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悲剧的认识和看法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伟大的悲剧

  中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也曾说:“悲剧比别的任何文学形式更能表现杰出人物在生命最重要关头的最动人的生活。它比别的任何文艺形式更能使我们感动。它唤起我们最大量的生命能量,并使之宣泄……它是最使人激动的经验,而我们的快感的最大来源也在于此。”这湖里面既是最动人的生活,又是快感的最大来源,可见悲剧对于我们来说极其重要。

  但要说到小说或戏剧上来的话,其实中国自古便少有写得很好的悲剧式小说和戏剧。尽管中国的小说家、戏剧家在有意写悲剧的情况下制造大量的悬念和冲突,令人感到或恐惧或惊悚,但这些都只停留在了“人们的同情”上,而没有如钱钟书先生所说的那样“上升到更高层次的悲剧体验”,即令人痛苦的印象。

  中国人难以传达出令人痛苦的精神,究其原因,想必是中国人有些“幸福”了。没有切身的体会或有却未能表达出来,所以个个便往“家破人亡”、“死于非命”,“哭哭啼啼”方面去想,然后写下来。但这自然只在于表面上,当然只可停留在个人的“同情”上。

  中国虽然少有好的悲剧式小说和戏剧但还是有的。张爱玲写得一些小说及戏剧很令人读完后心中还久久萦绕着痛苦悲凉之感。其实张爱玲的一生就是一出上演的悲剧。张爱玲本家庭显赫,但因为父母沉迷吸鸦片,败坏家产,所以家道中落,对张爱玲和张子静也弃之不顾,终于奠定了张爱玲冷、悲、凉、自私的心理。但她对大汉奸胡兰成可一点也不自私,为了他,张爱玲甚至奉上了自己的前途。张爱玲渴求父爱般得爱情,这是张爱玲的死穴。尽管张爱玲如何挣扎,身心如何倦怠也只可喘着气,冒着冷汗把一个个悲剧写出来。使读者深深感到张爱玲付诸于华丽的苍凉,从而生出悲痛之感,终至于难以治愈。

  但并非要有切身体会才可写出好的悲剧是作品来。例如於黎华的《彼岸》,尽管於黎华生活美满,没有张爱玲所受过的苍凉冷漠但她的《彼岸》却是个悲剧。里面并没有很多中国文学家创作时一如既往的悬念和冲突,而是着笔于温馨美好的场面以作烘托,小说结尾的时候出人意料 ,一下子把悲剧体验层次上升得极高而富有诗意,令人的悲痛之感余意无穷,若只作一作对比又易于体会。

  所以写好的悲剧式作品也并非唯一,只要悲之有物而后言之而出,再作一番处理并反复揣摩那也是可以的。不过这些都仅为我所见。其实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期,对于悲剧的定义自然不同。姚一苇在论述元代杂剧时说“如果悲剧一词是指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艺术形式,则中国是没有悲剧的”然而钱钟书先生却将元剧《窦娥冤》和《赵氏孤儿》当做中国的“伟大悲剧”。所以悲剧并非一个永恒的定点。然而,因为在这一领域的差异反倒丰富了文学的创作及比较文学,所以还是有利的。

对悲剧的认识和看法

人生都是一场悲剧

  凡世饿喧嚣,世俗的沉沦,令他整个人生都是一场悲剧。宿命念他天然地对世俗深怀戒意,给予他某种天赋。

  名为1900的钢琴师,生于海上,死于船中。

  那是对钢琴的执着,还是对爱情的放手,抑或是对维吉尼亚的不舍

  有人说,站得越高,看得越远。

  他终究没有走完楼梯,因为他看得太远了。那座城市,他看不透,看不到尽头,若是继续走下去,他会迷失。车水马龙,人与人擦肩而过,屡屡白烟和乌烟往上飘,好像为了到达某个地方。

  当有人靠近你时就会有人得离开。

  每次的靠岸,都有些人上船,就得有人下船。过客?那为什么他还是那么的伤感,献曲作别。哀伤的旋律是回忆的独奏。

  小庄要独舞苍穹,我要独步天下。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追求。但1900,总是为了某种追求而一个人活着。

