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用餐图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文明餐

  个别幼儿进餐习惯差,有的洒饭粒,有的乱讲话,有的玩餐巾,有的故意磨蹭,挑食的孩子更让我们头疼,我们绞尽脑汁想办法,总是不停地督促、提醒,不免着急上火,而且收效不大,文明进餐员。最近我用了两个小方法,效果不错。

  一、评选文明进餐员

  我在纸上画了一个大红花和一个△,告诉幼儿:“吃饭好的孩子,名字就会跑到大红花里。如果不认真吃饭呀,名字会跑到△里。”我提出评选标准;名字在大红花里就是文明进餐员。孩子了们会尽力表现最好。一旦有个别讲话或贪玩的,我会加以提醒:“△里跑进一条胳膊或一只脚,唉错了,又出去了,园长之友《文明进餐员》。”孩子们都能自觉约束自己,邱梓真以前吃饭一直贪玩,自从评上文明进餐员后,再也没让老师督促过。他说:“我怕名字从大红花里跑掉。”看,只是一张纸,就有这么大的奇效,不妨一试。

  二、小奖品的妙用

  王洋吃饭贪玩,需老师不停督促,我就有意识地在他盘子里放上一片山楂片,说:“山楂片在看你吃饭呢!吃完饭,山楂片奖给你。”结果很有效,他不再磨蹭了,在规定时间内吃完了饭。以后,对于挑食或不专心的孩子我会用这种方法,有时在桌上放个宝葫芦、小奖品或在盘里放上小钙片,小馒头等,告诉他们吃完了就可以拿,效果真的不错。

  我们在组织进餐时,灵活变换方法,孩子们进餐愉快,老师更是轻松愉悦,进餐成了一个轻松的环节。

  我想孩子在成长中难免出现问题,我们老师能做到的不是训斥、埋怨孩子,而是从孩子心理特点出发,多动脑子想办法,用心去开启他们心灵之门,他们会敞开心扉接纳你,喜欢你。

文明用餐图片

文明餐桌,从我做起

  现在倡导文明餐桌,不论是灯光闪耀的大酒楼,还是热闹非凡的小街小巷,他们的餐桌上无一不挂着一个牌子“文明餐桌,从光盘做起!”

  在以前,学校食堂里。无论墙上挂着多大的字“吃多少,拿多少,少拿多放!”可同学们装作没看见,从容大把的打着菜:炸猪排、烧煎蛋,抹了酱油香喷喷的,可美味了。所以同学们打的特别多。开吃了,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今天上了什么有趣的课,有什么好笑的事,统统都出来和别班的人分享。吃饱了,话也说完了。可菜还剩很多,倒掉倒掉!同学们蜂拥到倒桶旁,一个接一个的把剩下的菜倒入桶中,没有一个人出来阻止这种行为。餐盘落桶的声音极大,震耳欲聋。

  这类事过了不久,就有一些老师和“好学生”出来制止,可老师不在,同学们有原型毕露,开始玩弄餐后水果。咦!今天吃橘子。同学们拿着橘子走出食堂。又有个别男生把橘子往上一抛,橘子在天空上划过一条完美的弧线,落了下来。男孩子伸手接,接不住的橘子则掉下来摔坏了,不能再吃了。

  随着文明餐桌进入社会,同学们也安分了许多。可能是因为出去吃饭时望见别人自觉地遵守,久而久之自己也慢慢地习惯起来。食堂里出现的情况也好转了,大伙儿只拿了自己的,无论有多么好吃的菜式,大家不是那么争先恐后,挨个挨个的排队取菜。每个人限食几块肉、几只虾、几片蛋……我取到菜之后坐下,刚想找个人聊天,发现同学们的嘴都在吃饭,根本没有要说话的意思,我也马上闭了嘴,埋头往嘴里扒饭。

  我正想去倒菜,便看见一位女同学喊:“吃不下了,倒掉倒掉!”她刚走到桶边,张老师就走过来说:“光盘,行动起来!”我立马坐回位置,准备干掉那条“可恶的鱼”。

  昨天晚上,我家请了客人。爸爸烧了很多好吃的菜。我刚想倡导一下光盘行动,只见父母和客人很自觉地把食物“塞”进肚子里。我很不服气:你们怎么也知道光盘行动?爸爸笑了:“光盘行动……”

  我和弟弟抢接“从我做起!”

