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观后感作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写观后感的作文 太行山上观后感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自从观看了电影《太行山上》,有了很多很多的感悟,让我有机会在银幕上得以再一次感受那令人难忘的历史画卷。不禁惊叹电影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同时一种对抗日前辈的敬仰在不知不觉中升腾起来……《太行山上》这个故事主要讲述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率领刚刚改编完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开辟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程。其中著名的平型关大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第115师打的一个漂亮的歼灭战。

  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委会正式宣布红军主115师师长林彪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1937年9月11日改称第18集团军。朱德为八路军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设立总指挥部,下辖3个师,每师辖2个旅,每旅辖2个团。每师定员为1.5万人。 师长:林彪,军事家,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曾参加南昌起义、湘南武装起义。在井冈山时期先后任营长、团长、军长、军团长等职。参加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师长,取得平型关大捷。副师长:聂荣臻,字福骈,四川江津(现重庆市江津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著名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为我国人民解放和日后国防军事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终年93岁。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命令,将红一方面军第1军团、第15军团及红军第74师合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15师。以原红一、三军团一、二、四师整编为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六八六团,红十五军团的七三、七五、七八师整编为六八七、六八八两个团,陕北红军七十四师整编为炮兵、工兵、骑兵、辎重、特务等营。红一方面军机关和红军第74师分别改编为第115师机关和师直属队。它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因而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馅。更主要的这是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方针的一次辉煌胜利。平型关战役是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后的首次胜利,它表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抗战力量。

  在这部电影中,我领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我们把握生命并敬畏生命,可生命对他们而言却是不畏牺牲。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对无数个铁血战士宣布战役胜利后,他们不约而同举起手由衷的发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强烈激昂的宣喊。在这发自肺腑的声音里我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我确确实实被感动了,同时也激发了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一名党员,更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80年前,当中华民族最终夺取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血火淬炼的抗战精神,在历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恒。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抗日战争那段中国人民最艰苦的日子,仅从电影电视片中所看到的那血雨腥风、艾红遍野的惨烈悲壮画面,我也禁不住泪流满面了。我激动,我愤慨,那是因为日本军国主义在我们伟大的祖国所犯下的暴行;我庆幸,我感激,那是因为中国有了共产党。生处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永远缅怀那些千千万万不留姓名却前赴后继为人民解放事业献身捐躯的革命先辈。爱我中华!让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写一篇观后感作文

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励志而感动的电影 青春雷锋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雷锋从小学毕业到牺牲的成长经历,是一部传记性质电影。影片着力描写雷锋平凡的成长经历,用生动的影像和鲜活的细节展示其感恩社会、热爱生活、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助人为乐、服务人民的精神。

  雷锋曾经说过一句这样的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不仅这样说了,还这样做了。这句话让许多人感慨万千。雷锋一生十分节约,但是,他帮助人民却毫不吝啬。他一个月只能有6元部队补贴费,钱好不容易攒到了100元时,就送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民。雷锋,他是多么的无私!

  看完电影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思绪万千。脑海中一想到雷锋那样的省吃俭用,就是为了帮助更多有需要帮助的人。我不禁的想到了今天我们的生活:我们生在新社会,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我们也会有不珍惜幸福生活的时候。吃饭的时候挑三拣四、玩具也玩一个又买一个,跟雷锋生活的时代比起来,我觉得真的是天壤之别。我们应该去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不要只知道吃喝玩乐。我们还应该多帮助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这样又可以帮助长辈、又可以锻炼一下自己,岂不是两全其美吗?雷锋虽然已经逝去了几十年,但是他那光辉的形象和动人的事迹永远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雷锋,这个刚劲而又充满光辉的名字,永远牢固的印在我们的心中!

写一篇观后感作文

观后感

  我看过一幅周月泉说话的漫画。看完后,我想到了很多……

  这幅漫画是这样的:在一片茂盛的森林中,一个长着“木头脑袋”的伐木工人手里潇洒的握着一把锋利的斧头,嘴里还悠闲地叼着一根香烟,奋力地朝一棵高大的树砍去。一下、两下、三下……不一会儿,大叔就有了一个缺口。一只啄木鸟看见了,赶忙飞了过去,使劲地啄那个人的头,并气愤地说:“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

  很明显,这是一幅具有讽刺性的漫画。作者巧妙的讽刺了在现实生活中不懂得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人。“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啄木鸟的话令人深思。有虫?有什么虫?一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随意滥砍乱伐。没错,他们是无知的,他们的思想已经被金钱所控制、所奴隶。啄木鸟话中的虫子,不就是指他们的贪婪欲望吗?伐木人不停地砍树,理所当然,他自己也长着一个木头脑袋。这种深层的意思,不就是表明,他们在伐木的同时,也在伤害自己。当地球没有了树木,他们也会灭亡。他们也可能会愚蠢的说:“我们在砍树的同时也在种树啊!”可他们真的做到了吗?就算做到了,那要花上多少金钱、多少光阴、多少人力去弥补呢

  “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这句话说出了多少只鸟儿的心声啊!让我们珍惜自然资源,共筑生命的绿色吧!

