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惊艳的环境描写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浅谈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在小说中,作者和读者都更易关注人物与情节,而环境往往被忽视。环境描写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在谈环境描写的套路前,我们先给它分个类。

  在小说中,环境的内涵主要指社会背景、自然景色和情感氛围三个方面。 更多时候,人们习惯把后两者合二为一,将环境分为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两类。

  社会环境:指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等,它范围极广,小至一屋一室、一街一巷,大至国家时代,无所不包,既可以是独立出现的文段,也可以是贯穿全文的渗透。

  自然环境:即自然景物描写,如日月星辰、时序节令、花草树木等,在小说中往往起到点缀陪衬的作用,笔墨极少,隐含在情节叙述和人物塑造之中。

  写景用图

  ①交代故事背景

  即交代时间、地点、时代背景,暗示社会环境。

  ②渲染氛围,奠定基调

  绝对客观的环境描写不存在。自然环境的描写必定与人物的情感形成不同程度上的暗合。

  ③表现人物

  环境里藏着人物的身世地位、文化教养、生活状况以及精神品质等等。环境描写可用于衬托人物心情,交代人物身份,表现(影响、决定)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

  ④推动情节发展

  情节发展与自然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自然环境描写以情节为依据,而情节发展又常常依赖于自然环境的推动。

  ⑤暗示作品主题

  反过来说,我们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细致揣摩。

  写景技巧

  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抓住特征,或通过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细描(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等手法,或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采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明暗对比,色彩搭配,渲染、衬托、烘托等表现手法,着力描写环境。

  我习惯把上述技巧名词罗列在大纲文档中,当我笔力不够,这段文字会提醒我:你看,有这么多方法,挑个用吧。

  偶尔我也会从网上找来一张契合小说环境的图,用文字把图描绘出来。不得不说,这比描绘脑子里构想的画面,要更轻松和好把握。

  此文开头我说环境描写最容易被忽视。那么,不写环境会怎样

  那些没有任何背景设定的小说,被称作患有“白色房间综合征”——仿佛一切都发生在一个平凡无奇的房间里:四面白墙、白色天花板、白色地板——这个名字也极贴切。

  如果写景过度呢

  有句话我不记得原文,大意类似于:如果读者想了解阿尔卑斯山,他会去看专门的百科介绍,而不是通过一本小说。

小说中惊艳的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文

  一)

  我走在西湖边上,六月的阳光,比春天的更暖和,但却没有夏日中那么炎热。

  湖边的杨柳,枝繁叶茂。小风穿梭在它的秀发间,平静的满面春风倒映出它那文静的身影。站在远处看来,它就像一个美丽的姑娘,在西湖这面天然的大镜子旁,静静地梳理着那一头飘逸的秀发,而清风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轻轻抚摸着它。

  不远处的荷花池中,片片莲叶亲密地连在一起,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铺满了整个池塘,一大块亮绿给了我强烈的视觉冲击。扁平的叶子上,滚着一颗一颗晶莹剔透的小水珠,它们在莲叶这个大舞台上,活跃地蹦呀,跳呀,为我们美丽的城市增加了点点生机。比起荷叶,那含苞欲放的荷花可就秀气多了。荷花温文尔雅地站在一池荷叶上。它没更多的装饰,但在我眼里却是那么艳丽;它来自泥土,却是如此纯洁,一点儿也没被周围环境所玷污。万绿丛中一点红,花苞在人们眼里当然是宠儿啦!人们期待不久后,它们竞相开放的样子。

  平静的西湖,倒映着西湖边的一花一草。我捡起一颗石子,扔向西湖,湖面上微波粼粼,水纹一圈一圈荡漾开来。在太阳的照耀下,绿水反射出了点点金光。

  湖上的小船,越划越远,带走了我对西湖的无限遐想。

  (二)

  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地下来了,它们像一只只可爱的小精灵,好像是仙女精心雕刻,送给冬天的礼物。

  雪花飞到了千奇百怪的高山哥哥的肩上,使高山哥哥变得更加有魅力了.雪花飘到了爱打扮的果树妹妹身上,送给果树妹妹一瓶雪花润肤霜,使果树妹妹更加可爱迷人.雪花跳到了诚实的小麦先生身上,为正冻得瑟瑟发抖的小麦先生盖上一层厚厚地棉被.雪花落到了慈祥地大地母亲的怀抱,为大地母亲披上一层洁白的地毯.

  雪停了,人们在雪中留下的脚印就像一串串和谐美好的音符,它们在演奏着一首冬天的赞歌.向四周望望,没有人在扫雪,可能是人们不想破坏着美好的景色吧!

  雪!你是洁白的象征,你是冬天的精灵.你净化了人们的心灵,美化了环境.我爱你雪,世界因你而精彩!

  (三)

  因奉父母之命,前来祭奠已故亲人,得以重返故乡的小镇。

  在微睡中惊醒,往窗外一瞥,小镇的轮廊在微雨朦胧中益见清晰。心底忽然有种不为名状的东西蔓延开来,像极了故园里种的那株水仙,淡香怡人。思绪尚未来得急收紧,人已稳稳地落到地上。望着这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心下一紧,眼眶不自觉地红了。

  也就因此忆起艾青的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那是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一阵凉风吹过,猛然惊醒般发觉肩上已被打湿了一大半,才懊恼地撑起了伞,不知自己何时变得这般矫情了。

  也许人本来就是一个矫情的动物,一旦触碰起心灵的某一柔软处,回忆就像拧开的水龙头,无法自制般哗啦啦地倾泻而下,亦如此时的我。

  回忆中,最美的是夕阳下的小镇。那么的安静祥和。当时的我,便是在这宁静的故土上,每天伴着下课的铃声,拉起同伴的手,在街道上狂奔,抑或抢在饭点之前吃上一碗馄饨,然后三五成群地结伴到某某家里去“跳大海”或者玩捉迷藏诸如此类在现下的眼中带有稚气的游戏。那时的我,是如此的乐此不疲。

  我还是深刻地记得当时的母亲脾气不太好,因此我与寄住在那里的表姐不少挨骂。可是,此时此刻,这些已经不再重要,因为那也就成了我童年回忆下装点的乐趣,了无当时的怨恨之意。

  现在,雨停了,路却还在延伸。我也在一直一直走,永远也不想停下。

  因为我知道,路的深处是故园,而路的对头,却是我梦想的延伸。

  而我的故土,在用欢乐与泪水拼凑而成的回忆里,用金色为底色,泪水来渲染,欢乐作点缀,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环境描写的优秀作文

  沙漠,对于我们而言,那是一个神秘、陌生而又恐怖的地方。在这片无边际的黄色天地里,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星星点点的绿色,会多么令人欣喜若狂啊!

