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时期的爱情经典语录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是毫无疑问的,苦扁桃的气息总勾起他对情场失意的结局的回忆......”

  开篇短短一句话,就为这半世纪的绝恋埋下了伏笔。初读已觉惊艳,再阅更觉回味悠长。那种被爱情击倒而自杀的人们用氰化金自杀后遗留的气味,像苦扁桃味一般刺鼻,细细回味起来却包裹着丝丝甜味儿,这像极了爱情,尤其是不幸的爱情。全书漫长时间的轻轻诉说,平淡却引发无穷的共振。

  “穷光蛋爱上了公主,公主却嫁给了王子,穷光蛋求而不得,黯然神伤。”这是很多爱情故事的套路。可马尔克斯却让这个穷光蛋从公主嫁人的那天起拼尽全力奋斗,只为能让他的所有配上她的节奏,最后成为王子。后来他身边,一个个女人走过,可是他内心仍在为公主守候。五十一年后王子的那场葬礼,肃穆而庄重,公主没有眼泪却满脸哀愁;人群中,他却全身颤动,热泪潸然。这眼泪,不是像他自认为的那样,自半夜一直强忍着的眼泪,而且从五十一年九个月零四天起就强咽的眼泪。

  霍乱时期的那场爱恋,如朝露般璀璨却短暂,它真的像极了霍乱,不知所起,却疯狂蔓延,无法治愈。五十几年来,阿里萨带着对费尔米娜无穷无尽的思念,经历了无数次逢场作戏的爱恋,参透了各式各样的爱情,这也是能引起很多读者共鸣的原因之一。可是我曾经一度怀疑,他在大半生中经历了肤浅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卑劣的、隐秘不伦的多场情爱纠葛,这究竟是为了排解思念费尔米娜痛苦,还是打着爱她的幌子自我安慰,事实上却是为了寻欢作乐呢?如果真的是为了排解对费尔米娜爱而不得的痛苦,那这种爱情到底有没有变质呢?可我也相信,最后在那远离尘嚣、驶向永恒的巨轮上,阿里萨说出那句五十几年前就准备好的台词“永生永世”时,他是绝对炽热真诚的。

  其实换个角度,费尔米娜未必不是一直爱着阿里萨的。只是这种爱藏的更深,深沉到她自己都察觉不到。它被深埋在费尔米娜和乌尔比诺医生世俗而无比圣洁的婚姻生活之下。他们有初见的美好,有新婚的甜蜜,有婚后的背叛,也有过争吵和误会,不过乌尔比诺医生的理性和呵护解救了费尔米娜,维护了他们的婚姻。在他那句“稳定比幸福更重要”的箴言引领下,他们的生活不失为舒适安定,甚至也可以说幸福快乐。可是这种模式下,我觉得与其说他们是因为爱情而缔结婚姻,不是说是为了生活而需要有爱情。记得最后在轮船上费尔米娜回忆起丈夫时说:"“真是无法相信,经历了那么多的吵闹与厌烦,这许多年竟还能感到幸福,见鬼,我都不知道那到底是不是爱情。”是啊,也许稳定、和谐与幸福等因素一想加,几乎等于爱情,可它终究不是。几十年的岁月里,当费尔米娜站在窗台回忆从前,看到满目凄凉的小公园,嗅见栀子花散发的潮湿饿香气,想起在杏树下面的笑靥,她会不会遗憾这一生再也等不到花冠的爱恋

  爱情究竟是什么样子?是阿里萨长达半世纪的痴痴追寻,是费尔米娜深藏内心的未熄灭的火种,还是乌尔比诺医生长久的陪伴?我无法描绘出爱情真正的样子,但是似乎没有人规定过爱情必须是纯洁无暇的。阿里萨的爱情,疯狂,扭曲,混乱,无法为常人所理解,可是却能够穿越这五十几年的岁月,走过各色风流韵事,情爱纠缠。即使他已经苍老,然而那热情却依旧涌动如豆蔻,真诚而动人。

  多年以后,阿里萨手持鲜花,期待日落黄昏时,费尔米娜的心还能再次为她绽放,在荒野里燃烧如昼。他们在黑暗中相拥,他们在长河里共游,这条爱情的航船定能长行到永久。通过这场近乎史诗般的爱情,马尔克斯似乎在告诉我们,只要爱得够深,坚持得够久,最后我们都能牵起梦中人的手,像阿里萨一样,说出深藏心底多年的倾慕与思念。

