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怎样践行廉洁自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个人廉洁自律心得体会

  历史证明:勤政廉政盛行之日,则国家昌盛;贪污和腐败猖獗之时,则国势衰弱。历来清官颂扬;污吏遭人唾骂。而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今天,廉政建设对每个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不贪污受贿,不以权谋私。有些在个人欲望的趋势下逐步淡漠了法制观念,在权力观、金钱观、子女观面前丧失原则,利用职务之便做出有悖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原则和宗旨的事情,迈出了罪恶的一步,把自己送入了地狱之门,最终身败名裂,甚至是以生命做代价。教训是深刻的、令人心痛的,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始终保持勤奋学习的习惯。学习是每一名民警的必修课,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不学习就无法进步,能力就无法提高,方法就无法改进,执行政策也就不可能正确。不学习,思想就得不到改造,心就不静,欲望就容易膨胀,就拒绝不了诱惑。因此,我们必须经常学习,从书本上学,从实践中学,学到真本领,努力做一个优秀的国门卫士。

  二是始终保持廉洁自律的行为规范。清正廉洁,这是每一个民警最基本的行为准绳。我们如果不遵守廉洁自律相关规定,就会破坏和扭曲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重、自律、自醒,排除非份之想,常怀律己之心。

  三是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警世名言,今天对我们依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近来有一部分人,淡忘了艰苦奋斗作风,贪图享受,热衷于追求个人安乐,抛弃党纪法规,贪污腐化,走上犯罪的道路。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恪守党的宗旨,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始终不渝的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通过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我们要把廉政的要求变成自觉行动,耐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守得住小节,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干事。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树立良好形象,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

  爱岗敬业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任何一份职业,一个工作岗位,都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同时,一个工作岗位的存在,往往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所以,爱岗敬业不仅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热爱本职,就是职业工作者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种职业劳动,努力培养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幸福感、荣誉感。一个人,一旦爱上了自己的职业,他的身心就会融合在职业工作中,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敬业就是用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一个人只有首先尊重自己的职业,才能唤起他人对其职业的尊敬,才能使其从事的行业焕发光彩。

  不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年代,"爱岗敬业"作为一个词语都有他不可替代的光芒以及深厚的内涵,在具备务实精神的现在社会,尤为重要。爱岗敬业,并不是一句空话,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行动去践行的职业操守;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它决定了你是不是一名值得信赖、可以勇担责任的人;我们把每一件工作中看起来很小的事情都把他做好、做精、做细,我们的工作才能出更多的成绩,我们自身的能力才会有所突破!

当代大学生怎样践行廉洁自律

廉洁自律的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陈丽琼,来自陕西省人民检察院,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一念一世界,一步一人生》。

  人生漫漫长路,诱惑无处不在,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的幻象,时刻撩拨着脆弱的神经,诱惑着空虚的心灵。廉贪荣辱、功过得失仅在一念之间、一步之遥。

  从事检察工作几年来,我经手的职务犯罪案件近百起。每当想起犯罪嫌疑人充满悔恨的双眼、瑟瑟发抖的双手,我都禁不住要问,究竟是什么让他们走上了歧途,迷失了方向。我想,可能就是那一念的差别、一步的距离吧。当他们萌生贪赃枉法的那一念时,当他们迈出愧对人民的那一步时,他们的人生——已迥然不同。

  还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象往常一样去看守所讯问犯罪嫌疑人,正待还押之时,一声略带迟疑的呼唤从身后传来,犯罪嫌疑人停住了脚,缓缓回头看了一眼,一个身着制服的中年干警站在身后。两人目光交织一起,一种说不出的尴尬油然而生。“老张?是你吗?”中年干警低声问道。犯罪嫌疑人沉默了片刻,将头慢慢转了回去,一时间众人无语。我迟疑地问道:“你们认识?”犯罪嫌疑人对着我,嘴唇翕动,低不可闻的声音渐入我的耳中:“他是我同事”。

