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织女的故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牛郎织女民间故事

  传说天帝有六个女儿,她们一起跟王母娘娘学习纺纱织布。五个姐姐年龄大了,各有各的事儿;虽然天天学,但手艺学得一般。只有最小的妹妹,学习专心,手艺学得特别好。她织出的布,花样多,图案美。她织成的绢,又轻又软。她还能织出层层迭迭的云彩,这些云彩随着时间和节气的变换而变化无穷,其颜色有时洁白如絮,有时红得如火;其形状有时象蘑菇,有时又象各种奇奇怪怪的动物她织的衣服,浑然一体,没有任何缝制的痕迹。

  被称为无缝天衣。王母娘娘见她织布的手艺高,就说:不用给她另外起名字了,就叫她织女吧。从此,人们就叫她织女。

  织女姊妹六人都长得很漂亮,织女长得最美。织女天天在天宫中坐在织布机前织布。

  从织女织布机前的窗子往外望,远处有一条闪光的银河。沿着银河往下走,走出若干里,极目向银河的对岸望去,那无所不有的世界,就是人间。

  人间有一个看牛的牧童,因为他天天牧牛,人们就叫他牛郎。牛郎的父母早已亡故,他跟着哥哥嫂嫂度日。哥哥待他还好,只可惜天天到外面去干活,不管家中的事。也管不了家中的事。嫂嫂是个狠心的人,天天逼着牛郎干最重的活儿,只给他吃米糠饼和野菜团子,有时连糠菜都吃不饱。

  老牛看到牛郎饿得厉害,常常偷偷地流泪。

  一天,老牛见牛郎饿得走不动了,很心疼他。它想帮着牛郎填饱肚皮,就挣脱拴牛绳,到哥哥种的白薯地里去吃白薯藤。它咬着白薯藤,故意用劲往外拽,这样连地下面的白薯就一起拽出。它自己只吃白薯藤,把白薯留给牛郎吃。

牵牛织女的故事

七夕牛郎织女的故事作文

  很久以前,有一个孤儿,他和哥哥嫂子一起生活。哥哥嫂子对待他很不好,让他吃剩饭剩菜,穿破旧的衣服,每次天没亮,就赶他去上山放牛。哥哥嫂子没给他取名字,大家都叫他牛郎。

  牛郎对老牛很好,每次放牛,他都会让老牛吃到最肥嫩的草,喝到最干净的水,老牛有时还会用舌头舔舔他的手。

  七夕情人节作文:牛郎织女七夕情人节作文:牛郎织女有一天晚上,牛郎去牛棚里,忽然听到一声”牛郎“,只见星光下是老牛在说话。老牛说“牛郎,每天夕阳时,你翻过那座山,山那边有个湖,湖边有个林子,在林子里,你会认识一位姑娘,别错过了这个机会

  呀!”第二天黄昏,牛郎翻过山,穿过湖,走进林子里,看见一位美丽的姑娘朝这边走来,这位姑娘是谁呢?原来她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彩锦,名字叫织女。这天趁王母娘娘醉了,倒在宝座上睡着了。众仙女见机会难得,便一齐飞向人间。

  织女和牛郎在树林相识了,他们也知道了互相的遭遇。织女见牛郎心眼好,就决定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之后,牛郎下田耕种,织女在家纺织。日子过的很美满,转眼间,他们有了一儿一女。

  一天,牛郎去喂牛,牛说:”我要死了,把我的皮剥下来等到有急事,就把我的皮披上......“老牛话没说完就死了。

  天上,王母娘娘知道了织女下嫁人间,气得暴跳如雷,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

  王母娘娘趁牛郎干活去了,来抓织女。两个孩子抓着妈妈的衣服不放手,织女说:”快去找爸爸!“

  牛郎知道了妻子被王母娘娘抓走了,很着急,他忽然想到牛皮。他把牛皮披在身上,把两个孩子放在筐里,追了出来。他越飞越快要追上织女了,可是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簪子往后一划,一条天河出现了,牛郎飞不过去了。

  织女和牛郎在河的两边相望,时间长了,就成了牛郎星和织女星。

  每到农历七月初七,总会有一群喜鹊飞来,搭桥让他们相会。每到这一天,喜鹊据说都到天河那搭桥去了。

牛郎织女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个跟着哥嫂过活的孤儿,既聪明又勤快,可嫂嫂仍嫌弃他,鳘不亮就赶他上山放牛,大家都叫他牛郎,向年后,哥嫂和牛郎分了家,狼心的嫂嫂只给他一间破划房,一头老牛。从此,牛郎白天放牛,砍柴,晚上就和老牛同睡在那间破划房内。

