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学子的励志故事素材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寒门学子高考励志故事

  他们是城市中的“寒门学子” 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大学梦是圆梦的开始

  高考成绩放榜,我们仍然“不追状元”。今年,我们记录一个特殊群体的寻梦故事。他们出身于清贫家庭,甚至小小年纪就得当家。他们没有宽敞明亮的学习环境,没有请过家教,买教科书得攒钱,有的还为学费发愁。但是他们为了大学梦,刻苦努力,勤奋学习。他们是大城市中令人尊敬的“寒门学子”,他们的圆梦之旅,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派传单一晚上赚20元

  增城中学周智敏 文科 高考成绩609分

  在增城中学读书时,依靠低保补贴和热心人的善款,周智敏得以继续学业。有同学聊起经济方面的话题时,她较少参加。后来,她参加了几次贫困生演讲,发现经济情况的好坏并没那么重要,家里经济清贫不怕被同学知道。

  周智敏对自己的评价是可能有一点点聪明,但会将玩跟学分开来。到高中后明显感觉到更大的学习压力,再加上身体不太好,几次请假回家。请过几次假就耽误了学习,但自己会补上课程。

  高考前,她已约好同学一起打暑期工,但没能找到。只好白天帮妈妈看士多,晚上在附近帮一家公司派传单,一晚上能收入20元,高考后累计工作10天左右,“下雨就没有办法去”。

  她主要是希望能为家里挣点钱,但发现“暑期工挺好的,可以学到一点销售的知识”。报考志愿后,她想继续找临时工作,做服务员或到商店卖东西。

  打工挣点钱还积累经验

  增城中学郭丽娟 理科 高考成绩 596分

  “比预期的差。”小姑娘最遗憾的是英语发挥有些失常,仅拿到126分。

  与郭丽娟不同,父母对这个成绩感到满意。她的母亲早年不幸因车祸造成身体残疾,家庭经济来源主要靠父亲。“爸爸种田,有时帮别人做点临时工,每个月收入1000多元”。

  现实情况让她早早要考虑大学学费的事情,如何解决是个需要费思量的事情。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也让郭丽娟学习更为努力。她说,自己要努力一方面是因为家庭情况,另一方面自己也想改变现状,小的时候别人总说“知识改变命运”。好在,社会上有热心人帮助自己。

  郭丽娟告诉记者,填报完志愿后就去打暑假工,现在已经找好单位,是在一家电子工厂贴标签,一天工作11个小时,一个月能有2000元的收入,“自己想要去,可以挣点钱,积累下经验”。

  父母无条件支持她读书

  东涌中学郭梦莹 文科 高考成绩623分

  考了623分,郭梦莹还是不大满意,她想报考西南财经大学的会计系,“专业好,就业情况也不错。”

  郭梦莹长在东涌,家里住着40平方米的小房子,姐妹三人。姐姐几年前考上了中山大学,家庭的负担一下子重了很多。“有两年姐姐的学费都是爸爸妈妈借来的。”她的父母在工厂做事,每月工资加起来3000多元,即使这样,爸爸妈妈还是无条件支持女儿读书。

  “要买什么教科书,爸妈都会给我们买。”郭梦莹说,初中升高中的时候,她想考仲元中学,不过仲元因为要住宿,花费会高一些。爸爸告诉她,努力去考,考上了就是借钱,都会支持她。

  现在姐姐工作了,家里负担轻了很多。郭梦莹不用为学费烦恼,“家里不用借钱了”。她报班学习西班牙语,“我对语言特别有兴趣!”

寒门学子的励志故事素材

寒门学子的高考励志故事

  他叫贾宝旭,男,河北唐山丰润区人,2014年高考的时候以681分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我家住丰润区左家坞镇仰山村,全家6口人,父母收入低,爷爷奶奶体弱多病,姐姐大学毕业后在家待业,家庭生活十分困难。

  转眼已是三年,转眼又是三年。

  人生能有几个三年,所幸高中这三年我并没有荒废,没有让自己失望,也没有亲人失望。

  三年前,我同许多初三毕业生一样,对大学生活充满幻想。

  三年后,我即将迈入自己心仪大学的校门,对未来充满信心。

  关于理想

  从小在父亲的教导下和各种书籍的影响下,我立下了一个志向。那就是成为一名科学家。

  如今回想起这个志向,总会想到小时候的两个情景。情景一:我凭一时兴趣买了一本介绍多位科学家的书,因为只是一时兴起,所以很快就粗粗的看完了。父亲拿着书考我,我没有那么好的记忆力,当然做不到过目不忘,所以考的结果自然很糟糕。于是我又仔细看了一遍,然后非常认真地把内容大概背了下来。情景二:小学四年级时,班主任问我们的志向,我凭着在我仅了解的有限职业中对科学家的向往十分肯定地选了它。现在想想当时那些不着边际的志向,还真是有些感慨。不过想通之后也便释然,我大概并不是真的想成为一位科学家,而是想要像科学家一样能够为了自己喜欢的事业而奋斗一生。

