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合同怎么看重点(怎么看保险合同的重点)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保险合同怎么看重点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保险合同怎么看重点的知识,包括怎么看保险合同的重点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保险合同怎么看重点(怎么看保险合同的重点)

一、怎么看保险合同的重点

我们经常说,买保险要注意看条款。但是,一份保险合同少则好几页,多则几十上百页。我之前买过的一份保险,主险加上附加险,拿到手的保险合同比一本普通的16开图书还要厚!

面对如此海量的保险合同信息,别说普通老百姓,就算是专业人士,估计也不太可能仔细看完的。

但是,保险合同条款对于投保人来说,也确实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保险销售误导非常普遍的当下,查阅保险合同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保险合同的重点内容。一本厚厚的保险合同,你没必要看完,只需要把其中的几项重点内容看清楚就可以了。

接下来我就告诉大家主要看保险合同的哪些内容。

1.核对保险基本信息。

通常保险合同最开始有一个保单页。这里记录了保险的基本信息,包括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保费、保额、险种名称、保险期间、缴费期间等等。

这些信息是对整个保险的总览,我们需要核对其中的信息是否准确,如果发现不对或者存疑的内容,要及时联系保险公司更正。

我之前看过一个保险纠纷,就是因为保险受益人信息记录有误导致的。大致的经过是这样的。

一位父亲通过电销给自己投保了一份保险,原本打算两个孩子各50%身故保险金,但是电销工作人员把受益人顺序写错了,而这位父亲拿到保单后也没有核对。后来父亲不幸身故,因为两个孩子受益顺序不同,导致只有第一顺序受益人的大儿子拿到了保险金,而小儿子作为第二顺序受益人,一分钱也没有。后来兄弟对簿公堂,通过投保时的电话录音,才最终更正了保险金的分配。这种纠纷不仅让保险各利益方费时费力,而且还伤害了兄弟感情,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2.看保险责任,也就是保什么?不保什么?

保单页之后,会有详细的保险条款,这是一份保险合同内容最多的部分,挑重点内容看就可以了。保险责任(保什么)和责任免除(不保什么)是保险条款的重中之重,是咱们买保险的目的,可以说是必看内容。

在保险条款中,“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通常是在保险条款的前面部分(也有一些标新立异的保险公司把它们列在靠后的部分),单独分段载明相应内容。下图为某保险的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仅供学习参考。

这两部分的内容,不同的保险,内容量相差比较大,建议大家一定要仔细看,不要嫌麻烦。大不了多花几天时间慢慢看,反正有犹豫期(长期健康保险产品的犹豫期不得少于15天。)。

互联网平台的保险,投保前也可以看看保险条款的这两部分内容,了解清楚再投保。

3.特别看一下黑体字。

对于保险条款中,特别重要的内容,按照规定,需要特别强调。体现在文本内容上,通常就是加粗加黑。

所以,在看保险合同条款时,对于加粗加黑的内容,可以专门看一看。

以上三部分内容总体上来说,内容量并不算特别大,对于大部分保险消费者来说,阅读也并不困难,把它们看清楚,基本上就够了。

提升我们自己的保险修养,在保险市场不断成熟完善的路上,同样是非常有必要的。就让我们从学会看保险合同开始吧。

二、保险合同主要看什么如何看懂保险合同

保险产品的“说明书”有多难搞,我想很多伙伴都感同身受。

很多小伙伴在投保前,听到销售人员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讲解后,心甘情愿掏了钱,若干年后才发现买错了,或者出险了赔不了。

其实并非保险合同骗人,只能说自己最初确实缺少对条款的更深层理解,甚至是“轻信”了一些不专业的从业人员的销售套路,到最后吃了亏。

所以今天的内容,象菌就来手把手教大家如何看懂保险合同。

一、投保前有哪些是你必看的?

头回接触保险的朋友们,多少会对保险有抵触心理,毕竟和合同沾边的,都是密密麻麻的条款,读起来晦涩难懂,不好理解。

但是,这里要先给大家泼个冷水,因为合同确实是购买保险前必须要了解的内容,下文会详细教大家该如何读懂保险。

产品条款固然是整个保单的核心部分,但除了产品条款以外,我们还有一些其他内容需要了解,比如说:

1、投保须知

这部分通常和保险合同是分开的,但其中也会有很多重要的说明,比如说免赔额及赔付比例、承保年龄、等待期、投保区域、职业限制、医院范围等更为细致的补充说明。

2、责任免除

此外,部分产品还会将责任免除部分单独拎出来做补充说明,比如说特定场景、特殊情况下的免赔。

比如说意外险个别产品会对摔伤有高度限制,几米以下是免赔的,这些都需要在正式投保前了解清楚。

3、健康告知

健康告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线下投保来说,会有专门的保险销售人员进行问询和沟通;