  一天,牛郎赶牛走进了一片陌生的树林,这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牛郎见到九个仙女驾着祥云落在河的草地上,然后脱去五彩霓裳,跳进清澈见底的河水里,牛郎盯着一个最年轻是美丽的仙女。科看入了神,这时老牛突然说话了:“她是天上的织女,只要拿走五彩霓裳,她就会做你的妻子。”牛郎悄悄地沿着树从,悄悄拿走了织女的五彩霓裳。天近午时,其它仙女纷纷穿起五彩霓裳,驾着祥云而去。唯独找不到五彩霓裳的织女留下了。这时,牛郎从树后走出,请求织女做他的妻子织女见牛郎忠厚老实,勤劳健壮脉脉含羞的点了点头。

  牛郎织女喜结良缘后,男耕女织,互敬互爱。两年后,织女生下一男一。然而天帝闻知织女下嫁人间,勃然大怒。七月初七,王母奉旨带着天兵天将,捉了织女,悲痛欲绝的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用萝筐挑着儿女追上天去。眼看追上了,王母拨下金簪一划,牛郎脚下立刻出现一条波涛汹涌的天河。

  肝肠寸断的织女和挑儿女的牛郎,一个在河东一个在河西,遥望对泣哭声感动了喜鹊,霎时无数的喜鹊飞向天河,搭起一座鹊桥,牛郎织女终于可以在鹊桥上相会了,王母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的七月初七在桥上相会一次。

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

  在河南鲁山流传的故事里还有许多后续牛郎织女生活的鲜活内容。

  织女被抓回天宫,织彩霞云锦,整天闷闷不乐,思念牛郎和儿女。牛郎携儿女在凡间度日,愁苦难言。他们的居住地距鲁山坡顶南天门只有5华里路,一双儿女在家想念母亲,时不时顺山岭走到南天门要“娘亲”。南天门的把门将军同情他们的遭遇,少不得行个方便,让他们进进出出。玉皇大帝非常喜欢外孙孙,听任他们来来往往。王母娘娘也放松了对织女的监管,两家的关系也就慢慢融洽起来。牛郎死后葬于鲁山坡南麓牛郎坟。孙义村牛郎的后裔,则称自己为“牛郎孙”。

  后来,牛郎后裔继承了鲁山坡一带家产,并恪守孝道,每年安排腊八、春节、二月八、菜花节、三月三、七夕等十多个节日,请牛郎织女回村过节。孙义村旁的鲁峰山,鲁峰山上的“牛郎洞”,西侧的“九女潭”,山顶的“瑞云观”……似乎都在讲述着牛郎织女动人的故事。

  鲁峰山一带自然环境优越,当地百姓自古就养大黄牛。但是与别处养牛不同,辛集乡孙义村不仅家家户户养牛,但养牛不杀牛、牛死后掩埋的习俗一直延续了很久。另外,鲁山自古盛产丝绸,鲁山丝绸又名“织女织”、“仙女织”。

  辛集乡是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基地。这也与牛郎织女故事有关。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七夕相会时,人间的女子在葡萄架下可以听到两个人的私语。而鲁山民俗,七夕乞巧,就是在这天向织女乞求赐授巧技,得如意郎君。

  在辛集乡,每年的七月初七,从不间断地举行大型庙会。经考证,辛集乡的七夕庙会最少有数百年的历史,是日唱大戏、敲锣鼓、放鞭炮,百姓称其为“迎接仙女”或“接牛郎织女回家”。

  在辛集乡孙义村,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习俗,即起庙会、唱大戏,从来不看《天河记》。因为《天河记》里关于他们祖先的一些描写不尊重。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尊重,他们世世代代不看《天河记》这种习俗一直保持到今天。

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牛郎只有一头老牛、一张犁,他每天刚亮就下地耕田,回家后还要自己做饭洗衣,日子过得十分辛苦。谁料有一天,奇迹发生了!牛郎干完活回到家,一进家门,就看见屋子里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还摆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牛郎吃惊得瞪大了眼睛,心想:这是怎么回事?神仙下凡了吗?不管了,先吃饭吧。

