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的资料说明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介绍蚂蚁的作文

  我们在大树下没,墙角边经常看到蚂蚁忙碌的身影,它们是那么勤劳、快乐。

  蚂蚁的外表十分有趣。他极小极小,像一粒芝麻!褐色的身子,圆圆的脑袋上有一双小眼睛。头上有一对发丝般的触角,身子下面有六只纤细的脚。

  别看蚂蚁身子细小,它却有着惊人的力量。有一次,我去上学,看见一群正在搬运半个馒头呢!它们有的推,有的拉,有的咬,怎么也搬不动。这时我看见一只大蚂蚁向一边爬去,到了洞口它不停地摆动着触角没,不一会儿许多蚂蚁出现了,跟着这只大蚂蚁向馒头爬去。这么多的蚂蚁,一只跟着一只,像一条长龙呢!这下可好了,蚂蚁终于把馒头搬动了。我不由自主地喊了起来:“加油!加油!……”最后蚂蚁总算把馒头搬到了洞口。没想到这些不起眼的小蚂蚁,竟有这么大的力量,它们还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多么可爱的小蚂蚁啊!

蚂蚁的资料说明文

蚂蚁说明文

  蚂蚁是一种数量众多,团结友爱的小动物。

  蚂蚁的数量让人惊叹。地球上的知名的蚂蚁品种已有一万种,它们的数量比人类多一百万倍。地球现有人数17亿,蚂蚁的重量相当于地球人类的重量。它们真是一个大家族呀!

  蚂蚁家族非常团结。它们有食物大家分享,并且很会分工,像瑞士表一样清晰无误。蚁后负责产卵,它拥有最高领导权,能活数十年,生一百万个蛋。工蚁负责喂养小蚂蚁。雌蚁工作养家。它们可真团结呀!

  蚂蚁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地球上最北部最寒冷的地方也会有蚂蚁。那非常寒冷,白雪皑皑,达到零下四十度了。而小蚂蚁在巢穴拥挤在一起取暖。春天,它们用身!把巢外的雪给融化掉,就冲了出去,就像八国联军一样血洗中国,杀的杀,吃得吃。真是钻头上加钢针——真历害呀!

  最热的沙漠也会有蚂蚁。那非常热,最高温度达到140华氏度,那里是寸草不生的。人在里面都难以生存,如果在里面穿鞋的话,你的脚就挂了。它们有牺牲小我的精神,真让人敬佩!作文热带雨林是蚂蚁真正的王国。这里非常湿润,动植物数量众多。如果我把蚂蚁的巢弄坏,它们的先锋队先出动,它们的嘴像枪口,会喷出像浆糊一样的毒物质。如果不发出攻击的话,它们就会退回巢穴,然后就由白工蚁来修巢。在澳洲和非洲蚂蚁巢奇形怪状,有的巢足足有20尺高,正好有二层楼高,真是工程冠军呀!

  实根蚁是蚂蚁家族里最高级的杀手。它们住在非洲大草原上,那里的环境非常恶劣。每天它们都涌出洞穴捕食,兵士蚁来保护前进的队伍,它们就像大部队一样血洗森林。它们像汪洋大海一样捕食,蝗虫,螳螂只好束手就擒。

  我喜欢蚂蚁,喜欢它们的不惧强敌;我喜欢蚂蚁,喜欢它们的无私奉献;我喜欢蚂蚁,喜欢它们的团结协作!

初二说明文:小蚂蚁大智慧

  大家都知道蚂蚁是又小又弱的动物,如果你是位昆虫爱好者,喜欢观察的话,那你会发现它很聪明、勇敢。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蚂蚁在养殖、干活、建设等方面样样精通。

  蚂蚁爱吃甜食,所以它们特地养了些蚜虫。我看过《百科全书》,蚜虫靠吃树叶为生,吃饱后就能在尾部分泌出蜜露。蚂蚁为了得到它们的蜜露,保护它们,养殖它们,让整巢的蚂蚁都能吃到蜜露……这多像人类养殖家畜与家禽啊!

