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中国历史朝代详细时间表

  上古时代

  炎帝神农氏

  黄帝轩辕氏前2697~前2599

  少昊金天氏前2598~前2515

  颛顼高阳氏前2514~前2437(zhuan1xu1)

  帝喾高辛氏前2436~前2367

  帝挚高辛氏前2366~前2358

  唐尧放勋前2357~前2258

  虞舜重华前2257~前2208

  夏

  (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共432年姓,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建都:安(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年(颛顼之孙,姓姒氏,号禹)

  2、帝启9年

  3、太康29年

  4、仲康l3年

  5、帝相28年--(羿-寒浞zhuo↗)40年

  6、少康22年

  7、帝抒17年

  8、帝槐26年

  9、帝芒l8年

  10、帝泄l6年

  11、不降59年

  12、帝扃21年

  13、胤甲21年

  14、帝孔甲31年

  15、帝皋11年

  16、帝发19年

  17、履癸53年。

  商

  (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

  商代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自太乙(汤)至帝辛(纣),共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后经历了将近六百年。

  契

  昭明

  相土

  昌若

  曹

  冥

  商高祖(王亥)

  王恒

  上甲微

  报乙

  报丙

  报丁

  示壬

  商夔(kuí)宗(示癸)

  商太祖(商汤)子天乙(前?---前1589年)

  商代王(太乙)(前1588年---前1588年)1年

  商哀王(外丙)子胜(前1588年---前1587年)2年

  商懿王(仲壬)子庸(前1586年---前1583年)4年

  商太宗(太甲)子至(前1582年---前1571年)12年

  商昭王(沃丁)子绚(前1570年---前1542年)29年

  商宣王(太庚)子辩(前1541年---前1517年)25年

  商敬王(小甲)子高(前1516年---前1500年)17年

  商元王(雍己)子密(前1499年---前1487年)13年

  商中宗(太戊)子伷(前1486年---前1412年)75年

  商孝成王(仲丁)子庄(前1411年---前1401年)11年

  商思王(外壬)子发(前1400年---前1386年)15年

  商前平王(河亶(dàn)甲)子整(前1385年---前1377年)9年

  商穆王(祖乙)子滕(前1376年---前1358年)19年

  商桓王(祖辛)子旦(前1357年---前1342年)16年

  商僖王(沃甲)子逾(前1341年---前1337年)5年

  商庄王(祖丁)子新(前1336年---前1328年)9年

  商顷王(南庚)子更(前1327年---前1322年)6年

  商悼王(阳甲)子和(前1321年---前1315年)7年

  商世祖(盘庚)子旬(前1314年---前1273年)42年

  商章王(小辛)子颂(前1272年---前1270年)3年

  商惠王(小乙)子敛(前1269年---前1260年)10年

  商高宗(武丁)子昭(前1259年---前1201年)59年

  商后平王(祖庚)子跃(前1200年---前1190年)11年

  商世宗(祖甲)子载(前1189年---前1157年)33年

  商甲宗(廪辛)子先(前1156年---前1153年)4年

  商康祖(庚丁)子嚣(前1152年---前1145年)8年

  商武祖(武乙)子瞿(前1144年---前1110年)35年

  商匡王(文丁)子托(前1109年---前1097年)13年

  商德王(帝乙)子羡(前1096年---前1076年)21年

  商纣王(帝辛)子寿(前1075年---前1046年)30年

  周

  分西周、东周,姬姓,建都:镐(hào)京(西安)、洛阳。

  西周:公元前1122--770共353年。历十二帝。建都:镐京。

  1、武王发7年

  2、成王诵37年

  3、康王钊26年

  4、昭王瑖51年

  5、穆王满55年

  6、共王紧扈12年

  7、懿王囏25年

  8、孝王辟方15年

  9、夷王变16年

  10、厉王胡37年暴虐无道,为国人所杀-共和时代14年-

  11、宣王靖46年英明有道,复修文、武、成、康之政,周室赫然中兴。

  12、幽王宫湼1l年。

  武王之前还有:古公亶父(太王)、季历、文王,虽有强大的势力,但在名义上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候国。

  东周:公元前77O--225共545年,历二十六帝。建都:洛阳。

  1、平王宜臼51年

  卫侯和进爵为公,晋侯仇加封河内附庸之地。郑伯友死于王事,赐溢为桓。世子掘突袭爵为伯,加封枯田千顷。秦君原是附庸,加封秦伯,列于诸侯。小周公陋拜太宰之职。申后号为太后。褒拟与伯服,俱废为庶人。虢石父、尹球、祭公,姑念其先世有功,兼死于王事,止削其本身爵号,仍许子孙袭位。平王再封卫侯为司徒,郑伯掘突为卿士,留朝与太宰陋一同辅政,惟申晋二君,以本国迫近戎狄,拜辞而归。申侯见郑世子掘突英毅非常,以女妻之,是为武姜。

  迁都洛邑

  2、桓王林23年

  3、庄王铊15年

  4、厘王胡齐5年

  5、惠王阆(láng)25年

  6、襄王郑33年

  7、顷王壬臣6年

  8、匡王班6年

  9、定王瑜2l年

  1O、简王夷14年

  11、灵王泄心27年

  12、景王贵25年

  13、悼王猛1年

  l4、敬王匈44年………………史称之为“春秋时期”

  15、元王仁7年

  16、贞定王介28年

  17、哀王去疾1年

  18、思王叔1年

  19、考王嵬15年

  20、威烈王午44年

  21、安王骄26年

  22、烈王喜7年

  23、显王扁48年

  24、慎靓王定6年

  25、赧王延59年

  26、东周君杰7年。………………史称之为“战国时期”

  东周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至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之段历史时期,史称之为“春秋时期”,自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则被称为“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

  春秋,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

  秦

  (统一后)公元前22l--2Ol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1、始皇帝政12年

  2、二世胡亥3年

  3、子婴l年。

  汉

  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东汉(也和前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长安。

  l、高祖帮12年。

  2、惠帝盈7年。

  3、少帝(吕后专政)8年。

  (前180年吕后死,吕产、吕禄掌握兵权,欲夺帝位,陈平与周勃设计救汉室。)

  4、文帝桓23年。

  5、景帝启l6年。

  6、武帝彻年号: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始元,13年。武帝子

  8、宣帝询本始,25年。武帝曾孙

  9、元帝爽初元,16年。宣帝子

  1O、成帝骜建始,26年。元帝养子

  l1、哀帝欣建平,6年。断袖之癖

  12、平帝珩元始,5年。元帝孙。

  13、孺子婴居摄,3年。宣帝玄孙。

  …………………………………………………………………………

  新朝:公元9--25共17年,建都:长安。

  1、王莽,始建国,15年。

  2、淮阳王刘玄更始,3年。

  东汉: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洛阳。

  1、光武帝秀建武33年。汉高祖刘邦九世孙

  2、明帝庄永平18年。刘秀的第四子

  (明帝时在洛阳建白马寺,这是佛教传入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佛寺,)

