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学排行榜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2015最新世界大学排名榜单发布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国际著名教育机构QS在伦敦发布最新一期《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内地再破纪录,共有4所高校进入QS世界百强名单,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另有30所高校进入新一期QS榜单,其中上海6所高校入围,除复旦、交大外,分别是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

  根据新的QS排名,麻省理工世界第一,哈佛紧随其后,剑桥与斯坦福并列第三。新加坡国立大学以第12名的位置列亚洲首位。

  QS报告指出,中国高等教育正在由大变强,高校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开始显效。第12年度《QS世界大学排名》结果显示,清华大学首次进入25强,超过了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26位)、香港理工大学(28位)和香港大学(30位),名列亚洲第3位,首次将中国内地高校带入世界25强。复旦大学上升20位排名51,上海交通大学上升34位排名70。

  值得一提的是,在诸如QS分类指标中,中国内地高校已经超越国际名校。北京大学此次总排名上升16位排名47,而其分类指标“全球学术”和“雇主声誉”上均排名16位,中国第一。全球学术声誉方面:北大超过了英国帝国理工(17位)、日本京都大学(18位)、美国加州理工(23位)和清华(27位)。全球雇主声誉:北大超过英国伦敦大学学院(17位)、清华(24位)、澳洲悉尼大学(25位)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27位)。

  “师均论文发表数“中,中国科技大学全球25名,列中国第一,超过了英国的剑桥(42位)、牛津(63位)、美国的耶鲁(149)。

  今年QS调整了部分评价指标,对中国高校有利。据了解,医学/生命科学在全球最大学术论文数据库Scopus中的发表量占所有学科领域发表量的49%,但仅有14%的大学学生在该领域学习。今年,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后,QS把大学的 “师均论文发表数”指标进行了标准化处理,高等教育5大学科领域各占20%。欧美顶尖名校医学/生命科学强,发文量大,本次排名单项指标调整后有较大降幅,而中国名校理工科、自然科学见长,发文量一般少于欧美医学/生命学发文量,本次调整后对中国综合性大学有利,单项指标开始赶超欧美名校。

  QS报告指出,不过,在反映教学的“师生比”和国际化的“国际教职工比例” 和“国际学位生比例”上,中国内地大学有待加强。“师生比”上,中国内地30所大学均分41,低于全球920所上榜学校均分52。“国际教职工比例”上,中国大学均分22.8,低于全球均分50。“国际学位生比例”上,中国内地大学均分14.4,远低于全球均分48。

  QS中国总监张巘博士总结,本次排名中国大学的好成绩,进一步验证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成功,中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发展势头良好。中国高校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开始有了明显的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在科研、发表论文的数量、全球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等世界一流大学硬实力上的稳步提高。

全球大学排行榜

2015—2016年QS世界大学排名

  作为世界三大权威之一,本次《QS 世界大学排名》结果调查了过去5年全球100多个国家最顶尖的76,798名学者和44,226名用人单位的同行评议,以及对全球最大的学术论文数据库Scopus/Elsevier中1110万学术出版物以及超过5820万论文引用的数据分析。

