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知识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我所了解的计算机

  世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是在1946年由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叫ENIAC,这台计算机是由许多电子管构成,占地有一座房子大。这个庞然大物使用起来很不方便,需要有专业的人员通过改变线路,才能执行人的指令。它的功能远远不如现在的微型机算机。

  现在的微型机计算机使用可普遍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机算机可以用来玩游戏、打字、上网;在生产中,计算机可以用来通信、控制、管理和计算,例如天气预报、航天飞机的的控制、教师编写教案等等,都要靠计算机的来帮助完成。为什么计算机有那么大的本领呢?是因为它采用了大规模的集成电路。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心得体会

  课程设计是每一个大学生在大学生涯中都不可或缺的,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一种拓展手段,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不仅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增战了自己的见识,也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我们走向以后走向工作岗位的奠基石。

  一、实习目的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针对于此,在经过相应的课程如《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等课程的系统学习之后,可以说对计算机网络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想我肯定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在这里只能成为空谈。于是在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认为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际的网络设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二、实习的过程

  计算机网络的设计是一个要求动手能力很强的一门实践课程,在课程设计期间我努力将自己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程设计期间能够遵守纪律规章,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

  在制作直通电缆和交换UTP的实验中,我起初不能完全按照要求来剪切电缆,导致连接不通,后来在同学的帮助下,终于将实验完成。

  在做到单臂路由配置和动态路由协议配置的实验,由于自身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忘掉了一些理论知识,在重新翻阅课本和老师的指导之下,也成功的完成了试验。

  从抽象的理论回到了丰富的实践创造,细致的了解了计算机网络连接的的全过程,认真学习了各种配置方法,并掌握了利用虚拟环境配置的方法,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完成实验,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络电缆的制作等知识,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践技能。

  课程设计是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是对我们所学知识及综合能力的一次考察。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当中,这就要求我们用相应的知识来武装自己,夯实基础,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贡献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心得体会

  一、感受与体会

  1、基础很重要

  实践证明,对文字、表格等的处理都是计算机课程的基础,需要一定的操作桌面的知识和能力,需要一定的工具操作能力,学好这些是学习计算机的入门,所以尤为重要!

  2、循序渐进

  整个学习过程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先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如计算机的起源、发展、、xp的桌面操作、电子表格等,使自己能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掌握他们的使用技术。

  3、学以致用

  在学习时始终要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不要把主要精力花费在各个命令孤立地学习上;要把学以致用的原则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以让自己对命令能有深刻和形象的理解。

  4、熟能生巧

  作为文字操作专家,它能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熟练文字操作的命令。要强迫自己做几个综合实例,分别详细地进行文字编辑,使自己可以从全局的角度掌握整个编辑过程,力争使自己学习完之后就可以投身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二、学习建议

  1、常见问题要弄懂

  对于经常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如果推脱,那么问题就越堆越多,不利于今后的学习。

  2、有比较,才有鉴别

  容易混淆的命令,要注意使自己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

  3、养成良好习惯

  规范操作。我的体会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受益匪浅。!

  学无止境,只要大家在学习中善于总结和归纳,一定能找到最佳学习方法。感谢陈老师的悉心教导。通过这次短暂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我会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努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

大学计算机基础心得体会

  在未学习计算机之前,我从不知道它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很多很多的人都要迫不及待的地要去学它,同时也有人陷入计算机的泥潭,不能自拔。自从我触摸到它的时候,即老师教给我们怎样使用计算机时,我才明白它的重要性。它涉及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层次的人都离不开它,同时也明白了它的利与弊。

  我在读小学的时候第一次接触计算机觉得很新鲜。我清晰的记得,当时有一个清晰的想法,那就是一定要学好计算机。但随着自己对电脑接触的不断深入,对计算机的认识越来越深,特别是刚进到高中,使用了各种办公软件,可是在设计和办公过程中,当遇到一些电脑系统出错导致文件成果丢失的突发问题时。我才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计算机知识是多么的欠缺,自己终归不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都是零散的,对这些突发问题只能束手无策。于是我暗自发誓,无论如何,要学好计算机,但上高中是我忙于课业学习,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计算机知识。这一只是一个很大的遗憾,所以我在高中时就决定大学后一定要好好学习计算机知识,把落下的都补回来。

