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协议是什么(三方协议是什么意思)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关于三方协议是什么的知识。在这篇文章里,我们还会和您深入讨论三方协议是什么意思的相关问题。如果你对这些话题还有所疑惑,那就让我们的文章帮你一一解答。期待我们的分享能帮到你,让我们一同开始吧!

三方协议是什么(三方协议是什么意思)

一、三方协议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三方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三方指的是毕业生、学校和用人单位,三方协议的有效期限为自签约之日起至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为止。三方协议是在毕业生毕业离校后找到第一份工作时签订,在毕业生到用人单位进行入职报道后,三方协议的效力就己经终止,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会签订劳动合同,形成劳动关系。

法律依据:

一、《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第二条,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凡取得毕业资格的,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按有关规定就业。

二、三方协议什么意思

所谓三方协议,实际上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是应届毕业生在第一次就业时签署的协议,由学生本人、学校和用人单位三方签订。此类协议如果是依法签订的,并且不存在法定合同无效的情形,就是合法有效的。

三方协议的法律效力

首先,三方协议是由学校见证,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一份意向性协议,它具有法律效力,但不能替代劳动合同。从法律性质上讲,“三方协议”是民法、合同法上的“预约”,原则上适用我国民法和合同法,不受《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约束。当然,三方协议的签订过程中也不能违反我国劳动法律、法规和相关就业政策,如果出现违约情况,将按照民法相应条款追究其违约责任。

其次,三方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毕业生后自行终止,然后单位会与毕业生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就业协议的效力就会丧失;如果劳动合同与三方协议内容矛盾,则以劳动合同为准。

三方协议不仅是国家统计大学生就业率的一个根据,同时也是国家发放派遣证的一个证明。只有签署了三方协议,学校才会在学生毕业后发放派遣证,毕业生持派遣证到单位报到后,就此开始计算工龄,并且拥有干部身份。

签订三方协议要注意的问题

尽管三方协议不受《劳动合同法》约束,由于三方协议依法签订,受《合同法》的约束,因此,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签订时也应注意一些问题。

1、填写用人单位名称时,务必注意,它与单位的有效印章上的名称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协议无效。学生填写自己的专业名称时,要与学校教务处的专业名称一致,不能简写。

2、正确区分协议期、试用期和见习期这三个时期,这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权益维护。

协议期:是从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开始,一直持续到签订劳动合同之后或者双方终止协议为止。在协议期内,双方已经确定了工作意向,但未建立正式的劳动关系。

试用期:主要针对劳动合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劳动合同的时间应在试用前,而不是试用合格后。过去一些单位为了逃避责任,在试用期内,往往不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一旦试用期满,就找种种借口辞退。根据有关规定,试用期与劳动合同的期限应一致。

合同中约定了见习期的,不再另行约定试用期,毕业生见习期为6个月至12个月,自报到之日起计算。

3、试用期与见习期的时间。外企、合资企业、私企一般采用试用期,根据合同期的长度,可以有1个月或3个月不等,通常试用期为3个月,不得超过6个月。国家机关、高校、研究所一般采用见习期,通常为一年。试用期和见习期只取其中之一,将另一项划去。

4、不少单位为了留住学生,以高额违约金约束学生。学生在协商中要力争将违约金降到最低,通常违约金不得超过5000元。但是,劳动法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除上述两种法律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所以学生要力争取消违约金这一条规定。

三方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的答案是肯定的,三方协议中的一方一般是中介方或者见证方,只要订立的三方合同不违反相关的法律条例且订立的三方都具有订立合同的条件,订立的三方合同就视为有效合同,不存在三方合同不常见,是无效合同的说法。因此,不管是用人单位还是毕业生都不得无故解除三方合同,否则是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法律依据

《关于修订若干意见的通知》:

一、就业协议书的定位和作用

就业协议书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正式确立劳动人事关系前,经双向选择,在规定期限内就确立就业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而达成的书面协议;是用人单位确认毕业生相关信息真实可靠以及接收毕业生的重要凭据;是高校进行毕业生就业管理、编制就业方案以及毕业生办理就业落户手续等有关事项的重要依据。

四、就业协议书的基本内容

1.高校毕业生基本情况,应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专业、学制、毕业时间、学历、联系方式等。

2.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应包括: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单位性质、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档案接收地等。

3.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约定的有关内容,可包括:工作地点及工作岗位;户口迁入地;违约责任;协议自动失效条款、协议终止条款;双方约定的其他事宜。

4.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字盖章承诺履行协议,高校有关信息及意见。

5.明确协议书的使用范围:即国家计划内统招非定向毕业生(含高职(高专)毕业生、本科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定向生、委培生按定向委培协议就业,不使用就业协议书。

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有关内容。

三、什么是三方协议

2021什么是三方协议

学生在签订协议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21什么是三方协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什么是三方协议:

“三方协议”即“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简单来说三方协议是企业,学生,学校三方之间就学生毕业就业事项达成的一项协议,它属于一种要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1、约束人群:企业、学校、学生。

2、形式:“三方”一般一式四联,即为:第一联用人单位、第二联鉴证登记单位(即就业中心)、第三联所属院系、第四联毕业生。

3、有效期限:签约开始——毕业后到用人单位报到为有效期。

4、特点:与高校就业率相关,对一些权益有约束性,但不等同于劳动合同。目前能接办理户口和接收档案的企业不多,这两年企业违约劝退的'也不算少,所以,更多的三方实质上还是对学校的就业率更有帮助。

5、违约金:一般在3000-5000,通常不得超过5000元,特殊的职位可能会比较高。没标的就不要担心追责了。标了的一定要好好处理。

三方协议等于劳动合同吗:

三方协议≠劳动合同。

应届大学生在没有拿到毕业证之前是不能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为了对校招双方的行为有约束力,加入了学校的监督和一定的法律约束,从而诞生了三方协议制度,但三方协议仍不能等同于劳动合同。

;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三方协议怎么签(签三方协议的步骤)

三方协议是劳动合同吗(签署三方协议是否就是签署正式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