  仙人掌——沙漠中的绿色生灵,它不高大的身体顽强地挺立在无边的沙漠上。在风沙肆虐中骄傲地伸展着自己的腰肢,为茫茫的沙漠增添了一丝绿色的生机。

  它浑身上下长满刺,不象花儿那样美丽。但它做出了花儿所无法比拟的贡献:入药、做菜、净水。最可贵的是他呈现给沙漠过客的生命的绿色,生存的希望;供给饥渴难耐的沙漠过客甘美的汁液。花儿呢?花开时鲜艳美丽,花落时残花败柳,徒增伤感。昙花一现,虽然美丽异常,但生命确是如此的短暂。

  仙人掌就像那田间的农民,不怕风吹日晒,在严寒酷暑中默默奉献。而花儿则像是一个千金小姐,每日都在温室里享受着无风无雨的生活,吸收着养料。遇到一点风吹雨打,就会马上败下阵来。

  仙人掌生活在沙漠,环境恶劣,但它照样四季常青;花儿生活在温室,温和的阳光,还有人类的照顾却留不住短暂的灿烂。

  正如四季常青的仙人掌,我们要让自己时时都有坚毅、乐观、自信的想法,懂得生活正是因为困难与挫折才变得多姿多彩。让我们在这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用仙人掌精神来迎接各种挑战吧!

环境描写作文

  (1)母校的门口是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两旁凤凰木夹荫。夏天,海风捋下许多花瓣,让人不忍一步步踩下。我的中学时代就是笼在这一片红殷殷的花雨梦中。

  ……她先说:“你的强记能力,连我也自叹不如。以前,我在这一方面也是受我的老师称赞的。”沉默了一会儿,只听见一群相思鸟在教室外的老榕树上幸灾乐祸地鸣叫。她又说:“要是你总是这么糟蹋它,有一天,它也会疲累的。那时,你的脑子里还剩了些什么?”

  还是那条林荫道,老师纤细的手沉甸甸地搁在我瘦小的肩上。她送我到公园那个拐弯处,我不禁回头深深望了她一眼。星子正从她的身后川流成为夜空,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一颗最亮的星星,永远闪烁在我记忆的银河中。哦,我的林老师。

  ------舒婷《在那颗星子下》

  (2)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望着窗外天上北归的雁群,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那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会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时,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

  --------莫怀戚《散步》

  一楼大厅里的演出仍在进行,欢乐的歌声越发使人伤感。

  ……

  转眼又到了春天。不知不觉间,医院门前那排玉兰树的枝头已绽放出一朵朵洁白的花朵,花园里黄色的迎春花也在向人们发出春天到来的信息。

  星期六的下午,妈妈说哥哥在招待所做了我最爱吃的菜,五点多钟,妈妈推我来到医院大门口,正赶上学校放学。医院附近南北各有一所学校:马家堡小学和角门中学。马路上,背着书包的学生三三两两地走过。我停住轮椅,执拗地对妈妈说:“咱们先回医院。”没等妈妈同意,我已掉转方向往回滑去。

  “你怎么了?哥哥在等你呢。”

  我拗着不吭声,满脑子都是那些身穿校服、活蹦乱跳的学生。我不能忍受他们对我的另眼相看,更怕面对他们看我时的那种像看动物园里的动物一样的眼光。

  -------王嘉鹏《我不是懦夫》

  (7)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

  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龙应台《目送》

环境描写精选作文

  (一)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地下来了,它们像一只只心爱的小精灵,仿佛是仙女精心雕刻,送给冬天的礼物。

  雪花飞到了千奇百怪的高山哥哥的肩上,使高山哥哥变得更加有魅力了.雪花飘到了爱打扮的果树妹妹身上,送给果树妹妹一瓶雪花润肤霜,使果树妹妹更加心爱迷人.雪花跳到了诚实的小麦先生身上,为正冻得瑟瑟发抖的小麦先生盖上一层厚厚地棉被.雪花落到了慈祥地大地母亲的怀抱,为大地母亲披上一层洁白的地毯.

  雪停了,人们在雪中留下的脚印就像一串串和谐美妙的音符,它们在演奏着一首冬天的赞歌.向四周望望,没有人在扫雪,可能是人们不想毁坏着美妙的景色吧!

  雪!你是洁白的象征,你是冬天的精灵.你净化了人们的心灵,美化了环境.我爱你雪,世界因你而精彩!

  环境描写精选作文500字(二)我在瀛海二小上学,我们的学校可美丽了,还是国家级绿色学校呢。

  走进学校的大门,第一个迎接你的是一个小小的花园,花园里有一座用汉白玉雕成的两个英俊少先队员,这个大哥哥和大姐姐戴着红领巾,向每一个过往的人敬礼,他们多有礼貌呀。底座上面写着“金色年华”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顺着雕塑往里走,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大花园,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树木吐出了新芽,小草探出了脑袋,各种花儿也都长出来了。学校到处都是绿色,到处都显示出蓬蓬勃勃的生命力。走在这绿荫丛中,我们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蹦蹦跳跳的多么惬意呀。早晨,朝霞染红了天边,也染红了我们的大操场。操场西侧的旗杆上飘动着鲜艳的红星红旗,每个周一的早上,我们全校的教师同学都会整整齐齐地站在操场上,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我们向着国旗敬礼,唱着雄壮的国歌,我们的心情多么激动啊!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

  我们的教室就掩映在绿色丛中,每个班级都是绿色环保班,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不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还有答复问习题声和快乐的笑声,我们在绿色的环境中,教师的关爱下学习着,成长着,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个金色的将来。

  我们的学校多么美丽啊!假如有时机就到我们学校来看看吧。

  环境描写精选作文500字(三)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姑娘悄悄地来啦,她给大地施了魔法,让它变得更美。

  瞧!春姑娘给公园施了魔法。那嫩绿的小草从土壤里探出了头,淘气地眨着眼睛,仿佛在说:“哇!这春天的景色真美呀!”小草旁边有一棵柳树,刚刚抽芽的柳条随着春风,轻轻地跳着舞蹈;柳条旁有一棵桃树,桃树上一朵一朵的桃花被春姑娘叫“醒”了,仿佛喝醉了酒似的,“脸”上红扑扑的,心爱极了!桃树的左前方有一条小溪,它愉快地唱着歌儿,溪底,小鱼在嬉戏;小虾在锻炼身体;鱼儿们来回穿梭,欣赏着这新的海洋世界……

  春姑娘也给森林施了魔法。森林里,小动物们都开始玩耍了——鸟儿们飞回来了,在森林上空盘旋,“叽叽喳喳”地唱着轻快优美的歌儿;心爱的松鼠们正在松树下找松果吃,突然,一个小松果掉了下来,砸到小松鼠的头了,小松鼠一气之下把松果抱起来就啃,三下两下就把松果吃了……

  春姑娘真是一位高明的魔法师呀!是她,让大地变得万紫千红、五彩缤纷。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自然风光)

