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长廊介绍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介绍颐和园

  尊敬的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长城游玩,希望我们的服务能让您多一份欢乐,也希望您能玩得开心,玩得尽兴,玩得满足。

  接下来,我先向诸位介绍一下长城的概况。

  长城位于北京的北面,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各个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就在自己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防御北方匈奴的入侵,便将各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

  长城,远远望去像一条长龙,在巍巍群山之间蜿蜒盘旋。它全长一万三千多里。国父孙中山参观长城后,评价道:“中国最有名之工程者,万里长城也。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

  我们今天游览的是修筑在八达岭上的一段长城。这段长城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烽火台”,也就是方形的城台。在这“烽火台”上,周幽王还曾经导演过一起“峰火戏诸侯”的历史闹剧。

  在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动用了百万之众,竟占全国人口的1/20!想当初,古代人民艰苦劳动,才把那一块块重达千斤的条石、城砖抬上这峭壁深壑。因此,为了尊重古代的劳动人民,我在此提几点要求:

  1.不要乱涂乱画。

  2.不要把塑料袋、废纸等垃圾随手丢弃。

  3.不要破坏建筑物。

  长城,用“举世无双,独一无二”来形容它,一点也不过分。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心态登上它,领略它的雄伟,壮观。

颐和园长廊介绍

颐和园景点介绍

  颐和园,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丽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 1750 年,时值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盛世 ------“ 康乾盛世 ” 时期; 1860 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 1886 年,清政府挪用海军军费等款项重修,并于两年后改名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晚年的颐养之地。从此,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1898 年,光绪帝曾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维新思想家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颐和园再遭洗劫, 1902 年清政府又予重修;清朝末年,颐和园成为中国最高统治者的主要居住地,慈禧和光绪在这里坐朝听政、颁发谕旨、接见外宾……

  1924 年,颐和园辟为对外开放公园。颐和园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 “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 的造园准则。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占地 2.97 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中有点景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 20 余处, 3000 余间古建筑,面积 70000 多平方米,古树名木 1600 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以长廊沿线、后山、西区组成的广大区域,是供帝后们澄怀散志、休闲娱乐的苑园游览区。万寿山南麓的中轴线上,金碧辉煌的佛香阁、排云殿建筑群起自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终至山颠的智慧海,重廊复殿,层叠上升,贯穿青琐,气势磅礴。巍峨高耸的佛香阁八面三层,踞山面湖,统领全园。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互异。烟波浩淼的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话传说中的 “ 海上仙山 ” .阅看耕织图画柔桑拂面,豳风如画,乾隆皇帝曾在此阅看耕织活画,极具水乡村野情趣。与前湖一水相通的苏州街,酒幌临风,店肆熙攘,仿佛置身于二百多年前的皇家买卖街,谐趣园则曲水复廊,足谐其趣。在昆明湖湖畔岸边,还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铜牛,赏春观景的知春亭等点景建筑。

  多年以来,颐和园管理处以 “ 文化建园 ” 为宗旨,用 “ 一种精神五种意识六个一流 ” 的企业文化统领职工,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大力推进颐和园的保护、管理和研究工作,以借景环境、山形水系、文物古建、植被景观为颐和园的核心保护内容,建立了完整的颐和园保护管理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颐和园加快了建设和保护的步伐,先后投入巨资恢复了四大部洲、苏州街、景明楼、澹宁堂、耕织图等景区,积极参与周边环境改造,延续颐和园的历史人文环境,恢复了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建设了国内园林系统内最先进的文昌院博物馆。

  1961 年 3 月 4 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8 年 12 月 2 日,颐和园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美的自然环境景观,卓越的保护管理工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近年来,颐和园先后获得了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首批国家 AAAA 级景区等诸多荣誉称号, 2000 年顺利通过国际标准化的 ISO9000 和 14000 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使颐和园的管理、保护、研究迈上了规范、科学、法制的管理轨道。

颐和园介绍

  颐和园又名清漪园。大家看,这里是着名的长廊。这长廊有七百多米,分成273间。它有一条条绿色的长柱,一排排、一列列整整齐齐地,像一个个有素的士兵;有红漆的栏杆,而且每一间横槛上都有各种各样的花纹,如:花草树木、人物、风景等等。旁边还种着一盆盆五颜六色的花,一丝丝花香在这长廊飘来飘去,清新的味道扑面而来。现在,请各位女士们和先生们小心梯级,而且不要乱丢垃圾,有垃圾一定要丢到果皮箱,保护好这里美好的环境!

