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共工怒触不周山》扩写

  共工抬头看了看苍茫的夜色,迷茫的摇了摇头。

  缓缓的,一口烈酒入喉,好似一腔烟霞烈火,弥漫上了双眸。纵然功成。可是,他的梦想还没有达到:他希望有一天他可以在各部落首领的认可、注视下,登上那梦寐已久的帝位!

  他不甘心:我共工哪点不如你颛顼?难道就是因为血统的不同吗?我也是帝之血统!我的祖先炎帝难道不如你的祖先黄帝?不!没有祖先炎帝的帮助,你的祖先黄帝怎么可能打败蚩尤!我不服!我必须打败你,获得帝位!

  他站了起来,转身俯视部落子民。以一种坚定不移的语气沉声说道:“明日正午之时,就是我共工打败颛顼之时!后日破晓之时,就是我共工登上帝位之时!现在,全军备战!”

  共工捏碎了手中的酒器。众人正处于惊讶之中,看到此举。知道此事不是开玩笑的:炎帝后裔共工将向黄帝后裔颛顼挑战!众人立刻摩拳擦掌,打磨兵器。

  次日;

  不周山之下;

  “颛顼,我来了,来继承帝位了。你可以走了!”“哦?是吗?”“我共工那点不如你?就是因为血统吗?血统再好,也是先人的!不是自己的!”共工怒吼道,一挥手,来自四面八方的将士朝着颛顼围去。“你很想知道?”共工点了点头。

  “那我告诉你,和血统的关系不大。最重要的是,你过于浮躁了。你继承帝位,部落十有八九会没落!”

  颛顼的部下以数倍的优势将共工的部下击败,又将他围祝

  “你可以走了。”“你不杀我?”“杀你?哈哈,杀你有什么好处?”“对我来说,败仗了,就没脸面活下去。”

  结果共工去撞击不周山!以此来报复颛顼,他没想到: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大江大河也自西向东。将他的部下全部卷进河中死了。

  “没想到,我拼搏一场,最后竟落得一场空!”他苦笑着摇了摇头。罢了罢了,就让我以躯体为柱,支撑天!

  共工毅然用手支撑着天……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

共工怒触不周山扩写

  在很久以前,黄帝与炎帝还在为了争到统治全天下的权力而争战不休,可是争了很久,直到他们两人死了都没有结果。

  黄帝的儿子颛顼和炎帝的儿子共工为了他们父亲的遗愿也在争夺权力,共工说:“我是炎帝的儿子,这个权利就是我的。”而颛顼说:“我还是黄帝的儿子呢!我的权力和能力都比你大!”祖祖辈辈的恩怨,就因为两人的一语不合而彻底爆发了。只见共工喝颛顼各领一群将士,共工披着一身老虎皮,手里拿着一柄钢叉;颛顼身着一身铠甲,手拿一把长剑,两人冷哼一声,共工手一挥,身后的将士们冲了上去,两队的将士们厮打起来,共工和颛顼在地上打得不过瘾,竟飞上了天空,一旁的天兵天将在呐喊助威。人间也一直因为他们两个人的争战而阴雨不断。

  在他们大战了三天三夜之后,共工输了,他一气之下就跑到了不周山前:哼,不就是黄帝的后裔么,有什么好得意的?!不就是打赢了我么?还没等他想完,就怒火冲心,用自己比钢铁还坚硬的脑袋撞上了不周山,只听见“轰”的一声巨响,不周山倒塌了,支撑着天的柱子折了,压倒了许多百姓的房子,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天向西北方向移去,渐渐天阴沉下来,最后被一片漆黑包围着,系挂着大地的绳子也断掉了,大地的东南方已经开始塌陷,大地上的人们开始四处逃跑,他们尖叫着,呼喊着,哭声连成一片,天地间一片混乱,一片狼藉。

《共工怒触不周山》扩写作文

  颛顼认为共工氏一平整土地,会触怒鬼神,引来灾难,因此颛顼得到了多数民众的支持。共工氏不能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他来到不周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

  共工氏驾起飞龙,来到半空,猛地一下撞向不周山。霎时间,一声震天巨响,只见不周山被共工氏猛然一撞,立即拦腰折断,整个山体轰隆隆地崩塌下来。天地之间发生巨变,天空中,日月星辰都变了位置;大地上,山川移动,河川变流。原来这不周山是天地之间的支柱,天柱折断了,使得系着大地的绳子也崩断了,只见大地向东南方向塌陷。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因为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日月星辰就每天都从东边升起,向西边降落;因为大地向东南塌陷,大江大河的水就都奔腾向东,流入东边的大海里去了。

