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眼界决定高度

  现在,一种观念在互联网上盛行一时,即“做人,格局决定了你的高度”。这里的格局,指的即是一个人的眼光、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这个观点在今日的盛行,充分说明了眼界在这个高度运转,人人急功近利的时代的重要性。

  说起眼界,对此早已深有体会的古人还传于后世两个脍炙人口的成语来告诫后人:“盲人摸象”和“井底之蛙”。前者说的是几个盲人各自摸了大象的一部分,遂分别认为大象就是它的一部分身体结构特征与现实相接近的生物。后者则说的是生活在井底的青蛙认为只有它生活的一口井是这个世界,而对别人口中的大海不以为然。由此看见,人对新事物的认知何尝不是基于自己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可倘若新事物与已有经验相悖,就会无论孰对孰错都将初来乍到的新事物观念逐出门外,束之高阁。如果这样的处事方式态度如井底之蛙,摸象之盲人者,不仅再难以取得进步,甚至还会沦为笑柄。

  何止古代,近代的史事也无一不告诫着我们固步自封受制于已有经验的后果:清朝因为中期闭关锁国,中国之发展远远落后滞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遭到外国列强的侵略瓜分,形势岌岌可危。如果没有新文化运动传播宣扬西方的进步思想,国民的思想仍然不是受到着封建礼教的毒害吗?如此,还会有今日繁荣昌盛之中国吗?而进行着这彻彻底底民主主义思想革命运动的领导者——诸如陈独秀,鲁迅,蔡元培等人,谁又不正是因为出国访问留学的经历才接触,了解到了西方科学,民主的思想,对世界格局和中国实际情况有了客观清晰的认知呢?如果他们仍停留在封建礼教的

  环境中,眼界不加开阔,则仍保持在无知无觉,精神麻木的状态,如此还会有新文化运动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如此看来,人要有有所飞跃性的突破与进步,必须先打破已有的认知所形成的枷锁,解放思想去接触全新的事物观点,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与认知范围。身处于这样一个无比喧嚣嘈杂的时代,面对相同一件具有争议性的事物、事件,往往会众说纷纭,各有各理。甚至有些事情已复杂到没有孰是孰非之说,此时倘若只听一家之言,靠谱吗?如何有着这样的观念,往往会被情绪煽动所迷惑而失去了自我,今天听服那家,明天说不定又轻信于那家,如此一来,随波逐流,究竟何去何从呢?就拿前些时间轰动一时,引发社会争论的江歌案来说,案件的情况很复杂,里面的人物更不是单纯能单面论断的,可谓人心难测,可恰恰最传播开来的对此事的论定就是不多加了解推理就胸有成竹陈说的一面之词,尔或是传播者别有用心,故意煽动特定人群的情绪,而良知往往是小声的。此时如果不众家之言无一不了解思辨,判断后形成自己的认知,自己对这件事情的认识与论定是真相吗?甚至久而久之,你的价值观就会被扭曲,你的思想就会变成任别人指使摆布的傀儡。若此沦为等,何其悲哀呢

  读三国演义,我觉得写的,就是一个格局。我读出来的,是即使我们不想成为英雄,抑或是不能成为英雄,仍应该铭记人即使再强大,格局过小,小家子气,就很容易走下坡路。反之,即使再弱小,但只要格局较大,就一样可以石破天惊,一飞冲天。我觉得,这就是对格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眼界的作用的最好概括了。

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

以格局为话题高二作文

  一个人,将来有没有发展前途,将来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和细节有很大关系。通过一个人细枝末节处的表现,可以窥测到他的将来,这不是什么迷信巫术,而是一种经验,一种智慧。