  看着眼前的情景,我不禁感慨万千。昔日的同事,他们曾经一起在国徽下庄严宣誓,用坚强臂膀托起湛蓝天空;昔日的朋友,他们曾经一起在烈日下走街窜巷,用仁爱之心为百姓分忧解难;昔日的伙伴,他们曾经一起在烈焰中锻打锋芒,用惩恶之剑守护公平正义。而如今,这对昔日的战友,他们分立于“黄线”两侧,一个身着笔挺制服,胸前国徽熠熠生光;一个戴着冰冷手铐,畏缩在阴暗墙角,看似一步之遥,却身处两个世界。

  宋人程颐说过“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患于滔天”。

  一个“贪”字,辜负的是党和人民的悉心栽培。年少时,他家境贫寒,父亲早逝,母亲重病,几度辍学,是学校、老师和邻居资助他完成了学业,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然而,就因为一念之差,他走上了贪赃枉法的不归路,最终落得个身陷囹囵的下场。

  一个“贪”字,失掉的是得来不易的事业和荣誉。年轻时,他也曾勤勤勉勉、兢兢业业,为终有一日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之人而励精图治,档案袋里厚厚一沓满载着他的荣誉和功勋,办公室中挂满了群众送来的锦旗和牌匾。可是,在诱惑面前,他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从吃点喝点到收受财物,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一个“贪”字,毁掉的是一个家庭的幸福和希望。中年时,他的妻子患病身亡,只留他一人独立抚养十四岁的女儿,女儿中考来临之际,他却因收受不义之财东窗事发。在看守所里,悔恨的泪水洒在摁满红指印的笔录纸上,他喃喃地说:“我不是一个好父亲”,然而,追悔莫及已枉然,失去自由的他再也不能挺起笔直的脊梁为女儿遮风挡雨。

  有句谚语说得好,“鱼为诱饵吞钩,鸟为秕谷落网。”贪婪是一切邪恶的根源,而诱惑,正是开启这潘多拉魔盒的钥匙。诱惑如恶魔,撕扯着原本纯真的心灵;诱惑如毒药,湮灭着本性高贵的灵魂。我们该如何走好自己人生的每一步,是每个人都应该慎重思考的问题。

  面对诱惑,关键还在于自己。只有保持头脑清醒,不为权力所动,不为金钱所惑,不为美色所迷,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拒绝诱惑,需要的是“廉洁自律”的高贵品格。有人说,它是道德品质的精髓,是民族精神的聚集,是无私奉献的旗帜。而我要说,它是卑微不失凌云志,平凡犹有不可欺的骨气;是邪恶之辱不低头,大义凛然不畏惧的正气。

  拒绝诱惑,需要的是“不贪为宝”的人生信条。这对一名公务人员而言,是一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是一种“超然物外、独善其身”的境界。

  拒绝诱惑,需要的是“权为民用”的坚定理念。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这样说:“权力是我手中的一张牌,有了它,可以换来大把的钞票,再去换来更大的权力,进而捞取更多的享乐。”这样的想法,最终换来的只能是一颗正义的子弹和遗世的骂名。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权为民所用,才能头顶朗朗青天,脚踏坚实厚土,说一声“无愧于心、无愧于民”。

  “洪水猛于野兽,物欲甚于洪流。”一念之间,人生的道路就会被诱惑分隔成无数的十字路口;一步之距,人生的轨迹就会因贪腐迷失正确的方向。顺从内心的贪欲,只会飞蛾扑火、饮鸩止渴,走向那高耸的监墙铁窗;筑起心灵的长堤,就会防微杜渐、无欲则刚,最终收获人民的信任。

  朋友们,反腐倡廉,任重道远。让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征程中,以清正廉洁为帆,以恪尽职守为桨,以民心民意为舵,破浪前行,铸就辉煌!

  谢谢大家!