  令我开心的是,大学计算机课时很多,我可以好好利用它来获取我想要的知识。在课堂上我用心听讲,认真做笔记。实践课上也好好练习,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真的很值啊。

  我对自己也提了很多要求,只为了学好知识,向全方位人才买件一步。

  首先,我要了解一定的硬件知识。不少人刚开始学电脑就抱本DOS或WINDOWS操作指南之类的教材,坐在电脑前将教材上的命令一个个使用一次。这样的话,对电脑硬件一无所知怎能掌握好对它们的操作?比如,对内存和硬盘的概念不理解,就难于理解存盘与未存盘的区别,对硬盘、软盘的作用不明白,就难于理解什么时候用软盘什么时候用硬盘等等。由于应用系统的操作有许多是针对硬件的,对硬件的掌握能推动应用软件的学习。

  其次,对自己所要学习的软件要有明确的认识。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能直接为用户解决某一特定问题的软件,它必须以系统软件为基础。而系统软件则是对计算机进行管理、提供应用软件运行环境的软件。如DOS、WINDOWS属于操作系统软件,它们的作用是实现对计算机硬件、软件的管理;Foxbase,VisualFoxPro等为数据库管理系统;而WPS、WORD为字处理软件,它们就属于字处理软件了;Photoshop则是图像处理软件了等等。学计算机操作其实就是计算机软件的操作,在每学一种新软件之前先明确它属于哪一类的软件,它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第三,要针对需要而学。做一切事情都要抓住主要矛盾,计算机软件数以千万计,一个人不可能每种软件都去学习,但要有自己的学习目的,是打字排版做文字处理,还是应用数据库进行企业管理,还是从事图像美术设计等等。学习目的明确了,就可以少走弯路,只要将必要的知识掌握好了,我们就能随心所欲的使用计算机处理自己的业务了。

  第四,在同类软件中选学流行的名牌软件。学会熟练使用一个软件,特别是具有较强功能的实用软件是很费时间和精力的,所以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选择那些较流行的名牌软件,应用这样的软件设计出来的软件产品便于交流;而且这样的软件具有较强生命力,有较好技术支持和版本升级能力,从而避免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会一套软件却落个被淘汰的局面等等。

  第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计算机的学习一定不能离开计算机,光看软件手册是学不会的。但也不能不看手册,只在计算机上操作(当然,使用教学软件学习除外)。一般情况下,以学习教材和上机操作各占一半时间为宜。首先学习教材,写好上机操作计划,然后再上机操作,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再回头到教材找答案或请教他人,再上机试试能否将问题解决。经过这样的学习,你的计算机水平一定能提高很快。

  第六,要进行广泛的阅读,学习一些必要的操作系统知识。学习时应根据学习目的选一本较好的电脑教材(可请有经验的人帮助挑选),要多阅读电脑类的报纸、杂志,也许你遇到的问题已经有人为你解答了,可以避免走弯路。

  第七,对于刚刚接触电脑的人,应首先把键盘各键的位置记下来,先不必记各键有什么用途,结合以后要学的软件会自然明白的。敲击键盘要有正确的坐姿,双手敲击键盘手指要有分工,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其次要学会一种汉字输入方法,这是进一步学习其它任何软件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对于花钱上机的学员们可以提高键盘敲击速度,有效利用上机时间去学习新知识。

计算机基础的心得体会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人类知识得以迅速传播、积累、组合、存储和再现,从而给人们以更多的手段来利用、获取并再次开发知识,因而知识的增长速度在信息时代极其迅猛。这就使延续和发展人类文明事业的教育的负担加重,要求学生在更少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面对知识增长的无限性和学生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如何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是摆在教育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教育的改革不可避免,而且改革的必然结果就是信息化教育。

  通过参加学校组织计算机基础培训,使我收获颇丰,感悟颇深。现总结如下:

  一、计算机基本操作:

  1、熟悉操作系统桌面及常用桌面图标使用

  2、鼠标、键盘操作。鼠标:指向、单击、双击、右击、拖动;键盘:字母/数字/标点、上挡控制键、大小写锁定、数字键盘锁定键等。

  3、熟练掌握窗口各部分组成和基本操作、各种菜单操作、对话框操作和使用。

  4、文件、文件夹的定义与区别,了解常用类别文件扩展名,文件、文件夹的建立、保存、命名、重命名,文件、文件夹的移动、复制和删除操作,文件和文件夹的查找操作,文件、文件夹的排序操作。

  5、回收站的使用。

  6、智能ABC输入法的选择和切换操作,会找到和关闭任务栏上输入法图标。

  7、控制面板常用工具的使用。

  二、Word基本应用:

  1、程序的打开与关闭,熟悉Word窗口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2、熟悉菜单栏和工具栏常命令的使用,新建文件、打开文件和保存文件的方法。

  3、文字录入方法(插入、改写方式),掌握文本选定、复制、粘帖、移动和删除的方法,文本查找替换操作。

  4、插入图片和艺术字、剪贴画方法、图文混排方法,Word简单表格操作。

  5、熟练掌握字体、段落和页面设置和打印方法。

  三、EXCEL基本应用:

  1、程序的打开,熟练掌握新建文件、打开文件和保存文件的方法。

  2、熟悉Excel窗口组成和各部分功能,菜单栏和工具栏常命令。

  3、熟悉不同类型数据的输入,熟悉常用公式和函数的使用求和、求平均。

  4、理解表与薄的区别,会编辑工作表,熟悉单元格操作,工作表的插入、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等操作。

  5、掌握数据的统计、求和、平均与排序操作,理解选择性粘贴。

  四、po基本应用:

  1、模板的使用,插入、复制和移动、删除幻灯片操作。

  2、文本的输入和编辑、表格的输入和编辑操作。

  3、图形、剪贴画、图片文件、艺术字的输入与编辑。

  4、插入声音和视频。

  5、设置幻灯片的播放效果,如出场方式、出场次序、声音等以增强感染力。

  6、超级链接操作和使用:另一页、文件、网站等。

  五、网络应用:

  了解网络功能,学会上网;了解常用网站、会浏览网页;使用电子邮件、QQ、论坛、博客并在网上和同事们进行交流。

关于电脑的小知识

  在21世纪,一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令人为之震撼的发明横空出世了,它就是--电脑。世界上第一台电脑诞生于美国,它的体积整整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可谓庞然大物。电脑是一台处理信息的高级机器,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也开始“减肥”了!电脑发展到现在,家族成员越来越多,现在常见的电脑有三大类:台式电脑、薄如本子的笔记本电脑、小如手掌的掌上电脑。电脑的结构由显示屏、主机、音响、键盘、鼠标、耳麦、摄像头……总的可以分为三大类:输入部分、显示部分、输出部分。

  现在我来为你分别介绍一下它们的作用吧!显示器:它就像是一个电视机屏幕,能让某一样东西清晰地展现在你的眼前;主机:它就相当于人的大脑,它里面有千丝万缕的铜丝,从远看去实像一张五颜六色的网;键盘:它上面有许多键,像兄弟姐妹一样手牵手,它们各守其职,让人们操作起来更容易;鼠标:它是你要打开某个文件、网站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当然,它的外观也有很多种,比如,老鼠型、狮子型、熊猫型、卡通人物型。五花八门的图形会让你看的眼花缭乱;音响:它能使声音放出声,声音大小也可以由它控制;耳麦:带上它,会使你沉浸在音乐的环境里;摄相头:它能把你的真实模样让对方看见。

  现在就让我来教你操纵电脑吧!插上插头,首先把主机打开,其次打开电脑显示屏,让电脑正常启动,过一会儿,便到了桌面上。

  在这上面你便可以随心所欲了。电脑的优点虽多得如夜空中的星星,但惟有美中不足的“致命”缺点--病毒。一旦病毒侵入,又没有及时杀毒,那电脑就相当于植物人了。电脑的功能十分多,可以在电脑上上网、聊天、玩游戏、听音乐、看电视、电影、治病。总之应有尽有。网上聊qq,在那里你还可以领养宠物,无聊的时候照顾照顾它们的衣食住行,如果你觉得聊天打字太累,那也可以使用语音视频,这样你就可以直接跟对方聊天了。

