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才子唐伯虎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少年风流

  你道浪荡子弟,原是白衣卿相

  年少几多愁,坐断东南战未休

  对明月清风,对杨柳岸晓风残月,对大江东去,天定风流

  温一壶酒,青梅,药石散

  主公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郭奉孝《少年.风流》

风流才子唐伯虎

唐伯虎

  一生放荡花酒间,

  死后风流传千年。

  雄才全换脂与粉,

  妙笔轻染画婵娟。

  行处逢店开怀饮,

  醉后泼墨当酒钱。

  才子自古出江南,

  江南才子个个癫。

《风流才子唐伯虎》读后感

  笑舞狂歌五十年

  ——浅谈风流才子唐伯虎的诗与画

  谈及唐伯虎,不免会使人想起一位翩翩浊世佳公子,风流倜傥,才情非凡。其风流韵事“三笑点秋香”,更是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至于唐寅的生平,史书记载亦是少之甚少。现流传至今有关他的史料,多为乡野民间故事和小说的传述,已无从考证。之于他的成就,众多专家的意见也是褒贬不一。

  唐伯虎,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落魄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自幼聪明伶俐。自幼饱读诗书,擅长诗画十六岁便中秀才。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正德九年(15XX年)曾应宁王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佯狂得以脱身而归。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关于唐伯虎“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名的由来,有人认为,唐伯虎出于对自己才华的狂傲自负,确实刻了一枚“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印章。但也有学者考证认为,唐伯虎从未自刻过“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图章,存世之印系别人伪造。后世学者普遍认为,唐伯虎“江南第一才子”是名副其实的。他的诗、书、画被称为三绝,艺术造诣高超。唐伯虎才气横溢是真的,他完全称得起“江南第一才子”。若说“风流”二字,也只是唐伯虎文风飘逸,为人洒脱,落拓不拘,举止有放浪之行,仅此而已,实际情况并不是小说和影视作品中描写的那等“风流艳名。况且晚年时期,唐伯虎的生活实则穷困潦倒,很难想象与富贵奢华有所联系。唐伯虎“三笑点秋香”的故事,不免有虚构之嫌,事实上是不成立的。虽历史上确有秋香其人,且和唐伯虎同是生活在明代中叶;不过她至少要比唐伯虎大二十岁。秋香虽在金陵高张艳帜,但她二人之间实难发生风流韵事。有人认为唐伯虎作品《九美图》中讲的是唐伯虎娶了九位美女的故事,情节很离奇,其实历史上并没有这桩事,不过唐伯虎画九美图倒是真的。九美图的由来,是祝枝山有一次去拜访唐伯虎,而与唐伯虎打赌,只要唐伯虎能在一年内,将苏州城里有名望的小姐,画出十张美女图来,祝枝山将付给他三百两银子。这般传言 ,我个人认为,多半是因为他最后一个妻子名叫“沈九娘”,后世人望文生义,便以为唐寅此等风流,艳娶娇妻九人。

  唐伯虎的仕途之路其实是十分坎坷的。“泄题案”发生后,唐伯虎31岁才出狱。正当而立之年,却饱受不幸折磨,遭此声名狼藉。我们可以想象,封建社会里的中国文人,仕途之路于他们是何等之重要。一曲“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将自己的心思暴露无遗。唐伯虎豪放不羁,恃才傲物的个性,经受这等沉重地打击,纵使他有无数才华,也不免愤世嫉俗和抑郁反叛。从此绝意仕途,潜心书画,形迹放纵,性情狂放不羁。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唐伯虎在小时候便在绘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很快掌握绘画技艺,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时,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多年的勤加练习,加之他自身很高的绘画造诣,唐伯虎的绘画技艺已经十分高超。在苏州流传著他的不少故事。据说,有个人与唐伯虎很要好,向唐伯虎索得画一幅,画的是一竿清竹临风而立,竹竿上趴著一只纺织娘。此人回家后,就把唐伯虎的赠画挂在房间裏。到半夜,此人在睡梦中被纺织娘的阵阵叫声吵醒,他爬起来,掌灯四处雪找,最后发现,鸣叫不停的纺织娘,居然就是唐伯虎画中的那只。还有一次,唐伯虎为一个朋友的扇子画了三只河虾,这个朋友爱不释手。一次乘船出游,不小心失手把扇子掉到河裏,扇面上的三只虾竟一齐从扇面上跳到河裏游走了。这些传说,传神地描述了唐伯虎画技之高超。 他的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他为我国的传统绘画做出了很多贡献。综合了南北二派,弘扬了文入画的传统。我国的传统绘画.到了北宋初期,由于地理条件和风格的不同,始分为南北两大画派。北方画派以李成、关仝、范宽为代表,画风深厚旷远,石体坚凝,风骨奇峭,气势雄伟;而南方画派以董源、巨然为宗师,画风柔和温秀,笔墨潇洒含蓄,水墨湿润华滋,远近感强烈。唐寅打破了门户之见,从笔法、气势、笔意和设色上,把南北两派不同的源流,扬长避短,融合在一起,又吸收元画的长处,最后形成结构严谨,风骨奇峭,笔法秀逸,水墨淋漓,意境空灵的独特风格。他的画,既有宋画深厚功力,又有文人画的书卷气,为吴门画派的崛起,为弘扬文入画的传统作出了巨大贡献。另外,他实现了诗书画的有机结合。唐寅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而且诗文、书法的造诣也很深,在诗书画有机结合方面也作出了新的贡献。唐寅书画的贡献,还表现在其他方面,比如深化了文人画的题材内容,促进了山水、人物、仕女、花鸟各科的全面发展,加强文人画自我表现意识等,都给后世造成深远影响。

