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ppt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幼小衔接讲座心得体会

  今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是第五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是“幼小协同、科学衔接”。为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导家长为幼儿做好生活常规、学习品质、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入学准备,宣传提前学习、片面准备的危害,缓解家长“跟不上”的担忧,我园按照县学前教育科的要求,于20xx年5月19日向全体家长发放了《宁阳县20xx年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宣传材料》。

  此次县学前教育宣传月材料围绕宣传月的主题,从教育性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介绍了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强调了幼小衔接的必要性,同时提供了如何帮助孩子度过“幼升小”的“断奶期”的具体做法,最后请家长、幼儿园要共同努力,重视幼小衔接,要做到“孩子就是孩子;相信孩子有自我成长的力量;积极的态度会帮助我们,也会帮助孩子们;适应是一个过程,要允许孩子入学有个适应过程”。

  我园将以此次发放宣传材料为契机,围绕宣传活动的主题,通过家长会、家长园地、致家长的一封信等为家长提供一些幼小衔接的注意事项、策略、方法等。在园内可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幼儿认识文具、整理小书包,同时组织幼儿参观小学,举行幼儿园、小学联谊活动,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相信我们的爱心接力会让孩子们从各方面做好准备,顺利适应小学生活。

幼小衔接ppt

幼小衔接心得体会

  孩子进入大班以后,幼小衔接一直是老师和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孩子很快将结束幼儿园大班的学习,进入小学教育,我的心情既欣喜又焦急。欣喜的是孩子长大了,马上是一名小学生了,可以学到更多知识;焦急的是作为家长我没有头绪,怎么才能使孩子在进入小学后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呢?虽然在幼儿园,幼儿园老师向孩子传授很多知识,但小学是对儿童进行正规学校教育的专门机构,孩子一上学就要独立地参加学习,开始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接受课程,这与幼儿园学习的要求与形式都不同。

  为了帮助家长有的放矢地进行充分的入学准备,20xx年6月9日机关幼儿园和井冈山小学联合举办了题为“我要上小学了”的专题讲座,为家长们释疑解惑。抱着满心的期待,我参加了这次幼小衔接的讲座。

  讲座在四楼的多动能教室举行,首先通过一个专题片,介绍了井冈山小学的基本情况、办学特色和理念,展示了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和课外活动。接着从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行为方式的转变等方面阐述了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分析了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新生入小学出现的一些问题,着重介绍了如何使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的有效方法和措施。中间穿插了井冈山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的才艺表演,看着他们稚嫩认真的演出,可以感受到他们在学校里的成长。另外还有一个简短的数学公开课,老师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让全场的孩子都跟着互动起来,气氛高涨,孩子们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最值得期待的是井冈山小学的参观了,孩子们牵着家长的手,在老师的指引下有序的参观了井冈山小学的校园和一年级的教室,好奇的站在门口张望着,看着一年级的小朋友在认真的上课,平时叽叽喳喳的宝贝此刻也变得乖巧懂事了,上小学的期待让他们对这个新奇的校园环境充满了无比的憧憬。虽然仍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老师还是给孩子们留下了第一张入学前的合影,一张张小脸上都绽放出花一样的笑容。

  四年的幼儿园生活,小君妍在老师的关心下慢慢的成长,从最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的自如,从最开始的腼腆害羞到现在的才艺小明星,一点一滴都离不开每一个老师的照顾和教育。马上九月份就要迈入小学的校园了,虽然很期待,但是也有着对幼儿园的眷恋与不舍。

  非常感谢此次幼儿园和老师为我们提供这样一次重要的讲座,让我们家长有了思想准备,能提前做好孩子的幼小衔接的一些准备工作,让我们的孩子能顺利地进入小学的教育。对于即将入学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比获得知识还要重要,良好习惯地养成,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很生活都大有好处。幼儿园就是一个良好习惯的起点,一个集体生活的最初体验,谢谢大一班的各位老师,让我的孩子在成长之初对学习对生活充满了最美好的启蒙和憧憬,也给她步入小学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无论何时,幼儿园永远是她生命中最美好的记忆。

幼小衔接语文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语文教学中的 "幼小衔接问题研究"是河南省教育厅"十五"教育科学规划的研究课题,也是开封市课程改革实验的一个研究课题。参加课题组的研究单位有开封市教研室小语组和幼教组、县街小学、理事厅小学、教育幼儿园、群英幼儿园。实验的时间是2002年 9月到2004年7月。前一学年中,课题组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

