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扎染介绍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关于传统文化的小学作文:扎染

  扎染是我国民间一种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正好学校有一个扎染兴趣班,我毫不犹豫报名参加,因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很感兴趣。

  来到兴趣班,很多颜料摆放在我们面前,老师端来一锅水,把水烧开。怕把衣服弄脏,老师叫我们穿上围裙。这些颜料要用热水、冷水来搅拌,我先把颜料倒进瓶子里,就去洗手间装水。心情太激动,龙头开得有点大,水流太快太大,瓶子很快就满了。想不到,水把颜料冲起来,一下子喷到我的脸上。我拼命洗脸,终于洗掉了。真是气死人,怎么能喷到脸上呢?真是不听话!

  老师把水已经烧开,水倒进桶里,再给我们每人一包冷染剂。冷染剂往桶里一倒,水就变了颜色。接着就放布,把布在里面浸泡五分钟,拿起来拧干,再染色。我和我的小伙伴一起合作,一点一点地滴,一会儿滴蓝色,一会儿滴紫色,很快,整块布被滴得花花绿绿,看着眼花缭乱。

  把这块染色的布拿回家先密封三天,再洗三遍,之后晒干,如果这个步骤没弄好,就会掉色。姐姐说好丑,妈妈说不管她,很漂亮。妈妈的赞美,让我很受鼓舞,心里美滋滋的。

中国传统文化扎染介绍

扎染技艺-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

  今天我要学习扎染技艺,只见老师搬来一口大缸,里面盛满了颜料。我好奇极了,要染什么颜色呢?等老师放下来以后,我们才发现原来是蓝色——古人最常用的色,因为它是从随处可见的兰草中提炼出来的。

  老师给我们每人一块方方正正的白布,先让我们折布。看着这块洁白无瑕的布,不禁让我浮想联翩,是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星汉灿烂的夜空,还是神秘莫测的宇宙?想到这儿,我左边折一下,右边叠一下,三下两下就折出了心中薄饼似的三角布。到扎花部分了,我先在左右两边各扎了一道,忽然听见“啪”的一声,原来是皮筋崩断了,看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扎皮筋也不能太用力。最后,我又在中间绕上了一圈,但我想让它留白更多些,所以就绕了两圈。终于可以染色了,这可是最关键的一步。我先将它放进深蓝色的染缸里,然后带上手套将它按在水下不停翻转,让里面也能完全浸透。听老师说,古人都把衣服染成深蓝色,就是为了穿得更久,这样一遍遍地水洗,颜色就不会很快褪掉。

  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了,我把作品从缸里捞出来,使劲拧干,迫不及待地解下皮筋,把方布一下子展开。哇!蓝白相间好像打水漂时湖面荡起的一圈圈涟漪,又好似四周围着高大围墙的城堡。哈哈,要是李白穿上我染的衣服,一定会写出更多精彩绝伦的诗篇。今天,不仅学习了有趣的扎染技术,还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力量!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班主任励志寄语100条

最简单的手工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