  1.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沸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刘鹗 老残游记 )

  2.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鲁迅 孔乙己 )

  (一)环境描写的作用

  在现代文阅读中,环境描写是一个重要考点。尤其在小说类阅读中,环境描写更容易考到,因为环境是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之一。这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就是围绕环境描写的作用来作答。环境描写,不仅仅是为了表现环境如何优美,而是有着非常丰富的作用。初中阶段,我们要知道,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交待故事背景(时间、地点)

  2、渲染气氛(氛围)

  3、烘托人物心情

  4、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

  【名作欣赏】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鲁迅 故乡 )

  作用:通过对故乡阴冷天气和萧条景象的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萧条的

  气氛,烘托了作者悲凉的心情,为下文目睹故乡人的变化,心生悲哀作铺垫。

  (二)环境描写的技法

  既然环境描写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在作文中怎样才能把环境描写好呢?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方法:

  1、抓住景物特征

  大自然中的景物千差万别,同一种事物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我们要善于细致观察,抓住景物或物体的特征。请比较下面两段话:

  春 雨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笼罩着一层薄烟。(朱自清的 春 )

  雷 雨

  大雨像一片巨大的瀑布,从西北的海滨横扫着昌潍平原,遮天盖地地卷了过来。雷在低低的云层中间轰鸣着,震得人耳朵嗡嗡地响。闪电,用它那耀眼的蓝光,划破了黑沉沉的夜空,照出了在暴风雨中狂乱地摇摆着的田禾,一条条金线似的鞭打着大地的雨点和那在大雨中吃力地迈动着脚步的人影。一刹那间,电光消失了。天地又合成了一体,一切又被无边无际的黑暗吞没了。对面不见人影,四周听不到别的响声,只有震耳的雷声和大雨滂沱的噪音。(峻青的 雷雨 )

  第一段文字写出春雨,这春雨是那样轻柔,那么细润,给人以宁静之感。第二段文字写雷雨,雷雨来势迅猛,给人的感觉是狂怒、暴躁,到处是一片嘈杂。同样是写雨,但春雨和雷雨各有特点,只有抓住景物的特征,描写时才能准确形象。

  2、运用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最适宜在写景的文字中运用。写景好比绘画,都是将眼前所见的景物记录下来,只是写景是用文字;绘画是用颜色和线条。在景物描写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就好比在画布上涂上一抹亮丽的色彩,分外耀眼。

  【名作欣赏】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朱自清 春 )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 荷塘月色 )

  3、融情于景 ,借景抒情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景物描写中常常带着作家或人物的感情。我们写作,也可以借用这种技法,把感情融入到景物描写之中。

  4.白描

  “白描”本来是一种中国画技法,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后来,“白描”被借来形容文学的一种表现手法,指用最少的笔墨,勾画出事物或人物的独特形态,传神写照地表现人物或事物的外貌特征和精神特征的文学表现手法。简约与传神是此种技法的精髓。如张岱 湖心亭看雪 中的名句:

  雾凇沆砀(hàng dàng,白气弥漫的样子),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雨夜里的祝福

  再看下面一组句子:

人教版语文下册自然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

  一、山村传圣火

  ⑴莺飞草长的阳春三月,浙江义乌西乡山区的天气还相当冷。质朴的山民,还穿着一冬未经洗涤的老布棉衣,晒着太阳聊着重复了几代人的老掉牙的话题,惟一的变化就是脑后的辫子成了稀有品种。当晚霞在西山架上一消失,村庄使由沉沉的黑夜主宰了一切,死寂得只听见偶尔的狗吠。

  ⑵伏龙山脚下的分水塘村,村边有一口大水塘,它能把泛滥的洪水分成两股向山外泄泻,一股向西北流入浦江县,另一股向东南汇入义乌江,哺育义乌儿女。这一自然地理环境,仿佛早就预示着:时代的潮流,将在这变孕育成一份雄健的动为。

  ⑶在这个群山也围着的小村庄中,陈家五开间宅子西侧那一间多年未修的操柴屋里,每天晚上都漏出丝丝缕缕的灯光,直到黎明。伴着灯光的是陈家老大陈参一,也就是陈望道。晕黄的一圈桕油灯光,照着这个二十九岁的年轻人,照着他面前这张用铺板搁成的“书桌”以及桌上一叠中外文书籍。灯光,自然更集中于狼毫小楷笔锋所至的那一页稿纸,稿纸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在他手下一行行慢慢地延伸,延伸……随着夜的深沉,气温越来越低,他拎起脚跟边的火笼,拿一枝竹片,拨了拨越来越黯淡的炭火,然后将手搁在上面烘着。这也是他休息的时刻,趁着这机会,他总是像检查有无疏漏似的,翻阅堆在一边的那一叠厚厚的稿纸;第一页,赫然出现了这样五个方方正正的楷书,映得微弱的灯光倏地一亮:

  ⑷共产党宣言

  ⑸这是一部一问世便震颤了旧世界的巨著。他知道这项使命实在太重大太神圣:同样是纸上的文章,传播的却是照亮中华民族心灵的一把圣火,呼唤的是春暖华夏的一声惊雷;使用的同是一支狼毫笔,但一钩一划都是撕破整个旧世界黑幕的一道道闪电,于无声处聆听的却是埋葬旧世界的丧钟!

  ⑹陈望道谨慎地选择了自己的故乡作为完成这项使命的地点。多少个日日夜夜过去了,他呕心沥血翻译着。1920年8月,中文全译本终于面世:白报纸,32开,共58页;印数一千册;首版封面的五分之四是马克思肖像;译者署名为陈望道;定价为“大洋一角”。

  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产党宣言》的中文全译本。

  ⑻这是常困境内第一次在印刷品上出现共产主义理论的创始人马克思的肖像。一.

  ⑼这是在华夏土地上,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学说作为一种革命的武器,交到了中国人民大众的手里。

  ⑽这也是第一次,以最通俗易懂最精练有力的中国语言文字,号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渴望着光明与解放的劳苦大众——

  ⑾“全世界元产者,联合起来!”