  (一)进行学BU调查。Jll学第一周,我们编制了小学一年级实验学生学前调查试卷,组织实验教师对14个班级近2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汉语拼音、识字(一年级要求认的400个字和学生自我学习的其他字)和II语交际等情况,少手对学生的II语交际情况进行了录音。

  (一)对汉语拼音部分教学情况进行测查。依抓人教社测查要求和国家语委关于制定普通话测试试卷的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编写了测查试卷,我们组织了国家级和省级测试员对市区几所学校的80名学生进行了测查,对测查情况进行了分析,写出了书而总结。

  (三)进行学中调查。在对汉语拼音部分教学情况进行调查的同时,我们对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课堂常规、行为习惯等方而的情况也进行了调查,少i"-制定了由一年级教师和家长参加的学生学习基木情况调查表,调查学生在学习上感到顺利和困难的地方。

  我们发现,儿童进入小学后,立即而临新的作息时间,陌生的课堂常规和大的不热悉的拼音、汉字、作业批改等符写,致使这} L刚走出幼儿园的一年级小学生掉进了"规则的海洋,符写的OF界",从而出现了幼小衔接中的所谓社会适应能力和学生学习适应能力两个方而的困难。

  (四)进行小学和幼儿园课堂教学方法改苹交流话动。我们作了32竹研讨课,4 !}而向全市一年级实验教师的展示课,少I进行了说课、评课话动。

  (五)建立学生和教师实验档案。我们为所调查的近200名学生建立了档案,学生档案中有学BU调查试卷、汉语拼音测查试卷、学生II语交际录音带及期终评价资料等。实验教师的档案中有教案、教学笔记等。

  一此实验学校还在教室里布置了学生"成长足迹专栏""识字快车专栏"和 "小组合作五星榜";设立了"家长课堂",介绍课改背景、日Jl、内容,定期给家长上汇报课;Jll展一口汇报话动,倾听家长对课改的意见,努力使家庭、社会、学校融为一体,共同营造良好的实验氛围。

  二、幼小衔接实验在教学策略上的改变

  注重创设安全、温馨的学习氛围。安全、温馨的氛围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幼儿园来到了小学,从幼儿园的自由、活泼、散漫的学习环境来到了分科学习、有作业、受学校支配的学习环境,感到很不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造成了学生心里烦躁不安,使学生陷入不注意状态。那么,怎样创设安全、温馨的学习氛围呢+关键是要重视师生的角色定位和情感交流。

  降低期望值,允许学生出错。我们认识到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不让学生出错,会给学生带来无形的压力。我们注意尊重学生出错的权利,允许他们在学习和行为上出错,并把他们的错误当做花朵绽放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状态,通过这种状态了解他们的思维和认识水平。

  重视、鼓励学生提问。我们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鼓励提问的氛围,使学生感到他们能提问、可以提问、有权利提问。每当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时,我们都努力做到无论是不是忙,无论是不是知道答案,都不能回避或岔开他们的问题,让学生真切地感到教师对他们提问的重视、赞赏和鼓励。 接纳和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观点和学习方式。我们注意在教学中逐渐形成师生之间的互相接纳和尊重,做到无论学生的想法对与错,都要真诚地接纳和尊重,支持、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看法。

  因为我们知道,学生的观点和兴趣常常是独特的,接纳和尊重学生的观点和兴趣会使他们有安全感,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进行探究活动。相反,不适当的评价会造成学生的紧张,使学生只关注教师的态度,不关注探究活动本身和客观现实。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

  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结束,在学生即将升入二年级之际,校领导和一年级教师坐在一起,对照本学期初制定的 幼小衔接的工作计划,回首所做过的工作,共同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具体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1、学生具有了任务意识。

  学生学会了记作业,也能够完成家长分配给的一两项家务劳动,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能够完 成老师分配的任务,例如擦黑板、收发作业等。

  2、学生建立了时间观念。

  做事磨蹭、做作业时间长是很多一年级学生的通病。教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让大部分学生养成了先做完作业再玩的习惯。家长也形成了监督孩子抓紧时间完成任务的意识。

  3、学生学会了认识新朋友,与同学和睦相处。

  教师教会了孩子主动出击,结识新伙伴,并且能够与同伴和睦共处。

  4、学生学会了自己解决与伙伴间的冲突。

  老师和家长携手,引导孩子学会与同伴交流的技巧。例如;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去别的小朋友家玩,给孩子创造更多和不同年龄的孩子接触的机会。当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时,老师、家长不充当调解员,鼓励他们自己解决。