观后感作文范文

  携手欧阳自远,触摸奔月魅力

  ——听欧阳爷爷讲座有感

  我校很荣幸请到欧阳爷爷到我校进行科普知识讲座,我有机会参加了这次活动。欧阳爷爷是一位天体化学家,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

  欧阳爷爷已年近古稀,满头银发,三个多小时的讲座一直都精神饱满——这是他第一次走进农村,走进农村学校。室内没有豪华的设备,仅仅只有一张桌,一张椅。使在场的每一个人由衷的人产生敬慕之情。

  让我最感兴趣的是:通过欧阳爷爷详细的讲解,打破了地球二零一二年要爆炸的迷信说法。在我们农村,由于大家的文化水平不高,见识短浅,都在谣传,让我们整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

  通过听讲座,使我知道当“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划出一道向上攀升的银线、刺穿云层直冲无尽的墨色苍穹时,中国的太空探索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中国宇航员将展开首次系留式出舱行走活动,为中国航天史写下重要一页,并为实现建立太空空间站乃至将宇航员送上月球的宏伟计划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当视线就此移向纯净星空,我们总会不由得想起在浩渺宇宙里、似尘繁星中作为家园的这个蓝色星球,想到中国文化中自古以来便与“天”所结下的不解之缘: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美国华盛顿国家航空和空间国际博物馆里挂着的一块牌子提醒着我们,中国人对飞天的向往绝不仅仅止于神话与想象:“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月球背面东方海附近的一座名为“万户”的环形山,更可以说是为这位古代的中国人、世界上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推力升空飞行的先驱者树起的纪念碑。

  谢谢欧阳爷爷,把我们带进了神秘的月球,带进了神秘的宇宙,增长了我们的热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再一次谢谢欧阳爷爷。

关于观后感的作文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

  我认为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历史上有3次真正好处的文化大融合。

  一个是东汉以后佛教的传入。中国文化以儒家为根基,重视家庭、重视伦理,世俗化,摒弃了商朝重视鬼神的传统,适应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需求,但弊端是过于功利、世俗,相对缺少俯仰天地、吞吐八荒的大境界、大情怀、大气魄。佛教的传入,让中国文化更宏阔、更博大,至盛唐走上巅峰。

  第二次是以1840年呀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文化与西方工业礼貌的融合。经过盛唐以后,直至宋元明清,文化越来越精致,也越来越孱弱,后期,人们热衷吟诗作对,大多是百无一用的书生,“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最后被西方的工业礼貌冲击得头破血流。这是因为,中国礼貌这时缺少了进取性和?悍性格。透过与工业礼貌的融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国文化进取性逐渐强化,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乃至抗美援朝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最后走出了积弱不振的历史。

  第三次是1994年中国接入互联网为标志,中国文化与互联网思维、或者说与信息礼貌的融合。中国文化有一个缺憾,就是过于强调等级和秩序,好处是稳定,缺点是活力不够、创新不足。以平等、互动为重要特征的互联网思维恰恰能弥补中国文化的这一短处。

  实践和科学证明,不管是动植物还是人类礼貌,经过杂交和杂糅,常常能凸显出物种和文化的优势。中国文化恰恰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构成延绵不绝的5000年礼貌。相信中国文化在不久的将来,必须能“不忘老祖宗、增添新本事”,重新走上人类礼貌的巅峰。相信我们必须能看到这一天。

观蚕有感

  前不久,从表弟那儿弄了几个蚕宝宝。全身初一乍看,黑似炭,不言而

  喻,对这黑家伙。扔几片桑叶,自生自灭去吧!这小家伙没想还真活下来了,而且脱了一次皮。全身白了许多,想起书上的不完全变态。猛然,觉得这蚕与某物相似,可半晌,还是毫无头绪不管它。喂完了桑叶,老母大嚷:“读书啦!”我投入书山,开始对他的侵蚀。

  蚕又脱皮了,我惊觉欠身,体态变得更加光滑。增加了我对它的喜爱:“不错,女儿,进步很大,真是我的乖女儿。”妈妈赏赐般丢给我一本书。去,乖女儿,啃完它。妈妈的口诏无异于皇上的圣旨,“书山有路勤为径。”

  拿上“‘刀叉’去吃优秀精神食粮喽!”朦胧的下意识中,与蚕相似的那一物,似乎已朦胧有感了。

  蚕吐丝啦!我有如发现新大陆。蚕终于开始对我回报了,肥硕的蚕吐出雪亮的丝,与班主任在班会课上的那句:“我们现在打好知识的基础,将来用知识报效祖国!”颇有几分神似,蚕像谁,在我心中似乎也已定格了。