  蚂蚁是劳动界的高手。夏天是蚂蚁“上班”的高峰期,为了储存过冬粮食,你在哪都可以看到它们搬粮食时热火朝天的身影。蚂蚁洞外排成了一条条取食物、放食物的长龙。据说蚂蚁能搬起比自身大几十倍的东西,这令我想起了“人心齐,泰山移”的俗语。要是我们都像蚂蚁那样专心致志卖力工作,那全国人民都能丰衣足食了。

  蚂蚁们还是天然的艺术家和建筑家呢!蚁巢密密麻麻,有很多通道,什么“育儿室”、“繁殖室”、“仓库”、“休息室”等都有。我曾经挖过一个蚁巢。蚂蚁的防范意识很强,一有动静,它们就全都跑出来了,不一会儿,它们又在其他地方筑起了蚁巢。

  我觉得蚂蚁就像人类一样,爱劳动,会养殖,更重要的是它还会建设一个美丽的家园。大自然像谜一样,一切生物都有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如果你有一双慧眼,善于观察,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范文:蚂蚁

  蚂蚁,一种小小的动物,身上却有好多秘密。快来了解吧。

  若是问你世界上力气最大动物是什么时,有人可能会想到体积庞大的大象,有人可能会想到身手敏捷的老虎,或许还有人会提到沙漠中的骆驼。但想必很少人会想起渺小、不起眼的蚂蚁吧。说出来,恐怕没多少人会轻易相信,但事实就是如此。

  美国哈佛大学的昆虫学家马克莫费特,是一位对亚洲蚁颇有研究的学者。根据他的观察,10多只团结一致的蚂蚁,能够搬走超过它们自身体重5000倍的蛆或者别的食物,这相当于10个平均体重70公斤的彪形大汉搬运3500吨的重物,即平均每人搬运350吨,从相对力气这个角度来看,蚂蚁是当之无愧的大力士。所以,一些十分沉重的食物没多久就会被浩浩荡荡的蚂蚁大军搬运完。

  我曾经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当一只蚂蚁发现食物时,没多久就会有一大群蚂蚁前来接应?我也试图寻找着这个问题的答案,但因为那时还小,没太大的毅力,所以不是那么的成功,唯一能做安慰自己的答案也无非是蚂蚁能发出一种气味,这种气味使得蚂蚁与蚂蚁之间似乎变为“心灵相通”,所以一只蚂蚁找到食物后,不久,就会跑来援军。

  一般的,蚂蚁可以分为四类:蚁后、雄蚁、工蚁和兵蚁。四类蚂蚁系系相关:蚁后与雄蚁进行交配,“新郎”寿命不长,不久便会死去,蚁后脱掉翅膀找到合适的地方繁殖后代。发育成熟的蚂蚁又根据形态特征分为工蚁和兵蚁。工蚁主要是伺养幼蚁和蚁后,兵蚁是为保卫群体的一种“武器”。又有谁能想到小小蚂蚁竟分工如此精密。把生活处理的井然有序,有条有理。

  说完了蚂蚁的分类,该讲讲它们的生活习性了。

  蚂蚁在15℃~40℃之间可正常生长,但最佳温度为25℃~35℃之间。冬季低于10℃就会进入冬眠。蚂蚁的土壤湿度应控制在10℃~20℃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90%之间。可见蚁后当初选洞穴的用心之深。

  蚂蚁,一种微不足道的小动物,却不知蕴藏了多少秘密。它的身世可谓是个谜,可这个谜不知何时能解完。或许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万年。

  一天下午天气有些闷热,我坐在奶奶家的槐树下纳凉。突然,我看见一只蚂蚁,它似乎发现了一块小蛋糕屑,努力地想把它搬走,但无奈那蛋糕屑对于它那小小的身躯来说,实在称得上是庞然大物。于是它去找来了它的伙伴,这样它们才搬走了蛋糕屑。

  那一刻,我好疑惑。蚂蚁算不上是高级动物,所以对于只走过一次的路线,不可能牢牢记住。那么,它是凭借什么才能顺利的带领着它的伙伴们找到食物呢?为此,我查了许多资料,还做了一个实验。

  找三个瓶盖,呈三角状摆开;用两条木片连接瓶盖,使两片木条同时搭在一个瓶盖上;然后把一只蚂蚁放在这个瓶盖上,在另一个瓶盖上放一点蛋糕屑,第三个瓶盖上什么也不放。

  我用笔驱赶着它走上了那条有蛋糕屑的路,然后静观其变。蚂蚁寻到了蛋糕屑后,环着它走了几圈,嗅了又嗅。在这时,蚂蚁被我不留情意地狠狠地赶上了“回家的路”,待它回到它本来待的那个瓶盖上,我又把那两个木片交换了位置,观察蚂蚁的情况。只见它走上了那个没有蛋糕屑的路。

