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培训主题及内容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公益活动志愿者培训班讲稿

  朋友们,欢迎你们参加公益志愿者联盟培训班的学习。在座的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愿意在《公益实践中》推动社会的进步,在全社会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承担倡导社会新风,传播爱的火种。你们是这个城市微笑的使者,人类和谐的追求者,你们有理想,有团队精神,你们是我们心目中英雄。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你们的到来!

  志愿服务事业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事业,而推动公益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关键是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昨天,今天,明天,我们在推动志愿服务项目的同时。更要重视公益人才的培养和锻炼志愿者队伍,提高志愿者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此,我们今天开始举办新年度的志愿者培训班,希望造就培养一批骨干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你们的示范作用,带动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我们这次培训没有老师,只有彼此的分享与交流。希望在大家的参与过程中都能获得愉悦的心理感受与个人能力的提高。

  8:20—8:50热身游戏(互相介绍)纯净的天空

  对,分享。就让我们先从破冰游戏中分享从陌生到相识的快乐。有请纯净的天空

  纯净的天空:《游戏叫拉郎配》。我手中有一叠纸,大家随意从中抽取一张,然后根据你抽中的名字中找出你另外的伴侣。例如吴三桂—-所对号的就是陈圆圆,然后两人利用一分钟的时间,互相告诉对方姓名,工作单位,有什么爱好。然后我按名单邀请两位走上台互相介绍对方,最好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两人时间互相介绍时间不能超过一分钟。

  好:下面我就按名单邀请各位上台。

  大家就这样相识了,我把下面继续分享环节交给大头。

  8:50—9:20分享三块石头的故事大头

  三块石头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历史之中,但很少人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每一天,总有一些东西令我们困惑,也会有一些东西令我们感动

  每一人的路都不同,有坎坷有艰辛,甚至有不知所从的境遇,不知该走向何方会走向哪里

  但我们心中也会突然闪现一丝光亮,一种温暖,它照耀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向前?这又是什么样的内在动力和信念

  民间的公益组织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而又是什么人,什么事或者某种神秘的力量使我们渡河加入公益志愿者的行列中呢?我们为什么今天会在这里,明天的方向和道路将会如何?我们做的事情究竟有什么用,对社会有什么改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先分享每一位参与者的三块石头。

  是哪三块最重要的石头(人。事。某种神秘的力量)

  首先请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三块石头:

  1:大家看我这么帅的老男人,也会有过一段痛苦的感情经历(哈,说帅玩笑哦,文学青年都有过的自恋情结)当然曾经无助过、多愁善感过,甚至也绝望过。在茫然间我接触了网络,用自己的真诚我从中认识了心的交流那有暖流、友谊与爱情并非仅存在虚拟。所以说:没有真诚就碰撞不了别人的心,我就把真诚当作我第一块石头。感谢真诚这块石头让我逃出了封闭,走向阳光。

  2:第二块石头应该是出自本性的善良

  记得第一次真正组织做公益活动是在,在网络上了解到一中有一位品学兼优的高中学生茹涛,身患白血病,我就亲自前往调查,回来把他家徒四壁以及周遭的境况回来写了一篇文章《从头再来》,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愿意募捐愿望很强烈,最后我们连同他学校一中把几万块钱送到他家,他生命得到了维持,因为一次组织,一次善念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这一个小小的活动也为以后创办公益联盟心连心艺术团奠定了基础。我的心也随着奉献与付出越来越亮堂越来越快乐富有。

  3:这第三块石头是来自美的影响力

  美,什么是美啊?我说的是一位老人的心灵美、行动美。

  自从我们公益联盟建立后,有一位年愈七旬的长者用自己的言行举止诠释着志愿者精神。他就是我们公益联盟理事,县现在唯一被评为全国优秀警察的“常文礼”老先生。我想不用我多说,大家都能看到他的忘我,他的坚持,他的责任,他的追求,他就这样把爱的火炬高高举起,他也就这样影响着我,我希望我也能会向他这样坚持下去,不仅自己能够去做,也要带动老婆以及女儿一起来做这项事业,与志愿服务一起慢慢变老。

志愿者培训主题及内容

志愿者培训内容

  一、什么是志愿者组织

  联合国将志愿者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说,志愿者是这样定义的“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

