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领域主题教学活动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师指导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自出生开始便对周遭事物有着浓烈的好奇心,对自然和新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探究欲望。”但受其自身经验和思维能力的影响,幼儿的科学探究很难独立完成。目前,幼儿教师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教师提出“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科学活动实践中教师的指导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人通过观看某所幼儿园老师的10节科学活动,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目标设置不准确

  我在观察中发现,部分科学活动的目标不符合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

  在一节小班科学活动《浮上来沉下去》中,教师把不同的材料放到水里让幼儿观察沉浮现象,最后老师总结,物体的沉浮跟物体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相关。虽然老师费尽口舌地跟幼儿讲解,但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听不明白。因为这位老师没有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目标设置过难,导致幼儿没法消化而对本次活动感到索然无味。

  目标设置过难不利于活动的开展,但设置地过于简单也容易消磨幼儿的兴趣,不愿意积极发散思维进行探索。科学活动目标的长久偏离一定会影响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和兴趣。

  二、科学活动材料准备不足且使用受限

  在观察中发现每个班级都有科学角,但里面的材料多少却大相径庭。有的班级寥寥无几,有的班级都摆放不下。在活动中老师对材料的准备也不一样。在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磁铁》中,一位老师准备了带磁性和不带磁性的材料各四种,幼儿很快就探索完,然后老师草草做了总结。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索欲望和能力,对生活的经验也相对更充足。因此这几种材料远远满足不了幼儿的探究过程,致使本节课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观察中,我还发现在一次“照镜子”的科学活动中,一位幼儿在感受“放大镜”照东西效果的时候不小心把放大镜打碎了,导致全班幼儿失去了动手操作放大镜的机会。

  三、教师启发性问题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方法。因此,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指导应该是具有启发性的,能够引发幼儿进行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促进幼儿动手操作探究发现的。但是在观察中发现教师的启发性问题很少,封闭性问题(答案为“是”或“不是”的问题)很多。

  在一次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水》中,教师准备了丰富的材料,也让幼儿动手操作,在总结时教师的问题如下:我们能看见水里金鱼的颜色,却看不见水的颜色,所以水是不是无色的?水放到篮子里,篮子拿起来水没了,是不是说明水是流动的?把白糖和盐放到水里都变没了,水是不是具有溶解性?在这个案例里,教师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限定幼儿思考的封闭性问题,虽然活动的开始教师也引导幼儿进行探索,但之后却并没有对幼儿观察的经验进行引导提炼和总结,这种问题打断了幼儿的科学思维,阻碍了幼儿对科学现象的主动思考。长期下去,使幼儿只顾跟着教师的步伐前进,失去了自己的科学探究精神。

  四、科学探究中教师“代办”现象较多

  在小班科学活动《面团变变变》中,需要教师为幼儿提供充足的面粉让幼儿自己加水揉搓,引导幼儿把面团变成各种食物。但一位老师怕幼儿把面粉玩得满身都是,所以自己一个人在幼儿前面搓、压、按、团、揉……最后本次活动结束,幼儿只是在观赏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操作中。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对幼儿教师在科学领域的指导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

  1.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观。

  幼儿教师正确的科学教育观将直接影响其在科学活动的有效指导。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通过适宜的指导帮助学生完成自主探究,而不向学生灌输死板的知识。因此,教师无权剥夺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独立权和自主权。《指南》中科学领域的指导要点强调: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所以,幼儿教师一定要树立“尊重幼儿给幼儿充分的空间,自主探究和摸索”的现代科学教育观。

  2.设置适宜的教学目标。

  教师对于科学活动的目标设置不但要考虑到教材,也应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特点,关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兴趣,在此基础上做好适宜本班幼儿的三维目标。

  3.做好丰富的科学材料准备。

  首先,教师要保证科学角材料的充分性和被平等自由操作性,定期结合近期主题或幼儿的兴趣更换材料,满足幼儿自由顺畅地科学探索和操作。其次,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园资源和家长资源,为幼儿准备充足的活动材料,做好科学活动的物质环境准备。

  4.选择有效的提问方式。

  封闭式提问能够帮助幼儿梳理已有的科学经验,发展理解力和判断力。启发性问题能够激发幼儿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两者对幼儿的科学思维都有帮助,因此,教师要结合每次科学活动的特点和目标,兼顾两种提问方式,不能厚此薄彼,选择适宜有效的提问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幼儿园科学领域主题教学活动

科学无处不在

  语文课堂上,我们正在写作业,老师突然说:“来,我给大家做个实验,好吗?”我们一听,都高兴地说:“好!”