  霍乱席卷的时代,人们一旦感染上,就无可幸免,无可救药,越接近死亡,它的威力就越大。爱情亦是如此,距离死亡越近,爱就越浓郁。阿里萨苦等了一个霍乱时代,终于等来了一个与费尔米纳重逢的机会,等来了从五十几年前蔓延至今的那场爱情的美丽结局。

  爱情像霍乱,可不同的是,霍乱会随着生命死去,可爱情不会。它可以超越时间,超越生命,超越一切概念,无论何时何地,爱情永远是爱情。

霍乱时期的爱情经典语录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霍乱能致人死命,也能让人懂得生之珍贵,激发出更加顽强的生命力。”——前言

  霍乱就像一杯成分极其复杂的伏特加,喝了它,便能切身感受爱情。而我之于霍乱时期的爱情,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心境像是着了霍乱的魔——心情复杂。

  对于爱情,每个人大抵都是期待的。联系艾?费洛姆曾在《爱的艺术》中提到的“人—所有时代和生活在不同文化之中的人—永远面临这同一个问题,即:如何克服孤独感,如何超越个人的天地,实现人类的大同。”对此我给出的解释是:人与生俱来的拥有孤独感,而为了适度的消除这份孤独,不可或缺的唯一元素便是爱情。作为一枚单身贵族,对爱情所持的态度更多的是憧憬而非审视。因此,读“一生一世”时,我心中除了对爱情伟大的感叹外,更多的,是心中悬着的那颗石头安稳落地了——费尔明娜与费洛伦蒂诺的圆满之爱终于修成正果!

  提到圆满之爱,这里有个小插曲。我曾问过父母,如若把爱情的组成要素分为:亲密、激情、承诺。那么,你们哪种比重占更多

  回答同我所料一致,“更多的是承诺和亲密”,这在爱情心理学中,属于典型的友伴之爱,这也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爱情。而即便是最常见的一类爱情,费尔明娜与乌尔比诺医生也用了将近一生才从空有承诺的爱情过渡而来。由此观之,费洛伦蒂诺口中的“一生一世”该有多么难能可贵。这短短的四个字,该是怎样的一种坚韧与难以割舍?又该是怎样的一种执着与爱得深沉?正如书中所述“五十三年七个月十一天以来的日日夜夜”一直准备着。我耳畔仿佛回响着这四个字,心中却五味杂陈。

  为什么我在开头说自己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下来呢?是因为文中爱情过于坎坷,使我心中爱情与幸福的天平,过度失衡。我曾一度揣度费尔明娜的冷漠和数次无奈费洛伦蒂诺的固执。人往往有利己主义,可他生生为了毫无结果的爱情榨干仅剩不多的心智。与之付出呕吐、腹泻的代价,不过是精神的懦弱让肉体去承担罢了。这与利己主义形同陌路。许是因为我也焦虑,也曾因为完全不可能的事情而痛苦,将肉体当作伤害灵魂的盾牌。尽管他对初恋的如此渴望、如此忘我、如此殚精竭虑,真的令我费解,但我又似乎颇有代入感。于是格外能理解他,就像中了霍乱一样,难受着他的难受,害怕着他的害怕。

  可在他一头扎入充满激情的空爱中时,我的心为之一颤。那个曾今誓要为了她而保持童贞的他,再也没有了。本就曲折无望的爱情,现在更是失去了唯一的纯洁。当时我把这看作“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以致于我到最后不得不佩服他撒下的弥天大谎,就像费尔明娜听到费洛伦蒂诺说“那是因为我为你保留了童贞”时喜欢他说话的勇气一样。

  关上书,再品味,又觉那“一生一世”四个字所带给我的感动为之前所有一切的荒唐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在失去挚爱时,作为一名读者强行要求弗洛伦蒂诺仍无动于衷、只是一心在画门廊写着情书、唯一的反抗只是像个祥林嫂般不停抱怨,这本就不公平。也违背了他本性。相反,将对费尔明那的思念寄托在622位情妇的空爱上更切合实际,也符合他自尊心强且不失野心的本性。而他最后回归于费尔明娜,也证明真正的爱即圆满之爱,无法缺失激情,即性,却又不仅仅是性,还需要亲情与承诺,即稳定与和谐。我的心境随着这样的思考不知不觉中趋于平静。

  说来好笑,“一对男女疯狂的陷入热恋,却因为仅有二十岁太年轻而不能结婚;等他们经历了人生的风雨沧桑,却因为八十岁太老而不能结婚。”——这是马尔克斯在《国家报》中的原话。虽然简单粗暴却不失本真。我对父亲曾说过的一句话记忆犹新“很多时候,相爱的人未必会在一起,在一起的人未必就相爱。”尽管他俩将在海上航行一生一世,但终究抵不过寻常百姓家恩爱夫妻。可已属幸运,毕竟“一生一世”脱口而出之际,便预示着爱情最终大获全胜!

