学不会珍惜,可是我们似乎都忘了命运无常,要知道,生活可能不会给你充足的时间去成长,去学会理解,去弥补错误,去乌鸦反哺,我们以为的永远,我们许诺的未来也许转眼间就到了尽头,所以就趁现在,珍惜眼前人。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才空悲切。

  其实,这首歌还有一个点特别打动我,那就是“日记”。如今科技快速发展,解决了距离给人类带来的限制。我们享受着各种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却也遗失了书信带给我们的诗意和美好。木心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而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已成习惯,人们甚至都不愿抽出一点点时间静下心来用笔墨记录一下自己的生活,更不必说提笔写一封书信了。

  古人感慨锦书难托,现在却是一个连锦书都快没有了的时代。纵使月满西楼,纵使雁字已回,却再也不会有“云中谁寄锦书来”的切切相思。虽说通过各种工具,你可以听到ta的声音,看到ta的面容,可这却始终隔着一层冰冷的屏幕。但书信确是不同的,书信是有温度的,有呼吸的,甚至于是有生命的。是的,书信确实不能使你真真切切地看到ta,听见ta。但那一纸书信却是你心心念念的ta一笔一画认真而深情的眷写的,无论何时你展开这封书信,阅读这纸上的文字,我不信你眼前不会浮现出ta的画面,我不信你耳畔听不见ta的声音,我不信你感受不到ta的绵绵情意,我更不信你读信时嘴角不会不不自觉地上扬,而这种诗意和美好却是任何科技都无法传达给你的。

  我为什么非要执着于那一纸书信,就是因为我怕,我怕回忆敌不过时间;我怕情深熬不过岁月;我更怕心愿奈何不了命运。而书信却是我们相爱的见证,是我们过往的陪伴。

李键父亲写的散文诗

  李健 在《歌手》舞台上深情演绎《父亲写的散文诗》,追寻父辈回忆,写满了思念,平淡叙述却饱含深情。 李健的歌声有种穿越时空的魅力,很亲和很接地气 ,带出一幅幅温馨静谧的画面 。让众网友泪湿了眼眶。歌曲将父亲对孩子无私的爱,以及子女长大成人父亲逐渐老去的辛酸无奈诠释的细腻充盈,那些平平淡淡的日子回忆起来才更加真实,更让人感动。时光易逝,带不走的是“父亲写的散文诗”。

  一九八四年庄稼还没收割完

  儿子躺在我怀里睡得那么甜

  今晚的露天电影没时间去看

  妻子提醒我修修缝纫机的踏板

  明天我要去邻居家再借点钱

  孩子哭了 一整天闹着要吃饼干

  蓝色的涤卡上衣痛往心里钻

  蹲在池塘边上狠狠给了自己两拳

  这是我父亲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的青春留下留来的散文诗

  多年以后我看着泪流不止

  (可)我的父亲已经老得像一个影子

  回溯到80年代,儿子在泛黄的文字里追寻当年的回忆,庄稼,露天电影,踏板缝纫机,蓝色涤卡上衣,年代画面感扑面而来。孩子哭了没钱买饼干,狠狠地给自己两拳,父亲的日记里记录着那个年代生活的不易,对自己无法给予小生命好的生活的无限惆怅和深深自责。不禁想起小时候的自己,那时候家里也很困难,有时候学费都交不起,可即便这样爸爸也没让我们受过什么苦,家里的脏活累活,田里的农活,也很少让我们沾手。

  记忆中的父亲是骑着笨重的老式自行车载着我赶集,是风雪天从学校接我回家,是我考上重点高中的洋洋得意,是非要塞给我的零花钱,是他总是忙忙碌碌的身影。透过歌声想起的这些让我泪流不止, 李健一把箱琴讲述般的低吟浅唱, 赋予这首歌更多温暖的记忆。

  一九九四年庄稼早已收割完

  我的老母亲去年离开了人间

  儿子穿着白衬衫跑进了校园

  可他最近有些心事瘦了一大圈

  想一想未来我老成了一堆旧纸钱

  那时的儿子已是真正的男子汉有个可爱的姑娘和他成了家但愿他们不要活得如此艰难

  这是我父亲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的生命留下留下来的散文诗

  多年以后我看着泪流不止

  可我的父亲已经老得像一个影子

  歌词里的每一句都能触发极强的画面感,含情而克制,哀而不伤,仿佛亲人注视着你却欲语又止的目光,点燃我们记忆中最温暖的那些瞬间。孩子一天天成长,上学恋爱有了自己的心事,结婚生子为人父母,而父亲老得却像一个影子,一生辛劳只为孩子 “不要活的如此艰难”。

  我以为我的爸爸永远那么坚强有力,是家里的一片天,而今我每每回家,在火车站看到接我的父亲,竟变得如此矮小苍老,岁月在他身上忽而慢了起来,走路不再脚下生风,变得沉默寡言不知道在想什么。我以为他没有那么爱我了。

