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个人先进事迹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地震救灾的小英雄感人事迹作文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昨天,从央视抗震救灾节目中看见一个感人的画面:九岁小英雄林浩非常从容、镇定地接受记者采访,这可不是一般的采访、而是在面临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他对自己行为的一个表白!众所周知,一个九岁的孩子,在自己已经可以逃离死亡线后又义无返顾地返回废墟里继续救回两个和他一样大小的孩子!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多大的毅力、多大的情怀!

  认真学习小英雄的高尚品格,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启示:

  首先是他在大难临头时的镇定自若。当时,他自己已经被砸伤,脸上、手上都是伤口,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没有想到自己一个人逃离,而是返回废墟里,一个一个往外救出了两个同伴。在这样的年龄段,孩子不仅胆小、而且都要撒娇,平时稍微有点头疼脑热的就要爸爸妈妈关照,大多数孩子碰到这样的灾难,一般是很难抵挡的。但是,奇迹出现了!林浩以他的行为,表面看很平常的行为,却反映出了一个在他年龄段几乎难以存在的优秀品行!以前曾经听说过,国外有一个也是和林浩差不多大小的孩子,在飞机遇到危险时、一个人竟然在机场人员的指挥下硬是把飞机平安降落、事件最后危为安了。当时就想,要是我们自己的国家也有这样的小英雄就好了。现在,这样的英雄已经诞生!让我们向他致敬!

  其次,是他处理事件的态度非常成熟。当他把同伴从废墟里救出以后,没有放在一边了事,而是交给了校长;一个交了,再一个又交了!我不知当时的校长是怎么想的,也许校长在看见大多数孩子遭难的同时,痛苦绝望;也许,校长在看见了小林浩所作所为的同时,先震惊后高兴!上次,印度尼西亚海啸时,也有一个十五岁的英国女孩凭着上课的知识断定有灾难,结果救回了多人的性命。现在,我们的小林浩只有九岁,可能他学到的知识里,没有这个提示;可能他受到的教诲里,没有这个步骤,但是,他凭着自己的胆略、自己的本能、自己的果敢把书本上没有的东西给学会了、体验了、扬升了!

  最后,是他自己在家人没有音训、四处举目废墟的情况下,一个徒步走了7小时,从小路跑到了都江堰市!在大家把他当英雄一样围绕时,他还是那样沉着、稳定,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接受记者采访后,他又一个人走了!我们从小林浩身上看到的不仅是面对灾难的镇定,我们看到的更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生命力!有人说,现在的孩子难弄,他们娇生惯养、他们自私自利、他们不会处理突发事件……但在小林浩的事迹面前。这些担心和忧虑,救显得有些多余。我们相信,在灾难面前的孩子。大多数是会学习林浩的。让我们向他致意并深情地说一句:“小英雄林浩,好样的!”

抗震救灾个人先进事迹

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令人流泪更令人振奋

  5月14日,在央视24小时直播的汶川地震节目中,主持人赵普一度哽咽地说:“为什么我们总是被这样的画面、被这样的声音感动,为什么我们总是看着看着就会眼含热泪,因为我们爱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上的人懂得相互关怀。”

  感动赵普的画面,是解放军官兵英勇救灾的现场;感动赵普的声音,是温家宝总理“你们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的深切问候和“山可以移动,但动摇不了广大人民抗震救灾的决心”的铿锵誓言。也许一个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泪流满面,有点失态,可看到这样的画面,谁不动容?听了这样的话语,谁不流泪?节目中,赵普被感动,节目外观众被感动,全国人民被感动。

  自地震发生,我们便一直被各种各样的感动包围着。视察河南刚刚回京的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连续几十个小时在一线指挥救灾,和人民心连心的总理让人感动;解放军官兵不怕牺牲,冒着余震抢救被困群众,在一个教学楼的废墟上,为防止发生再次坍塌,指挥员命令抢险人员马上撤出时,一个刚从废墟中救出一个孩子的战士跪下哭道:“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视灾区群众如亲人的解放军让我们感动;地震发生时,华西医院5名医护人员正在为年已七旬的任大爷做结肠癌手术,他们没有一个人丢下病人独自逃生,而是坚持做完手术,危急关头坚守手术台的医护人员让我们感动;成都市第三幼儿园的一位老师,在地震降临的那一刻,用自己的身体顶住坠下的楼板,拼死护住孩子,至死仍保持着保护姿势的幼儿教师让我们感动……

