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的故事简短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雷锋的英雄事迹故事

  有一次,雷锋去马家屯看望生病的老奶奶,路过一家铁匠铺,看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坐在门槛上哭呢,可得老伤心了,眼泪哗哗地流。

  雷锋看不下眼了,就走过去问:“小兄弟,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我能帮你吗?”

  少年看了一眼雷锋,看到雷锋头顶那颗闪闪的红星,就跪在地上抱住雷锋的腿,说:“解放军叔叔,我爸爸生病了,在家不能动,可还有好几个农具没打好呢,老乡明天就要来拿货。如果打不出来,就耽误人家种地。”

  雷锋:“没事,我来帮你打铁。”

  少年高兴的跳了起来,去烧火,把铁烧红。他自己拿着小锤,让雷锋拿着大锤。少年说:“我用小锤打,你抡着大锤跟着我的小锤打。”雷锋满口答应。

  那个大锤重12斤,刚开始几下雷锋还能坚持,可没多久,雷锋就感到手酸,腰酸,腿抽筋。可为了小兄弟,雷锋硬挺着,嘴里唱着歌:“咱们工人有力量……”

  到黄昏的时候,农具都打好了,雷锋也终于坚持不住,倒下了。乡亲们把雷锋抬到了驻地,还对领导说:“雷锋是个好同志!”

雷锋的故事简短

关于雷锋的故事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一位妇女怀里抱着小孩,手里还拉着小孩,身上还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雷锋忙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嫂从外地探亲归来,雷锋把雨衣披在打扫身上,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沟走去,宁可自己淋得透湿,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她们母子送到家。

  雷凯和雷锋原本不相识,但两个人却因为共同的理想走到了一起,成为一对“革命的亲哥俩”。31封泛了黄的雷锋亲笔书信,成了那段“亲哥俩”岁月的最详实记述。

  雷凯,时为某步兵团8连班长,连里的神枪手,1962年2月在沈阳军区共青团代表会上与雷锋相识,会后一起到部队巡回作报告,期间相处40多天,而就在这短短的40多天里,雷锋的光辉思想却给雷凯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雷锋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自觉接受党的教育,好学上进的思想品德,给雷凯以很大的启发和教育。一天晚上,雷凯看完电影回到招待所,看到雷锋正埋头读毛主席著作,便坐在他身边称赞道:“你真用功啊!”雷锋笑了笑,说道:“我一天不学就不舒服,学了毛主席著作干工作才有劲。”说完又埋下头继续读书。雷凯见他还不想休息,就问:“学的什么文章啊?”雷锋的目光没有离开那本书,说道:“《将革命进行到底》,以前学了,学得不透。”雷凯慨叹道:“我也想学,就是学不会。买了二十多册毛主席著作单行本,都看了,但都觉得不如小说好懂。”听到这里,雷锋抬起头,关切地说:“要活学活用。”接着,他就讲起《将革命进行到底》来,从反动派本性讲到我们的任务,又从我们的任务讲到服役态度,并把自己的学习经验介绍给雷凯,还逐条教他作笔记。从此以后,两人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学到10点多钟。

  雷锋留给雷凯的印象之深,雷凯一生都无法忘怀。他们在一起的日子里,时常提到各自的家。每每这时,雷锋总是说:“祖国就是我的家,革命队伍就是我的家。”

  有一天,雷锋和雷凯去散步,走到一家照相馆门口时,雷锋提议:“咱俩合个影做纪念吧!”雷凯欣然同意。走进照相馆,雷凯开好了发票,两人便在柜台前商量印上个什么字。雷锋眼前突然一亮,说道:“就叫兄弟俩合影吧。”雷凯点头赞同:“好!好!好!”可他们照相的事,却引起了照相馆服务员的疑问。服务员认识雷锋,知道雷锋很早就失去了父母和兄弟。现在发票名头上写着雷凯,照片上还要印上“兄弟俩合影”的字样,这不明明是他的兄弟吗?服务员疑惑地问:“雷锋同志,我听说你是没有家的啊,怎么又出来了个兄弟?”雷锋笑着答道:“我没有小家却有大家啊,革命队伍就是我的大家庭,我们是革命的亲哥俩。”“革命的亲哥俩”,雷锋回答服务员的话,说得雷凯心里滚热。他们俩都站在保卫祖国的岗位上,同呼吸,共命运,称得起是“革命的亲哥俩”。