争做廉洁生

  廉洁,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人们把廉洁视为一种美德,把败坏看作社会的一颗毒瘤。廉洁,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每个朝代的领袖人都提倡廉洁的作风。廉洁,既是一个好官的标志,也是我们小学生前进的目标,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廉洁的好品质。

  我曾经读过一篇短文,题目叫《公仪休拒收礼物》。文中,一位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条小小的鱼作为礼物送给他,他也竟然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因为他深知,一条小小的鱼身上,蕴藏着多少阴险的计划,甚至是一个天大的阴谋。他正是知道这点,才不会收下任何礼物。他就是——公仪休。公仪休拒收礼不但为了自己,更为了朝廷、百姓。也证明了他廉洁、正直和聪明的品性。他这种正直、为民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想想,如果世界上多一些像他这样的好官、好人,那社会一定会更美,人们生活得更开心、快乐,他永远是我们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廉洁清正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勤政廉政永远是人民的期盼。在这全新的二十一世纪,我们小学生怎样才能算是廉洁,怎样才能让廉洁走进学校?我想应该是同学之间不比吃穿,遵守校规,不违反纪律,在校内、校外都要不乱扔果皮纸屑,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美,让树更绿,花更红。在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要按时完成;在家里,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生活中,这些十分琐碎的小事,都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有好的品性,是否廉洁。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廉洁的好学生,不辜负祖国对我们的期望。

  让我们行动起来,用廉洁的春风,唤醒那些“沉睡”中的人们。让我们携手共创一个廉洁的美好社会。

廉洁自律记心间

  阳光明媚五月天,

  廉洁文化进校园。

  大人常常讲廉政,

  从小树立意志坚。

  廉洁教育课上讲,

  老师话儿记心田。

  学清谦,讲廉政,

  我们一起来共勉。

  爱学习,勤思考,

  遇到问题多动脑;

  不乱花,多存钱,

  日常生活要节俭;

  别人物,不能贪,

  爱占便宜很危险;

  讲礼仪,守校规,

  言行规范要检点;

  知荣辱,讲诚信,

  为人正直品行端。

  尊师长,爱同学,

  共创和谐新校园;

  好习惯,早养成,

争做廉洁生

  提起这“廉洁”二字,相信有许多同学不明白它的意思,其实,所谓廉洁就是清廉、清白。也有许多同学会问:“廉洁不是干部、大人的事吗?跟我们小学生有什么关系?”但是,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时代正是一个人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接受什么样的教育,经受什么样的文艺熏陶,对其人生道路巨大。要使学生走上社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从造就未来接班人的高度来认识廉洁教育的意义,真正把这项工作落实,抓好。而且,连接的意义有许多种,并不仅仅指不贪污受贿,学生也能做到廉洁,比如说:知错就改,诚实守信

  “知错就改”这四个字说着容易,做着难,可也有不少人能给做到,沈从文就是其中的一个。沈从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的一农户家庭。小时候,沈从文特别喜欢看木偶戏,常常因为看戏入迷而耽误了读书。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木偶戏演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沈从文看得眉飞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阳落山,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学校。这时,同学都已放学回家了。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老师就严厉地责问他为什么旷课。他羞红着脸,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老师气得罚他跪在树下,并大声训斥道:“你看,这楠木树天天往上长,而你却偏偏不思上进,甘愿做一个没出息的矮子。”第二天,老师又把他叫去,对他说:“大家都在用功读书,你却偷偷溜去看戏。昨天我虽然羞辱了你,可这也是为了你好。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老师的一番话,使沈从文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记住这次教训,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此后,沈从文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长大后成了著名的作家。是呀!在成长的过程中,在生活、学习中,一个人难免做错、犯点错,因而也就难免要接受批评和进行自我批评。不挨批评的人几乎是没有的,关键是如何对待批评。有那么一种人,一听到批评就长生抵触情绪,无论批评是否正确,反正只要是批评,内心就不悦,就本能式地加以排斥,更不要说进行自我批评了。不争功,不诿过,虚心接受批评和进行自我批评,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诚实守信是人的最宝贵的品德,而曾子也是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我们要知道:一个人在与人交往时诚实无欺、言而有信,这是获得他人信任的最重要条件。而一个虚伪欺诈、假话连篇的人,必将受到人们的排斥和孤立。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不说假话,犯了错误,不要隐瞒,也不要欺骗他人,而要勇于承认错误,勇于改正,这样大家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

