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抗日先遣队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伟大的战争-抗日战争

  在中国母亲的怀抱里,有多少人洒下了鲜血,留下了多少感人泪下的故事,有黄继光堵枪眼、董存瑞炸碉堡、刘胡兰······,还有小英雄王二小。就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令人悲痛的历史吧。

  黄继光从小就立志当一名军人,终于,他完成了自己的愿望。就在他们在支缓朝鲜战争时他拉开了他一生最感人的一幕:黄继光所在的团已经占领了许多高地,就在他们要占领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高地时,天已经快亮了。可是,这里太难攻了,战士们屡次攻击,都被打了下来。这时,黄继光挺身而出,要求自己带几个战士去打仗。很快,他得到了同意。黄继光带了两个战士,弓着腰,向高地走去。敌人发现他们了,顿时,子弹像暴风雨一样向他们袭来,他们快速的卧倒,可是一位战士已经被打死了。黄继光和另一位战士只好含着泪向前爬去,子弹越来越密,在他们头上扫来扫去,他们经受不住这样的考验,另一位战士服了重伤,再也前进不了了,这个重任全压在了黄继光的身上。此时此刻,黄继光也多处负伤,但他毫不畏惧,坚强的向前爬。他已经不行了,晕倒了,可他又醒了,顽强的向前爬呀爬,五十米、四十米、三十米、二十米、十米······,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忽然,他站了起来,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了起来!他扑向枪眼,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枪眼。战士们愤怒了,他们像海涛一样涌了上去,占领了高地。

  多么感人呀!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回到现在,有多少人贪生怕死,为了活可以付出一切。还有多少人为了钱财可以出卖国家,你们对得起这生你养你的地方吗

  自从反法西斯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许多外国历史文学家都声明,抗日战争只不过是日本侵略中国,中国人民本能的抵抗的小战争,与反法西斯世界大战没有任何关系,况且,没有任何资料能证明抗日战争是反法西斯世界大战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中华儿女怎能安稳的坐视外人对祖国的羞辱呢?一股强烈的爱国之心使我们站了起来,我国的历史文学家很快做出了应答。他们声明,抗日战争是反法西斯世界大战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抗日战争打乱了日本法西斯的计划,使他们坐立不安。

  我认为,中华儿女为了反法西斯大战能够胜利,挥洒了多少鲜血,8年的努力,8年的心血,终于迎来了胜利,深深的打击了日本法西斯,使整个法西斯都大为震撼。倒过头来,反而被人家说是本能的反应,谁听了不会心痛。

  自反法西斯大战结束以来,已有整整六十年了。整整六十年,中国无处不被外国人们的话语摧残着;整整六十年,历史文学家间的舌战从不间断;整整六十年,中华儿女无处不为祖国袒护着。

  中国,是一个呼吁和平的国家,它纯洁、善良、天真,没有邪恶,没有战争,不是一个天天充满硝烟的国家,为什么为了别人,花费了心血,反而被别人骂,太不合情合理了。我们争夺的并不是那个荣誉,那个地位,我们要的是祖国的尊严,我们要的是祖国可以在别的国家前抬起头来。

  爱国的中华儿女们,我们要为祖国的欢呼,我们要为祖国凯歌,我们要为祖国而牺牲。我们还要担负建设祖国、接过维护和平的使命来!

北上抗日先遣队

给抗日英雄的一封信

  尊敬的抗战英雄:

  你们好,抗战日子里,你们辛苦了。

  “忍令上国衣冠沦于戎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我想这就是你们抗战的真实写照吧……

  为了保卫神圣的国土,抗击外来侵略者,你们用身躯筑起国墙,用鲜血换来国土。所谓:“十寸青年十万军,一寸山河一寸血。”你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和辉煌的一页。

  赵登禹在卢沟桥战役中,一人大刀对付日寇飞机大炮,把日寇驱回一里路,毙敌不计其数,可在向大红门增援途中,不幸中弹身亡,为祖国献出了39岁的生命。狼牙山五壮士宁死不屈,奋战到最后一刻跳崖自尽。鲁迅弃医从文,奋笔疾书,唤醒国民灵魂,呼吁抗战……他们是你们这种“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的代表。你们的行为唱响了中华民族英雄的赞歌,激沸了中华亿万儿女的报国热血,你们是中华人民的骄傲!

  身为00年后的我,现已看不到战争的硝烟,也已经听不到战场上的喊杀声。唯有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__周年中,看到磅礴壮观的阅兵仪式,在那里,抗战老兵的热血在寒风中凝成了永久思念。“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口号响彻云霄!为国献身的勇士们,你们是否感受着我们内心的悸动,是否听见我们的深情呼唤。感谢你们的付出让中国领土得以完整,让中国有了未来!