  5、家长和学生都明白了如何认真对待英语的学习。

  小学一年级教育大纲中,英语学习反而大于数学。英语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我们母语环境的语言,老师、家长给孩子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多接触英语环境,让孩子感觉英语是好学的。比如,每天让家长监督孩子听录音、练口语15分钟,教师每天通过家长签字检查练习情况。

  6、学校引导家长认识孩子的进步和发展方向。

  开学末召开一年级家长会,传达了两个精神。第一个精神,让家长明白本学期孩子取得的进步。学生口头作文的能力提高了,竞争意识加强了,学业水平提高了,视野开阔了。学生形成了一定的自理能力。第二个精神,假期应该继续努力,巩固教育成果,让孩子顺利过渡到二年级。比如有意注意的水平的高低决定学生成绩的好坏,因而家长根据本学期孩子的特点,协助教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家长要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当前的发展状况,使得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

  二、不足及努力方向:

  1、个别学生良好习惯未形成,教师要做好个案跟踪,因材施教。

  2、个别家长的教子观念要进一步改变,要与家长加强沟通,说明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共同的任务。

幼小衔接征文

  幼小衔接,我能做什么

  丁玉丹

  幼小衔接是为了实现儿童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使儿童获得良好的学校适应状态的互动过程。由于该问题涉及到幼儿园、小学两个不同类型的学习环境,参与的主体包括幼儿教师、小学教师、幼儿、家长,关涉到课程、教学模式、评价等多方面的转变,其复杂性导致许多幼儿无法适应转变,从而产生许多问题。

  当前,幼小衔接教育备受家长关注,但家长们关注的大多只是知识衔接,往往误解了幼小衔接的真正含义,偏离幼小衔接的理性轨道。

  真正意义上的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阶段教育的顺利、自然衔接,是幼儿从幼儿园走向小学阶段,心理、行为以及学习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有效适应,从而防止幼儿入学时产生焦虑、畏难等情绪。

  作为一名校办幼儿园的园长,我与老师们坚持观念转轨、习惯接轨、体验并轨,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上的"脱节"现象,建立相互间的联系,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加强相互间的合作,我们幼儿园做了很多方面的工作:

  一、进行系列幼小衔接会议、座谈、咨询等活动

  1、组织教师方面的会议和学习活动

  首先组织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座谈会。让小学教师对我园教师培养的孩子作出分析、评价,及给予一些有效的改进措施,以使本届大班的"幼小衔接"工作受到更多的启示。我们也给小学老师提出一些问题方法,使小学也能向幼儿园靠拢。然后组织有关老师进行学习,加强老师的思想意识。如:看录像《小学生守则》,观看小学老师上课、邀请小学老师来园现场指导等,了解小学对学生的要求及小学的一些情况。老师还要更新观念,经常阅读"幼小衔接"的有关文章。

  2、组织家长方面座谈、咨询活动

  根据家长的需要开展有关幼儿小衔接的系列讲座或咨询活动。如:请小学优秀教师给家长做"怎样给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的讲座。分班请一些小学的老师与家长开座谈会和咨询活动。及将"幼小衔接"的有关计划发给家长,使家长更进一步明确:该如何配合幼儿园教育好孩子,使他们能顺利过渡到小学进行学习。各班还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家长小组的教学开放日活动,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在生活、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及时研究家长反馈的意见,改进工作。还组织了全体大班家长进行有关"幼小衔接"的答辩会及知识竞赛活动。

  二、从各方面提高幼儿的能力真正做到幼小衔接。

  1、时间上的互相靠拢

  在幼儿园大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注重幼儿活动与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因此,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钟,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许多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在这时变成美丽的泡影,心里开始失望。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缓解,幼儿园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做了适当延长,大班下学期集体活动时间安排在三十分钟左右,让小朋友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有好的准备。这种时间上的靠拢非常有效。

  2、学习习惯和常规要求上互相衔接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坐姿、写姿、握笔姿势是我校多年来一直强调的事情,如果这些基本姿势不正确,在高年级纠正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这样的起始阶段建立起上述几个良好习惯尤为重要。在大班后期可以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学写一些简单的数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规范。还可以组织大班年级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的比赛,组织幼儿观看有关录象,这些活动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在常规上有要求。如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老师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日常生中,老师尽少使用在小、中班时对幼儿常用物质奖励法,注重激励幼儿发自内心的对事物的专注和兴趣,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3、生活能力上的重点培养

  幼儿园大班应加强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幼儿园,按时入睡,在自由活动时会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使用权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东拉西扯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