  此后,一连几天,天天如此,牛郎耐不住性子了,他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这天,牛郎象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出了门,其实,他走了几步就转身回来了,没进家门,而是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躲了起来,偷偷地观察着。果然,没过多久,来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一进门就忙着收拾屋子、做饭,甭提多勤劳了!牛郎实在忍不住了,站了出来道:“姑娘,请问你为什么要来帮我做家务呢?”那姑娘吃了一惊,脸红了,小声说道:“我叫织女,看你日子过得辛苦,就来帮帮你。”牛郎听得心花怒放,赶忙接着说:“那你就留下来吧,我们同甘共苦,一起用双手建设幸福的生活!”织女红着脸点了点头,他们就此结为夫妻,男耕女织,生活得很美满。

  过了几年,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过得开心极了。一天,突然间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织女不见了,两个孩子哭个不停,牛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正着急时,乌云又突然全散了,天气又变得风和日丽,织女也回到了家中,但她的脸上却满是愁云。只见她轻轻地拉住牛郎,又把两个孩子揽入怀中,说道:“其实我不是凡人,而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现在,天宫来人要把我接回去了,你们自己多多保重!”说罢,泪如雨下,腾云而去。

  牛郎搂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欲哭无泪,呆呆地站了半天。不行,我不能让妻子就这样离我而去,我不能让孩子就这样失去母亲,我要去找她,我一定要把织女找回来!这时,那头老牛突然开口了:“别难过!你把我杀了,把我的皮披上,再编两个箩筐装着两个孩子,就可以上天宫去找织女了。”牛郎说什么也不愿意这样对待这个陪伴了自己数十年的伙伴,但拗不过它,又没有别的办法,只得忍着痛、含着泪照它的话去做了。

  到了天宫,王母娘娘不愿认牛郎这个人间的外孙女婿,不让织女出来见他,而是找来七个蒙着面、高矮胖瘦一模一样的女子,对牛郎说:“你认吧,认对了就让你们见面。”牛郎一看傻了眼,怀中两个孩子却欢蹦乱跳地奔向自己的妈妈,原来,母子之间的血亲是什么也无法阻隔的!

  王母娘娘没办法了,但她还是不甘心织女再回到人间,于是就下令把织女带走。牛郎急了,牵着两个孩子赶紧追上去。他们跑着跑着,累了也不肯停歇,跌倒了再爬起来,眼看着就快追上了,王母娘娘情急之下拔出头上的金簪一划,在他们中间划出了一道宽宽的银河。从此,牛郎和织女只能站在银河的两端,遥遥相望。而到了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回有成千上万的喜鹊飞来,在银河上架起一座长长的鹊桥,让牛郎织女一家再次团聚。

民间牛郎织女的故事

  民间传说

  牛郎织女是非常有名的一个中国民间传说故事,是中国人民最早关于星的故事。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神话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个善良的年轻人,名叫牛郎。他的父母早逝,常遭兄嫂欺负,连家产都没得分,只留给他一条老牛,但这老牛可不是一般的牛哦,它是天上的金牛星变的,因为触犯了天条,所以被玉帝贬到凡间为牛,它看善良的牛郎受人欺负,所以决定要帮他。一天,它忽然开口告诉牛郎,东边山下有个湖,每天都有七个仙女到湖里洗澡,只要牛郎偷走其中的一件衣裳,使那仙女无法返回天宫,就会留下来作他的妻子。听了老牛的话,牛郎果然偷偷藏起一位仙女的衣裳,等到仙女们洗完澡要回天宫时,年纪最小的织女才发现自己的衣裳不见了,急得哭了出来,这时牛郎捧著她的衣裳出现,要求织女答应作他的妻子才把衣裳还她,织女看牛郎忠厚老实,便答应了,两人婚后生了一双子女,生活十分幸福美满,但老牛却死了,在死前它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剥下它的皮,遇到困难时就会派上用场,这是它最后能留给牛郎的唯一一件东西。而织女嫁给牛郎的消息传回天庭后,玉帝大怒,遂派王母娘娘把织女给抓回来,牛郎为了找回织女,想起了老牛的叮咛,就披上牛皮靠著牛皮的神奇魔力追上他们,此时王母娘娘心一急,拔下头上的簪子往空中一划!马上出现了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把牛郎和织女分隔两边,牛郎和一双儿女在河边大哭,其深刻的感情也令玉帝动容,所以特赦他们全家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于是每年到了七夕,就有无数的喜鹊飞上天去,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和织女一家渡河相会,说七夕当天晚上一定会下雨,这就是牛郎织女重逢后喜极而泣的泪水.

