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孝道的故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中华忠孝故事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往今来一直提倡的一种行为,一种精神。

  中华孝道故事一书,所选故事,既有古人,也有今人,既有名人,也有普通人,感人至深,篇篇动人。有的耳熟能详,有的未曾听闻,都是鲜活的例子。告诉了我们,敬老、爱老、助老,乃人伦之大道也。

  “乌鸦尚反哺,羊羔犹跪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畜。”多么的震耳发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不只是对我们自己的父母亲长,还应是对整个社会的老人,长者。爱是博大的,是包容的。家家有老人,人人有老时。我今不敬老,人谁敬我老?还记得小学思想品德课本上那个故事吗?一家人吃饭,爸爸妈妈儿子围坐一桌,很丰盛。身后的小桌子上老人端着木碗,只有少量的菜。小儿子走到角落捡木块。父母很奇怪,就问他在做什么,他回答:我在收集木头做碗呢,等你们老了,我也像你们对奶奶那样对你们啊。父母大窘,立刻请老人上桌一起吃。可见我们的行为不仅影响着现在,还会影响到下一辈。我想,这是我们这些80、90后们以及所有人都应该共识的。 孝敬老人,从身边做起。最简单的,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让我们把孝行传递,把文明传承。

  虽然现实社会中,帮扶老人反被诬告的案例不止一例,造成了社会的热议话题“谁消灭了雷锋”,但那不是孝行的错,不是见义勇为的错,不是助人为乐的错。相信,世间自有真情在。我们应该坚持孝行,坚信孝行。

  古语有云:父母在,不远游。南京分公司的各位同事们,你们大多数不是我们南京本地人,但你们为了事业,为了家庭,也为了公司,来到了这里。肯定会时常的想念自己的父母亲长。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爱无言。

  父母长辈们之于我们又何尝不想念的狠呢

  做儿女、子孙的我们要细心体会。

  儿行千里母担忧。我们该怎么做呢

  孝,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一个电话,一个短信,温馨的问候。虽不能常回家看看,这样一来,可略尽孝道,二者,减轻父母长辈们对我们的挂念担心。这不也是一种孝吗

  百善孝为先,记得常回家看看哟!

有关孝道的故事

我身边的孝道故事优秀作文

  我相信每个人都知道中华民族有着千千万万的优良传统,而其中有一个是最为重要的,‘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这句简简单单的诗句就反映出了这个优良传统——孝顺。

  孝顺是什么?孝顺是太阳,给人带来温暖;孝顺是大山,给人带来依靠;孝顺是宝石,是一笔财富。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一张名片。‘百善孝为先’这句不知流传了多久的谚语,至今仍被人们所津津颂道。正如孟子所说的‘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充分说明了孝顺的重要性。可在如今的社会有的人却连禽兽也不如。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河南洛阳。一个叫王五玉老人的身上,老人现在已经九十多岁了,本应该膝下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安享晚年的时候,可现实却让人震惊,老人独自一人居住在一个不知什么时候建造的毛?y屋里,四周漏风漏雨,屋顶还有一个大洞,在屋里唯一的桌子上放着唯一的一把破暖水瓶,可里面早已没了热气。我曾看过老人的照片,那苍白的头发,憔悴的脸庞,无助的眼神,瘦小的身躯让人可怜,而她住在一个漏风漏雨的,摇摇欲坠的屋里,躺在一张木板床上,盖着一床乌黑潮湿的被子,枕着一个用编织袋里面塞上一些破布制成的枕头更让人震惊。也许你会问他的儿女呢?怎么没有管的?那我告诉你,老人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而他的二儿子就在离老人几百米远的老人亲手盖的砖瓦屋里,但他不赡养老人的原因竟是老婆有病怕影响老婆。他的大儿子在县城有两座房子,可死活不赡养老人。女儿们远嫁它方,都没有一个人照顾老人,老人的钱财也全被两个儿子瓜分了,现在只有老人的侄子有时来照顾一下老人。老人平常的食物就是一碗清水煮面条。那里的乡长也曾亲自做过调节,可最后无果而终,甚至儿女们再走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去看望老人,有这样的儿女真让人寒心啊。