  ⑿《共产党宣言》的中文全译本受到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热烈欢迎,几天内使销售一空。9月,加印了一千册。几年来,一印再印,仅平民书社1926年1月到5月就重印了10次。《共产党宣言》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作的科学阐述,如燎原之火,熊熊燃遍中华大地。

  ⒀星火一旦燎原,就势不可挡。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经历二万五千里长征,翻越千山万水到达了陕北。一个仲夏的夜晚,在陕北保安的一孔窑洞里,在昏黄的油灯下,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面对坐在一张方凳上的美国记者斯诺,谈起他革命理想的形成过程和艰难困苦的革命生涯,感慨地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心中,建立起了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第一本就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宜言》,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

  1.第⑴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①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表现了当时农民的蒙昧(农村的落后、闭塞)。

  二、会飞的蒲公英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鹏、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________(yíng)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喝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是真切了。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阴小道上飞来飞去。

  一年后,我把从林阴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了一段话:“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________(nèn)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

  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座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画上题有一行字:山里的孩子。

  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

  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眸,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里欢快地唱着: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吗?(选文有改动)

  1.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①轻___盈_____(yíng)②娇___嫩_____(nèn)

  2.文章第一段中写“火红的杜鹊、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有什么作用

  答:衬托蒲公英白色小花淡雅

  三、(甲)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乙)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高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1、这两段文字都是景物描写,但作用不同,请简答其作用各是什么

  甲段:______表达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乙段:______衬托祥子拉车的痛苦

  四、访兰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玩赏。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闯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远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是繁大了呀。”

  “样子似乎是,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

  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

  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选文有改动)

  1、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描写兰草的生长环境,衬托野兰的高雅不俗;为后文赞美野兰作铺垫

语文小说阅读分析环境描写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景物等。环境在高考中主要考查特点和作用两个方面。

  题型一分析社会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东坛井的陈皮匠(节选)

  何晓

  ①一个地方只要历史长了,就会产生些离奇的故事。

  ②古城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当你花费了比去欧洲还要多的时间,从大城市曲里拐弯地来到这里时,疲惫的身心会猛然因眼前远离现代文明的古奥而震颤:唐宋格局、明清街院,这化石一样的小城里,似乎每一扇刻着秦琼、尉迟恭的老木门后面,都有一个传承了五千年的大家族在繁衍生息……而每一个迎面过来的人,他穿得越是普通,你越是不敢小瞧他,因为他的身上自然地洋溢着只有在这样的古城里生长的人才有的恬静和自信,哪怕他只是一个绱鞋掌钉的小皮匠。

  ③沿袭着“食不过午”老规矩的,似乎只有传统小吃。但古城里曾经严格遵守另一种做生意“时不过午”老规矩的,却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东坛井的陈皮匠。

  ④东坛井是一条老街,街头有一口叫东坛井的千年老井。老井现在是文物,周围砌了台子,被重点保护了。陈皮匠的家就是陈家大院子,在老井东边,大院有两套天井一个后花园,一栋小巧的绣楼,后面一套天井是皮匠的藏书室。陈家大院子的正门在与街面丁对着的巷子里,除了家人进出,平时总关着。隔了街道,皮匠的摊子在老井西面的醋吧街沿上。皮匠从十九岁开始就在那里摆摊,没人说他不能在那里摆摊,他是这条街上最正宗的土著。

  ⑤皮匠的手艺好,补的鞋既巴适又牢实。了解他的人都说:可惜哟,一个老高中生,灵巧得能绣花,随便做啥也能成气候嘛,去当皮匠。皮匠才不这样想,他悠闲自在地守在摊子上,不管生意好坏,中午十二点都要准时收摊。他上午挣了多少钱,下午就要买多少钱的书。古城收售旧书和收藏旧书的人,都认得他,晓得他在意哪一类书,只要看到他来了,立马抱一摞出来任他选。钱不够,也没关系,第二天拿来就是了。古城的人都爱老书,或者自己读,或者倒来倒去当古董卖。

  ⑥晚上,皮匠一般都待在他的藏书室里。至于他在里面干些啥,皮匠娘子从不过问。要休息的时候,只是在外面喊:老汉,等你哈。皮匠听了,先咳嗽一声,然后才出来。

  ⑦皮匠的生活一直都像这样,很平静。古城其他人的生活也很平静——直到上个月皮匠的女儿回来。

  ⑧女儿是在上飞机的时候才打电话说要回来的。黄昏时,女儿回来了,后面还跟了一个干巴老头。女儿一进屋就介绍说:这是我的导师,历史学家牟汉达教授。爸爸,老教授想看看我们的族谱。

  ⑨皮匠一听来人是历史专家,心里就已经有数了。第二天,皮匠和女儿陪着教授在藏书室里整整待了六个小时。这六个小时里,从《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人轶事汇编》《宋史选举志》到《南充史志》《保宁府志》《将相堂记》《重修三陈书院记》《陈氏家谱》……教授一直在翻书,皮匠女儿一直在拍照,皮匠一直在回答教授的提问。

  ⑩他们终于从藏书室里出来时,教授说:你已经有了我想有的一切。

  皮匠回应说:我这一辈子,就等这一天哩。

  数月后,一篇学术论文震惊了整个历史学界:《南宋三陈故里之重考》。而同时被震惊的还有古城的官员、文人和实业家:那么著名的历史人物原来是古城人啊!于是,古城迅速掀起了一股宣传、发现、挖掘的热浪,无限的商机突然摆在了眼前,安静的古城人一下子变得疯狂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被导游带来参观陈家大院,一批又一批的说客拥来劝皮匠合伙开发陈家大院……皮匠想:这东坛井陈家大院的大门,怕是再也关不上了。

  收到女儿寄回的报纸、杂志,皮匠认认真真地把老教授的论文和与论文相关的评论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然后他歇了十多天业,把家里的藏书整理出来,重新造册,一一核对之后,全部送给了牟汉达教授。

  从此,陈皮匠和古城的其他皮匠一样,下午也要补鞋了。

  (有删改)

  文中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5分)

  解题思维

  解答本题,首先找出文中描写古城的句子,然后抓住关键词进行概括。

  (1)古城特点。第②段“远离现代文明的”“古奥”“唐宋格局”“明清街院”“五千年的大家族”“自然地洋溢着”等词句,突出了古城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和丰厚的历史底蕴。

  (2)环境作用。题干已明确,为主要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的形成,提供了环境依据。

  答案:(1)突出了古城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和丰厚的历史底蕴。(2分)

  (2)为陈皮匠鲜明的性格特征的形成,提供了环境依据。(3分)

  社会环境包括的范围很广,小至房间住所、一街一巷,大至城区地区。它涉及的内容很多,可以是室内的布局、陈设,住宅内外装饰布置,以及当地风土人情等。小说阅读考查的角度主要有特点和作用两个方面。

  “4方面”分析概括社会环境描写特点

  1.看人物的活动场所

  找寻人物活动的所有场所,如家庭、街道及工作地点等,看看它们呈现出怎样的特点。透过人物活动的场所,弄清人际关系的特点。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而十分虚化的社会环境,通过理清人物之间的交往,判断人际关系是友善的还是紧张、冷漠的,等等。

  2.看人物的生存状态

  把握人物的生活、工作状态和心境等生存状态特点,如是否压抑或者愉悦等。

  3.看风俗民情和地域风貌

  从文本中的地域风情、风俗习惯描写中理解环境的特殊特点,从而概括当时社会特征。

  “3步走”分析概括社会环境描写作用

  每一步:找出具体体现社会环境的语句。

  第二步:明确分析社会环境作用的思维角度。

  (1)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2)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3)制造悬念,为情节发展做铺垫,使故事产生波澜。