  后续传说:

  在河南鲁山流传的故事里还有许多后续牛郎织女生活的鲜活内容。

  织女被抓回天宫,织彩霞云锦,整天闷闷不乐,思念牛郎和儿女。牛郎携儿女在凡间度日,愁苦难言。他们的居住地距鲁山坡顶南天门只有5华里路,一双儿女在家想念母亲,时不时顺山岭走到南天门要“娘亲”。南天门的把门将军同情他们的遭遇,少不得行个方便,让他们进进出出。玉皇大帝非常喜欢外孙孙,听任他们来来往往。王母娘娘也放松了对织女的监管,两家的关系也就慢慢融洽起来。牛郎死后葬于鲁山坡南麓牛郎坟。孙义村牛郎的后裔,则称自己为“牛郎孙”。

  后来,牛郎后裔继承了鲁山坡一带家产,并恪守孝道,每年安排腊八、春节、二月八、菜花节、三月三、七夕等十多个节日,请牛郎织女回村过节。孙义村旁的鲁峰山,鲁峰山上的“牛郎洞”,西侧的“九女潭”,山顶的“瑞云观”……似乎都在讲述着牛郎织女动人的故事。

  鲁峰山一带自然环境优越,当地百姓自古就养大黄牛。但是与别处养牛不同,辛集乡孙义村不仅家家户户养牛,但养牛不杀牛、牛死后掩埋的习俗一直延续了很久。另外,鲁山自古盛产丝绸,鲁山丝绸又名“织女织”、“仙女织”。

  辛集乡是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基地。这也与牛郎织女故事有关。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七夕相会时,人间的女子在葡萄架下可以听到两个人的私语。而鲁山民俗,七夕乞巧,就是在这天向织女乞求赐授巧技,得如意郎君。

  在辛集乡,每年的七月初七,从不间断地举行大型庙会。经考证,辛集乡的七夕庙会最少有数百年的历史,是日唱大戏、敲锣鼓、放鞭炮,百姓称其为“迎接仙女”或“接牛郎织女回家”。

  在辛集乡孙义村,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习俗,即起庙会、唱大戏,从来不看《天河记》。因为《天河记》里关于他们祖先的一些描写不尊重。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尊重,他们世世代代不看《天河记》这种习俗一直保持到今天。

牛郎织女之故事

  话说当年,王母娘娘为了阻止牛郎和织女相见,用银钗在空中轻轻一划,顿时,天空出现了一条长长的裂痕,那就是天河。据说,天河非常的长而且这河还不同于一般的河,牛郎本想潜水过河去见织女,哪知明明游到离河岸还有一点点距离,却突然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他哪知,王母娘娘的这支神银钗法力无边,划出的这条河可伸长加宽,来回移动。牛郎纵然有天大的本领也无法和织女相会。

  这下可好,见不到郎君的织女天天是以泪洗面,每天站在天河这边远眺那边,情不自禁地便唱起了那让人伤心落泪的《杜十娘》来:郎君啊

  你是不是饿得慌

  如果你饿得慌

  对我十娘讲

  十娘我给你做面汤

  郎君啊

  你是不是冻得慌

  你要是冻得慌

  对我十娘讲

  十娘我给你做衣裳

  啊……

  每每唱到动情处,便自顾自地流起眼泪来,拿着手帕一滴又一滴地擦着,哎,真是萋萋惨惨萋萋啊!

  牛郎又何偿不想织女呢?他每天都骑在那头神牛身上,想着新的方法去尝试过这个天河。瓮中捉鳖法,金蝉脱壳法,调虎离山之法,架桥法,移水换石法……什么古怪的甚至毫无用处的方法都用尽了,哎!看这牛劲,可那天河就像长了眼睛似的,只要牛郎一有举动,他就蠢蠢欲动,把我们的牛郎老兄捉弄得是眼冒金星、筋疲力尽啊。哎,牛郎,收手吧,人又哪斗得过神呢?可牛郎却仍然重复着他那些办法,偶尔也还能弄出几个新的方法来对付这条河,哎,这至死不渝的精神还真让感动啊!

  就这样,织女日复一日的唱着那悲伤的歌,牛郎月复一月地尝试着各种各样的方法过天河,久而久之,自然招来了一些人的议论。

  “这也太过分了,搞得人家每天都睡不着觉,如果不是吃了一些治疗神经衰弱的药,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就得中风了,哎,真可气!”