  听音乐你可以使用最常见的qq音乐在那上面听,喜欢什么就可以搜索试听什么。网上治病的时候,你只要把自己的真实病情告诉那些网上专家,他们会把怎么治,或者是治这种病的药在哪家医院里买的到都告诉你。网上看电视、电影的途径也有许多种,不妨用最常见的那种--qq直播,好看的电视、电影肯定少不了它,屏幕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时调大小,暂停、快进、后退都可以;网上游戏的款式也可以分为三大类:小游戏、网络游戏、手机游戏。不管是什么游戏,种类都应有尽有……

计算机基础学习心得体会

  说起学习计算机知识,有的人总认为很难,有的人总觉得自己笨、记忆力不好,有的人屡学不会,甚至产生怯学心理,自学经验:如何学习计算机知识。其实,这是错误认识。有人说:“一般人的智商水平都差不多,智商特别高和特别低的人都是很少的”,我深有同感。我也曾自学过,学后我才觉得,学习并不难,不过要学好、掌握好,首先要具备三颗“心”,即决心、信心和恒心。也许有人会说:这不是废话一堆吗?但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而且三颗“心”缺一不可。

  以前,我也参加过多次的计算机培训,但就是进步不大,1999年,我痛下决心要让自己达到二级水平,对自己始终充满信心,并在后来的自学过程中不断给自己鼓气:“一定要学好,也一定能学好”。这次我吸取以前的教训,从3月份就开始看书、学习,从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入手学习,并给自己订下学习任务:每天坚持学习一个小时,每个星期读完一个章节,通过半年的自学,计算机知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对平常工作帮助很大。

  当然还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学无定法,但一定要得法,经验交流。得法者事半功倍,否则事倍功半。

  有的人说,计算机参考书看完一遍后,头脑中还是觉得一片空白,再翻起书来总觉得还是很陌生,做起习题来,这也不会,那也不会。这是因为对书中疑点还是不理解的缘故,有些问题、概念若没有透彻理解,不管你背多少次,做起习题来,还是不会做。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先用铅笔做个记号,随即请教他人或上机操作,第二次复习和做习题时,对这个问题若还是不理解或做错,就用红笔再做重点记号,再仔细认真琢磨,直到完全理解。这样复习时,既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又可以节省许多时间,不必重新又把书从头看到尾。

  善于利用学习时间也很重要。由于我们白天工作了一天,到了晚上,又很困,大脑疲劳,学习效率较低,所以,尽量不要在晚上学习,而应按自己的生物钟和记忆规律来学。一般来说,清晨起床时,记忆力和注意力都处于最佳状态,是学习的最好时段。特别是进入夏季时令,早晨5点多,天就开始亮了,我一般在早晨6:00起床看书学习,每天早晨学习一个小时,并把一些需要死记硬背的,抄在小纸片,放在口袋中,在走路、等车、下乡和茶余饭后时,随时拿出来复习,充分利用好零碎时间。

  古时贤人哲士说:“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工作实践结合起来,这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一方面可以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起学习兴趣。边学习,边实践,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如我们在平常的电脑操作中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应对照书中相应章节,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直到理解为止。

  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会遇到不少的困难和挫折,然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有一技之长,终身受益”。因此,每位自学者都应认识到计算机自学是一个苦乐相融的过程。

计算机

  计算机(co)俗称电脑,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计算机发明者约翰·冯·诺依曼。计算机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计算机的应用在中国越来越普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计算机用户的数量不断攀升,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互联网、通信、多媒体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996年至2009年,计算机用户数量从原来的630万增长至6710万台,联网计算机台数由原来的2。9万台上升至5940万台。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3。16亿,无线互联网有6。7亿移动用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达1。17亿,为全球第一位。

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

  教学目的:

  1、了解电脑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特别是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了解电脑的分类及其特点。

  3、简单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的软硬件结构。

  4、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及其软硬件结构

  教学难点:

  电脑的软硬件结构

  教学方法:

  讲解加演示 “双主”教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电脑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一、引入:

  电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普及和迅速发展对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社会经济结构及教育模式产生了及其深刻的影响。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素质中必须具备的组成部分,它与阅读、写作等基本技术一起,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文化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

  电脑,也称为电子计算机或计算机。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已被 广泛地应用于科学计算、工程设计、数据处理等方面。