  我坚信,英雄的鲜血不会白流,我们的热泪也不会白流,你们打下的江山将由我们来守护,来发展,来创造。

  “它强任它强,东风拂山冈;它横任它横,月光照大江。”作为中华民族接班人的我们,会学习你们这种大无畏的精神,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祝广大抗战英雄精神永驻,浩气长存!

  此致

  敬礼!

  接班人

抗战

  九一八啊,悲歌又响,

  狼子野心,值杖明抢。

  占我家园,杀我爹娘,

  松花江上,背井离乡。

  热河沦陷,日军猖狂,

  中外震惊,放弃抵抗。

  大刀高举,喜峰口上,

  军旗猎猎,热血喷张。

  抗日号角,已经吹响,

  北平民众,急呼救亡。

  西安事变,抗战逼蒋,

  国共合作,共赴战场。

  卢沟烽火,华北沦丧,

  淞沪惜败,南京国殇。

  危在旦夕,民族存亡,

  抗日健儿,英勇顽强。

  平型关下,战台儿庄,

  泱泱中华,渐露希望。

  鏖战武汉,防御两广,

  长沙浩劫,昆仑攻坚,

  血肉身躯,勇筑城墙。

  白洋淀里,青纱帐旁,

  地道开战,地雷声响,

  红缨在手,敢缚豺狼。

  白山黑水,英雄抗联,

  百团大战,粉碎扫荡。

  缅甸远征,驼峰线忙,

  百战身死,喜迎曙光。

  开罗宣言,盟军驱寇,

  国耻尽雪,南京受降。

  歌兮舞兮,薄海欢腾,

  魂兮梦兮,天玄地黄。

  浴血八年,我辈怀想,

  七十余载,忧思难忘。

  中华儿女,国兴隆昌,

  大国梦启,和平共享。

纪念抗战

  敌忾同仇度险关,

  金戈铁马止狼烟。

  丹心碧血驱夷寇,

  众志成城斩恶顽。

  正面官兵谋会战,

  敌区民众巧周旋。

  持恒抗御长坚守,

  血债累累哪不还。

先烈们

  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拼搏。你们倒下了,但成千上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站起来了,他们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去继承你们未完成的事业;

  先烈们,是你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先烈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时刻,又是你们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面对你们,我们怎么能不肃然起敬?你们的辉煌业绩,将深深地刻在史记上!你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我们敬慕你们,无私奉献的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无数的革命先烈,有了你们的崇高,有了你们的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抗战英雄故事

  谢晋元团长带领八百名英勇孤军死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掩护五十万名中国军队撤退,上海保卫战一役,彻底粉碎了日本"三月亡华"迷梦。

  继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战起,八月十三日即展开了中日首场大型会战--"淞沪会战"。当时的上海是东亚最大港埠,又是我国经济文化交通第一要地,租界林立,华洋杂处,因此,中国最高统帅蒋介石委员长决定在上海向国际显示中国抗战的决心。

  淞沪会战的主战场方圆不过几十公里,日军先后增援三十万兵力,双方三个月的血战,死伤超过五十万人,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惨烈程度,被国际媒体形容为"血肉磨坊"。

  战争相持至十月底,日军登陆杭州湾,大上海全部陷于敌火包围之中,中国统帅部以拖延时间之战略目的已达,为从长远计,决作战略上之转移。二十六日下命五十万国军退出上海战场。谢晋元团长奉命守闸北继续作战,负起掩护大军撤退的艰巨任务。

  谢晋元,广东蕉岭县人,黄埔军校四期学生,他临危受命,率兵转守苏州河北岸,并选定四行仓库为据点,单线作战,带领八百名官兵誓死奋守,孤军为了表明决心,大家都预立遗嘱,交人带出,以明心志。四行仓库实际是金城、盐业、中南、大陆等四个银行的联合栈库,位于苏州河北岸,仓库楼高六层,建筑坚固,为闸北一带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筑物。

  十月二十七日清晨,日军发觉我军全线撤退,立即跟踪追击。日军在闸北正向前搜索之际,不料忽被四行仓库屋顶之弹雨扫射,日军一时人仰马翻,乱成一片,此时日军尚不知弹雨从何而来。之后发现四行仓库内留有国军,于是对仓库实行三面夹攻,双方冲锋肉搏,战况激烈。谢晋元团长亲率下属于四行仓库外布阵迎战,痛歼日军,杀敌无数。

  一时全闸北各地之敌军,分路向四行仓库集中围攻,其中有敌军二十余人,在苏州河畔夹攻,这时有一位在六楼守望的壮士看见,立即全身缚满手榴弹,突由六楼平台对准敌人跃下,一个大炸弹自天而降轰然爆炸,烟硝飞扬中,二十余敌兵化为泥灰肉酱,而我壮士亦血肉横飞,忠勇殉国。隔岸民众看到这一幕,一方面固然鼓掌称快,但也为这个英勇壮士痛哭流涕。

