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希望的人物素材事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希望 关于希望的故事作文

  “人在痛苦的情况下,如果心存希望,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潜能,克服困难度过难关。”这是一句至理名言。

  第一个故事,是一个单身妈妈,独自抚养孩子长大。因为穷,她不得不卖血给孩子储存生活费。在义务教育的九年中,这个单亲妈妈不断卖血,直到第十年,她的孩子读完了初中,她才倒下。医生检查她的身体的时候,她得了很多疾病,而且身体状况早就到达了崩溃的边缘,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她居然还能活着。

  第二个故事,是一个小女孩。小女孩聪明伶俐,心地善良,本来无忧无虑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谁知道遇上了一个恶毒的农村妇女,被设计触犯了法律,被警察送到少管所,一关就是三年。小女孩在疾病横行,充满殴打,惨无人道的地方,靠菜叶和米饭支撑着出狱的信念。她在狱中写了很多所见所闻的文章,居然拼出一本厚厚的小说。走出少管所的那一天,她一只眼睛几乎失明,身上只有一把骨头,头发蓬乱,跟个乞丐差不多。只有她的神情,还和小孩子的时候一模一样,来接她的妈妈问她里面苦不苦,她点点头,然后说:“我还是熬过来了,我只想着,出来还可以呼吸新鲜空气,还可以去吃一顿螺蛳粉。”

  成年人都知道,生活会否定我们的完美,而命运的大手也许这某一个时刻就降临,将我们抓住拖到悬崖的边缘,很多时候我们会疲惫了挣扎,在心里面放弃,但是也有一些勇者,能够逆流而上,给自己一个希望。那种希望,好像是给心灵之灯准备的灯油,在心火就快灭掉的时候,让心火重新燃烧起来,不让我们的躯体冰冷僵硬。

  但愿我们都有一个美好的希望,并且这个希望可以实现。

关于希望的人物素材事例

从绝望中敲开希望之门的真人励志故事

  18岁那年,从小就喜爱音乐和舞蹈的她,如愿以偿进入了大学艺术系,攻读声乐专业。父母是普通工人,家境自然不宽裕。学习期间,她总是尽可能多地兼职,自食其力,以减轻家庭负担。

  20岁那年,她在一家旅行社兼职当导游,只有500元的底薪,却做得很认真,很努力。后来,回忆起这段当导游的经历,感慨良多,说,尽管苦不堪言,但也因此找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动力。

  大学毕业前夕,有一天,她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宿舍时,已是晚上11点多钟了,舍友们还在兴高采烈地叽叽喳喳。一打听,原来,一个同学探听到一家电视台对外公开招聘气象节目主持人,正在撺掇大家去报名应聘呢!

  电视台那么多有经验的主持人,我们能行吗?她有点泄气。怎么不行?同学纷纷给她打气,机会难得,你个人条件又这么好,不去试试多可惜呀!

  谁知,那个同学记错了面试时间,当她和同学赶到电视台时,面试已经结束了,考官正在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完了,完了。”几个同学急得直跺脚,一个个脸上露出失落绝望的神情。

  难道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机会与自己擦肩而过?不,不能!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她一个箭步冲上去,把主考官堵在电梯门口。请给我们一个面试的机会,也许,我们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她言辞恳切,神情充满自信。

  考官们一下子愣住了。在与她对视了足足半分钟后,决定破例给她们一次机会。结果,凭着清纯可人的外形气质、出色超人的自身素质和机敏过人的临场表现,她脱颖而出,最终被电视台录用了。

  她没有想到,绝望之际,自己大胆得有点出格的举动,竟然开启了人生的一个希望之门。

  一年后,她毅然辞去在省电视台这个已经有点成绩的主持人工作,决定“北漂”,去寻找一片更广阔的飞翔天空。

  那是一段清苦、艰辛且看不清未来的“全漂”生活:偌大的北京,没有她的地方,在一个极其闭塞的社区,蹭着一个转了多少道弯的朋友的空房子;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每天靠拼命打工和四处兼职维持生计,连打个电话都要和生活费进行“较量”……即便是在这样生存状态极其恶劣,对未来充满绝望的日子,她还是没有放弃心中的梦想,咬紧牙关,坚持参加中国传媒大学的专业培训。她在潜心等待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机会。

  机会还是来了。

  一个极度闷热的午后,大雨骤然而至,直至傍晚时分,整个北京城拥堵不堪。当从淋成“落汤鸡”的同学手里接过一张湿漉漉的报纸时,她眼睛一亮,一则“中国气象局华风声像技术中心招聘启事”引起了她的注意。上面说,中央电视台10频道“今日气象”栏目改版,招聘天气预报主持人。

  呵呵,机会终于来了,她兴奋地跳了起来。但同学看后,沮丧地说:高兴什么呀,人家规定应聘者必须持有北京户口,你怎么去?她却不以为然,说:只要我们有真本事,他们是不会拒之门外的吧?去试试看,或许就是个机会呢!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她拨通了招聘处的电话。对方说:在这么多不符合招聘条件的应聘者中,你是第一个没有放弃和退却的人,我们接受你的报名。凭着扎实过硬的主持功底,她最终胜出,被录用了。

  她,又一次从绝望中敲开了成功的希望之门。

  她就是王蓝一,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她说她喜欢这样的座右铭:也许你不是最优秀的,但记住,你一定是唯一的。请不要轻易放弃,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借物喻人蜡烛比喻老师

写议论文的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