  她的每一个琴键都被弹出孤独。轻灵的手指,疾速如风。眼神,伤感。

  听,海哭的声音。

  感受海浪的旋律。

  他总能看到尽头,因为每次的航行都会靠岸。

  快乐是什么?就是掩饰自己内心的悲伤对别人笑。那为什么,他还是那么地伤感,让人心疼。即使他会笑,有他唯一的朋友看到他笑得落寞。

  离别。相遇。离别。

  曲终人散。

  船还是停了,就这样永远地停了。

  他匍匐了那么多年

  微笑着轮回了那么多年。

  只等待与维吉尼亚的灰飞湮灭。

  没有身份证明的人,没有留下任何一点痕迹,就在人间蒸发,如他流逝了的音符,渺无踪影。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论

  08三年中文(1)班王玉梅30108157

  摘要:《窦娥冤》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著名的元杂剧,在西方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亚里土多德是西方文学理论早期杰出代表,《诗学》集中体现了他的悲剧理论,是西方悲剧学说的开端。从他的悲剧理论看中国元杂剧《窦娥冤》,寻求两者的交汇点和融合处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悲剧观;《窦娥冤》;情节论;性格论

  《窦娥冤》是元杂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一部歌颂女性,反映现实的伟大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不愧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称其不辱世界大悲剧的称呼。1821年英国多马德当东翻译的《图理琛〈异域录〉》中就出现了《窦娥冤》的梗概译文和简单介绍,其后又不断出现法译文、德译文和俄译文等,在西方社会广泛流传,得到许多西方人的青睐,关汉卿由此成为世界一百位文化名人中的一员。《窦娥冤》为何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呢?带着这个问题翻开西方悲剧学说,疑问就迎刃而解了。

  西方悲剧学说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悲剧学说则主要体现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中,他的悲剧学说影响着西方悲剧学的发展和演变,为西方“悲剧”这个范畴奠定了基础,其后虽然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但他们的主格调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看《窦娥冤》,不仅为其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而且利于深入了解这个在西方悲剧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悲剧理论,寻求中西悲剧文学的凝结点。

  总论

  亚里士多德在研究和总结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的创作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悲剧学史上第一个悲剧概念,“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句的各个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这句话的落脚点是“行动”,悲剧作品是对人行动的摹仿,“行动则是由某些人物来表达的”。元杂剧是以“曲”为核心的戏剧形式,它强调从表演者的口中唱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但行动在杂剧艺术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如果没有窦娥拒绝张驴儿的无理要求,就不会发生被人诬陷、受刑、替婆婆死等壮烈的行为,也就无法在观众心中产生强烈的悲剧震撼力。现在无法重现当时的表演情形,但戏剧表演中人物的行动是不可缺少的。一方面表演者在戏剧舞台上一直站着唱,会使下面的观众产生厌倦情绪,而且元杂剧的消费主体是普通劳动者,他们喜欢观看富有故事情节的戏剧,故事情节正是由行动构成的,行动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表演者的动作往往与观众的心连在一起。窦娥临刑时走的每一步都牵动着观众的心,激起强烈震动。

  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任何表演艺术都应遵循,悲剧艺术更是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一部悲剧作品都是悲剧创作者的自我表露,都表达作者深层的情感,或是对祖国命运的关怀如《汉宫秋》、或对女性崇高品质的钦佩和称颂如《窦娥冤》。作者作为社会的一员,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创作严肃作品成为作家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许多研究者认为,亚里士多德所定义的悲剧作品应是反映大人物的悲剧,只有他们的悲剧才是严肃的悲剧。但是《窦娥冤》是作者对处在黑暗社会中的低层女性最深层次的同情和赞美,是对社会黑暗现实的反映和控诉,作者的现实感和责任感在作品中得到了最集中的反映,这仍是真正的悲剧文学。