  廉洁,这是一个崇高品质,而我们大家都应该有这样的品格,那我们就从现在开始做起,争取成为一名廉洁的小学生。

廉洁自律

  廉洁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美德,能体现着一个人的高尚品质。但是,廉洁是什么?廉是清廉,是指不贪取钱财;洁是洁白,是指一个人光明磊落。廉洁就是说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光明磊落。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位历史人物为我们树立了“敬廉崇洁”的光辉榜样:有令人千古传颂,铁面无私的包拯;有把“做官即不许发财”写在茶碗带在身边的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有一生为民着想,从不收任何贿赂的敬爱周总理;有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牺牲后身上只有8元6角的好干部孔繁森等等,他们都为我们留下了一份份忧苦劳民、奉公廉洁的珍贵遗产。

  记得一个下午放学,我走进家属院,看到一辆汽车旁边的地下有一张红红的纸,走进一看,原是一张100元的钞票。捡起钱,我欣喜若狂,兴奋地在想如何用这100元去买我喜欢的书、玩具。推开家门,我把钱在妈妈眼前晃了晃,炫耀地说:“看,我的意外收获!”在妈妈的追问下,我讲出了钱的由来。

  妈妈严肃地跟我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占为己有,只有自己的劳动所得才真正属于自己。咱们把钱交到传达室吧,找回那100元的主人。”我噘着嘴,虽然不情愿,但也知道妈妈说的是对的。传达室的夏爷爷把告示贴到了告示板上,过了两天,找到了失主,原来是邻居王叔叔下车时不小心把钱弄掉的。叔叔专门来到我家,高兴地对我说:“谢谢你,你是个正直的孩子,我们都要向你学习啊。”我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

  草木总是向着阳光生长,人类更应该崇尚阳光,“敬廉崇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平时的言行,诚实做人,正直做事,勇于挑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责任。

学习廉洁典型,争做一个廉洁公民

  “淡泊人生蓄以明志,清廉处事方能致远。”“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能够有金钱的廉洁。”“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位不在高,廉洁则名。廉洁是一种美德,是受人爱戴的。廉洁是一种隐居世外桃源的悠闲。是与世无争的自在……廉洁还可以提高人的内在修养。

  法国的恩格尔曾经说过:“贪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

  春秋时的宋国司城子罕就是一位廉洁的人,他视廉洁如珍宝。他也因为廉洁而受人爱戴。一次,有一个人得到一块宝玉,便拿去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玉,说:“你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还有一位,晋代人吴隐之,当他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到有一个泉水名叫“贪泉”。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会贪婪成性。他不信,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

  廉洁的人在物质上常常以无所追求为乐,而贪婪的人常常因为私欲得不到满足而忧心忡忡。能够忘记自身利益的人,才能无私,无私就会大公。世间事情失败的原因,都在于懒惰和自私。公正就能产生英明,廉洁就能产生威望。面对钱财,最好的办法是廉洁不贪。人间的权力尊荣,总是逃不过他人的讥弹;最纯洁的德性,也免不了背后的诽谤。

  作为新一代的少年,我们要拒绝贪婪,贪婪是一切灾难的根源。廉洁要表现在小事情,要表现在一点一滴上,让我们一起成为新一代廉洁的好公民。在遗臭万年和美名远扬之间,我想我会选择后者。

廉洁,从我做起

  自从我们学校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以来,同学们的心中播下了“诚实守信、勤俭节约、自律自强”的廉洁种子。现在的校园已经逐步形成尊廉、崇廉、爱廉的良好氛围。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将如何用自己的行动来倡导廉洁之风呢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从课外阅读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官员因为贪污腐败而成为阶下囚,同时在阅读中也看到了很多两袖清风、为民办事的清官好官,于是我想在今天我们这个文明的时代里,作为一名人民的公仆更要抵制纷繁复杂的诱惑,廉洁道理人人都懂,腐败分子也懂,但人性的缺陷使其不能抗拒诱惑。所以我要说懂得廉洁并非拥有廉洁,当廉洁尚未成为一个人的信念时,廉洁只是外在的。