  “是啊,这两个人啊,真是的,有什么啊,大不了散了重来哕,人神岂能连理!”

  “啊,这两个人可真可怜啊,每天忍受着相思之苦,还要想尽办法去相会,可佩可敬呀!”

  “是啊,人神本是一家,为何不能连理呢,大开‘外交之门’顺应历史潮流啊!”

  于是好的坏的,表扬的,痛恨的,支持的,反对的声音充满在天庭之中。渐渐地,渐渐地,各种各样意见的人们纷纷聚集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个观点鲜明的小集团,且势力越来越大,在这些势力当中,支持的,表扬的略占优势。成天的议论让整个天庭的威信受到了威胁,甚至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这自然惊动了整个事件的制造者——王母娘娘,当初正是她“稳坐钓鱼台”,两手这么轻轻一划,哎,整个事情就落到如此地步了。现在面对这样的压力,她也不由得手足无措起来。毕竟从那众多的议论当中,她竟也隐隐地感觉到了自己的不是。

  “现在的议论你也听到了,很多人都在议论我的不是,这可如何是好啊。”

  “还是顺应天理,让他们人神共结连理吧!”玉皇大帝总是带着宽容的心处理事情,因此显得非常的理智。

  “这怎么行,这不是自己拆自己的台吗,我可不想让自己的威信由自己亲手毁掉!”

  于是,王母娘娘就这样每天生活在议论当中。话又说回来,正是这些意见中肯的人推动了天庭制度的变化,在这样的议论冲突当中,一些新的制度就这样诞生了。什么“有话尽情说制”啦,什么“帝王弹劾”制,什么“重商抑农政策”,就说这“重商抑农政策”吧,一推行出来,诸神皆奋。这下可好,天河两岸摆起了各种各样的小摊。有卖什么“玉帝烧鹅”的啦,“老君烤鸭”的啦,还有什么“王母佳酿”的,有的甚至连名字都叫不上来,真是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啊!看着别人拿自己的名字来创建商标,王母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毕竟现在正在推行这个帝王弹劾制呢,唉,想到这里,王母的心里自是愤愤的,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难不成让天兵天将把他们一网打尽吗?王母的心里掠过一丝可怖的念头。

  “这怎么行,你还想做多少这样十恶不赦的事情。我们的威信不是建立在伤害别人生命的基础上的!”玉帝从来没有发过这么大的火,如今一听王母的这一想法,竟暴跳如雷地脱口而出这些话。

  “那你说如何是好!”

  “如今的事情是你当初感性用事所结下的恶果,何去何从,当理性对待呀!”

  唉!可怖这悠悠之口哇。王母如今深深地体会到了这种滋味。“你听说了吗?”

  “什么呀?”

  “织女又在唱歌了啊!”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她不是每天都在唱吗?”

  “可今天唱的好象和以前的不太一样了!”

  “是嘛,怎么唱的呀,你倒是给学学呀!”

  “好啊,看我学啊:

  牛郎啊

  你是不是饿得慌

  如果你饿得慌

  对我织女讲

  织女我给你做面汤

  牛郎啊

  你是不是冻得慌

  你要是冻得慌

  对我织女讲

  织女我给你做衣裳

  啊……

  哈哈哈哈哈……

  一早醒来,还没有起床的王母突然听到几个仙女在说着最近发生的事情,听着他们这样调侃式的话语,王母的心里竟委实难受起来。心里竟又愤愤起来:这两个铁石心肠的尼子!

  牛郎啊

  你是不是饿得慌

  如果你饿得慌

  对我织女讲

  织女我给你做面汤

  牛郎啊

  你是不是冻得慌

  你要是冻得慌

  对我织女讲

  织女我给你做衣裳

  啊……

  还没有到天河边,织女那让人“闻者落泪”的歌声便挤进了耳朵,如今的王母看到此番景象竟也欲哭起来,唉,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利,当初这样做了。这下好了,弄得自己现在……

  “王母,牛郎织女之事,在天庭传得是沸沸扬扬,闹得是人人夜不能寐啊,天河实为铁心所化,不会动容,可我们毕竟是肉长的心呀,今看在他们夫妻恩爱,此死不渝的分上,饶恕他们以前的无知吧,如今天人和一,实属一场大欢喜啊!”