  3、章帝炟建初13年。明帝第五子

  4、和帝肇永元17年。章帝第四子

  5、殇帝隆延平1年。和帝的小儿子,即位时刚满月,在位8个月死。

  6、安帝佑永初19年。章帝孙

  7、顺帝保永建19年。安帝的儿子

  8、冲帝炳永加1年。

  9、质帝钻本初1年。

  1O、桓帝志建和21年。

  11、灵帝宏建宁22年。

  12、少帝辨光熹1年。

  13、献帝协初平32年。

  三国

  三国始于22O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O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1、文帝丕黄初7年。

  2、明帝睿太和13年。

  3、齐王芳正始14年。

  4、高贵乡公髦正元7年。

  5、常道乡公奂景元6年。

  曹操:建安十八年,曹操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1、昭烈帝备章武3年。

  2、后主禅建兴41年。

  吴:公元222--28O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1、大帝权黄武31年。

  2、会稽王亮建兴7年。

  3、景帝休永安7年。

  4、乌程候皓元兴17年。

  晋

  西晋:265--316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泰始25年。历史上有名的好色皇帝

  2、惠帝司马衷永熙17年历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何不食肉弼;八王之乱

  3、怀帝司马炽永加5年。

  4、憨帝司马业建兴4年。

  东晋:317--4O2共1O4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

  1、元帝司马睿建武6年。

  2、明帝司马绍太宁3年。

  3、成帝司马衍咸和17年。

  4、康帝司马岳建元2年。

  5、穆帝司马聃永和17年。

  6、哀帝司马丕隆和4年。

  7、废帝司马奕太和6年。

  8、简文帝司马昱咸安2年。

  9、孝武帝司马曜宁康24年。

  10、安帝司马德宗隆安22年。

  l1、恭帝司马德文元熙2年。

  十六国

  304--439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内。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

  蜀:303--347共七个皇帝建都:成都。

  1、李特2年

  2、李流1年。

  3、李雄30年

  4、李班1年

  5、李期3年

  6、李寿5年

  7、李势5年。

  前赵:304--329匈奴建都:平阳(山西临汾)历五帝

  1、刘渊6年

  2、刘和1年

  3、刘聪8年

  4、刘杰1年

  5、刘曜13年

  后赵:319--352历7帝,羯族人,建都:襄国(河北邢台)

  1、石勒15年

  2、石弘1年

  3、石虎15年

  4、石世1年

  5、石遵1年

  6、石祗?年

  7、冉闵3年

  前燕:357--37O历三帝,鲜卑族,建都:邺(河北临漳)

  1、慕容皝15年

  2、慕容儁11年

  3、慕容暐11年

  前秦:351--394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

  1、符健4年

  2、符生3年

  3、符坚27年

  4、符丕2年

  5、苻登9年

  6、符荣1年

  前凉:313--376汉族,历7帝,建都:姑臧。

  1、张茂5年

  2、张骏22年

  3、张重华9年

  4、张耀灵1年

  5、张祚3年

  6、张玄靓9年

  7、张天钖12年

  后秦:384--4l7羌族,历3帝,建都:长安。

  1、姚苌8年

  2、姚真22年

  3、姚弘2年

  后燕:384--409鲜卑族,历5帝,建都:中山。

  1、慕容垂13年

  2、慕容宝3年

  3、慕容盛3年

  4、慕容熙7年

  5、高云3年

  南燕:398--4lO鲜卑族,历二帝,建都:广固(山东益都)。

  1、慕容德7年

  2、慕容超6年

  北燕:409--436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

  1、冯跋22年

  2、冯弘6年

  后凉:386--4O3氐族,历四帝,建都:姑臧。

  1、吕光13年

  2、吕绍1年

  3、吕篡1年

  4、吕隆1年

  南凉:397--4l4鲜卑族,历三帝,建都:乐都。

  l、秃发乌狐3年

  2、秃发利鹿狐3年

  3、秃废傉檀13年

  西凉:4O0--42O汉族,历二帝,建都:敦煌。

  1、李暠17年

  2、李歆4年

  北凉:397--439匈奴,历三帝,建都:张掖。

  1、段业4年

  2、沮渠蒙逊33年

  3、沮渠牧犍7年

  西秦:385--43l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皋兰)

  1、乞伏国仁3年

  2、乞伏乾归24年

  3、乞伏炽磐16年

  4、乞伏暮末4年

  夏:4O7--43l匈奴,历三帝,建都:统葛(陕西横山)

  1、赫连勃勃19年

  2、赫连昌4年

  3、赫连定4年

  南北朝

  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42O--479年。共60年,共6O年八个皇帝。

  一、武帝刘裕永初3年。

  二、少帝刘义符景平2年。

  三、文帝刘义隆元加30年。

  四、孝武帝刘骏孝建11年。

  五、废帝刘予业永元1年。

  六、明帝刘彧秦始8年。

  七、后废帝刘昱元徴5年。

  八、顺帝刘准升明3年。

  齐:479--5Ol,共23年,七个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建元4年。

  二、武帝肖赜永明11年。

  三、废帝肖昭业隆昌1年。

  四、废帝肖昭文延兴1年。

  五、明帝肖鸾建武5年。

  六、东昏侯宝卷永元13年。

  七、和帝肖宝融中兴1年。

  梁:502--557,共56年,四个皇帝。

  一、武帝肖衍天监48年。

  二、简文帝肖纲大宝2年。

  三、元帝肖绎承圣4年。

  四、敬帝肖方智绍泰3年。

  陈:557--589,共33年,五个皇帝。

  一、武帝陈霸先永定3年。

  二、文帝陈倩天加7年。

  三、废帝陈伯宗光大2年。

  四、宣帝陈顼太建14年。

  五、后主陈叔宝至德7年。

  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北魏:386--534,共149年,11个皇帝。鲜卑拓跋氏,建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1、道武帝珪23年

  2、明元帝嗣15年

  3、太武帝寿28年

  4、文成帝睿14年

  5、献文帝弘6年

  6、孝文帝宏29年

  7、宣武帝恪16年

  8、孝明帝诩12年

  9、孝庄帝子攸3年

  1O、节闵帝恭1年

  11、安定王朝1年

  东魏:534--550,共17年,只有一个皇帝:孝静帝善见,建都:邺。

  西魏: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长安。

  1、孝武帝修2年

  2、文帝宝炬17年

  3、废帝钦2年

  4、恭帝廓3年

  北齐:55O--577,共28年,五个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lO年

  2、孝昭帝演1年

  3、武成帝湛4年

  4、后主纬11年

  5、幼主恒1年

  北周:557--581,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

  1、孝愍帝觉1年

  2、明帝毓4年

  3、武帝邕18年

  4、宣帝赟1年

  5、静帝阐2年

  隋朝

  58l--6l8杨姓建都:长安(西安)

  一、文帝杨坚开皇24年。(文帝有二个年号:开皇58l--60O、仁寿60l--6O4)

  二、炀帝杨广大业12年。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60年的沧桑巨变

  1949年10月1日 下午3时,新中国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隆隆的礼炮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庄严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宏伟的声音,顿时使全场30多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通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传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欢呼的日子,值得我们激动的日子,我们骄傲,我们自豪,中国,加油!