  通过资料和实验,我知道了蚂蚁是凭借一路上留下的气味才带领它的伙伴找到了蛋糕屑。

  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各有各的本领,在它们的身上我们发现了一些秘密。但我坚信,我们现在看见的只是冰上一角,在未来,我们终将看见这座壮观而绚丽的“冰山”。

蚂蚁的说明文

  若是问你世界上力气最大动物是什么时,有人可能会想到体积庞大的大象,有人可能会想到身手敏捷的老虎,或许还有人会提到沙漠中的骆驼。但想必很少人会想起渺小、不起眼的蚂蚁吧。说出来,恐怕没多少人会轻易相信,但事实就是如此。

  美国哈佛大学的昆虫学家马克莫费特,是一位对亚洲蚁颇有研究的学者。根据他的观察,10多只团结一致的蚂蚁,能够搬走超过它们自身体重5000倍的蛆或者别的食物,这相当于10个平均体重70公斤的彪形大汉搬运3500吨的重物,即平均每人搬运350吨,从相对力气这个角度来看,蚂蚁是当之无愧的大力士。所以,一些十分沉重的食物没多久就会被浩浩荡荡的蚂蚁大军搬运完。

  我曾经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当一只蚂蚁发现食物时,没多久就会有一大群蚂蚁前来接应?我也试图寻找着这个问题的答案,但因为那时还小,没太大的毅力,所以不是那么的成功,唯一能做安慰自己的答案也无非是蚂蚁能发出一种气味,这种气味使得蚂蚁与蚂蚁之间似乎变为“心灵相通”,所以一只蚂蚁找到食物后,不久,就会跑来援军。

  一般的,蚂蚁可以分为四类:蚁后、雄蚁、工蚁和兵蚁。四类蚂蚁系系相关:蚁后与雄蚁进行交配,“新郎”寿命不长,不久便会死去,蚁后脱掉翅膀找到合适的地方繁殖后代。发育成熟的蚂蚁又根据形态特征分为工蚁和兵蚁。工蚁主要是伺养幼蚁和蚁后,兵蚁是为保卫群体的一种“武器”。又有谁能想到小小蚂蚁竟分工如此精密。把生活处理的井然有序,有条有理。

  说完了蚂蚁的分类,该讲讲它们的生活习性了。

  蚂蚁在15℃~40℃之间可正常生长,但最佳温度为25℃~35℃之间。冬季低于10℃就会进入冬眠。蚂蚁的土壤湿度应控制在10℃~20℃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90%之间。可见蚁后当初选洞穴的用心之深。

  蚂蚁,一种微不足道的小动物,却不知蕴藏了多少秘密。它的身世可谓是个谜,可这个谜不知何时能解完。或许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万年。

初二蚂蚁说明文

  蚂蚁看上去很弱小,可是团结起来力量却很强大。

  有一次,我在小区楼下玩,突然发现地上有一只蚂蚁在搬一块面包渣,走得很慢,却很认真。我看见旁边有块更大的面包渣,我就捡起那块面包渣向蚂蚁身上一扔,心想:这下你还能搬起来吗

  谁知,这只蚂蚁却把小的面包渣扔到一旁,走掉了。过了一会,那只蚂蚁又来了,后面还跟着大大小小几十只蚂蚁。原来它是去叫帮手了呀!蚂蚁们分别在面包渣的两边排成两列,大的用后背扛,小的用触角顶,不一会儿,它们就把那块大面包渣抬起来了,真是些大力士啊!再仔细一看,面包渣上还站着一只小蚂蚁,像在做指挥,“一二、一二”迈着整齐的步伐,大步向前走。

  它们把食物运到洞口时,由于洞口大,面包渣塞不进去,它们很聪明,居然把面包渣调了个头,换了个方位,瞬间塞了进去。

  回家后我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蚂蚁的嘴里能分泌一种酸性液体,能把坚硬的东西腐蚀,还可以钻地。蚂蚁真是只多才多艺的家伙!