  这样的事还有许多。北京的柴玉吉老人,养有五个儿女,但最后被活活饿死在家中,半个月后才被人发现。还有江苏的林兰珠老人,待在大儿子的门口六天六夜,而大儿子却一直不开门,直到第七天风雨交加的日子,老人被饿死在大儿子家门口。出现这样的事不得不让我们去深思,是现代教育做的不全面还是其他原因,为什么中华民族的美德被这些人所丢弃?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也是河南的,名叫谢延信谢延信是一名普通矿工,原名叫刘延信,在妻子死后为照顾呆傻的岳父母以及弟弟改名叫谢延信。他照顾呆傻岳父十七年,照顾呆傻岳母弟弟三十二年,做到了一个做儿子的责任。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值得我们去学习现在大家看看这个‘孝’子,上面是‘老’子去了‘匕’而加上一个‘子’这说明是当人老了之后由儿子背着。这就是‘孝’字作为一个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孝道。让‘百善孝为先’从我们这里继续流传下去。

我的崇孝故事

  我的妈妈学历不高,所以只是一个普通的超市促销员。在超市,每隔两个星期是就要发一次传单的,每次发传单的时候,我基本都在上学或者还没有到发传单的时间,因此帮不到妈妈,也体会不到妈妈工作上的辛苦。

  这天,正好是我放暑假的前一天,拿完作业回来时就看到妈妈躺在沙发上,一脸疲倦。我问妈妈干什么了?妈妈说刚发完传单,我躺一会,五点半在喊我。我点头应下,决心下次妈妈发传单我一定要帮她发。

  过了两个星期,又是发传单的时候了。看到妈妈抱一堆传单回来时,我立马上前跟妈妈说:“妈妈让我帮你吧!”妈妈笑着说“好。”

  我赶紧上前从妈妈怀里拿了一半发。妈妈告诉我只要发我们家前面的楼和后面的楼就行了。于是我和妈妈分工,她发后面的,我放前面的。当我发完时,我的两条腿都快不像是自己的了。想到这些,我不禁感到妈妈平时要发两栋楼,那该是怎样的累呀!所以我决定,以后只要有传单,我就不会让妈妈一个人发。

  当妈妈回来时,我跟妈妈说以后传单就我们两一块发。妈妈用着慈爱的目光对着我说:“玉儿,你长大啦!”我的心来别提有多高兴了。

关于孝的现代故事

  真正的孝子

  崔沔天性至孝,他的母亲双眼失明,他就倾家荡产到处求医,为母亲治疗眼睛;事奉母亲三十年,非常的恭敬小心;连晚上都不把帽子和外衣脱下来。每当遇到了佳节,或是美景良辰,他一定扶著老母亲赴宴,和大家有说有笑,使母亲忘掉失明的痛苦。后来母亲过世了,崔沔伤心到吐血;并且发心为母亲终身吃素;他爱哥哥姊姊,就跟爱母亲一样,他对外甥侄子,好过对自己的孩子。所得的薪俸,都分给了亲人,并且说:‘母亲既然已经过世了,我没有办法表达对母亲的孝心,想她老人家在生的时候,最挂念的,就是哥哥、姊姊、外甥和侄子,这四五个人了;所以我都要好好的厚待他们,这样做,或许可以安慰母亲在天之灵啊!’后来崔沔官做到了中书侍郎,他的儿子佑甫,为贤明的宰相。唉!像崔沔这种人实在是位真正的孝子啊!

  母亲在生的时候,能够尽力的使老人家欢心,母亲过世以后,又能够完成他老人家的心愿;然而世上却有身居富贵有钱有势,对待自己的同胞兄弟姊妹,却和陌生的路人一样;刻薄自己的双亲、岳父母,就如同对待普通的客人一般;看到崔沔这样的孝心,听到这样现代孝的故事,能够不感到惭愧吗