  1949年9月21日 至30日,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于北京,国旗为五星红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采用公元作为中国纪年。

  而中国走到今天繁荣富强,国泰民安的路程也是一路风雨,一路艰难。

  1950年7月7日 开始抗美战争,于 1953年7月27日 ,美国终于在《关于朝鲜军事停战协定》上签字; 1956年7月13日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试制成功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1959年9月26日 16时许,在黑龙江省大同镇附近,作为新中国最早的出油井——“松基三井”首次喷出了工业油流……

  当然,还有许多人民值得我们学习:雷锋,孟泰,王进喜,严宏昌,人民领袖毛泽东等等。没有他们,哪有今天幸福的我们啊!

  60年风雨兼程,60年春华秋实,60年开拓奋进,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以近乎奇迹的方式摆脱了贫穷于落后,甩掉了“东亚病夫”的称号。这么多年来,为了祖国的繁荣和富强,仁人志士们前赴后继;在这艰难的复兴之路中,有多少人为了祖国的复兴而奔走呼号呀!

  60年的沧桑巨变,铸就了一个民族百年的梦想,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6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终于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开始强大了!

中国史

  载着13亿中国人的期盼,迎着世界关注的目光,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升空。这是中国在2008这个不平凡年份送给世界的又一个惊叹,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又一次绽放出的光芒。

  三十年前,当中国还处于积贫积弱的社会现状之时,改革开放的嘹亮号角,犹如一声龙啸,昭示一条巨龙的崛起;三百年前,当中国还沉浸于康乾盛世的梦幻泡影之时,工业革命的轰然狂潮,已将中国席卷到无底的灾难深渊;三千年前,当中华文明还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之时,“舍我其谁”的心胸气魄,更是铸就了那个时代令世界仰望的灿烂与辉煌!

  时光荏苒,当这千年的印迹伴随着起伏的沧桑迤逦而来时,我们更激动地发现,一个民族,在经历沧海桑田的百年巨变之后,正抖落着历史的风尘,向着一个更高更远的历史高度行进,而神舟七号的发射,更是将这行进的速度与高度推向了一个高潮!

  从1999年“神一”到今天的“神七”,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几代人薪火相传的前进脚印,激励着我们学生振兴中华科技文化实力的民族进取心,共同推进世界航空事业壮大的雄心壮志。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七”的太空遨游,历数着中国谱写自我文明进步与向世界学习的坚定决心。

  古老而浪漫的神话故事“嫦娥飞天”不知在多少中国人的心中播下过漫游太空的美丽梦想。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随着“神一”到“神六”的顺利升空,中国人这一世世代代的梦想正以惊人的速度实现着。

  2008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百年奥运梦想实现的一年,“神舟七号”宇宙飞船的升空又将作为人类太空求索的新起点,向全世界展示这千年古国不可磨灭的魅力。此次神七的发射,中国航天员将历史性地出舱太空漫步,这是整个人类航天史的进步与胜利,也预示着人类终将把美丽的祝福带给深邃的宇宙。

  作为一个炎黄子民,我深深的为之感动与自豪,从神舟一号到七号,这一路走来,我看到的是中国科技,经济,政治等综合国力一步步稳定的提高,我看到的是一个伟大民族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巨大魄力与魅力。回首中国的科技发展路线,我们更能看到,一穷二白??自力更生??融会贯通,这条路线,也正是一个民族自强、自立、和谐、和睦的崛起之路。“神七”,已不再是简单的一个词藻,更是带有标志性的符号意义,更是富有民族性的腾飞梦想!

  今夜,当神舟七号的熊熊烈焰,在万众瞩目之中成功升天时,中国这条千年巨龙,亦已在这一声声呐喊,一次次期望中勃然腾飞!他,终将神游于层云之上,长啸于九天之间!

中国的历史

  中国,是一个享有五千年辉煌历史的大国。它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了我们中华儿女。

  自从盘古开天劈地,到女娲补天,我们的祖先用智慧,编织成了一串串神话。先辈组建成了几个强大的部落,分别由炎帝和黄帝带领。炎帝神农氏尝百草,教人们耕织;黄帝发明了渔网,教人们狩猎、、、、、、人们由野蛮时代步入文明时代,由原来的饮毛茹血到了衣食无忧。

  这的确是一大进步。

  接下来是尧帝、舜帝和禹。唐尧以贤明,禅位于贤能之人;舜爱民如子;禹治水,解决了人民大难。

  再往后,则是奴隶社会夏朝。夏朝灭亡后,就代表着一个社会的衰败和另外一个社会的崛起,封建社会就在奴隶社会的衰亡中建立了起来。

  历史的漫漫长路上,经过无数朝代的更换,有了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地震仪这四大发明以后,国人自以为了不起,就开始裹足不前。在消逝的时光中,引来了鸦片战争。

  鸦片是一种让人大脑兴奋的物质,能磨灭人的意志。不怀好意的英美商人向国人出售鸦片,结果,农民、工人丧失劳动能力,有钱人家倾家荡产,大量白银外流。一些有志青年和忠臣不忍心看着国人如此堕落下去,“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虎门销烟”、、、、、、英美商人只好作罢。

中国朝代皇帝表

  春秋战国春秋,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

  秦朝(统一后)公元前22l--2Ol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1],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

  秦原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其始祖伯益曾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了嬴姓。[2]伯益的后人非子曾为周孝王养马,凭着他的本事,马繁殖得很快。周孝王于是把秦谷(甘肃省天水市西南面)一带分封给他,这就是“秦”的起源。[3]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至雒邑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占领东周王室在关中的领地。

  秦朝历代皇帝列表(简介、画像)