  排名 大学 国家

  1 麻省理工学院 美国

  2 哈佛大学 美国

  3 剑桥大学 英国

  3 斯坦福大学 美国

  5 加州理工学院 美国

  6 牛津大学 英国

  7 伦敦大学学院 英国

  8 伦敦帝国学院 英国

  9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 瑞士

  10 芝加哥大学 美国

  11 普林斯顿大学 美国

  12 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

  13 南洋理工大学 新加坡

  14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瑞士

  15 耶鲁大学 美国

  16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美国

  17 康奈尔大学 美国

  18 宾夕法尼亚大学 美国

  19 伦敦国王学院 英国

  19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澳大利亚

  21 爱丁堡大学 英国

  22 哥伦比亚大学 美国

  23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法国

  24 麦吉尔大学 加拿大

  25 清华大学 中国

  26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美国

  27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美国

  28 香港科技大学 中国香港

  29 杜克大学 美国

  30 香港大学 中国香港

  30 密歇根大学 美国

  32 西北大学 美国

  33 曼彻斯特大学 英国

  34 多伦多大学 加拿大

  35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英国

  36 首尔大学 南韩

  37 布里斯托大学 英国

  38 京都大学 日本

  39 东京大学 日本

  40 巴黎综合理工大学 法国

  41 北京大学 中国

  42 墨尔本大学 澳大利亚

  43 韩国科学技术学院 南韩

  44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美国

  45 悉尼大学 澳大利亚

  46 新南威尔士大学 澳大利亚

  46 昆士兰大学 澳大利亚

  48 华威大学 英国

  49 布朗大学 美国

  50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加拿大

  51 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香港

  51 复旦大学 中国

  53 纽约大学 美国

  54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美国

  55 阿姆斯特丹大学 荷兰

  56 东京工业大学 日本

  57 香港城市大学 中国香港

  58 大阪大学 日本

  59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美国

  60 弗莱贝格工业大学 德国

  61 杜伦大学 英国

  62 卡内基梅隆大学 美国

  62 格拉斯哥大学 英国

  64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荷兰

  65 华盛顿大学 美国

  66 海德堡大学 德国

  67 莫纳什大学 澳大利亚

  68 圣安德鲁斯大学 英国

  69 哥本哈根大学 丹麦

  70 诺丁汉大学 英国

  70 隆德大学 瑞典

  70 国立台湾大学 中国台湾

  70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

  74 日本东北大学 日本

  75 慕尼黑大学 德国

  76 伯明翰大学 英国

  77 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 美国

  78 都柏林三一学院 爱尔兰

  79 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教堂山分校 美国

  80 谢菲尔德大学 英国

  81 南安普顿大学 英国

  82 奥克兰大学 新西兰

  82 荷语鲁汶天主教大学 比利时

  84 佐治亚理工学院 美国

  85 苏黎世大学 瑞士

  85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美国

  87 利兹大学 英国

  87 浦项科技大学 南韩

  89 瑞士日内瓦大学 瑞士

  89 普渡大学 美国

  91 波士顿大学 美国

  92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瑞典

  93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德国

  94 乌得勒支大学 荷兰

  95 莱顿大学 荷兰

  96 阿尔伯塔大学 加拿大

  96 赫尔辛基大学 芬兰

  98 西澳大学 澳大利亚

  99 俄亥俄州立大学 美国

  100 格罗宁根大学 荷兰

  101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美国

  102 乌普萨拉大学 瑞典

  103 约克大学 英国

  104 高丽大学 南韩

  105 延世大学 南韩

  106 莱斯大学 美国

  107 奥尔胡斯大学 丹麦

  108 莫斯科国立大学 俄罗斯

  109 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 英国

  110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美国

  110 浙江大学 中国

  112 丹麦技术大学 丹麦

  113 阿德莱德大学 澳大利亚

  1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115 蒙特利尔大学 加拿大

  116 香港理工大学 中国香港

  117 埃因霍温科技大学 荷兰

  118 成均馆大学 南韩

  119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 德国

  120 名古屋大学 日本

  121 兰卡斯特大学 英国

  122 卡迪夫大学 英国

  123 明尼苏达大学 美国

  124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 阿根廷

  124 根特大学 比利时

  126 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 荷兰

  126 柏林洪堡大学 德国

  126 马里兰大学学院园分校 美国

