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简介50字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的作者简介

  于永正1941年生于山东莱阳,中共党员。1962年从徐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现任鼓楼区教研室主任。

  主要著作

  于永正1995年出版《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

  1999年出版《教海漫记》;

  2002年12月出版《于永正文集》,在全国、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主要事迹

  于永正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0年中国教育电视台拍了三集报道于永正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作文教改实验的电视片,并向全国播出;

  1991年初《人民教育》发表了报告文学《徐州有个于永正》;全国小语会会刊《小学语文教学》和《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等刊物先后报道了于永正的教改事迹。

  1992年12月14日-16日,国家教育部在南京专门召开了"于永正语文教学研讨会",推广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法。这是建国以来教育部为个人召开的第一个教学研讨会;

  1995年8月,于老师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教育模范;

  基本特点

  于永正座右铭:“以人为镜。”——唐太宗

  教育理念: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教育理想:和谐发展。

  个性特征:幽默开朗、沉着自信、轻松兴奋。

  兴趣爱好:京剧、书法、绘画、文学

  成功的关键因素:好奇、思考。

圆明园的简介50字

圆明园

  殿堂金碧辉煌,小亭玲珑剔透。

  珍宝独一无二,园内美好风光。

  战争打破寂静,风光尽被破坏。

  珍宝掠夺一空,留下千古遗憾。

  是政府的无能,是敌人的冷酷,、

  使一园结晶毁灭。

  让我们振兴中华,勿忘国耻。

圆明园简介

  夏天,我来到圆明园,边走边看。忽然,我闻到了一股清香——那种清爽的香,顺着花香,我来到了荷花池边。

  荷叶挨挨挤挤的,形状像一个个倒置的青绿色小伞,荷花从中探出头来,有的是小花苞,看起来像一双手紧紧地合在一起,又像是饱胀得要炸开似的;有的初开,好像在细心地体验着夏日的情怀;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绿的小莲蓬。荷花的深绿色的茎上长满了刺,荷花的颜色是从底部的粉色到顶部的白色想过度而成的。

  在荷叶上会有几个听话的露珠娃娃,正懒洋洋地躺在自己的荷叶小床上,荷叶小床被风或者什么东西摇晃一下,里面的露珠便会滚动一下。

  我站在荷花池边,望着那美丽如画的荷花池,想到了杨万里写的一首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沉浸在这美好的诗情画意之中的我,被“咔嚓”一声如梦惊醒,原来是妈妈按下了照相机的快门,把这美好的情景永远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圆明园简介

  圆明园为清代举世无双的皇家御苑,位于北京西郊海淀镇北面的一片平原上,距北京城中心十公里。其基址为明代懿戚李伟的故园遗址,在清顺治时赐其子康熙,后康熙又赐其子雍正,并亲自题名为“圆明园”,取“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达照,达人之睿智也”之意。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XX年),雍正三年(1725年)开始扩建,乾隆又加扩充,到乾隆九年(1744年)基本建成。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并先后在圆明园东侧和南侧修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共历时150多年。

  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的总称,占地面积约350公顷,外围周长约10公里。园内共构筑园林景区140多处,楼台、阁、殿、轩、廊等建筑16万多平方米,比故宫还多1万平方米。园外西起西山麓,东达西直门,又广布十几处园林,可谓“园中有园,园外有园”。

  圆明园系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三园之间设门相通,平面图呈倒品字形,只以隔墙、甬道划分,而且水系相通。圆明园为风景点、小园林、景区三者的结合;长春园由一个大景区和一个小景区组成,辅以若干小园林和风景点;万春园则是利用水系连贯和某些枢纽部位建置风景点的方式将许多的赐园和私园组织成一个彼此联系的小园林集群。在山环水绕之中,共分布着123处景观,其中:圆明园69处,长春园24处,万春园30处。有些景观的命名,直接以水为主题,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曲院风荷”等,都来自于杭州的西湖十景;还有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庐山的“西峰秀色”、仿狮子林的“叠石迷宫”、仿瞻园的“茹园”、仿孤山放鹤亭的“招鹤蹬”等等。其造景的意境,多采取神话传说中的仙宫幻境,或仿历代著名山水画中的深山幽壑,或采江南旖旎多资的名园胜景,同时还兼取了国外古典宫廷建筑的特点,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成为当世罕见的园林集大成者,被誉为“万园之园”。同时,圆明园不仅有极为精美的陈设、装饰,还收藏和陈列着全国罕见的珍宝、文物、图书。

  今天驰誉世界的颐和园只是圆明园外围园林的一部分,从而可以想象当日的圆明园是何等的宏伟和壮观。

  咸丰XX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入侵者进了圆明园,见到庄严的大殿,辉煌的楼阁,幽静的园林,立即动手大抢起来。抢了金子、银子和镶有珠宝美玉的艺术品,而许多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太大不能搬走,竟被打碎。最后他们仍不满足,就对圆明园进行焚毁。公元1860年10月,一代名园终于在侵略者的火把下化为灰烬。清同治时曾下令对圆明园进行修复,终因财力枯竭被迫停顿。光绪26年(19xx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再遭洗劫焚毁。故今日仅留圆明园遗址公园,呈现我们面前的确是一片废墟。

圆明园简介

  今天,我来到北京之旅的第五站——圆明园。

  圆明园,你是我心中之园。走近你的前夜,我查阅了你辉煌的历史:你是集锦式的,有许多各具特色、不同功能的小园林。它们取材于全国各地的著名园林,并有选择地进行了再创造,在长春园里还有一组欧式园林和人工水景,可谓集天下园林之关于一园。

  尽管导游不止一次地说,早已进入圆明园的遗址了,可我仍然在寻找。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你,曾被雨果称之为“梦幻艺术崇高典范”的你,如今遍地野草,满目疮痍,这是你吗?虽然很久以前就知道你已成了一片废墟,但我的心仍禁不住颤抖:你的瑰丽在哪里?你的辉煌在何处

  我漫步在小路上,这是一条从许多静卧着的巨石间穿过的小路,两旁是伤痕累累的巨石。凝视着它们,就像跋涉在历史泥泞的沼泽里,就像在翻阋厚重的史书。我读着明清的悲凉与凄楚,读着战争的硝烟与残酷,读着爱国者的悲愤与感慨……脚步沉重,心情沉重。

  不知不觉,眼前出现一个高大的石柱。百年的孤独与沧桑巨变塑造了石柱的坚毅,它静静地矗立在斜阳里,让小草抚慰它的伤痕,让风儿抚摩它的记忆,淡淡地看秋去春来,冷冷地听雨疏风骤。你是“过来人”了,是么?所以你缄默不语,倔强地屹立,用沉默诉说耻辱的记忆以警示后人?是的,石柱,你不说话,可你在哭泣,你在咆哮,你在期待……凝视着你,我情不自禁地伸开双臂抱住你,紧紧地!

  高亢的解说突然在我耳边响起:“在建国xx周年那天,白发苍苍的老艺人骆玉笙站在石柱的面前声泪俱下地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也许,这是对你缄默的最好诠释

  夕阳西下,漫步在这荒草没胫的小路上,跋涉在混浊的历史沼泽里,我在读着你的过去,我在勾画着你的未来。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桃园三结义的故事50字

科学小作品 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