  共工氏英勇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在他死后,人们奉他为水师,他的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土地神。最后,共工凭着他那份不甘心失败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共工怒触不周山续写作文

  共工撞到不周山后,天破了,出现了太阳,出现了野兽,女娲后羿两人奉命去修补天地。两人来到人间后,细细分配,女娲去修补天地,后羿去打怪兽。女娲用五彩石补天,用稻草补地,后羿用尽全力射太阳,最后留下了一个太阳照亮万物,怪物都逃跑了,从此人间太平。

  而公共就倒霉了,帝王派人去捉拿公共,共工四处逃跑,最终共工被压入天牢。

共工怒触不周山

  共工与颛顼在一片平原决战,公共只身站在一边,面对的是手里掌握着自己子民的颛顼的千军万马。共工怒吼道:“卑鄙小人,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有什么不对,可你!你却诽谤我,夺走我的子民!我要把你碎尸万段!”颛顼大笑道:“哈哈哈!我是谁?就你,别浪费力气了吧!快投降吧!”这时,共工的老大臣站了出来说:“王呀!别执迷不悟了,投降吧!那样我们还可以过上原来的好日子!”

  连自己的子民都劝自己投降,共工忍不住了,拿起手中的长矛,飞升一跃,颛顼见形势不妙,抓起盾,挑起剑,挡住了公共的长矛,反给了共工一刀,共工捂着伤口,再一次冲了上去,使尽平生所有力气,用力一戳,颛顼的盾破了,颛顼慌忙的拿起剑,踉踉跄跄的与共工对打起来,公共杀红了眼,扔了矛,一把夺过颛顼的剑,用力一刺,本以为颛顼会人头落地,没想到自己的老大臣为了救颛顼,不惜生命地替颛顼挡了一刀,颛顼回过神来,赶忙跑向自己的军队,从队里拉出了一个男人,大喊:“共工,别怪我把你哥哥杀了。”共工气急败坏,没想到就在这时,一把利刃插入了共工的身体,共工惨叫一声,大喊:“颛顼,你这个卑鄙小人,尽然派人暗算我!”颛顼手一挥,一把大刀砍向了共工哥哥的肚子,共工的哥哥大喊:“共工……报……报……仇……。”还没说完,就咽气了,共工的血凝固住了,他站了起来,放走了刺杀自己的人,头也不回的撞向了不周山,想与颛顼同归于尽,顿时,支撑天地柱子断了,系地绳子断了,大地东南方陷塌和流水都向东南流去。

  大家意识到了颛顼的卑鄙,抓起武器,将颛顼刺死在血泊中……

公工怒触不周山

  共工怒触不周山(扩写)

  从前。北方有一个天帝他叫颛顼,是黄帝的后裔,因为他很能干,黄帝把中央天帝的大权交给了他。而颛顼的附近还有一位神他叫共工,是炎帝的后裔。

  为了争夺帝王的最高荣誉,共工和颛顼开始以战争的方式一分胜负。双方的军队在不周山下打得难解难分,一时还看不出谁胜谁负。这时,共工动了歪脑筋:这不周山,是颛顼以维持统治宇宙的撑天柱子,它高插云霄,看不见顶端。山上没有松柏,也没有鸟兽,全是一层一层垒上去的锯齿狼牙形的岩石。如果不周山一倒,宇宙就会改变面貌,颛顼的统治也会随着动摇。

  共工乘双方军队打的火热,没有人注意时,他溜到不周山的脚下。“大王,共工要撞不周„„山”话未落音,共工怒气发作,大吼一声,猛地向不周山撞去。共工向来以身长力大出名,只听见“轰隆”一声震天的巨响,刹那间,不周山倒塌下来了。

  不周山一倒,整个宇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西北的天空失去了支撑,天倾斜了下来,北方天空上的太阳,星辰,月亮都挣断了绳索,朝着倾斜的西方跑去,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日月星辰的运行;东南的大地受到了山崩的剧烈震动,陷下去一个很大很大的深坑,从此,大小河流都向那奔流,这就形成了今天的海洋。颛顼所统治的宇宙,就这样被共工一怒所摧毁,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壮观了。

共工怒触不周山

  共工和颛顼自小就是能推心置腹的好友。两人都很善良,但“性相近,习相远”。那时实行“六股取士”科考制度。颛顼勤学好问,学习成绩在年级里名列前茅,共工却整日沉迷于一些课外书,而且好武艺,成绩十分不起眼。