  4、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从语言环境上来讲,珠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方言地区,其中最主要的有广东话、客家话、潮州话、标准的或有地方口音的普通话等。家长的文化素质也参差不齐,这给我们特区的幼儿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一方面要求教师注意语言的规范、优美、丰富多彩,另一方面要求教师鼓励幼儿多作普通话交往,还要提倡家庭里多用普通话交谈。其次,在大班环境创设中要创造一个自然学习汉字的环境,唤起幼儿无意识频繁出现的汉字的本能。如,图文并茂,蒙台梭利的三段式学习法等,都是幼儿自己创造的学习汉字的方法。

  5、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我园,特别是大班坚持开展了阅读活动,主要形式包括自由阅读和老师指导下的阅读活动两种。这两种活动,使小朋友既有自由选择阅读内容的机会,又能得到老师的引导,在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中,阅读方法、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这些能力又直接、有力地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通常,班里有这样的情形,识字的小朋友喜欢读书,读书又能学到更多的字。人与书产生互动,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在互动中增长。拥有这样的基础进入小学,给小学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如开学上课时,能听老师的要求正确理解拿、取书,能看通知,喜欢识字活动,能顺利地阅读报纸,能正确理解题意。识字兴趣、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明显比不识字的小朋友强,学习的起点高。

  经过以上的这些活动为幼儿进入小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们还会探索更多的方法,让孩子能更好的过渡这个成长的转折点、困难点。

幼儿园大班小朋友的幼小衔接计划

  1.带着孩子去小学走走,帮助他们了解小学生的生活,让孩子认识到自己长大了,激发他们上小学的愿望。

  2.生活中,带着孩子认识一些汉字,使他们在进入小学后面对大量汉字能够更加自信。

  3.一步一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迪士尼英语教学顾问、苏州大学英语系教授顾佩娅建议家长逐步增加孩子每天的学习时间,从10分钟到15分钟再到20分钟,最后到30分钟一天。家长也可以同步加深孩子的学习内容和材料,例如从唱一首简单的英文歌曲,加强到需要唱几首歌的趣味唱歌比赛。

  对于马上就要进入小学就读的孩子,江苏路第五小学校长邵春安说,每个学校都设置了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准备期,这能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进入小学,孩子的活动范围其实是扩大了,由原来的教室内活动,扩大到整个校园活动,因此,认识校园很重要。”他建议,孩子刚进小学,可以从作息和生活习惯先着手,家长要注意养成孩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

  4.调整作息,逐渐过渡到午休不午睡。晚上可以适当让孩子看些自己喜欢的书。

  5.认识学校,知道自己的班级在几楼几班,在哪个教室。

  和同伴一起参观走廊、操场,并知道老师办公室以及厕所的位置。

  老师和家长都可以在参观过程中告知学生不在走廊里奔跑,上下楼梯靠右走,进办公室有礼貌等好习惯。

幼儿园幼小衔接总结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两个部分的连接。衔接的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要求和教学环境,衔接的目的是使幼儿适应小学环境的同时,其学习兴趣、方法、习惯和能力能够在幼儿园教育基础上有所转化、提升和发展。从幼儿到小学生,这是每一个人所必须经历的,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可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意义重大。现将**幼儿园双语教育幼小衔接基本情况做以总结。

  一、20xx—20xx年幼儿园双语教育幼小衔接基本情况

  1.**幼儿园积极带领大班老师正确认识了解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异同,找准衔接关键,然后在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有效接近小学教育方法和管理模式。幼儿园第二学期,没有特殊原因,要求孩子必需每天背书包上幼儿园,有事情要向老师请假,不允许向小班一样,来去自由。教师要熟悉幼儿到小学生的过程,应发生的变化有哪些。

  2.为幼儿入学做好心理准备。在这个方面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点:一是大班教师要注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任何人来说,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终身受益的。二是要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价值观,激发孩子喜欢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幼儿每次阅读前应提出要求:“看书时,要安安静静地一页一页轻轻翻看;看时把自己认为好看的内容过会介绍给大家;如果在看书时遇到不懂的可以轻声问老师和同伴;阅读完后记住把书放回原处。”三是要注意提高幼儿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包括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创造能力等。

  3.组织大班孩子参观小学,看大哥哥、大姐姐们如何上课。孩子们非常兴奋,抚摩操场上的篮球架、在跑道上飞奔,体验着在幼儿园没有的东西。通过观摩活动,使孩子们了解了小学基本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模式,使幼儿园老师们亲身感受到小学教师认真授课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4.进行大班家长幼小衔接的讲座活动。通过开展家长讲座,使家长们了解了小学教育教学情况,使幼儿园开展的“幼小衔接”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也进一步增强了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无缝隙对接”。

