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朗诵文章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普通话朗读美文:我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

  我喜欢对联,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就是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在左右门,以驱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神形兼备,给人以思相关推荐:

  普通话朗读美文:《我的母亲》

  普通话考试朗读材料——种树老人

  普通话考试朗读材料——春夜听雨

普通话朗诵文章

普通话考试朗读材料《和时间赛跑》林清玄

  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儿又一圈儿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

  那哀痛的日子,断断续续地持续了很久,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我。他们知道与其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呢?”我问着。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你的昨天过去,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不能再回到昨天。爸爸以前也和你一样小,现在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时间,就永远不会回来了。”爸爸说。

  爸爸等于给我一个谜语,这谜语比课本上的“日历挂在墙壁,一天撕去一页,使我心里着急”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还让我感到可怕;也比作文本上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更让我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时间过得那么飞快,使我的小心眼儿里不只是着急,而是悲伤。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前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跃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就时常做那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快,有时一个暑假才能做完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如果将来我有什么要教给我的孩子,我会告诉他:假若你一直和时间比赛,你就可以成功!

  节选自(台湾)林清玄《和时间赛跑》

普通话朗读美文:我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

  关于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每天都在说话,语言是我们最直接的交流工具,但有多少人讲的是普通话呢? 如今,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电脑已走进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使用电脑,习惯了使用先进技术的人们是否就淡忘了汉字的规范书写呢?对此,我们班10个人做了一次调查活动。

  二、调查的方法:

  1、上网查找关于普通话的相关资料

  2、走访大街小巷,记录招牌中有错别字的现象

  3、方言和错别字闹出的笑话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四、结论:

  通过这次调查报告,我们可以看出许多都做不到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作为使用祖国语言的我们每天都在抑扬顿挫的语音中享受汉字的魅力,每天都在横平竖直的书写中得到艺术的熏陶。规范正确地使用普通话、写好汉字不仅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大家的文明意识,美化学校的育人环境,更可以维护祖国语音的纯洁,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之情。所以,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创造“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美好未来!

普通话朗读材料之朱自清《绿》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控身下去,又鞠躬过地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

  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

  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呀!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

  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你那善歌的盲妹;她必能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普通话考试说话朗读

  1、难忘的旅行

  每年的国庆节,劳动节,每年还有暑假和寒假两个假期,出去旅行的机会还是比较多得。但最让我难忘的旅行就是有一次和一些同学去探险。记不清那座山的名字,只知道那天天气很冷,又下着雨,不知是那位同学心血来潮,建议大家去登山。大家也就同意了。

  到了那里,我们在一个同学的带领下,直奔我们要去的登的山,却发现这是一座没有人走的山,或者路不在我们所走的地方,总之,我是糊里糊涂之中跟着同时去登一座没有路的山,说穿了,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探险活动,因为我天生是个胆小鬼,如果一开始知道要做这样的冒险活动,打死我也不会去的,但到了那里我就没有去路了,只好硬着头皮往上走。起初,还有一点点路的痕迹,但是当我们爬到一定的高度时,就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放心的地方了。

  冷雨落在身上,都没有感觉,因为所有的注意力已经集中在如何往上爬上,我偶然一回头,发现自己已经处身于一座半山腰,下面已是悬崖峭壁,我感到头晕目眩,再也不敢往下看了。走到一处,发现一个一点点大的山洞,我们几个人就挤在山洞里,让一个同学先上去,上去之后,他们找来一些藤条,放下去拉我们,我们就这样一个一个的被拉上去,正在这时,有个同学的手机却不合时宜的响了起来,接起来一听,发现是保险公司打来,要他参加保险的,这让我更加为自己的处境而担忧。

  后来,我们听到了几声鸡叫声,知道山顶上有人家,心里稍微的放松了一些。于是就一个先上去问路,后来他们带来了一个山里人和一根非常粗大的绳子,我们就这样一个个被拉了上去。这样的经历真是难忘。

  2、我的朋友

  最喜欢读书了。在书籍的海洋里遨游,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不仅可以使我忘却身边的烦恼,而且还可以增长知识。所以书籍就是我最好的朋友。

  从上学以来,我看了很多的书:有李白和杜甫的诗歌,也有名家的散文。但我独独喜欢小说,每当自己买回一本新的小说后,总会迫不急待的翻开它,一动不动的读起来,遇到感人的情节时,也会掉下眼泪。小说读了不少,包括《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这样的国外名著。要说最喜欢的,还属《西游记》、《红楼梦》等中国古典小说。