  过了良久,我又捧出书,投入书海,亮出:报效祖国,读书去了。亲爱的朋友:你说,蚕这一天下虫像谁……

写一篇观后感作文

观后感

  昨天,我收看了中央电视台和教育部联合打造的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里面出现了许多的大明星,精彩极了。这一期的“开学第一课”的中心是——爱祖国,节目中总共出现了四个班级,四位班长分别说出了自己对爱的理解,一班喜羊羊班长:爱是分享;二班徐娇班长:爱是力量;三班哪吒班长:爱是承担;四班熊猫班长:爱是荣耀。整期节目中最让我感动也最佩服的一位人物就是马鹏飞大哥哥了。他从小父母就离开了他,从此和奶奶两人相依为命。几年前,奶奶双目失明了,马鹏飞大哥哥就撑起了这个家,从五岁开始,他就开始做饭给奶奶吃,一直到现在。马鹏飞大哥哥自己省吃简用,还把剩下来的钱给奶奶买鱼粉条,为奶奶过生日。这个故事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包括电视机前的观众。

  节目的最后,主持人还给每位同学留了一个问题:你认为爱是什么?我沉思了几分钟,静静的思考了一下。得出了一个我认为最好的答案——爱是财富和永恒。意思就是:爱是永恒的信念,只要有了爱,每个人都是一位富翁,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环境在改变,人们的精神在改变,但我相信:无论时间怎么推移,爱这个信念必定是永远存在在人们心中的!就让我们一起学会爱!懂得爱!

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

  一缕阳光让你感到灿烂,一丝关怀令你感到温暖,一片爱心使你感到感动。这些模范人物的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他们不愧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脊梁、祖国的花朵,祖国的骄傲!《感动中国人物》里的每一个人都让人非常温暖,因为他们做了自己人生中最感人的故事!

  如果你问我里面最感人的是谁,我会说:胡忠和谢晓君老师。因为他们在一次看报纸的时候,看到报纸上写着康定县塔乡一所孤儿院急需老师,胡老师和谢老师了解当地的艰难,就决定留在那教孩子们读书!

  谢老师在音乐学院的一手弹琴,可是学校最需要的却不是音乐老师,而是物理老师,数学老师,生活老师,三年里谢老师尝试了当四种老师,还表示一辈子要呆在这!

  他们可以不教藏族的孩子啊,但他们没有怎么做,因为他们很善良,在艰苦都教孩子们,他们,是高原上的怒放的雪莲!

  他们都在发扬传统——发扬爱。每个人的一生相对于漫漫历史长河是极其短暂的,但如果他能在短暂的一生中为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做出贡献,人生价值变得以充足!这些事迹已在我的生命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伴随我的心灵共同成长。

建党伟业观后感

  影片《建党伟业》是向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主要以毛主席、李大钊、周总理、陈独秀、蔡和森、向警予、张国焘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他们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

  看《建党伟业》,除了演员明星阵容的强大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人心灵的冲击。电影用蒙太奇的手法,再现了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重温了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挽救人民与水火之中,为了拯救危难中的中国,历经千难万险,经过不懈斗争,终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对我们这些出生在新社会、沐浴在党恩下的年轻人,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正处于命运的危难时刻: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妄图灭我中华,瓜分我领土。一些有识之士纷纷行动,寻求救国之路。其中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然而这一革命的果实却又被袁世凯窃取。紧接而来的军阀混战,更进一步的加剧了人民的苦难。

  更让人不能忍受的是,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中国,却不能堂而皇之的拿回自己的领土,那些强权国家,根本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要求,硬是将德国在中国的权利转让给日本。“弱国无外交”,演员陈道明在剧中沉痛的话,告诉了人民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想自救就必须自强。

  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的。它应允了历史的要求,应允了民族的要求。它的诞生,给中国带来了希望,给人民带来了光明,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从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的斗争,最终终于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光阴似箭,现在党已经95岁了,从当年的“风腥血雨”到现在雨过天晴,又有谁能体会当时的艰辛历程呢,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才是甜。当共产党诞生的时候,就仿佛注定它以后的成功,看完《建党伟业》才明白,当初党的诞生,就是为现在的和平而建立,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战争,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共产党对我们的“恩赐”。

小学生观后感作文 我的法兰西岁月观后感

  提到改革开放,人们自然会把它和小平这名字联系在一齐。这天,我看了有关小平的一部电影——《我的法兰西岁月》后,被影片里的十六岁的年轻学子小平的满腔救国济事的热忱而震撼。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爱国精神啊!

  这部电影主要讲二十世纪初时的中国,列强入侵,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年轻的小平就怀着一腔救国济事的热忱,告别了父母。与叔叔纪少圣、哥哥纪德铭一道历尽艰辛越过大洋,踏上了赴法兰西勤工俭学之旅,千里迢迢远赴法国,立志学好本事,为国效力。

  就在巴黎留学的过程中,他经受了命运的考验:法国政府停止了对他们这批留学生的资助,交不起学费,求工也没有期望,举目无亲,而陷入了绝境。但小平没有向困难屈服,他以自己的毅力和执著向命运挑战。就算自己的生活困难,还拿自己打工挣来的工钱来资助法国的工人。看到那里,我被小平那不向命运低头的毅力和热心助人的行为深受感动。

  在小平陷入绝境这期间,他经常说着这样一句话——“我会长大的!”。这是这样一句充满自信的话语,激励着小平在艰苦的岁月里获得成长,获得他伟大的人生的原动力。这句话,也被牢记在我们观众的心中,继续鼓励那些力争上游、不凡平凡的灵魂。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亲子共读家长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1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