  明代有一个叫王华的人,从小喜欢读书。有一天,县令带着随从前呼后拥地到王华所在的学堂视察。和王华一起学习的那些小朋友们,因为从来没见过这样热闹的场景,所以都争先恐后地放下书本,围上前去看热闹,只有王华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依然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书。钱希奇是他们的先生,看到王华这个样子,就和王华开玩笑说:“大家都过去了,只有你一个人不过去,假若县太爷认为你傲慢,要来斥责你,你怎么办啊”王华从容地回答道:“县令也是人,有什么可看的我正在读圣贤书,恐怕县令也没有什么理由来斥责我吧!”钱希奇见王华小小年纪如此有见识,非常高兴,便对旁人说:“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有大出息!”果然,王华后来考中了状元,成就了一番功名。

  宋朝有一个叫吕文靖的人,他有四个儿子,二儿子叫公著。在四个儿子年纪还小的时候,有一天,吕文靖对夫人说:“咱们的四个儿子将来都能成才,但不知道哪个是宰相之才,我要考验他们一下。”于是,当四个孩子都在院子里玩耍的时候,吕文靖吩咐一个小丫环,手里拿一件玉器,走到门边的时候,故意将玉器掉落在地上,玉器就碎了。这时,四个孩子中,有三个孩子“啊呀”了一声,急忙去报告夫人,只有老二公著,凝然不动声色,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吕文靖见此情形,就问公著:“玉器碎了,你为什么一点儿也不着急呢”公著平静地回答:“已经碎了,急有何用呢不如不去想它。”吕文靖于是告诉夫人说:“公著这个孩了,将来可当宰相。”后来,公著做官果然做到了宰相。

  成大事者,心中需有大格局,遇事处变不惊,沉着应对,不慌不乱,是一种难得的气质。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在《心术》一文中所说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正是这种气质的具体表现。王华面对县令不卑不亢,公著面对摔碎的玉器心态从容,说明他们内心都具有大格局、大气象,所以旁观者推测他们将来前途无量,显然不是瞎说,而是通过细节做出的合理判断。能有如此见识,当然也是一种难得的智慧。

《大局观》读后感

  最近看的经济学相关的第二本书《大局观》读完了,正好记录一下。对于这本书,记录一下印象最深的几点内容。

  一、经济学是理性的科学,很多经济学的原理建立在完全理性的假设条件下,但是市场并非理性的,人并非理性的,所以在实际运用中,需结合非理性的条件,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二、政治与经济密不可分,互相影响。

  三、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实行的是新民主主义经济,且准备长期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但朝鲜战争为中国敲响了警钟,必须大力发展国防,而重工业又是国防的基础。如果想控制市场的资源和价格,前提就是国家需要对经济领域的全面控制和垄断,所以必须转变为计划经济。

  四、财富不平等的加剧受伤的不仅仅是穷人,税收是调节财富的重要手段。未来阶层的固化更难打破,拼爹会赢过拼搏。

  五、人口的慢变量。

  过去由于计划生育,出生人口大量降低,未来由于养孩子的成本过高,也不会出现过去一家很多孩子的现象。所以未来中国会迎来很严重的老龄化,人口断崖式下跌,那到时候房子卖给谁?社会养老和医疗问题加剧政府要怎么办

高考全国卷2满分作文:做人要有格局

  经常听人讲怎样做人,有很多真知灼见,其中有一句“做人要有格局”,让我印象深刻。

  格局是什么?我理解,格局就是眼光,气度和胸怀。央视不是有一句广告词吗:“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说的就是人的格局啊!

  人的格局有高下大小之分。

  有这么一个故事:三个工人在建筑工地上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工人不耐烦地说:“没看到吗?我在砌墙。”

  第二个人认真地回答:“我在建大楼。”

  第三个人快乐地回应:“我在建一座美丽的城市。”

  十年以后,第一个工人还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成了设计师,第三个工人则成了这个城市的管理者。

  这就是格局的差别。

  格局小的人,盯着自己的一日三餐,只关心老婆孩子热炕头,斤斤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别人家的事漠不关心,高高挂起。

  格局大的人,位卑未敢忘忧国,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情系百姓福祉,心系国家发展,积极投身经济社会的建设。