  秦惠文王嬴驷

  秦武王嬴荡

  秦昭襄王嬴则

  秦孝文王嬴柱

  秦庄襄王嬴子楚

  秦始皇嬴政

  秦二世嬴胡亥

  秦三世嬴子婴

  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汉朝前202—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亦有以西汉与东汉的首都代指,合称两京。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汉代被称为“炎汉”。又因皇帝姓刘而称“刘汉”。[1-2]

  公元前206年刘邦封为汉中王。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定都长安。西汉王朝在消灭异姓王和诸吕之乱后政局趋于稳定。“文景之治”后,汉武帝时期达到极盛,史称“汉武盛世”,昭宣时期再次复兴,史称“昭宣中兴”。公元8年,王莽篡夺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结束。不久之后发生了绿林和赤眉大规模农民起义,公元23年新朝灭亡。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3]开创了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后期发生了戚宦之争,朝政黑暗,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东汉政府名存实亡,各地军阀割据称雄。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

  汉朝皇帝皇后历代列表

  西汉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又称前汉,与东汉(后汉)合称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第二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有14个皇帝,历经211年。

  秦朝灭亡后,经过楚汉之争,刘邦获胜。[1]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史称西汉,定都长安。西汉在诸多制度上承袭了秦制,又实行了轻徭薄赋的政策,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农业、手工业及商业领域均取得明显进步,史称休养生息,出现了文景之治的景象。

  西汉皇帝表

  汉高祖刘邦

  汉惠帝刘盈

  汉前少帝刘恭

  汉后少帝刘弘

  汉高后吕雉

  汉文帝刘恒

  汉景帝刘启

  汉武帝刘彻

  汉昭帝刘弗陵

  昌邑王刘贺

  汉宣帝刘询(刘病已)

  汉元帝刘奭(shì)

  汉成帝刘骜

  汉哀帝刘欣

  汉平帝刘衎

  孺子婴刘婴

  新朝

  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出现的朝代,为西汉外戚王莽所建立。公元8年12月,王莽废西汉最后一位君主孺子婴(刘婴)为安定公,改国号为新,取自于其最初受封的新都侯。[1]又因为新朝为建兴帝王莽所建,故世称“新莽”,[2]建都长安(今西安),并更名为常安

  新朝新始祖高皇帝王莽

  玄汉

  玄汉(又称玄汉王朝),公元23年~25年存在,新朝末期至东汉建立前期间由反新农民起义武装为恢复汉朝而建立的政权,因由西汉皇族成员绿林军“更始将军”刘玄掌权执政,故称“更始政权”。新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七月,平林人陈牧率千余人起义,响应绿林军,号称“平林兵”,[1]在此避难的刘玄,参加平林兵,担任安集掾的职务,从此走上反新复汉的道路。因他为汉朝宗室,起义需要借助刘氏宗族的号召力,所以平林军遂于公元23年正月拥立刘玄为“更始将军”。建元更始,恢复汉朝国号,自称玄汉王朝。

  汉延宗更始帝刘玄

  汉昌宗建世帝刘盆子

  成家

  东汉初公孙述起成都,自立为帝,号成家。光武遣吴汉﹑臧宫伐之。述将延岑力战,公孙兵败,身死。见《后汉书.公孙述传》。

  公孙

  东汉

  东汉(公元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一统的朝代。东汉又称后汉,乃为区别于西汉之前汉。东汉的首都洛阳被称为东京,因此又以东京为东汉的代称[1]。共有十二帝,历经196年。

  公元25年刘秀称帝,仍沿用汉的国号,定都洛阳。[2]汉明帝和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进入全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3]东汉时,三公权力再次大幅被削弱,尚书台权力得到提升

  东汉皇帝列表

  汉光武帝刘秀

  汉明帝刘庄

  汉章帝刘炟

  汉和帝刘肇

  汉殇帝刘隆

  汉安帝刘祜

  汉少帝刘懿

  汉顺帝刘保

  汉冲帝刘炳

  汉质帝刘缵

  汉桓帝刘志

  汉灵帝刘宏

  汉少帝刘辩

  汉献帝刘协

  三国

  三国(狭义220年-280年,广义184年、190年、208年-280年或至265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及孙吴三个政权。汉末三国战争不断,使得中国人口急剧下降,经济严重受到损害,因此三国皆重视经济发展,加上战争带来的需求,各种技术都有许多进步。

  三国皇帝列表及简介

  魏国曹魏

  魏国是周朝时期由华夏族(汉族别称)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姬姓魏氏,始祖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十六年),魏国被晋献公攻灭,封给毕万(战国时魏国国君先祖)。《诗经·魏风》当中的“魏”指的就是春秋时代的魏国,而非战国时期的魏国。

  魏皇帝谱

  魏武帝曹操

  魏文帝曹丕

  魏明帝曹睿

  魏齐王曹芳(邵陵厉公)

  高贵乡公曹髦

  魏元帝曹奂

  蜀汉

  蜀汉(221—263),即季汉(西汉、东汉的延续),三国之一,为汉皇室后裔刘备所建立,国号为“汉”。而由于刘备所建立的政权以蜀地为根据地,所以多被称为“蜀”。以其地称其国,其实是对刘备政权的蔑称,但后人逐渐习惯了这个称呼,而又为了承认刘备建立的汉室政权,所以称其为蜀汉。

  蜀汉皇帝谱

  汉昭烈帝刘备

  汉孝怀帝刘禅

  东吴

  吴国(222—280)是中国三国时期由孙权建立的政权,亦称孙吴、东吴。是在三国之中水军最强的一国,占领扬州(古代)与荆州大部地区及交州全境。东吴势力发迹于孙坚时代,3世纪由孙权建立的政权,开始建于吴郡(今苏州市),后孙权筑石头城迁都建业(今南京)。222年,因与蜀汉决裂而预感兵危将至,加固孙曹联盟,孙权让曹魏封己为吴王,名义上作为曹魏的藩国吴国始立。229年四月,孙权称帝,国号吴,改元黄龙,东吴也应始于此年。280年,亡于西晋。东吴的灭亡也标志着汉末以来割据局面的彻底结束,晋朝基本完善了统一。吴国也展开海上的发展,大秦商人和林邑使臣也曾到达吴都建业。

  武烈帝孙坚

  长沙桓王孙策(孙坚子,孙权之兄)

  吴大帝孙权

  吴会稽王孙亮

  吴景帝孙休

  吴乌程侯孙皓

  晋朝

  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

  266年司马炎登基,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灭西晋,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史称“五胡乱华”。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六年。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

  晋朝皇帝列表

  西晋

  西晋(公元266年—316年)是中国历史上短暂的大一统封建王朝。西晋为时仅51年,如果从灭吴开始算起,则仅立朝37年。共6个皇帝。[1-3]