  可当我过完年离家的时候他又是那么不舍,在我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就不停叮嘱,不停地问要不要送我。离开的时候妈妈因为和别人聊天而没有出门送我,爸爸竟然苛责起妈妈了,说我好不容易回家几天,都不出来送送我。那一瞬间我竟不能自已,泪流不止,我的爸爸还是那么那么的爱我。父爱如山,当山被岁月打磨掉棱角时,惟愿自己有足以迎风顶上的能力。

  这是我父亲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的生命留下来的散文诗

  多年以后我看着泪流不止

  可我的父亲在风中像一张旧报纸

  这是那一辈人留下的足迹 几场风雨后就要抹去了痕迹 这片土地曾让我泪流不止 它埋葬了多少人心酸的往事

  李健不愧是音乐诗人, 歌词是最美的词语。一个感动了别人,自己依然自若。“这么浓郁的歌曲,更应该藏而不露,更应该含蓄,要懂得节制,不能做过分的夸张和渲染。“与其说是一首唱给父亲听的歌曲,倒不如说是写给父亲的一首散文诗,让人想起父亲的背影......

父亲写的散文诗 董玉芳

  红翻天的“音乐诗人”李健娓娓道来,演唱了一首《父亲写的散文诗》。其实,这首歌的词作者,就是居住在青羊的青年诗人董玉方。

  《父亲写的散文诗》李健版(歌词)

  作词:董玉方

  作曲:许飞

  原唱:许飞

  翻唱:李健

  一九八四年,庄稼还没收割完

  儿子躺在我怀里睡得那么甜

  今晚的露天电影没时间去看

  妻子提醒我修修缝纫机的踏板

  明天我要去邻居家再借点钱

  孩子哭了一天闹着要吃饼干

  蓝色的涤卡上衣痛往心里钻

  蹲在池塘边上狠狠给了自己两拳

  这是我父亲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的青春留下来的散文诗

  多年以后我看着泪流不止

  我的父亲已经老得像一个影子

  一九九四年,庄稼早已收割完

  我的老母亲去年离开了人间

  儿子穿上白衬衫跑进了校园

  可他最近有些心事瘦了一大圈

  想一想未来,我老成了一堆旧纸钱

  那时的儿子已是真正的男子汉

  有个可爱的姑娘和他成了家

  但愿他们不要活得如此艰难

  这是我父亲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的生命留下来的散文诗

  多年以后我看着泪流不止

  可我的父亲在风中

  像一张旧报纸

  这是那一辈人留下的足迹

  几场风雨后就要抹去了痕迹

  这片土地曾让我泪流不止

  它埋葬了多少人心酸的往事

  董玉方是谁

  董玉方是山东人,80后,2002年12月入伍,现居成都。与张千一、王宏伟、零点乐队、金志文、小曾、许飞、阿鲁阿卓等作曲家、音乐人合作,创作了大量歌词作品,其中代表作有许飞的《父亲的散文诗》《慢慢的我》《少年去游荡》,零点乐队《多么爱你》《欲望付出》,金志文《那盏茶》,阿鲁阿卓《格萨尔》等,出版发行诗集《一路锋芒如血》。

  董玉方在哪儿?他有什么故事

  带着诗词我们一起去听听!

  镜头一

  关于人情:温暖成都人,不要钱,我送你!

  董玉方现在居住于青羊区正通顺街98号,谈及第一次来成都他如是回忆:08年他结束了地震救灾工作,穿着军装背着行囊派遣回成都战旗文工团工作。刚到文殊院有听到默哀鸣笛声,于是他和文殊院旁的餐厅老板、服务员一同站立默哀,当时心情可谓是百感交集。最让他难忘的还有成都人,来青羊的路上,的哥对他说“不要钱,我送你”。这是他到成都,来到青羊感受到的第一次温暖,也是他在青羊的生活起点!

  镜头二

  关于生活:他乡即是故乡,我的正通顺街98号!

  2008年,董玉方来到了成都,到现在已经近10年。董玉方说:“他乡即是故乡,这几年我去过很多地方,别人也劝我去其它地方,当然,我也可以离开成都,可是,只有成都会带给我归属感,我想,之后我也会选择定居在成都。这里能让我放下身心投入创作。”

  董玉方也提到,所有歌词、诗作里面,最让他动情的一首歌就是《正通顺街98号》,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正通顺街98号》是对居住在这里的一种生活表达,千言万语浓缩而成,这是我真情流露的一首词!”再回首当时08年来到成都,居住在青羊的生活,他说,“舒服、松弛,真的是来了就不想走!在这里居住,距离诗歌很近,比如浣花溪的诗歌大道,整个成都都很有诗意,这种诗意不用写在墙上,就在城市的格局里!”