  上海女童子军杨惠敏在苏州河畔眼见对岸日旗遍布,独四行仓库屋顶未竖国旗,便决心要将青天白日旗送进四行仓库去。二十九日天未破晓,谢晋元团长率领所属肃立天台升旗,上海市民于一片烟尘火海中,争睹巨幅青天白日国旗,迎风招展,无不喜极而泣,感奋万状。当天全世界各大都市之午晚报,都报道四行孤军奋斗和女童子军杨惠敏代表全体市民,冒险潜入仓库向孤军献旗种种细节。

  自四行仓库屋顶悬挂国旗后,全国人心振奋,并且轰动世界。日军当局见全球舆论赞扬国军,痛愤之极,所以向公共租界当局提出严重威哧,要求迫令孤军投降,或撤入租界缴械。一方面向孤军发动猛攻,自早到晚,连续四次进攻,但均遭孤军击退,敌人伤亡甚重。

  十月三十日,敌军又大举进攻,用小钢炮及机关枪向四行仓库密集射击。并有敌机数架在上空助战。孤军沉着应战,逐一歼灭。上海公共租界英军司令少将,因见我军英勇作战,深受感动,除了购赠粮食送给八百壮士充饥外,他更亲自进入四行仓库拜会谢晋元,建议孤军自租界撤出,英国驻上海领事愿给予最大协助,但谢团长答道:"我们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即使撤走,也得要有我们蒋委员长的命令,否则我们宁愿战死。"

  后来,各国使节团透过外交关系,正式提出照会,要求我政府下令撤离孤军,以免日军重炮射入公共租界,危及各国侨民。中国最高当局再三考虑,以八百壮士已完成掩护国军主力撤退的任务,决定电令仓库守军撤出并转进租界,四行仓库守军只得服从命令,挥泪撤离。

  三十一日凌晨,谢晋元率部冒死突围,日军水陆射击,八百壮士且战且走,英军司令在桥头接应,数万市民隔岸声援,情绪沸腾,幸而谢团长沈着应变,于密集炮火中迅速抢越桥头,虽有伤亡,但安抵英租界者尚有三百七十多人。孤军们成功奋守四行仓库,完成了掩护五十万国军撤退的任务。

  一九四一年四月二十四日,谢晋元在上海租界军营内,突遭四名汉奸持刀刺杀,当场倒地殉国。一代民族英雄与世长辞,但他与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的光荣战绩,震惊中外,名垂不朽。

我们的抗日英雄

  我们的抗日英雄有很多,然而,我却对黄继光有很深的印象,他那为了夺下敌人的阵地而奋不顾身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的精神激励着我。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他--抗日英雄黄继光。1952年十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黄继光所在的营奋战了四天四夜,晚上,长官命令务必在明天拿下597。9高地。战斗开始了,大炮在轰鸣,敌人在怒吼,机枪在咆哮,战士们就要到达主峰了,突然,敌人的火力点猛射起来,战士们不得不退下来。

  眼看就五点了,如果不夺下高峰,之前的山头就全丢了。黄继光直钩钩的盯着敌人的机枪口,他请求指导员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他,指导员眼睛里闪烁着感谢他的目光,他答应了。随后黄继光带上两个助手,带着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听我们胜利凯旋的消息吧!""随后他便向敌人的机枪口爬去。敌人发现他们了,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牺牲了,催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的身上。敌人把机枪口对准黄继光,黄继光也只好匍匐前进,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他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猛扑了上去,用胸膛堵住了枪口。""为黄继光报仇。""战士们奋力向前冲,占领了高地,消灭了全部敌人。

  此时,战场上想起了耳熟能详的国歌,这是战士们用心唱出来的凯歌,可惜黄继光却听不到了,他永远也听不到了。

  如今,谁读完他的故事不深受感动/我们谁也不会忘记这个伟大的抗日英雄---黄继光

抗战烈士

  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掉整个春天;一时屈辱,埋没不了民族正气;一刻沉睡,等待的是勃然怒放的时机!