  革命亲哥俩分别以后,还经常保持着书信联系。直到殉职,雷锋共给雷凯写了31封信。信中满是对雷凯的关怀和鼓励。此后,雷凯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发扬钉子精神,更加勤学苦练军事技术,成为了全军闻名的神射手,被军区评为“战士标兵”,并被选为国庆观礼代表,受到了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团里随即号召全体指战员“远学雷锋,近学雷凯”,掀起了学雷锋活动的高潮。直到今天,该团的学雷锋活动依旧有声有色;“革命的亲哥俩”的故事,依旧在该团绘声绘色地流传……

有关雷锋的故事

  故事一:团结友爱

  雷锋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供大家学习,被人们称为“小小的雷锋图书馆“。他帮助同志学习知识,同班战友乔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锋就手把手地教他认字,学算术。同班战友小周父亲得了重病雷锋知道后以小周的名义给家里写了信又寄去10元钱。战友小韩在夜里的出车中棉裤被硫酸水烧了几个洞,雷锋值班回来发现后,把自己的帽子拆下来一针一针地为小韩补好裤了,轻轻地盖在他身上。知道这个情况的乔安山说:“为了给你补裤子,雷锋半宿都没睡!”

  故事二:雷锋在不满七岁时就成了孤儿.本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他为了帮助六叔奶奶家,常常去上山砍柴,可是,当地的柴山都被有钱人家霸占了,不许穷人去砍.雷锋有一天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见了,这个地主婆指着雷锋破口大骂,并抢走了柴刀,雷锋哭喊着要夺回砍柴刀,那地主婆竟举起刀在雷锋的左手背上边连砍三刀,鲜血顺着手指滴落在山路上.

  故事三:一天,在电影院里,电影还没开演。一个姓贾的小学生发现前排座位上有个解放军叔叔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觉得挺奇怪:电影马上就要开演了,怎么还在看书?小学生探头一看,原来是雷锋叔叔。雷锋是他们学校的校外辅导员。“雷锋叔叔,这么一点时间,你还看书啊?”:小学生非常好奇地问。雷锋说:“时间短吗?我已经看了三、四页了。时间短,可是看一页算一页,积少成多嘛!学习,不抓紧时间不行啊!”雷锋问小贾:“你对学习抓得紧吗?”小贾不好意思地答道:“不紧!”雷锋亲切地说:“不抓紧可不好。你们在学校里学习,太幸福了。一定要认真地学。”

  故事四:一九六零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疼得很厉害,他来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回来,见一个建筑工地上正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原来是给本溪路小学盖大楼,雷锋情不自禁地推起一辆小车,加入到运砖的行列中去,直到中午休息,雷锋被一群工人围住了,面对大家他说:"我们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我和大家一样,只要尽了自己的一点义务,也算是有一份光发一份光吧!"这天下午,打听到雷锋名字及部队驻地的市二建公司组织工人敲锣打鼓送来感谢信,大家才知道病中的雷锋做了一件好事,过了个特殊的星期天。

  故事五:雷锋做好事,对他来说很平常,他去外地执行任务,中途坐火车他还一个劲地做好事,他看到车上的人非常多,把自己的坐位让给了一个老奶奶,他见列车员忙不过来,就帮他扫地、擦玻璃、倒水、一些顾客见他忙前忙后的,便让出自己的坐位。可他笑着说:“谢谢了,不过帮助群众做事是我应该的,还是你们坐吧!”只可惜这个好青年在1962年逝世了,年仅22岁。

  【雷锋资料简介】

  雷锋,1940年12月18日出生于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家。父亲在湖南农民运动中当过自卫队长,后遭和日寇毒打致死。母亲在受到地主的侮辱后,于1947年中秋之夜悬梁自尽。雷锋不满7岁就成了孤儿,被好心的六叔奶奶收养。