  二、20xx年6月双语幼儿园大班毕业生毕业人数,接受双语教育模式,升学去向基本情况。

  1.**幼儿园20xx年6月有3个大班毕业,有100名毕业的幼儿。其中少数民族幼儿有20名。

  2.**幼儿园少数民族幼儿人数占全园幼儿总人数的三分之一,针对少数民族幼儿较多的特殊性,我们在双语教学方面加大力度,首先要求民族教师在园必须说普通话,创设师、幼人人讲普通话的环境,其次加强民族教师教学组织能力,对民族教师进行说课、书写教案培训,并形成民汉一对一结对子培训,使民族教师在运用汉语教学中得到进步,每学期我园都组织少数民族幼儿“双语”比赛活动,提高了少数民族幼儿表述能力、学习汉语的热情,营造浓厚的汉语学习气氛,促进了我园“双语”教学发展。

  3.**幼儿园20xx年6月调查大班毕业生上学去向。主要选择的学校有南林(十二)小学,占毕业人数的70%,其次是雅典娜和实验小学,占总人数的20%。还有20%的幼儿选择其他小学。如:七小、十五小、南湖小学、二小、六小等。

  三、双语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困难、问题、对策和有关的建议。

  困难、问题及对策:

  1.幼小衔接的突击性

  衔接工作是一场持久战。从某种意义上说,衔接工作在幼儿一入园就开始了,整个幼儿教育时期都要为儿童小学和今后的成长做好最基本的全面的素质准备。而在大班,是要侧重做好儿童入小学的特殊准备,如通过游戏和绘画等活动培养儿童写字所需的基本功,熟悉田字格等。但大多数幼儿园在儿童将要入学的前半年才做衔接工作, 在大班对幼儿进行相应的突击训练,这些做法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在儿童3、4岁刚入园时就加以逐步的培养其自理能力、交往能力、规则意识等和正确的姿势、良好的习惯等。如果在最后时期才进行强化训练,急于求成,会使儿童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压力骤然加大,难以适应,不但教育效果不佳,而且还使儿童对小学和未来的学习产生畏惧情绪。幼小衔接是长期的工作。

  2.“双向衔接”

  儿童要为入学做好准备,学校也要为儿童做好准备。事实证明,双向衔接是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必由之路。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幼儿园与小学的双方配合与协作是不容忽视的环节。以往的幼小衔接工作,更多的是幼儿园向小学靠拢。如适当调整幼儿园大班后期的一日生活内容与时间,使幼儿身心状态和学习环境与学校生活的内容与节奏逐渐协调起来。衔接应是双向的。幼儿园教师与小学老师要多交流与沟通,共同研究教育理论,探讨教学方法,研究孩子的心理状况。在幼儿入小学初期,减少教学内容中抽象性的语言和符号,增加具体形象、有趣的内容;减少呆板式的上课,增加趣味性和活动性的教学方式。保持衔接工作的系统化、保证教育的连续性。我们需要幼儿园与小学相互开放,幼儿园活动与小学课堂的互动开放,参观小学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还可与小学生联欢,搞“大手拉小手”活动,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

  3.教师观念要衔接

  许多幼小衔接的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是幼小衔接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证。而提高教师的素质的关键则在于转变就有观念,提高教师对衔接意义的认识,加深广大教师对儿童过渡期特点的理解,从而使广大教师能够自觉地研究过渡期每个儿童不同的发展特点及需要,有计划,由针对性的开展衔接工作。

  4.要综合各方力量,做好衔接工作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仅仅依靠幼儿园与小学的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幼儿园还应该与家长社区互相配合,形成影响幼儿成长的教育合力。幼儿和小学阶段,家长在教育方面的作用十分重要,无论是儿童的生活起居,还是社会性行为,学习习惯,都受家长行为和态度的影响。因此,做好家长工作,转变家长观念,与幼儿园与小学共同配合搞好过渡期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些问题需要幼儿园、小学帮助和正确指导加以解决。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办家长学校,邀请家长参加亲子活动、个别家访、家园联系册、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多种途径吸引家长配合幼儿园、小学做好衔接教育工作。幼儿园还应加强与社区的沟通与协作,大力宣传做好衔接工作的重大意义。使全社会对此达成共识,共同配合,做好衔接工作。