  各位游客,大家请跟我来!这是一个你们最盼望的景点——昆明湖。昆明湖是一条长长的堤坝。湖北有几座形态各异的石桥,桥栏杆上有过百条石柱。石柱上雕刻着狮子头,他们神态各,好看极了!

  我们要上山了,各位走好啊!我们下一个景点是万寿山。万寿山的半山腰中有一个三层的宝塔。旁边还有一棵棵参天的大树,绿树成荫的,一眼望去像一块大大的翡翠。

  昆明湖的冰不下40c没有开冰场但是大家都在上面玩耍,因为不平整,所以出乎意料的,也不是很滑。

  颐和园一天游到此结束了。大家觉得这景色美吗?我们祖国还有很多名胜古迹,以后我们还会观看到更美的景点的!各位游客,再见了!

走进恢弘富丽的历史长廊—颐和园游记

  穿过一道拱门,便闻到了一股沁人心脾的花香。紧接着,一片美丽的荷花池跃进了我的眼帘。亭亭玉立的荷花伴着苍翠欲滴的荷叶,让人感觉到一片绿意盎然和蓬勃的生机。

  再往前走,只见一条望不见尽头的长廊,弯弯曲曲向前方延伸。漫步于长廊之中,抬头看,天花板上绘着不同的、各种各样的图画,而且绝没有一个重复。穿越了这条长廊,我便惊叹于建筑师的妙手和画师的如椽巨笔,别致而优雅,为长廊增色不少,显得古香古色,真是所谓的“妙笔生花”啊!我仿佛进入了那些画所描绘的意境中……

  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长廊,便想去右边的万寿山上体会体会。沿着略有些陡峭的台阶向上走,两边皆是一棵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遮天蔽日的枝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绿色的天然屏障,让人顿时暑气全消。来到了山顶,看到了金碧辉煌的佛香阁。站在高高的山顶上向下望去,整个颐和园便一览眼底。山下那美丽的昆明湖上波光粼粼,“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情不自禁地加快了脚步下山去。

  来到了昆明湖,我泛舟于湖上,不禁想起了苏东坡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一边吟咏着,一边观赏着周围的美景,真是妙趣横生,奇乐无穷!小船荡漾在水中,一阵阵凉风拂过,让人有种惬意的感觉。

  慢慢的,小船接近了十七孔桥。我便仔仔细细打量着它,整个桥呈银白色,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像被笼罩在金色的光环里。可能是因为时间久的缘故吧,它身上还是留下了岁月的痕迹,颜色有些暗淡。不过,这也更能显现出它的古老。

  停船靠岸,我亲自登上了十七孔桥,用手抚摸它那被岁月冲刷过的古老的桥柱。很快,我就被桥上那一只只形态各异的小石狮吸引住了,开始挨个儿观察它们:有的在玩绣球;有的和别的小狮子抱在一起打闹;有的用两条后腿站立起来,好像在欢迎游客们的到来……

  饱览了颐和园的景致之后,我突然觉得这儿

颐和园长廊

  大家好,我姓林,名欣宇,欣赏的欣,宇宙的宇,我是你们这次游玩的导游,你们叫我林导,大家跟我来!

  今天我们要浏览的地方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颐和园的长廊,颐和园原名清漪园,是清代皇家园林位于,颐和园位于郊区,距城区12公里远。现在我们站在这有名的颐和园长廊前,大家看看这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谁知道这长廊到底有多长?什么,三百多米?不,您说少了。五百多米?不,您也说少了,让我告诉你们吧,这长廊长七百多米,它被分成2β间,被称为最长的画廊呢!走,我们进去看看吧!