  西晋的开国君主司马炎出身于河内司马氏的世族,祖父司马懿乃三国时曹魏的大将军、太尉、太傅,其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都是曹魏时权倾一时的权臣,权势超过君主。

  西晋历代皇帝列表

  宣帝司马懿

  景帝司马师

  文帝司马昭

  武帝司马炎

  惠帝司马衷

  赵王司马伦

  怀帝司马炽

  愍帝司马邺

  东晋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朝廷,西晋灭亡后,统治范围因为中原陆沉,少数民族内迁,建都洛阳的晋朝(西晋)亡国,公元317年,镇守建康的晋宗室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室,史称东晋,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1]

  东晋是门阀世族政治,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东晋时代,也曾经内部四分五裂。420年,宋公刘裕废除晋安帝,建立刘宋,进入南北朝时期。东晋与之前的孙吴以及其后的宋、齐、梁、陈,合称为六朝。

  历代皇帝列表

  元帝司马睿

  明帝司马绍

  成帝司马衍

  康帝司马岳

  穆帝司马聃

  哀帝司马丕

  海西公司马奕

  简文帝司马昱

  孝武帝司马曜

  安帝司马德宗

  恭帝司马德文

  十九国

  成汉

  成汉(也称成、后蜀;304年-347年)是中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时期之“十六国”之一。西晋末年,秦、雍二州连年荒旱,略阳、天水等六郡氐族和汉人等不得不流徙至梁、益地区就食。元康六年,氐首领李特率民入蜀。他们入蜀后,由于地方官吏的贪暴和政府限期迫令流民还乡,流民领袖、略阳氐族李特等利用流民的怨怒,于301年在绵竹聚众起义。李特及其弟李流死后,特子李雄继领部众,攻下成都,据有益州,建立成汉。后李寿改国号为汉。李雄是巴氐族人。都成都,盛时有今四川东部和云南、贵州的各一部分。347年,成汉为东晋实际统治者桓温所灭,历五主,共四十四年。

  (成)景帝李特

  (成)秦文王李流

  (成)武帝李雄

  (成)哀帝李班

  (成)幽公李期

  (汉)昭文帝李寿

  (汉)末主李势

  汉赵

  汉赵即前赵。319年赵国分裂为二赵:关中的刘氏“赵帝”和关东的石氏“赵王”两个独立政权。史家为加以区分,将关中的刘氏赵国连同刘渊所建的汉国,即将稍前的(屠各)刘姓政权统称为前赵,而将随后的石姓赵国称为后赵。[1-2]

  前赵(304-329),亦称汉赵,十六国时期16国之一,是西晋晚期少数民族第二个建立的政权。304年十一月,刘渊以复汉为名,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县北[3])即汉王位,改年号为元熙,定国号为汉。正式建立汉国(匈奴汉国)。

  (汉)光文帝刘渊

  (汉)梁王刘和

  (汉)昭武帝刘聪

  (汉)隐帝刘粲

  (赵)秦王刘曜

  后赵

  十六国之一。羯族石勒所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后迁邺(今河北临漳县西)。盛时疆域有今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及江苏、安徽、甘肃、辽宁的一部分。历七主,共三十二年。

  明帝石勒

  文帝石弘

  武帝石虎

  正帝石世

  成帝石遵

  仁武帝石鉴

  兴武帝石祗

  冉魏

  冉魏(350-352)是十六国时期汉人冉闵所建立的政权。350年,冉闵在后赵政局混乱的情况下杀死当时的后赵君主石鉴,夺取后赵政权并称帝,定都邺,国号大魏,史称冉魏。352年,冉闵被前燕君主慕容儁擒获并处斩,后来邺都也被攻破,冉魏灭亡。

  武悼天王冉闵

  惠帝冉智

  前凉

  西晋之后,中国北方虽处于“十六国”的大分裂时期,但偏踞西北的前凉张氏割据政权仍积极经略西域,使西域一度前曾成为前凉版图之一部分。这一段历史时期,在西域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就全国而言,前凉经略西域史是中国西北边疆史的一部分,它为中国西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乃之民族大融合有不可忽视的历史贡献。

  武穆王张轨

  昭王张实

  成王张茂

  文王张骏

  桓王张重华

  哀王张耀灵

  威王张祚

  冲王张玄靓

  悼王张天锡

  凉王张大豫

  后凉

  后凉(386年-403年)是十六国时期氐族贵族吕光建立的政权。其国号以地处凉州为名。东晋太元八年(383年)苻坚淝水兵败后前秦瓦解,吕光据有姑臧(今甘肃武威)于386年称大将军、凉州牧。389年吕光称三河王,后改称天王建立大凉,史称后凉。统治范围包括甘肃西部和宁夏、青海、新疆一部分。399年吕光卒,子吕绍继位,庶长子吕纂又杀吕绍自立。401年吕隆(吕光弟吕宝之子)又杀吕纂自立,国势益衰。403年,吕隆因后秦、南凉、北凉交相攻逼,降于后秦,后凉亡。

  景昭帝吕婆楼

  懿武帝吕光

  隐王吕绍

  灵帝吕纂

  后主吕隆

  西凉

  凉州国西部故称西凉.甘肃凉州区自汉朝建郡来凉州名字换了多次有时叫武威,有时叫姑臧,有时叫西凉,有时叫前凉,其疆域也时大时小大时把大半甘肃都占了还扩延周围几省史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过凉州国历史上地位能其地盘大小来衡量要研究国文化能绕过凉州。西凉(400--421),晋十六国时期在凉州地区先后出现“五凉”割据政权,史家为区别其他的4个,将中心位于凉州西部酒泉的李氏政权称为西凉。400年汉人李暠在敦煌称“凉公”。405年迁都酒泉,逼近北凉。疆域在今中国甘肃西部及新疆部分。417年,武昭王李暠卒,子李歆嗣位。420年,李歆与北凉交战被杀,其弟敦煌太守李恂在敦煌嗣位。但次年,北凉军围敦煌,李恂战败,乞降不成后自杀。西凉因此亡于北凉。

  西凉太祖李暠被唐朝皇室李氏和诗人李白、李商隐尊为其先祖。因其统治地区古为凉州,故国号为“凉”,又位于凉州西部,故名“西凉”[1]。盛时有今甘肃西部酒泉、敦煌一带,西抵新疆葱岭。历三主,共二十二年。