  格局小的人,未必不幸福,但总觉得缺一点精彩。

  格局大的人,前行未必很顺利,但会活得有价值。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不能过早地享受安逸,逃避挑战。

  格局小的人,“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这是一种悲哀;

  格局大的人,登高山,而知山之巍峨,临大海,而知海之浩瀚,这才是壮美的人生。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也说:“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格局小,影响力就小,发挥的作用就小;格局大,影响力就大,发挥的作用就大。

  格局对个人是这样,对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在当今世界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了“一路一带”的战略构想,将中国的发展融入到全世界的发展中去,同时为全世界的发展贡献中国的力量,这就是大格局,大胸怀,大担当。

  人的大格局不是凭空掉下来,它同样需要培养。

  大文豪鲁迅说过:“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首先是正视自己的缺点,找到学习的方向。要用虚心的态度聆听批评,用开放的胸怀包容多元,多取长补短,多加油充电,知耻而后勇,才会夯实大格局的基础。

  其次是增强必胜的信心,增加超越的勇气。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承认落后、安于落后,自甘菲薄,失去前行的动力。我们必须要有不服输、不服老的心态,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打破别人眼中的你不行不能的妄断。信心比黄金更可贵,信心是我们战胜困难的重要力量。

  三是要脚踏实地的笃行,完成历史的使命。人的格局不是高中楼阁,它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之上。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我们应该要有这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

  人能走多远?不要问双脚,要问你的追求。

  人能攀多高?不要问双手,要问你的志向。

  那么,你做人的格局有多大?不要问我,要问你的内心。

人生要有大格局的励志文章

  如果你知道自己要去哪儿,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但这条路注定不会是平坦笔直的大道,除了要面对道路的艰险,你还要承担被人误解、质疑、否定的各种压力。在压力中,有些人选择了沉沦,有些人则选择了坚持。选择沉沦的人很可能会就此平庸下去泯然众人了。而选择接受否定、坚持自我的人,则在压力中锻炼了自己的意志,不断成长。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备受瞩目的马云凭借着持有阿里巴巴8.8%的股份,以218亿美元净资产的身家一跃成为中国新首富。

  2014年底,马云在杭州公司总部接受美国财经电视频道CNBC采访时表示,他近来一直不开心,他发现成为中国首富给他带来“许多的烦恼”。马云说:“这个月我并不开心,我想这是太多压力的缘故。我尝试着让自己变得开心。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不开心,我的同事就会不开心,我的股东也不会开心,而且我的客户也不会开心。”

  马云的这番话暗示,阿里巴巴集团历史性的首次公开招股募集到创纪录的250亿美元,很可能给他带来了压力。“或许是因为股价涨得这么高,或许是因为人们对你的期望值太高,或许是我对未来的想法太多,或许是担忧的事情太多,”马云说,“我对首次公开招股的结果感到高兴,但是诚实地讲,当人们对你的期望值过高时,你有责任平静下来,做你自己。”(关于爱情的日志 )

  马云曾说:“任何时候,承受压力对我来说都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其实早在马云创建阿里巴巴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压力就接踵而来,这些压力不但没有将马云击倒,反而见证了马云的成功。

  2011年,是他创业以来最艰难的一年。3月,因为阿里巴巴近百名员工涉嫌欺诈,他挥泪“斩”了卫哲;从5月份发生的支付宝股权转让风波,到10月份发生的“淘宝商城”事件,都让马云备受煎熬。马云在微博上声称“心悴了,真累了,真想放弃”。但是牢骚过后,第二天,他仍然早早地来到公司开会。

  在一次用餐时,一位记者走过来对马云说:“从你最近的微博上看,好像小商户围攻淘宝事件伤了你的心?”

