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三尺又何妨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三尺讲台退让一下又何妨

  《物质物理属性》这一节课内容相对简单,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也非常密切,备课伊始就决定让学生来上这一节课。

  主持人选:四个班的上课主持人,有我直接定的,也有自已推荐的。

  过程准备:提前一周告知课题,让主持的同学查找资料初步备课;在上课前与我沟通联系,阐述上课设计流程,解决自己存在的疑惑;提前做好教学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案相整合,完善上课方案,提前熟知实验操作整个过程。

  课堂观察:四个班由四个性格迥然不同的学生来实施课堂教学,作为教师的我在下面观察记录,有很多启迪与收获。一班的课堂魏雨生准备得很充分,虽然有十多位老师在听,但上课流程仍是自然流畅,尤其是在他组织下,展示的小组井然有序,气场十足,不足的是整个班级气氛没有完全放开,参与的学生面不是很广。二班吴梦飞与肖钧凯的配合堪称完美,重点突出,课件的展示也是恰到好处。十七班秦小蓥因为有了一次上课的经历,又因为准备非常充分,这节课上得非常成功,解决了学生中间存在的所有问题,尤其是她组织学生交流新材料展示新材料这一环节非常出彩。十八班的陈征是一个极其聪明的孩子,领悟能力相当强,这节课学生非常轻松,每一个学生都在愉悦中学到了知识。

  课后反思:

  1、通过让学生上讲台,有利于我们发现学生思维特点,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以便于我们从学生的角度、学生的水平作为起点来分析问题,缩小师生之间的认知差距。

  2、通过让学生上讲台,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从而真正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展示的快乐还给学生,把成功的快乐还给学生。

  3、传统课堂中的教师是课堂的权威、霸主和知识的占有者,教师表述的问题,只有一种结论即“正确”的结论,这种学习只驱动了知识的传递,难以让学生形成真正的智慧。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高效“重走”知识的“发现”之旅,在这样的过程中,旧知与新知、不同个体间的认知冲突自然而然地发生,有冲突,才会有学习、有发展。这样的知识,是伴随着生命成长过程的,是“经历”后获取的。在学生走向讲台,就往往会出现学生有偏差的认知、来自生活的直接经验以及由此形成的伪概念:如学生发现铅笔芯具有导电性,把铅笔芯的“铅”想当然地归在了金属一类,因此认为和其它金属一样所以才具有了导电性;学生把磁体能吸引铁,认为铁就是磁体就有磁性以此来区分铜。而这些问题在老师上课的时候是不易发现的,因为很少有老师能真正站在学生的认知角度思考问题、设计问题、解决问题,看似问题少了,走的弯路少了,实质学生整个一个囫囵吞枣,久而久之就肯定是消化不良。而学生在上讲台展示,下面的学生不以他为“权威”便有了更大的质疑的勇气:学生质疑玻璃易碎铜不易用碎怎么可能玻璃的硬度小于铜的硬度,由此得出物质的另一物理属性脆度与硬度的区别;学生提出什么是延展性,它与塑性的区别在哪儿,在比较中学生自然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在一系列的“错误”、质疑、修正之后是知识在学生头脑里的重新洗牌、自我更新、自我生成的过程,这也是我要让学生走上讲台的真正的原因。

  4、学生要走上讲台,教师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教师是这一切学习活动发生的组织者,无论是上课小老师的培训,还是保障课堂学习过程的顺利进展,都需要教师发挥显性或者隐性的组织作用。可以这样说:没有教师的事先的组织,就不可能有真正有序的课堂。另外教师在上课伊始的动员与课后的总结非常重要,教师要做一个充满激情的激励者,真诚地为上课学生喝彩,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从而保持强大的想展示能展示的内驱力。如这节课开始我对全班同学提出要求:通过展示释放你们的精彩,学会聆听彰显你们的美德,大胆质疑在碰撞中升华你们的认知,学会总结提升你们的能力!今天我们本节课的引航员是***同学,大家掌声欢迎!在学生上课结束后总结时我会对上课的学生说:若干年后你可能会忘了梅老师教给你的物理知识,但你一定不会忘了你走向讲台上的人生第一课!这时千万不要忘了让学生评价一下上课的小老师,比起老师的评价初中学生会更在乎同伴对他的评价。当然课堂结束时教师作为知识体系的全面深刻的理解把握者,要及时总结升华学生的认知,帮助学生由局部看到整体、由现象把握本质、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如这节课总结时我说:每种物质都有各自独特的物理属性,了解它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它,物尽其才就是就个道理,人也一样,没有谁是十全十美的,你的优点可能就是我的弱点,所以我们也需了解自己,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ps:

  在学生上课前收到一家长的短信:您好,梅老师!我是肖钧凯妈妈。昨天孩子回家非常兴奋,一回家就上电脑了,告诉我他在认真准备物理课件,在课上要用的,我能感受到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非常感谢您用心良苦的引导学生热爱这门学科!兴趣是进步的最大的源泉,您的这种创新将对学生产生积极而又长远的影响。我非常庆幸孩子能遇到这么优秀的老师!真诚地向您说声谢谢!我的回复是:其实是我想偷一点懒,看着他们这么努力我偷着乐!

  同天收到朱雅婷从宿舍打给我的电话:梅老师,我也想自己上一节课!看来,放手后的精彩仍然在继续……

  附记:

  上课感悟

  初二(1)班魏雨生

  这周,很荣幸可以亲自为我们班上一节物理课,而且后面还有很多的物理老师在听课。或许是由于紧张,也或许是因为准备还不够充分,又或许是由于这是第一次上课缺乏经验……自我感觉这堂课上得不够好,气氛不够活跃,而且有时说话不够连贯……这堂课真不算得上成功还是失败!但是,这一次我挑战了自己,一直没有放弃,所以,对于我来说,这是最棒,最成功的一堂课!

  上课的首要任务当然就是备课!这节课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从星期一物理老师把这个消息告诉我时,我就一刻也没有停息,一有时间就在那儿阅读参考资料和书本,虽然感到任务很重又很繁忙,但在这之中,我却感到十分快乐、高兴,好像是只要自己做得事情越多,就越是开心,才会感到这一天过得很充实……

  在这之中,我请教过许多同学,也经常去请教老梅。不仅如此,同学们也是很配合的,像程煜、朱雅婷,他们专门在午睡课时去辅导室听我上课的过程和步骤,为我提出了许许多多的宝贵意见,同时我也收获了许多,准备也充分了许多……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星期五,我也是鼓足了勇气,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尽力让自己放松,但在这过程之间,紧张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最终还是坚持上完了这节课……

  这节课我挑战了自己,也战胜了自己,不管上得怎样,但对于我来说,这是很成功的一节课!也是我记忆最深的一堂课!让学生做自己的老师

  初二(17)秦小蓥

  “让学生做自己的老师”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想法啊!如果我不在湖塘实验中学学习,也许永远也遇不上这样的机会。

  以往上课,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都是被迫地接受知识,没有自己的想法,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学生没有积极性。学校发展“自主学习型高效课堂”以来教学方式有了巨大的改革,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本着“以学定教,多学少教”为方针,开展各类课堂改革内容。在这种教学氛围下,我有幸当了一次“小老师”给全班同学上物理课。

  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学生,不太多与同学、老师交流,喜欢独自思考,现在,我将站在全班同学面前上四十五分钟的课,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种考验与挑战,也是一种突破。我陷入了沉思,但最终下了决心,要上好这一堂课。在接到“任务”之后的一个礼拜,我做好充分“应战”准备,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还主动去办公室找梅老师交流,老师耐心地给予我帮助,我更加树立了信心,最终这节课在老师与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成功。

  我要感谢梅老师给我的这次机会,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树立了自信,我觉得这节课是我的最重要的练笔之一。为了当好老师,我要了解得更多,不能被同学问倒,从而填补了许多学习上的盲点;在上课中,有些自己会做的东西,在讲给别人听的过程中会发现存在自己可能没注意的地方;在与同学交流中我改善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在与老师交流中,我们增进了彼此的了解,成为朋友……总而言之,这种课堂改革之后,我的收获远比听一节课多得多。

  学校自创办以来都一直注重培养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我们成为会学习的人而不仅仅是分数高的学生,所以我们学校的学生是具备多种能力的学生,是社会需要的学生。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了作合作交流,激发了学习热情。我为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习而感到荣幸。