  (4)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第三步:组织语言,规范答案。

  答题模板

  从文本中分析―→归纳概括

  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文中提取+自己概括

  题型二分析自然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2013·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活着

  余华

  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时,夏季刚刚来到。

  那天午后,我走到了一棵有着茂盛叶子的树下,看到近旁田里一个老人和一头老牛。这位老人后来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树下,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

  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去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可寿命长,我家里五口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孙子死后的第二年,看看自己还得活几年,我觉得牛还是要买的。牛是半个人,它能替我干活,闲下来时我也有个伴,心里闷了就和它说说话。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子似的。

  买牛那天,我把钱揣在怀里走着去新丰,那里有个很大的牛市场。路过邻近一个村庄时,看到晒场上有一群人,走过去看看,就看到了这头牛,它趴在地上,歪着脑袋吧哒吧哒掉眼泪。旁边一个赤膊男人蹲在地上霍霍地磨着牛刀,围着的人在说牛刀从什么地方刺进去最好。我看到这头老牛哭得那么伤心,心里怪难受的。想想做牛真是可怜。累死累活替人干了一辈子,老了,力气小了,就要被人宰了吃掉。

  我不忍心看它被宰掉,便离开晒场继续往新丰去。走着走着心里总放不下这头牛,它知道自己要死了,脑袋底下都有一摊眼泪了。

  我越走心里越是定不下来,后来一想,干脆把它买下来。

  我赶紧往回走,走到晒场那里,他们已经绑住了牛脚,我挤上去对那个磨刀的男人说:“行行好,把这头牛卖给我吧。”

  赤膊男人手指试着刀锋,看了我好一会才问:“你说什么?”我说:“我要买这牛。”

  他咧开嘴嘻嘻笑了,旁边的人也哄地笑起来。我从怀里抽出钱放到他手里,说:“你数一数。”赤膊男人马上傻了,他把我看了又看,还搔搔脖子,问我:“你当真要买?”

  我什么话也不去说,蹲下把牛脚上的绳子解了,站起来后拍拍牛的脑袋。这牛还真聪明,知道自己不死了,一下子站起来,也不掉眼泪了。我拉住缰绳对那个男人说:“你数数钱。”

  那人把钱举到眼前像是看看有多厚,看完他说:“不数了,你拉走吧。”

  我便拉着牛走去,他们在后面乱哄哄地笑,我听到那个男人说:“今天合算,今天合算。”

  牛是通人性的,我拉着它往回走时,它知道是我救了它的命,身体老往我身上靠,亲热得很。我对它说:“你呀,先别这么高兴,我拉你回去是要你干活,不是把你当爹来养着的。”

  我拉着牛回到村里,村里人全围上来看热闹,他们都说我老糊涂了,买了这么一头老牛回来,有个人说:“福贵,我看它年纪比你爹还大。”

  会看牛的告诉我,说它最多只能活两年三年的,我想两三年足够了,我自己恐怕还活不到这么久。谁知道我们都活到了今天,村里人又惊又奇,就是前两天,还有人说我们是“两个老不死”。

  牛到了家,也是我家里的成员了,该给它取个名字,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叫它福贵好。定下来叫它福贵,我左看右看都觉得它像我,心里美滋滋的,后来村里人也开始说像,我嘿嘿笑。

  福贵是好样的,有时候嘛,也要偷偷懒,可人也常常偷懒,就不要说是牛了。我知道什么时候该让它干活,什么时候该让它歇一歇。只要我累了,我知道它也累了,就让它歇一会,我歇得来精神了,那它也该干活了。

  老人说着站了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尘土,向池塘旁的老牛喊了一声,那牛就走到老人身旁低下了头,老人把犁扛到肩上,拉着牛的缰绳慢慢走去。

  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从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

  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

  (节选自余华《活着》,有删改)

  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解题思维

  本题考查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既包含自然环境描写,也包含社会环境描写。注意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

  内容上,(1)“炊烟袅袅”,“霞光”由“四射”到“逐渐退去”,“田野宁静”等自然环境,及女人的吆喝声,男人扁担的吱呀声,共同融合成了老人乡间生活的环境,写出了乡间生活的特点(风貌)。

  (2)这是“我”听了老人的故事后的一段景物描写,也是小说的结尾,其中蕴含着“我”对老人坚强活着的一些感慨,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也使表达更为含蓄。

  (3)结构上,结尾段“霞光”“逐渐退去”与开头“充满阳光的下午”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答案:①点出了老人的乡间生活环境;②透露出乡间的生活都顺应着自然的规律;③以此结尾,深化主题,增添了小说的意味;④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每一点1分,共4分)

  (2009·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魔盒

  [英]大卫·洛契弗特

  在一抹缠绵而又朦胧的夕照的映衬下,我四周高耸着的伦敦城的房顶和烟囱,似乎就像监狱围墙上的雉堞。从我三楼的窗户鸟瞰,景色并不令人怡然自得——庭院满目萧条,死气沉沉的秃树刺破了暮色。远处,有口钟正在铮铮报时。

  这每一下钟声仿佛都在提醒我:我是初次远离家乡。这一年,我刚从爱尔兰的克尔克兰来伦敦碰运气。眼下,一阵乡愁流遍了我全身——这是一种被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伤心的感觉。

  这是我一生中最沮丧的时刻。接着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

  (有删节)

  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4分)

  解题思维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1)分析概括特点时要结合文中描写景物的重点词语及语句,如“像监狱围墙上的雉堞”,说明环境是封闭的,压抑的;再如“萧条”“死气沉沉”等,说明环境是萧条的,阴沉的。

  (2)分析作用时,要注意,“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说法,联系表现出的心情作答;还要考虑位置的作用,位于开头的写景的句子多有营造氛围、奠定基调等方面的作用。

  答案:特点:封闭压抑,阴沉死寂。

  作用:营造忧伤、压抑的氛围,渲染“我”孤独、烦闷的心情。(特点2分,作用2分,共4分)

  分析自然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是高考中小说阅读常考的题型。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用看似无心之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有时为了烘云托月,塑造人物形象;有时是映射或暗示主旨。它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分析概括自然环境描写特点“3步走”

  第①步,锁定区间,找出环境描写的句段

  第②步,多个角度,综合考虑细分析

  根据句段,抓住景物特征,从形、声、色等方面来感知景物特点;同时,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景物特点,在感知时重新组合画面并在脑海中再现画面,想象、品味画面的整体特色。

  第③步,运用术语,恰当概括出答案

  具体分析所写环境的特点,用几个形容词(多为自然环境)或名词(多为社会环境)概括环境的特点。

  答题模板

  ①突出(烘托、描写、交代)了……,为……活动提供了背景,与……(情节)形成对比。

  ②烘托(衬托、映衬)了……(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的形象。

  分析概括自然环境描写作用“4步走”