  1950年,雷锋当上了儿童团长,后被乡政府保送免费读书,并加入少先队。1956年小学毕业后在乡政府当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1957年2月加入中国共青团。1958年先后调团山湖农场和支援鞍钢工作。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1960年1月参加人民解放军,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他立下誓言:“我要坚决做到头可断,血可流,在敌人面前决不屈服、投降……把我可爱的青春献给祖国最壮丽的事业他入伍后刻苦学习,苦练本领,克己奉公,表现突出,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被评为“节约标兵”、“模范共青团员”,军区《前线报》开辟了“向雷锋学习”的专栏。196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晋升为班长,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

  雷锋牺牲后,1963年1月7日,国防部命名其所在的班为“雷锋班”。同年3月5日,发表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周恩来总理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成为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的概括。从此,全国广泛开展了学习雷锋的群众运动,涌现出成千上万雷锋式的先进人物。

  雷锋大事年表:

  1940年12月18日 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安庆乡(现雷锋乡)简家塘一户贫苦农民家里.这一年系农历"庚辰"年,父母给他取乳名叫"庚伢子".

  1947年秋 父母、兄弟相继悲惨死去,年仅7岁的雷锋成了孤儿.

  1949年8月 雷锋家乡解放.安庆乡政府成立.雷锋担任过儿童团大队长.

  1950年初 土地改革开始.雷锋分得3.6亩耕地,还有一些生活用品,如床,蚊帐,锅,箱子等.

  1950年夏 入学,在刘家祠堂小学读书.

  1954年夏 考入清水塘完小,加入少先队,被选入中队委员.

  1955年 转入荷叶坝小学.这年春天,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雷锋把土改中分得的3.6亩田全部入了社.

  1956年7月15日 从荷叶坝完小毕业.

  1956年7月-9月 雷锋在生产队当了近3个月秋征助理员,搞征收公粮工作.

  1956年9月 在安庆乡政府当通讯员.

  1956年11月17日 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

  1957年2月8日 光荣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时被评为县委机关工作模范.

  1957年夏 担任望城县治伪工程指挥部通讯员.治伪工程结束,被评为治伪模范.

  1958年春 响应望城县团委提出的捐献一台拖拉机的号召,雷锋捐款20元,成为全县青少年中捐款最多的一个.县委决定派雷锋学开拖拉机.

  1958年3月16日 在《望城报》发表第一篇文章《我学会开拖拉机了》.

  1958年秋 到韶山瞻仰毛泽东主席故居.

  1958年10月 由原名雷正兴改为雷锋.

  1958年11月15日 到鞍山钢铁厂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被分配在鞍钢化工总厂洗煤车间当推土机手.不久,出席鞍山市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1959年8月20日 报名到鞍钢张岭矿山参加新建焦化厂工作.

  1958年10月至1960年1月 在鞍钢一年零二个多月时间里,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红旗手,18次被评为标兵,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

  1959年12月9日 张岭《矿报》发表雷锋《我决心应召》的申请书,表达了积极要求参军的坚定决心.

  1960年1月2日 新兵换装集中待发.雷锋因无政审表,难以批准入伍.辽阳市兵役局余新元政委送雷锋到新兵大队,当"便衣通信员".

  1960年1月7日 当晚,接兵参谋戴明章通过长途电话向工兵团团长吴海山请示,雷锋虽无政审表,可是个优秀青年,能否先带到部队.经同意,在登车出发前8小时,雷锋终于穿上新军装.

  1960年1月8日 雷锋入伍第一天.当天下午,作为新兵代表在全国欢迎新战友大会上发言.

  1960年3月 新兵连训练结束,雷锋被分配到运输连当驾驶员.下连不久,又被抽调参加团里战士业余演出队.

  1960年4月 从团里战士业余演出队回到运输连.一个月后,雷锋成为新兵中一名合格的汽车驾驶员,第一个下到战斗班.

  1960年8月 参加上寺水库抢险救灾,带病连续奋战7天7夜,表现突出,团党委为雷锋记三等功一次.

  1960年8月 把平时节约下来的200元钱分别支援抚顺市望花区人民公社和辽阳水灾区,受到部队表彰。团党委决定树立雷锋为"节约标兵"。

  1960年11月8日 运输连支部党员大会通过雷锋入党申请.

  1960年11月9日 工兵团党委在党委书记、政委韩万金主持下,在军区招待所临时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批准雷锋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60年11月23日 军区工程兵党委作出授予雷锋"模范共青团员"称号决定.