  前方动人的故事一幕幕,后方动人的热潮也同样涌动。抗震救灾义演现场,捐款箱前围满了人,演职员们都纷纷捐款;普通群众自发到当地的慈善机构捐款,幼儿园的孩子拿出了压岁钱,退休在家的老人拿出了养老钱;献血队伍排成长龙,人们说:“我们不能上前方参加救援,那就让我们献点血吧!”……

  动人的故事汇成河,流淌在中华儿女的心窝。这些感动,延续着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坚定着灾区人民的信心,激励着救灾将士的斗志;这些感动,是我们共渡难关的共鸣,是我们重建家园的心声。因为有了这些感动,我们更加有力;因为有了这些感动,我们的心贴得更紧!

  抗震救灾终会取得彻底胜利,感动的故事说不尽。

抗震救灾的人们

  是你们,在灾难的威胁下,仍不放弃。

  是你们,用双手挖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是你们,创造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

  是你们,让久违的亲情点燃了希望。

  是你们,用行动温暖了一颗颗冰封的心。

  是你们,用一颗真诚的心感动了八方人。

抗震救灾小英雄

  在地震时,在教室读书的王波,迅速冷静下来,跨过去拔掉电源,又快速扳开门,让同学们快速撤出教室,自己最后一个离开。逃出后,他迅速去营救其他的人,营救中,王波的手掌磨肿了,手臂被划伤,鞋子也被钢钉穿破,但王波仍然抢救同学,一刻也不退缩。

  看了这篇感人的故事,我哭了,我的心被打动了,虽然我并没到现场去,但是我却被记者们实实在在的文笔感动了。虽然这次大地震死伤无数,遍地尸体,给祖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却带给了我们许多想不到的意外。例如,现场有象王波舍己为人的精神,武警叔叔日夜不停的营救,慈善人民伸出的援助之手,甚至靠捡垃圾为生的老爷爷也分时段的捐了几百元。

  昨天我也看了中央电视台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候选人介绍,敬佩之余也深受感动。为他们的光荣事迹感动,为他们的善良感动。随着一个个小英雄的英雄事迹的心中此起彼伏。这么多90后的孩子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甚至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去挽救和帮助和他们一样受灾的同学。我不禁热泪盈眶。有人曾经说90的孩子都是生活在蜜罐中的不能吃苦受累,可是今天我要反驳他们,谁说90的孩子不能吃苦受累,当你们看到地震中涌现出这么多的英雄少年,你难道还会那样说嘛?当他们去救人的时候没有一个孩子是为了今天的评选,他们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把我们的同学救出来。所以今天给他们评选我觉得他们都是小英雄。评选就是这样,评选出最优秀的,可是我觉得他们都是最优秀的。

  这一个多月来,我们每个人都守候在电视机旁关注着5.12汶川大地震,关注着这些孩子,当看到每个孩子被救出时,都感同身受,我们的孩子是孩子,别人的孩子也是孩子,当我们的孩子在自己的家里备受宠爱的时候,这些孩子有的却在灾区失去了自己的肢体,甚至失去了自己的亲人。我们能不为之动容吗?能不为之落泪吗?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建设更美的天府之国四川。

  在这里,我想说,王波你好样的!中国人民你是最棒的!

抗震救灾模范

  我是一位来自福建省漳州市的小学生。当“ 5。12 ”大地震发生时,全国的 13 亿人都特别震惊。然而,你们却在第一时间赶到灾区,全力以赴开展救援工作。

  例如,来自四川的陈岩。地震发生之后,作为幸存者的他,不是急忙赶到安全地带,而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灾区,去营救其他被埋在地下的受灾群众。他先来到都江堰,将一些侥幸逃出来的群众送到安全地带。他一趟又一趟的往返灾区,而自己却顾不上休息。第二天,越来越多有关灾区的情况蜂拥而至,陈岩知道自己必须马上赶到灾区。他不顾个人安危,立刻奔赴绵竹。在绵竹的一所学校,教学楼已经倒塌得不成样了,陈岩马上靠唯一的挖掘工具——自己的双手,在废墟中挖了起来。挖着挖着,他的手已经烂了起来,而他仍不停的挖着。