  129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 美国

  130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美国

  130 南京大学 中国

  132 查尔莫斯理工大学 瑞典

  133 弗赖堡大学 德国

  133 匹兹堡大学 美国

  135 瓦赫宁根大学 荷兰

  135 奥斯陆大学 挪威

  137 阿伯丁大学 英国

  137 巴黎第六大学 法国

  139 巴塞尔大学 瑞士

  139 阿尔托大学 芬兰

  139 北海道大学 日本

  142 九州大学 日本

  143 洛桑大学 瑞士

  143 圣保罗大学 巴西

  145 亚琛工业大学 德国

  146 马来亚大学 马来西亚

  147 印度科技大学班加罗尔 印度

  148 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 以色列

  149 天主教鲁汶大学 比利时

  149 麦克马斯特大学 加拿大

  151 利物浦大学 英国

  152 滑铁卢大学 加拿大

  153 维也纳大学 奥地利

  154 都柏林大学 爱尔兰

  155 国立清华大学 中国台湾

  156 巴黎中央理工学院 法国

  156 雷丁大学 英国

  158 达特茅斯学院 美国

  159 巴斯大学 英国

  159 德州农工大学 美国

  161 国立自治大学 墨西哥

  162 埃克塞特大学 英国

  163 纽卡斯尔大学 英国

  164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 美国

  165 密歇根州立大学 美国

  166 埃默里大学 美国

  167 伯尔尼大学 瑞士

  167 巴塞罗那大学 西班牙

  169 哥廷根大学 德国

  170 马斯特里赫特大学 荷兰

  171 秘鲁天主教神学大学 智利

  172 开普敦大学 南非

  173 弗吉尼亚大学 美国

  174 奥塔哥大学 新西兰

  174 蒂宾根大学 德国

  176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 美国

  177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 荷兰

  178 内梅亨大学 荷兰

  179 柏林工业大学 德国

  180 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 印度

  181 佛罗里达大学 美国

  182 卑尔根大学 挪威

  183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 英国

  183 国立交通大学 中国台湾

  183 斯德哥尔摩大学 瑞典

  186 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 美国

  187 马德里自治大学 西班牙

  188 萨塞克斯大学 英国

  188 米兰理工大学 意大利

  190 特温特大学 荷兰

  190 里昂高等师范学校 法国

  192 罗彻斯特大学 美国

  192 巴塞罗那自治大学 西班牙

  194 西安大略大学 加拿大

  195 汉阳大学 南韩

  196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 比利时

  197 圣母大学 美国

  198 巴西金边大学 巴西

  199 维也纳技术大学 奥地利

  200 以色列理工学院 以色列

  注:QS世界大学排名(英文: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是由教育组织Quacquarelli Sy(QS)所发表的年度世界大学排名。排名包括主要的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及学科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与《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及《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共同获公认是世界三大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大学排名。

全球传媒专业大学排名

  拓展阅读:传媒专业就业前景

  传媒专业就业前景看好

  能否顺利就业?是家长和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学校及专业的标准。以五邑大学及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近年的情况来看,文科生就业普遍比理科生要难。我市唯一一家以传媒艺考培训为主营项目的机构翔程教育负责人林颖青说:“综合近几年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传媒艺考专业的就业还是比较好的,很多毕业生因具备媒体实操技能和专业知识,受到电视台、电台等部门青睐。”

  林颖青认为,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就业较为灵活,发展前景不错,收入也比较高。“全国有30多家省级电视台、500多个省级频道、2000多家城市电视台、1万多个城市频道,每天要播出12个小时以上的电视节目。据统计,大众传媒共需要1000多万专业从业人员,而目前传媒专业毕业的学生不到10万人,由此可见,传媒专业人才的缺口很大。”林颖青如是说道。

  林颖青介绍,影视表演、播音主持这类专业属于表演类,就业方向主要是当影视演员、舞台剧演员、主持等,需要一定颜值和表演天赋,培训周期相对较长,因此,培训机构在挑选学生会相对严格,尤其是在江门这样的三线城市,这类专业相对小众,毕竟能当上演员以及主持人的,还是比较少。

  “而电影摄像、商业摄影、影视导演、影视剧本创作等专业,属于编导类。相比表演专业,这类专业的报读门槛相对较低,培训周期也相对较短,一般需要几百个课时、约3个月时间,就可以速成。只要对传媒专业有一定兴趣的学生,都可以报读。传媒专业人才的就业范围也比较广,如可当编辑、记者、导播、导演、监制、策划、编剧、撰稿人等,无论是民营企业抑或是国企,都需要大量的相应人才。”翔程教育的骆洋姣老师强调。

  据了解,传媒是个大类专业,可分为戏文、编导、管理、史论、播表、技术六大类共几十个专业方向。2014广东省本科高校传媒艺考的文化课分数线(最低控制分数线):一本为350分、二本A类为335分、二本B类为320分。单纯从文化分数来看,传媒艺考单招考试的高校对考生的文化科要求不高,但据了解,多数艺考生在单考前,其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学习专业,而单考结束至高考,只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从这方面来讲,艺考生参加文化科考试,并没有想像中容易。有些专业,如编导类,更是按普通高考成绩录取,难度还是相当大的。