  让我抱一抱你,我的妈妈

  他感觉和母亲很远,也许真是大了,小的时候天天围绕在母亲的身边,如今娶妻生子,加上工作忙,他很少有时间回家。

  但这次,他却必须回家了。

  母亲病了,住院了,从医生的神态中他看出,母亲的病很重,而母亲也确实看上去十分憔悴,好像秋天棉花摘完了,就是光秃秃的杆了。

  母亲的头发全白了,很小的人窝在白被子里,他虽然人坐在哪里,还在想着公司的事情,电话一个接一个,他的手机此起彼伏地响,母亲说,你要是忙就去吧,有护士呢。

  他笑了笑说,没事的。其实他很想走,但他又从母亲的眼光中看出了留恋,他是家中独子,父亲又去世得早,母亲一直没有再嫁,把他拉扯大极不容易,母亲现在需要他了,他真的不能离开,虽然呆在医院里一天他要损失几万块。

  母亲要做各种化验,于是他有了任务,他要抱着母亲放在轮椅上,再把母亲放在检查台上,因为母亲已经虚弱到不能走路了。

  那是他第一次抱母亲,他低下头去,然后抱起母亲,这一刹那,他突然想流泪,他抱过儿子,抱过妻子,全是为着他们撒娇让他抱,但他唯一没有抱过的人是母亲,没想到,母亲这样轻,不足九十斤,身上的骨头都胳疼了他,母亲也很惊慌,说,你抱得动吗?抱不动我就一点点挪过去就行。

  那个瞬间,母亲好像是有点羞涩,有点不好意思,但同室的人说,你儿子真好,让儿子抱着感觉怎么样

  母亲的眼睛就有些湿润,他的心微微颤抖着,赶紧抱着母亲到化验室,母亲的手紧紧勾着他,他知道,母亲是想让他省一些力气,其实无论怎么样,他都是要费这么大力气的,但母亲这个动作让他非常感动。

  他听过很多现代孝的故事,却并没有真正放在心上,他总以为母亲老了,给她足够的物质生活就够了,而更多的爱,他给了儿子和妻子,妻子总是撒娇着让他抱,妻子很丰满,比母亲沉很多,但是,他很愿意妻子冲他撒娇的,可是抱了母亲他才知道,那些现代孝的故事,说的就是自己的人生,需要他自己担当现代孝的故事的主角,母亲,需要他的拥抱。

  那一个月,他把母亲抱来抱去,后来母亲终于能走路了。

  是从母亲的拥抱开始,他们母子开始交流,母亲开始给他讲小时候的故事,他也关了手机,静静听着母亲说话,母亲的精神一天天好了起来,大夫说,得这种病的人能恢复到这种程度真是个奇迹。

  不久,母亲出院了,他又开始忙了,每天都那样忙,但周末的时候,他必然要回家,而回家后,他第一个动作就是拥抱一下母亲,因为他知道,母亲需要的不仅仅是金钱,更多的是需要子女的爱和温暖。

  那个拥抱很简单,但母亲说,儿子的拥抱是我晚年最好的礼物,千金难得。那是母亲在年夜饭的时候说的,说完,母亲悄悄哭了,他的儿子嚷着,奶奶,我也要抱你,他的妻子说,妈,我也要给您拥抱。

  那是他吃过的最美最香甜的年夜饭,他从此明白,有时候,爱不需要太多语言,只要一个个轻轻拥抱就可以了。

  看完这则现代孝的故事,如果母亲还在,那么,就去拥抱自己的母亲吧。

有关孝道的故事

我身边的孝道故事优秀作文

  西汉时期,有个名叫淳于意的著名医学家,有一次,他没有医好一位大商人妻子的不治之症,结果被大商人借故说成是淳于意医死了病人。当时的规矩是皇上判淳于意黥面、割鼻、砍足。在他去长安的路上,他的小女儿一直陪伴在他身边,她不顾长安路途遥远,不顾一路上的风霜雨露,饥渴苦寒,只要能上京见皇上,希望皇上能免去父亲的罪行,而自己去官府充作奴婢,使父亲有机会改过。

  她给皇上的上书中说道:我名堤萦,是齐地一个弱女子。我父亲淳于意,曾为太仓县令,当地百姓都称赞他是位清官。今天我父亲被诬告坐法,判处肉刑,我为父亲伤心,也为天下受肉刑者伤心。凡受过肉刑的人,终身受苦,虽然想悔过自新,但是也没有办法,我现在愿意替父亲赎罪,到官府中充作奴婢,使父亲能够有机会改过,不致终身残疾。恳求皇上开恩。