  忽然,他听到废墟中有一点微弱的声音,陈岩顿时像打了一剂兴奋剂似的,更加卖力地挖了起来……在地震后的 80 个小时里,陈岩只睡了5个小时,连续工作超过 60 小时,徒手救出了20多名学生,成为抢救学生人数最多的志愿者。在地震过后,陈岩又忙着筹集物资.在18日晚上,他马不停蹄地来到了绵竹汉旺,这次他给灾区群众带来的是帐篷、水、食品等急需物资。20日,陈岩又成立了一个组织,重点负责筹集及发放救灾物资,向灾区发放了大量的盐、药及帐篷,为灾区重建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还有无数像陈岩这样舍身救援灾区群众的英雄,他们英勇无畏、舍身为民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们。 看过这些报道,我对你们这些抗震救灾模范先锋的不畏生死、一心为国、舍己为人的精神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一定要向你们学习,一心为国、为民,练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

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候选人王博先进事迹简介

  王博,男,11岁,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拓石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

  地震使整个教室剧烈晃动,班长王博迅速打开教室后门,高喊"后排同学从这里往外跑"。一个同学摔倒在台阶上,已冲到前面的他又跑了回来,帮助学生撤离。这时,王博听到学前班的教室里发出孩子们的哭喊,他立刻跟随老师们冲进去,上前抱起一个小孩跑往操场,马上折回抱第二个,直到救出最后一个,他自己也记不清救了多少个小孩。

  灾情发生后,王博主动组织附近的学生分组学习,宣传防震自救知识。

  他还将自己仅有的几元零花钱和部分衣物、学习用品捐出,支援救灾.

记抗震救灾志愿者先进事迹

  5.12地震灾难来临时,有良知、友爱新的人们都不顾个人安危、不计个人得失,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在这危难时刻,愿在唐山的xx、xx兄妹二人及时向灾区亲伸出援助之手,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友爱精神,为青川县抗震救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唐山市古冶区的个体运输户xx自得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那刻开始,全家人就通过媒体时时关注着每天抗震救灾的动态。通过一周的观察,xx认识到救灾进行中清拆调运设备还有很大的缺口,现自家有大型自卸车正能在地震灾区派上用场。想到这里,xx再也坐不住了。她和哥哥xx一商量,兄妹二人都同意去灾区救援。5月21日xx兄妹二人开着自己家的2辆自卸车奔赴四川地震灾区。

  出发的时候,两辆汽车装载着唐山市红十字会运往灾区的物资,还装有xx赴灾区人员价值3000余元的食品饼干、面包、方便面、火腿肠、矿泉水等。当时xx心中就有一个念头:我们既然是去抢险救灾,就应该到最危险、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

  xx不畏路途艰险,来到了千里之外的青川县。当时通往青川的山路有三条,其中两条已经塌毁,只有一条山路算是可以勉强通过。实际通向青川的路按直线距离来说没多远,可在那里却和人想象的大不一样,去青川需要翻过四座山,而且全是盘山道,在那里行车可真说得上是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大山。往山上看,余震不断,随时会有山体滑坡崩落的巨石,根本无法防御。往山下望是万丈深渊,就算没挨上滚石的砸落,就因路面上洒落的碎石,也会发生车轮打滑,随时会有车坠深渊的可能。

  到地震灾区救灾和平日里热心助人不同,单凭热情不行,还必须具备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xx就是这样用行动证实了自己的无私无畏!

  当xx他们把车开进青川县城后,眼前的情景让他们不寒而栗。县城里近四分之一的房屋被瓦砾砖邱。他们刚刚下车的时候,正处在地震极度悲伤的男女老少一下子就把他们围拢上来。由于当时被地震毁坏的道路短时间内还不能修通,救灾物资还远远供应不上。距地震都过了一周的时间了,当灾民所得到的食品和水却还很有限。当体弱的老人还有脸上挂着眼泪的小孩,纷纷伸出手向往爱玲要吃的时,在那一霎间xx他们的心都被这情景震撼了。一贯和困难抗衡的比男人还坚强的女强人xx落泪了。xx带去的两辆大型自卸车上装着他们准备自己使用的总价值三千元的食品在当天全部分给了当地的灾民,他们连当天晚上吃的东西都没有留。当天晚上,xx不但没有吃东西,也没有喝水,并在潮湿的地上熬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xx他们各自都奔向救灾最需要的地方。首先用两辆自卸车清走了成品的废墟,开发出好几块平整的场地,为附近的灾民修建了临时简易住所奠定了基础。xx和哥哥在很短的时间里,也不知慰问了多少灾民,为他们送去了多少钱物。他们少则100元,多则上千元,竭尽自己的所能帮助灾民。据不完全统计,xx发放灾民救助款有五万多元,其中直接资助了四十多名在小学生。