  来,大家抬起头,仔细看看这上千幅栩栩如生的画吧!刚才这个小妹妹问我这些画是干什么用的,又有哪些含义!这个问得好极了,你们知道吗?什么,不知道,那我告诉您吧,这上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意义当然就不同了,这每一幅画上都包含着一个故事和道理,是用来教育太子的,古生代人真聪明!如这幅携民渡江讲的是刘备、诸葛亮与曹操打仗,逃跑时不忘带上老百姓的故事。我们再往前走!现在我们在长廊内的第一个亭子,长廊内有四个亭子,分别表示春、夏、秋、春、冬四个季节,细心的游客就会发现前面一段都是画关于春天的。亭子呈等边六角形,我们站在亭子中往长廊西边的上方看,四个金光闪闪的字下面有一幅很大的人物画,长廊中只有四幅这么大的画,下面的时间你们自己去欣赏、照相吧!中午11点在这儿见吧……

  人都到齐了吧?告诉你们,北京的名胜古迹说也说不尽,数也数不清,我们先去吃北京烤鸭,冷了就不好吃了!下午再去万寿山!

颐和园里的长廊

  颐和园是我国保存完好的古典皇家园林,是世界闻名的建筑。到北京观光游览的人大多数都要去颐和园。颐和园里有一处非常有名的景点,那就是长廊。长廊在古典园林建筑中非常重要。据说颐和园的长廊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它以建筑精美和丰富多彩的图画吸引着前来观光的游客。快离开北京时,妈妈就带我去参观了颐和园。

  一进大门,展现在我眼前的是雄伟、曲折多变的长廊,“它真长啊”!我不由得赞叹道。长廊仿佛是一条彩色画廊,栋梁上画着人物、山水、花鸟等彩色图画,大约有一万多幅,有些图画非常熟悉,有《西游记》里的故事、有《红楼梦》里的人物,还有《水浒》、《三国演义》里的故事。进门时,妈妈就买了一本书,一边走一边对着图画给我讲故事。

  长廊非常漂亮,一边是绿树成荫的万寿山,一边是宽阔无边的昆明湖。据石碑上介绍,长廊总长度为728米,共有273个间隔,是乾隆专门为他妈妈欣赏昆明湖的雨景而建造的。

  刚开始走长廊的时候,我还觉得非常有趣儿,可是走着走着,我就累得走不动了,于是我就对妈妈说:“妈妈,我实在走不动了,再走下走我就要累死了!”妈妈说:“那好吧,咱们休息一会儿吧!长廊很美,许多外国人不停地拍照着,津津有味。对于有些东西,我还是不懂。我想,等我长大以后,我还要约上我的好朋友,再去游览颐和园里的长廊。

颐和园的长廊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理解“颐和园、编辑、典范、引人注目、精湛技艺、赏心悦目、意犹未尽、引人入胜”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绘颐和园的长廊的特点;领略颐和园的风光,体会作者的情感。

  3、学习作者描写及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词句所描绘的情境,感受长廊的美。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词句所描绘的情境。

  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有关颐和园长廊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

  2、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颐和园长廊的美。

  2、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并理解“颐和园、编辑、典范、引人注目、精湛技艺、赏心悦目、意犹未尽、引人入胜”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新词;熟读课文,了解大意,初步感受颐和园长廊的美。教学难点:理解生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1、齐读课题,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颐和园在哪里?颐和园的长廊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独特之处?)2、谁知道颐和园在哪里?你能根据自己课前了解的资料介绍一下颐和园吗?3、生介绍后老师补充。4、过渡引入:而颐和园里,最著名的景致要数长廊了。那颐和园的长廊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独特之处呢?今天,就让老师和你们一起循着作者的足迹,去饱览颐和园长廊的美吧!二、初读课文,理解词语,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段落的序号。2、课件(或小黑板)检测掌握生字新词的情况。3、抽生分段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并随文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编辑、典范、引人注目、精湛技艺、赏心悦目、意犹未尽、引人入胜4、读完全文,你感觉这长廊怎么样?(美)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了解课文大意。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描绘了颐和园的长廊?你是从文中的哪一自然段的句子看出来的?(三自然段)2、那么哪些自然段是在具体描写长廊的建筑艺术?哪些自然段又在具体描写长廊的绘画艺术?长廊的建筑艺术(4—7自然段)长廊的绘画艺术(8—10自然段)3、课文前面两个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呢?1—2自然段:介绍了长廊是颐和园最著名的景致,被列为吉尼斯世界纪录。11自然段:以一个疑问句总结全文。4、纵观全文,作者是以什么顺序介绍了颐和园长廊的美?(顺序:总—分—总)5、谁来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四、反复默读课文,深入自悟课文内容。1、自由默读课文,想想颐和园的长廊给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的?边读边勾画并批注。2、师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读通读熟了课文,理解了部分词语的意思,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同学们,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交流吧!