  两人渐渐长大。环绕在颛顼周围的总是不绝于耳的“乖孩子”或“好学生”,而共工执地坚持自己的爱好,但也因此受尽了冷眼。可共工还是非常积极乐观,因为颛顼依然每天陪着他谈天说地,并且鼓励他,两人的友情与日俱增。可共工也发现颛顼日益忙碌了。

  高中毕业后,颛顼参加科举考试并金榜题名。正当颛顼兴高采烈地返回家中,噩耗传来——颛顼的父母被一群盗贼乱刀砍死。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令颛顼那颗阳光的心一蹶不振。共工想安慰颛顼,但颛顼像人间蒸发失踪了。共工怎知颛顼的心已悄然发生了改变

  三年后,共工成了一个部落的首领。共工忠厚朴实,又为百姓干了不少实事,深得当地百姓信赖。共工当上部落首领不久,有了颛顼的消息:颛顼成了帝王的参谋。共工对此很是诧异。

  共工当部落首领期间,发现当地学生的体质普遍下降,而且近视率高。共工还发现学生们都在攻读五书六经,埋头钻研六股文。共工派人调查,结果得出一个结论:

  “六股取士”科考制度,不利于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使学生心理负担过大,心理承受能力下降,使实际学问无人钻研。共工由此联系颛顼当年一反常态玩失踪的事,禁不住怒火中烧。

  一日,共工进京进贡,他找到颛顼并一问究竟。颛顼毫不忌讳地告诉共工,当年他由于极度悲伤,流落街头,吃尽苦头,意识到社会的现实,后来他成了一官员的女婿,再后来靠自身努力升官发财。颛顼还问共工要不要升官发财。共工更加愤怒,他怎么也接受不了当年的“好学生”竟变成如今崇尚权势与钱财的堕落官员。

  后来共工为了推翻“六股取士”科考制度,决心与竞争对手颛顼争做帝王。无奈颛顼位高势大,共工惨遭失败。为了不让更多学生受毒害,表明自己的决心,共工把怒气化为两条巨龙,乘上巨龙愤怒地撞击不周山。支撑天的柱子折断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结果,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这里移动;大地向东南方塌陷,所以江河泥沙都朝这里流去。

共工怒触不周山

  从前,炎帝和黄帝各有一个勇猛好斗、法力无边的儿子,分别是共工和颛顼。两人现正值壮年,手下各有一批能征善战的将士。两人对部落首领一位都虎视眈眈,谁都不愿意输给谁。大战一触即发!

  在战前,颛顼做了充足的准备,特地请来雷公、电母、雾伯、火神助阵,并亲自带领精锐部队在绝命谷中设下埋伏。战时,共工部队在绝命谷迷失方向,加之雾气越来越浓,更是头晕目眩。忽见空中一声响雷劈下,伴随着有火球坠落,俄而百千齐放。躲闪不及,伤亡大半。四周喊杀声起。共工大败,颛顼乘胜追击,二人在龙凤坡决斗。共工负伤,已无力抵抗颛顼。

  共工回到属地后,越想越气,“吾乃帝后之子,凭什么那帝王之位却被奸诈的颛顼得去!”共工火冒三丈,青筋暴出,重重地撞向不周山。

  那不周山乃是支撑天的柱子,系挂地的绳子,现其被毁,导致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移动;地向东南方塌陷,所以江湖流水和泥沙都往东南方汇集。

  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这将是三界多大的一场灾难啊!

共工怒触不周山

  【作品原文】

  共工人面,蛇身,朱①发。共工氏与颛顼③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④,折天柱⑤,绝⑥地维⑦。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⑧;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⑨归焉⑩。

  当其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 ,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

  【注释】

  ①朱——红色。

  ②《归藏·启筮》——《归藏》这部书相传是《周易》之前的古《易经》,但现存的可能是伪造的。

  ③颛顼——神话中的天帝之一,也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号高阳氏。

  ④不周之山——神话中一座支撑着天的大山。

  ⑤天柱——古代神话中又说,天由八座山峰支撑着,这些山就是天柱。

  ⑥绝——断。这里是“使(地维)断”的意思。

  ⑦地维——系着大地四角的粗绳。维,系东西的大绳子。

  ⑧就焉——向那里移动。就,靠近。

  ⑨潦——雨后地面的积水。

  ⑩归焉——趋向那里。

  《列子·汤问篇》——相传是战国时列御寇写的。书已经失传,现存的《列子》八篇可能是晋代人写的。《汤问》是其中一篇。

  其——指女娲(的)。

  任智刑——依赖巧计和刑罚。任,使用,依靠。智,这里含有“狡诈”的意味。

  以强[qi3ng]——来逞强。强,使用强力和勉强的意思。

  霸而不王[]——实行霸道而不实行王道。我国古代,儒家主张统治者以仁义治国,称作“王天下”,反对实行强霸的统治。

  以水乘木——用“水”来欺凌“木”。水、木,这里指“五行”中的两种东西。我国古代有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据说女娲属木,共工属水,所以这里是共工想取代女娲的意思。