  一只蚂蚁根本不可能搬动大面包渣,然而许多蚂蚁互相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顺利达到目标。我不禁佩服蚂蚁的智慧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正因为它们遇事不慌,沉着应对,身上那股团结合作的强大力量,使它们能战胜任何困难,勇往直前。

  我们要学习蚂蚁的团结合作的精神,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初一说明文:蚂蚁

  蚂蚁是一个社会性极强的动物,它们大致分为四种阶级: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这个在大自然中几乎无处不在的小生物本领可不小呢。

  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从蚂蚁窝里出来觅食的工蚁们,似乎走到哪里都不会迷路。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蚂蚁会在它走过的路上留下一种信息素,蚂蚁们就是靠这种物质确定方向的。

  什么,蚂蚁是大力士?没错,虽然蚂蚁小,但力气可是不容小觑。一只蚂蚁可以举起自身体重近100倍的物体,能拖走超过自身体重400倍的物体,而同等体重大小的大象却也只能拖动自身体重4-5倍的物体,因此蚂蚁是当之无愧的大力士。

  蚂蚁是杂食性动物,它们可以杀死比自己体型大50倍的猎物。那么蚂蚁是怎么捕食的呢?正所谓人多力量大,蚂蚁找到猎物后不会单打独斗,它们会跑回到自己的巢里叫来其他同伴,然后跟随着信息素回到猎物旁边,它们会先在猎物旁边不停移动,然后突然出击围剿猎物,蚂蚁会用自己强有力的大颚钳制住猎物,对于一些多足的猎物蚂蚁会将其“五马分尸”——用颚咬住每一只腿然后将其扯下。有些带有蚁酸的蚂蚁还会使用蚁酸麻痹猎物使其无法自由活动。猎物死后工蚁们会齐心协力将猎物搬到自己的洞穴里日后慢慢享用。

  很多动物都有对天气变化的预知本领,蚂蚁也不例外。古人发现,在大雨来临之前,蚂蚁会在附近搬来泥土堵住洞口以免雨水把蚂蚁窝淹了,或者在前一天集体举行搬迁,因而古人根据经验总结出一句谚语: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在秋天里,蚂蚁越往高处爬,说明今年的冬天越寒冷,许多地方的农民还常常念叨“蚂蚁上树,满天风雨。蚂蚁下山,必有干旱”之类的农谚。

  说到这,你也许会惊叹不已,真没想到小小的蚂蚁竟有这么多的奥秘。其实蚂蚁身上还藏着许多未知数呢,这将有待于我们去探索、发现,利用蚂蚁为人类服务。

蚂蚁说明文资料

  听说蚂蚁是一个大力士,能搬动比它身体重十倍的东西。今天,我证实了蚂蚁的这种本能。

  我先找来一群蚂蚁,再买来一块面包,把面包掰成了三块,然后,把其中一块放在了蚂蚁的旁边。不一会儿,一只蚂蚁发现了面包,它爬过去闻了闻,恩,真的是一块大面包。蚂蚁晃晃脑袋。它走近了一些,想把它举起来,它一脚抓着面包,一脚用力地往上抬。看起来是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可面包还是纹丝不动。那只蚂蚁围着面包转了一圈,又往四周望了望,就转身往前爬去。没多大功夫,它又回来了,在它的身后跟着一群蚂蚁,很快,那块面包被抬了起来。一眨眼的功夫,面包已被这群蚂蚁搬了很长一段路了。

  我看着这群蚂蚁,心想:团结的力量真大啊!我们在平时生活中,也要像蚂蚁一样团结友爱。

蚂蚁作文

  蚂蚁的种类极其繁多,各有各的特点。

  有一种蚂蚁,叫做“蜜罐蚁”,肚子很大,胀鼓鼓的,像个大皮球,闪着琥珀色的光芒,里面充满了蜜糖。闹“灾荒”的时候,就靠着蜜糖充饥。这有点类似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身上驼峰的作用。还有一种“大盗蚁”,又称“强盗蚁”,每个都有指甲盖那么大,牙齿锐利,从不单独出动,一出动便有几十万只,黑压压一大群,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去“扫荡”,所过之地,不留下一个活口。有人亲眼看见,一条刚吃完一只美洲狐的大蟒蛇漱洋洋地躺在尼罗河边,把身子摆成“S”形,舒服地晒着太阳,这时,一群大盗蚁冲了上来,可蛇对这些小东西毫不在意,显出不屑一顾的样子,一直到大盗蚁把它重重包围,这才慌了,可为时已晚,冲上来的大盗蚁紧紧地咬住它,死不松口。蛇疼得不停地翻滚,可翻到哪里都有密密麻麻的大盗蚁,根本逃不出去。最后,蛇拼尽全身力气,窜到河边,跳人水中,想洗掉身上的蚁群,可还是不行。大盗蚁一边紧紧地叮住蛇的皮肉,一边给蛇注射特别麻醉剂——“蚁酸”。不久,蛇就昏死了过去,大盗蚁使劲把它拖上岸吃了。由此可见这种蚂蚁的凶残。另外还有两种奇特的蚂蚁:缝叶蚁和塞头蚁。缝叶蚁住在树上的叶子中间,它们很“聪明”。可以把两枚相邻的叶片拉在一起,用它们的幼虫做针,用幼虫分泌出来的粘汁做线,一针一线地把叶子缝起来,自己就住在这特殊的家中。塞头蚁的头很像一个木塞子,和它所住洞口的大小差不多,遇到紧急情况,就用自己的头堵住人口。我觉得这方法似乎不怎么高明,蚂蚁的敌人主要是穿甲和食蚁兽,不论是谁,塞头蚁这个法子恐怕都抵不住。这使我想起了鸵鸟对付敌人的办法。我至今都没弄明白塞头蚁这个方法到底是对付谁的。