  第一步:看位置,析作用

  开头作用主要是给全篇“定调”,或者定下感情基调,或者定下叙述基调,使得叙述更加舒缓自然、顺理成章。另外还有营造特定的意境与渲染特定的气氛,以感染读者或主人公的作用。人物出场前引导人物出场人物描写中揭示人物性格中间推动情节发展作为小说主背景作为一种象征

  第二步:找语句,析作用

  找到环境描写的具体语句,分析环境的特点。因为环境的特点与作者写此环境的作用是一致的。

  第三步:思角度,析作用

  可以从人物、情节、主题以及环境本身等多个角度去考虑。具体如下:

  角度作用环境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如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人物①烘托心情;②表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命运情节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④与标题相呼应,诠释了标题的内涵;⑤开头的环境描写,引出下文……的内容(为下文……作铺垫),与结尾相呼应;结尾的环境描写,与上文……内容相呼应,结构完整主题①揭示主题;②深化主旨

  第四步:按照模板,组织语言,规范答案。

  答题模板

  模板一: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模板二:××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的思想感情;为下文……的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小说鉴赏之环境

  1、社会环境

  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社会风尚、风土人情的描写;在具体的文章中则指对人物的活动有影响的阶级关系、人际关系、居室陈设等环境因素的描写。

  2、自然环境

  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时序节令、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的描写。

  鲁镇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两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么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满满地坐喝。

  ——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

  对咸亨酒店的介绍,是为了交代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渲染“短衣帮”与“穿长衫的”两个泾渭分明的社会群体,表现了社会严重的阶级对立,人与人之间冷酷的关系。作者刻画这样一个势利、冷酷、虚伪的社会环境,为我们渲染了一种冷漠悲凉的社会气氛,为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预示着人物悲剧的必然性。咸亨酒店可以说是当时中国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缩影。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药》

  ——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

  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醢.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林黛玉进贾府》

  ——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

  社会环境描写主要作用:

  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等。

  自然环境的作用

  ……无论我醒得多早,这歌声都已经回荡在充满着盛开的桃花和无花果的香甜气息的晨空里了。

  清风从阿伊——偑特里山巍峨的峰顶簌簌吹来,微微地拂动着我窗前浓密的树叶,树叶的簌簌声给歌声增添了许多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感。

  (08年浙江卷《乌米》)

  ——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自然环境的作用

  母亲坐在门口的一个很显眼的地方等待着。每次开门的时候,就有一阵云雾般的冷空气吹到母亲的脸上。这使她觉得十分爽快,于是,她便深深地呼吸一口冷空气。

  ------《母亲》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

  我的叔叔于勒》:

  A、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B、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而赛岛了。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

  第一处环境描写是在菲利普一家怀着发财梦去旅游时,那时他们收到于勒发财的信,菲利普的二女儿也因此结了婚,一家人高兴出游,那时的海面在他们眼中美的如“绿色大理石桌面”。可见一家人的心情多么愉快。但出乎预料的是,他们在旅游的船上却遇到了破产后沦落为水手的于勒,他们一家发财的梦想破灭了,所以,他们旅游的目的地在他们眼中却成了“紫色的阴影”,不着一字,却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菲利普一家失望、沮丧的心情。

  自然环境的作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对风雪的描写,虽着墨不多,但确实给人以“风大雪紧”的印象;更重要的是,风雪的变化不断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要喝酒御寒,才会在沽酒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摇撼、压倒,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巨石顶住大门……直到暗中听到仇人陆谦等人的谈话,林冲才奋起杀敌复仇,在性格上出现了质的飞跃。

  ——展开、推动情节发展

  自然环境的作用

  《药》中写华老栓去为儿子买药,有这样一段:

  “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

  揭示人物心境:马上就能买到人血馒头了,儿子的病也就能够得到根治了,如此,华老栓心里怎不会产生一种幸福感呢

  揭示人物心境(展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自然环境的作用

  “我在蒙眬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祝福》

  在这里,作者拿有钱人的祝福活动和祥林嫂的惨死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一边是鲁四老爷之流兴高采烈地为自己来年好运祝福,一边是被压迫者在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祝福声中惨死在雪地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加强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深化作品主题

  ——象征和暗示,深化主旨

  自然环境的作用

  走到大街上的时候,严寒干燥的空气结结实实地搂抱住她的身体,并浸入了咽喉,便鼻子发痒,甚至有一刻工夫叫她不能呼吸。

  ——高尔基《母亲》

  交代或暗示社会背景

  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

  小结:自然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

  ③烘托人物,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④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

  ⑤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

  ⑥深化作品主题。

  环境类试题答题思路

  一、表述要点:

  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

  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

  ③人物(烘托,衬托)

  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二、表述格式

  ×××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课堂实录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大家喜欢看小说吗

  生:喜欢。

  师:虽然我们进入了初三,生活变得紧张而单调起来,但老师依然想与大家分享一个小说的片断。

  (多媒体展示)李寻欢打了一个哈欠,将两条长腿在柔软的貂皮上尽量伸直,车箱里虽然很温暖很舒服,但这段旅途实 在太长,太寂寞,他不但已觉得疲倦,而且觉得很厌恶,他平生厌恶的就是寂寞,但他却偏偏时常与寂寞为伍。

  师:熟悉吗

  生:熟悉。

  师:李寻欢,他的绰号是

  生:小李飞刀。

  师:出自

  师生: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段文字中小李飞刀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给我的感觉是很厌倦,很寂寞。

  师:很寂寞,你哪里感觉到的

  生:他打哈欠,而且在把两腿伸直,精神上是慵懒的。如果精神振奋就不会打哈欠,所以给我这样的感觉。

  师:确实,这里呈现出的是略带慵懒感觉的江湖浪子小李飞刀。那再请同学们把他放在这样的背景下再体会一下。

  (多媒体展示)

  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

  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溶万物为白银。

  雪将住,风未定,一辆马车自北而来,滚动的车轮碾碎了地上的冰雪,却碾不碎天地间的寂寞。

  师:这是一段什么描写

  生:环境描写。

  师:请同学们谈谈这段环境描写给你的感觉,然后结合环境再来感受一下人物。

  生:这段环境描写写的是冬天的景色,给人以凄冷的感觉。在这段环境中的小李飞刀显得更寂寞了,环境使人物原有的寂寞升华了。

  师:答得真好,我们似乎可以感觉在这天地间只有他的存在,似乎可以感觉他内心百般的火热,都被压抑住了,他变得更寂寞了。从这一例子人们可以发现,当我们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环境下来感觉时,我们对人物的情感和特点又会有更深的理解了。那今天老师想带着大家来聊这样一个话题“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屏幕显示本课主题)。哪位同学能说说对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你曾了解哪些知识