幼小衔接课题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一个重要转折,角色变了、要求变了、家长们的期望也变了,儿童会出现很多的不适应。客观上,儿童在这一时期存在许多的不适应,主要表现为学习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两个方面,如师生关系不一样了,生活制度也不一样了;幼儿园以动静强弱搭配为主,而小学以听为主,没有玩具、游戏 ;要求也不同了,幼儿园里无作业、无负担,而小学生每天要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会给孩子的身心两方面带来许多的不适应,还会使儿童感到陌生和恐惧,从而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现象将持续一个学期左右。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教学模式,他们无所适从。学校是一个社会教育机构,对儿童的要求和约束远远超过幼儿园、家庭。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层次分明,合理利用,将使孩子在以后的社会中“社会适应能力强”,“我要独立”,“自主性强”十分重要。

  “幼小衔接”研究的目的,是确保幼儿教育在可持续性发展中的衔接,保证教育的连续性,缩短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使幼儿在幼儿时期就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以便及早适应小学生活。那么,怎样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健康、快乐的成长,便成了我们时不以待的研究课题。

  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是我们研究的前提。幼儿园与小学要统一思想,在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方法、环境设置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衔接,避免幼儿园单方面的向小学靠拢、关注知识的提前储备等错误倾向,为孩子平稳过渡到小学创造良好的氛围与条件,促进这一阶段孩子的整体和谐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我园结合现阶段我区幼小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幼小衔接的课题研究,以求解决相关问题,帮助幼儿达到入学的平滑过渡。我们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将研究的重点由“如何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转变为“幼儿园、学校采取什么措施、方法尽快适应孩子的需求”,通过与学校的沟通(即:组织教师之间的交流;组织幼儿参观学校;幼儿与小学生、教师的之间的沟通),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幼儿的相关能力与习惯,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

  二、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初步确定三个阶段层层递进、深入展开。

  第一阶段:确立课题、启动探索阶段

  1、加强对相关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为下阶段开展研究做好思想上与知识上的准备。

  2、通过学习、讨论、辩论等形式,使教师对幼小衔接有进一步的认识,分析并确定幼小衔接的内容,讨论其可行性。

  3、召开家长会,家园共育,了解幼儿入学后不适应的具体情况,初步探索幼小衔接的模式。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

  1、对幼小衔接进一步调查,讨论修定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2、课题小组对各班计划进行分析,提出指导意见,教师进行修改,并着重准备环境与材料。

  3、开展幼小衔接活动,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研讨,进一步验证幼小衔接的功能与价值。

  4、观摩与研讨,集中讨论并尽力解决教师在教育策略上发生的困惑。(交流各自在幼小衔接中的观察记录与反思)

  5、课题小组成员观摩幼小衔接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与教师进行反馈与交流,帮助寻找解决方法。

  6、通过与学校沟通,一日生活中采取多种方式方法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相关能力和习惯。

  7、分享交流,教师们将自己积累的关于幼小衔接活动指导策略的心得进行分享。

  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

  1、根据幼儿的入学去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从教师、家长及幼儿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了解幼儿入学后的情况。

  2、在前阶段深入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获取相关信息资料和数据材料,进行整理分析,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入手,得出课题研究结论和报告,相关论文、随笔集结成册。

  三、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主,以实验法、访谈为辅的研究方法

  以相互参观、相互听课、家园相互联系为研究途径

  四、研究措施

  一、对我园历届大班毕业并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孩子们入学后不适应的具体情况。即每年6月末对幼儿的入学趋向进行记录留档,新学期的9月末10月初,根据幼儿的入学去向,到相关的小学对一年级教师和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也对孩子进行访谈调查,从教师、家长及幼儿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了解幼儿入学后的不适应情况。

  二、通过与学校沟通、一日生活中采取多种方式方法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相关能力和习惯。具体方法是:

  1、组织教师之间的观摩与交流,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园和小学两大教育机构的特点,从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形式、教学要求等多方面进行沟通。

  2、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上学年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一些经验采取多种方法,在幼儿一日生活各项活动中幼儿进行培养,帮助幼儿从心理上、能力上、习惯上及身体素质上进行衔接。

  三、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有关有关幼小衔接的具体教育计划,更好的做到家园一致,相互配合幼小衔接工作。

  主要措施是:

  (1)对幼儿进行交往能力和生活自理方面的培养和加强。

  (2)在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利用恰当有趣的方法,向幼儿进行汉字的渗透,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

  (3)结合幼儿实际活动需要,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4)贴近幼儿生活引导学会分工合作,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5)结合主题活动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6)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帮助幼儿了解学校、了解小学生的生活、了解小学教师。