文明就餐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勤俭节约叫光盘。

  “光盘”就是吃光自己盘子里的食物。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其实吃光自己盘子里的食物,不但给环境减少了污染,更体现了我们的勤俭节约,不浪费食物的传统美德。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是倡议书上所说的。意思是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时,应该想想这粥饭里有多少人的付出,多少能源的消耗,真的是来之不易;我们生活所需的每半根丝、每半缕线,都要常常想想其中包含几多物质能源和几多人的心血,应该好好珍惜。这句话告诫人们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要从日常生活、穿衣吃饭做起,不要铺张浪费。切莫把日常微小的事物看轻了,从而不知珍惜。要知道每一样东西的背后有多少人的辛勤付出,有多少能源的消耗;桩桩件件来之不易。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李绅的一句诗。这句是告诉我们要节约粮食,珍惜粮食。告诉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其实我们身边就有光盘行动。我身边的光盘行动就是我的爷爷奶奶,他们平时就很勤俭节约。每次吃饭后,盘子里都是干干净净的,不留一点剩菜剩饭,这就是所谓的光盘行动。有一次,我问爷爷奶奶,为什么每次我们都把饭吃的干干净净的。而他们的回答让我感到惊讶,他们说:“这是一种节约,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公益,如果我们减少一点点浪费就能拯救很多人。”

  全世界饥饿人数超过10亿!全球平均每年饥饿死亡的人数达1000万,每六秒钟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如果我们每天的食物减少浪费5%,就可以救活400万的饥民!

  文明就餐,不仅仅是个人良好素质的体现,更是一种美德的塑造,时尚的典范。其实“光盘行动”就在身边,如果你看寻找就能发现!让我们加入“光盘行动”中吧!节约食物,珍惜食物。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共同创造文明社会。

文明用餐,育华最美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初二三班的陶娜。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文明用餐,育华最美》。

  当《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大半个中国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即便是小小的餐桌也能折射出大国的风采。饮食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它承载着人类辉煌的历史,更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更应该加入到文明用餐的行动中来。

  光盘行动是文明用餐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大家可曾想过在学校的食堂中,浪费现象层出不穷。有的同学将买来的早餐,只吃了一小口就丢进了垃圾筒;有的同学因不合胃口将完好的饭菜直接倒掉;还有的同学铺张浪费,一堆饭菜因吃不完又被倒掉。与此同时,西部地区的孩子们每天上学要步行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求学十分艰苦,中午只能吃带到学校的冷饭。他们之中大部分人的午餐是冰凉的红薯和土豆,更甚者连午餐都没有。因此国家自去年来在西部地区部分试点学校启动了“营养午餐计划”,就是按每人每天3元钱给这些贫困地区的孩子做免费午餐。一顿3元的午餐,对于我们来说,也不屑于顾;但在时常饿着肚子上课的贫困山区儿童的眼中,却是梦中佳肴。

  蜀汉丞相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熹将“一粥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根本。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更应该懂得节约,明晓爱惜。

  出游本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但国人因就餐礼仪而被歧视的案例却不断出现。当外国餐厅所有人都在低声细语地就餐时,我们的部分同胞却在高谈阔论,殊不知回赠他们的只是他人的侧面与叹息。

  “细节决定成败,素质决定人生。”即使是小小的食堂,也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的素养,一个学校的风姿。对于中学生来说,用餐不仅仅补充能量,还会彰显自身的文明素养。但校内一些不雅的行为却是令人反思:铃声一响,奔跑、插队、拥挤与平常的风度翩翩相差甚远,呼喊、喧闹、争吵与平常的温文尔雅背道而驰。众目睽睽之下,我们千万不要失了风度,丢了文雅。

  因此,我向同学们发出以下倡议:

  1、保持良好的就餐秩序,排队进入餐厅;

  2、进入餐厅后,不插队、不打闹、不大声喧哗;

  3、爱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提倡“光盘行动”;

  4、保护桌面卫生,就餐后将桌面杂物随盘子带走;

  5、遵守就餐纪律,就餐后将餐具及餐余垃圾分类摆放到指定地点。

  同学们,爱惜粮食,文明用餐不仅关系着每一位同学的身体健康,更是体现当代中学生素质和学校风貌的一面窗口。希望同学们珍爱粮食,文明用餐,共创最美育华园!

  谢谢!