  堤萦在书中说她是个弱女子,而我却认为她不是这样的,她拥有我们没有的力量,那就是—孝心的力量,她体察到了所有受过肉刑的人们的痛苦,知道他们想要改过自新,但也失去了机会,她没有想怎么样?只不过是想让皇上免除这种刑罚,她的勇气也尤为可佳。

  不出所料,堤萦的孝心感动了汉文帝,汉文帝将黥面改为做苦工,割鼻改为打三百板子,砍足改为打五百板子(以后打板子的数又有减少),并颁诏施行。

  要不是堤萦当时的孝心和果敢,就没有现代社会的平和和安宁,我们应该赞扬堤萦为天下苍生办了一件大好事。

  说到现代社会,我又想说,社会上的不孝之子太多了,我常从报纸上、电视上看到某某老被子儿女赶出家门,现在走投无路,流露街头;某某老人年纪大了,生病了,他的子女不但不给他看病,还骂他是老不死的……这种不孝的行为是可耻的,同时也是可恨的,他们竟然把生你养你的父母亲抛弃,难道他们自己不会老吗?不懂得什么是养育之恩吗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孝心也越来越被重视,刘霆背着母亲上大学的故事不是一直在社会上流传吗?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爱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诉说 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中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灾灾病病使父母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可以说,父母为养育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

  我衷心祝愿天底下的孝子越来越多,关爱老人,就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从现在做起。

  【例文2】

  百行孝为先,孝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孝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孝是一首动听的歌传诵至今,孝是我们每个人该有的最基本的美德。

  悠悠五千年,长江黄河的滔滔玉液,孕育了多少孝感动天的古老传说。从西汉的董永卖身葬父,东汉的黄香扇枕温衾,三国的孟宗哭笋,到今天的山里女子佘银花三十年如一日的照顾残疾母亲。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他们给予我们心灵太多的震撼和感动,他们是我们心灵的浸润剂。

  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古老的故事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文化,但是孝不仅死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行动。那么孝到是什么呢?孝是沉香不怕艰难险阻,排除万难一定要救出母亲的赤子之心,孝是许士林为了救母亲磕红的额头,孝是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的远见。

  从古至今,孝的故事永不落幕,无论什么时候,孝都不会过时,一个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更好的感恩他人,感恩社会。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呢?朋友们想一想是谁用虬劲的手臂,为我们撑起一片无邪的天空,没有风也没有雨,是谁赠我们傲翔的双翅搏击长空。我们 始终飞不出那一双牵挂的眼神。回想一下吧,来自深夜的一声咳嗽,是否叩醒你们沉睡的心灵,你们是否听到筋络退化的声音,是否听到皱纹肆意绽放的声音,是否听到黑发脱落的哀怨。这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伟大的父母。当我们渐渐长大,已不再需要父母的扶搀。怎可忘记,父母曾因为给我们撑起一片天,背影已变的衰老,憔悴已布满的双眼。

  因为孝我们才有了这和谐的社会,因为孝才是我们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孝不仅是我们应该尽的义务,更应该是我们对父母的感恩和爱。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动人的乐章,那是大树对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蓝天中飘荡,那是对蓝天的感恩。草木非人,皆有感恩,更何况我们人呢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作为21世纪的青年,时代的骄子,更应该把孝付诸于行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我们不要等到父母他们离我们而去的时候才懊悔。有了侍奉父母的心,即使不能终老,亦无愧于父母,无愧于天地。

  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建筑永恒的孝心,留下生命永恒的奇迹。

晒晒我家的孝道故事作文

  孝是一碗清茶,略带苦涩的清香在鼻间萦绕;孝是携手漫步,平平淡淡却胜过一切的美好;孝是琐碎家常,絮絮叨叨蕴藏着温馨的味道。我家的“孝”也是这样的平凡,就躲在不易觉察的角落里,等着我拿出来晒一晒。

  孝——浊药、清茶

  奶奶生病了。奶奶那双琥珀般的眸子透着深深的疲惫,那不满皱纹的脸像一朵快要凋零的菊花。看见奶奶憔悴的病容,浓浓担忧笼上心头,我多么希望奶奶早日康复!