  《西游记》汇聚了神话小说的离奇和武侠小说的精彩,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因此也深受读者的喜爱。《西游记》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的善良,孙悟空的机智,猪八戒的狡猾和沙僧的忠厚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现在仍然清晰的记得孙悟空与妖怪打斗的场面,不仅被他的勇敢与机智所佩服,也为唐僧的顽固不化感到惋惜。后来,有机会又把《西游记》读了几遍。当然,每次都有新的收获。慢慢的,我也读懂了唐僧的良苦用心,也被他的菩萨心肠所感动!是啊,“佛海无边,回头是岸”!只有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才能进入西方极乐世界。

  《红楼梦》也是我喜爱的一部小说。记得第一次读《红楼梦》时的时候,正值青春萌动。最初完全是着迷于作者笔下缠绵的男情女爱,对“贾雨村”之类的“荒唐言”、“辛酸泪”,并无太多感觉。与《西游记》一样,多读几遍之后,我不仅感受到一个家族由盛而衰的过程中年轻男女情感命运悲喜沉浮的凄美描写,也读懂了那个社会变革的历史。

  3、我知道的风俗

  我知道的风俗很多: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这些节日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先来说说春节吧。春节是所有节日中规模最大,礼仪最隆重的节日,过春节又叫“过年”。即使是千里之外的人,都会尽量赶回来跟家人团聚,过一个和和美美、团团圆圆的快乐年。

  过年时,小孩子那就更开心了,不仅可以吃到美味的食物,穿上漂亮的衣服,而且还可以拿到压岁钱呢。有一首儿歌我至今还记得: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心帽。姑娘要花,小子要炮,噼噼啪啪真热闹。除夕晚饭,非常丰盛,一家老小围在一起吃团年饭,好不热闹!吃完年夜饭,一家人一起放烟火,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一片快乐祥和。再说说清明节,这是对先人表示追忆和哀思的日子。

  每到清明,人们为祖先扫墓,学校就会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去祭扫烈士墓。

  端午节的由来和我国古代爱国诗人陆游有关。插艾叶、挂香囊、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风俗。只是现在雄黄酒已经很少见了。

  中秋节吃月饼、赏明月,真是一件美事。每到中秋,家人团聚,仰望一轮圆月,我不禁想起苏东坡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普通话朗读美文:我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

  读书看报知天下,查古阅今做学问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关于春节的对联

  庆佳节万事如意,贺新年八方来财。

  四海来财富贵地,九州进宝吉祥地。 新春大吉鸿运开,遍地流金广财进。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请珍惜宝贵的生命之源——水!

  2、珍惜点滴,珍惜生命之源。

  3、水是生命之源,请珍惜每一滴水。

  4、当你让水白白流掉时,我们离干旱又近了一步。

  5、水池边:不要让流失的水成为后人的泪。

  .用爱心呵护每一片绿色。

  亲爱的同学们:

  在校园内说普通话,用规范字,可以改善交流效果、规范师生言行、培养文明意识、提升校园品位。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把我校建设成“和谐的学校,温馨的校园”,五三班全体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1、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学习、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

  2、教师使用普通话授课,教案、板书、作业批改使用规范汉字。

  3、学生上课回答问题、课下与同学们讨论问题、向老师请教问题时要使用普通话,逐渐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4、在工作、学习过程中,老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应使用普通话,形成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

  5、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口语发音,并且能和周围的同事、同学相互督促,积极地纠正普通话的发音,改正错别字,使规范用语用字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6、尽量在家庭生活中使用普通话,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主动推广普通话,使身边的亲友也能养成自觉说普通话的习惯。

  7、积极参与社区、街道及其他有关部门组织的规范用语用字的活动。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大家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大力推广普通话,用规范字,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生活语言。相信在我们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三角路中学一定实现“男士儒雅,女士优雅,学校文雅!”

  关于环境保护的建议书

  全体少先队员们:

  我们的地球已经伤痕累累,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保护地球。如今: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土地沙漠化、水污染、海洋生态危机、物种濒危、垃圾难题、人口增长等各种难题让我们困绕。所以我们应该保护环境。我提出以下意见:

  一、学习有关环境保护知识,收听、收看广播保护节目,阅读环境知识读物、报纸,与同学、朋友和家长讨论环境保护知识,与破坏环境的现象作斗争。

  二、不浪费纸张,不浪费粮食,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燃料。共同节约我们有限的资源。

  三、把损坏的物品修理好再用,延长使用期,多用可循环再利用的物品,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纸制品和木制品。

  四、购买有“环境标志”和“绿色标志”的物品,不吸烟,不随地吐痰,不使用还有破坏臭氧层的物品(如发胶)。

  五、不向下水道排放污油、丢垃圾,不向海洋、湖泊、江河,分类处理垃圾,把旧书本、报纸、饮料罐卖给废品回收部门,少用塑料包装袋。

  六、保护野生动物,不摘采花草,不砍伐树木,不踏草坪。

  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吧!