  1960年11月27日 雷锋荣立二等功,作为立功代表在全团授奖大会上发言。团长吴海山、政委韩万金分别向雷锋颁发二等功奖状和"模范共青团员"奖状。此后,雷锋又荣立过三等功一次,受团、营嘉奖多次。

  1960年12月1日 雷锋从1959年8月30日至1960年11月15日的15篇日记在军区《前进报》首次发表.

  1960年12月 雷锋在《前进报》发表署名文章《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

  1961年2月3日 应邀到海城驻军作忆苦思甜报告,与全国战斗英雄郅顺义亲切交谈.

  1961年5月 雷锋作为全团惟一候选人,被选为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1年5月14日 雷锋被提升为副班长.

  1961年7月27日 接到抚顺市人民委员会通知书.7月31日至8月3日出席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961年8月 雷锋被提为运输连四班班长.

  1962年1月27日 雷锋被批准晋为中士军衔.

  1962年春节 雷锋在《前进报》发表《62年春节写给青年同志们的一封信》.在此前后,雷锋又在《前进报》发表了《在毛主席的哺育下成长》,《我是怎样从一个苦孩子成长为毛主席的好战士的》,《做毛主席的好战士》等署名文章.

  1962年2月14日 雷锋被选为中国共产党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工程兵十团代表大会.

  1962年2月19日 雷锋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军区首届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会议,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在大会上发言.

  1962年5月 雷锋被共青团抚顺市委评为抚顺市优秀校外辅导员.

  1962年8月15日 上午10时,战友乔安山向前开车时撞到一根晾衣服的木杆,不幸打在雷锋右太阳穴上,负重伤,经抚顺市望花区西郊职工医院抢救无效,于12时5分不幸牺牲,年仅22岁。

雷锋的简短小故事介绍

  一次义务劳动

  一九六零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雷锋同志肚子疼得很厉害,他来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回来,见一个建筑工地上正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原来是给本溪路小学盖大楼,雷锋同志情不自禁地推起一辆小车,加入到运砖的行列中去,直到中午休息,雷锋同志被一群工人围住了,面对大家他说:"我们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我和大家一样,只要尽了自己的一点义务,也算是有一份光发一份光吧!"这天下午,打听到雷锋同志名字及部队驻地的市二建公司组织工人敲锣打鼓送来感谢信,大家才知道病中的雷锋同志做了一件好事,过了个特殊的星期天

  可敬的"傻子"

  一九六零年八月,驻地抚顺发洪水,运输连接到了抗洪抢险命令.雷锋同志忍着刚刚参加救火被烧伤的手的疼痛又和战友们在上寺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被记了一次二等功.

  望花区召开了大生产号召动员大会,声势很大,雷锋同志上街办事正好看到这个场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厂和部队攒的200元钱(存折上203元)跑到望花区党委办公室要捐献出来,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接侍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这份情谊,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时候捐献给了辽阳人民.在我国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自已的全部积蓄,却舍不得喝一瓶汽水.

  团结友爱

  雷锋同志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供大家学习,被人们称为“小小的雷锋同志图书馆“。他帮助同志学习知识,同班战友乔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锋同志就手把手地教他认字,学算术。同班战友小周父亲得了重病雷锋同志知道后以小周的名义给家里写了信又寄去10元钱。战友小韩在夜里的出车中棉裤被硫酸水烧了几个洞,雷锋同志值班回来发现后,把自己的帽子拆下来一针一针地为小韩补好裤了,轻轻地盖在他身上。知道这个情况的乔安山说:“为了给你补裤子,雷锋同志半宿都没睡!”

  人民的勤务员

  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同志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同志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一次雷锋同志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同志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同志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五月的一天,雷锋同志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同志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同志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同志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同志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种文娱活动。雷锋同志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那个给旅客倒水,雷锋同志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

  雷锋同志就是选择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难怪人们一见到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锋同志。

  孩子们的知心人

  一九六零年十月以后,雷锋同志先后担任了抚顺市建设街小学(即现在的雷锋同志小学)和本溪路小学校外辅导员。

  雷锋同志平时工作.学习都很忙,他只能利用午休时间或风雨天不能出车的日子请假到学校去找教师,同学谈心,或进行其他辅导活动。他善于团结小朋友,启发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雷锋同志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辛勤培养下一代茁壮成长。共表团抚顺市委为表彰雷锋同志的事迹,曾于一九六二年五月二十八日颁发奖状,上面写着:“奖给优秀辅导员雷锋同志同志,保持光荣,继续前进”。