  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是《窦娥冤》的一大特色,对于这个冤案的前因后果以及最终誓愿的实现这一完整的过程交代得十分清楚,而且还写到了窦娥年幼时的悲惨遭遇,为以后的不幸埋下伏笔。完整性就是指一部作品有开头、有中局、有结尾。所谓“头”,指事之不必上承他事,但自然引起他事发生者;所谓“尾”,恰与此相反,指事之按照必然律或常规自然的上承其事者,但无他事继其后;所谓“身”指事之承前启后者,所谓结构完美的布局不能随便起讫,而必须遵照此处所说的方式。《窦娥冤》的开头部分交代窦娥悲惨的身世,她与蔡婆的关系,这样才引起了下面的事件。正是因为案件的冤屈,才有了她誓愿的实现,用圆满的结局安慰死去的窦娥和一直被悲痛情绪感染的观众,结构布局的安排正是验证了亚里士多德的完整性的美学观念。

  有一定的长度,亚里士多德在其《诗学》第五章讲“就长短而说,悲剧力图存在于太阳一周之内,或者不起什么变化”,这是强调作品所反映时间的有限性。在一段有限的时间内表现戏剧的主题,反映人物命运的变化。但遗憾的是后人在研究亚里士多德时曲解了他的意思,提出了“三一律”的古典戏剧原则,严重束缚了戏剧的发展。《窦娥冤》从时间的长度来说,交代了窦娥从小的身世,以及受冤的经过。但作者着力刻画地是后者,从时间来说是紧凑的,极力刻画了案件的过程和她所遭受的冤屈,符合亚里士多德时间有限性的原则。悲剧的媒介是语言,不仅是悲剧,其他的舞台表演艺术都是如此{除哑剧},元杂剧也并非例外,它是以曲为中心的戏剧形式,是优美动听的“曲”语言。元杂剧一人歌唱,《窦娥冤》是旦本,是窦娥一人唱到底,把作者关汉卿那种歌颂赞美女性的自我情感通过她的口唱出来,使剧中抒情主人公窦娥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这种优美、感人的语言和代言体的表现形式使作品更加感人,更富抒情性。《窦娥冤》时而歌唱,时而说白,而且使用不同的宫调,产生抑扬顿挫的音乐感。

  情节论

  戏剧小说等说唱艺术非常重视故事情节。观众买票入场观看戏剧,就是被其中的故事情节所打动和吸引。元杂剧的平民化色彩,一方面是针对杂剧作家而言,元代废除科举制度,读书人失去了为官的途径和稳定的收入,他们只好来到民间进行艺术活动,娱乐群众获得一定的报酬;另一方面是对观者,戏剧作家所面对的或者说他们创作作品的接受对象是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平民,他们要使自己的作品受到观众的喜爱就应迎合接受者的喜好。他们把自己的创作视角越来越多的投入到社会平民的日常生活中,反映那些观众热爱和熟悉的题材,而那些只重抒情,缺乏故事情节的作品不会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更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情节在戏剧中占有重要地位。《窦娥冤》作为一部优秀的、反映现实的、引起极大轰动的伟大作品,必然十分重视情节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中把情节作为悲剧中最重要的因素,“情节是行动的摹仿”,换句话说情节就是事件的安排。这与他在悲剧定义中把行动看成核心是一致的,他认为“情节乃是悲剧的基础,有似悲剧的灵魂”。窦娥从小为童养媳,长大嫁给丈夫但没多久丈夫去世了,婆婆引狼入室,被诬坐牢,判刑被杀,死后誓愿实现等一系列行动就构成了《窦娥冤》的情节。没有这些情节,人们无法感受窦娥身世的悲惨和品质的高尚,也无法体会其中的悲剧色彩。

