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信用原则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

  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是指忠诚老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是指说话、办事讲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能认真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守信是诚实的一种表现。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诚实守信。古往今来,关于诚信的事例举不胜数。古有孙膑一诺千金,宋濂连夜抄书,曾参诚信教子,今有邓颖超冒雨赴约,列宁依时归还图书等等。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那就是:只有诚信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有所作为。

  大家一定听说过《狼来了》的故事吧?故事中的小男孩由于两次撒谎骗人,失去了别人对他的信任,最终导致了被狼吃掉的悲剧。听了这个故事,难道我们不应该从中吸取一点儿教训吗?一个不具备诚实素质的人,最终只会落得个害人害已的下场。

  孔子在《论语》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不讲信用,说话不算数,这个人就不可能做成什么事情,更不可能在社会上立身处事。他的学生曾参也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检查自己和别人商量的事情是不是忠诚地去做了,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用了。”古人们的话也告诉我们做人要忠诚,要讲信用。

  由此,我不禁想起三年级时发生的一件事。有一次,放学回家,看见家门口有一位老奶奶在卖烧饼。看样子,她的生意并不怎么好。当我就要与她擦肩而过时,老奶奶问我:“小朋友,吃烧饼吗?”“可我没带钱。”我害羞地说。“没事儿,想吃就送你一个。”说着,老奶奶递给我一个烧饼。“这怎么行,奶奶您等着,我回去拿钱。”说完,我带着烧饼飞快地往家赶。可我刚进家,发现我最爱看的动画片开始了,就把老奶奶忘得一干二净了。就这样,我失信了。为了看动画片,我吃了一个理不直气不壮的“霸王饼”。后来,我再也没有遇到过这位老奶奶。每当我想起这件事儿,就想掴自己一巴掌,我为自己曾做过一次不诚信、不光采的事而感到脸红。

  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真诚是打开人们心灵的神奇钥匙。在人际交往中,只有真诚待人,才能与人建立和保持友好的关系;只有诚信,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所以,我们应该从小树立“言而有信,无信不立”的观念,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

  同学们,请记住:诚信无价!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在家里做一个诚信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诚信的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诚信的好公民,让诚信扎根于我们的心灵,让诚信遍布我们新中国的每个角落!我坚信:只要人人都讲诚信,祖国的明天将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诚实信用原则

学会诚实、守信用

  古人说:你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某些人,你也能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的人,但你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诚是做人的核心,信是做人的根本网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人必需具备两点要求才算是好人——1、诚实2、守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诚信了。一些不法的小贩用工业用酒精勾兑成有毒的“白酒”,让数以百计无辜的消费者喝了后,身体会受到非常大的伤害,甚至双目失明以及死亡。目前有十多人死于假酒中毒的事件,五十多人喝假酒而中毒。

  诚信是做人的通行证。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吕元膺,他非常喜欢下棋,他请了一个部下专门陪他下棋。有一次,吕元膺正和部下下棋时突然来了公文,吕元膺只好放下棋子离开了,那位棋友趁机挪动了一颗棋子,导致吕元膺回来的时候输掉棋子。其实吕元膺早就看出来,他只是没有说破而已,那位部下以为吕元膺没有发现,不料不久后,他就被吕元膺辞退了,让他另谋生路。有些人认为吕元膺未免太小题大做,挪动棋子其实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有人认为吕元膺太小气,输了棋子就报复他人;也有人支持吕元膺,考察一个人就得从小事着眼。

  人无信不立,和诚信“签约”要先学会诚实、守信用。当你做到他们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会喜欢你,每一个人都会认同你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好汉。

做人要诚实,要讲信用”

  21世纪什么最重要---诚信。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讲究诚信待人。在生意场上,一个不讲信用的人,是无法在商业中立足的。“做人要诚实,要讲信用”这句话,我们不知听了多少遍,可真正放在心上的又有多少人啊!只有一个有诚信的人,才会使人觉得他有安全感,是一个可靠的人,也只有诚信待人,才会受到更多人的尊重。

  现在的80后,90后的青少年们,几乎对诚信这一名词已经淡漠了,现在的孩子们,只追逐于青春时尚,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根本不顾他人的感受,更别谈什么“诚信待人”了。除了要诚信待人之外,我们还应该学会忠恕。自古以来,历代的皇帝身边,虽有奸臣,但忠臣也是不少的。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忠诚,要好好的珍惜身边的人。对待别人所犯下的错误,我们要宽恕,毕竟人无完人,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十个人就会犯错,而我们能做的,并不是抓住别人的把柄,去嘲笑,去讽刺他。而是给予他最大的鼓励。