  正巧妈妈端起了碗药进来,我便主动要求喂奶奶喝药。我小心地把奶奶扶起来,让她倚在床头:“奶奶,来喝药。”奶奶瞅瞅那碗乌黑的药汁,皱了皱眉,像小孩子似的说:“不喝!”我傻眼了:“不喝怎么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啊!奶奶,喝了药病能好得快些,您也可以少受些病痛之苦啊!”听了我苦口婆心的劝说,奶奶终于把脸皱成苦瓜,不情不愿地喝了下去。我又赶紧给她递了茶,喝了茶,奶奶终于又露出慈祥的笑。

  一碗药、一杯茶是我对奶奶的关怀,是孝。

  孝——缕缕炊烟

  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每当我放学,爸爸就火急火燎地接我回奶奶家。当我抱怨麻烦时,爸爸的脸严肃起来:“爷爷奶奶老了,需要子孙的陪伴,若儿孙满堂,却不承欢膝下,岂不是很孤独?”我陷入了沉思。

  回到奶奶家,爸爸先是去给爷爷奶奶问好,随后提着大包小包的菜进了厨房。起初,爸爸让我洗菜,可又嫌我洗得不干净,于是他亲自上阵。他粗糙的大手仔细地洗着青菜,一点点地择着菜,一块硕大的肉在他的“飞刀”下变成一片片薄而均匀的肉……

  我的心被深深触动,这是铁汉柔情,这是对老父老母的报答,是孝。

  孝——“繁文缛节”

  我的表兄不爱学习,调皮贪玩,但由于家庭的熏陶,他十分守礼节。尽管他认为那是繁文缛节,但是他却是家中做得最好的。

  每每回奶奶家,表兄总是先去爷爷奶奶房间,敲门,走进去,恭敬地鞠躬:“姥爷好,姥姥好!”接着,到厨房为全家盛饭、摆筷子、摆桌椅、为老人盛汤。做完这些,田间已炊烟袅袅。他又到爷爷奶奶房里,鞠躬道:“姥姥、姥姥,请上去吃饭。”他收到了老人赞许的目光。

  这些现代人认为的“繁文缛节”,也是孝。

  这一件件平平淡淡的生活小事中蕴藏的是“孝”——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中华儿女应将孝道发扬光大,让“孝”温暖每一个家庭!

我身边的孝道故事作文

  走在这个城市,每每看见一些满面沧桑的脸,总会想起自己的双亲。

  我的父母,是传统的福建农民,朴实,勤劳,生活不算很好但是对人生的热情不乏于一般人。

  我的母亲可以算是真正深居简出的那种,早起晚休,天天都可以在那么一点大的家里劳碌个不迭。外婆的家就在百米之外,她自己一年下来难得去上几次。熬了些汤,很多时候也是我们小的代劳送过去。外婆老了的时候,印象中也是老人家来看女儿的次数多。母亲,真的是可以为了家而不顾一切的人。

  母亲节约温顺,有什么好的东西都要留给父亲和孩子们。杀了只鸡,买了些什么好吃的,自己只吃一点点,却恨不得把我们的胃都撑圆。其实,这是她的秉性,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农民家庭经常吃些鸡鸭鱼肉的并不新鲜,可是她就是那么贫气,那么疼爱自己的亲人。对她而言,不论大小,宁愿自己苦点委屈点,什么都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孩子们最好的。

  母亲上了年纪,身体就出了点问题。贫血。她吃得朴素,干的活多。

  父亲算得上是风流倜傥的人物,方圆百里,人气很旺。因为职业因素,他涉足闽西闽南两地,认识的人不少。他又是出了名的酒鬼,早年时几乎每日必醉。中年,要培养几个孩子成材,压力越来越大了,才开始节制酒量认真起来。父恩重于山,他像每一个称职的父亲一样,付出和操劳的很多,不论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平时,父亲寡于和我们沟通,可是在喝完酒之后,却有不尽的罗嗦话语。我远在厦门,每次他酒后,总要响我电话然后再回过去陪他聊一会天。也许,在他老人家的心目中,我是孝顺的,也善于倾听他的感受,我是他最疼爱最亲的小儿子。