文明用餐从你我开始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时刻告诫着我们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做一个文明小标兵,不辜负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

  可是,现在我却看到了不少浪费食物的情景:自助餐厅中,人们个个都端着盛满食物的盘子,还在寻找自己喜爱的食物。可最后,几乎每张桌子上都还剩下不少山珍海味,人们却都若无其事地离开了餐厅,对这种现象熟视无睹;在饭店里,一盘盘的菜被端上了饭桌,但人们却十分挑剔,专挑自己喜欢吃的菜,对“请您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标语视而不见……

  但是,我们可不能像他们一样浪费食物,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自助餐厅中,我们要一次性地少盛一些饭菜,真正做到少盛勤取,不铺张浪费;2、在饭店中,我们要把菜吃杂些,这样既能让你给身体健康,又不会浪费太多食物,如果实在吃不完,我们就可以打包带走;3、在家中,我们也要进行“光盘”行动,自己能吃多少就盛多少,因为每一粒粮食中都包含着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

  春节期间,我的一位表弟来我家,妈妈端上了美味可口的饭菜,大家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吃着菜。可我发现,弟弟总爱挑食,还把大米撒得满桌子都是。看到这种情况,我对弟弟说:“弟弟,不要再挑食了,这样对你的身体健康有害,而且,你把大米撒了这么多,多可惜呀!每一粒大米,都是农民伯伯辛苦劳作半年的成果呀!”听了我的话,弟弟吃惊地瞪大了眼睛:“姐姐,真的吗?那我以后再也不挑食、撒菜了!”果真,弟弟没有再挑食,吃饭也小心了许多,一粒大米都没有撒。

  “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文明餐桌倡导的是一种科学、理性、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与文明握手,与陋习告别,向着“我节约,我光荣,我光盘,我文明”的目标出发,为文明城市濮阳增添一抹亮色,为美好生活增添一份希望!

  (写于2013年2月15日)

  豆妈絮语:寒假伊始,我校向全体师生、家长发出了 “我节约,我光荣,我光盘,我文明”的号召,并发动全体学生写征文。这是豆豆响应号召所写的一篇作文,豆豆首尾引用古诗句,文中发出倡议,并用生动翔实的具体事例来告诫大家要文明用餐。豆豆在家每天也确实做到了“我光盘,我光荣”,有一次,豆豆吃完菜之后,觉得豆浆剩一点儿喝不完了,要按以往,肯定是就剩下了。但是这次豆豆幽默地说:“说到做到!坚决响应号召,把命豁出去了——干了!”一仰头,把豆浆喝干净了。把我和豆爸逗得乐不可支,豆爸连夸小豆子是名符其实的文明小标兵哦。看来“我节约,我光荣,我光盘,我文明”活动确实对孩子们大有裨益哦。

文明用餐

  学生的文明就餐,是创建文明校园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需要,更是学校德育内容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近日,洲泉镇中心小学晚村校区,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一次“粒粒皆辛苦,文明进餐桌”的教育活动,分三个环节展开。

  餐前知文明。活动前期,利用周一晨会、班队课组织学生学习文明就餐的相关规定,比如低年级学生排队到食堂,吃饭的时候保持安静坐在自己位置上等。同时就餐细则以纸质的形式,下发到各个班级让学生学习。同时,校区还以出一期黑板板、宣传橱窗展示等形式,使文明就餐这一关键词深入学生心中。

  餐时习文明。就餐过程中,到食堂吃饭的一年级学生,由第三节课老师带领,排队到食堂就餐,在食堂分饭菜、用餐的时候,要求学生整齐排队等候并安静用餐。在教室用餐的年级,做到有秩序地排好队伍,做到快、静、齐,不拥挤,不喊叫,不敲饭碗,有秩序,懂得相互礼让。特别注意的是,我们要求学生在座位进餐,不能端着饭碗在教室走动跑动。

  餐后守文明。学生餐后,以前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边吃遍到食堂洗完,洗碗池乱倒饭菜等现象。此次文明就餐教育活动,我们要求学生遵守以下规则:用餐完毕,把餐桌擦拭干净,如有需要还要清洁地面;洗碗节约用水,水龙头随开随关;饭后半小时,坐教室里安静休息。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活动,以前存在的一些就餐不文明现象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文明的就餐秩序。学生们在就餐过程中,也懂得了知文明、懂礼仪,而这个,其实也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世界粮食日三