  模范班长

  一九六一年九月,全团上下一致推举雷锋同志为抚顺市人大代表。

  雷锋同志参加完人代会回到连里就担任了二排四班班长,在他的带领下,四班成了“四好班“,雷锋同志也成了全连的四好班长。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锋同志见公路上一位妇女怀里抱着小孩,手里还拉着小孩,身上还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雷锋同志忙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嫂从外地探亲归来,要去十几里外的樟子沟去,她着急地说:“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浇迷糊了,这还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

  雷锋同志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沟走去,宁可自己淋得透湿,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她们母子送到家。

  团结友爱

  雷锋同志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供大家学习,被人们称为“小小的雷锋同志图书馆”。他帮助同志学习知识,同班战友乔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锋同志就手把手地教他认字,学算术。同班战友小周父亲得了重病雷锋同志知道后以小周的名义给家里写了信又寄去10元钱。战友小韩在夜里的出车中棉裤被硫酸水烧了几个洞,雷锋同志值班回来发现后,把自己的帽子拆下来一针一针地为小韩补好裤子,轻轻地盖在他身上。知道这个情况的乔安山说:“为了给你补裤子,雷锋同志半宿都没睡!”

小学生雷锋的故事

  1、人民的勤务员

  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的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一次雷锋外出在车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着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辽宁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我叫解放军,家就在中国。”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去,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干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雷锋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她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抖,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饭没吃,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雷锋说:“不要感谢我,应该感谢党和毛主席啊!”

  一次,雷锋从安东(今丹东)回来,要在转车。他背起背包过地下通道时,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拄着棍,背了个大包袱,很吃力地一步步迈着,雷锋走上前去问道:“大娘,您到哪去?”老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俺从关内来,到抚顺去看儿子!”雷锋一听跟自己同路,立刻把大包袱接过来,用手扶着老人说: “走,大娘,我送您到抚顺。”老人感动极了,一口一个好孩子地夸他。进了车厢,他给大娘找了座位,自己就站在旁边,掏出刚买来的面包,塞了一个在大娘手里,老大娘往外推着说:“孩子,俺不饿,你吃吧!”“别客气,大娘,吃吧!先垫垫肚子。”“孩子”这个亲切的称呼,给了雷锋很大的感触,他觉得就像母亲叫着自己小名似的那样亲切。他在老人身边,和老人唠开了家常。老人说,她儿子是工人,出来好几年了。她是第一次来,还不知道住在什么地方哩。说着,掏出一封信,雷锋接过一看,上面的地址他也不知道。老大娘急切问雷锋:“孩子,你知道这地方吗?”雷锋虽然不知道地址,但雷锋知道老人找儿子的急切心情,就说: “大娘,您放心,我一定帮助你找到他。”雷锋说到做到。到了抚顺,背起老人的包袱,搀扶着老大娘用地图找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老人的儿子。母子一见面,老大娘就对儿子说:“多亏了这位解放军,要不然,还找不到你呢!”母子一再感谢雷锋。雷锋却说:“谢什么啊,这是我应该做的。”

  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搞各种文娱活动。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那个给旅客倒水,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

  雷锋就是选择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难怪人们一见到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锋。因为他是我们的好榜样!

  2、谦虚谨慎

  雷锋入伍以来,多次立功受奖,他被选为市人大代表,出席过军区首届共青团代表会议,他的照片,日记和模范事迹。通过报纸。电台作了广泛的宣传,雷锋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热情赞扬他的来信,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光荣应该归于党,归于热情帮助我的同志,至于我个人做的工作,那是太少了,我这么一点点贡献,比起对我的要求和期望还是非常不够的……”

  3、可敬的“傻子”

  一九六零年八月,驻地抚顺发洪水,运输连接到了抗洪抢险的命令,雷锋忍着刚刚参加救火被烧伤的手的疼痛又和战友们在上寺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把手指甲都弄破了,被记了一次二等功。