  生: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

  师:小说中的环境可分为

  生: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

  师:确实有这样的分法,让我们明确一下:社会环境是指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社会风尚、风土人情的描写。自然环境就是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时序

  节令、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让我们头脑中先有这样一个概念。其实环境描写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那么在小说中环境到底有着怎样的地位呢?我们先就此来做一番探讨。老师选取了一些经典名篇中的环境描写来与同学们分享。请挑选自己熟悉并喜欢的一段或两段,说说所描写环境的特点及它在小说中的地位。

  同学思考。

  师:我们来听听同学的感受,哪位同学来抛砖引玉

  生:我选的是《三国演义》中的片断。这是《三国演义》的开头,前面介绍了东汉末年的社会环境,向我们展现的是一个乱世,这个乱世给了三国英雄们一个舞台。所谓乱世出英雄,所以环境暗示了政治形势。

  师:你刚才说这是一段社会环境描写,这段描写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舞台。说得真好。老师还想追问你一句,你感觉这是一个乱世,从哪里感觉到的? 生:文中说“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宦官弄权,意味着一个乱世的到来,下面的英雄例如刘备、曹操就此开始活跃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师:你的发言真好,通过你的解说,我们发现这段环境描写为小说提供了一个背景。这样的开篇,所以才有了一代枭雄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才有了刘备“三顾茅庐”后与诸葛亮一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才有了后面纷繁复杂的战争、谋略与精彩的舌战。

  生:我选的是金庸《神雕侠侣》的一段。第一段中环境十分恶劣,突出杨过是经过艰难险阻才进入了幽谷,第二段环境很优美,给人以奇幻的色彩。

  师:“奇幻的色彩”,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生:他看见“光亮处果然是一洞”,而且“出了水面,只觉阳光耀眼,花香扑鼻,竟是别有天地”,而且“只见繁花青草,便如同一个极大的花园,然花影不动,幽谷无人。”这里让人感觉充满了奇幻的色彩。

  师:环境充满奇幻、神秘、优美的感觉,你们觉不觉得这类似于我们学过的哪篇文章? 生:《桃花源记》。

  师: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在小说中起到的作用是

  生:为后面的叙事作铺垫。

  师:叙什么事

  生:杨过与小龙女分隔十六年后的相见。

  师:我们可以说它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可以吗

  师:哪位同学还很喜欢这段文字,也想说说

  生:这段文字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情节迂回,一波三折,为后面的情节打下了伏笔。

  师:你的回答中有一波三折之感,是哪三折啊

  生:杨过是潜入深潭后再发现深谷的。 噢,好象一波两折。

  师:是吗?请同学们联系小说,想想,小龙女位于哪里

  生:绝情谷,舍身崖下,深渊之中

  师:是一波三折吧,而且是一波多折吧。

  师:谁再说说

  生:我想讲的是《红楼梦》中的这一段,首先这里讲的是贾政与一帮清客一起游览刚刚建成的大观园。

  师:噢,你说出了这段环境描写出现的背景。老师刚才好象看到你把《红楼梦》带来了,很欣慰,老师的一堂课能让你再去读《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你继续说吧。

  生:这里的环境描写正如贾宝玉所写的对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特别是“尚绿”与“犹凉”很妙,虽未直接描写梨树和修竹,但写出了环境的“绿”;“犹凉”让我觉得仿佛置身于万竿修竹的境界之中。

  师:能具体说说“犹凉”让你感觉到了环境的什么特点?它的作用怎样

  生:幽凉之感。这一环境描写很好地暗示了未来的主人潇湘妃子的特点。

  师:暗示了未来的主人?老师可否说是环境的特点暗暗扣合了未来主人的特点,那未来的主人是谁呢

  生:林黛玉。

  师:据我所知你非常喜欢《红楼梦》,你能说说你心目中的黛玉的形象吗

  生:嗯,我觉得她十分地不落凡尘,十分高雅。

  师:那与这里的什么环境相扣合呢

  生:与这里大株的梨花和芭蕉,还有引入的小溪。

  师:这环境是不是可以让你联想起“幽咽泉流冰下难”,让你想起了芭蕉夜雨的凄凉,联想起了梨花带雨的娇嫩

  生:嗯。

  师:通过你的分析,在大家的心中,这里的环境与人物是不是更加扣合了?请坐,未来的红学家,让我们为了我们共同的喜好而努力。谁再来说说

  生:我选的是《水浒传》中的。这是《水浒》中《林冲风雪山神庙》这一回中的。这是一段经典、优美的环境描写,写出了大雪中寂静、肃杀的气氛,烘托了冷清的环境,给人以寒气逼人、充满杀气之感。文中的作用是为林冲雪夜上梁山作了铺垫,环境给人以英雄末路之感。 师:我注意到你发言中用到了“肃杀”这个词,而且你说是暗示了英雄末路之感,你能告诉大家环境描写中哪些地方给了你这样的感觉

  生:原文中“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早下得密了”,还有类似诗句的“凛凛严凝雾气昏,空中祥瑞降纷纷。”给我这样的感觉。

  师:老师请同学们再一起看一下后面的内容。“须臾四野难分路,顷刻千山不见痕。银世界,玉乾坤,望中隐隐接昆仑”,同时请同学们看一下后面“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又会给你什么感觉

  生:给我以飘摇不定的感觉,这种肃杀让我感受到了杀气。

  师:很好,杀气,联系故事情节,我们知道高俅所派的杀手已在路上,英雄的出路不知将在何处。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最艰深的《药》中的内容

  生:我个人感觉这段文字呈现出非常典型的死寂之感,比上面的《水浒传》的片断中更为肃杀的一种气氛,比如说“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这一句中“枯草”应给人很优美的感觉,但此处的草支支直立,给人以坚硬的没有半丝温暖的感觉,冷漠的感觉。后面又提及一只缩着头的、如同铁铸的乌鸦,乌鸦本来不吉利,这里更突出了环境的不美好。

  师:不美好,“铁铸的乌鸦”,乌鸦本就暗示了灾祸,而且是铁铸的,那它的动作是 生:不动

  师:给人的感觉是

  生:死气沉沉的。

  师:是否给了你觉得被人猛压了一下的感觉?那你认为它有什么象征意味吗

  生:我觉得这里营造了凄凉、恐怖的气氛。根据下文的解释,根据文章整体的气氛,我觉得它衬托了凄凉的故事背景,表现出了革命者的行为不被人理解的悲惨。

  师:那可以说这样死寂的环境恰巧可以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这个时代是死寂的,麻木的。这样颇具深意的文章,在初中的学习中我们也学过一些,如

  生:《孔乙已》、《藤野先生》

  师:非常精彩的发言,非常精到的认识,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环境描写所起的作用,让我们来做一些简单的整理,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读多媒体展示的内容:

  1、点明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为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