  当然,这只是表象,或许作者更多的是对于生命及生存的思索。对于生命,人生总有那么异常艰难的几年让你的生命变得辽阔而美好。尽管费洛伦蒂诺用了半个世纪,但终究是值得的。至于生存,人为了生存总会相互羁绊、麻烦、寒暄。由此,费洛伦蒂诺与费尔明娜的生活隔着万水千山,无形中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将他们之间的感情反复咀嚼品味,在终于确信自己由衷为他们感到高兴时,一股暖流在心田处缓缓涌动……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我一生有622个情人,但我只爱过你。”

  爱情是最困难的事,因为他(她)面对着的是一个无法完全掌握的个体。爱情是最奇妙的事,有的只是三五年,有的持续了几十载,而有的是在另一方逐渐走向尽头时才对耳边人呢喃一句:“真不可思议,我对于爱你这件事竟坚持了一辈子。”

  太过深情即悲剧一桩,必须以死来句读。费尔明娜与阿里萨初见时的惊鸿一瞥,竟成了彼此一生的眷恋。没有怎样的幸福能与我跟你并肩看夕阳沉沦,岁月老去相媲美。

  平心而论,马尔克斯的这部作品并没有在开头即摄人心魄,他选择了从古至今被无数人歌颂的“爱情”这一老调来作为主题,看着渐颓的夕阳,就着码头旁工人的长歌短调,将这个故事娓娓道来。

  “我等了你五十一年四个月零八天。”头发花白,弓腰驼背的男主人弗洛伦蒂诺站在风光正好的客厅里,颤巍巍地开口。面对着眼前这位寡妇的男子,心思敏感而细腻,在五十一年前宿命般的一眼是他苦痛的开端。菲尔明娜,那个长着一双杏核眼,有着作文一头亚麻色长发,走路像一只小母鹿的迷人少女,就此在他心底抽出芽,生出刺,长开花,成了这场“半世纪后仍未结束的惊天动地的爱情”的源头。

  费尔明娜结婚、怀孕、生子、儿孙绕膝都是跟另一个男人完成的;她的欣喜、悲切、娇嗔、恼怒都为另一个男人绽放,与阿里萨毫无干系。最令他快乐的事莫过于借着小镇举办活动之际,在人头攒动的时候远远地,默然地,肆无忌惮地欣赏她娇艳的容颜,最多最多,在擦身而过的时候,脱下礼帽问候一句:“晚上好,乌尔比诺太太。”这是在半个世纪的守望里,他唯一还有勇气说出的话。

  如果人生是一个不倦的迷宫,那么马尔克斯笔下的爱情就是一曲乐音,一声细语。

  “在某一个傍晚我遇上了你,我试图走近你,用我所有的黑暗、困惑、苦闷去打动你,从此颓废的生命里遭遇了忐忑不安的际遇,还在荒凉的爱情里偏偏开出了妖娆痛楚的花朵。

  当你用尽了岁月,岁月也用尽了你,你是否还真的认为流逝的时间算不了什么?你是否还能在杂乱的回忆里找到那个令你思念成疾的只言片语?“

  不过瞬息,阿里萨便为费尔明娜倾心;不过瞬息,费尔明娜便从自己生活里抹去了那个名为阿里萨的幻影;不过瞬息,乌尔比诺先生就俘获了费尔明娜的芳心;不过瞬息,阿里萨就对费尔明娜倾诉了自己数十载的衷意。五十一年七个月零十一天,不过瞬息。

爱情之舟是漂泊还是靠岸-《霍乱时期的爱情》

  文/向日葵

  假如你见到有人有着冰冷的眼睛、青紫色的面庞、僵硬的双唇、厌食、恶心呕吐,神情阴郁甚至奄奄一息,可不要光顾着怀疑这是霍乱的表现,也有可能是得了相思病。加西亚.马尔克斯就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霍乱时期的爱情》故事。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品,也是他自己最喜欢的爱情小说。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加上马尔克斯一贯理性平稳的叙事风格,读起来轻松愉快,即使写到貌似刻骨铭心的情感,你也可以忍不住会心地笑上几声。仿佛作者指着远方的海市蜃楼给你讲述一个虚构得足够真实的故事。