  马云起初没有回应,直到在记者锲而不舍地多次追问下,他才说:“你是一个容易原谅别人的人吗?”说完马云一笑,接着说,“一个没有气量的人是做不成事的。”

  马云曾在自己的手上写过五个“忍”字,那是他用来提醒自己的。马云说:“其实我十年前就在忍了,因为那时很多人认为互联网企业就是骗子,而我对它一定是有信心的。忍是为未来而忍,为诚信而忍,我需要防范五年后遇到的问题。以前的企业发展需要抓机会,现代企业的发展必须要能解决社会问题,能对社会有贡献。”

  要想做出一番事业,就必须承受住来自社会的质疑,不能向质疑低头,要打消心中的疑虑,化质疑为动力,努力坚持到胜利到来的时刻。只有不断战胜自己,不断用成功回击社会上质疑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也才可以得到社会真正的尊敬。

  成功是因为顶住了非同寻常的压力。有个词叫“逆商”。企业家通常都是高逆商者,他们就像是一个虔诚的攀登者,他们始终坚信,通过某种办法一定能够解决困难。即便在攀爬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死路,但是他们依然坚定地怀揣着希望,重新开始寻找另一条路。

人生要有大格局作文

  我以为,“君子不器”之大格局,究其根本,来源于个体对自己生命终极意义的把控。

  马云曾经在书中劝诫年轻人,人生要有大格局。“大格局”实乃一种人生智慧,能让人懂得如何适时适当地进退;“大格局”也是一种生命态度,能让人具有用宏大视角审视人事的洒脱气度。“大格局”对一个人正确把握人生方向来说,意义是非凡的。

  “格局”一词在词典中解释为“一个人对事物所处位置及未来的变化的认知程度”。马云所谓“人生要有大格局”,我以为是提出了人生需要把控的命题。无论实际处境或顺或逆、或优或劣,我们能否认识“置身何处”与“前往何方”之间的关系,能否调控使之产生变化的影响元素,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宏大命题。

  有人将人生比作油画—近看只能窥见杂乱色彩的堆叠与看似无章法的笔触,只有站远以更辽阔的视角欣赏,才能发现“人生之画”的精巧构图、深刻意义与宏大叙事。更深入来说,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不论是古人所云“君子不器”,还是某校著名的民间校训“自由而无用的灵魂”,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即君子需要有大格局、大胸怀,包容万象心系天下,而绝非为眼前“小用”所裹挟。

  我以为,“君子不器”之大格局,究其根本,来源于个体对自己生命终极意义的把控。我们说“人生要有大格局”,这应是建立在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之上的、对于生命主体的未来发展有真正深刻的洞见。有多少人,整日无所事事、碌碌无为,竟然将无追求不奋斗的苟且标榜为与世无争的逍遥与纯洁,如此的“大格局”实质是虚无与逃避;有多少人,将名利的收获与私欲的满足视为进取与奋斗,如此的“大格局”实质也是虚幻与自欺。诚然,不同的人可以也势必会有不同的活法、不同的人生境界,对于“大格局”之理解亦会有差距。但是,不为一己之私利、不让自己猥琐成苟且之徒,应该成为一种共识。我们或许无法如鲁迅为唤醒沉睡着的中国呐喊而燃尽自己的生命,却可以像凡·高一样在向日葵花地用自己独立的精神与执着的努力守护住自己纯粹的灵魂。我们可以平凡,却不应该平庸,我们可以用自己一生的践行坚守着生命的本真,无关乎功利,只关乎心灵这便是人生的终极意义,真正的大格局。

  王开岭论及物质时代人类的心灵困局时曾说:“物欲对于人的诱惑之大,远远超出了任何一个古代和近代。英雄彻底缺席了,我们再也贡献不出一个苏格拉底、鲁迅、尼采或凡·高这样清洁而神性的人物。”身处21世纪,社会正因个体的急功近利而变得愈发浮躁,我们越来越贪婪、越来越唯利是图。作为年轻人的我们应当反思,我们有没有真正地践行着“大格局”,我们是否坚守初心走在心之所向的路上,还是仅仅标榜着“大格局”—或在功利境界之中不知不觉将格局窄化,或以“佛系”掩饰自己消极被动的人生态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年轻人若能如马云所期望的那样拥有人生的大格局,实为时代的一线希望与民族未来的慰藉罢。