  武昭王李暠

  后主李歆

  末主李恂

  南凉

  南凉(397-414)位十六国时期16国之列,鲜卑政权。河西鲜卑秃发乌孤所建。都乐都(今属青海),盛时控有今甘肃西部和宁夏一部。历三主,共十八年。秃发即“拓跋”的异译。汉魏之际,拓跋氏的一支由酋长统率,从塞北迁到河西,被称为河西鲜卑。在此居住约两个世纪,部众渐盛,务农桑,修邻好,境内安定。至秃发乌孤时期,以廉川堡(今青海民和西北)为中心,势力不断发展,初附于后凉吕光。

  武王秃发乌孤

  康王秃发利鹿孤

  景王秃发傉檀

  北凉

  北凉(397或401-439)是十六国之一。由匈奴支系卢水胡族的沮渠蒙逊所建立;另有一种看法认为建立者为段业,此说是以蒙逊堂兄沮渠男成拥立段业称凉州牧,并改元神玺为立国之始(397年)。401年蒙逊诬男成谋反,段业斩男成,蒙逊以此为借口攻灭段业,亦有人以此为北凉立国之始。北凉都张掖,412年迁都姑臧(今甘肃武威),称河西王。433年沮渠牧犍继位。439年北魏攻姑臧,牧犍出降,北凉亡。后牧犍弟无讳西行至高昌,建立高昌北凉,一般认为已脱离五胡十六国时代之范围,460年高昌北凉为柔然所攻灭,无讳弟沮渠安周被杀,高昌北凉亦亡。

  文王段业

  武宣王沮渠蒙逊

  哀王沮渠牧犍

  高昌王沮渠无讳

  河西王沮渠安周

  前燕

  前燕(337—370),十六国时期由鲜卑族首领慕容皝所建立的政权,其国号为“燕”。为区别同期的慕容氏诸燕,历史学家把它称为前燕。其统治地区包括今天北京、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苏、辽宁各地一部分,历三世三主,共三十四年。

  武宣帝慕容廆

  文明帝慕容皝

  景昭帝慕容俊

  幽帝慕容暐

  后燕

  后燕(384-407年)是十六国时期鲜卑慕容氏所建立的国家,建立者为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后迁往龙城(今辽宁朝阳),盛时有今河北、山东及辽宁、山西、河南大部。384年,慕容垂在荥阳(今河南荥阳)自称燕王,建立后燕。395年参合陂之战后,后燕被一分为二,开始衰落。龙城时期,后燕朝政混乱,于407年被北燕所取代。后燕历七主,共二十四年。

  成武帝慕容垂

  惠愍帝慕容宝

  开封公慕容详

  赵王慕容麟

  昭武帝慕容盛

  昭文帝慕容熙

  西燕

  西燕(384年—394年),十六国时期慕容泓继前燕亡国以后建立的政权,史家称其为西燕。崔鸿撰《十六国春秋》时未对该政权独立展开,不在十六国时期16国之内。定都长子(今山西长治)。盛时有今山西﹑河南各一部分。历七主,共十一年。

  归帝慕容泓

  威帝慕容冲

  昌平王段随

  中帝慕容觊

  文帝慕容瑶

  代帝慕容忠

  末帝慕容永

  北燕

  北燕(407年-436年)是十六国时期汉人冯跋建立的政权。407年,冯跋灭后燕,拥立高云(慕容云)为天王,建都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仍旧沿用后燕国号。409年,高云被部下离班、桃仁所杀,冯跋平定政变后即天王位于昌黎(今辽宁省义县)。据有今辽宁省西南部和河北省东北部。436年被北魏所灭。

  惠懿帝高云

  文成帝冯跋

  昭成帝冯弘

  南燕

  中国十六国之一。鲜卑族慕容德所建。都广固(今山东益都)。盛时有今山东及河南的一部分。后燕慕容宝在位时,叔父慕容德镇守邺城。397年北魏攻后燕都城中山(今河北定州),宝北奔龙城(今辽宁朝阳)。十月,北魏破中山,后燕被截为两部分。德以魏将来攻,邺城难保,于398年率户4万南徙滑台(今河南滑县东),自称燕王,史称南燕。399年滑台为北魏攻占,德率众向东,攻取青、兖,入据广固。400年德改称皇帝。405年,德病死(谥世宗献武皇帝),兄子慕容超(末帝)嗣位。超好游猎,委政宠幸,诛杀功臣,赋役繁多,百姓患苦。409年东晋刘裕率师北伐,次年二月攻下广固,超被俘斩,南燕亡。

  献武帝慕容德

  末主慕容超

  胡夏

  夏(十六国)到431年为吐谷浑所灭为止,地方行政建置方面,在史料中并不是很清楚。因政权的性格比较突出,往往始占旋丢,用心只在掳掠人口,对其地方行政职官名号不能过于深究。牟发松推测夏的州,实际上并不存在,州在夏境内并没有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以州名地,以州牧刺史官人,都不过名号而已。(

  桓帝刘卫辰

  武烈帝赫连勃勃

  德武帝赫连昌

  平武帝赫连定

  前秦

  前秦(350年—394年)是十六国之一。350年氐族人苻洪占据关中,称三秦王[1]。

  氐将苻洪在石虎去世后投降东晋,在后赵内哄时意图夺下关中,但遭人毒死。352年苻健称帝,定都长安,与东晋断绝。[2]之后东晋履次派褚裒、殷浩、桓温等率军伐之,苻健皆成功抵御,国势渐固。之后苻生继立,他淫杀无度,苻坚杀而代之。苻坚崇尚儒学,奖励文教。他得王猛辅政,得以集权中央,经济提升,国势大盛,史称“关陇清晏,百姓丰乐”。前秦强盛后,苻坚有意一统天下。[3]当时前燕混乱,369年慕容垂投奔前秦。苻坚趁势派王猛、慕容垂率军于隔年成功灭燕,取得关东地区。[3]370年,前秦灭前燕,擒慕容暐;371年,灭仇池氐杨氏;373年,西南夷邛、筰、夜郎皆归附于秦;376年,灭前凉;同年,进兵灭代;前秦统一北方。

  惠武帝苻洪

  高祖苻健

  厉王苻生

  世祖苻坚

  哀平帝苻丕

  太宗苻登

  后主苻崇

  后秦

  后秦(384年―417年)位十六国时期十六国之列,羌族政权,又称姚秦。前秦龙骧将军姚苌所建,都常安,长安避讳苌而改常安。极盛时辖有今陕西、甘肃、宁夏及山西、河南的一部分。占据关中绝大数的重要政治、经济城镇和关东大片领土,威服陇右、河西诸国。历三主(姚苌、姚兴、姚泓),共三十四年。鉴于台湾朝代歌诀,改为“二姚后秦,死休前秦;长安称帝,受首东晋”。