  唐寅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而且是一位诗人。他创作的诗,据不完全的统计,约有600余首。其诗风婉华丽,通俗流畅,即兴抒怀,以才情取胜。诗文的内容多为揭露社会矛盾,抒发不平之气.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唐寅在文学上的成就很高。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能表达出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著《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唐寅诗风相当特别,据说他早年曾下苦工钻研过《昭明文选》,因此早年作品工整妍丽,很接近六朝的气息。泄题案以后的诗作,多描写自己的处境,写起来情真意挚,自然流畅,虽然在字句上推敲得不是很精炼,但可以感觉到唐寅信手拈来的才气。他的诗作有《百忍歌》、《上吴天官书》、《江南四季歌》、《桃花庵歌》、《一年歌》、《闲中歌》等。唐寅诗文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清新,对人生、社会常常怀着傲岸不平之气。所做绝笔之诗“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胸中无数才华,平生万般磨难,最终皆为怡然的达观所稀释,再不见激越愤慨,再不见书生意气,只有清新淡远,真正到了“明月松风天然调,抱得琴来不用弹”的境界。自傲、自欺、自负,都消隐一空,吟咏之中,胸襟开朗,笑傲江湖,竟也超越了儒释道,浮云富贵,粪土王侯,连地府也无所畏惧,把死后大事当成又一次不经意的放浪漂流,如此高超的人生玄思,是何等的哲学超悟和精神解脱啊。

  除诗文外,唐寅也尝作曲,多采用民歌形式,由于多方面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经历坎坷,见闻广博,对人生、社会的理解较深,所以作品雅俗共赏,声名远扬。

  问唐衢痛哭何为,纵使青云无望,却赢得才子高名,在将相王侯之上,

  继宋玉招魂之后,此番苍墓重修,更装点横圹美景,替湖山花月坛妍。

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

  说起唐伯虎这个名字,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可是位居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天才画家。

  唐伯虎生性玩世不恭却又才华横溢。他的画笔疏简精当,行笔挺秀洒脱,形象饶有韵度,整幅画杂而不乱,意境空灵;其诗风婉华丽,通俗流畅,即兴抒杯,以才情取胜。这种诗与幽的冤美结合,也是唐伯虎画的一大特点。