  五、讨论与分析

  通过以前的一些研究,我们体会到“幼小衔接”问题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问题,我们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相应的成果,使幼儿在入学的衔接上获得了不少的帮助,但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幼儿园老师和小学老师之间的沟通仍然不够

  这主要是指在教育观念上的沟通不够。由于时间有限等多方面因素,在教学方法、教育目标等方面还没有很好的沟通与研讨,而且教师们在教育观念上仍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主要是对待孩子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幼儿园的教师多是在自己的教育方法上找问题,而小学教师多是以教学内容和课堂要求为中心,找孩子和家长方面的问题,这是造成许多幼儿入学后不适应的主要问题。

  2、幼儿对学校了解不深入,情绪情感落差较大

  幼儿在幼儿园中可随意选择多种材料进行探究,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能力发展的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快乐。教师给予每名幼儿自主表现的机会,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及时关注幼儿的情绪反应,并教给幼儿调控的方法,在这种宽松、轻快的环境中,幼儿情绪愉悦。这与上学后的比较紧张、较有压力的环境形成了对比,造成了部分幼儿情绪低落,思想负担较重的现象。

  3、家长观念需要进一步更新

  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多读几首诗歌、认几个汉字、做几道题比提高孩子自身的能力、形成健康的心态来的实惠,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技能。对于影响孩子一生的各种习惯的培养不很重视,包办代替,冷暖呵护,是父母认为对孩子的爱的表现。因此,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势在必行。

  4、合作交往能力培养不够

  交往能力培养不够,是主动与别人交流方面不够,这些与幼儿自身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有关,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

  5、规则意识等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足

  在遵守规则方面,幼儿园的规则多是非常具体的,针对某个活动的,并且多是幼儿自己制定的,既具体又形象。幼儿在遵守之前,首先了解为什么,怎么做,便于幼儿遵守。而学校规则多是事先定好的,学生必须遵守的,很抽象,有些孩子不理解,因而幼儿刚入学后不适应,造成了部分幼儿在学校的规则遵守方面的不够。

  (二)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1、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沟通

  A、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

  首先是幼儿园教师方面,需要帮助小学教师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时的表现,特别是每个孩子的长项是什么,使小学教师尽快的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他们更多的鼓励,使孩子入学后保持积极上进的心态,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同时,小学教师要注意多向幼儿园靠拢,给孩子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注意孩子的学习特点和年龄特点,采用一些具体形象的方式,促使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B、加强幼儿与小学之间的沟通

  把小学生请到幼儿园与幼儿游戏、聊天,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活;幼儿也深入到小学课堂与小学生共同听课,熟悉学校生活。

  C、幼儿与学校的沟通

  针对幼儿的问题,设计好相应的目标,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参观学校,接触教师和小学生,有针对性地打消幼儿由于不了解学校而造成的畏惧的心理,从而产生向往学校生活的愿望。

  2、加强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

  A、交往能力的培养

  大班幼儿注意的广度提高了,交往能力也增强了,它们不仅注意了自己的活动,也注意了同伴的活动,有了主动向别人学习的愿望。教师应及时抓住这点,通过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在参观、活动中有目的的向别人进行提问,体验在寻找探究答案的过程中与人交往的快乐,并提供不同材料,让材料去刺激幼儿合作,体验合作成功后的快乐等等。扩大幼儿的活动范围,抓住契机,引发幼儿与他人主动交往。

  B、合作能力的培养

  让在幼儿交往过程中不断的体验合作的意义,抓住时机以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强化幼儿合作的行为。对于一些比较自私的幼儿,引导他们认识到怎样与别人交往,让他们明白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改掉自己的毛病和不良的行为习惯,才能更好的与人交往。

  3、进一步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

  在规则意识上,要培养幼儿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幼儿在上一年级后,对于学校的规则、教师要求不能主动的遵守,需要别人提醒。为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他们主动去遵守规则,让幼儿在幼儿园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4、加强家园共育,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园需进一步重视家园合作,争取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帮助家长改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方法,家园互相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六、对“幼小衔接”工作的新思考

  通过以前的研究,我们体会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幼小衔接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心理能力的衔接;再有,制约孩子入小学后以至将来上中学、大学的最关键的因素是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因此,幼小衔接问题不仅仅是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所涉及到的,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从小班开始,我们也在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同时,在研究中我们不断地体会到许多方面研究越深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越多,幼小衔接并不只是一些表面问题(指家长一年级教师所关心的问题)的衔接问题,而需要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内容、教育要求等诸多方面的衔接,在能力、习惯等的培养方面也不仅仅是几种具体能力的培养,而是一项大的工程,是一个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大工程,还需要不断分析现阶段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多方面因素,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我们将会根据这些问题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尝试,寻求解决的办法。