让他三尺又何妨

让他三尺又何妨

  “我的外公,从前偷过东西。”母亲说,“有一天,他去别人的菜园偷菜,被人看见了。谁看见了?就是菜园的主人呗。可是,那主人看见后却不制止外公,反而转身就走。”这情节让我十分好奇。母亲继续说:“外公以为那人要去告官了,连忙追上去。不料菜园主人进了自家的门,还把门关上。外公想了想,上前敲门。门开了,外公说:‘我被你看见了。’那人说:‘看见什么?我今天连门都没 出。’‘是被你看见了,偷你的菜。’外公说,‘我现在没法做人了。’那人笑道:‘你说什么话呢?咱们是邻居,你只是想知道我那菜为啥长得漂亮。对么?我那菜,好看,也好吃。不信?你先尝尝。’说着,他真的去井边的悬篮里抱出两棵菜,硬是塞到外公手里。后来外公成为邻里众口称赞的好品行的人。” )

  “让他三尺又何妨?”这是一种怎样潇洒的姿态?一语出便留下了一段六尺巷的佳话。宽容,就是这样一个有魔力的字眼。

  当海装下了每一朵浪花,每一条小鱼时,海才成为吞吐日月,装容乾坤的大海,因为海学会了宽容。当星空收留了每一颗星星,或明或暗,或大或小时,星空才成为浩瀚深邃,无边无际的星空,因为星空学会了宽容。当我们仰视自然界的博大时,可曾思考过这博大背后的宽容

  因宽容而博大,因博大而愈加宽容。华夏文明从来不是一种缺乏宽容的文明,也因此而生生不息。我们既赞美布达拉宫的恢宏壮丽,又仰慕游牧民族在马背上高歌的传奇。我们既可以听着《渔舟唱晚》吟诗怀古,亦可以在黑白键盘上舞动十指,来一场陶冶心境的交响乐。撑着油纸伞行走在江南的雨巷吧!在哪个巷角回眸一笑,这是温婉。踩着高跟鞋在T台上秀出自我吧!举手投足,落落大方,这是奔放……

  逆流而上,追溯那些过去的故事,那些和宽容有关的故事。那是一段将相和得佳话,蔺相如以宽容之心回应廉将军的“恶言”,终于,廉将军被打动。于是,负荆请罪,将相和,共同带领赵国走向强盛。贞观之治,盛世传奇,我们忘不了那位君主----唐太宗。一国之君一次次被谏臣魏征批判地颜面扫地,他不计较,择其良言而从之,宽容至此!

  数不尽的故事,品不完的人物。宽容,造就了博大,造就了成功,造就了辉煌,造就了文明的生生不息,文明的奇迹!宽与荣间,是一种态度,一种思考,一种境界!是一种选择,一种智慧,一种超脱!

  想起了那个偷菜的外公,更想起了他的邻居。当他面对一脸羞愧的外公时,他可以选择斤斤计较,可以选择大肆宣扬,弄得邻里皆知。

  但是,他选择了宽容,选择了用宽容荡涤了一次他人的灵魂,一次,又是永远。

  那么,就把宽容别在襟上吧!人生一路,让宽容相伴而行!

让人三尺又何妨

  敝人闻别班同学说,他们老师给了一道话题作文,曰:“让人三尺又何妨”。于是敝人颇有叹焉。

  三尺,一般来说,小得可怜。汉前,五尺一米;汉后,三尺一米,但,小说一般保持五尺一米,瞧!《水浒传》中武大郎高五尺,却是一个小矮子;《三国演义》中刘玄德高七尺二寸方称得上仪表堂堂;西楚霸王方有一丈二寸;还有,男儿喜欢自称的台词:“我堂堂七尺男儿”……从这看来,三尺,小!

  三尺,为了三尺土地,和睦邻居反目成仇,势不两立,得不偿失;为了三尺桌子,两位好朋友、好同学,争来斗去,拼死打活,又有什么得益呢?于是,让人三尺又何妨!于人有喜,于己无大伤!

  三尺。讲台,足以教书育人;土地,足以和邻二家;白绫,足以死杨贵妃;国土,足以为国仇家恨……

  三尺,不是可以随便让的。秦不让三尺之地,故灭六国,收九州;汉不让三尺之地,故土地辽阔,匈奴不得肆意;元不让三尺之地,故一代天骄,地跨亚、欧两大洲……

  然,中国自古倍受儒家的“仁”和“让”的影响,所以宋朝先“让”辽,再“让”夏,后“让”金,最后,三百余年,两宋一步一步地把大好河山“让”给了元;明也一样,先“让”给闯王李自成,后来把整个江山“让”给当时认为夷族的满清政府;清朝就更“让”了,首先把辽东(因为它国的干涉才没割去)、广州湾“让”了,而后又把九龙“让”了,这还不够,还得沿海、沿江、内大陆给“让”了;这也还不够,满清政府还想把整个中国“让”给列强,宁愿自己当傀儡皇帝。让、让、让,旧中国“让”了一百年,可笑!可耻!可恨!