但对于线上自主投保来说,就需要消费者自己去评估,毕竟能否通过健康告知也是决定后续能否顺利理赔的前提条件。

因此,一定要仔细辨别,如果有拿不准的情况可以选择人工客服咨询,切勿盲目自行判断或者不如实告知。

相比而言,这三部分内容大多简短,也便于理解,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难点还是在产品条款这部分。

但投保一款产品前,又务必先了解其中的条款,只有自己清楚明白,才能更好的评估是否值得投保。接下来,就和大家聊聊,如何读懂产品条款。

二、三招教你快速看懂产品条款

一份产品条款,起码都是十几页、甚至几十页篇幅,拿在手上确实有点不知从何看起,下面象菌就教大家几招,快速正确的看懂产品条款。

产品条款中一般会明确列明保障什么,不保障什么,如何理赔,如何缴费,现金价值等,所以我们可以事先将这些内容进行分类,按类别看会更有条理。

第一招:看保险责任

保险责任这一章,主要是要告诉你这份保险都保障什么。因此,无论谁跟你承诺,这份保险能保什么,有多好,都不一定确切靠谱,唯一能给你标准答案的就是保障责任这块内容。

这里,象菌建议大家一定要耐下性子认真研读,毕竟理赔时,保险公司可不管谁和你推荐的产品,承诺了哪些责任,而是完全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来进行考评。

第二招:看除外责任

如果说保障责任是一份保险合同的心脏,那么把除外责任看作是胆肝脾肺一点都不过分。保险公司拒绝理赔的理由,大多写在除外责任条款上。

一般来说,对于人身险产品来说,故意伤害、故意犯罪、违法行为、酒后驾驶、遗传病、先天性畸形、艾滋病、战争、核爆炸等等情况导致的保险事故,保险公司都是不予理赔的。

第三招:看四个时间

犹豫期:一般为10-20天,在这期间如果投保人认为保险不合适,申请退保会退还所交保费,一般犹豫期之后退保只退现金价值。

等待期:指保险合同在生效的指定时期内,即使发生保险事故,受益人也不能获得保险赔偿的时期。目的是为了防止投保人明知道将发生保险事故,而马上投保以获得的行为。

一般情况下,重大疾病保险的等待期为90-180天,医疗险的等待期为30天。对于可续保单来说,续保年度一般不再有等待期。

宽限期:是指保险公司对投保人未按时缴纳续期保费所给予的宽限时间,保险法规定宽限期是为60天。

在宽限期内,即使没有交纳续期保费,保险合同依然有效,如果在此期间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仍要承担保险责任,不过要从给付金额中扣除欠交的保险费。

中止期:是指在保险合同存续期间,由于某种原因的发生而使保险合同的效力暂时失效。在合同中止期间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根据保险法规定,被中止的保险合同可以在合同中止后的2年内申请复效。满足复效条件复效后的合同与原合同具有同样的效力,可以继续履行。

三、保险合同怎么看懂

我买保险的时候会认真开保险条款,有些不合理的条款我就不会买这个保险,我们买保险时候看看下面这三部建议

第一步,看保险责任。

保险责任主要是描述保险的保障范围和内容,即保险公司在哪些情况下须理赔或如何给付保险金,就是解决合同“保什么”的问题。

如:重疾险一般会说明保障的疾病类型和种类,是否分组赔付,赔付多少次,每次赔付金额。这部分内容是投保人在购买保险产品前需要了解清楚的,这是关系到自身的核心利益,所以千万不要偷懒。

第二步,看责任免除。

责任免除就是保险公司不会承担或少承担理赔责任的条款。如果被保险人出现了责任免除的行为,通常保险公司一分钱也不会赔,而很多因被拒赔所引起的理赔纠纷大多都是源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不熟悉免责条款所致,所以我们在看条款时,责任免除是不可忽略的部分。

一般情况下,寿险、意外险的免责条款会比医疗险、重疾险的免责条款要少。

若以上两个部分的内容看清楚了,那一份保险合同的条款就基本看懂90%,因为条款中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保险公司保什么,不保什么,这是整个保险合同的灵魂。

第三步,看价格。

价格就是购买保险产品要交的保费,它体现在费率表上,这需要根据保险公司的产品查询保额相对应的保费(一般年龄的大小、交款期限的长短等因素也会影响每年需要交纳保费的多少)。

在保险条款中,保险责任,责任免除,价格就说明了保险在什么情况下发挥什么作用,需要花多少钱购买。这是保险合同中三个核心要素,但是保险条款远不止这三条,需要结合每份合同的条款详细查看。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保险合同怎么看(保险合同应该怎么看)

保险合同成立后谁有权解除合同(保险合同成立后谁有权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