育儿心得大班幼小衔接

  虽然新手妈妈在育儿路上有许多许多的难题要克服,但我相信在我的不断努力学习下,一定可以一边改变自己的坏习惯、一边把女儿教育的更好。

  我是一个80后妈妈,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我自身的性格中难免有些自私和任性。生了女儿后,更是像一个大孩子带着一个小孩子,但俗话说:"家庭教育无小事,生活无处不教育。"所以在教育女儿上我要从小事做起,同时也要从自身出发,做女儿的好榜样。

  女儿作为我们家长的一面小镜子,如果想要让女儿更优秀,首先我们自己也要提高自身修养。出口成脏的父母,怎么教育出文明礼貌的孩子;父母自身没有良好的习惯,怎么能要求孩子的道德和素质;父母言而无信,孩子怎么会诚实守信。这三点在我教育女儿时也时时刻刻反省着自己。

  尊重女儿也是我们家比较重视的一件事,不把女儿当做小孩子。我相信即便女儿再小都会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年纪虽小却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女儿,给女儿说出自己想法的机会,听取女儿的意见,我相信被尊重的女儿会越来越懂事。

  为了给女儿补充营养,所以在选择奶粉上,我们选择了美赞臣荷兰版A+,味道女儿一直都很喜欢,重要的是奶粉含有科学配比的DHA,DHA又被称作为脑黄金,也是系统神经细胞生长及维持的主要成分,足量的DHA能让女儿的脑袋充分发育,只有脑袋发育好了,才能让各方面的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另外,奶粉含有独特的(PDX+GOS)益生元配方,夏天也不担心上火。

  虽然新手妈妈在育儿路上有许多许多的难题要克服,但我相信在我的不断努力学习下,一定可以一边改变自己的坏习惯、一边把女儿教育的更好。

幼小衔接数学课件

  设计思路:

  在参观小学后。孩子们对课程表上写着什么、书包内该放些什么、每天怎样整理书包等问题产生了兴趣。为了帮助孩子了解上述内容,养成自我服务的意识,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当一名小学生的愿望,我设计了“整理小书包”活动。预设活动有三个环节:第一部分是激发幼儿的兴趣,说说书包里该放些什么;第二部分是学看课程表:第三部分是学习整理书包。

  活动目标:

  1.通过整理书包萌发做小学生的愿望。

  2.学看课程表。尝试按课程表整理书包,养成自我服务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期准备

  (1)展示幼儿带来的书包,让幼儿在互相欣赏中了解书包的功用。

  (2)在区域中提供文具盒、铅笔、橡皮、尺等文具,让幼儿自己动手整理。

  (3)在区域中提供小学生的课本,让幼儿熟悉各类课本以及课本名称。

  2.教具、学具准备

  (1)小学生课本若干,课程表多媒体课件。

  (2)水壶、玩具、蜡笔、绳子、毽子、饭盒、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产生兴趣

  1小学生的书包里有什么?(在问答中帮助幼儿归类,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

  2.小结:书包里要放的东西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放书本。

  3.小学生每天要带什么书?怎么才能知道

  二、学看课程表

  1.播放课程表多媒体课件。

  2.讨论。

  (1)这是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表,你能看懂吗?课程表上有什么

  (2)小学生一天有几节课?上午几节,下午几节?都有什么课

  (3)能看懂课程表吗?有什么问题

  (4)小结:小小课程表可以告诉我们每天有几节课,上什么课。有了课程表,我们就能按课程表来整理书包。

  三、学习按课程表整理书包

  1.幼儿第一次整理书包。

  (1)这里都有些什么课本

  (2)假如现在是星期一的晚上,请你按课程表来整理一下书包。(教师关注幼儿整理的过程。)

  (3)书包整理好了,你们是按星期几的课程表来整理的

  (4)小结:晚上整理书包要按第二天的课程表来进行。

  2.幼儿第二次整理书包。

  (1)假如现在是星期日的晚上,请你们按课程表整理书包。想想该按星期几的课程表来整理呢?(教师再次关注幼儿整理的过程。)

  (2)书包里一共放了几本书?哪一天也需要带这几本书?有没有不同意见

  四、学习整理其他用品

  (出示水壶、玩具、蜡笔、绳子、毽子、饭盒、毛巾等用品)你觉得这些物品该如何整理?为什么

  延伸活动:

  在区域中提供相应物品.让幼儿练习整理书包。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家庭教育线上课堂

学前班全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