描写蚂蚁的说明文

  (一)

  我很喜欢昆虫,地上爬的,空中飞的,水里游的,无一不是我的观察对象。我很小的时候,就经常逮蝴蝶,捉蜻蜓,时间一长,我对它们的习性也了如指掌。

  昆虫的奇闻趣事很多,不说别的,单说蚂蚁吧。世界上几乎每个角落都有它的踪迹。草地上,瓦片下,花盆中,有时候,把砖翻开,还会看到蚂蚁窝呢!看到蚂蚁窝里成千上万的蚂蚁,你一定会想:奇怪,蚂蚁怎么会有这么多呢?原来在蚁窝的深处,有一处“皇宫”,在这里住着“蚁后”。“蚁后”特别肥大,足足有一般蚂蚁的十倍,大腹便便。虽然整天一动不动,却享受着最精美的食品。你一定会问:“它难道是白吃饭的吗?”其实不是,它的任务只有一个——产卵。蚁后不停地产卵,一天往往产几千甚至几万个,一个月下来,就要产几十万个。你想想,蚂蚁家族能不繁荣昌盛吗

  (二)

  蚂蚁特别好战,往往会为了一小块面包而大动干戈,成千上万只蚂蚁厮杀在一起,打得难分难解。战后往往是尸横遍野。如果你使用放大镜还可以看到,蚂蚁打起架来,不像别的昆虫打不过就逃,而是咬住后紧紧不放,一直到这两只蚂蚁中有一只死去。这样,经常是双方同归于尽,所以蚂蚁尸体经常是两个连在一起的。一次大战,也不像别的动物会打个平手,而是一定要分出胜负,不然绝不罢休。一旦决出胜负,赢的一方就立刻冲到对方的巢穴里去,把剩下的蚂蚁捉住,让它们做自己的“奴隶”,而“奴隶”也不反抗,而是甘心为它们的主子服务。至于“蚁后”,那可就成了赢方的一顿美餐了。

  你也许会问:“蚂蚁部是一模一样黑乎乎的,它们怎样分清敌友呢?”其实,这并不复杂。蚂蚁辨别敌友完全是凭着嗅觉,因为同一巢穴里蚂蚁的气味是一样的,绝对不会和另一巢穴蚂蚁的气味混同。因此,蚂蚁在战场上凭着灵敏的触角很容易分辨敌和友。

  (三)

  没有人把蚂蚁称做工程师、建筑师,然而,“蚁巢”构造的复杂却使许许多多工匠都无地自容。如果你游览过故宫的话,一定会为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而倾倒。如果你参观一下“蚁巢”这特殊的“地下宫殿”,那么,你也一定会为这小小的“蚁巢”而感慨万分。

  “蚁巢”几乎到处都有,可在外面根本看不清它的真面目,那么就让我

  们变“小”,去“蚁巢”做一次假想的旅行吧!