  祝融——神话中的火神,也是传说中的古代帝王,号“赤帝”。

  《史记·三皇本纪》——司马迁所著《史记》中本来没有《三皇本纪》,这一篇是唐代的司马贞根据古代神话传说补写的。

  【神话故事】:

  共工长着人的面孔,蛇的身子,头发是红色的。

  共工氏和颛顼争着当天帝。争夺中共工忽然发脾气了,用头去撞不周山。结果把这根支撑着天的大柱子撞折[sh6]了,把系着大地的粗绳子也震断。这样一来,天塌下一角,向西北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向移动;大地的东南塌陷下去,所以河流、积水都向东南方向汇聚。

  在女娲的末年,诸侯中有个叫共工的。他凭着狡诈和刑罚来逞威风,使用暴力的手段而不实行仁政。他要取代女娲的地位,就和祝融进行大战。因为没有打败祝融,他大发脾气,用头撞不周山,把山撞崩了。这样一来,天柱折断,系着大地的粗绳子也残破了。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历史典故

  据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号高阳氏,居子帝五(今河南濮阳附近)。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统治的地盘也大了很多,北到现在的河北一带,南到南岭以南,西到现在的甘肃一带,东到东海中的一些岛屿,都是他统治的地城。古代历史书上描写说,倾项视察所到之处,都受到部落民众的热情接待。

  但是颛顼也办过不合情理的事情。有这么一条律令就是他定的:规定妇女在路上和男子相遇,必须避让一旁;如果不这样做,就被拉到十字路口打一顿。这条法律虽然是传说,但是说明了在颛顼那个时期,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男子成了氏族中的主导力量,妇女的地位已经低于男子,父系氏族社会过取代了母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上的权威已经确立。与颛顼同时,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氏。传说他是二人首蛇身,长着满头的赤发,他的坐骑是两条龙。

  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他的部落在现在今天的河南北部。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作更是抓紧,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那个时候,人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水的利用是至关重要的。共工氏是神农氏以后,又一个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过贡献的人。

  共工有个儿子叫后土,对农业也很精通。他们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把水利的事办好,就一起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况,发现有的地方地势太高,田地浇水很费力;有的地方地势太低,容易被淹。由于这些原因,非常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共工氏制订了一个计划,把土地的高处的土运去垫高低地,认为挖下洼地垫高可以扩大耕种面积,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对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好处。

  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颛顼认为,在部族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是自己,整个部族应当只听从他一个人的号令,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他用这样做会让上天发怒为理由,反对共工氏实行他的计划。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表面上是对治土、治水的争论,实际上是对部族领导权的争夺。

  要说这两个人比起来,力气上,共工氏要强:论机智,他却不如颛顼。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当时的人对自然知识缺少了解,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不少人上了颛顼的当,认为共工氏一平整土地,真的会触怒鬼神,引来灾难,因此颛顼得到了多数民众的支持。

  共工氏不能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

  共工氏驾起飞龙,来到半空,猛地一下撞向不周山。雾时间,一声震天巨响,只见不周山被共工氏猛然一撞,立即拦腰折断,整个山体轰隆隆地崩塌下来。天地之间发生巨变,天空中,日月星辰都变了位置;大地上,山川移动,河川变流。原来这不周山是天地之间的支柱,天柱折断了,使得系着大地的绳子也崩断了,只见大地向东南方向塌陷。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因为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日月星辰就每天都从东边升起,向西边降落;因为大地向东南塌陷,大江大河的水就都奔腾向东,流入东边的大海里去了。

  共工氏英勇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在他死后,人们奉他为水师(司水利之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社神(即土地神),后来人们发誓时说“苍天后土在上”,就谈的是他,由此可见人们对他们的敬重。

  关于共工氏和颛顼争夺帝位,怒撞不周山的传说,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前边讲的儿个神话,说明在那时我们的祖先尚不知如何解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不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因此在自然面前是那样的无力,因此把各种疑惑归之于神的存在,自然之力被形象化,人格化。所以创造了神话传说,歌颂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话中盘古、女娲、黄帝等等传奇人物来。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望梅止渴的故事50字

惊弓之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