  人生要有大格局,不仅仅是生命个体的意义之显明,更是年轻人作为一个整体的时代担当。我始终真切地盼望我的同伴们,前行路上坚守着、铭记着,永远向前、向上、向着高处,去看一看那巍峨与矗立、自由与辽阔、澄明与纯净的远方。

树立大局意识心得体会

  顾全大局不仅是做好全局工作的需要,也是最终实现局部利益的需要。这不仅是基层党员干部应有的工作作风,也是必须有的政治觉悟。

  大局意识首先反映的是政治立场,从群众根本利益出发,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高度来思考处理问题,贯彻落实上级决策指示,做到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大局意识体现的是高瞻眼光,正确把握和处理局部与全局、个人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以宽广眼界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得失,把握现在、透视未来。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我们还有许多难题需要破解,这都需要基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树立大局意识心得体会

  古语有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有没有大局意识,有没有全局观念,有没有远见卓识,是评价一个执政党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也是一个人事业上能否可为、可信的基本素质能力。

  “大局意识”如何牢固树立,首先要清醒认识“大局”。当下中国的“大局”是什么?那就是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一心一意谋事谋业,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中国梦的首要目标,继而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大局”,攸关国家、民族和个人的根本利益,不论诸人诸事,均无可触动。

  我们党是富有政治定力、有担当、有远见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懂得大局、着眼根本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取得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在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发展的今天,领导干部、普通党员和广大民众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更具有深远现实意义,必须继续坚持,须臾不可放松。

  顾全大局,是成熟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志。各级领导干部率先自知自觉并率先垂范,是党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也应成为其自觉的认识,更应成为其工作能力。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眼力,也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看家本领”,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和综合决策能力。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把群众冷暖时刻铭记于心,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群众利益。要坚决杜绝搞团团伙伙、帮派主义和“山头主义”,规避片面强调本部门、本单位和本地区的局部利益,影响甚至损害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行为。要敢于担当,将正风肃纪贯穿于群众工作始末,时刻提醒和监督自己,干净做人、清白做事。

  服从大局,是党章对普通党员提出的基本要求,体现着党员的模范性,彰显着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我们8700多万党员凝聚力如何,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国家发展的向心力如何。广大党员始终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敢于担当,乐于奉献,扎根基层,把党员的先进性落实落细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这正是以实际行动牢固树立和维护“大局意识”的具体表现。广大党员应做到见微知著,掌握理性分析能力,善于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分清是非曲直。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在多元和复杂的网络信息和社会思潮面前,能够抵制各种干扰,坚决不折不扣拥护和执行党的决策部署。要做到不妄议中央大政方针,不人云亦云,自觉做营造良好社会舆论生态的主体。

  维护大局,关乎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所在,也是广大民众维护和实现“小我利益”的重要保障,甚至是大家共同的一种义务。需要认识到,树立“大局意识”,不仅是党员干部之事,也是广大民众应该切实铭记遵循的基本理念、基本认识和应有态度。我们常说,心中有多远,方能走多远。心里没有国家和民族,没有社会公心,“处江湖”再远,断然不会有“心怀天下”之感。万事只顾眼前,不计后果,贪小利而弃大义,虽腰缠万贯,亦不会留得美名。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克难时期,我们还应养成积极向上、理性平和的良好的社会心态。或内心偏激狭隘,或自暴自弃,或仇视社会,或急功近利,是个人成功路上的障碍,终不利于个人发展。个人事业上的成功,抑或得到社会的认同,犹如一滴水独置于孤地必瞬以干涸,然放至大海则成滚滚波涛,只有融入主流积极投身国家发展大局,方能实现个人价值。