  故事情节是评判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一成不变,毫无起伏的情节是作品的一大忌。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情节理论中有一点必须引起人们极大的重视,他认为构成情节的三大成分是突转、发现和苦难。突转是指剧情突然向相反的方向转变,窦娥从小被父亲卖给蔡婆作童养媳,可以说是一个身世悲惨的小姑娘,长大嫁给蔡婆的儿子,可是好景不长,丈夫又去世了,只留下她与蔡婆两个人相依为命。虽然从小就与父亲失去联系,丈夫去世,但还有蔡婆一个亲人。本来婆媳完全可以过平静的生活,但只是婆婆的一次偶然的遭遇,引来了两个恶人,从此窦娥的命运朝着相反的方向改变。她拒绝张驴儿的无耻要求,却从此走上了生命的不归路,她被张驴儿诬陷为杀其父的凶手,官府严酷刑法使她对官府的纯真梦想破灭了,最终被黑暗的社会政治所吞噬。窦娥从小命运多舛,却仍能作为一个人活着,仍有一个家,有自己的亲人,但是随着张驴儿父子的出现,她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受酷刑甚至最终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同这个黑暗的社会做斗争,虽然最后窦娥的三个誓愿都实现了,但生命的消逝,这样的实现又有什么意义呢,不是更能说明窦娥的冤屈和悲惨吗?可以说这是含着泪的微笑,沉重的解脱。

  在张驴儿威胁以杀父罪名告官,胁迫窦娥嫁给他时却遭到窦娥断然拒绝。一方面窦娥作为传统的中国女性,有着深厚的封建思想,而且内心还有对婆婆的那份责任,另一方面她也认为坏人总会得到应有的惩罚,自己并没有毒死张驴儿的父亲,人正不怕影子弯,即使告到官府也会有人替自己做主。但事实并不像她想的那样,官府黑暗腐败,楚州太守见了告官的就下跪,“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这样露骨的表白道出了社会黑暗的真谛。直到走上断头台,窦娥才彻底看清这个黑暗、贪婪的社会,发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呼唤。这就验证了亚里士多德情节理论中的“发现”观点,他对“发现”曾作过如此的解释“‘发现’,如字意所表示,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使那些处于顺境或逆境的人们发现他们和对方有亲属关系或仇敌关系”,窦娥在现实面前终于认清了官府的嘴脸,认清了这个社会,最终向这个吃人的社会发出了最后的怒吼。苦难是突转的结果,人们从顺境转入逆境,就走上了苦难的历程。窦娥被诬、被杀正是反映了这个善良、朴实、勤劳女性的苦难,她的苦难是社会造成的,是作者作为一位有良心和强烈社会意识的读书人对这个黑暗社会的控诉。

  性格论

  性格是指个人的思想,行动上的特点。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中,性格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认为性格显示人的内涵,是人物行为的基础。“性格是人物品质的决定性因素”,他从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出发,提出了“性格后天决定”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性格是人后天形成的,它与人的天赋没有关系,而是与人的周围的生存环境和境遇有着密切的联系。窦娥从小被卖作童养媳,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后又受到张驴儿,官府的迫害,在这些环境中她逐步成长起来,认清了社会的黑暗,最终向这个被人们尊称爱戴的“天”与“地”,发出了质问,她的这种反抗的性格是在环境中一步一步成熟的。

  亚里士多德提出,作为一种复杂的悲剧,描绘人物性格时必须遵循一些原则。第一,性格要善良,性格善良的人在选择自己行动时能够明白表现出来,也就是说人物的行动能够体现人物的性格。窦娥是一个善良的女性,作为童养媳,她侍奉婆婆和丈夫,丈夫去世也没有舍弃这个家,仍然履行自己的职责,和婆婆相依为命,残酷的刑法她没有低头,但当刽子手毒打婆婆时,她违心承认了自己的罪行,这些行动都体现出她是一个善良、淳朴的中国女性。第二,性格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要从中体现出一种“和谐”。人物的所作所为要与他所处的社会地位相一致。窦娥作为下层女性,生活环境的悲惨,形成了她反抗性格,而且如此大胆强烈的反抗性在一个官家小姐身上无论如何不会看到的,是她在自己的生活境遇里慢慢形成的。她的坚强、善良都是符合这个人物的身份,从小失去父母,凡事都要依靠自己,必须勇敢的面对生活。只有这样,观众在观看此剧时才能与剧中人物达成心灵的融合,真正体味作品的真实内涵,从而让作品打动人、感染人。第三,性格要首尾一致,这样人物形象才具有逻辑一贯性和说服力,增强人物形象的真实性。窦娥是善良的,即使到了刑场也没有责怪婆婆,而是希望婆婆过节时能为她烧些纸钱,这种始终如一的善良品质,使这个人物更能打动人,也更加说明社会的黑暗,这样一个善良的传统女性却遭受如此不公正的待遇,让人感到多么寒心和悲痛。