  “高中时文化成绩一般般,但我比较喜欢传媒工作,所以走了传媒艺考这条路。我考的是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平时除了理论知识学习外,校园电台、大型活动等,我都参加,所以积累了不少实操经验。”毕业于台山一中、现担任珠海电视台一档休闲节目实习编导的何小雷说,大学里专业课程针对性强,包括节目类型、策划制作等,只要认真钻研,学起来也不算太吃力。

  何小雷告诉笔者:“据我观察,江门还是有很多学子喜欢学传媒的。在我所认识的同校师兄中,就有20多人考上大学传媒专业。如今,他们的就业情况都不错,大多数都在广东各大媒体或广告公司任职。他们全都是参加普通高考,考取相关院校后,再选取报读传媒专业的。”

  据统计,2014年广东省参加高考人数为75.6万,而参加传媒艺考的学生却只有8000多人。

  那江门地区走传媒艺考之路的学生有多少?笔者从江门市教育局招生办了解到,由于目前传媒艺考还没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联考,江门的考生还只能以单招的形式报考,因此很难对报考人数进行统计。“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尽管传媒艺考还属于小众,但近年来关注这一领域的学生逐渐增多了,如培英高中,近几年就有不少人报考此类专业。”江门市教育局招生办主任何迪川告诉笔者。

  江门市培英高中是我市当之无愧的艺术生第一输出大户,因此其传媒艺考的报读人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培英高中相关人员向笔者介绍:“前几年报读传媒艺考专业的人数,每年大约是十几人,而2014年则增加到20几人。尽管相比其他艺术专业人数还是偏少,但上涨趋势明显。”

  不必再跑到大城市

  该人员还透露,目前培英高中没有传媒艺考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培训,因此他们的传媒艺考生基本选择到广州、深圳,甚至是外省,报读传媒艺考培训机构,进行考前术科训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江门籍教授吕炳华认为:“其实跑到外地参加术科培训,对于江门的学子来说,显然是极其不方便的,无论是交通成本还是时间成本等,都很高。其实,音乐、美术、舞蹈这些传统术科,其培训机构在江门地区已遍地开花,非常成熟。每年的艺考术科培训,不少江门学子都会选择留在本地进行。这样好,能促进当地报考人数的提高,让艺考变得更大众化,从而让更多人圆大学梦。”

  据笔者了解,此前江门虽然有不少艺考机构都推出了关于传媒艺考的对应课程,但由于不是作为主营项目,因此往往带给学生专业程度不足的感觉。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我市首家以传媒艺考作为主营项目的培训机构——翔程教育,进驻江门。据悉,翔程教育的总部设在深圳,在往年,该机构在深圳总部培训的传媒艺考生的本科通过率高达100%。这样一来,每年传媒艺考术科培训期间,江门学子不必再远赴各大城市的传媒艺考培训机构进行术科培训,可以节省不少成本。

影视专业全球大学排名榜单

  影视专业介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视听思维和职业摄影摄像师的基本素质,具备广泛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适应我国影视行业发展需要, 具备在影视行业内以从事影视后期制作为主,涵盖策划、摄像、视频剪辑、节目包装、影视特效、广告设计、场景设计、灯光及布景搭建等相关工作的基本技能,能在影视领域及相关行业内,从事影视编导、影视包装设计、影视合成特效、三维特效动画、影视广告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中国传媒大学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原名北京广播学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其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195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

  2004年8月,北京广播学院建校五十周年,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立志将本校创办成为以传媒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学校以大传播的理念、全媒体的视野,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报刊、出版、网络及新媒体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以综合强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理念,形成了文、工、管、经、法、理、教多学科协调发展。2013年,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5000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9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000余人;有继续教育在读生近15000人。

全球精算专业大学排名

  中国的精算师考试有中国精算师考试,北美精算师协会的精算师资格考试,英国精算师考试和日本精算师考试四个系列。前者是中国《保险法》唯一承认有签署寿险公司精算报告资格的精算师,后三者共同构成了保险精算师资格的三大支柱,在国际保险界享有极高的声望。