  俗话说:勤能补拙,省能补贫;精打细算,油盐不断。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浪费粮食的现象。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我们唱起雄壮的国歌时,我们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幸福。但同学们有没有想到,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已成为我国的第一大问题。所以,我们每个同学要拿出实际行动为党为国家分忧,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俗话说:勤能补拙,省能补贫;精打细算,油盐不断。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浪费粮食的现象。然而,当我们随手扔掉一块馒头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人正在为一餐饭而辛苦奔波?还有许多人正因饥饿而在死亡的边缘上挣扎?以前我总是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浪费,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所以吃东西常常挑三拣四,吃不完就随手扔掉。可是自从我在电视里看到了很多非洲难民因饥饿瘦骨嶙峋、饥不择食,最终饿死在街头那惨不忍睹的情景时,我才突然觉得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地幸福:有爸爸妈妈的疼爱,有大房子住,上学放学都有汽车接送……正因为生活条件太好了,所以我才养成了不节约粮食的坏毛病。每次吃饭都会掉很多的饭粒,吃不完也觉得无所谓,爸爸妈妈批评我,我还找很多的理由来狡辩。想到这里,我感到非常惭愧,我真是太不应该了!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改掉这个缺点,节约每一粒粮食,再也不浪费了!

  日省一把米,月节一斤粮。凡事贵在坚持,节约从点滴做起。

  小伙伴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尽自己的一分力量,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乱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不浪费、不摆阔,若有剩余的要打包带回家。

  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就是要我们把节约变为自觉、成为习惯。

  节约是美德,节约是责任。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节约身边的每一滴油、每一粒粮,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富有,我们的祖国才会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餐桌礼仪不可遗

  说起餐桌礼仪,不少人已经遗忘了,但是餐桌礼仪是我们的精神文明,我们不能遗忘。

  餐桌礼仪是一种尊重。尊老爱幼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不单让座,饭桌上也是。做饭给大家吃的人在买厨房忙碌了很久,我们应该要坐等所有菜上完,人到齐再吃,这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吃相不要狼吞虎咽,大家都是围在一起吃饭,一抬头就能看到对方的吃相,要是吃相难看,坐在对面的人会难以下咽。吃相端正,对方吃得也开心,餐桌礼仪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生活作风和态度,只有你尊重了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那些在呼斥“他都没有尊重我,我凭什么要尊重他啊。”可站在别人角度想想,要别人尊重你的前提,你尊重别人了吗

  餐桌礼仪,能看出人的家教、素养。吃饭时不能叉腿待着,不能咋咋呼呼,不能抖腿等,这些餐桌礼仪反映了一个人的素质。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些规矩体现出家庭的教育,规范自己的行为。从餐桌上的规矩再到社会、职场上的规矩,将日常的规矩做好,再到大规矩时就能体现出平时的修养。在与人的交往中,人们往往喜欢有规矩的人做朋友,素质良好,家教严格的人会受到大家的喜爱。

  餐桌礼仪体现我国的精神文明。随着改革开放的政策实行,越来越多的人移民,世界日益变得融洽起来,不管是国人移民,还是外国人移民到中国,餐桌礼仪最能体现出国家的文明。就像法国人吃西餐一样,一定要吃完头盘才能吃下一道菜,餐具也一定要从最外围用到最里面,一道菜一种餐具,如此复杂的使用到现在还在坚持。到日本吃拉面要吸溜,吸溜的越大声,就证明吃的越香,这是对厨师的一种肯定。别国有别国的礼仪,同样我们也有自己的礼仪,这是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的,是祖先们的精神遗产,我们不能遗忘。

  现在人的生活节奏很快,不少便捷的洋快餐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也少了很多与家人一起吃饭的时间,餐桌规矩也就被渐渐淡忘了。我们应该重拾餐桌规矩,把传统的生活礼仪传承下去,不能让精神文明在快节奏的时代埋没。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教导孩子做起,把餐桌被拒记牢,世代传承下去,不能让餐食礼仪在我们这一代消失,不能让餐桌礼仪成为历史。

餐桌上的文明

  古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中华民族素来十分重视饮食,而我们中国也被世界视为是礼仪之邦,丰富的饮食文化与浓厚的礼仪氛围,形成了餐桌上的文明。

  我家就是这样一个重视礼仪文化的家庭。开饭了,总是要等到长辈坐下,才可以动筷子;吃饭时不可以对着别人大声说话;同样我的一些坏毛病也无处可藏。瞧,开饭了,让我带领大家去我家领略一下餐桌上的礼仪风光吧!“宝贝,脚怎么放别人椅子上了,给我放下来!”开饭没一会儿,老妈的河东嘶吼便在客厅上空盘旋开来了。原来是我一不留神老毛病又犯了,脚又不自觉地架在了旁边的椅子上。我嘟了嘟嘴不情愿地把脚放下来,埋头继续大吃特吃。一抬头,一盘鸭肉,哦!我的最爱!我左翻翻右翻翻,“哎,这块肉不错,这块肉.”“薛瑞,你给我停下你的筷子,你这样翻了,别人还吃不吃了啊?”爸爸的话声打断了我的行动。“你这样翻了就不卫生了,别人可就没法吃了!”爸爸厉声教导着。我想想,有道理,便点了点头.