  2、烘托人物的心情、秉性、气质和志趣爱好。

  3、渲染出强烈的气氛,增加感染力。

  4、环境描写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

  5、以自然环境暗示社会环境。

  师:这里有一点老师要强调一下,就如同前面的分析,虽然老师整理出了这样一些作用,但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却绝不是单一的,它往往可以起到这个作用,也能起到那个作用。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小说中环境描写的重要作用,所以大作家茅盾曾如此说,请同学来读一下好吗

  学生集体朗读

  多媒体展示的内容:

  作品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和行动。”--茅盾《关于艺术的技巧》

  师:让我们记住它吧。刚才我们看了一些经典名篇中的环境描写,其实在初中所学的许多小说中也有精彩的环境描写,那就请同学们简单说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环境描写。

  生:我印象较深的是《我的叔叔于勒》中前后的两次环境描写,一次是去哲尔赛岛时,主人公一家心情很好,所以他们看到的是“平静得如同大理石的大海”,而回来时,心情很沮丧,所以觉得哲尔赛岛如同是紫色的阴影。

  师:不错,谁再说说

  生: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中的环境描写,一开始对船周围环境,如船身很低,说明了丰收的年景。

  师:还有吗

  生:我记得《社戏》中的。

  生:背不出来了。

  师:老师帮你起个头,“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

  生: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师:真不错,两年多前的内容还记得,看来大家的功课做得不错,那老师就来做一些简单的检测啦。请同学们来看这样一些练习。

  一、请找出下面语段中的环境描写,并说说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师:首先请同学们读出其中的环境描写。

  生读

  师:哪位同学说说第一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生:这是自然环境描写,描写了作者看完戏归途中的景物,表现了作者很开心的心情。

  师:请同学来结合情节,说说除了开心之外,还有别的情感吗?注意“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生:充满了恋恋不舍的情感。

  师:那下面一段呢?孩子们像骑在大白鱼的背上在浪花里蹿。

  生:这里营造了一种童话的色彩,烘托了孩子们欢快的心情。

  师:回答得真好,老师在做整理时,还注意到了这样的情况。

  多媒体展示:

  二、请说说下面的环境描写分别展现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船里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齐船舷的菜叶和垃圾被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地,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鲁迅《孔乙已》

  师:这两段所描写的基本都是江南水乡的社会环境,而且基本是同一时代的,都位于文章的开头部分,那这两段环境描写有什么不同呢

  生:第一片断,结合故事的主题,展现了丰收后的快乐。

  师;快乐?从“一漾一漾的菜叶和垃圾的白腻的泡沫中”,你感觉到了快乐

  生:噢,是肮脏的、落后的环境,然后旧毡帽朋友出场了。

  师:那第二段呢

  生:这一段暗示了社会的背景,短衣帮和长衫主顾暗示了这是一个有阶级的社会。 师:然后谁出现了

  生:孔乙已。

  师: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穿着长衫而站着喝酒的唯一的人。

  师:一个特殊的、另类的、尴尬的人

  师: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作品,虽然所写的故事的时代差不多,但因为作者的写作意图不同,所以环境所呈现的特点也就不同了。

  多媒体展示:

  三、请比较下面两段景物描写,说说它们对塑造人物所起的作用。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师:这是刚才那位女同学提出的,在同一篇作品中两段环境描写形成了对比。形成了怎样的对比呢

  生:第一次烘托了平静、愉快的心情。

  师;结合故事情节,为什么愉快

  生:因为有于勒归来带给他们钱的期待。

  师:第二次呢

  生:失望而沮丧。因为见到了贫穷的于勒。

  师:这两次环境描写烘托了人物的心情,通过对比也展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从而突出了人物唯利是图的本性。

  师:同一作品中环境描写可以形成对比,老师还注意到,有时环境描写还会贯穿于一篇文章中反复地出现,从而体现出作者颇具深意的安排,请同学来看下面的一个问题。

  多媒体展示:

  四、请结合故事的背景和作品的情感基调,说说作者把孔乙已放在如此环境中来写的深刻用意。

  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鲁迅《孔乙已》

  师:熟悉吧,这些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生:把人物孔乙已的悲剧放在了人们的笑声中来写,意味着世态的炎凉,给孔乙已的命运罩上了悲剧的色彩。

  师:再想想,除此之外,还有别的用意吗?谁在笑呢

  生:他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短衣帮,展现了他们的麻木不仁。展现了孔乙已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是一个民族的悲剧,让文章的主题更有深度。

  师:由此可见,作者在文中反复地贯穿这一环境描写,确实是一种颇具深意的安排。

  师:以上我们做了一些回顾,作了一些复习,然后让我们一起去面对一下中考吧。中考题中对小说中环境描写的考查有哪些题型呢

  多媒体展示:

  ① 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② 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③ 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像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师:第一种和第二种,刚才我们都见识过,都练过了,请同学位来看一道题。 多媒体展示:题型二: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14.下边是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其中哪一句同文中画线的句子有相同的表达作用?(2分)

  A.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最后一课》)

  B.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故乡》)

  C.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在烈日和暴雨下》)

  D.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孔乙己》)

  答:

  (2001年中考试题)

  师:这是苏州市2001年的一个中考题。原句刚才我们看到了。看看谁能在最短时间内说出 正确答案。

  生:选B。因为这个答案环境描写也是渲染了人物的心情。

  师:让我们再看一下,第三种题型。老师提醒同学们完成这类题型需要注意以下一些东西。 多媒体展示:

  环境描写的理解与写作要注意:

  1、要与小说主题联系起来;

  2、要和人物个性、命运联系起来;

  3、要与故事的背景和作品的情感基调联系起来。

  师:这是我们在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时应注意,同时也是我们在写作时应注意的。让我们来看这样一道题。

  多媒体展示:题型三:请展开想象,补充一段环境描写作为故事的结尾。

  ……她看着尖刀,接着又看了看那个王子;他正在睡梦中,口里还喃喃地念着他的新娘的名字。在他的心里、思想里只有她。这时小人鱼拿着刀的小手在发抖。突然,她把这刀子用力扔了出去,远远地落进了浪花里。刀子沉下的地方,那里的浪花发出了一道红光,就像是有许多血滴溅出了水面。她再一次深情地望了王子一眼,视线已经模糊了,然后她就从船上跳到海里,她感觉到她的身躯在融化成为泡沫。

  …… --安徒生《海的女儿》

  师:老师考虑到情节的熟悉问题,所以选择了一段童话来让同学们补写。本想让同学们现场来说说,但因为时间的关系,就请同学们下课后去试试看吧。同学们在课堂中说得都很精彩,我想你们一定也可以写得很精彩。

  师:老师还想布置一些作业,让同学们更多地去关注一下小说的环境描写。

  多媒体展示:

  作业:1、对教材中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重阳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元宵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