  二、电脑的发展历史: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1946年2月16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工学校物理学家穆奇里和工程师爱开尔特等一批研究人员,经过四年的艰苦努力终于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它的名字叫ENIAC(埃尼阿克)。它用了18000多个电子管,1500多个继电器,每小时消耗电150度,每秒运算5000多次,占地167平方米,重量达30多吨。真是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庞然大物。

  2、电脑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从20世纪40年代诞生至今,已有50多年了。随着数字科技的革新,计算机差不多每10年就更新换代一次。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式计算机——埃尼克(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诞生。1949年,第一台存储程序计算机——EDSAC在剑桥大学投入运行,ENIAC和EDSAC均属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电子管计算机采用磁鼓作存储器。磁鼓是一种高速运转的鼓形圆筒,表面涂有磁性材料,根据每一点的磁化方向来确定该点的信息。第一代计算机由于采用电子管,因而体积大、耗电多、运算速度较低、故障率较高而且价格极贵。本阶段,计算机软件尚处于初始发展期,符号语言已经出现并被使用,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方面。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1947年,肖克利、巴丁、布拉顿三人发明的晶体管,比电子管功耗少、体积小、质量轻、工作电压低、工作可靠性好。1954年,贝尔实验室制成了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TRADIC,使计算机体积大大缩小。

  1957年,美国研制成功了全部使用晶体管的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诞生了。第二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比第一代计算机提高了近百倍。

  第二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部件采用晶体管,内存储器主要采用磁芯,外存储器主要采用磁盘,输入和输出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价格大幅度下降。在程序设计方面,研制出了一些通用的算法和语言,操作系统的雏形开始形成。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60年代初期,美国的基尔比和诺伊斯发明了集成电路,引发了电路设计革命。随后,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以每3-4年提高一个数量级的速度增长。

  1962年1月,IBM公司采用双极型集成电路,生产了IBM360系列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用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使用范围更广,尤其是一些小型计算机在程序设计技术方面形成了三个独立的系统:操作系统、编译系统和应用程序,总称为软件。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1年发布的 INTEL4004,是微处理器(CPU)的开端,也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的一大成果。INTEL4004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做在一块芯片上,虽然字长只有4位、且功能很弱,但它是第四代计算机在微型机方面的先锋。

  1972-1973年,8位微处理器相继问世,最先出现的是INTEL8008。尽管它的性能还不完善,仅展示了无限的生命力,驱使众多厂家技人竞争,微处理器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后来出现了INTEL8080、MOTOROLA6800。

  1978年以后,16位微处理器相继出现,微型计算机达到一个新的高峰。INTEL公司不断推进着微处理器的革新。紧随8086之后,又研制成功了80286。80386、80486、奔腾(PEN-TIUM)、奔腾二代(PENTIUMⅡ)、奔腾三代(PENIUMⅢ)、奔腾四代(PENIUMIV)。

  个人电脑(PC)不断更新换代,日益风靡世界(图3-1、图3-2)。第四代计算机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和存储器,使计算机向着微型化和巨型化两个方向发展。从第一代到第四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都是相同的,即都由控制器,存储器,运算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称为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第五代 智能计算机

  1981年,日本东京召开了一次第五代计算机---智能计算机研讨会,随后制定出研制第五代计算机的长期计划.第五代计算机的系统设计中考虑了编制知识库管理软件和推理机,机器本身能根据存储的知识进行判断和推理.同时,多媒体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使人们能用语音,图像,视频等更自然的方式与计算机进行信息交互。

  智能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具备人工智能,能像人一样思维,并且运算速度极快,其硬件系统支持高度并行和快速推理,其软件系统能够处理知识信息。神经网络计算机(也称神经计算机)是智能计算机的重要代表。

  第六代:生物计算机

  半导体硅晶片的电路密集,散热问题难以彻底解决,大大影响了计算机性能的进一步发挥与突破。研究人员发现,遗传基因——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能容纳巨量信息,其存储量相当于半导体芯片的数百万倍。一个蛋白质分子就是一个存储体,而且阻抗低、能耗少、发热量极小。