  这就是我家,一个格外重视礼仪的家庭,但又不失活力。我爱我家,我爱我的爸爸妈妈,是他们教会了我如何正确地做人处事,使我在如此美好的环境里健康成长。

餐桌文明,人人有责

  文明,是一位尽责的老师,教育着无数人民;文明,是一双手,帮助你推开心里烦锁的窗……

  有些人却认为做一个有文明的人很难,其实,做一个有文明的人并不难,一个动作、一句话……都能让你做一个有文明的人。而有些人却不知道文明在哪,其实,哪里都有文明,学校、公交车、餐桌……餐桌上的文明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记得有一次,我、爸爸、妈妈和妹妹一家一起去喝喜酒,那里菜点得很多,也都很好吃,可是,没吃到一半,我就已经不想再吃了。我看到其它跟我同龄的人,他们都在拿餐厅的气球玩,看着他们玩得那么高兴,我心里也有点想玩了。可看着那么多的菜,我又不想浪费,面对着这道难题,我做不出选择,这时,我的心里像有一个小天使和一个小恶魔,小天使说﹕“难道你要浪费这么多的菜?就为了玩吗?”小恶魔说﹕“你应该为自己着想,快去玩吧!”“不去”“去”“不去”“去”这时,我忽然想到了些什么,想起来了,原来是在餐桌上的知识,上面有一条是这样写的﹕在餐桌上要做到“适量点菜”和“剩菜打包”。一想到这里,我忽然觉得浪费是那么得可耻,我马上打消了去玩的念头,虽然吃不下了,但是我隔了一会儿,就又能再吃一些了。

  经过那件事后,我们一家点菜就少了一点,宁愿再点一次,如果多了,我们就会打包带回家。而我也对餐桌上的文明有了一点新的认识,而且我再也不会吃饭时乱跑了。

文明用餐我能行

  古人云:食为天,礼为先。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消费者仅在中等规模以上的餐饮消费中,每年倒掉了饮食最少能养活两亿人。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我们每位市民都应自觉做到传承“礼仪之邦”的美德,共同参加到文明餐桌行动中来。

  自从我们学校开展“争当文明小白鹭,公共生活好习惯”主题活动以来,我更是严格要求自己。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外面吃饭,到了饭店,我们在餐桌前坐下不一会,服务员姐姐就将三杯水和菜单送上来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菜单,翻到儿童套餐,“爸爸,我要这个!”“儿童套餐A是吗?”服务员姐姐笑眯眯地问我,“嗯嗯!”我点点小脑袋,开心极了。这时,爸爸说:“你还要不要点点小点心呀?”“不用,爸爸,等下如果不够再点,不能浪费!”我严肃地说。

  他们都一脸惊讶地看着我,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我就又开心地说:“我下去打一些水果或糕点上来吧!”“你去吧,小心点!”妈妈微笑着说。我打了三个布丁、两个寿司和几个青枣,然后就风一般地上楼了。“你只打了这些吗?”妈妈瞪大眼睛吃惊地问,“是啊,你以前来不是都打两三碗吗?”爸爸也吃了一惊。“哈哈,这你们就不懂了吧,吃多少打多少,做个文明小市民。”我得意地说。妈妈向我竖起了大拇指:“我们的宝贝长大了啊!”说话之间,餐上齐了,我们有说有笑开吃了。“爸爸、妈妈,我们不要太大声哦,不能影响别人。”我小声地说。没多久,我们就都吃饱了,可我的套餐还有薯条和虾球没有“解决”,我决定把它打包带回家吃。一顿愉快地用餐就在我的“啰嗦”中结束了。

  文明用餐倡导的是一种科学、理性、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文明礼仪进餐桌,节约风气入人心。让文明用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节俭成为我们每个人自觉的行动!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没有个性的人

文天祥千秋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