  清朝对明代,可谓寸土必争,寸金必夺,就连长平九公主都要断臂;崇祯皇帝要上吊;汉人要剃发。对明人来说,这简直是天大的耻辱,《孝经》不是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吗?所以在清的统治下,常见有反清复明的天地会、红花会等,清政府对它们更是寸步不让,更别说三尺,还搞个什么“文字狱”,弄得人心惶惶、无辜死者不可胜计。可清政府对“外来者”却大不一样,先是自谓“天府之国,无所不有”,接着,是八国联军、法国、美国门户开放、日本侵华等一系列的“和谈”。在中国烧、抢、杀,一切坏事都干尽,清政府还是“让”,先“让”了2100万两白银,后来还“让”了20000万两白银,再后来还“让”了38000万两白银。天文数字!那里找?只能从百姓的身上强“冶”,冶不到就剥皮、啃骨、啖肉(噢,错了,百姓还那有肉呢?)拿着皮鞭使尽九牛二虎之力地抽,将列强对清政府的“让”全部发泄在百姓的身上,简直不把百姓当人(就连动、植物也不许这般地虐待)。

  让,都是“让”惹的祸,泱泱大国,竟被区区8000人毁了中华之宝、世界奇迹——圆明园;泱泱大国,竟被一小小岛国占据辽东,还企图三月灭我中华;泱泱大国,竟被帝国主义如此践踏、蹂躏、受尽凌辱,愤哉!怒哉!悲哉!

  让,“让人三尺又何妨”?可笑!“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值五百里哉!”就连以千里之地易五百里都不行,更何况“让”?!

再评“让他三尺又何妨”作文

  郑板桥曾是一名县官,亲戚给他写了一封信说,自家土地被领居筑墙占去了三尺,要郑板桥帮着讨个公道。他不去判断谁对谁错,孰多孰少,便挥笔一诗∶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还在,怎不见他秦始皇

  有人这样评论∶郑板桥的做法体现了他的大度与洒脱然而我取要问∶和为大度何为洒脱?难道不分清红皂白,让人舍弃本该属于自己的财产,不争不抢,平平庸庸便是所谓的洒脱吗

  我认为郑板桥的做法是一种非常武断的行为,而且反映了他对生命价值的曲解和以个人为中心的自我主义。

  首先,他的做法很鲁莽,缺乏应有的考虑与衡量。

  作为人民的父母官,无论对任何人,做事都应该从事实出发,公正严明。而他却置事实于不顾,妄下结论,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处理问题。用凌驾于现实之上的理论来指导实践,把片面的主观想法与客观事物相结合,实在是错上加错。

  再者,平日无故为何要让他人三尺?本该属于自己的财产和理,无需故做大度相让。人生在世,拥有的东西很多,无偿付出的很多但我们所说的无偿是有前提条件的,应该是价值有意义的付出。双方产生利益纠纷,不做考虑就拱手相让,而不据理力争,能对的起自己吗

  第三,“万里长城今还在,怎不见他秦始皇?”这句话实际上是对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意义的否定。认为秦始皇修建了万里长城,为子孙后代保全了繁衍生息之地,但他走时却未带走只砖片瓦、一木一草,好象告戒别人∶人来去匆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争什么

  那么,人一生的意义是什么?难道就是为活而活?不,是为了活的有价值、有意义。如果秦始皇因为自己带不走任何东西,在国家危难之际,只顾自己享乐,而不去筑长城守国土,那么华夏大地今日又为何番景象呢

  人生短短数十年,应在有限的生命中奋斗不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给世界创造 一份财富,留下自己涉足的印记。不要因为人生来去无所携带,便不去奋斗,碌碌无为等待空手而归的那一刻,辜负了生命的赐予。

  所以说,洒脱是一种对外物的超然认识,而不是对生命、财产的随便放弃;大度是是一种对人和事物的宽容和谅解,而不是对不公和不平的随意认可!