著名的颐和园长廊

  在北京的颐和园里,最著名的景致要属长廊了。

  前几年,吉尼斯世界记录的编辑们到中国来探密,发现颐和园的长廊可列为吉尼斯世界记录,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惊奇的消息呀!那么,长廊到底有什么地方引人注目呢?长廊的美,可以说是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集中体现。

  长廊的建筑非常精美,人们称它有三绝,这一绝就是造型绝。全长728米的长廊整体造型从地面上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如果坐在飞机上从空中往下看,就会发现它的形状像一只倒挂着的蝙蝠,也就是像英文字母“W”的形状。为什么要把它建成蝙蝠形呢?因为民间有在建筑物上画刻蝙蝠的习俗,而蝙蝠倒挂的意思就表示福到了。

  第二绝是风水绝。长廊北依万寿山,南临昆明湖。从气候上看,冬天,万寿山挡住了北边的寒风;从南面的昆明湖上吹来阵阵凉风。因此,夏天天气再热,长廊中也是凉风习习。从环境上看,长廊依山傍水,构成了美丽的图画。当人们在长廊里行走时,就会发现,园中美景随水波而动,随四季而变,真可谓是变化无穷。

  长廊的第三绝是机构绝。长廊是斗拱结构,全部是由木头搭成的,竟没有一个钉子,这是老辈们留下的精湛技艺!在273间长廊里,一间一景,一景一画,景色变化和谐。真是人在廊中走,景在身边移。

  这就是颐和园的长廊,你想看看吗

景色宜人的颐和园长廊

  热闹非凡的七花广场让我流连忘返,荷叶飘香的普者黑让我感到了大自然的美丽,鸟语花香的盘龙公园让我知道了童年是多么美好。这些地方留在了我记忆的U盘里,而最值得一提的是景色宜人的颐和园长廊。

  记得去年暑假,我和妈妈到北京颐和园玩,我们到了颐和园真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那里有美丽的昆明湖,有金碧辉煌的排云殿……其中,我最难忘的当然是景色宜人的长廊了。来到长廊,你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多美啊!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房,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一间的横栏上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凋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啊!景色宜人的颐和园长廊,虽然我只来过一次,但是你却深深地留在了我记忆的U盘里,真希望你越来越吸引游客的欢迎。

颐和园长廊

  各位游客朋友们: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长龙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张,今天就有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游览这个清代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各位满意,使我们共同度过这一美好的时光。请大家在游览时注意事项:不要在墙上乱涂乱画乱刻,不要乱丢果皮纸屑,不要随地大小便!

  我们现在即将前往的就是颐和园,最早在辽金时代的时候,皇帝就已经开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园林了。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长廊,它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由于长廊的地基是随着万寿山地势高低而起伏的,所以廊身的走向是以昆明湖北岸的弯曲而变化的,在地势高低和变向的连接点上,还建有四个亭子代表春夏秋冬,分别是留佳寄澜秋水和清遥,设计十分的巧妙。长廊是我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也有画廊之称。这是因为在廊中共有苏式彩绘1.4万多幅,而且很少重复。

  各位旅客,一天的游玩就要结束了,颐和园之行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愿大家记住这美好的一天。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春雨的色彩阅读答案

圆明园简介和历史