  结论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是西方悲剧发展的源头,影响着西方悲剧理论的发展,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古希腊思想家,他利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古希腊的悲剧,创立了悲剧理论,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富盛名的思想家。他的悲剧理论集大成著作《诗学》是他的重要代表作品,代表了古希腊悲剧理论的最高水平。通过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看《窦娥冤》的悲剧性,不难发现其中有许多吻合处,这也正是此剧在西方引起如此反响的重要原因。

人生是场悲剧

  尼采在他的着作中,一直强调“悲剧”是人类最宝贵、最荣耀的财富。人的一生,就像是希腊人创造演绎的悲剧般深沉、厚重而不失激情。

  想到萧邦,少年成才,却于青春并未完全绽放之时客死他乡。战乱践踏着他的祖国波兰,对国家充满炽烈至极的爱的萧邦,四处筹积钱财物资,运往祖国。在钢琴上,他用键盘去战斗。如同听到波兰骑兵那轰隆作响等待检阅的盛况;好似亲眼目睹波兰壮丽缤纷的大草原;恰如用手去抚摸冰天雪地中那凝结的河水……以上种种,在萧邦的音乐里你都可以听到。他奋战着,与祖国一起奋战着,却最终被死神掠走,凋零在青葱年少时。深沉、令人惋惜却满含激情的悲剧。

  人耗尽自己去追求、寻觅、抗争,就像已知道故事的悲惨结局,也会豪情满腔、不加迟疑地将悲剧演完。就像中国人那个耳熟能详的鲁迅一样。曾几何时,他彷徨过。在钱玄同,那文中化名金心异极力希求他可以加入文学战线时,他想到也许将人唤醒却不能告知他们如何逃离死境是一件悲哀非常的事。可钱玄同的一番话使鲁迅认定:不去做,更悲哀。于是永不回头地杀入阵中,举起了投枪。他终老时国人依旧没被大批唤醒,国家依旧没得到大改观,而已病入膏肓的他满心忧虑而绝无悔意地走了。做了抗争的决定,就一路走到天荒地老,无丝毫后悔地死去。经典的悲剧如时上演。

  从远古时期起,人类与猛兽对抗,与天气对抗,与疾病对抗。而当历史的年轮前行,如此的对抗从未停歇。除了对大自然,对自身内部之腐朽和邪恶的对抗也是一代代荣耀而悲剧性人物人生的永恒主题。尼采说过,“超人”才是人类的终极目标。何谓“超人”?是指对不可抗争之物进行抗争,对不可逆转之物而逆转,是超越本身的自我。

  就算人生是场悲剧,就算不能达到目的地,那迸发金光的不悔和执着信念才是最崇高的一切。为了那壮丽和快慰,义无反顾地冲向前方无尽的黑暗吧!

悲剧作文

  很多时候只是观念和思想上的错误,就会造成噩梦般的结局!

  ——写在前面的话

  人生的一个悲剧之一就是对外面的人或者是陌生人太客气,对自己的亲人或者亲近的人太严格或是淡漠。

  这样的人是危险的。缩小了说,那就是这是一个不择手段的人,虎毒还不食子,对外面的人或者陌生人这么客气,对熟悉的人却是那么残忍,一定是一个六亲不认可以杀妻烹子的人,多半也是遗臭万年的人,比如说那个战国时候有个叫易牙的人就是这样,为了取悦皇上,连孩子都给烹了,后来,就一无所有,遗臭万年的了。说他或者她这么做,有什么苦衷,简直就是一派胡言。

  扩大了说就是卖国贼,汉奸,从鸦片战争时代到现在,一直都有,现在就有平可夫,一个真正卖主求荣的人,反正是中国的军事专家都很讨厌他,军迷没有对他不反感的。

  回出现这样的悲剧就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出现了问题,都只是因为对外面的人太客气,对自己亲近的人太严厉。