  宽恕别人,也就是宽恕自己,让自己有一颗善良、怜悯的心。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的还有很多,但最基本的就是“诚信待人,学会忠恕。”如果连这最基本的事情都做不好的话,那么无论做什么事都一事无成。

诚实守信乃做人之本

  诚实守信是提出的“八荣八耻”中重要的一条。诚实其实就是真心诚意,实事求是,不虚假,不欺诈;守信就是要做到遵守承诺,讲实信用。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体现。离开了诚实,人就会言而无信;而言而无信的人,往往会践踏道德,漠视文明。诚实守信说到底是一个怎么做人的问题。古人云“诚以修身,信以立世”。为人处世,做事立业,最讲一个“诚”字,最重一个“信”字,因此诚信乃做人之本。

  诚实是一个人的修身之本,一个真诚实在不弄虚作假的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一次宴殊随着大人进京赶考。考试的题目是诗、词、歌赋、各以为官之道来写。宴殊看了题目后,知道这是自己平时练习过的题目,心想:如果这样做了,自己一定是状元了,但不能显示出自己的真才实学。所以他对考官说:“考官大人,这是我平时练习过的题目,我已经写得非常好了,当地的县官也说他写不到这么好。要是我这样写了,就不能把我的知识和本领显示出来,所以我要求换题目。”考官听了,非常吃惊的说:“既然这是你练习过的题目。你应该好好珍惜才对,我只好启奏皇上,再行定夺。”皇上知道了,也很吃惊,就对宴殊说:“你如果另外考试,要是写不好,那你不伤心吗?”宴殊说:“假如我考不好,那只能怪我知识太浅薄,本领太低微了,我无话可说,不会伤心的。”皇上听了宴殊的一番话,被他诚实的精神感动了,就另外出了考题给宴殊做。宴殊把这套题做得非常好,皇上把他封为刑部侍郎,最后做了丞相。皇上让文武百官向宴殊学习。宴殊就成了当时天下人的榜样。

  守信是一个人立世之根。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墨子》里有句名言:“言必行,行必果”。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最讲诚信的。我国春秋时期吴国贵族季札子,奉命出使徐、鲁、齐、晋等国,过徐国时,徐国国君很羡慕季札子身上佩带的那把宝剑,却不好意思说出口。季札子明白徐君的心事,打算出使了其他几个国家回来以后,把宝剑送给徐君。不料,待他走完各国再回到徐国时,徐国国君已去世了,季札子内心很遗憾,但想到当初自己心里已经许诺过把宝剑送给徐君的,便解下身上的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刘邦终究未抓到他,还下令赦免了他,并且让他当官委以重任。民间传说“得黄金百金,不如得季布一诺。”可见诚信是一个人无形的力量无形的财富。

  宋朝哲学家教育家程颐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意思是没有忠诚信义的人是不能在社会上立身处世的,也难以成事。曾有一名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学习成绩优异,但毕业求职时,却处处碰壁,被很多大公司拒绝。无奈之下,他选择了一家小公司,没想到人家仍然不欢迎。他感到纳闷,甚至怀疑这是种子歧视。于是就问德国人。人家给他看了一份社会档案:上面有他乘坐地铁是因逃票三次被抓的纪录。在德国,公共地铁是没有售票员的,逃票被查出来的纪律大约是万分之三。而这位高材生居然被抓过三次。在严肃的德国人看来,这是不可饶恕的。

  诚实守信是中华明祖的传统美德,是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是每个公民应该达到的基本道德水准。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在金钱和物质利益的驱使下失去了应有的诚信,经济领域中的投机取巧、坑蒙拐骗、虚假广告、伪劣商品、随意违约等;官场上弄虚作假、哗众取宠、巧立名目、吹牛浮夸、虚报成绩、瞒报过失、搭花架子、图形式;教育领域的假文凭、考试作弊、学术腐败等等,不一而足。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是见利忘义,为了获取眼前的利益,违背自己的良心,不顾道义,丢失了诚信。“见利忘义”既是违反道德伦理和道德规范的行为,也是违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规范的行为。我们青少年必须从小树立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荣辱观,不断培养崇尚爱国、崇尚道德、遵纪守法、团结友爱、勤劳诚信的良好品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一代新人,推动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沿着正确地方向发展。

做一个诚实,守信用的人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在“诚信”背后有一片擦不掉的阴影。为人须以诚信为本,这是做人的基本点,只有诚信的人,才会刚正不阿。哥白尼直面邪说毫不退缩;布鲁诺夫走向刑场面无惧色;谭嗣同临刑高歌“我自横刀向天笑”;鲁迅挥笔疾书“横眉冷对千夫指”他们是人间豪杰,是大可写的人。诚信是多么美好的东西,千金也难买啊!