  高一那年,我遇到了一部对我影响甚大的电影:《钢铁侠》。看到托尼穿着自己设计的盔甲在天上急速飞行,我的肾上腺激素也跟着狂飙。那时连晚上做梦都常常出现自己贴着山坡向下飞行的场景。从那时起,我深深地迷恋上这种感觉,想像着能有一天可以驾驶着飞机在天上飞翔。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喜欢上了飞机或者说和航空有关的东西。

  后来歼15来了,罗阳却走了。也正赶上祖国各种新飞机不断推出,于是我有了一个认真思考过的新的志向,那就是为祖国的航空事业作出贡献,像罗阳一样为自己热爱的事业而奋斗。于是,也就自然而然地关注到了北航——这个航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一的大学。

  在高中三年中,我知道北航在河北的录取分数要超一本线100多分,那时我对自己的成绩不是很满意,觉得北航很遥远。但是每当我父亲问起我的理想大学和专业,我就会回答他们:北航,和航空有关的专业。当时虽然知道目标还有点远,但是我不肯放弃,在高三的后黑板上我贴上了一张纸条,上面只有五个字,“北航”和我的名字。高中真是不同于初中的,竞争对手很多也很强大,但是因为有目标一直悬挂在那里,我并没有因为一时成绩的或高或低而气馁或骄傲,因为我知道,目标还在那里,高考未到,一切未知。成绩不理想时,我就想想北航,想想罗阳,想想正在为祖国航空事业做贡献的人们,想想为了自己喜欢的事业而奋斗的人们,一想到我要做他们那样的人就又充满了干劲。高三虽然不容易,但是凭着强大的意念还是坚持下来了,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自己中意的大学——北航。

  关于现实

  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有时很骨感。家里虽不能说是没钱供我上大学的那般困难,但因为家中我与姐姐都在读书,加之父母工资并不算高,而且,还有爷爷奶奶需要赡养,所以生活不是很富裕

  从小在父母的教育下,我就养成了不乱花钱的习惯,当然也没有吃零食的习惯。在那些离开零食就不行的同学眼里,我简直是一个怪胎,不过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我知道我和他们不太一样,他们多家境殷实,又大多只有一个孩子需要上学,而我家里并不富裕,家里又有两个人在上学。父母赚钱来之不易,而且父母为了让我们能有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总是对自己很苛刻,能省则省。所以怀着对父母的愧疚之情,我对于金钱向来都是十分谨慎,不敢大手大脚。

  当同学们吃完晚饭后有说有笑地走向校园里的小超市时,我都会和他们分开,然后直接回到教室学习。当同学们在放短假的时候一起去小饭馆吃饭时,我会来到学校的餐厅吃那些习惯的饭菜。当同学们在买一袋又一袋零食吃的时候,我都不会斜视,其实我并不倾向于他们那样的消费习惯,即使在我有钱的情况下。只是在我的头脑里,那样的习惯不适合我,或者说我觉得自己现在还不能赚钱,现在花的都是父母幸幸苦苦赚来的钱,所以不能随便乱花。有一次,我见到一位同学花了1000多元买了一副耳机,而且还是借钱买上的,忍不住和他说:我们现在都还是“消费者”,怎么能花着父母的钱买这么贵的东西呢,等到自己能赚钱了,用自己的钱买不好吗?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就这样被你随便花了出去,你就觉得心里好受吗?当时说出的话,后来回头一想,其实是我自己对自己的训诫,每次自己要买一些较贵的东西之前,都要用这几句话来提醒自己一遍,确定这样做对得起父母之后才能买下来。

  除此之外,对父母的愧疚也成了激励我努力学习的动力,每次成绩不理想时我都会反思,先从思想层面反思,觉得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花过的那些钱,更对不起为我赚钱的父母。然后才是战术方面反思,查找学习方法的弊端,以及知识的漏洞。于是便能继续努力,加倍用功,因为我觉得现在的我只有这样做才能回报父母。

  高中的时候,在班主任的帮助下,我拿到了国家助学金。虽然不是自己赚来的钱,但是可以帮家里减轻一些负担,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

  现在高中毕业了,马上就是一名光荣的大学生了,讲述了一些自己的关于理想和现实的故事。想起那个能够让自己在高中三年都坚持的大学,心中仍是激动难耐。

  最后用我最爱的汪峰的一句歌词作结——

  也许征程的迷惘会会扯碎我的手臂

  可我相信未来会给我一双梦想的翅膀

  虽然挫折的创伤已让我寸步难行

  可我坚信光明就在远方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食品安全的标语

积极向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