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

  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

  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结果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相关阅读:

  说起清代的张英,人们可能并不熟悉,可说起他的儿子,那些看过《雍正王朝》的人都知道——就是那位张廷玉。

  张英字敦复,号乐圃,是康熙六年(1667年)进士,曾官至礼部尚书。康熙十六年(1677年),入直南书房,史载:“每从帝行,一时制诰,多出其手。”他曾充任《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圣祖尝语执政:“张英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康熙四十年他以衰病求罢,诏许致仕。他曾在书房自书对联:“读不尽架上古书,却要时时努力;做不尽世间好事,必须刻刻存心。”

  据《桐城县志》记载,康熙时期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六尺之巷因此而成。在安徽安庆,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父子宰相府”、“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指的就是张英家。

  张英的儿子是大名鼎鼎的张廷玉。张廷玉也是康熙朝的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乾隆时加太保,为官康、雍、乾三代,历50年宝刀不老。他有这样的官场作为,应该说是他得益于父辈淡泊致远、克己清廉的家风。

  张英、张廷玉父子二人在清初康、雍、乾盛世居官数十年,参与了平藩、收台湾、征漠北、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编棚入户等一系列大政方针的制定和实行。对稳定当时政局、统一国家、消弭满汉矛盾、强盛国计民生都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二人为官清廉,人品端方,均官至一品大学士,是历史上著名的贤臣良相。

  同时,二人还是史家公认的学者大儒。在张家官运的背后是康、雍、乾三世,在这样的皇帝身边做事没有能力和操守是不行的。特别是雍正皇帝,虽然执政时间不长,却勤于国政,“崇俭而不奢”,“毫无土木声色之娱”。张廷玉记录雍正:“上进膳,承命侍食,见一于饭颗并屑,未尝废置纤毫。”皇帝连饭粒落于桌上也不舍弃!而张家父子为官也如履薄冰,严格自律。历史记载,张廷玉之子张若霭殿试得一甲第三名(探花),张廷玉跪求雍正换人,以留得名额给天下平民英才。雍正深为感动,将其子降级任用。

  张英以下,家族更是人才辈出,家族六代共出进士13人,其中入翰林者12人。张英长子张廷瓒,康熙十八年(1679年)进士,入翰林,官至詹事府少詹事;次子张廷玉,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入翰林,官至保和殿大学士,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张英、张廷玉父子二代为相,“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门第荣耀,世不多见”,是中国历史的美谈。而张家“让他三尺又何妨”的故事更是传为美谈。

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历史故事

  张英(1637—1708年),字敦复,号乐圃,安徽桐城人,清朝官员,张廷玉之父,六尺巷典故主角。张英于康熙六年中进士,选庶吉士,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康熙四十七年卒,谥文端。雍正年间,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乾隆年间,加赠太傅。

  六尺巷旁张英后人录的张英诗

让他三尺又何妨

让他三尺又何妨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是清朝康熙年间,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桐城人张英给家人写的一封家书。

  在当今党中央正在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时机,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这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很多事还是与和谐社会有差距的,一些人在处理一些小事上却还是缺少应有的大度和宽容,对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计较,这些人和事在邻里之间,同事之间,夫妻之间等各方面都还存在。

  如:邻里之间因门前的一块空地,因小孩的一次打架,因饲养的宠物妨碍了自己而恶语相加,甚至于邻里反目,形同陌路。

  有的同事之间,因为工作分配,评职晋级,选先评优等方面,总觉得自己干的多,得到的少,对领导不满,对同志不信任,不能互相谦让,互相配合,而是互相拆台,互相排挤,同事有困不帮,有难不助,告黑状、穿小鞋。

  又如夫妻之间,丈夫和妻子总是认为自己对家庭的贡献大,什么带孩子,做家务,孝敬父母,养家糊口,家里的大事小情好象真的是离了自己就不行了,猜疑多于信任,妻子老想着丈夫偷着给公婆花钱,丈夫想着妻子偷着给娘家花钱,本身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由于夫妻之间猜疑多于信任结果导致感情发生危机,严重的可能妻离子散。

  佛曰: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面对这样难得的情缘我们还不应该珍惜吗

  让我们重温一下清朝康熙年间的“六尺巷”传奇吧!

  据桐城县志记载: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在桐城的家人因建房子与邻居发生矛盾,互不相让,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要他利用职权干预纠纷,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也很惭愧,也主动命家人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便留出了“六尺巷”,成为千古佳话。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爱情甜蜜的句子

每一个人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