  每年的5月2日,美国居民都要过一个特别的节日--“诚实节”。是为了纪念一个叫唉默纽*旦南的男孩。他5岁时父母双亡,成了一个孤儿。8岁那年的一天晚上,他刚睡着,被楼下一阵敲打声惊醒。他下楼一看,继母正在谋杀一个酒店里的小贩。第二天,继母教他在警察面前瞎说,男孩不想说谎。继母就把他双手吊在梁上,用柳条抽打他,逼他瞎说,这样抽打了几个小时,男孩还是不肯说谎。最后,男孩被活活打死了……市政府为男孩建造了一个纪念碑和一座塑像。纪念碑上写着“怀念为真理而屈死的人,他在天堂永生”多么诚实的男孩啊!外国都知“诚信”之所在,现代中国连国外人也不如吗?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我们都应该守信用,那些不守信用的人,有的骗人,有的制假,还有卖毒品的,赚到的钱都是不义之财,是没有诚信的人。

  我相信,总有一天,“诚信”会唤醒他们,让他们从罪恶的深谷里爬出来。做一个诚实,守信用的人。

做人一定要诚实守信

  诚信,顾名思义就是诚实守信,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曾说到:“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你如果答应了别人干什么事的时候,就应该努力做到,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也只有我们诚实守信了,别人才不会欺骗你,接下来就请我给大家讲一件我诚实守信的故事吧!

  那还是刚上一年级的时候,一天放学了,我在学校抄完作业后,便飞快的跑到小花园玩,玩得高兴了连时间也忘了,到天黑时还没有回家,妈妈下班后发现我不在家,便出去找我,结果在花园上找到了我,便带我回了家,狠狠地批评教育了我一番,我很后悔不应该这么贪玩,脸“刷”的一下红了下来,于是,我跟妈妈立下誓言:每天放学就回家,绝不贪玩。到了第二天放学后,我们楼下的乐乐就拉着我到他家看《葫芦兄弟》的动画片,我便不假思索爽快地答应了,因为这是我最喜欢看的动画片了,正在此刻,我又想起了我跟妈妈的约定“我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于是我斩钉截铁地说:“谢谢你,但是我还要回家做作业呢!”回到家后,妈妈知道我诚实守信的行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然后立刻带着我去吃了西餐。从此以后,我每天都按时放学回家。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做人一定要诚实守信,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许!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也来谈一谈“诚实守信”。

  我先来谈一谈什么是“诚实”。看到是什么,就说什么,心里怎么想的,就让他表现出来。这就是诚实。诚实最主要在于不假不欺,我讲的不欺是“内不欺己,外不欺人”。诚实的人,言行一致。文不饰,不虚美,胸怀坦荡,光明磊落;诚实的人总是以真实的一面出现在世人面前,不管什么人,也不管什么时候。所以诚实的人总能赢得普遍的信任。我们通常把“诚实”与“守信”连起来说,这其中诚实是前提,是原因,而守信是结果。人的美德可以列举出很多,“诚实”是一切美德的基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是诚实的巨大作用。诚实表现在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上,这一点尤其显得难能可贵。不诚实有可能欺骗一时,但长期下去终会露馅,而且失去人们的信任,实在有点得不偿失。

  再来谈一谈“守信”。守信乃立身之本,守住信用就是守住人品、守住人格。守信总是以极其负责的态度对待别人,以极其严格的要求对待自己。真正的守信者不轻易许诺。是否许诺,以能否践约为唯一标准。所以,一旦答应,必定做到。在践约过程中,会有意想不到的困难出现。因而守信者就更加令人尊敬。楚汉时期的季布,重诺言、守信义,当时的人们便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赞言。由此看来,守信在人们的心目中比金钱重要得多。

  开学以来,我们学习了《弟子规》。《弟子规》第四章就是讲“信”。它教导我们做人要守信,要讲究诚信,同时也要有高尚的信念。其中“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就是讲说出来的话以信为先,欺骗别人,讲不诚实的话怎么可以呢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候会碰见学生不交作业的。问他,便说没带回家或者找其他借口。或者有些同学做作业时抄袭等等,这些都属于不诚实的表现。这时候就可以用“信为先”来对照自己。说话要以信为先,如果欺骗别人,一次两次之后别人就不在信任你。“狼来了”的故事我们应该都知道。我们应该吸取那个孩子的教训。