  “王母请一定要开恩呀!”

  见众神皆为织女说情,王母不禁心中大喜,这是早晚的事情,与其自己去做,还不如让众神首先提出然后施行,此乃缓兵之计也。既体面又不失威信。看着殿上众神不同的脸色,王母又想起了那天的天神,唉,那两个铁石心肠的小尼子!

  “今有众神为他们求情,那我就法外开恩,恩准其天人和一,共连天理!”

  于是她就像当初那样,轻轻地拿起银钗,缓缓地抬起手臂,朝着天河抛去,这时只见天河巨烈地震动着,然后慢慢地,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合了起来!正在天河边唱着杜十娘的织女一见这情景欣喜惹狂,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垂了下来。于是她边跳边大声地唱道:“嘻刷刷,嘻刷刷噢嘻刷刷……”这时牛郎也来了,他一见织女,非常开心,竟像是早有预谋似的,不禁妇唱夫随起来:“嘻刷刷,嘻刷刷噢嘻刷刷……”

  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天神们无不动容。王母在一旁也偷偷地乐了起来。败是自己,成也是自己,如若早一点理性的话,我也不至于有这样一段情感风波啊。

  这时的牛郎织女不知有多么开心,趁着这兴致,他们又骑上神牛,一边朝着天街走去一边哼着歌:“妹妹你坐牛头啊,哥哥我坐牛尾,恩恩爱爱,牛身上荡悠悠……”

  “娘子,大圣的‘夫唱妇随,瞒天过海法’法真是高啊,怪不得他总是说什么‘世间万物,皆是一物降一物,顺应天理,看破物像,自会九九归一,这便是人性!’”

  “是啊,这自然是世间最普遍的真理了,虽然我不懂,但肯定是对的,对了,明天就是大圣的生日了,我们给他带点东西去吧!”

  “好!”牛郎爽朗地答应了。

  来到天街,他们边走边看,这时,不知是什么让织女停下了前进的步伐,只见织女目视前方,聚精会神,突然间又眉开眼笑起来,牛郎见状,不知何事,只当是织女受了什么刺激,于是连忙喊道:“老婆老婆你怎么了,老婆老婆,你可别吓我啊……”只见织女回过头来对着牛郎说道:“相公,你看那是什么?”顺着织女指的方向,牛郎望去,妈呀,那是什么啊,一副牛头面具,牛郎心想,老婆不会是想给自己的神牛买一个面具吧。

  牛郎慢腾腾地转过身来,对着织女说:“老婆,我看还是不要买了吧……”

  “怎么能不买啊,咱们上次结婚的时候,那猴子送了多少啊?”

  “只因贪杯,那猴子最后从口袋里只掏出了三块八毛八分七呀,你不是知道的吗?”

  “是啊!”织女大乐,“你看,那辣皮,哈哈……”

  牛郎用他那双憨憨的大眼睛盯着刚才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好不容易才发现那辣皮,只见那商品标签上正标着:“辣皮,三块八毛八分七!”

中国传说故事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传说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也是在我国民间流传时间最早、流传地域最广的传说,在我国民间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传说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织女是王母的女儿,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

  自从牵牛被贬之后,织女常常以泪洗面,愁眉不展地思念牵牛。她坐在织机旁不停地织着美丽的云锦以期博得王母大发慈心,让牵牛早日返回天界。

  一天,几个仙女向王母恳求想去人间碧莲池一游,王母今日心情正好,便答应了她们。她们见织女终日苦闷,便一起向王母求情让织女共同前往,王母也心疼受惩后的女儿,便令她们速去速归。

  话说牵牛被贬之后,落生在一个农民家中,取名叫牛郎。后来父母去世,他便跟着哥嫂度日。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要与他分家,只给了他一条老牛和一辆破车,其他的都被哥哥嫂嫂独占了,然后,便和牛郎分家了。

  从此,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他们在荒地上披荆斩棘,耕田种地,盖造房屋。一两年后,他们营造成一个小小的家,勉强可以糊口度日。可是,除了那条不会说话的老牛以外,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个人,日子过得相当寂寞。牛郎并不知道,那条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

  这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它对牛郎说:“牛郎,今天你去碧莲池一趟,那儿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仙衣藏起来,穿红仙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牛郎见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兴,便问道:“牛大哥,你真会说话吗?你说的是真的吗?”老牛点了点头,牛郎便悄悄躲在碧莲池旁的芦苇里,等候仙女们的来临。