  基于此,利用蛋白质分子制造出基因芯片,研制生物计算机(也称分子计算机、基因计算机),已成为当今计算机技术的最前沿。生物计算机比硅晶片计算机在速度、性能上有质的飞跃,被视为极具发展潜力的“第六代计算机”。

  三、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发展及软件业的发展,使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目前,计算机正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1)巨型化:高速度、大容量、功能强

  (2)微型化(3)网络化(4)智能化

  第二课时 计算机的分类特点及应用领域

  1、计算机的分类:

  由于计算机的发展太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分类的界线一直在不停地调整。但从理解计算机的角度来看,计算机可以按用途和规模进行划分。

  计算机按照规模大小和功能强弱分类,有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

  计算机按照设计的目的和用途分类,可以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两种。我们日常使用的微机就是通用计算机;专门与某些设备配套使用的计算机就是专用计算机。

  2、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作为一种通用的智能工具,具有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通用性强的特点,特别是它具有记忆功能、逻辑判断能力以及程序控制能力。

  (1)运算速度快(2)运算精度高(3)通用性强(4)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能力

  (5)程序控制能力

  3、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自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飞速发展,并广泛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和巨大的影响。

  (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信息处理)(3)实时控制(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工程(5)计算机通信(6)人工智能

  总之,计算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人造卫星到日常生活,从科学计算到儿单玩具都有计算机的踪影。人们只有提高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水平,才能使计算机充分发挥作用。

  第三节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他们的关系如图:

  一、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有五个部分,即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1、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简称CPU,它是计算机的核心,中央处理器包括了控制器和运算器两个部分。

  2、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和存储部件,用来存放信息。

  计算机的存储器可以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内存储器又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外存储器包括软盘、硬盘、光盘等。

  3、输入∕输出设备

  (1)常见的输入设备:

  键盘、鼠标是微机中最常见、使用最多的的输入设备。

  (2)常见的输出设备:

  显示器是实现人机对话的重要工具,是不可缺少的输出设备。

  打印机是将计算机处理结果打印在纸张上的输出设。

  二、软件的概念:

  软件是相对于硬件而言的,软件由程序、数据、文档这三部分组成。

  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部分。

  教学后记:

  1、本课设计运用了“双主”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问题”的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单一任务到综合问题,循序渐进地了解一系列“问题”。思路清晰,过渡自然,层次清楚,方法得当。在这节课中,由于本节课为理论课,内容比较多,而且还需要一节课完成,所以,以课件的形式提出若干个“问题”,由于设计和安排合理,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2、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将枯燥的知识运用在一个个问题中。通过“课件”中的图片、影像等资料的演示及教师的必要解说,学生们在一堂课内完成了六个问题的学习。

  3、“问题”的设计符合学生特点,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本课共设6个小任务。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年龄和兴趣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等原则,把教学的知识点安排在“课件”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后,教师给予了表扬,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还满足了其成就感,这为本学科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

  1.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在美国问世。

  2. 计算机的时代划分: 电子管计算机时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和大规模集成电器计算机时代。

  3.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网络应用 电子商务 科学计算

  4.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 CAT计算机辅助测试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5. 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量大、记忆功能强,具有逻辑判断能力、运算自动化。

  6. 计算机系统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7. 硬件系统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8. 控制器和运算器合成为中央处理器CPU,CPU和内存又称为主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又统称为外部设备。

  9. 运算器的运算分为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10. 存储器按功能不同可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11. 内存储器又称为内存或主存,主要用来存放CPU工作时用到的程序和数据及计算后得到的结果:CPU只能直接访问内存,外存中数据需要先调入内存再读取。

  12. 随机存储器(RAM)允许用户随时进行数据读写的存储器,断电后数据全部丢失。

  13. 只读存储器(POM)只允许用户读取数据,不能写入数据的存储器,断电后数据不丢失。

  14. 外存储器 主要用来存放需要长期保存的程序和数据。

  15. 软磁盘 又称软盘 速度慢 容量小 ;硬磁盘 又称硬盘,寿命长、存储量大。

  16. 速度、容量、价格:硬盘>光盘>软盘

  17. 高速缓存

  18. 计算机主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和鼠标;主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屏和打印机。