  xx他们承接任务是在最短的时间里把青川县中医医院废墟下埋压的药品、医疗设备、以及医院帐目单据、病案资料抢救出来,为当地伤员的后续救治发挥作用。在这次抢救中最艰巨的任务是扒运医疗设备。为了防止有害射线对外界的影响,这样的特殊的建筑结构墙体厚,并镶有铅板这样的防护层,破拆难度大。xx他们硬是用铁锤砸用撬棍撬,经过了近一天半的时间,才打开了可以运出医疗设备的通道。有的医疗设备上吨重,他们就用钢丝绳栓牢,再用自卸车往外拽。xx他们连续四天四夜才把医院里现存的药品、医疗设备、器具及账目票据、病案资料等抢救了出来,解决了救治伤员中所需药品和器械的不足,在青川开辟了一条医疗绿色通道。

地震抗震救灾中感人先进事迹

  总理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向遇难群众遗体鞠躬;武警官兵克服重重险阻,徒步赶往灾区……四川汶川地震后,救灾动作迅速展开。而在灾区,平凡的人在灾难面前,用团结、坚强、温情带给我们更多的感动。

  越是在危难时刻,中华民族就越团结、越坚强!越是在危难时刻,就越能显示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越是在危难时刻,就越能考量每一位国民的道义责任。汶川地震,既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伟大祖国的坚强,也让我们真切地体验到了普通百姓不平凡的爱,它必将汇聚成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

  而细细品读普通百姓的爱,很朴实,但很伟大,“未看完,已泪流满面”。

  在成都新光华街,有一批由白衣天使守护的帐篷,里面住着46个产妇和婴儿。一个中年女性医务人员,从下午地震开始就忙着搭帐篷、安置病员,直到晚上10点还没有回家,记者问:“你有孩子吗?”她的鼻子一下子酸了,说:“有,在学校,地震到现在还不知道孩子的情况怎么样。”她终于忍不住掉下了眼泪。记者问她叫什么名字?孩子叫什么名字?在哪个学校?她摇摇头都不做回答,抹一把眼泪又投入到工作之中……

  面对残酷的灾难,谁不牵挂自己家人的安危?谁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地站在自己的面前?然这位白衣天使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大爱。对她自己的孩子来说,她不是一位合格的母亲,但她却是那46位已出生或将要出生的孩子最伟大的母亲,她的大爱感天动地。

  “电台里说有人需要捐血,而接受捐血的地点只有两个,都离得较远。身边有邻居说话了:走,坐三轮去。”凌晨3点,还有人在询问医生能不能献血。在成都街头,无数个献血点和医疗站,前来献血的人排队站满整条街……

  患难之中见真情。这种真情体现在哪里,就体现在普通百姓的善良、真诚和友爱上。抗震救灾,每一个人都不是看客,有力出力,有人出人,有钱出钱,能义演的义演,能献血的献血。这种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就是战胜灾难的强大精神力量,就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百折不挠的奥秘所在。

  灾后,成灌高速路上,数百辆出租车拉着应急灯奔赴都江堰灾区。没有人给他们一分钱,更没有任何人有过要求和命令,出租车司机却甘愿冒着莫大危险前往灾区救援……伤员太多,电台号召出租车过去帮忙,“就看到不断从城里开出来的出租,他们都打着应急车,一路飞快的向城外开去”……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面对险情,面对生命的呼唤,普通百姓没有丝毫的迟疑和退缩,他们用自己最朴素、最无华的行动,将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诠释得淋漓尽致。尽管地震给我们带来了灾难,但爱心的涌动却让民族精神得到了空前的凝聚和升华。