  “灵魂之爱在腰部以上,肉体之爱在腰部以下”是书中草根女诗人萨拉.诺列加的一个结论,尽管用这个结论写出来的诗并没有获奖,但这确实是马尔克斯在写本书时定下的一个命题。故事围绕着男主人公佛罗伦蒂诺.阿里萨、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和女主人公费尔明娜.达萨的情感纠葛,讲述了一个个貌合神离的爱情片段和婚姻。

  婚姻往往是诗人和作家暗地里叛逆的对象,是因为它常常与世俗共栖共生。而马尔克斯在写婚姻时还是颇有良心的,费了很多的笔墨。毕竟家是女人和孩子的家园,是女人爱情的归宿。所谓的貌合神离,只是人的本性使然。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和费尔明娜.达萨夫妇由肉体之爱缔结的婚姻,是克制的,文明的,具备世俗的美德。但是马尔克斯又笔锋一转,让这一貌似崇高的、稳定的、坚实的婚姻,毁于一只毫不起眼的鹦鹉,这暗含的讥讽别有意味,却又让人心领神会,除去遗憾和伤痛之外,竟然也生出对这一冗长乏味的婚姻解体后的一丝隐约的解脱。同时,马尔克斯在写佛罗伦蒂诺.阿里萨与众多情人之间的肉体之爱时更是一笔带过,没有任何为人性复苏呐喊的极端态度,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肉体之爱的不过分理会。

  灵魂之爱似乎备受诗人和作家的青睐,自然是因为它关乎灵魂而又极富神力。马尔克斯用了极多的笔墨写灵魂之爱失落的痛苦和不适,用“冰冷的眼睛、青紫色的面庞、因对爱紧张产生的恐惧导致的僵硬的双唇”来描述这种表情,酷似霍乱发病的症状,似乎是死亡的预兆。这在大家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是灵魂之爱的本质只会在马尔克斯这样的文学大师眼前显示神迹,事实就是这样。经历过灵魂之爱的人都会认同。它如宗教一般令无数追随者为其痴迷一生。佛罗伦蒂诺.阿里萨就是深陷其中的一员。

  貌合神离是生存的本质,是生活的常态,单纯的肉体之爱和灵魂之爱都有其生存的艰难性和不合理性,这是马尔克斯告诉我们的真理,这个命题在文学史上从没有被如此清晰而诚恳地提出过。那么,为了佐证这一命题,他又给了大家一个演示,让费尔明娜.达萨失去丈夫后,再一次接受了佛罗伦蒂诺.阿里萨压抑了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天的灵魂之爱,让灵魂和肉体之爱有一个短暂的结合,貌似完美,但是作者理性的笔触并不让读者去盲目投入到一个荡气回肠的大团圆爱情结局,而是故作轻松地让灵魂之爱做主,果然它便马上显示出其特有的疯狂,让爱情之船因为霍乱而永远无法靠岸,只能在茫茫大海中来回游荡,一生一世。

  你选择哪一种?或者说你没有选择的权利。马尔克斯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真诚而理性地告诉你:承认你自己,没有选择。

  附:小说中的精彩论述

  1.手术刀是药物无效的最有力证明。

  2.从严格意义上说,所有药物都具有毒性,而百分之七十的日常食物也会加速死亡。

  3.只有少数医生真正了解为数不多的几种药物。

  4.每个人都是自己死亡的主宰者,时间一到,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没有恐惧和痛苦地死去。

  5.只有没有原则的人,才会从痛苦中得到满足。

  6.她从容地接受着这场不幸,脸上始终挂着从丈夫那里学来的不可战胜的微笑,不让厄运有片刻得意的机会。

  7.当被爱着的人死去时,真该带上他所有的东西。

  8.社交生活的关键在于学会控制恐惧,夫妻生活的关键在于学会控制厌恶。

  9.只因缺少一个女人,他便希望同时和所有女人在一起,事实是,每当他感到恐惧惊慌,他便格外地需要她们。因此,即使在他最艰难的时期,最糟糕的时刻,他也始终和这许多年来数不清的情人们保持哪怕最微弱的联系:他始终追随着她们的踪迹。

  10.他学会了一件他其实无意中多次体验过的事:可以同时爱上几个人,并带着同样的痛苦爱着她们所有人,不背叛其中任何一个。他孤身一人置身于码头的人群中,突然发狠似的对自己说:“人心的房间比婊子旅馆里的客房还多。”

  11.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她还是个孩子,但他即刻就隐约地预见到她将很快成为哪一种女人。

  12.她在那里接待新朋友,会会学校和图画课的老朋友,以此作为某种不忠的纯洁的替代品。

  13.私生活跟社会生活恰恰相反,是变化无常,不可预见的。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振作起来的句子

去野餐的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