  由洞口进了“蚁巢”,首先映人眼帘的是一条条曲曲折折的小径,工蚁们忙忙碌碌地进进出出,一分钟也不肯耽误。任选一条小径进去,走了一会儿便见到巨大的一栋“房屋”——贮粮室。当然,这里的“巨大”是相对蚂蚁而言的。贮粮室中堆着小山似的粮食,几只兵蚁威风凛凛地守在那里,谁也莫想偷走半粒粮食。贮粮室前面还有一道土墙,以防止雨水把粮食冲走。继续往前走,便会看到“托儿所”。“托儿所”的占地面积不大,但四周修得很牢固,墙壁上有许许多多小孔,每个小孔里安静地躺着一个小蚂蚁。“保姆”们隔一段时间就喂一次食,一点也不敢马虎大意。我们再弯弯曲曲地往前走一段路,通过一些“岗哨”便到了“正殿”。“正殿”中间是张床,床上躺着“蚁后”。“正殿”虽不能说是“金碧辉煌”,可也非同一般,高高的屋顶,平平的地面,坚固的墙壁。“正殿”后面还有一座小小的屋子,专门饲养蚜虫。你也许会奇怪:“养蚜虫干码?”这是个秘密,下面再写。至此,“蚁巢”已游览完毕。

  你可能会说:“这有什么了不起!”可是,别忘了,蚂蚁毕竟是一种小小的爬虫呀!如果你用爬虫的眼光去看它,你一定会说:“啊,多么精美的蚁巢!真是一个奇迹!”

  (四)

  蚂蚁的种类极其繁多,各有各的特点。

  有一种蚂蚁,叫做“蜜罐蚁”,肚子很大,胀鼓鼓的,像个大皮球,闪着琥珀色的光芒,里面充满了蜜糖。闹“灾荒”的时候,就靠着蜜糖充饥。这有点类似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身上驼峰的作用。还有一种“大盗蚁”,又称“强盗蚁”,每个都有指甲盖那么大,牙齿锐利,从不单独出动,一出动便有几十万只,黑压压一大群,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去“扫荡”,所过之地,不留下一个活口。有人亲眼看见,一条刚吃完一只美洲狐的大蟒蛇漱洋洋地躺在尼罗河边,把身子摆成“S”形,舒服地晒着太阳,这时,一群大盗蚁冲了上来,可蛇对这些小东西毫不在意,显出不屑一顾的样子,一直到大盗蚁把它重重包围,这才慌了,可为时已晚,冲上来的大盗蚁紧紧地咬住它,死不松口。蛇疼得不停地翻滚,可翻到哪里都有密密麻麻的大盗蚁,根本逃不出去。最后,蛇拼尽全身力气,窜到河边,跳人水中,想洗掉身上的蚁群,可还是不行。大盗蚁一边紧紧地叮住蛇的皮肉,一边给蛇注射特别麻醉剂——“蚁酸”。不久,蛇就昏死了过去,大盗蚁使劲把它拖上岸吃了。由此可见这种蚂蚁的凶残。另外还有两种奇特的蚂蚁:缝叶蚁和塞头蚁。缝叶蚁住在树上的叶子中间,它们很“聪明”。可以把两枚相邻的叶片拉在一起,用它们的幼虫做针,用幼虫分泌出来的粘汁做线,一针一线地把叶子缝起来,自己就住在这特殊的家中。塞头蚁的头很像一个木塞子,和它所住洞口的大小差不多,遇到紧急情况,就用自己的头堵住人口。我觉得这方法似乎不怎么高明,蚂蚁的敌人主要是穿山甲和食蚁兽,不论是谁,塞头蚁这个法子恐怕都抵不住。这使我想起了鸵鸟对付敌人的办法。我至今都没弄明白塞头蚁这个方法到底是对付谁的。

  前面曾经提过,在壮观的蚁巢里还有专门的房间饲养蚜虫,为什么呢?原来,蚂蚁爱吃甜食,可又不能直接从植物中得到糖,只好借用蚜虫。蚂蚁每天早上赶着蚜虫去树顶“放牧”,等到蚜虫吃饱喝足,蚂蚁便抓住它们使劲挤压,可怜的蚜虫便开始大量地分泌出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含糖量很高,这正是蚂蚁所需要的。蚂蚁得到这些东西后,便赶着蚜虫回窝了,第二天一早,又出来放牧,如此周而复始,便可以不断吃到甜食。还有一种昆虫,也是蚂蚁的好伙伴,叫“隐翅虫”。这种虫子能挥发出一种类似“乙醇”的东西!而蚂蚁一闻到这种味道立刻浑身飘飘忽忽的,就像喝醉了酒,得到极大的满足。因此,蚂蚁对这种虫子倍加爱护,把它接到蚁洞中,请它大吃大喝,而“隐翅虫”呢,则分泌出更多的“乙醇”来报答蚂蚁的关怀。

  在自然界里,像蚂蚁和蚜虫,蚂蚁和隐翅虫这样的好伙伴还不少呢,你能想得出来吗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附近旅游景点免费 周边

中学生好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