  老师先把一张纸撕成了很多小碎块,然后拿出一支笔笑着对我们说:“我要开始做实验了,你们可要看清楚喽!”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只见老师先把笔在头发上摩擦了几下,然后把磨擦过的笔放在碎纸片上。啊,奇迹出现了。只见那些小纸片就像着了魔似的,一片一片地向笔上贴去,我看得两眼都愣了。

  老师见我们都露出了惊奇的目光,笑着说:“怎么样,有趣吧?你们也来试试看。”我们一听都来了兴趣,纷纷拿出笔,照着老师刚才的样子去做实验,结果和老师做的一样。“真有意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不禁自言自语地说道。

  等大家都做完了实验,老师才笑着对我们说:“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魔力,这是因为笔在头发上反复摩擦就会产生静电,这时再把笔放在碎纸片上,那么静电就会吸住这些碎纸片。等过一会儿,静电消失了,纸片自然就会掉下来了,这就是科学的奥秘。”“哦……”我们恍然大悟。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发现了静电的神奇力量,还知道了科学无处不在。

有趣的科技活动

  今天上午,我们学校开展了迎新年科普实践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学到不少科学知识。

  从六年级大哥哥和大姐姐们的探寻当中,我知道了再生纸是用家里的废纸制作的。先把废纸制作成纸浆,再经过抄造、压榨、干燥等等工序,最后,一张白纸就这样诞生了。我们这些厚厚的课本和作业本也是用这些纸做的吧!以后我要试着开一家造纸厂,生产更多再生纸,让大家使用。

  我们来到了中草药小组的展示区,那里有各种各样的中草药和各种中草药功效的牌子,如:黄花蒿是菊科蒿属,一年生植物。它具有抗菌、抗寄生虫的功效和解热的作用。两面针可以治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牙痛、毒蛇咬伤。展示区里还有金银花、鬼针草、假篓……中草药。

  此外,我知道了怎么样制作蛋糕,怎么样把一件废品制作成一个精美小挂饰,认识了各种高大树木的叶子,知道了怎么样做水果营养餐。

  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了解了很多科学知识,还懂得了很多科学原理。明白了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我长大以后要进行科技创新,让人们过上美好的生活,所以我现在要好好学习。

有趣的科学活动

  今天上午,吃完早饭。忽然看见妈妈手机上说:“九点钟到学校采花生。”妈妈说张老师叫我们到学校。张老师是我们四年级的科学老师,身高大概1米6,带着一副眼镜,看上去很有学问,她非常幽默,我很喜欢她。一听到是张老师,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让爸爸快点送我去学校。到了学校,大大的校园像一座空城,我在学校里荡了两圈,张老师才来,没想到老师也会迟到,真好笑!

  终于开始活动了,我们的任务是种萝卜和采花生。首先要准备工具和肥料,原本想去找一把锄头来翻地,结果没找到,只能用铲子代替。我们先去种红萝卜,这时老朋友潘王轩来了,张老师给我们每人一个桶,让我们去拿些沙子。我们向沙坑飞奔过去,装了满满一桶的沙子后,却只能慢吞吞地走回菜地,有时使劲跑一跑,有时干脆把桶放在地上,用脚踢回菜地去。

  开始干正事了,我拿着沙子向菜地上洒,把肥料也像洒沙子一样洒在菜地里。我们的任务完成了,等着张老师耕地播种。为了合理利用时间,张老师让我们去采花生。“耶!终于可以采花生了!”

  来到了花生地,只见杂草丛生,就是不见“亲爱的”花生。花生在哪里呢?我想起了两只小松鼠采花生的故事,受到了启发,拨起了一颗植物,只见下面长满了一颗颗的花生。“花生!我终于找到你了!”

  我们卖力地干着。终于拔完了,开始收“工资”了,张老师给每个人一些植株,我开始从植株上摘花生。因为不想让别人抢我的花生,所以我拼命地摘。花生摘完了,我收获了很多花生,我真高兴呀!

  正事做完了,我们开始用铲子“考古”。我们总能挖到石头,偶尔也会挖到几片瓷砖。据我们判断这些可能是厕所里的瓷砖,因为上面零星地写着“VWC”。

  因为下雨了,我们把花生带上了二楼,我得到了一袋花生和一个学具袋,还有一把尺作为奖励。

  这次科学活动真有趣!