笑看悲剧,美丽人生

  当今时代,悲剧又名为“杯具”。悲剧可分为各个层次不同的悲剧,由小到大。但它们最终都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悲剧就是把人们美好的东西给破环。”

  人们都向往、追寻那些闪亮而自认为美好的东西,也许是事业,钱,爱情,或者一个和睦的家庭。满怀希望地编制着最初最美好的梦,成就一个圆满的喜剧。但是,这个世界是“阴”对“阳”,“黑暗”对“光明”的世界,因此,悲剧也由着喜剧诞生出来,维持着世界的平衡。

  悲剧,往往披着灰色的长袍,漆黑不见光明的瞳孔,爱在雷斥骤雨中长吟。它孤独的走过一条一条小巷,溅起泥潭里的淤泥与污水,没有人喜欢它。人们都爱喜剧,赞美喜剧,说话都要讲让人欢喜的话。

  但是,孤独的悲剧的给人带来力量远比它的孪生兄弟喜剧强大的多。

  它首先让你一次又一次失望,从埋怨到咒怨,或者从嫉恨到报复,也可以自暴自弃堕落下去,而这不同的选择路径都会酿成了更大的悲剧,接下来就是永久的痛苦。它是有储蓄式的,便以爆发更大的能量,储蓄过程又是多么具有连贯性,思想看起来就这么单纯简单,但后果却让人震惊,难以置信。

  不过,万物皆有例外,悲剧也难逃脱。

  我们的主角——人,是个敢于叛逆的孩子,自从夏娃偷吃禁果违反上帝开始,人们不再甘于走上上帝铺好的路。连上帝都敢违背,那悲剧挖掘的深渊、道路我们照样能坚强地粉碎它的阴谋,去拥抱属于自己的喜剧。而那过去痛苦不堪的经历,如今成为了亲切的怀念。《老人与海》的圣地亚哥折腾了两天吃着生鱼半睡半醒钓上了一条比船还大的枪鱼,后来又奋力地与鲨鱼搏斗,但最终只剩下一付巨大冰冷的骨架。看似是个悲剧,一个徒劳的结局。但是全书表明的是:“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

  可是如果时代是个悲剧,社会是个悲剧,人们也会是悲剧吗

  威廉。莎士比亚所著的妇孺皆知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一次舞会上一见钟情,可罗密欧的家族蒙太古与朱丽叶的家族凯普莱特是世代仇家,他们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因身世而无法在一起。最终为了追寻幸福选择了双双毙命,成就了一场悲剧。

  他们为了自由与幸福敢于牺牲自己生命来反抗封建社会思想,是我们都应该称赞的。但他们是多么可怜,可惜,在封建社会那巨大压抑面前的反抗力量却那么柔弱,选择了绝路。而他们的死终于感化了两大家族深仇,但一切都已经晚了。因此如果一个时代是个悲剧,人们也会感到悲剧,中国的过去已给人们一个惨痛的教训:一个国家不强大,人们也不会感到幸福。

  外国有《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国也有《梁山伯与祝英台》,两则故事最终都是两位主人公献身于爱情。但中国人还是爱喜剧的,在祝英台在哭泣梁山伯的坟时,大家都感到又要一场让人遗憾的悲剧。但是后来祝英台钻进梁山伯的坟里,与梁山伯一起化为蝴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场悲剧最终尽了力美满化了。但他们都批评了当今社会,表达了人们向往自己理想的生活。

  悲剧是伟大的,他给人的震撼力度超过喜剧,在深深的遗憾中耐人寻味;他会造就人的坚强不屈的品质,在遇到挫折中更勇敢地活下去;他是最好的考验者,刷选出这个当代21世纪更强健的国民。