  我们青少年是初升的太阳,孕育着活力、青春、热情、朝气与蓬勃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我们脚下延伸,我们肩负着祖国的嘱托和时代的重任。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人,我们要不辱使命,从小培养奉公、清正、廉洁的思想道德品质,知荣即行,明耻即弃,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挥动彩色的羽翼,奏响青春的鼓点,舞出生命的魅力,共同演绎精彩的人生,全力打造一个崭新的自我!

倡廉崇洁从我做起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你们见过美丽的荷花吗?它生长在淤泥里,却时刻保持自己高雅芬芳的品质。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许许多多像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物。古有爱国爱民的屈原、大公无私的包拯……今有一生为民的周恩来、牺牲时只有8元6角钱的孔繁森……他们为我们树立了廉洁的好榜样,他们永远被后人称赞。

  可是,我们的社会里还有一些丑陋的“蛀虫”。他们有的送礼请客,有的贪污受贿。这些人是多么可耻呀!大家不要以为这些事情只有在大人身上会发生。在小朋友中也有一些这样丑陋的事。2003年11月,北京大兴区的三家超市接连丢失不少东西。经过警察叔叔的调查,这些偷窃事件都是附近一所中学几个初中二年级的男生所为。他们把偷来的文具送给班上的女生,好让自己考试作弊的时候她们不去告诉老师。这些女生以为“同学之间送送东西没什么”,就全收下了。

  廉洁是一个人高尚品质的表现。妈妈常常对我说:“孩子,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这朴实的话语是我一生的座右铭。我们要从我做起,倡廉崇洁,成为祖国的栋梁。

  谢谢大家!

让我们一起廉洁自守,以身作则

  拥有一个清正廉洁的社会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可是许多伤害社会的不良风气正在这个社会里萌芽,生长。就在高层提倡“法治”“和谐”的时候,我们却发现,有那么多的贪官污吏一个又一个被绳之以法,他们的违法事实真是触目惊心!

  “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这句话说的一点儿也不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这么做。可是这句话,现代人有多少人做到了的呢?春秋时,宋国子罕就做到了。他清正廉洁,非常受人爱戴。有一次,有一个人得到了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送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玉石为宝,而我已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可现在,送礼之风似乎被不良风气玷污了。走亲访友不送礼,似乎就“不正常了”。就是因为这种想法,而导致了这株邪恶“幼苗”的萌发……

  这株幼苗的“肥料”就是人的心理。它已在人们的心中扎根,等它慢慢“长大”,就会成为让人们走向犯罪道路的一座桥。这些送礼之风会慢慢演变成金钱的攀比。比如,同学过生日,一些同学就会搞生日聚会,并且赠送一些礼品。原本只是表示祝贺,以表达一点心意。可是,你一请我一请,结果却变了味。原本的意义消失了。因为,一个人请吃了,其他同学的家长觉得难为情,就回请,结果变成了轮流请吃。然后,大家一次又一次地想办法“送礼”。这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这其实就是社会在学校里的体现。老师教育我们:不要搞聚会。我觉得很对。这是拉帮结派,酒肉朋友,是一种不良习气。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不良的种子,不利于我们的成长。

  又比如,有些同学则会模仿江湖习气而讲“义气”。他们讲究“哥们”义气,拉帮结派,靠人多势众,去欺负其他同学。他们还会贿赂或要挟班干部,让他们进行包庇、袒护,以掩盖他们的违纪、拖欠作业等,评比中只讲亲疏不讲原则。这些行为,也许就是未来犯罪的“萌芽”。我们许多同学还不知其害,继续下去,等长大走向社会,其后果将多么的可怕啊!

  学学子罕吧,让我们一起廉洁自守,以身作则并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为自己的座右铭。让我们从小“做人一身正气”,将来是否“为官”都“一尘不染”!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内容摘要

安全教育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