  不一会儿,仙女们果然翩翩飘至,脱下轻罗衣裳,纵身跃入清流。牛郎便从芦苇里跑出来,拿走了红色的仙衣。仙女们见有人来了,忙乱纷纷地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飞鸟般地飞走了,只剩下没有衣服无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织女。织女见自己的仙衣被一个小伙子抢走,又羞又急,却又无可奈何。这时,牛郎走上前来,对她说,要她答应做他妻子,他才能还给她的衣裳。织女定睛一看,才知道牛郎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牵牛,便害羞的答应了他。这样,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他们结婚以后,男耕女织,相亲相爱,日子过得非常美满幸福。不久,他们生下了一儿一女,十分可爱。牛郎织女满以为能够终身相守,白头到老。

  可是,王母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马上派遣天神仙女捉织女回天庭问罪。

  这一天,织女正在做饭,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赶回,眼睛红肿着告诉织女:“牛大哥死了,他临死前说,要我在他死后,将他的牛皮剥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飞上天去。”织女一听,心中纳闷,她明白,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只因替被贬下凡的牵牛说了几句公道话,也贬下天庭。它怎么会突然死去呢?织女便让牛郎剥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

  正在这时,天空狂风大作,天兵天将从天而降,不容分说,押解着织女便飞上了天空。

  正飞着、飞着,织女听到了牛郎的声音:“织女,等等我!”织女回头一看,只见牛郎用一对箩筐,挑着两个儿女,披着牛皮赶来了。慢慢地,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织女可以看清儿女们可爱的模样子,孩子们都张开双臂,大声呼叫着“妈妈”,眼看,牛郎和织女就要相逢了。可就在这时,王母驾着祥云赶来了,她拔下她头上的金簪,往他们中间一划,霎时间,一条天河波涛滚滚地横在了织女和牛郎之间,无法横越了。

  织女望着天河对岸的牛郎和儿女们,直哭得声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来。他们的哭声,孩子们一声声“妈妈”的喊声,是那样揪心裂胆,催人泪下,连在旁观望的仙女、天神们都觉得心酸难过,于心不忍。王母见此情此景,也稍稍为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便同意让牛郎和孩子们留在天上,每年七月七日,让他们相会一次。

  从此,牛郎和他的儿女就住在了天上,隔着一条天河,和织女遥遥相望。在秋夜天空的繁星当中,我们至今还可以看见银河两边有两颗较大的星星,晶莹地闪烁着,那便是织女星和牵牛星。和牵牛星在一起的还有两颗小星星,那便是牛郎织女的一儿一女。

  牛郎织女相会的七月七日,无数成群的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桥。鹊桥之上,牛郎织女团聚了!织女和牛郎深情相对,搂抱着他们的儿女,有无数的话儿要说,有无尽的情意要倾诉啊!

  传说,每年的七月七日,若是人们在葡萄架下葡萄藤中静静地听,可以隐隐听到仙乐奏鸣,织女和牛郎在深情地交谈。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他们日日在盼望着第二年七月七日的重逢。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日,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保佑自己获得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避免像牛郎织女那样的不幸。

牛郎织女传说故事

  古时候有个孩子,爹妈都死了,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饭,穿破衣裳,夜里在牛棚里睡,牛棚里没床铺,他就睡在干草上。他天天放牛,那条牛跟他很亲密,用温和的眼睛看着他,有时候还拿腮帮挨着他的小腮帮,怪有意思的。哥哥嫂子见着他总是带理不理的,仿佛他一在眼前,就满身不舒服。两下一比较,他也乐得跟牛一块儿出去,一块儿睡。

  他没名字,人家见他放牛,就叫他牛郎。

  牛郎照看那条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老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又肥又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溪流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溪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让有一点儿草叶土粒。到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嗡嗡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也舒服,自己也舒服。

  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人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味儿。牛郎心里想什么,嘴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告诉牛,有时候跟它商量一些事儿。牛好像全了解,虽然没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他也就满意了。自然,有时候他还觉得美中不足,要是牛能说话,把了解的和想说的都一五一十说出来,那该多好呢。

  一年一年过去,牛郎渐渐长大了。哥哥嫂子叫他干更多活,挑水,推磨,费力的活都归他。待他可并不比先前好,吃的还是剩饭,穿的还是破衣裳,睡的地方还是没墙没壁的牛棚。这还不算,还把他看成眼中钉,想尽方法要拔了这根眼中钉。