  一件件,一桩桩……在救灾现场,在全国各地,这种感人肺腑的“小”事随处可见。而救灾中涌现出的无数令人感怀的“小”事,它汇集成了令人动容的感人画面,凝聚成了撼动人心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抗震救灾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抗震救灾感人先进事迹

  在突如其来的“5、12地震”灾害来临时,我校教师积极地投入到了抗震救灾的行动中,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事迹,现将其典型事迹汇报如下:

  一、领导干部带头,身先士卒。

  在地震发生当天,领导干部立即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紧急辙离,保障了各楼道学生、教师得以快速、有序地下楼,仅仅两分钟的时间,师生们安全地聚集到了操场。随后,我校立即成立了由行政人员组成的抗震救灾领导小组,负责抗震救灾的各项工作,小组成员分为三组,全天24小时轮流值班,抗震及守护学校财产及教师安全等,及时稳定教师们的情绪,为教师们排忧解难!

  二、教师们齐心协力,保护学生及维护学校形象。

  在地震发生当天,学生们正在上课,当堂课的教师看到灾害发生时,立即组织班上学生进行疏散,并且不断在大声告诉学生:“快!注意安全!”几乎所有的教师等学生全部离开教室,他们才离开教室,而在各办公室的教师看到这紧急情况发生后,立即冲出在楼道组织学生下楼,其中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是黄天学老师,不断地告诉学生:“不要慌!快点!”当学生们快速地聚集在操场时,学校马上又给学生介绍相关地震知识,稳定学生的情绪,直到学生们在家长的带领下离开学校。其中,在下楼时,一名学生不慎将脚骨折,我校杨明勇老师主动驾车,和刘瑞云老师一同把学生送往镇卫生院,在医院不接收该生而信息不通的情况下,他们又立即把学生送到家里,载上他们的父母,一同赶往县人民医院进行医治!

  三、上下齐心,进行抗震救灾,保护我们的家园!

  在地震发生后,教师们像平时一样,按时到学校上班,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为了在校住宿的教师们的安全,及时地为教师为搭建了临时帐篷,虽然简易,但是教师们心里踏实、安稳,其中侯正贵、石全两位男老师为此事积极忙碌。在这几天里,全体教师清扫地面,打扫卫生,配合后勤工作人员进行环境卫生的消毒杀菌工作。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一方面,我们积极主动地守护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园,另一方面,我们积极主动地为灾区的人民献出我们的爱心!这正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是一家人”。

  在这次行动中,我校的领导、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处处存在着感动,真正体现了“地震无情,人间有情”,让我们共同携手,做好灾后的方方面面的工作!

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刘海,男,藏族,现年13岁,阿坝州小金县日隆镇中心校六年级学生,在该班中任班长,是学校护校队成员,在平时的学习中,勤奋刻苦、努力上进,成绩优秀,能歌善舞。

  在5.12那场特大灾难到来那天,他在班上第一个反应过来,高吼一声“快跑,地震来了”,他协同教师带领本班学生从六楼跑到操场上,此时教学楼已严重倾斜,水泥砖头随时往下掉,然而他不顾个人危险,返回教学楼积极主动配合学校老师疏散被困在学校教学楼的其它班学生,带领学生顺着安全通道来到学校的大操场上,又马上清点了一下六年级的学生,看他班上的学生都来齐没有。

  到了下午,学校让家长把孩子接回家,当时由于被地震破坏的山路还未抢修通畅,通讯也未恢复,很多家长都还不知道具体情况,当刘海的哥哥来学校接他时,他要求哥哥把同村的七八个没有家长来接的学弟、学妹也一块接走。当他哥觉得这样承担的责任太大而面有难色的时候,他说:“这样把他们放学校,他们着急,他们的爸妈更着急。让他们跟我们一块走吧!”最终,当这些同学回到家,和家长见面的那一刻,他也安心了很多。

  回到家他也坐不住,帮大家搭帐篷,几天后,来电了,当他从电视上看到特重灾区那触目惊心的画面,看到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在第一线,看到无私的志愿者在第一线,看到那些他的同龄人的坚强和乐观的时候,这个性格倔强的男生流下了眼泪。

  通过刘海同学的种种事迹,经学校校务会研究决定评该同学为“日隆镇小学抗震救灾小英雄”。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策划书

100首红色经典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