  19. 微机的总线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类。

  20. 软件是各种程序的总称,不同的功能的软件由不同的程序组成,这些程序经常被存储在计算机的外存储器中,需要使用时装入内存使用。

  21. 微机软件系统通常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2大类。

  22. 系统软件是微机必备软件,它是操作使用计算机的基础。操作系统是最重要的系统软件。

  23. 应用软件是人们为了解决某种问题而专门设计的各种各样的软件。

  24. 计算机操作系统有:DOS操作系统、Windo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

  25. 计算机性能指标:字长、速度、容量、带宽、版本和可靠性。

  26. 计算机中的数据、信息都是以二进制形式编码表示的。

  27. 二进制 八进制 十进制 十六进制

  28. 二进制的优越性:技术可行性、运算简单性、温和逻辑性。

  29. 进制数值间的转换:

  30. 计算机使用的标准编码是ASCII(阿斯克码)。ASCII编码是由美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制定的《美国国家信息标准代码》,它使用一个字节的低七位(高位为0)来表示一个字符。0b1b1b3b4b5b6b7

  31. 将国标码,规定每个汉字符号用2个字节表示,每个字节的最高位维0其余低七位表示汉字符号编码信息。为了与英文字区别,将国标码的每个字节的最高位置为1,得到对应的汉字符号的内码表示。

  32. 程序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33. 用高级语言设计的程序称为高级语言源程序。源程序不能直接被计算机理解执行,不需进行过饭以后才能执行。通常有2中方式执行:编译方式和解释方式。

  34. 汉字输入编码方案主要可分为4类:拼音码(音码)、字形码(形码)、音形码、流水码(区位码输入,无重码)。

  35.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3个基本特性:处理信息形式的多样性、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和人与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

  36.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压缩和解压压缩。

  37. JPEG标准,针对静止图像的压缩国际标准。

  38. MPEG标准,针对活动图像编码,即信息压缩和解压缩。

  第二章

  1. 操作系统是最重要的软件系统,是用户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

  2. Windo系统是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3. 键盘组合键功能:鼠标指针常见形状及作用。

  4. Windo XP系统可分为活动窗口和非活动窗口。活动窗口最多只有一个,而非活动窗口可能有多个,也可能没有。

  5. 用鼠标拖动黄口的标题栏完成 移动

  6. 窗口切换:Alt+Tab Alt+Esc

  7. 快捷方式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图标(也称快捷图标),它实质上是一个指向对象的指针,而不是对象本身,快捷图标所处的位置不影响其对象的位置,更名或删除也不会影响到对象本身。

  8. 在 XP系统中文件名的长度可以有255个字符。文件名中不能出现的特殊符号有:/,\,<,>,“,﹡,?。

  9. “回收站”是硬件中的一块区域,使用“回收站”中只能存放硬盘中的文件及文件夹。

  10. 剪贴板是 XP系统中一段连续的可随存放信息多少而变化的内存空间,用来临时存放交换信息。每次只能存放最细剪切和复制的信息,新的信息将会无条件覆盖旧的信息。

  第三章

  11. 命令提示符窗口有2中各种方式:窗口工作方式和全屏幕方式,用Alt+Enter键进行转换。

  1. Word2003是一种运作在平台上的文字处理应用程序,扩展名:.doc。

  2. 标尺有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之分,在“页面”视图下才可见垂直标尺。

  3. 保存:第一次保存文件不管是用“保存”还是“另存为”均会出现另存为对话框。

  4. 特殊号码的输入:单击“插入”下拉菜单中的“符号命令”,打开对话框。

  5. 用鼠标选中文本:

  6. 状态栏的右下角“改写”字样的深浅来表示当前处于“插入”还是“改写”状态。插入和改写通过Insert键来进行转换。

  7. 视图可分为:普通视图。Web版式视图、页面视图、大纲视图和阅读版式。

  8. 在页面版式中,屏幕看到的页面内容实际打印的真是效果(控制符除外)