悲剧

  乐观的人看悲观的人是一个滑稽剧,而悲观的人则把乐观的人看作闹剧。

  张爱玲其实是一个稍稍有些才华的普通女子,带着一股上海的味道,而所有人都把她称为胭脂气味的人。写到她,无非写旗袍,写沉香缭绕,写美丽而苍凉的眼神或手势。也许他们并未读过,并未读懂她的作品,写来写去,由悲伤写到悲哀,由伤感写到可笑,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然后就是语文。语文不是文学,语文没有文学的气息,没有文学的神秘与天然。文学是美玉,不加雕琢,而语文只是像玉的石头,还要郑重其事地打磨、抛光,然后根据我们加工的标准与否估价、出售。而那玉,却被我们扔出好远好远,扔得遍体鳞伤。我们需要以标准的字体,写出标准的答案来填满那方方正正的横线。然后,我们一个字一个字地按八股的形式填满作文格子。注意,内容积极乐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我们一切都在为考试服务,深恶痛绝之后还要继续和它们打交道。所有人都很无奈,但所有人都在这样。

悲剧的艺术

  大文豪鲁迅曾经说过:“悲剧就是将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总会有人道出悲剧,事之不幸也,避之。但其实悲剧背后也有一番无与伦比的美。

  文学作品中,悲剧的综计处处可寻。《哈姆雷特》中为信念付出生命的复仇王子,绑在高加索山上忍受烈日灼烧的普罗米修斯,还是《泰坦尼克号》中甜蜜爱情的结局,这些都是悲剧,却无一不撩动人们的心,引人深思,其后不乏为之倾泪的人。

  会有人说,悲剧让人心生怅惘,还有什么意义?在我看来正是有了悲剧,人们才能体会到真正的美。

  史铁生,一个毕生在悲剧中演绎自我的坚强者,以笔杆支撑,在书中行过人生八千里路云和月,用文字化作羽翼,带他飞跃各个角落。残疾,是身体的悲剧,在那样凌云壮志的岁月里忽的一下没了双腿,这是任谁也接受不了的悲剧。他在轮椅上思考,在地坛中思绪万千,悲哀和沮丧排出体外,留下一份对悲剧的淡然和感激。他站起来了,比我们高大,踏得更远,更快。这是在悲剧中演绎的生命之美。

  真正体会出来的美是爱,是逆境中的坚持,是绝望深处的呐喊,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即使结局是悲剧,及时世事不如人意,至少我们努力过,就不枉在人世中走一遭。这也是艺术家们毕生精力创造悲剧的苦心吧!

  我们不能理解悲剧,就像我们只能体会来自喜剧单纯的快乐。喜剧终将是美丽的,虽能将生活中最美妙的东西搬上荧幕,搏你一笑,却不管生活是否将匕首插进你的心脏最柔软处。

  悲剧才是一种原生态的美,将现实摆在你面前,赤裸裸,血淋淋的。

  所以让我们用一颗赤子之心去品味悲剧,用仰视的目光去敬畏悲剧,用双手去发现悲剧。

要懂得欣赏悲剧

  不管做甚事,皆有两种结局——成功与失败,失败固然可怕,因为它会导致悲剧发生,其实悲剧并不一定可悲。 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中,有多少悲剧发生。如若没有悲剧的发生,也就没有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和的情景,那么我们生存的空间会有多么平淡儿枯燥乏味。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没有悲剧又何谈幸福与快乐。正是有了这种相对性,世界才因为它而变得绚丽多彩,充满酸甜苦辣的味道,才有了坎坷与平坦,悲与欢的生活阅历。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悲剧是在所难免的,只有正确去面对,懂得欣赏,悲剧或许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举世无双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耸立在中华大地上的万里长城,是由千千万万堆白骨筑积而成,为了它,有多少人妻离子散,惨死与长城脚下。

  有了它,凶奴才被拒之长城以北;有了它,才有了梦姜女哭长城的佳话;有了它,才有至今仍令人流连忘返的绝佳美景;有了它,才使中国腾飞的经济有了一大支柱。建长城的历史背景是凄惨的,但是如今确成了风水宝地。秦还建过阿房宫,耗资巨大,鱼肉百姓,可怜楚人一炬,成为焦土,失去了古代另一奇观。 莎士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还有化蝶双飞的梁祝,成为鸳鸯的仲卿、兰芝,双双徇情,以死来捍卫纯真的爱情。这些都揭示了封建社会腐朽的制度,把一对对恋人摧残,这与现实生活中的自由恋爱形成鲜明对比。他们的坚韧不拔的精神鼓舞着我们去追求幸福、自由,珍惜这美好生活,创造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 清末,八国联军洗劫了皇家园林——圆明园,是我国瑰宝流失异国他乡,这是悲剧。