用科学活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教育随笔

  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但是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把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到正确的地方,充分利用孩子的求知探索精神,让孩子增强学习的欲望呢?在科学活动《好玩的蛋宝宝》中,我们让幼儿每个人带一个蛋宝宝来,观察、比较自己的蛋宝宝和别人的不同,并当妈妈照顾宝宝一整天,看谁能一天里保护好自己的宝宝。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我感受到幼儿个体之间在探索方面的不同兴趣,以及幼儿在求知面前的欲望,感受颇深。

  一、把握当前幼儿的科学经验

  大多数小班孩子都在生活中接触过蛋,比如鸡蛋、鸭蛋和鹌鹑蛋等,也吃过各种蛋制品,尤其喜爱吃蛋糕、蛋饼等;但是缺少对各种常见明显特征的观察与比较,也不太了解蛋在煮熟后的变化,需要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去感受与体验。

  二、抓住活动中每一个环节

  小班下学期的孩子,随着对周围生活逐渐熟悉,总是喜欢不停的看、听、摸等,积极地运用多种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本次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是在充分调动孩子的感知。第一环节:通过触摸猜猜口袋里的蛋宝宝,并在和蛋宝宝亲密接触中比较各种蛋的不同;第二环节:在观看录象过程中,感受鸡蛋煮熟后的趣味变化;第三环节:通过观看PPT的手段,刺激孩子了解常见蛋类食品。

  三、定位探索兴趣与核心价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本次活动利用生活中三种常见的蛋,通过交流谈论几种蛋的外形特征、观察发现蛋在烧煮前后的趣味变化等环节,以充分调动孩子的观察、比较、探究兴趣为主,明确本次活动的核心价值。

  四、注重多元化的感知方式

  在活动能够考虑到全体幼儿的感受,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创设多元的感知方式,使孩子沉浸在一种“探究”“想象”的氛围中。第一环节时引导幼儿通过触摸蛋宝宝、和同伴的观察比较中感知不同蛋宝宝的大小、颜色、花纹等,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激发幼儿的幼儿探索的欲望。第二环节则是活动的一个高潮,尤其是当一位幼儿将蛋宝宝打开却没有看到蛋清时,孩子们都发出了惊叹,老师则抓住幼儿急于知道原因的心理,顺理成章的将视频导入,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视频的内容吸引住了。第三环节是对前三过热环节的补充,孩子们都知道蛋宝宝有营养,多吃蛋身体好,那么蛋宝宝可以变成哪些好吃的菜呢?一个小小的悬念,通过PPT的手段给孩子一些感性的认识。

  对本次活动的后续思考:

  1、积极灵活的师幼互动有助于提高幼儿探索兴趣

  在师幼交流中出现了教师回应教师的回应存在泛谈、太过着急接过孩子的话题。如有的孩子说出了答案以后,教师需要进一步提炼小结,使其他孩子都明白。同时,教师在活动中情绪要张弛有度,教师的语言、动作,不是一层不变的,是要随着活动的开展而变化的,当孩子有一个特别精彩的回答时,教师应该用特别的肢体或者语言来表示,使孩子感觉自己的成功。

  2、合理的时间把控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探索兴趣

  本次活动在时间把控上稍显不足,特别是在第一环节中所花费的时间比较长,在刚开始活动时,孩子们不够大大积极,教师在环节的处理上稍显拖沓,使活动不够紧凑。以至于活动过程中幼儿出现蛋不小心掉到地上、与旁边小朋友讲话类似的不专注情况。

  3、适时增加挑战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探索兴趣

  本次活动中在环节中有多次可供幼儿挑战的内容,如让孩子送蛋宝宝回家过程中分辨鸡妈妈、鸭妈妈与鹌鹑妈妈。在猜猜蛋宝宝中有什么的时候,设疑生鸡蛋与熟鸡蛋打开后的状态,引起孩子的探索兴趣。因此在活动中适时增加挑战也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探索兴趣。

一堂有趣的科学实践活动课

  我睡眼惺忪地靠在车门上,坐着爸爸的车往北航驰去。早上六点起床的我居然忘了要去北航干什么!我甚至不知道我是如何从温暖的被窝里来到车上来的。

  直到那一刻,当爸爸把我从美梦中叫醒并把我“拖”到地面上时,我一下子清醒了,哦,我是要上科学实践活动课啊!顿时睡意全无、精神抖擞地朝北航的一座教学楼走去。听爸爸说,这是一堂非常有趣的科学实践活动课,我要学习用“VR”虚拟现实啦!

