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手抄报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世界地球日黑板报:世界地球日的由来及意义

  地球日是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产生的。世界地球日活动起源于美国。1970年4月22日,美国首次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这一天,全美有20xx多万人,10000所中小学,20xx所高等院校和20xx个社区及各大团体参加了这次活动。人们通过举行集会、*、宣讲和其他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呼吁所有人都行动起来,保护和拯救我们的地球。这是人类历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这次活动取得了极大成功,以后每年的“地球日”也都备受关注。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

  作为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地球日”活动推动了多个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个国家、2亿多人同时在各地举行多种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从此“地球日”成为“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手抄报

2015地球日手抄报版面设计

  2015地球日手抄报版面设计——我们原本的地球是绿色的和蓝色的。可是现在几乎只剩下蓝色了,那些曾经的绿色一去不复返。由于人类的不断破坏,森林将逐渐消失在地球上,那时候,将是生命的末日。让我们一起付出行动,保护森林,让地球增添一份绿色吧。

  2015地球日手抄报版面设计——在我的记忆里,天空是湛蓝的,河水是清澈的,草儿是嫩绿的,但那已经成为过去。今天在这个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昔日里鸟儿的歌声变成了哭泣声,灰蒙的天空取代了昨日的白云请让我们好好感受这一切

地球日手抄报之保护地球

  大自然是悠久的、丰富的,它也拥有的所有的资源,都是留给人类最重要的无价之宝。我们要珍惜地球上的资源,再多的东西总会有用完的一天,不要等那一天到来了才后悔。。。

  保护地球的建议:1、不随地吐痰2、保护地球上的生物3、用完水及时关闭水龙头4、多种花、草、树木5、保护臭氧层6、不随地丢垃圾7、垃圾分类。。。。。

  这是自己独立完成的保护地球手抄报哟,保护我们的地球,还生命一点绿。

世界地球日环境保护电子小报word小报手抄报

  2018年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

  2017年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

  2016年节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2015年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

  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2010年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

  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历年主题

  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

  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地球日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于1970年发起。现今,地球日的庆祝活动已

  发展至全球192个国家,每年有超过10亿人参与其中,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

世界地球日手抄报:社会绿化

  1.顺手关水龙头

  2.一水多用

  3.少用洗洁精

  4.不要让电视机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

  5.争做公交族或自行车族

  6.选无磷洗衣粉

  7.购物自带布袋或菜篮

  8.充分利用白纸,尽量使用再生纸

  9.在家里设置三个分类垃圾筐(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有害物

  10.定时卖一次废塑料、废纸、废玻璃

  11.交换、捐赠、改造多余物品

  12.拒食野生动物、拒用野生动物制品

2015年世界地球日手抄报图片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这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该活动最初在1970年的美国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发起,随后影响越来越大。

  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历史起源

  最初地球日选择在春分节气,这一天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昼夜时长均相等,阳光可以同时照耀在南极点和北极点上,这代表了世界的平等,同时也象征着人类要抛开彼此间的争议和不同,和谐共存。传统上在很多国家都有庆祝春分节气的传统。早期联合国也在每年的春分举行世界地球日的活动。

  活动起源

  1969年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在美国各大学举行演讲会,筹划在次年的4月22日组织以反对越战为主题的校园运动,但是在1969年西雅图召开的筹备会议上,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提出将运动定位在于全美国的,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草根运动。

  1969年盖洛·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海斯听到这个建议后,就设想在剑桥市举办一次环保的演讲会。于是,他前往首都华盛顿去会见了尼尔森。年轻的海斯谈了自己的设想,尼尔森喜出望外,立即表示愿意任用海斯,甚至鼓动他暂时停止学业,专心从事环保运动。于是,海斯毅然办理了停学手续。不久,他就把尼尔森的构想扩大,办起了一个在美国各地展开的大规模的社区性活动。举办“地球日”的主意就这样形成了。

  他选定1970年4月22日(星期三)为第一个“地球日”。就在那年的4月22日,美国各地大约有2000万人参加了游行示威和演讲会。

  美国的1970年正是个多事之秋,光纤织物被发明了出来,“阿波罗13号”的悲剧导致登月计划的失败,在南卡罗来纳州萨瓦那河附近一家核工厂发生泄露事故,当时的美国人,终日呼吸着豪华轿车的含铅尾气。工厂肆无忌惮地排放着浓烟和污水,却从不担心会被起诉或者是受到舆论的谴责。“环保人士”凤毛麟角,他们只是列在字典里的单词,却很少能够被人所重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首次“地球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鉴于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心,美国国会在“地球日”这一天休会,近40名参众议员分别在当地集会上讲话。伦特·杜贝斯、保罗·埃利希以及拉尔夫·纳德等美国的名流发表了演讲,阐明集会的重要意义。25万人聚集在华盛顿特区,10万人向纽约市第五大街进军,支持这次活动。

  据统计,这一天全美有2000多万人、1万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2000个社区以及各大团体参加了“地球日”活动。人们举行集会、游行和其他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高举着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巨幅画和图表,高呼口号,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1970年的首次“地球日”活动声势浩大,被誉为二战以来美国规模最大的社会活动。这次活动标志着美国环保运动的崛起,并促使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