  是的,六十五年前战场上的硝烟早已散去,这场倚强凌弱的侵略,这次以弱胜强的的奇迹,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战争带来的悲痛欲绝的哀伤、洗刷不尽的血泪、永志追思的英烈,和伟岸壮阔的史诗,更是追求和平的渴望、永不再战的期盼、富国强民的决心!也正是这场令人发指的侵略,才唤醒了沉睡百年的雄狮,凝固了分散多年的河山,在战争中的血与火中洗掉自身的污垢,像凤凰涅盘一样获得了新生。

  “泱泱大国岂可丧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临战前义士们发出的呐喊声,像一把把利剑闯过日寇的层层包围,惊慑恶鬼豺狼之心。以满腔杀敌的怒火,焚烧日寇凶残侵略的野心。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义士们在战场上走到生命风景的极致,刀风箭雨,没有使他们萎靡不前;凶如恶鬼的敌人,却使他们越战越勇。他们选择了一个男人保家卫国的壮志与不破不还的悲愤。鲜红的旗帜在硝烟中飘舞,他们拔出背后背的大刀,冲锋肉搏,身上满是鲜血,天边的云压得很沉很沉,斜阳依旧苟延残喘的挂在天边。最后一次突围时,身边的弟兄又少了许多,当日寇再一次潮涌过来时,他们拖着满是疮痍的身躯,回头望着残阳下支离破碎的家园,断枝残垣在黯淡的柔光下显得苍白无力,斜晖洒在他们的脸上,映出满脸的坚毅,折射出民族抗战之大义,须眉奋起之英风。然后不约而同的拉响了手雷,在狂笑和怒吼中冲向倭寇,鲜血染红了天边,英魂在空中化作硝烟,但绝不会像硝烟那样风过无痕,因为血火淬炼的民族抗战精神会在历史的星空中定格成永恒,死亡并不代表毁灭,也许代表着一种精神、一个民族的复苏……

  “妻子送郎上战场,阿娘叫儿打东洋”。在英烈中无一人愧对民族,辱我华夏:杨靖宇骁勇善战,使日寇闻风丧胆,敌人以高官相许,他宁死不屈,不为死亡所惧和名利所动,终英勇牺牲。显现了中国人宁死不屈、淡泊生死名利的大义精神;彭德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彰显了机智灵敏的优秀品质;许世友身经百战,战必胜,攻必克,弘扬了我中华民族骁勇善战、忠心报国的英勇精神;抗战胜利后,日本投降道歉,我华夏民族为大局所想,为了世界和平、民族大义,开始与其友好往来,重笔写下了中日团结友好,坚持和平、不计前嫌、宽容大度等高风亮节……民族精神岂可几笔概括?民族大义自在人心,浩然正气聚满天盈!

  “要解满腔心头恨,剑斩倭奴祭亡灵”。在民族危亡之际就是这些铮铮硬汉,弘扬了华夏人民团结奋进、英勇不挠的民族精神,波澜壮阔,刻骨铭心。整整六十五年了,这段屈辱的血泪史没有压垮中国人的脊梁,从七七事变开始,中华史诗每走一步都在泥潭中立下坚毅的脚印,虽然身上满目疮痍,但始终迈着奋勇的步伐,朝着富国强民、永盼和平的信念,勇往直前,在历史上流下了浓墨重彩的的画笔,诠释了民族精神的内涵。

  奋勇直前,弘扬我爱国情怀,彰显我中华雄风!

  云山沧沧,沐水泱泱。

  民族风范,山高水长。

  青岛市 市北区 宁夏路 31号楼 403户

致敬,抗日名将,中国军魂

  还有,台儿庄战役的王铭章将军也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志气,死战不退,为李宗仁的主力部队包抄上来赢取了时间,最终全歼这支狂妄的不得了的日本部队,打破了日军吹嘘自己不可战胜的神话。

  郝梦龄将军讲过两句话“瓦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前亡”和“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果然,他用他的真实行动证实了这两句话,1937年10月16日,他任忻口战线中央地区前敌总指挥,下辖四个军,在赴独立第五旅时,被敌军的火力封锁挡住,他拒绝了部下的苦留,与师长刘家麟两人奔往阵地,半途被流弹击中而牺牲,为此,武汉市政府降半旗致哀,蒋介石追封其为陆军上将。

  哎,“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如果每个军官都能做到此点,也许抗战就不会长达八年之久了!

抗日英雄,你真了不起!

  当我们漫步在黄浦江畔,看浦江两岸拔地而起的高峰大厦,望江上四通八达的高架大桥,注目滨江大道喜笑颜开的男女老少时,不要忘了我们祖国母亲曾经度过的那些峥嵘岁月。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记住那些为了今天的幸福而献出宝贵生命的先烈们。

  在诸多的抗日故事中我们熟悉的有飞夺泸定桥、董存瑞舍身炸堡、狼牙山五壮士、台儿庄战役……在抗日时期,中华民族还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如:王二小、张嘎、雨来等。

  中国少年抗日英雄王二小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他是活在歌声里的抗日英雄“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富裕的城市里,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为我们打败日寇的抗日英雄!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秦娥梦断秦楼月

最美教师推荐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