要顾全大局

  一群小朋友在常用铁轨上,而另一边的备用轶轨上只有一个小朋友,而刹车已经来不及了,为了乘客与多数小朋友的安全,司机应该如何抉择呢?这不也正象我们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吗?在关键时刻,你将如何选择,是只着眼局部,还是顾全大局。个人生活,事业的幸福与成功,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国家兴旺与强盛是需要我们在面临问题时,作出选择的,而对我们个人来说在面临生活,仕途,人生中的荆棘、高山、荒漠、激流时,你的选择更是决定了你的生存与发展,从古到今,无数仁人智士在面对选择时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为大多数的群体的利益而舍弃小我的利益,中国古代的大禹,有传颂至今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佳话,近代有董存瑞、黄继光等先辈,现代有李素丽、徐虎等先进青年,这不正是体现了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吗

  现代化的建设大潮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不正是需要这些顾全大局的时代青年的关键时刻吗?我们现代人可以都听说过伤寒、白喉、狂犬病、鼠疫等传染疾病吧?但你知道人类是怎样研制出制服这些疾病的疫苗是如何创制出来的吗?那必须提到一位医学家──巴斯德。巴斯德是法国人,在19世纪中期的时候,上述传染疾病对欧州,乃至全世界来说都是致命的,而巴斯德不怕生死,深入现场,在没人自愿作试验时自己主动在自己身上试验疫苗,在无数次失败中,最终成功验制出上述疫苗,当人们对他说:“当世为您所救的人无以计数,后世受您思惠的更是无穷无尽的”。他却说:“只要我所作的为社会带来一份幸福,我就满足了”。难道不是吗?自身与整个人类相比是眇小的,人身的价值实现,不正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杜甫曾作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不也正是这种精神吗

做任何事都要顾全大局

  看了《各有标准》这幅漫画,感受颇深。两个人,一高一矮,在修一个板凳的时候考虑的仅仅是自己的身材标准,并没有兼顾大局,造成厂凳子一只脚高一只脚低,结果凳子坐不成,白忙一场。这幅漫画的主旨也正是告诉我们,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要顾全大局,否则,什么事也做不好,落得一场空。

  “顾全大局”首先是一种精神。具有“颐全大局”精神的人都是无私的人,甘愿以牺牲內己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某种事业的成功。他们总是能够在“大局”需要的时候牺牲自己的“小局”,为事业的成功贡献力量。大禹洽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服了滔滔洪水;林觉民烈士为了革命的成功,宁愿离开自己深爱的妻子与家人,也终于青史留名。假如,大禹留恋着家的温馨,林觉民不忍舍弃儿女情长,何来治水和革命的成功?可以说^‘顾全大局”是成功的一剂催化剂,有了它才能凝聚成巨大的力量来促成成功。

  “顾全大局”其次是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一个民族一个集体只有有了“顾全大局”的群体信念,才是一个不败的民族,一个有活力的民族。一个集体,只有拥有“顾全大局”的信念凝聚,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团体。一个人,只有具有“顾全大局”的信念才能成为囯之良材。岳飞抗金,顾全了“民族尊严”的大局,颐全了“人民利益”的大局,得到了万世的景仰;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也是顾全了“民族”和“人民"的大局,得到了人民的拥护,最终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而清政府卖国求荣,统治者只顾自己的安逸享乐,不顾人民的反帝热情,只是一味地镇压,其结果只是加速了自己的覆灭历程,也遭到了后世子孙的唾骂,由此可见,一个民族、一个集体只有迫求“顾全大局”的精神,才可以说是成功的民族、集体和个入。

  时下,有入杷“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当成了座右铭。但是,他们却失去了一个应有的社会价值。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就有义务为国家牺牲自己的利益,作为一名炎黄子孙,就应该以自己的傲薄力量来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这也就需要顾全大局的精神。

  我们青年学生,将来都会是国之栋梁,因此,我们更应具有“顾全大局”的精神,时刻着眼于大局,出发于大局,只有这样,才能不愧“栋梁”这两个字。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畜牧业发展前景

一只青蛙几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