世界地球日手抄报:拯救地球

  世界地球日是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产生的,起源于美国。1970年4月22日,由时年25岁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在美国首次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

  这一天,全美有2000多万人,10000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2000个社区及各大团体参加了这次活动。

  人们通过举行集会、游行、宣讲和其他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呼吁所有人都行动起来,保护和拯救我们的地球。这次活动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

  作为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地球日”活动推动了多个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

  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个国家、2亿多人同时在各地举行多种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从此“地球日”成为“世界地球日”。

  面对日益恶化的地球生态环境,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行动起来,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

世界地球日手抄报内容

  世界地球日为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我们要重视保护地球环境,制止生态恶化,使每一位地球居民都为悍卫地球环境、改善地球环境作出贡献。我们一起保护地球、善待地球!

  1972年全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197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此后保护环境的政府机构和组织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加,地球日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地球日也成为了全球性的活动,我国从1990年开始,每年都举行地球日的纪念宣传活动。

  由于自然地址作用和认为地址作用,地球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从而把导致人类生命、物质财富损失的灾害事件,统称为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防治地质灾害,被我国确定为1999年地球日,也就是第三十个地球日的主题。

  中国,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正在承受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发展压力。爱家的人们,让我们从爱护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做吧!让我们在世界地球日里作一次深刻的反思。

  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是:

  (一)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全球变暖也可能影响到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这些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

  (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在离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在离地面25千米处臭氧浓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约为3毫米的臭氧集中层,称为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但臭氧层是一个很脆弱的大气层,如果进入一些破坏臭氧的气体,它们就会和臭氧发生化学作用,臭氧层就会遭到破坏。臭氧层被破坏,将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研究表明,紫外线辐射能破坏生物蛋白质和基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造成细胞死亡;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伤害眼睛,导致白内障而使眼睛失明;抑制植物如大豆、瓜类、蔬菜等的生长,并穿透10米深的水层,杀死浮游生物和微生物,从而危及水中生物的食物链和自由氧的来源,影响生态平衡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多样性公约》指出,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它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的物种,同时,随着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也会使一些物种消失。所以说,生物多样性是在不断变化的。近百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加之环境污染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有关学者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估计到21世纪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损失可达其总数的15%~30%。在中国,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生物多样性所遭受的损失也非常严重,大约已有200个物种已经灭绝;估计约有5000种植物在近年内已处于濒危状态,这些约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20%;大约还有398种脊椎动物也处在濒危状态,约占中国脊椎动物总数的7.7%左右。因此,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以及这些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同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四)酸雨蔓延

  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值)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这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酸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瘠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此外,酸雨还腐蚀建筑材料,有关资料说明,近十几年来,酸雨地区的一些古迹特别是石刻、石雕或铜塑像的损坏超过以往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世界目前已有三大酸雨区。我国华南酸雨区是唯一尚未治理的。

  (五)森林锐减

  在今天的地球上,我们的绿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森林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

  (六)土地荒漠化

  全球陆地面积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积29%。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经济损失每年423亿美元。全球共有干旱、半干旱土地50亿公顷,其中33亿遭到荒漠化威胁。致使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农田、900万公顷的牧区失去生产力。人类文明的摇篮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已由沃土变成荒漠。中国的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亦十分严重。

  (七)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主要因子为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铅等。大气污染导致每年有30—70万人因烟尘污染提前死亡,2500万的儿童患慢性喉炎,400—700万的农村妇女儿童受害。

  (八)水污染

  水是我们日常最需要,也上接触最多的物质之一,然而就是水如今也成了危险品。

  (九)海洋污染

  人类活动使近海区的氮和磷增加50%—200%;过量营养物导致沿海藻类大量生长;波罗的海、北海、黑海、东中国海(东海)等出现赤潮。海洋污染导致赤潮频繁发生,破坏了红树林、珊瑚礁、海草,使近海鱼虾锐减,渔业损失惨重。

  (十)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危险性废物是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化学活性或毒性、爆炸性、腐蚀性和其他对人类生存环境存在有害特性的废物。美国在资源保护与回收法中规定,所谓危险废物是指一种固体废物和几种固体的混合物,因其数量和浓度较高,可能造成或导致人类死亡,或引起严重的难以治愈疾病或致残的废物。

  世界地球日标语

  五、纵然雾霾肆虐,我也要撕毁,只为还你一片清新。——作者:章荣荣

  十六、脚下的土地,自己保护;生活的地方,自己呵护。——作者:陈方美

世界地球日的手抄报

  世界地球日(WorldEarth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该活动最初在1970年的美国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发起,随后影响越来越大。活动宗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世界地球日手抄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成心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公道的利用,避免自然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对遭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合适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伏的环境题目,调和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延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其内容主要有:(1)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发的环境污染,包括防治产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资和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液、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

  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酿成的污染;(2)避免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发的环境破坏,包括避免由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产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酿成的污染和破坏,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产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的破坏、污染和影响;

  (3)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址、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长和散布、公道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保护已成为现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房产交易税费

月季花的扦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