  职业描述

  精算师是运用精算方法和技术解决经济问题的专业人士。精算师传统的工作领域为商业保险业,主要从事产品开发、责任准备金核算、利源分析及动态偿付能力测试等重要工作。

  职业资格

  1999年7月16日,中国举行首次精算师资格考试。考试分为准精算师和精算师两部分。考生通过全部九门课程考试后,将获得准精算师资格。获得准精算师资格的考生,通过五门精算师课程的考试并满足有关精算专业培训要求,答辩合格后,才能取得《精算师考试合格证书》。

  职业现状

  国内已有40名学员获得了准精算师资格。据了解,上海10家人寿保险公司仅有精算专业人员30多人,远不能满足保险业发展的需求。专家认为,精算在中国发展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能否支付精算师高昂的薪水并且公平地雇用精算师。另外,精算师在利用现有条件提高技能水平的同时,更应注重职业标准的维护。

  职业趋势

  精算师的诱人之处首先表现在精算师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有人说,按英国标准来讲,中国只有两个精算师,而按美国精算师学会的名单,中国尚不存在一个合格的精算师。事实上,中国有些具有不同资格的精算师,但整体水平仍需加强。据预测,中国未来五年急需5000名精算人才。

  南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南财经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院校很多都有这个专业的培训。

  如何成为职场金领:精算师修炼攻略

  精算师是商业保险界的核心精英,更是收入群体中的“金领”,他们在金融投资、咨询、社会保险等众多高收入的精英领域都占据了不可或缺的位置。保险公司、咨询公司工作、政府机构和高等院校都迫切地需要这些人才。

传媒专业全球大学排名

  全国共有42所传播学专业的大学参与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复旦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南京大学,以下是传播学专业大学排名列表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北大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亚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学之一。北大开创了中国高校中最早的文科、理科、政科、商科、农科、医科等学科的大学教育,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在中国现代史上,北大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等运动的中心发祥地,也是多种政治思潮和社会理想在中国的最早传播地,有“中国政治晴雨表”之称,享有极高的声誉和重要的地位。学校现为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中国顶尖学府“九校联盟”(C9联盟)的重要成员,培养了大批人才,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2015年8月15日,2015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发布,理科排名中北京大学排在世界第43名。2016年2月,北京大学在2016国内高校保研率排名中排第二。2016年中国一流大学排行榜排第一。

新闻专业全球大学排名

  中国人民大学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Re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著名教育家吴玉章、成仿吾、袁宝华、黄达、李文海、纪宝成、陈雨露先后担任校长。现任党委书记为靳诺教授,校长为刘伟教授。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中国人民大学广大师生秉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勤俭办学,艰苦奋斗,积极探索,求真务实,形成了“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和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三大办学特色,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1950年至今,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目前学校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早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继续教育为辅助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形成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体系。学校是我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现有26个教学单位(23个学院、3个研究院)、25个跨学院研究机构,另设有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苏州校区、深圳研究院等。学校设有学士学位专业76个,硕士学位学科点186个(其中自主专业44个、交叉学科9个、专业学位22个),博士学位学科点125个(其中自主专业39个、交叉学科7个)。学校拥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5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0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

  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拥有5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拥有13个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拥有5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和1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拥有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在连续十五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中国人民大学获选29篇,占全国已入选人文社科优秀博士论文总数的12%,在所有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位居第一。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13年初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国人民大学的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9个学科排名第一,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国高校首位,排名第一的学科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位。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836人,其中教授615人,副教授749人。学校拥有19名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有14名教授受聘为第二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先后有462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有54位专家入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入选人数位居全国高校首位。