  五(三)中队 2015 . 1 . 16

普通话朗读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我们这一带农村中,在端午节的前几天就要去采摘芦叶了。

  在农村里,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最为普遍。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家境比较清寒,每年端午节只能包米少豆多的豆粽,母亲叫它“豆粽”,一个粽子里除糯米外,就是那些红褐色的赤豆、白豆等豆子,这些都是母亲在房前屋后一些闲地上种的,不过,豆子多了,吃起来很香,包豆粽这个活儿,还要有一定的技术的,不然的话,在煮的时候,粽子会散开来。

  粽子的形状最常见的就是一种宝塔粽,尖尖的顶,三角形的底座,竖起来放在桌子上,它不会倒下来,这种粽子大的约有半市尺长短,小的也有三四寸,一些心灵手巧的小媳妇还会包十分有趣的“连环粽”,两个小粽子中间有一根红线牵连着,还有别出心裁包的“月牙粽”、“枕头粽”、“拳形粽”、“方粽”等等,五花八门。

  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不管贫富都要包粽子,左邻右舍串门的,按村里的规矩,也一定要尝一下主人家包的粽子,吃时,把青青的芦叶从下面开始,一张张地剥开,再用两根筷子戳进底部,从粽子的宝塔尖上开始咬起,直到吃完为止。有些大的粽一次吃不完,只好带回家去,不能留给主人家。这个时候,满屋、满村都散发着芦叶的清香。家家户户不仅自己吃,还要挑上几只包得最好、最大的粽子,用红线串着扔到村旁的河浜里去,连我们偏僻小乡的农民也知道纪念屈原,这个忧国忧民重气节的诗人。

  小时候的我,疑惑不解也好奇地问过母亲:“屈原抱着怨气是跳到家门前的小河里淹死的吗?”一字不识的母亲当然不能回答我的问题,她只是喃喃地说:“天下的水是相通的!”

2019年普通话水平考试朗读短文作品《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很动人。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儿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但给了他分,在班上带感情地朗读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跚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刚睁眼醒来,他就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

  是的,智力能够受损,但爱永远不会。

  节选自张玉庭《一个美丽的故事》

普通话朗读美文:我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

  20xx吉林普通话朗读美文:对联

  我喜欢对联,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

  多年的历史。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就是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在左右门,以驱鬼压邪。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末年,我国才

  出现最早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一般说来比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那么怎样作对联呢?一、上下联的自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字;二、上联的末一句必

  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这是中华书局《文史知识》编辑部归纳的作对联的规律。

普通话朗读美文《喜悦》—王蒙

  我不知道词典上是怎么解释汉语中表示快乐一类情绪的字眼的,我也不知道外语中是否有相应的词儿,反正对这些词儿我有一些不知道算不算独到的感觉,它们会唤起我一些特别的、互不相干的情绪。

  高兴,这是一种具体的、被看得到摸得着的事物所唤起的情绪,它是心理的,更是生理的,它容易来也容易去,谁也不应该对它视而不见、失之交臂,谁也不应该总是做那些使自己不高兴也使旁人不高兴的事。让我们说一件最容易做也最令人高兴的事吧,尊重你自己,也尊重别人,这是每个人的权利,我还要说这是每个人的义务。

  快乐,这是一种富有概括性的生存状态、工作状态。它几乎是先验的,它来自生命本身的活力,来自宇宙、地球和人间的吸引,它是世界的丰富、绚丽、阔大、悠久的体现。快乐还是一种力量,是埋在地下的根脉,消灭一个人的快乐比挖掉一棵大树的根要难得多。

  欢欣,这是一种青春的、诗意的情感,它来自面向着未来伸开双臂奔跑的冲力,它来自一种轻松而又神秘、朦胧而又弥漫的隐秘的激动,它是激情即将到来的预兆,又是大雨以后比下雨还要美妙得多也久远得多的回味……

  喜悦,这是一种带有形而上色彩的修养和境界。与其说它是一种情绪,不如说它是一种智慧,一种超拔,一种悲天悯人的宽容和理解,一种饱经沧桑的充实和自信,一种光明的理性,一种坚定的成熟,一种战胜了烦恼和庸俗的清明澄澈。它是一潭清水,它是一抹朝霞,它是无边的平原,它是沉默的地平线。多一点,再多一点喜悦吧,它是翅膀,也是归巢,它是一杯美酒,也是一朵永远开不败的莲花。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理财经理面试自我介绍

优秀微课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