  但他向各国展示了我国古代辉煌的成就,是各国所不能相媲美的。清朝后期,蛮夷入侵,一系列的条约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这也是悲剧,不过,为此一个新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人民当家作主,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为何不因悲儿乐乎! 悲剧固然可悲,但悲剧的结果并不一定可悲,有时,它能够是人们觉悟;有时,它能鼓舞人的勇气。 鲁讯曾经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懂得欣赏悲剧美的人才能在精神上站起来”。悲剧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化悲痛为力量,重新努力,重新拼搏,成功之门会向渴望而需要它的人打开。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人间悲剧感想

  最近拜读了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一个问题随之紧紧萦绕于心:试想要是将这部着作按戏剧的分类来把它归类,那么它属于哪一类别?喜剧、悲剧、正剧,抑或是闹剧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一段时间。或许巴尔扎克将它放入《人间喜剧》中有他自己的意图吧,但我却认为《欧也妮?葛朗台》应归入悲剧。一部欧也妮的悲剧,甚至当时社会的悲剧。

  欧也妮出生于古老的索漠城,父亲葛朗台是城中的首富——一个贪婪、吝啬的老箍桶匠。或许大多数人以为欧也妮在富裕的家庭环境中肯定会幸福成长,然而幸运总是爱捉弄人,她与母亲在破屋的窗台下渡过了二十多个春秋。饮食、生活用具等等都要经过葛朗台亲手处理调配,直到他那抠门的病态心理得到满足,甚至家中连一根白蜡烛都不许使用。

  惶恐。受惊。担心。欧也妮与母亲在这种恐惧下捱过了一个又一个年头。不可相信吧,但这种修道院般的囚徒般的生活又的的确确发生在这个富家小姐身上。这是何等的矛盾、何种的惨淡啊!

  欧也妮的一生都带着浓浓的悲剧化色彩,自然也包括她这纯情少女所幻想期待的婚姻。查理初入欧也妮的视野时,确实让她感受到了短晢幸福,让她在生活沙漠中遇到了滋润的绿洲。她尽心帮助他,爱护他,甚至恳求他收下她所有的积蓄,作为事业开端的资本。接着一个个恶运接蹱而来。先是葛朗台为了那约六千法郎的金币和欧也妮闹翻,并将只提供面包和水把她关在屋里作为报复。然后是母亲不堪虐待日渐憔悴而一命呜呼。这一切的一切对于她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啊,毕竟刀是正处在年少青春的花季少女啊!她那脆弱的心灵将如何承受。最终是她那对金钱抱以狂热之心的父亲的猝死,欧也妮顿时陷入了举目无亲的灰暗生活,而支持她活下去的就是对查理的爱与期待。然而在巴尔扎克笔下,欧也妮注定是个悲剧人物。最终世界冠军赤了侯爵称号抛弃了她,她自己也在神父的劝说下,进入了无爱的婚姻,嫁给了一位仅仅一直觊觎着她万贯家财的有经验的男人。她变穷了,穷得只有大量的金钱而已。这样一场“没有毒药、没有短剑、没有流血的资产阶级悲剧”结束了。但巴尔扎克描写的这场悲剧比古希腊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的悲剧更残忍更贪婪。世俗之人卑劣地工于心计的谋划和心地纯洁、率真浪漫的女性虚幻理想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巴尔扎克之笔终于如愿地征服了世界,并栩栩如生地描绘出那丑恶时代的浮世图。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我脑子里久久回荡地这句话,终究不肯散去。欧也妮错了吗?难道她错在拥有一个醉心于财产积累且残酷无情的父亲?还是错在处于那个金钱利益祼露于人前的时代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

分手道歉的话给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