  还有更想说的是信守承诺。答应别人的应努力做到,若没有做到也要解释一下。我记得以前老师给我们讲过:两个同学之间的借书,答应第二天借给别人书的人,可是第二天却不带,因此失去了同学信任。有的学生犯错之后通常会答应老师不再怎么怎么做,但有些同学过不了多久就忘掉了。这样又失去了老师的信任。长此以往就会失去更多人的信任。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信用,他一定不能在社会上立足。所以我们践行《弟子规》、践行“诚实守信”不仅仅在现在、在学校,应该在整个人生历程、在每一个地方。

  人生短暂,岁月无情,让我们以诚实守信来体现尊重生命、尊重生活的执著吧!铭记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

诚信—人生的准则

  生活中有很多例子都能说明这个道理,比如有一个人去国外出差,因为没带够钱就向当地银行借了一笔钱,回国后,他把这笔钱还了。几年后,他女儿要出国留学,可人家学校不接受,一问原因才知道,他有一笔滞纳金没交,所以他的诚信度被银行打到最低。这下好了,女儿留学不成,只有在家后悔了。

  在1797年3月,拿破仑在卢森堡第一国立小学演讲时潇洒地把一束价值3路易的玫瑰花送给该校的校长,并且说了这样一番话:“为了答谢贵校对我,尤其是对我夫人约瑟芬的盛情款待,我不仅今天呈现上一束玫瑰花,并且在未来的日子里,只要我们法兰西存在一天,每年的今天我都将派人送给贵校一束价值相等的玫瑰花,作为法兰西与卢森堡友谊的象征。”后来,拿破仑穷于应付连绵的战争和此起彼伏的政治事件,并最终因失败而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自然也把对卢森堡的承诺忘得一干二净。

  谁都不承想到,1984年底,卢森堡人竟旧事重提,向法国政府提出这一“赠送玫瑰花的诺言,并且要求索赔。他们要求法国政府:第一,要么从1798年起,用3个路易作为一束花的本金,以5厘复利计算,全部清偿;第二,要么在法国各大报刊上公开承认拿破仑是言而无信的小人。法国政府当然不想有损拿破仑的声誉,但电脑算出来的数字让他们惊呆了:原来3路易的许诺,至今本息已高达1375596法郎。

  上述两个例子的后果都很严重,也都告诉了我们一次不经意间的失信,引起的后果往往很严重,又难以预计。

  我们要想成为诚信的人,就应该在作出承诺时量力而行,许诺是郑重的行为,在许诺前考虑多方面因素,确保自己能实现诺言,不失信;在许诺后,我们要尽力而为,只有尽力了我们才能将诺言实现并做好;在诺言无法实现时,我们要向受诺人解释清楚,以求得受诺人的谅解,还要寻求解决的方法,争取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从现在起,我们都要做诚信的人,不再失信。

诚信的准则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但究竟怎样才算是有诚信?这部分将为你介绍诚信的准则,并看看中国古代哲贤如何实践诚信之道。

  戒欺

  「戒欺」,即不自欺亦不欺人。《礼记·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意谓真诚实意就是不自欺。宋代哲学家陆九渊也说:「慎独即不自欺。」即使在闲居独处时,自己的行为仍能谨慎不苟且,不会自欺。中国现代学者蔡元培先生说过:「诚字之意,就是不欺人,亦不可为人所欺。」可见,戒欺是诚信的重要准则之一。

  杨震「不受四知金」

  东汉名臣杨震在赴任东莱郡太守的途中,经过昌邑县。昌邑县令王密是他过去推荐的秀才,王密深夜带十斤黄金私赠给杨震。杨震说:「老朋友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知道。」杨震回答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了这番话,很羞愧地走了。杨震「不受四知金」的故事,说明他的道德修养已达到了不自欺的「慎独」境界。只有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做到不自欺,才算是真正的「诚信」。

  胡雪岩与「戒欺」牌匾

  著名徽商胡雪岩在杭州胡庆余堂药店中,向内挂了一块「戒欺」的牌匾。他在跋文中写道:「凡贸易均著得欺字」,「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余以欺世人。」胡庆余堂药店之所以能够蜚声于海内外,生意兴隆,其秘诀就在于「戒欺」二字。这则故事说明,「戒欺」二字是企业成功的秘诀,也是企业家的无价之宝。