  望花区召开了大生产号召动员大会,声势很大,雷锋上街办事正好看到这个场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厂和部队攒的200元钱,跑到望花区党委办公室要捐献出来,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接待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这份情谊,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时候捐献给了辽阳人民,在我国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自已的全部积蓄,平时他在劳动时却舍不得喝一瓶汽水

  4、孩子们的知心人

  一九六零年十月以后,雷锋先后担任了抚顺市建设街小学(即现在的雷锋小学)和本溪路小学校外辅导员。雷锋平时工作。学习都很忙,他只能利用午休时间或风雨天不能出车的日子请假到学校去找教师,同学谈心,或进行其他辅导活动。他善于团结小朋友,启发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5、模范班长

  一九六一年九月,全团上下一致推举雷锋为抚顺市人大代表。雷锋参加完人代会回到连里就担任了二排四班班长,在他的带领下,四班成了“四好班”,雷锋也成了全连的四好的班长。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锋见公路上一位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孩,手里还拉着一个小孩,身上还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雷锋忙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嫂从外地探亲归来,要去十几里外的樟子沟去,她着急地说:“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浇迷糊了,这还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雷锋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沟走去,宁肯自己淋得透湿,也不让她们受罪。他们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那对母子安全送到家。

雷锋雷锋故事

  雷锋,一个响亮的名字,这个名字响彻中国,震撼人心,他的精神寄托着多少的向往,他,是我们的榜样!

  虽然雷锋叔叔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普通的兵,但他能用自己的双手来帮助许许多多的人,雷锋叔叔总能从平凡中显示出伟大,不仅把分内的事情做到尽善尽美,还总能把分外的事情做得无可挑剔。

  “我永远做一个螺丝钉”这是雷锋叔叔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一架大的机器需要很多螺丝钉,而每个人则就是螺丝钉,他这颗螺丝钉永不生锈,永远发光。

  雷锋七岁时就成了孤儿,挨冻受饿,有病没钱治,幸运的雷锋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幸福的成长,上学的时候,雷锋品学兼优,离开学校工作之后,雷锋踏实认真,勤劳滕干,参军入伍,雷锋积极热情,不管走到哪里,雷锋永远是态度认真,把每件事做到最好,我跟雷锋比我真是太差了,我以后也要向雷锋学习,不仅在学业上更上一层楼,在以后的道路上,我也要做得最好!

  我觉得雷锋精神得永久保持下去,因为雷锋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名人故事精选:雷锋故事

  一九六一年九月,全团上下一致推举雷锋为抚顺市人大代表。

  雷锋参加完人代会回到连里就担任了二排四班班长,在他的带领下,四班成了“四好班“,雷锋也成了全连的四好班长。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锋见公路上一位妇女怀里抱着小孩,手里还拉着小孩,身上还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雷锋忙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嫂从外地探亲归来,要去十几里外的樟子沟去,她着急地说:“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浇迷糊了,这还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

  雷锋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沟走去,宁可自己淋得透湿,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她们母子送到家。

简短雷锋的故事

  雷锋在不满七岁时就成了孤儿。本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他为了帮助六叔奶奶家,常常去上山砍柴,可是,当地的柴山都被有钱人家霸占了,不许穷人去砍。雷锋有一天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见了,这个地主婆指着雷锋破口大骂,并抢走了柴刀,雷锋哭喊着要夺回砍柴刀,那地主婆竟举起刀在雷锋的左手背上边连砍三刀,鲜血顺着手指滴落在山路上……

  雷锋的个子不够高,体重还不够55公斤。体检时,当年的鞍钢弓长岭矿焦化厂总务股长陈日东就站在雷锋旁边,对那个场景记忆犹新,“检查身高时雷锋把身子挺了又挺,还踮起脚来,才1.54米,量体重54公斤。给他体检的是个老医生,摘下老花镜说,‘雷锋,你的身长、体重都不合格。’雷锋回答,‘这两天感冒,今早到现在还未吃饭。’当时我还在旁边说,‘小雷,说话要实事求是。今天早晨我们不都是吃了两个酥火烧、一碗酸菜吗……’”

  雷锋一句天真的话逗乐了体检医生伍哲明。他笑着对雷锋说:“你肚子好大呀!一顿饭能吃两斤。”雷锋却十分认真地回答:“医生,我真的很能吃。”