  可那教室有些令我失望。桌椅一碰还不停地往下掉着木屑,那桌边的皮都翘起来了;壁挂式空调已经接近“退休”年龄,已完全看不出“美的”的标志,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巫婆”;墙上的漆皮“一触即发”,轻轻一碰便能掉下来一大块……总之,这教室已经很太陈旧了,就这环境在这里能接触到科技创新的知识吗

  “VR”是什么呢?VR是英文两个单词的缩写,意思是“虚拟现实”。“今天,我们就要做一台机器。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VR的工作原理……”台上老师滔滔不绝地讲着,我在台下一边听一边按照要求填着任务单,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了。

  “今天老师就先讲到这,剩下一个小时的时间交给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制作一个VR机器!”自己制作?VR机器?只有一个小时?天啊!我觉得一天都不一定能做出来。

  “现在老师给大家每人发一套制作材料,里面有说明书。注意,每人只有一套,弄丢了可就没有了哦!”当材料发到我手上时,我愣住了:纸板?凸透镜?磁铁?粘扣?双面胶?说明书?橡皮筋?这些东西能制作出一台VR机器?这个……也太为难了我了吧!唉,还是先吃透说明书吧。

  我照着说明书把已经裁好了的纸板一块一块地拼合起来,把凸透镜“塞”在纸板里,再用另一些纸板把它围起来,用双面胶粘好固定牢后,发现怎么好像多出一块纸板?又看了一遍说明书后,我茅塞顿开:原来,这个地方是放置手机的,需要用粘扣把固定这个纸板的一面粘好,再在侧面把两块定位用的磁铁相对吸好……大功告成!一台完整的VR机器展现在我手中!按照老师的板书我在手机上下载一个叫“橙子VR”的软件,当VR机器的视窗贴近我的双眼时,我顿时被“炫”住了,我随着音乐“飘”进了浩渺的星空,在太空中遨游起来……程序一换,我又“步”入了机关重重的迷宫,不停地穿梭,同时被一堵堵“南墙”撞得头晕眼花……下课了,我还置身于虚拟空间,如同“失重”一般“飘出”教室……

  这真是一堂有趣的科学实践活动课,既让我长了见识锻炼了动手能力,又“送”我了一台VR机器,可以时不时虚拟一下现实,真是丰收多多呀!你说,是不是

小班科学教育随笔

  科学活动的材料准备是一件麻烦事,有的材料要十分精确,有的材料又不便于幼儿的自主操作。以此,科学材料的准备就成为困扰科学活动开展主要障碍。怎样让科学活动来源于幼儿实际生活?怎样让科学活动延伸到幼儿的实际生活呢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孩子的一种玩法让我发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午饭时,吃完饭的浩田又在进行玩碗的活动了,你看,他玩自己的碗就算了,还把旁边小朋友的碗也抢了过来。我想过去调解一下,省的小家伙又挑起什么“战争”。可是没有想到,两个小朋友不仅仅没有吵架,而且玩的很开心。怎么还唱歌来了,“照一照那个变胖了,照一照那个变胖了。”等我走到浩田的身边时,小家伙很自豪的说,“老师,老师,你快看,哈哈镜,哈哈镜。”真的,当两个不锈钢的小碗,口对口合在一起时,你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样子变胖了。摸了摸浩田的小脑袋,表扬他独特的玩法。浩田说,他还可以让小勺子在桌边上练平衡。说着小家伙就开始操作起来。我们已经把熟悉物品的用途给固化了,但孩子却发现了他们新的功能。科学材料的取材也一样,一说科学课我们的脑海中就会出现量杯、天平、磁铁,其实科学材料也可以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物品。

  科学材料可以选择幼儿最熟悉的事物。生活中的科学材料既取材方便,价格便宜,又便于幼儿的操作。把教育寓于生活之中,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贯彻。教学活动的内容要来源于生活,教学材料的提供也要来源于生活。把生活教育贯彻到每一个细节之中。睁大眼睛,敞开心扉,只要我们动脑筋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幼儿园科学教育随笔

  好好对待幼儿

  一个班的小朋友虽然年龄相当,但性格行为习惯却各不相同,我喜欢那些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听话懂事的孩子,我也并不排斥那些任性、好动、脾气暴躁的孩子,反而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让其改掉自身的不足,正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谈晨阳是个聪明伶俐的小男孩。因长期住在爷爷奶奶家,娇惯出许多不良习惯:任性、脾气暴躁、做事总以自我为中心。所以,经常和小朋友发生矛盾。不依着他就动手打人,天天都有小朋友告他的状。我知道这正是他真实的展现。我没有因此而大动干戈的训斥他,而是在不断的观察,寻找机会帮助他改过自新。《赏识教育》一书中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他就会成为好孩子。”