  9. 段落对齐方式:两端对齐、居中、左对齐、右对齐和分散对齐。

  10. 格式刷用来将某种选定对象或文本的字符及段落格式的复制(不复制内容)到另外的对象或文本中。

  11. 页眉页脚的设置:单击“视图菜单”下拉菜单中的“页眉和页脚”命令进行设置。

  12. Del键仅能删除其内容,不能删除无安定的表格部分。

  第四章

  1. Exce2003是Microsoft 操作系统下的电子表格软件,扩展名.exl

  2. 一个工作簿有三个工作表组成(缺省情况下),一个工作簿文件至少有一张工作表,最多有255张工作表。

  3. 最大行号是65536,最大列号是256。

  4. 公式是以“=”开头且有常量函数及运算符、单元格地址、单元格名称组成的序列。

  5. 强制换行“Alt=+Enter”

  6. 在同一个工作表中单元格的引用:相对引用、决对引用和混合引用(在行号或列号前加$来表示单元格名称)。

  7. 单元格复制:如果选择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格中,使用相对或混合地址,复制后结果将会变化;如果使用的是绝对地址,则结果不会变化。

  8. 在excel2003系统中,可建立2中类型的图小:嵌入式图标和独立式图标。

  9. 分类汇总前要先进行排序,将同一类数据按要求进行汇总。

  第五章

  1. 中文Po是专门处理电子文稿的软件,制作的演示文稿的扩展名为:.PPT。一个演示文稿由一张或多张幻灯片组成。

  2. 演示文稿视图可分为:普通视图、幻灯片浏览视图(以缩图方式显示,不能编辑内容)、幻灯片放映视图(“幻灯片放映”从当前幻灯片开始)。

  3. 一般演示文稿的扩展名为:.PPT。如果类型存放为:.PPS,则该演讲文稿为自动播放演示文稿文件,即打开该文件时,演示文稿自动处于放映状态。

  4. 幻灯片放映方式:单击“幻灯片放映”下拉菜单中的“观看放映”命令;单击“视图”下拉菜单中的“幻灯片放映”命令:单击“幻灯片放映”工具按钮(从当前页放映);按F5键。

  5. 超链接,建立后其文本下面加上了下划线成为超链接符号。

  第六章

  1.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的核心,它是一种系统软件,建立在操作系统基础之上,对数据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2.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格。

  3.Access数据库是一个典型的小型数据库,扩展名为:.MDB

  第七章

  1.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将分散而独立的计算机联系在一起,在相应软件的支持下相互通信的系统。

  2. 路由器:是网络层中的中继系统,除网桥的功能以外,还具有路由功能,适合在运行多个网络协议的大型网络中使用的互联设备。

  3. 网关:又称高层协议转化器,一般用于不同类型且差别较大的网络系统间的互联。也可用于同一物理网而在逻辑上不同的网络互联。

  4. 常用网络介质有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

  5. 双绞线不能超过100米。

  6. 网络协议是网络系统中通信双方维了能正确、自动地进行通信,针对通信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而制定的一套规则和约定的集合。

  7. OSI协议是层次图

  第一层:物理层 第三层:网络层 第四层:传输层 第五层:应用层

  8. 网络拓扑结构的分类: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

  9. 网络地域的分类: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城域网(MAN)。

  10. IP地址的长度维32个二进制数,划分为4个字节,可以标注的主机个数为2的32次方个。为了方便用户理解记忆,采用点分十进制标记法,每个字节的二进制数值用一个十进制数值表示,数值间用“。”隔开。

  11. IP地址分为动态IP地址和静态IP地址。

  12. TCP称为传输控制协议(Trans Control Protocol)IP称为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

  13. DNS域名服务 实现IP地址和域名之间的相互转换。

  14. FTP 文件传输协议主要用于Internet上2台计算机之间的文件传输送。

  15. Telnet远程登录 可以使用Internet网络上的一台计算机仿真称为一台计算机的终端并与网络上的任何一台主机相连。

  16.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利用TCP协议在Internet 网络上传输超文本。

  17. 网上浏览器服务通常是指WWW(Word Wide Web)万维网服务,它是Internet信息服务的核心。

  18. Web服务器中的网页是一种结构化文档,它采用超文本描述语言(HTML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可以是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

  19. 电子邮件的基本格式:用户名@主机名

  第八章

  1.开机顺序是先外设后主机,关机与开机相反。

  2.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3. 计算机病毒主要特点有传染性、隐蔽性、破坏性和潜伏性。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今晚的家庭教育直播课程

小学生硬笔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