  虽然唐伯虎才华出众,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他一生坎坷,临终时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苦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唐伯虎虽然为人放荡不羁、风流潇洒,却也心胸豁达。某年仲夏的一天,唐伯虎欲去游一日西子湖。途中瞧见了一家酒楼,突然酒兴大发,便进去喝了个痛快。结账时,才猛然发现口袋里竟空空如也。他无计可施,拿起手中扇,轻轻一摇,突然想到何不以扇抵酒?可是遭到了小二的反对。唐伯虎又心生一计,站起来大声吆喝着卖扇。这时,一个中年男人,峨冠博带,看样子是一个杭州富豪,傲慢地问道:你这把小扇,能值多少?看一下便知道了。唐伯虎把扇递予他,富豪一瞥,说:山上的画,分明是随手涂鸦,分文不值!说完,竟扔在了地上。唐伯虎怒瞪着他。这时,一个书生上前观赏,拍案连称:妙!妙!妙!此扇绝对出自高人之手!再看看唐伯虎气宇轩昂,风流倜傥,说道:阁下莫非是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唐伯虎笑而不语,神清气闲。众人听了都惊呆了,纷纷出高价购买此扇,唐伯虎却只愿意卖给只有十文铜钱的书生:你慧目识人,我很敬佩,此扇非你莫属。你若没钱,我便只收你五文,够付酒钱便可。说完,转身想要离开。那位富豪拦住了他,虚伪地说:唐先生,这扇我出一千文,可否?不行,我意已决。富豪再出高价五千文!唐伯虎还是坚决驳回。这时,一个捕快从富豪身后走了出来,对唐伯虎耳语了一番,唐伯虎恍然喊道:原来你家老爷和他有些交情啊!罢了罢了,待我为他做上一副画吧!说完,文房四宝便奉上了。唐伯虎在富豪后背衣裳上刷刷几下,众人皆笑之。富豪看了,愤然威胁道:我要让捕快来抓你!关我何事。你爱告就去告吧!富豪气得怒发冲冠,转身窘迫离去。告诉大家富豪背上是什么吧:一只王八!

  唐伯虎一生活得痛快潇洒,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为我们后代留下了一份份厚重的诗篇画卷,为苏州文化增添了绚烂的一笔。

风流才子—唐伯虎

  江南四大才子,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特别是其中之一的唐伯虎,更是风流倜傥,声名远播。

  唐伯虎不仅歌词歌赋样样精通,而且风流韵事层出不穷。在民间的唐伯虎是一个整天生活在女人堆里的风流鬼,特别是周星驰演的《唐伯虎点秋香》里,唐伯虎竟然是个家财万贯,有九个貌若天仙,凶神恶煞的老婆,实在搞笑的很。但其实生活中的唐伯虎与戏说中的唐伯虎可谓相距甚远。

  唐伯虎才气非凡,而且少年得志。幼年时,父亲就给唐伯虎请了一名苏州城中非常有声望的老师,寄希望他能步入仕途,成为国之栋梁。少年的唐伯虎没有辜负父亲对他的期望,16岁便在乡试中夺得榜首,高中解元。一时间唐伯虎三个字轰动了整个苏州城,成了人们竟向传颂的少年才子,成为了少年心目中的青春偶像。可是唐伯虎不满足于这些,他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投向了诗词书画。于是,他与祝允明、张灵每日吟诗作画,显然这些在当时属于离经叛道的行为。这使父亲十分担忧。从现在来看,唐伯虎的行为,使朝廷少了一位官僚,却多了一位极有影响力的文化名人。

  唐伯虎又是个风流倜傥的人。他不拘泥于世俗偏见,率性而为。有一天苏州城普降大雪,天气寒冷,人们纷纷躲到家里,可唐伯虎、祝允明、张灵却扮起了乞丐,沿街乞讨。让当时的苏州城着实轰动了一把,有的讥笑这些玩世不恭的风流才子,有的为他的放荡喝彩。这些韵事不断流传、演绎,唐伯虎就变成了戏说中的模样,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其实,造成唐伯虎如此性格,是因为当时那次科场舞弊案。从此,他对仕途便不再有兴趣,把整个身心寄情于山水歌赋之间。

  戏说中的唐伯虎是个家财万贯的人,而现实中的他一生经历坎坷。18岁那年,唐伯虎参加会试时被科场舞弊案牵连,含冤入狱。但对他影响最大的是那个噩梦般的一年——弘治七年(公元1529年),父亲因忧郁成疾而死,母亲因悲痛万分而去世,妻子因病谢世,儿子得瘟疫而夭折,妹妹因嫁错了人折磨归天。一年五次驾起丧车,真是惨不忍睹。这对春风满面的唐伯虎无疑又是一场晴天霹雳。从此,唐伯虎更加放荡不羁,这促成了他在艺术殿堂中的纵横驰聘,成就万世伟业。

  真正了解唐伯虎后,我既为他在文化史上的如此成就拍手叫绝,又为他一生坎坷的经历洒下同情泪。也许生活风调雨顺,他也不至于在54岁就英年早逝,他会给中国文化留下更多的精品;也许在仕途中一帆风顺的他,便不会在书画方面有如此大而耀眼的成就。

  是是非非,成败得失,只能由后人去体会。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描写桃花的诗句

环保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