  过而能改

  《左传·宣公二年》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孔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韩愈曰:「告我以吾过者,吾之师也。」陆九渊曰:「闻过则喜,知过不讳(忌讳),改过不惮(畏惧)。」古人申居郧曰:「小人全是饰非,君子惟能改过。」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哲贤认为如何对待过错,是君子与小人的重要区别之一。

  中国古代哲人强调知过即改,这是诚实的一种表现。《孟子·滕文公下》载有一则寓言:有一个人每天都偷邻居家的鸡,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有道德者的行为。」那人回答说:「那么,我打算减少一些,一个月只偷一只鸡,等到明年,然后停止偷鸡。」这则寓言说明,如果已经知道这样做是不道德的,就应立即改正,何必等到明年!所以,人对于过错应该「迁善如风之迅,改过如雷之烈」。一定要与过错一刀两断,彻底改正。

  东坡悔续菊花诗

  苏东坡与王安石私交甚厚,经常在一起切磋诗词。有一次,苏东坡去王安石家拜访,恰逢王安石不在家,苏东坡只见书桌上有一首未完成的诗,只有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看后,心中好笑,认为菊花怎能像春天里的花一样,在一夜之间落得满地花瓣?于是,他续上「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讥嘲王安石。

  王安石回到家看到续诗,心想:「真是少见多怪!」后来,苏东坡被贬到湖北黄州当团练副使。有一晚,一阵秋风过后,第二天院内菊花被刮得满地金黄。此时,苏东坡深愧自己妄自续诗,见识短浅。

  回到京城后,他即当面向王安石认错。王安石称赞说:「知错能改,是难能可贵的啊!」从此以后,苏东坡十分谦虚谨慎,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信守承诺

  《左传·僖公十四年》曰:「弃信背邻,患孰恤之。无信患作,失援必毙。」意思是说,若自己丧失信用,背弃邻国,遇到祸患有谁会同情自己。失去了信用,一旦祸患发生,没有人来支援自己,就必定会灭亡。由此可见,重诺守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对别人许下诺言,就须认真对待,对自己的承诺负责,切勿掉以轻心,失信于人。在平日待人处事时,我们可先从守时开始做起,然后对家人、朋友信守承诺,以诚信待人。

  曾子杀猪教子

  曾子的妻子要去市集,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妻便哄儿子说:「你就留在家里玩,等我回来后,我就杀猪给你吃。」当妻子从集市回来,看见曾子准备杀猪。妻子连忙阻止说:「我只是跟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不能同小孩子开玩笑的,孩子年纪幼小,没有知识,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听从父母的教导。今天你欺骗他,就等于教他学你那样骗人。母亲欺骗自己的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于是,曾子杀了那头猪,并煮了猪肉给孩子吃

  刘廷式坚娶盲女

  刘廷式本是农家子弟,与邻女定有婚约。后离别数年,刘廷式入太学读书,并考中进士。刘廷式回乡时,准备与邻女成亲。这时才得知邻公已死,其女双目失明,家道中落。不过,刘廷式并不因此违背婚约,还选好日子准备完婚。邻女打算退婚,她说:「我如今双目失明,形同废人,门不当户不对,怎能嫁你为妻呢?」刘廷式回答说:「既然我早与邻翁有约,岂可因翁死子疾而违背婚约?」结果,二人终成眷属,家庭和睦,并生数子。

  诚信待人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诚信是人的修身之本,也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云:「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弄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说明「诚」对于「做人」、「做事」是何等的重要!

  宋就以诚感人

  宋就曾在梁、楚交界处当县令,梁、楚边亭四周都种瓜。由于梁亭人勤劳,所以瓜长得很好;而楚亭人懒惰,所以瓜长得不好。

  于是,楚亭人心生嫉妒和恼恨,在深夜践踏和扯断梁亭的瓜藤。梁亭人发现后,去请示县令宋就,认为要报复,去践踏楚亭瓜藤。宋就即摇摇头说:「怎么可以这样做呢?与人结怨,是招祸的门径。人家对我们不好,我们也对人家不好,这多么狭隘呢!你们如果听我的话,那应以诚感人,每夜派人暗中为楚亭浇瓜地,不要让他们知道。」

  楚亭人每天早晨到瓜地一看,知道梁亭人已把瓜地浇过了,瓜长得愈来愈好。楚国县令和楚王知道这件事后,深深受到宋就以德报怨的行为所感动,自觉惭愧,就以重礼对梁王表示感谢,并请求两国交好。