  当我发现他在和小朋友争吵时没有动手打人,只是生气的踢了一下小椅子时,我立刻以赞赏的眼光望着他,夸他进步了,学会了不打小朋友,踢小椅子来解气。当他又一次遇到矛盾,生气的坐在小椅子上时,我又不失时机的表扬他爱护小椅子了,还能静心消气。当他把玩具送给自己最好的朋友玩时,我集合全体幼儿,赞扬他有好玩的玩具能和好朋友共享,真了不起。渐渐的,快乐开始进入他的内心,微笑挂满了他的脸庞。

  全国模范教师窦桂梅说得好:“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教师的也要眼含热泪欣赏、拥抱、赞美他。”教师应同阳光的使者一样,用坦荡的胸怀去认同、信任、激励每一位学生,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让他们无一例外的共同享受阳光的温暖。

有趣的科学活动

  上科学课的时候,科学老师要我们去找蜗牛,把它养起来。

  我们来到校园里找蜗牛,同学们东瞧瞧,西找找,都在认真地寻找。我跑到一片草地上,正大眼睛找啊找,过了很久终于在一片枯萎的树叶下找到了一个蜗牛。我非常高兴,小蜗牛背着一个大大的壳,这应该是他的“房子吧”!这时有的同学已经找到很多个。我对自己说:“加油”!于是我又开始仔仔细细地找。我找了很久一直没有找到。这时,后面的寻子含也找到了很多很多蜗牛。我再一次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蜗牛。我找啊找终于找到了二个,非常高兴,于是我就把自己找到的蜗牛来比赛。我仔细观察:有一个蜗牛头没有伸出来,等了一会儿,蜗牛终于伸出头了,但是又被我的大叫吓进去了。

  望着这两只蜗牛,我开心地笑了。

大班科学活动教育随笔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取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在实现幼儿园培养目标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科学教育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存在于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空间,教师可因势利导,抓住契机,灵活进行科学教育,丰富幼儿对自然和社会的粗浅知识,增强幼儿的科学意识,形成幼儿对人、事物的正确态度。幼儿在科学活动中需要调动各种认知功能,积极参与,观察、比较、分类、操作、思维等,从而使幼儿的认知能力在活动中得到相应的培养与提高。科学教育的一些内容与其他教育内容有着潜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比如语言故事《小蝌蚪找妈妈》、体育活动《走平衡木》、各种建构游戏等都包容着一定的科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科学教育帮助幼儿对知识、技能的掌握。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出科学教育的开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定目标,选择、设计合适的科学教育内容。

  目标是实施科学教育的导向,我们在实施科学教育前可先根据幼儿实际认知水平和科学发展目标,结合时代特征,明确在这一阶段要认知什么,达到什么水平,培养哪些能力等。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选择和设计科学教育的内容,有条不紊地开展科学教育。我们的目标也许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最容易实现的。

  科学教育内容丰富多彩,神奇有趣。教师要充分发挥科学的魅力,巧妙地组织科学教育活动,激发幼儿对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探究方法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体验“科学”的乐趣,培养一定的探究科学的情感与认知能力。

  二、创设良好环境,为幼儿学科学创造条件。

  在幼儿科学教育过程中,幼儿在正规的科技活动中表现积极,而且对非正规的和偶发的科学也很有兴趣,特别是对那些和生活经验有关的、周围能经常看到的事物,幼儿可以说是百看不厌、百问不倦。可见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并不是教师强加给他的,而是合适的环境,适度的新鲜的刺激物潜移默化的结果。为此在开展科学活动中,应十分重视环境的创设。

  三、善于观察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

  在平时实验的过程中,幼儿的操作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幼儿也会出现重复现象,老师要不断的发现,并及时进行有效的指导。例如:在“米中取物”这节教育活动中,幼儿看到一个孩子用磁铁取米中的小铁珠,余下的幼儿也相应的去模仿,这时候老师发现后及时进行了指导。“你们都选择了这样的方式,说明这是最好的方法,恭喜你们,那下一步要看看谁的方法更有创意。孩子们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很高兴,在新的任务中又开始了新的实验……科学活动正是存在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它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周围物质世界紧密联系,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都可能发生。要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就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教师要锻炼自己高度的灵敏性,善于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活动意向,结合幼儿的一日活动,利用各种机会,随机地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对幼儿来说,科学就是他们每天所要做的事。这就要求我们敏锐地察觉到幼儿随时出现的探究兴趣和关注的事物,生成不断深入的科学探索活动。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三到六岁儿童发展指南语言领域

健康教育内容10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