  武昭帝姚苌

  文桓帝姚兴

  末主姚泓

  西秦

  西秦(385—431年),十六国之一。陇西鲜卑族(一说属赀虏)酋长乞伏国仁所建。都苑川(今甘肃兰州西固)。其国号“秦”以地处战国时秦国故地为名。《十六国春秋》始用西秦之称,以别于前秦和后秦,后世袭用之[1]。385年,鲜卑酋长乞伏国仁在陇西称大单于,又被前秦封为苑川王,都勇士川(今甘肃榆中)。388年,其弟乞伏干归立,称大单于,河南王,迁都金城(今甘肃兰州西)。407年,改称秦王,迁都苑川。乞伏炽磐又迁都枹罕(今甘肃临夏市东北)。最盛时期,其统治范围包括甘肃西南部,青海部分地区。历四主,共四十七年。431年被夏国所灭。

  宣烈王乞伏国仁

  武元王乞伏乾归

  文昭王乞伏炽盘

  厉武王乞伏慕末

  代国

  十六国时期拓跋猗卢建立的政权。

  代王拓跋什翼犍曾为质子,在后赵都襄国(今河北邢台)生活多年,深受汉文化影响。咸康四年(338年)即代王位,置百官,制法律,由部落联盟最终转变为国家形式。代建国三年(340年),代国定都云中盛乐宫,后又在故城南筑盛乐新城,发展农业。

  太祖拓跋猗卢

  太宗拓跋普根

  世祖拓跋始生

  平文帝拓跋郁律

  惠帝拓跋贺傉

  炀帝拓跋纥那

  烈帝拓跋翳槐

  昭成帝拓跋什翼犍

  西蜀

  蜀王谯纵

  南北朝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1])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宋、齐、梁、陈四朝;北朝(公元386年—公元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世族、齐民编户、依附人及奴隶,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埃兰沙赫尔),南到东南亚与印度

  南北朝皇帝列表

  南朝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自公元420年东晋王朝灭亡之后,在南方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1]而它们存在的时间都相对较短。其中最长的不过五十九年,最短的仅有二十三年,是我国历史上朝代更迭较快的一段时间。此时,中国正处于南北分治的时期,在我国历史上南朝与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并称南北朝。

  宋朝

  宋朝(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分北宋和南宋,历十八帝三百二十年。[1]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北宋初期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造成了靖康之耻,北宋灭亡。赵构在江南建立了南宋。后期抗蒙战争连年,到1276年,元朝军队攻占临安,1279年,8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厓山海战后,宋朝彻底灭亡。[2]

中国历史

  中国,这个拥有着五千年渊远文化的文明古国,在今天,在二十一世纪,已经变得那么美好,那么繁华。身为一个中国人,身为华夏儿女,看到中国的今天。我不禁感慨,中国,牛!

  中国历史,牛!

  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中国历史的这十个朝代,每个朝代都预示着中国今天的繁华,预示着另一个朝代都显示着中国今天的富强,每个朝代的灭亡,每个朝代的兴起,都在将中国历史推向一个新的巅峰!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都要比西方国家早几百年,中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要比哥伦布、麦哲伦环流世界早300年,是呀,五千年,五千年的历史,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都在一刻不停地书写璀灿辉煌的历史。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从成吉思汗拥有地跨亚欧大陆的元朝,到微服私访的康熙大帝,都在为古老的中国励精图治,书写一个辉煌又一个辉煌,中国历史,牛!

  中国文明,牛!

  中国素来都被称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是多么令人佩服。文明,已经不是一个人的“必做之事”,而是一个国家该去重视的。中国就做到了这一点,从古代就开始讲文明,大到交友文明,经商文明,小到吃饭文明,喝酒文明,让座文明。中国人将“文明”一词诠示出那么精深的道理,实在让人难以想象。而今天,文明更在我们中国人身上传递,你让我,我让你,什么事儿大家一起做,什么忙大家一起帮,什么困难大家一起解决。多简单,多容易,但是这小小的文明举动一定会让其他人感到温暖。而一个文明的人,一定会让人刮目相看,一定会令人赞叹不已!而中国,一个文明的国家,已经让世界刮目相看,让世界赞叹不已!中国文明,牛!

  中国文化,牛!

  《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史记》、《四库全书》……中国就凭这些“文化”就可以让那些外国佬学上十来年了,不错,中国文化实在渊博,令人难以想象。有哪个国家敢与中国比文化?有哪个国家敢贬低中国文化?他们都不敢,就是因为中国文化太精深!从仓颉造字起,中国文化,便飞速发展。汉字文化,语言文化,这些,外国人都是无法与它相提并论的。直到今天,世界都在重视中国文化,越来越多的人都投入了学习中国文化的行列之中,多么让人自豪。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人凭着自己的智慧,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风采,活字印刷术,几百种写法的“和”,用舞蹈“画”出的水墨画……多美,多精彩,多美丽动人。中国的文化将全世界都震惊了。中国文化,牛!

  中国力量,牛!

  中国的力量有多大?9岁时,我曾考虑过这个问题,但现在,我已亲眼目睹了中国力量——大得不可思议!中国力量能三度向太空发送载人航天飞船,并安全返航;中国力量能在6年之内完成世界海拔最高、路段最长的铁路;中国力量能在15年内完成建筑规模最大的三峡水利工程;中国力量能在7年内建成世界上最完美的体育馆——鸟巢、水立方……中国力量是一股温暖的春风,能吹化冰封雪冻的严冬;中国力量是一条抗震纽带,能“抵抗”8。0级的大地震;中国力量是一个平台,能凝聚全世界人民的眼光,观看一场精美绝伦的奥运开幕式,举办历届人数最多、参赛国家最多的奥运会。中国力量在国家最需要什么时,就变成什么,帮助国家,帮助人民走出困境,迎接崭新的明天! 中国力量是最强大的!中国力量是最了不起的!中国力量是最无与伦比的!中国力量,牛!

  中国,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国家,所有人都必须尊敬它,必须重视它。它是世界上一颗闪烁着的明珠,在夜空中放射着耀眼的光……我不知该如何用气派的语言赞美祖国,但我想用一句流行的广告词:中国,牛!

中国历史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

中国年的光辉历程

  2012年,我国召开了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倡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今天,就让我们回顾过去吧。

  弹指挥间、沧桑巨变,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人民艰苦创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着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当今之中国,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六十年来,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们安居乐业。青藏铁路,一条几乎不可能的铁路,中国人民做到了;火车多次提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奥运场馆建设,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雀跃……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壮举!