  什么缘故呢

  父亲留下的家产本该哥儿俩平分的,可是哥哥嫂子想独占。现在牛郎长大了,要是他提出分家,怎么办?牛郎从小在自己手心里,干脆说不分给他,想他也不敢说什么,可是左右邻居不免说闲话,独吞家产的恶名声传出去,怎么办?想来想去,只恨爹妈多生了个牛郎。牛郎就成了哥哥嫂子的眼中钉。

  一天,哥哥把牛郎叫到跟前,装做很亲热的样子说:“你如今长大了,也该成家立业了。老人家留下一点儿家产,咱们分了吧。一条牛,一辆车,都归你,别的归我。”

  嫂子在旁边,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说:“我们挑顶有用的东西给你,你知道吗?你要知道好歹(,赶紧离开这儿,去成家立业。天还早,能走就走吧。”

  牛郎听哥哥嫂子这么说,想了想,说:“好,我这就走!”他想哥哥嫂子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那辆车不希罕,幸亏那条老牛归了他,亲密的伴儿还在一块儿,离开家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

  他就牵着老牛,拉着破车,头也不回,一直往前走,走出村子,走过树林,走到山峰重叠的地方。以后,他白天上山打柴,柴装满一车,就让老牛拉着,到市上去换粮食。到夜晚,就让老牛在车旁边休息,自己睡在车上。过些日子,他在山前边盖一间茅屋。又在屋旁边开一块地,种些庄稼。这就算安了个家。一天晚上,牛郎走进牛棚,忽然听到一声“牛郎!”是谁叫他呢?回头一看,微弱的星光下面,原来是老牛在讲话。老牛说:“明天黄昏的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边有一个湖,湖边有一片树林。在树林里,你会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可别错过了这个机会呀!”

  第二天黄昏,牛郎翻过右边那座山,来到湖边的树林里。忽然,远处传来轻盈的欢笑声,牛郎循着笑声望去,只见湖边有几个姑娘正在嬉戏。过了一会,其中的一个离开伙伴,向树林走来。这姑娘是谁呢?原来她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名字叫织女,每天早晨和傍晚,王母娘娘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那就是灿烂的云霞。这天下午,王母娘娘多喝了几杯美酒,在宝座上睡着了。织女和众仙女见机会难得,便一起飞到了人间。

  牛郎和织女在树林里相识了。交谈中,牛郎明白了织女的身份,织女也知道了牛郎的遭遇。织女见牛郎心眼儿好,又能吃苦,便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两个人辛勤劳动,日子过得挺美满。转眼间三个年头过去了,他们有了一儿一女。

  一天,牛郎去喂牛,那头衰老的牛又讲话了,眼眶里满是泪花。它说:“我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咱们快分手了。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老牛话没说完就死了。

  再说天上,王母娘娘知道织女下嫁人间,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

  一天,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两个孩子跑过来,死死的抓住妈妈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着织女,一齐飞向天宫。织女一边挣扎,一边望着两个孩子大声喊:“快去找爸爸!”

  牛郎得知织女被王母娘娘抓走,心急如焚。可是怎么上天搭救呢?忽然,他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便赶紧找出牛皮,披在身上,然后将一儿一女放在两个竹筐里,挑起来就往外跑。一出屋门,他就飞了起来。他越飞越快,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霎时间,牛郎面前出现了一条天河。天河很宽,波涛汹涌,牛郎飞不过去了。

  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两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子久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一群群喜鹊飞来,在天河上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每逢这一天,喜鹊也确实少了许多,据说他们都到天河那儿搭桥去了。

牛郎织女的故事

  在很旧以前,在南阳城牛家庄,有一个智慧、老实的小伙,父母亲很早就离开了世间。小青年跟着他的阿哥和大嫂生活。他大嫂很阴毒,一到了秋天,就逼着他去放牛。人们经常看到他在放牛,于是就给他取了一个名叫“牛郎”。

  一天,一群仙人下凡,在河里洗澡。其中有一个叫织女的仙人,貌若天仙,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认识了织女。他们都心心相印、形影不离、无话不谈,织女便成了牛郎的娘子。牛郎和织女结婚后,互敬互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小孩,一家人生活得很欢乐。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没有主意,便只好照老牛的话,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子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星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头,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情意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飞桥,让牛郎织女走上小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小桥相会。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抒写心情的短句子

简单古诗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