  父亲因为酒的缘故,略显憔悴。他的最爱却伤害他最深。

  父亲说要带着母亲来趟厦门。厦门离家不远,三个小时的车程就到。父亲跑过的地方不少,但是厦门却是他想来又没有什么原因而能来到的地方。他还说:当年,爷爷也说要去厦门走走,一拖再拖,竟成永生不能实现的心愿!他说,不能让人生留下太多太多的遗憾。

  我的心刹那间感觉泪在流淌。 父亲的微薄心愿,让我想起的事情很多。老人的寂寞,老人的一生操劳,老人的舐犊深情却不求回报……而我此刻能做的,又有什么

  我嗟悔于自己对生身父母的回报还不及他们一辈子对我们的万分之一,父母的爱,是我用一世的遗憾和内疚所不能偿还的。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在他们的有生之年里,贴近他们的心灵,抚慰他们的沧桑,尽全力补偿他们所给予我的一点一滴……

  只是,这样做,就够了吗

2015我身边的孝道故事优秀作文

  我们都有孝敬父母的义务,也都有教育子女的义务。张尚昀的孝心不是与生俱来的,这与他所受母亲的言传身教以及他本身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张尚昀真正做到了孝,笔者为其总结为:“敬字当头,敬养兼备!”

  “百善孝当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这里所引用的几句足以证明:孝道,已不仅仅是一种通过行为表现出的人伦道德,而且还是一种社会行为,行孝者对社会公德负责,肩负着社会责任。古代是这样,而现代呢?对孝如何理解?不会到了现代,孝就发展变化得面目全非、连道德和责任也变成别的玩艺吧?呜呼!只差一点!笔者便从古到今的侃侃孝道是如何一路跌跌撞撞地到了今天这副德行的。

  孝道,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在甲骨文中就有个“孝”字,也就是说,早在十一世纪以前,华夏先民们就懂得把打猎得来的肉给父母先吃了,这就是最原始的孝。当人们把树叶裙变成布衣时儒学也就产生了。孔老夫子将孝道加以概念化并且极力推崇,且达到空前的程度。虽然秦始皇对孔老夫子的调调不大感冒,又统一文字、度量衡什么的,但怎么忙活倒也没将孝字从“字典”中拿掉。他这一心软不要紧,一晃就是2000年,再晃就晃到了“五四”。

  猛醒的新青年们将新思想带来了,有了西方的东西,随之而来的是歇斯底里的反孔。直到一切旧的东西消亡,并且腐烂掉。够狠、够绝,孔老夫子的那一套算是被新青年们刨个坑给活埋了,而且还压了谁都难以搬动的石头。五四运动固然是掀起现代文化高潮的主力军,然而现代文化就是简单的西化?传统文化中的确有很多糟粕是为人所不取的,但也不能全盘否定吧?真若如此,难道不违背 "批判地继承"的原则吗?既然是批判地继承,那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不该被摒弃的。起码孝道就是其中一个冤死鬼。新青年们这么一搞,孝道可就变味了,甚至变成灰了。

孝道故事

  我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13岁的女孩在一个富裕人家做保姆。

  一天,主人家吃月饼。主人也给女孩一个月饼,女孩没有同主人一道吃,她到另一个房间去了,没有人注意女孩吃或不吃,在只有女孩一个人的房间里,一个香甜的月饼,在女孩陌生的眼里显的很模糊了。有一个熟悉的背影愈来愈清晰:她驼着背,淌着汗……锄草、拾粪……在烈日下,在雨中……艰难地支撑起一个家。她就是小女孩的母亲。小女孩的鼻子酸了,泪水模糊了她的眼睛。于是,她用那双颤抖的小手用旧报纸包了一层又一层,小心翼翼地藏起,小女孩要留着让她的母亲尝尝啊!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小女孩终于获得了回家的机会,稚嫩的小手郑重地捧出月饼,从未有过的喜悦袭遍全身:“妈妈,您尝尝……”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所以,心中有孝,才能感悟充满孝心的世界;心存感激,才能体验生活带给我们的一切:孝心--不一定非得是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之心。从我出生以来,每时每刻都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中,同时,我也学会了关爱,做有孝心的孩子。