  中国人民大学名师辈出,俊彦云集,已故名家大师吴玉章、成仿吾、范文澜、艾思奇、何思敬、何干之、何洛、胡华、尚钺、吴景超、李景汉、庞景仁、石峻、缪朗山、李秀林、徐禾、塞风、许孟雄、孟氧、佟柔、戴世光、刘铮、查瑞传、苗力田、吴大琨、萧前、林文益、阎达五、阎金锷、方生、高鸿业、钟契夫、吴宝康、彭明、彦奇、曾宪义、宋涛、萨师煊、王传纶、李文海、许崇德、刘佩弦、周诚、王思治、方立天、郑杭生、夏甄陶、周升业、罗国杰、蓝鸿文、甘惜分、庄福龄等为学校的学科发展、学术繁荣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奠基性、开创性的贡献。老一辈著名学者黄达、戴逸、黄顺基、卫兴华、胡钧、陈共、严瑞珍、高铭暄、孙国华、王作富、许征帆、何沁、高放、方汉奇、李占祥、赵履宽、邬沧萍、陈先达、张立文、钟宇人、吴易风、胡乃武、周新城、赵中孚等成就卓著,耕耘不辍,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学术精湛、锐意创新,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其中17人入选“千人计划”项目,6人入选“青年千人计划”项目,1人入选“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0人入选“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8人入选“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3人入选“长江学者”讲座教授,33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27人入选“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9人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称号,25人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工程”,10人荣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86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截至2015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4776人,其中本科生11199人,硕士研究生8537人,博士研究生3658人,外国留学生1382人,留学生人数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茅。此外,学校还有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学生2743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5319人,网络教育注册生61793人。学校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全国高校数量多、门类全、综合水平高的优势,积极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理论型、管理型优秀人才,培养“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从陕北公学至今,学校共培养了25万名高水平的优秀建设者和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领袖人才,其中既有许多成就卓著的专家学者,又有许多声名遐迩的企业家,政绩斐然的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以及卓有建树的新闻、法律、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工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始终注重发挥人文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在不断发展学术、繁荣学术的同时,积极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研究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党的十六大以来,学校已有许崇德、王利明、曾湘泉、黄卫平、史际春、秦宣、李景治、翟振武、杨凤城、郭湛等教授11次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作报告;自许崇德教授为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法制讲座作报告以来,学校已有高铭暄、龙翼飞、郭寿康、王利明、林嘉、刘春田、朱信凯、吴晓求等教授10次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做专题讲座,分别都是参加学者最多的高校。一大批教师为中央领导和中央国家机关提供决策咨询。学校先后承担或参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北京2008年奥运会总体影响评估(OGGI)”、“冷中子非弹性散射谱仪的研制”等特大、重大项目。2001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1.46万余项,共获得经费24.1亿余元,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立项数居全国高校第一位。学校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逐年增加,自2004至2014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我校论文数量连续11年保持全国高校第一。。自2010年起,学校共有32部学术专著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先后同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等53个国家和地区的255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与港澳台地区24所高校(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截至2015年12月,作为中方合作伙伴,学校共参与了海外13所孔子学院的建设,其中欧洲7家,美洲4家,非洲1家,亚洲1家。学校自2009年始,每年举办暑期学校(国际小学期)。学校还引进、翻译出版了大量适应我国改革开放需要的教科书和学术著作,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交流合作项目,主办或承办了包括世界汉学大会在内的一系列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授予哥斯达黎加总统索利斯,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世界知识产权总干事弗朗西斯·加利,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约翰哈桑尼、罗伯特蒙代尔,阿根廷前总统德拉鲁阿,日本前首相竹下登等13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称号,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米切尔斯宾思、约翰纳什、泽尔腾、托马斯谢林,联合国经济政策特别顾问、著名经济学家贾格迪什巴格沃蒂,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尼克拉斯斯特恩,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池田大作,台湾宗教界知名人士、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塞浦路斯总统尼科斯·阿纳斯塔西亚迪斯,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等81位知名人士为名誉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资料中心、信息中心和图书出版中心。学校图书馆共有藏书462.9万册(包括线装古籍40余万册),电子图书24815GB,并设有“教育部文科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是新中国最早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搜集、整理、编辑、发布的信息资料提供机构,公开出版发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166种期刊和六大系列数据库产品,编辑的年度报刊资料索引是中国四大文献检索索引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和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著作的重要出版基地。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北京市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首都劳动奖状”、“北京市教育创新先进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2001-2005年北京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北京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先进集体”、“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优秀组织单位”、“北京奥运培训优秀组织奖”、“首都教育系统奥运工作先进单位”、北京高校“十佳美丽校园”等荣誉称号。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师生员工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贯彻“人民、人本、人文”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思想库建设、国际影响力提升、大学形象建设和美丽校园建设“五大战略”,为把学校建成“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QS世界大学排行榜完整排名