  董老师还特别创作了位于青羊的西郊河

  期待“宜居水岸”工程,让小伙伴更幸福!

  看来董老师是咱们青羊的铁杆粉丝!

  (全文可上下拉动查看)

  西郊河

  董玉方 词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爷爷坐在那把斑驳的竹椅

  盖碗茶里飘出泛黄的诗句

  我往河心扔了几颗小小的石子

  站在岸边看一圈圈的涟漪

  妈妈走过那条风中的绿荫

  岸边黄鹂叫着清脆的消息

  我在河里看见少年的影子

  像一条鱼游过岁月的欢喜

  我家门前有条河 河边有个我

  每当河水有漩涡 我就有酒窝

  都说岁月几千年 我却没见过

  只见河边有亲人 走进小院落

  我家门前有条河 河边有个我

  后来河水越清澈 我就越羞涩

  一城流水几千年 清波化秋波

  只见河边有情人 走过青草坡

  我家门前有条河 河边有个我

  我家门前有条河 名叫西郊河

  镜头三

  热爱音乐:写的都是成都!

  回到董玉方的词,青羊君觉得个人风格强烈,诗意浓郁,但每首作品的风格又差异很大,有流行、有民谣、有摇滚......演唱者有许飞、零点乐队、金志文、阿鲁阿卓、小曾......但他说,最爱的还是摇滚,而就在今年春晚他写了一首词《世界是个朋友圈》,更是从青羊出发,全文描述成都与世界的诗意连接,深情满满。

  世界是个朋友圈

  董玉方 词

  如果青城山的白雪

  落在阿尔卑斯的山顶

  那么莱茵河的流水

  能否亲吻锦江的波浪

  如果芙蓉城的树影

  落在非洲大地的草原

  那么爱琴海的歌声

  能否唤醒金沙的图案

  这美丽星球是个大大的圆

  它转来转去是个小小的圈

  不同的瞳孔 同样的笑脸

  你看印度洋给北冰洋点赞

  如果文殊院的鸽子

  飞到亚马逊河的左岸

  那么南极洲的冰川

  能否封存龙泉的春天

  如果武侯祠的对联

  写出伏尔加河的感叹

  那么撒哈拉的绿洲

  能否听到琴台的浪漫

  这美丽星球是个大大的圆

  它转来转去是个小小的圈

  不同的语言 相同的温暖

  你看大西洋给太平洋点赞

  所有祝福和所有祝愿

  这世界永远团团圆圆

  镜头四

  谈及未来:音乐与这座城彼此成全

  怎么说是成全?董玉方告诉青羊君,在成都从来不缺乏音乐人才和音乐资源,在青羊这片地,音乐氛围很好,“我们常常三五成群约诗、写歌,很惬意。”对于成都打造“音乐之都”和最近中国电子音乐联盟落户青羊,他也期待,这片土地更有空间、更自由,会有更多平台和更多渠道串起音乐产业。

父亲写的散文诗 mtv

  李健将原版的女生视角改成男人的角度,他把父爱的克制与心酸都包含在这短短的一首歌中,寥寥千百字就把对父亲的爱融于纸上,音乐作品的演绎则是把生活的父子情,换一种形式呈现在舞台上。全曲最后的升华更是画龙点睛,因为克制,所以深情。

  《父亲写的散文诗》。 其实到至今想不到一个准确的形容词来描述。 李健,很美好,很惆怅。 健哥有颗忧郁而柔软的少年心。 听他早年的作品能感觉出来。 如今的他被岁月历炼得更有韵味。 声音却一如当初般清澈纯净。 还带着特有的温暖。

  父亲写的散文诗(时光版) - 许飞

  作词:董玉方

  作曲:许飞

  一九八四年

  庄稼还没收割完

  女儿躺在我怀里

  睡得那么甜

  今晚的露天电影

  没时间去看

  妻子提醒我

  修修缝纫机的踏板

  明天我要去邻居家再借点钱

  孩子哭了一整天啊

  闹着要吃饼干

  蓝色的涤卡上衣

  痛往心里钻

  蹲在池塘边上

  给了自己两拳

  这是我父亲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的青春留下

  留下来的散文诗

  几十年后 我看着泪流不止

  可我的父亲已经老的

  像一个影子

  一九九四年

  庄稼早已收割完

  我的老母亲去年离开了人间

  女儿扎着马尾辫跑进了校园

  可是她最近有点孤单

  瘦了一大圈

  想一想未来

  我老成了一堆旧纸钱

  那时的女儿一定会

  美的很惊艳

  有个爱她的男人要娶她回家

  可想到这些

  我却不忍看她一眼

  这是我父亲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的生命留下

  留下来的散文诗

  几十年后 我看着泪流不止

  可我的父亲已经老的

  像一张旧报纸

  旧报纸

  那上面的故事

  就是 一辈子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学画漫画基本功

哈士奇和阿拉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