  体检后,雷锋几次去找辽阳市武装部的政委余新元和戴明章,对他们说:“如果不给我换军装,我就穿便衣去。”雷锋那种对参军的执著态度和决心,让焦化厂的领导李钦荣于心不忍,松口同意他去当兵,这在当时很不容易,因为雷锋是生产骨干。

  雷锋再把进攻的路线锁定在辽阳市武装部和接兵部队。他特意向厂里请了假,从弓长岭走了几十里路来到辽阳市武装部,几乎天天都去哀求。为了等着见辽阳市武装部政委余新元,他甚至在值班室里蹲了一宿。

  连续几天,终于见到余新元,雷锋发挥他的优势,缠着他讲自己的苦难史,结果余新元被感动了,并把周围的工作人员也吸引过来听雷锋讲家史。

  让余新元没想到的却是,第二天雷锋就拎着一只棕色小皮箱跑到兵役局里来,说,“政委,我把这点家当都带来了,这回我走定了,叫当不叫当都这样了!”

  他放下皮箱就开始抹桌子,扫院子,打开水,到处抢活干,以少见的固执与坚决,让部队不得不重视起他来。

  接下来为雷锋做说客的人增加得更多,除了矿上的领导,甚至连担任体检工作的医护人员也替他说情了,因为他每天为各房间打扫卫生,宣讲参军愿望――雷锋是个天生的演说家。甚至与余新元的爱人田儒文(当时的辽阳医院外科医生)也相处得跟亲生母子似的。

  余新元更被雷锋的决心所感动,打算帮助他,为这件事他找了辽阳市市委的书记曹奇,向地方政府汇报了雷锋想当兵的这个难题。雷锋是普通公民,当他的问题部队解决不了时,地方政府的支持意见往往能起到决定作用。

  曹奇认为这样的好青年虽然身体条件不合格,但政治条件合格,同意并支持去当兵。有了地方的支持(其实这也只是一个借口),余新元于是“设计”让雷锋先去新兵营当“便衣通讯员”,让他直接去接触部队的接兵干部。

  余新元直接找了新兵营教导员李恒基:一开始,李恒基依然要坚持原则,余新元就再找戴明章商量体检如何通过的问题,戴明章担心体检表的问题。

  余新元只好再想办法,去找主检医生吴春泽,吴不肯签,担心犯错误,当时的社会风气还是很纯正的。

  最后还是余新元想到一个权宜之计,他在“甲乙丙丁”几类表中,填了份“丙”字表,因为每一百个兵里有五个预备数,如有人到部队里复检不合格,地方上还有回旋的余地,可以再补两个。这样,雷锋终于获得了一个宝贵的候补名额。

雷锋故事

  有一个人,从小就成了孤儿,饱经艰辛万苦;有一个战士,是把别人的利益看得很重,自己却省吃俭用,并且总是战斗在最艰苦的地方;有一个英雄,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个人,就是雷锋。

  雷锋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朴素为人老实,他助人为乐的事迹伴着风儿飘向祖国的大江南北,飘遍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飘进亿万儿女的心中。今天,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再次拜读了《雷锋的日记》这本书。书中对雷锋光辉短暂的一生进行了深刻的描述,让我颇有感触。

  他的童年是辛酸的,他的家人相继逝去,只剩他一人孤苦伶仃,长大后,他用自己的一番热情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雷锋叔叔的人生道路是坎坷不平的,但是在人生富有意义的转折中,他毅然选择了正义,选择了真理,选择了共产主义。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坚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努力改造世界观。我觉得他一生最突出的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是毫无损人利己之心、自觉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书中,我处处都能看到雷锋同志的节俭精神:在出差时,带的是硬硬的馒头;打球出了一身的汗,却连一瓶汽水也舍不得买;还有雷锋的那双袜子,缝了又缝,补了又补,补丁一层一层,却怎么也不舍得买一双袜子,战友王大力送了他一双,他却舍不得穿,把新袜子包起来,继续穿着那双满是补丁的袜子。他和战士打完篮球,战士们热得汗流浃背,许多人去买汽水喝,唯独他捧起水壶喝凉开水。他说:“喝白开水一样解渴。”是他小气吗?不是,他是在节约每一分钱,把节约的钱用来帮助有困难的人。只要人民需要他,雷锋是“一掷千金”的,听说战友王大力的妈妈生病了,又赶上洪水,便以王大力的身份寄去了20元钱;发了大水,他把自己辛辛苦苦攒的钱毫不犹豫地全部寄出去,足足有一百多元,当人们看到他那补满补丁的袜子时,老团长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捐出一百元钱的同志却穿着这样的袜子呀!大家都看好了,这不是100元钱和一双布满补丁的袜子,而是一位同志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呀!”