  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运用6方面的指数衡量世界大学,这六个指数和他们所占的权重分别是:

  * 学术领域的同行评价(Acade reputation ),占40%

  * 雇主声誉(E reputation),占10%

  * 教师/学生比例(Student-to-faculty ratio),占20%

  * 单位教职的论文引用数(Citations per faculty),占20%

  * 国际学生比例(International Student Ratio),占5%

  * 国际教师比例(International Faculty Ratio),占5%

  以下是2016/2017QS世界大学排行榜完整排名:

全球会计专业大学排名榜

  拓展阅读: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港中大(CUHK),书院联邦制大学建制,为东亚AACSB认证成员、亚太高校书院联盟成员、世界大学联盟成员、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创始成员,是一所以“中国研究”、“生物医学科学”、“信息科学”、“经济与金融”、“地球信息与地球科学”为五大重点研究领域的研究型综合大学,被誉为亚洲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香港中文大学的创立,打破了大英帝国殖民地近五百年来只允许一所高等学府存在的铁律,是20世纪亚洲地区“非殖民化”的表征之一。中大的出现掀起了香港七十年代的“中文运动”,终结了英文垄断官方语言地位的局面。2015年9月22日,在“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中排行第五。

  香港中文大学[1],简称中大,是香港唯一实行书院联邦制的大学。根据《香港中文大学条例》(第1109章,1965),中大的主要授课语言为中文。不过,其实中大大多数学系皆有提供中英语课程予同学选择。有些院系,如医学院,法律学院、药剂学院、英文系、语言学系等及大部分新开办的理学院课程,则是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校方亦加紧强调“中大自创校以来一直坚持中英双语的教育方针”。

  港中文大学现为香港唯一拥有诺贝尔奖得主任教的大学,包括杨振宁、詹姆斯·莫理斯、罗伯特·蒙代尔。另有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及沃尔夫数学奖得主丘成桐和图灵奖得主姚期智。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为香港中文大学电子系创办人、讲座教授及中大前校长。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港大)是香港仅有的综合大学,也是最具大学竞争关系的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现以“中国研究”、“生物医学科学”、“讯息科学”、“经济与金融”、“地球信息与地球科学”为五大重点研究领域,并在这些领域堪称世界级学术重镇,同时中大的数学教研亦在亚洲领衔。遥遥领先于中国内地的大学。

  以往,大英帝国在英国殖民地,至多只设置一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创立,突破了近500年的殖民铁律,既是英国殖民史的分水岭,也是20世纪亚洲地区“非殖民化”的表征之一。中大的出现,突出了英属香港既有权力体制中“华洋有别”的矛盾,也掀起了香港1970年代的“中文运动”,成功终结英文垄断官方语言地位的局面。

  香港中文大学由三所中文专上学院──新亚书院(1949年成立)、崇基学院(1951年成立)及联合书院(1956年成立)──于1963年合并组成;1966年,成立香港首所研究院;1986年,全面检讨课程结构,改用学分制,并加强通识教育;2013年,中大金禧校庆。

全球编导专业大学排名榜

  2017QS最新世界传媒专业排名

  1.南加州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2.University of A

  3.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LSE

  4.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5.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6.加州大学伯克利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6.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8.Golds, University of London

  9.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10.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017全国编导专业大学排名榜

  就业方向

  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人才编导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之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就业前景日趋广阔。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现代第四大媒体的网络的升温,网络艺术方向的毕业生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无论在电台、电视台,还是在网络公司,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都将会大有用武之地。

  具体工作可以为记者、策划、节目编导、摄像、编辑、撰稿、制片、后期制作、剪辑,乃至灯光、场记。也可以在电视台的频道成立的栏目组中担当制片人 ,这样你就能管理一个栏目组了。

  总之编导专业以幕后工作为主,个别能力极强的兼之台前。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节约粮食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字少

服务细节感动顾客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