  六十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迅速发展,中国在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杨利伟叔叔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2008年,中国的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飞上太空,到月球上去拜访嫦娥和玉兔;同样是2008年,神舟七号升空,翟志刚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中国的科技技术蒸蒸日上,为发展中的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六十年来,中国建设新农村的脚步越走越快。以前,农村人知识很少,只知道劳作。现在,“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越来越普遍,连许多老年人都发奋学习。农业不仅用上了力气,同时也充分运用上了智慧。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上了中学、大学,成为了建设祖国新一代的智囊团;以前,农村生活是吃不好,穿不暖,过的都是苦日子。现在,农村人的经济能力越来越好,纷纷过上了小康生活。手机、彩电、冰箱……这些曾经连想都不敢想的东西,一样样成为了现实。以前,农村给人的印象是又脏又乱。一下雨,小路便成为了“水泥路”,山上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现在,一提到农村,人们想到的是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青山绿水……改革开放,让农村展现出了勃勃的生机,让人们的生活过得更加幸福。

  我们的共和国已经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回顾过去,我们豪情满怀;放眼未来,我们信心百倍。

中国历史故事

  新朝末期全国一片混乱,反莽起义无处不在。公元17年,以铜马、绿林、赤眉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在全国爆发。起义过程中,地主阶级中的一部分人和豪强列霸,也乘机聚兵起事,攻城掠地,大闹天下,全国又处于一片互相残杀的混乱之中。

  国破家亡,各民族之间互相残杀。处在这种灾难之中的人民,他们日夜思念曾给他们带来幸福的高祖刘邦的西汉王朝。就在这时,南阳大地主刘演、刘秀兄弟打出“复高祖之业”的旗帜,组织了一支七八千人的春陵军举兵反莽。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刘秀自幼丧父,孤儿寡母在叔叔刘良的照顾下生活,直到他长大。年轻时的刘秀,身材高大,一表人才。他为人讲究诚信,处世谨慎,性情温和善良。他在绿林、赤眉等农民起义的基础上,依靠地主阶级的“功臣”、“良将”们,抗击群雄。

  各地的起义军迅速发展到十余万人。起义军将领们都主张拥立一个刘姓的皇帝,以此统一号令,顺应人心。他们认为刘玄懦弱,容易左右,因而于公元23年在宛城南面的洧水拥立刘玄为皇帝。刘玄是春陵侯刘仁的曾孙,在平林军中,号称更始将军。刘玄当皇帝后,改元为更始元年,并封了一大批官,封刘演为大司徒,封刘秀为太常偏将军。

  南阳一带的起义军严重威胁着王莽,王莽很快集结了43万人马,号称百万,命司空王邑与司徒王寻讨伐起义军。公元17年6月,王莽军队首先与刘秀相遇,刘秀的将领见敌多势盛,不敢作战,都跑回昆阳(今河南叶县)城中。

“我们的一周年”历史大事年表

  特别奉献:

  注释:我们的一周年是指党建,阿齐,我,超仔,旭昕,方晓……等人特别的节日,没事儿的就进来瞎凑合一下也是可以的~!

  既然要写“大事”,那就要把“大人物”介绍一下:

  本聚餐活动最先构思者:黄锐和党建同志(本活动的大功臣,特授予终身荣誉奖)

  聚餐活动最先落实者:我,党建,黄锐(本活动的功臣,特授予终身特殊贡献奖)

  好了,下面开始介绍并颁奖:

  2007年某月,第一次开始尝试一起出去吃饭,并使用AA制的费用分配方法,这是6班人的历史性的跨越,因各自感觉良好,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2007年10月1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的聚会活动奠定了我们今后坚定不移的道路,

  经过时间的磨合,我们同学间的关系熟悉起来,便在2007年12月25号举行了6班人历史上的从未有过的“生日聚会”,这次也是人数超多的一次,有李超,我,阿齐,党建,俊良,豆豆,方晓,超仔,但是这次聚会结束后,有几位停止了聚会的脚步。

  下面授予:

  李超,豆豆荣获昙花一现奖

  之后,胡老出来阻碍,当然,我们的老班是为了我们好,我们也理解,当然,我也是付出了代价,受到审讯和“私刑”。

  特授予我们敬爱的老班终身荣誉奖、关心爱护奖

  之后,我们这里的新电影院建好了,看电影的热潮再一次掀动起来,当然,一起吃饭还是少不了的,这更丰富了我们活动内容,这时,又有位新成员加入进来----旭昕

  旭昕虽然加入的时间不长,但是属于我们里面的积极分子,也举办了生日聚会哦~

  下面特授予:旭昕荣获年度最活跃奖

  中间当然还少不了一个人,那就是方晓了,非常可惜的是我已经忘记他是什么时候加入的,貌似是我的那次生日聚会的时候是他的第一次“出道”吧~方晓自从加入后,几乎每次出去聚会总是少不了他,我和方晓的私人关系也是不错的,但是我总觉得我摸不透他,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方晓的积极热情也带动了我们,所以要颁发给方晓个奖项喽~

  下面授予:方晓荣获年度最积极奖

  阿齐的“出道”是在2007年的12月25日,他也算是个“半元老级”人物了,他经常随我们一同出去。可是总是掉东西,经过统计,掉的比较重要的东西比如说手机、钥匙等物品,我们还得为了体现人道主义精神,轮流安慰他,不容易啊~当然了,阿齐的写作水平也是相当的高,我们一起出去聚会,他也经常会用手中的笔(键盘)记录下来。

  下面授予:阿齐荣获终身笔者奖and年度最邋遢奖!

  经过时间的推移,又一次到了俊良的生日,这是静静的等待几个月后的又一次“秘密行动’。当然,这也不算什么秘密了,至少胡老师不反对了,这简直是个天大的好事~令人那是相当激动,具体的内容就不详细介绍了,总之,在我们的“历史大事年表”中又是添加了光辉的一笔,鼓掌~~~~

  被阿齐称之为泽宇的我,属于疯狂参加聚会,从刚开始的聚会一直到现在的发展壮大,在我的记忆里应该是一次也没有缺席,可以说我是看着这个聚会队伍发展起来的,对了,不要把党建掉了,他也是和我一同见证我们发展的人噢!

  2008-11-8,这一天,又有新的成员加入到我们这个“大家庭”当中。他们是:学良和姜鸿名同志。这时,2008年即将走过,幸好还来的及,终于在我们大家毕业之前大家一起聚了一聚,我们的“历史大事年表”中是绝不会忘记他们两位的,或许在以后的日子里还会有新的同志加入进来,我们一定热烈欢迎!

  如今, 2008年10月1日早已过去,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一天!这是我们的一个节日,经过我和阿齐的商量决定,这次命名为“我们的一周年”。

  谭泽宇

  2008-12-31

  全文终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合理健康的饮食方案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