  言行一致

  中国古代哲人要求言行一致,《礼记·中庸》曰:「言顾行,行顾言。」切不可「自食其言」、「面诺背违」、「阳是阴非」,所以朱熹认为「信是言行相顾之谓」,要求「口能言之,身能行之」,这才是「国宝」;如果「口言美,身行恶」,那是「国妖」,是君子所不取的。孔子说过:「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意思是说,从前孔子对于人,只要听了他讲的话,就会相信他的行为;现在孔子对于人,当听了他讲的话后,还要观察他的实际行为。在这里,孔子肯定道德实践是评价诚信品格的标准。

  季札赠剑

  吴国宗室季札,在出使北方大国途中,顺道访问了徐国国君。徐君非常喜欢季札的宝剑,但知它是吴国国宝,所以不好意思索要。

  季札心知徐君很喜欢这宝剑,想立即将它送给徐君,但碍于自己仍需前往其他国家,所以需要带着这宝剑以代表吴国出使。于是,季札心中暗暗向徐君许下诺言:「当我结束这次行程后,我会再到徐国,届时定将这宝剑送给您。」

  后来,当季札返回徐国时,徐君已死。季札来到徐君墓前,便将宝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树上。随从连忙问道:「人都死了,还赠他宝剑干什么?」季札说:「我早在心中答应将这宝剑送给徐君,如今徐君虽已离世,但不可因此改变我的承诺,我仍要履行诺言。

  破镜重圆

  南朝陈国将亡时,驸马徐德言预料妻子乐昌公主将会被人掠去,于是打破一面铜镜,各拿一半,作为日后重见时的凭证,并约定每逢正月十五日,就在市集卖这半面镜子,以探听对方的消息。

  陈国亡后,乐昌公主为杨素所占,徐德言每逢正月十五日便到京城卖镜,年复一年,终在某年见到一人叫卖破镜,与所藏半镜相合,于是题诗曰:「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乐昌公主见到此诗,悲泣不食。杨素知道此事后,便让公主与徐德言重新团圆。

诚信是做人的第一原则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做人的第一原则。所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说话做事应该实实在在,不弄虚作假;应该言行一致,承诺了的事情要努力完成,不要食言。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撒了谎后,就觉得非常愧疚,想找机会向那个人说清楚,可是又十分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我就有过一次。那是一个暑假的一天,我独自一人在家,闲着没实干,看见桌子上有一把头梳,便摆弄起头梳来。头梳上有一根根的齿,把手放在上面,手觉得痒痒的,可有意思了!我捏住头梳上的一根齿,前后摆动着,心想:这个齿会不会被我弄断呢?忽然,“啪”的一声,我急忙低头一看,哎呀,这根齿真的被我弄断了!我急忙拿胶水,想把头梳粘好,可是头梳的齿太细了。望着缺了一口的头梳和手中的齿,我有些不知所措,恨不得让时间倒回去。但是现在无论做什么都无济于事了。该怎么办呢?告诉妈妈?不行,肯定会被骂的!那不告诉她?好是好,但如果被发现了,那不是“罪加一等”吗?该怎么办?该怎么办?……这时,“咔嚓”一声,门开了。我急忙把头梳放回原位,把断了的头梳齿扔掉,抽出一本书装摸做样地看了起来。“璐璐,我回来了!”妈妈走了进来,摸了摸我的头,“在看书呢!”说着就走了出去,根本没有注意桌子上被我弄坏的头梳。我松了一口气,心想:幸好妈妈没有发现!可是现在怎么办?算了,到时候再说吧。纸是包不住火的, 第二天早上,妈妈就怒气冲冲地把我和爸爸召集到一起。我一看见妈妈手中的头梳,便吓了一跳。妈妈见了我,劈头就问:“头梳是不是你弄坏的?”我结结巴巴地说“不,不是,不是我弄坏的!”妈妈又说:“真的不是?不能骗人哦!”我实在是坚持不住了,声音小得像蚊子叫一样:“我----我不是故意的,真的不是故意的!”妈妈不但没有生气,还笑这说:“你能承认就好。其实我早就知道是你弄坏的。你要记住,以后千万不要骗人。弄坏头梳是小事,骗人就不行了。记住:做人最基本的就是诚实。”

  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却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人要诚实。如果你连做人最基本的原则----诚信,都没有了,哪你还能拥有什么呢?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撒过谎。

  这件事已过去很久了,可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全球经济危机

九嶷山舜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