  一天,我放学回家。刚进门,就听见妈妈在呻吟,咦?妈妈怎么没去上班?我感觉不妙,奔进卧室,只见妈妈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此刻,我眼睛充满泪花。妈妈微笑着说:“没事,先做作业吧。”“妈,怎么会没事啊,吃药没有?”“待会吃。”我学着平时妈妈的样子,用手摸妈妈的额头。啊!好烫啊!我非常果断的说:“不行,让我来吧!”可是,我的脑海一片空白,该怎么办呢?突然,我想到我以前发烧的情景。于是,我跑到洗手间,又用水把毛巾浸湿,拧干放在妈妈的额头上,并把温度计夹在妈妈的腋下。放完一切,我坐在床边问妈妈病情。我帮妈妈撑着身子坐起来。妈妈笑着说:“好多了,去学习吧。”但是我心里涌起一股力量和责任,必须坚守在妈妈身边。

  在等待漫长的十分后,我一看体温计,妈呀!三十九度!我赶紧在药箱里翻出几瓶退烧药,认真地看说明书,上面写着:饭后服用。于是,我决定先给妈妈做饭。妈妈曾在我发烧时,给我做了面汤,并告诉我:发烧喝面汤比较好。好!就决定做面汤,并在汤里下了一个荷包蛋,面汤的香味扑鼻而来。这是,我的肚子开始抗议了,但我忍住饥饿把面汤端到妈妈面前,对妈妈说:“妈,先喝碗面汤吧。”妈妈激动地点点头。我轻轻地舀了一勺汤,用嘴轻轻地吹了几下,感觉不烫时,才喂给妈妈喝。妈妈平时就是这样照顾我的。妈妈服了药睡下后,我一直守在妈妈身边,给妈妈换毛巾。渐渐的,妈妈的烧退了,我这才想起作业没写,便赶紧去写作业。第二天早上我一起来,就来到妈妈的屋里,问她怎么样了。她说好了,她和爸爸不停地夸我:“我们的孩子长大了,会照顾妈妈了,是个有孝心的孩子。”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孝”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奉献的伟大。同时,我也了解“孝”的真正含义――就是发自内心的关爱。

有关孝道的故事

  孝道是我国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有一个阿姨叫张嫂,她因为没去大城市的医院看病,只在村上的医护站看,那里又贫穷又没有好的医疗器材,医生的技术又差,张嫂只是得了一点感冒,而医生却说她失去了生育能力。张嫂回家伤心的哭了一夜,于是她去福利园领养了一个小女骇,并把她起名叫楠楠。一开始她十分疼爱楠楠,后来她发现自己怀上了孩子,这对她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惊喜。她去县医院把孩子生了下来,母子平安还生了3个,两男一女。于是她开始对楠楠不好了,一次,她把大儿子和小女儿支去河边捞鱼了,让二儿子去很远很远的外婆家送东西。楠楠刚到家,张嫂假借把楠楠洗澡,把她的手脚绑起来,用烧红的的铁往她生上戳,痛的她直叫唤,弄完后还把她洗了一个热水澡,同学们想一想这该有痛啊?隔壁的李嫂知到后,就把楠楠收养了。

  一转眼十年过去了,楠楠已经是一个天津理工大学的学生了,她成功的读完了大学后决定回家看看,听她妈妈说张嫂患上了严重的脑瘫,大儿子,二儿子,三女儿都弃她而去,楠楠听说张嫂4天没吃饭了,立即煮了些饺子送过去,张嫂三嘴两嘴把饺子全吃了,吃完后还对着楠楠说:“你是我妈妈!”楠楠一直抚养着张嫂。有一天,来了一个老头,他正是楠楠的亲生父亲,对楠楠说:“我要死了,还有两千万等你继承。”

  好人终究有好报,有人说这是命运,我承认我相信命运,但我更相信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手抄报内容

大学生谈理想论文10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