  二、志愿者精神是什么

  奉献--“奉献”原指恭敬地交付、呈献,即不求回报地付出。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活动,这些都体现着高尚的奉献精神。比如1938年,白求恩大夫放弃优越的物质条件,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中国,为八路军提供医疗救治服务,帮助创办了军区卫生学校,亲自编写各种教材并讲课。1939年秋,他在抢救伤员时因不幸感染病毒而牺牲。白求恩大夫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中国,这种国际主义精神也是奉献精神的重要体现。

  友爱--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这便是友爱精神。志愿者之爱跨越了国界、职业和贫富差距,是没有文化差异,没有民族之分,不论高低贵贱的平等之爱,它让社会充满阳光般的温暖。如无国界医生,他们不分种族、政治及宗教信仰,为受天灾、人祸及战火影响的受害者提供人道援助,他们奉献的是超国界之爱。1999年10月15日,无国界医生组织因“一直坚持使灾难受害者享有获得迅速而有效的专业援助的权利”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互助--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志愿服务者以“互助”精神唤醒了许多人内心的仁爱和慈善,使他们付出所余,持之以恒地真心奉献。“助人自助”帮助人们走出困境,自强自立,重返生活舞台。受助者获得生活的能力后,也会投入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志愿活动中,这些志愿活动都涵盖着深刻的“互助”精神。

  进步--进步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在志愿活动中无处不体现着“进步”的精神,正是这一精神使人们甘心付出,追求社会和谐之境的实现。

  三、志愿者应具备哪些素质

  1、遵守道德规范,具有奉献精神、团队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诚实守信,工作负责。

  2、具有亲和力,身体和心理健康。

  3、具有一定的关于文明创建、生活常识、社交礼仪、志愿者服务等方面的知识。

  4、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5、要虚心听取组织的意见,要始终保持与组织的联系;

  6、积极提供建议改善服务。

  7、有责任心、恒心,认真履行服务承诺,尽力完成工作;

  8、主动学习和发挥自己的特长去参与服务;

  四、志愿服务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1、着装整洁

  着装应注意干净清洁,衣服的款式要尽量合身,领口开得太低,太紧身的衣服应该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应注意,内衣不能外露更不能外穿。

  2、面容洁净

  头发要勤于梳洗,女士发型发式应该朴素美观,佩戴的发卡、发带式样应该庄重大方。面部注意清洁与适当的修饰。男士应剃净胡须、刮齐鬓脚,不留小胡子和大鬓角。女士可适当化妆,但以浅妆、淡妆为宜,不可浓妆艳抹,并避免使用气味浓烈的化妆品。做到勤洗澡、勤换衣袜、勤剪指甲、勤漱口,内衣、外衣经常保持整洁,特别是衣领袖口要干净。工作前忌吃有异味的食物。

  3、交谈文明有礼

  不使用粗话,脏话、黑话、气话,要说文明语言。交谈中要经常使用的礼貌用语是: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在交谈中,语言必须准确,包括发音标准、清晰、音量要适中,语速要适度,口气要谦和,讲话的口气一定要平等待人,不要随便教训、指责别人。交

  谈中还要注意"四有四避",即有分寸、有礼节、有教养、有学识,要避隐私、避浅薄、避粗鄙、避忌讳。交谈时要神态专注,要用词委婉,礼让对方。在交谈中,应该注视对方的双眉到鼻尖的三角区域内,听话者要表现得神态专注,是对说话者的尊重。

  五、志愿者在文明创建中应做些什么

  1、带头管好自己的嘴,自觉遵守市民文明公约,不讲粗话,脏话,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喧哗;

  2、带头管好自己的手,自觉爱惜公共财物,保护公共环境,不乱堆乱放,不乱倒乱泼,不乱扔乱画;

  3、带头管好自己的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绿灯,不乱穿行,不践踏草坪;

  4、我们要争当文明使者,以文明的方式影响他人,以自己的模范作用带动他人;

  5、上路纠察劝导,对不文明行为举止及时制止、劝导,帮助改正,

  如乱吐乱扔、乱贴乱画、乱倒乱泼、乱停乱靠、闯红绿灯、不走斑马线等不文明行为;

  6、上路清扫保洁,集中对成年垃圾、建筑垃圾、城市“牛皮癣”、卫生死角进行清运清洗清扫;

  7、上门扶贫帮困,对“三无”人员、“五保”人员、低保人员等困难群体给予关注,了解困难,解决困难;

  8、入户宣传劝导,对城区居民、店铺业主以及街头行人进行长期宣传,力求城市文明创建达到“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效果。

  9、不断学习进取,增强道德观念,法律意识,遵做遵纪守法的文明市民。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消防基本知识培训

青少年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