  雷锋叔叔的许多事迹都令我感动:他助人为乐,为高尚的事业奋不顾身。一次,某地发生地震,他当场捐款200元,并迅速赶往受灾现场慰问当地受灾群众。他走到哪儿,好事就做到哪儿。大坝抢修时,总能看到他在泥水中来回穿梭的身影;公路塌方时,总能听到他刚劲有力的脚步声。在火车上,一位旅客不舒服。雷锋给他让座,给她端茶送水,自己却坐在冰冷的地面。他去医院看病的路上,却遇到风雨中一位老人带着孙子去探亲,就背起小孩和那位老人一起去,把他们送到亲人家后,水都没有喝上一口,又转身钻入了茫茫大雨中……不幸的是,在一次运送任务时雷锋叔叔不幸被一根大木桩击中为祖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年仅二十二岁。

  读着读着,我不禁唱起了“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原作革命的螺丝钉,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让我们像雷锋叔叔那样,做一些平常的小事。因为在别人感到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感到快乐。让世界充满关怀,世界才会更美好。我们当代的青少年更要学习雷锋叔叔那种“螺丝钉”的精神,在学习上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掌握好基础知识不可操之过急。遇到困难或不懂的难题时更要像“钉子”一样钻懂、钻透。让我们赶紧行动起来吧!为自己开拓一片美好的明天。

身边的雷锋故事

  爱的缘起

  任何超凡的行为背后往往存在并不超常的原由,田宏伟的无私献血缘起于他自小便懂得了血与生命的关联,血与爱的关系。他的童年是不幸的。他从小寄人篱下,生活困苦。念初二时妈妈胃出血进了医院,把他吓坏了,为了救妈妈,他急得想付出自己的一腔鲜血,但是医生说他还不到输血年龄。无可奈何,求亲告友借了1700元买了两袋血才让妈妈脱离了险境。两袋别人的鲜血换来了妈妈的生命!这件事情在田宏伟幼小的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那个时候家里还买不起电视机,当他在同学家里第一次看到了香港的无偿献血广告,刘德华,成龙,许多明星都带头献血,呼吁献血,他感动了,他流泪了。

  他在生活中,明白了血的重要和爱的价值。推己及人,他很希望能帮助别人——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但凭自己的能力,他只能寻求一种不必花钱而能帮人解决危难的办法。

  爱的印记

  在后来的生活中了解到《献血法》规定,只要无偿献血600毫升以上,本人及其配偶和直系亲属可享受献血总量5倍的免费用血时,他的心动了:献血,不就是自己多年来苦苦寻求的不花钱就能帮助人的好方法吗?我为什么不去试一试

  第一次献血是需要勇气的,好多男子汉都怕晕血,田宏伟也怕,平日他连打针都怕得不得了,但是为了实现多年的心愿,在高中时他勇敢地第一次献了鲜血。

  后来他又去献过几次血,怕妈妈反对和担心,他一直没有告诉老人家。他想,妈妈的血管里流淌着别人的鲜血,我用自己的血奉献给别人,这也是用行动感恩。真的说出来,妈妈也会理解的。

  2010年上了大学后,他爱的行动并没有停止,他爱的背影多次出现在校园的献血车上,在2012年大学二年级的时候突然得知学弟得白血病的消息时,他又一次献出了自己的爱心。

  爱的呼唤

  他经常向身边的人宣传无偿献血的好处,在他的鼓励下,班上及学院的好多同学也都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各种宣传活动中他一次又一次地向他人宣传无偿献血的知识和亲身感受,鼓励他人参加无偿献血。他也积极和各家媒体合作大力宣传推广无偿献血。在他的带动下,学校献血的人越来越多,他爱的使命也在不断···。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句子唯美简短

贺卡内容给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